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护

时间:2019-05-12 13:2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护》。

第一篇: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护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离心甩干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

其相关权益,根据国家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我们分析了制药行业原

料药生产离心甩干工序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及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由于其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工艺步骤繁多,生产周期较长,各工序均属间断生产,反应时间长短不一。离心甩干工序是将物料中的液态化学品和水分甩干,为下一工序备料,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离心甩干工序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苯、甲醇、丙酮、醋酸乙酯、吡啶、乙酸、三氯甲烷、氨、二甲基甲酰胺、盐酸和噪声等。产品不同,甩干物料中所含的有毒化学物质不同。

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的机会主要是:

设备和管道密闭不严、锈蚀渗漏,上道工序来料、检验分析取样以及出料、废弃物料排出,清理离心甩干机以及设备检修时设备及管道中残存的有毒化学物质有可能污染作业环境,尤其是在离心过滤敞口甩干高温物料或边甩干边人工投加液态化学品以及敞口接收时,均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或蒸气逸出,操作工人接触液态、蒸气态有毒物质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通风排毒系统设计不合理(排风罩小、排风罩距甩干机距离过大、排风管道过长、排风口过多、管道阻力大、风机压力小等)或排毒口排毒效果不佳,就可造成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增高甚至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工人长期接触有可能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也加大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风险。与离心甩干设备配套的空压机、真空泵以及离心机自身产生的噪声同样危害到作业工人。因此,离心甩干是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过程中散发多种有毒化学物质并污染车间环境较为严重的工序。作业工人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机会较多,是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工序职业卫生防护的重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防护建议

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

1.设备布局:

(1)由于工艺要求,离心机一般不集中安装,但应在车间的一侧设单独隔离间,封闭该作业环境与其他工序的联系,甩料时密闭门窗,使有害气体或蒸气不至逸散到整个车间。

(2)与离心机配套的空压机、风机、水泵等设单独房间,并尽可能安装在底层,外墙开门窗,内窗采用双层密闭隔声观察窗,并设立隔声值班室;如内墙留有门窗,则必须与生产区之间设置隔离通道以隔声,使机房内值班室的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要求。

(3)有GMP要求的精烘包洁净生产区中的离心甩干设备应设独立房间。

2.工艺措施:

(1)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作业工人与化学物质接触机会。

(2)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将离心机盖改为带观察口或透明材质的盖子,对有机溶媒物料加封不锈钢盖,对酸性物料加封搪瓷玻璃盖,甩料时需投加液态化学品的工艺将人工加料改为真空密闭管道加料,加料后将离心机上口密闭,禁止敞口离心甩干,并设内吸式装置,使离心机内腔呈负压状态,将热量和挥发的有毒化学物质外排,避免向车间内逸散。

(3)改革生产工艺,上道工序来的高温物料离心甩干前,先对物料进行减压浓缩,回收易挥发的溶媒,冷却后再离心甩干,以减少甩料时毒物的挥发量。

(4)选用新型低噪声设备,并对离心甩干电机加装基础减震垫、隔声罩、安装消声器,使作业场所的噪

声强度符合《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要求。

3.通风措施:

(1)离心甩干工作环境应采取有效的局部密闭排风和全面机械排风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其排毒口设于屋顶,并采用防爆轴流风机,控制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2)精烘包洁净区的离心甩干设备,甩干时有毒物质浓度可能突然增高,排风出口应设置在靠近离心甩干设备的底部,控制点风速应足以将发生源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室外,避免有害气体经过呼吸带。同时,净化空凋系统应有足够的送风量,但不得采用循环空气用于空气调节,使工作场所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防止污染其他洁净空调室。

(3)对生产工艺中产生的有机废气、酸雾废气排风后采用二级喷淋吸收塔,吸收净化后15 In以上高空排放。

(4)离心甩干机上口设置的排气罩必须遵循形式适宜、位置正确、操作方便、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设计原则,罩口风速或控制点风速应足以将发生源产生的有害气体吸入罩内,确保达到高捕集效率;并在排风罩口管道处增加隔板,让各类排风管道只在使用时打开,合理调整排风量,使控制点风速达到排毒要求。

(5)在离心机下方的出口处安装密闭式溶媒接收罐,且设内吸风装置,加密闭盖、排风管和阀门,防止离心甩干时有害气体或蒸气在出料时逸出,污染车间空气。

4.个人防护:

(1)接触吡啶、盐酸等刺激性、腐蚀性有毒化学物质的作业人员应配备符合要求的工作服、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防止或减轻对眼睛和皮肤的化学性损伤。(2)按照《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的规定,对工作场所噪声接触卫生限值超标和有可能每班接触噪声L^ ≥85 dB的工人配备3种以上声衰值足够、舒适有效的护耳器(耳塞或耳罩),并经常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

5.应急救援:

(1)甩干物料中含有盐酸时,有可能发生化学灼伤事故,其工作地点应设置冲洗眼睛和皮肤的事故喷淋装置,并保障常年温水供应,其服务半径(距酸作业点)<15nl,并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器材和急救药品,一旦溅到眼内或皮肤,按操作规程可及时冲洗和救治,防止或减少对眼睛和皮肤的损伤。

(2)甩料时有可能接触吡啶、氨气、酸雾等刺激性气体,其工作地点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氧气呼吸器和急救药物。作业工人一旦发生中毒,应立即脱离现场,更换衣服,吸入氧气,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发生喉头水肿及肺水肿。

(3)离心甩干工位有可能突发泄露大量有毒物品或易造成急性中毒,应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h。

(4)在离心甩干工位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警示线和告知牌,说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

6.管理措施:

(1)存在苯等高毒物质的作业场所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存在甲醇、丙酮、醋酸乙酯、吡啶、乙酸、氨、二甲基甲酰胺、盐酸等一般毒物作业场所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并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载明作业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及对作业工人造成的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2)对可能发生跑、冒、滴、漏的设备及管道筛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经常维修,防锈蚀,杜绝液态物料污染车间环境。

(3)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随时清洗污染的地面,防止毒物的二次污染,保证离心甩干作业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4)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的定期检测与评价;控制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使之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

(5)对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对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

果,确保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6)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调离职业禁忌人员,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对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基础听力测定和定期跟踪听力测定,每年检测作业场所的噪声和工人噪声暴露水平。

(7)制定防护设施维修制度,对离心机的局部排风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修、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排风量始终达到设计风量,保证离心机作业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总之,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离心甩干工序如能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控制,并完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设计,采纳上述防护对策,加强管理,即可望使生产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

第二篇: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 一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一

一、电子行业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铅:焊锡、装配工序可接触铅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早期可出现乏力、肌肉关节酸痛,严重者可出现腹痛、神经衰弱综合症。随着病程进展,可累及神经、造血、消化等系统以及肾脏受损。

2、有机溶剂:

生产中使用的松香、元件清洁剂、脏水、原料等均含各种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三氯乙烯、正已烷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3、物理因素: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调频测试等工序产生的高频电磁辐射对接触者的健康可能产生损害。

4、其它有害因素:

高温、粉尘、净化车间空气污染、流水线作业的心理紧张、超微行业视觉疲劳以及持续不良操作体位等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防护要点

1、加强伯作业场所的通风除毒、减噪隔音、屏蔽。

2、使用防毒面罩、手套、眼镜、耳塞等防护用品。

3、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和控制措施。

二、印刷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印刷过程中从油墨的调制、印刷、洗板、切纸、钉书等环节均可产生多种职业病有害因素,但最引人关注的是印刷行业中易患“脚软病”。在印刷过程,中工人常用“白电油”清洗印板,而“白电油”的主要成分是正已烷。

正已烷具有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急性毒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抵制,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正已烷的工人可发生周围神经病,早期表现为跑动或上楼无力,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下肢瘫痪。

防护要点

1、作业场所要安装通风除毒装置,工人配戴防毒口罩作业。

2、“白电油”清洗液储存罐(桶)要加盖,沾有“白电油”的抹布用后存放于密闭的容器中。

3、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应早脱离接触,及时治疗。

三、家具制造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要尘:在锯木、刨木过程中均可产生大最的木尘,吸入粉尘后,可能引起对气管哮喘、过敏性肺炎;长期吸入可致慢性呼吸道炎症,严重者可出现肺纤维化改变。

2、有机溶剂:在家具制造中使用大最的胶合板或某些涂料,常温下就有甲醛、酚类等有害物质逸出,工人接触可引起眼、鼻、咽喉等刺激症状。在油漆或喷油作业中所使用的稀释剂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其中以苯的毒性最大。短时间内吸入大最的苯可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麻痹为特征的全身症状,慢

性苯中毒者,主要是造血系统受损害,严重者可导致白血病。

3、噪声:在锯、刨木材时可产生强度较大的噪声革而影响工人的听觉器官。

防护要点

1、木加工工序扬尘点要有通风除尘设施,工人要戴防尘口罩和防噪声耳罩和(塞)作业。

2、油漆车间的喷漆、刷漆及浸漆作业点应安装排气罩或喷漆抽气柜等设备,密闭化生产。

四、制鞋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制鞋工种繁多,工人在粘合和清洁鞋面时均使用多种溶剂,因不注意卫生防护而发生苯中毒及“制鞋匠麻痹证”等事件而引起广泛的关注。

其中苯是一种痔致癌物,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导致急性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甚致昏迷帛搐等症状;慢性接触者,最主要是导致造血系统损害,晚期可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甚可引起白血病。“制鞋匠麻痹证”是工人接触正已烷而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

防护要点

1、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2、安装通风除毒设备。

3、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五、五金行业

主要职业 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五金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是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作业可造成听力下降。

部分企 业使用三氯乙烯清洗工件表面以达到脱脂、去油污目白。接触者急性中毒可产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敏感者在初次接触三氯乙烯20天左右,出现发热、全身皮疹或大疱等皮肤损害,同时可合并严重的肝肾损害,死亡率高。

防护要点

1、改进工艺,采用吸声,消声、隔声等措施控制声源,工人戴防噪声耳塞(罩)作业。

2、以无毒或低毒物质替三氯乙烯,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除毒措施,工人应戴活性碳防毒口罩作业。

3、对三氯乙烯敏感的个体极易发生药疹样皮炎。初次接触三氯乙烯者在前3个月内如出现类似感冒样的症状或皮症,应立即停止接触并密切进行医学观察。

六、电镀作业

主职业病危害用其对健康的影响

在电镀加工各种工序中,工件的除锈、脱脂和酸洗需要使用硫酸、盐酸或硝酸等无机酸及碱性溶液,其产生的各种酸雾与有害蒸气,对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以氰化物作为电镀液时,可产生氢氰酸气体,吸入可发生急性中毒,引起细胞内窒息而致命。

镀铬生产中操作者因接触六价铬盐和铬酸酐而引起溃疡、接触性皮炎等职业损害。

防护要点

1、改革电镀工艺,如采用无氰电镀工艺。

2、安

装通毒设施,减少和控制有害物质逸散。

3、制定和严格遵守电镀操作规程。

七。塑胶玩具

主要职业病危害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塑胶属高分子化合物,其毒性取决于在加热注塑中所逸散出来游离单体的最和助剂的品种。上色、装配过程中工人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少部分企业在缺乏防护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使用含二氯乙烷的粘胶剂如“3435”和

“ABS和514”胶水,其中以装配工序中所接触的二氯乙烷危害最突出。二氯乙烷主要经呼吸道吸入,毒作用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肾,以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和抑制作用最为突出,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

防护要点

1、降低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

2、作好个人卫生防护措施。

3、二氯乙烷中毒防护措施是“早发现、找代替、禁加班、要通风、勤监测”。急救措施发防治脑水肿为重点。

八、塑胶片材

主要职业病危害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三甲基氯化锡是塑料稳定剂的主要成分之一。三甲基氯化锡属于高毒物质,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进入机体而引起中毒中毒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肢体感觉异常,如不用时治疗,死亡率高。

防护要点

1、生产过和应密闭化、管道 化,并应在负压下操作。

2、生产车间地面、墙壁材料要便于冲洗。

3、有神经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良者不宜从事接触有机锡作业。

九、蓄电池行业

主要职业病危害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生产蓄电池过程中,工人在道工序中均可接触铅。长期接触铅烤干或铅烟可引起职业性铅中毒铅对人体的影响涉及神经、消化、造血和心血管等多个系统。

防护要点

1、加强技术改造,使生产过和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尽最避免工人直接接触铅化合物。

2、凡有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分账血、肝肾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都列为职业禁忌症,不能从事铅作业。

十、宝石加工

主要职业病危害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在宝石加工过程中,工人可能接触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等、其中以粉尘的危害更加突出。

在吸入粉尘的早期阶段,主要对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可引起鼻炎、咽炎:长期吸入粉尘则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宝石加工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特点是粉尘浓度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最较高,因此其所致的矽肺表现为肺组织纤维化商变严重、进展最快,危害大。

防护要点

1、贯彻防尘工作的八字(革、水、密、风、护、管、教、查)方针。

2为工人提供个人

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

3、对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4、定期这接尘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包括胸部X光拍片。

5、新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凡有活性结核病、慢性肺病、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支气管疾病、影响肺功能的胸膜或胸廓疾病,以及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都列为职业禁忌症,不能从事粉尘作业

第三篇:职业病危害事故防护设施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为了加强职业病的预防,保证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创造良好的、优良的、健康的作业环境,特建立了如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一、工程技术

1、自动化、密闭化:原辅材料尽可能自动化添加,同时应确保自动化系统能 正常运行,各生产装置、管道尽可能密闭化,减少工人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机会和接触时间。本装置的工艺流程属于密闭化工艺流程,采用的DCS自动控制系统,能有效地减少工人直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机会和接触时间。

2、通风:在使用和产生化学毒物各工艺环节,例如粗苯的卸车站、苯、二甲 苯、甲苯等成品的装车台、罐区各贮槽槽顶、设备采样口、贮罐排气阀等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必须加强强制通风或抽风;在作业点配备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各类型排气罩必须遵循形式适宜、位置正确、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设计原则,罩口风速或控制点风速应足以将发生源产生的毒物吸入罩内,确保达到高捕集效率。本装置的生产装置系统均设置为室外露天设备,通风良好,在主控室、食堂浴室设置机械通风。

3、建筑物、设备的设计和选购应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符合人类工效学的设 计是指设计机器设备或建筑物时,必须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设计的机器,使人能准确、省力地操作,并使用方便;使人在工作时有舒适的建筑环境和安全感;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二、化学毒物防护措施

1、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的部分物料为有毒物质,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毒 害作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有毒物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在初步设计报告职业卫生专篇中,将苯、甲苯、二甲苯、联苯、二硫化碳、萘、苯酚、苯胺、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茚、吡啶、苯乙烯、环己烷、丁二烯、丁烯、钴及其氧化物、镍及其化合物、羰基镍、钼及其化合物、正己烷、正庚烷、环戍烯、戍烷、乙苯、正辛烷、正壬烷作为该项目的关键控制因素加以控制。本装置生产区域均采用室外露天布置,在关键控制点设置了连锁报警装置,并设置了可燃、有毒气体探测器,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有效的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2、为防止发生急、慢性职业中毒,在相对封闭、有毒物散发的区域内,如各 循环泵房,要求操作人员在开启泵之前,应先打开机械通风系统,通风一段时间后,再打开各类输送泵,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才可进入泵房巡检。粗苯卸料泵,低洼处易产生苯蒸汽沉积,操作人员操作前,可考虑先使用防爆轴流风机对其进行局部通风。装置生产区域均采用室外露天布置,所有输送生产介质的机泵均露天布置,可以满足通风的要求。

3、工艺设计上应尽量采用自动化密闭操作。定期对设备、管道、贮罐进行维 护,严防“跑、冒、滴、漏”现象发生,防止或减少操作工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4、加强各生产装置区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应有足够的进风面积,局部排风系统在设计上应符合“形式适宜、位置正确、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等要求。并设置设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12次/h。由于本项目原料预处理工序、加氢工序、脱轻工序、精馏与萃取、导热油加热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除设置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以外,应设置事故通风、应急通道,事故通风口应考虑周边人群情况。

5、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设备、管线的维修、维护保养,防止毒物外逸。储存、使用化学品的车间、岗位,应当根据化学品的种类、理化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6、维护、检修各种密闭空间设备设施时,必须严格遵守《密闭空间作业危害 防护规范》(GBZ/T205-2007)之规定要求,必须事先制订维护、检修方案,对检修场所存在的有毒物质要有明确认识,有针对性的制定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措施,确保维护、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检修时,应对设备和管道排零,经过一定的检测手段确认设备和管道内安全后方可进行检修。并且必须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并设置警示标志。

7、在化学物质贮存场所的一定区域里,化学灼伤危险的生产装置,其设备布 置应保证作业场所有足够空间,并保证作业场所畅通,应安装一定量的洗眼器和冲洗水龙头,防止因泄漏导致眼、皮肤的刺激与损伤,其服务半径小于15m。并根据作业特点和防护要求,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本装置在装置区的主装置、原料罐区和中间罐区、装卸区分别设置洗眼器和冲洗水龙头。

8、加强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缩短工人每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劳动时 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救援制度和措施,做好设备的定期检修、维护工作,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9、做好有毒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按照工种发放劳保用品,为接触噪声的作 业人员发放防噪声耳塞或耳罩,为接触毒物的作业人员发放防毒面罩、呼吸器等防毒用品,并定期进行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必须符合《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个人防护用品规范》(GBZ/T195-2007)的要求。

三、噪声防护措施

1、设备订货时应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10)的要求,向供货 商提出设备运行的噪声限制要求,并将其作为设备性能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2、长期连续运行产生高噪声的场所和设备应采取消声、隔声措施。氢气压缩 机、循环水泵、各类物料输送泵、回流泵及配套电机等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应采取消声、隔声措施。设计上主要从选型上考虑,要求机泵的噪声低于85dBA。

3、在管道(包括烟风管道)设计中,要做到布置合理,并积极考虑防振措施,合理选择各支吊架型式,以降低气流、汽流、水流及振动产生的噪声。

4、在风机入口处应装设消声器,可采用新型玻璃棉等作为吸声材料,使风机 入口1.2m处的噪声值不高于90dB(A)。

5、调节阀、减压阀选择低噪声阀门。

6、对生产人员集中的控制室、值班室等工作场所,入口处可设置套间,并从 建筑设计上采取隔声和吸声措施,如设置隔声室、吸声墙、吸声顶、双层门窗等。

7、在总平面布置时应考虑各生产、辅助建筑物和办公区的合理布局,同时进 行绿化设计,达到降噪、吸声的目的。

8、固体传播的噪声,必须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与地板、墙壁联系处设隔振 或减振装置。

四、高温、热辐射防护措施

1、技术措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使工人远离热 源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同时对热源进行隔离并通风降温。加强车间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应有足够的进风面积,应保证每人每小时不少于30m3的新鲜空气量。高温区域应设立警示标识,防止意外热辐射伤害。

2、保健措施: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膳食总热量应比普通工人高,此外,可 补充维生素和钙等。当作业地点气温≥37℃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综合防暑措施包括:

3、①减少高温作业时间。②高温车间应设有工间休息室,休息室内气温不应 高于室外气温;设有空调的休息室室内气温应保持在25-27℃。③对高温作业工种的工人应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0.1~0.2%),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

五、工频电场防护措施及健康防护

1、产生工频电场的设备应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使从事工频电场工作场所的电 场强度不超过5KV/m,当电场强度超过25KV/m 或需要作业时间超过标准规定时需穿金属丝制屏蔽服。

2、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的要求对本项目的所 有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及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其检查项目、检查时间必须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3、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制定定期的健康监护制度,从制度上明确职工体检的组 织者,监督者,从制度上落实职业健康监护的各项费用。

4、职业健康检查必须委托给取得职业病健康检测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进 行。

5、发现职业禁忌证,必须按照健康监护单位提出的意见及时调离作业工人。

六、个人防护用品及制度

1、必须为操作人员配备的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建立个人防护用品 管理制度、发放登记制度,建立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培训、考核、监督制度。应对照《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195-2007)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2、噪声的个体防护:对于因各种原因,生产场所如泵房、制氮机、空压机、循环压缩机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有效措施,常用的有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3、高温的个人防护:高温作业工人应配备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个人防护 用品。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高温检查。凡有高温作业禁忌证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4、本项目应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发放有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 噪声耳塞(罩)、锦纶氯丁劳保手套、防化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护鞋等。输送电系统配备绝缘靴、鞋。

七、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报警装置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 例》的规定,应在有毒物质产生或使用的场所及工人接触毒物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注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气体检测报警仪符合国家《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4857-2006)。当有毒有害因素浓度达到或超过警戒要求时,要能及时报警,并能及时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2、本项目大量使用高毒物质,应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T158-2003)的要求设立职业卫生警示标识,同时在醒目的位置设立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告知卡的内容应包括有毒物品的通示栏、有毒物品的名称及理化特性、健康危害、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应急处理等内容。

3、本项目应设立可燃气体及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本装置区设置了可燃、有毒气体探测报警器,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二○一三年六月二十日

第四篇: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

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火力发电厂是集众多专业、交叉作业、相互关联、系统管理的生产性企业,随着社会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电力工业已进入了大电网、大机组、高参数、高自动化时期,火电厂的建设及生产过程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国际上兴起的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和“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其核心内容是通过识别、控制生产系统中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源——“危险源”,预防为主,立足改进,控制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使企业的全面管理职能实现有机结合,建立一个动态控制、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自律性管理系统。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中不仅要关注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还应关注职业病的危害及防护工作。本文重点是针对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客观存在,开展职业病防护的必要性以及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做表浅的论述,并根据目前国内火力发电企业作业场所比较普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粗略地作了一点初步调查,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希望通过抛砖引玉,请行业专家针对该类企业的职业病防护工作提出更好的建议。

一 开展火力发电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目的、依据、范围、内容和作用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目的:企业要想有效地预防、控制以至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应该通过建设项目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的调查、评价(动态性评价),充分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性质、程度、作用条件、作用方式、防护水平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职业病及相关职业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和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在熟悉企业生产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性质、分布、危害程度、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职业病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措施等生产过程及生产建设项目开展卫生学、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和管理情况的现场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控制效果评价,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以保证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保证建设项目建成后在职业卫生方面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并为卫生部门竣工验收和企业加强职业卫生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目前的主要的评价依据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国务院令3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198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生部200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85)《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高温作业分级》(GB4200—84)

《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1987)《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噪声作业分级》(LD80—9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以上评价依据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企业应根据所在省、市、自治区,评价依据加入地方性的规定及相关要求。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1.生产过程卫生学调查:了解生产工艺的全过程,确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作业环境卫生学调查:工程选址及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设施等方面的卫生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3.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善情况,职业健康教育、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健康监护情况,职业卫生资料归档情况。4.现场监测:测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5.出具评价结果。

二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极其危害程度 1.粉尘

粉尘主要是输煤系统在煤的储存、输送、破碎和煤斗装煤过程中出现,如在碎煤机室、输煤皮带层及各运转点,其影响程度与工艺设计、输煤设备及通风除尘设施等的条件有关。磨煤、制粉系统泄漏以及检修过程中也会产生粉尘,电除尘出灰口及储灰罐出灰口都会产生粉尘。

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生产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职业健康卫生标准:

*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煤尘卫生标准2mg/m³; *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煤尘卫生标准10mg/m³; 2.噪声

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声和由风管、气管中介质的扩容、节流、排汽、漏汽而产生的气体动力噪声以及磁场交变运动产生的电磁性噪声。主要有吸风机、送风机、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空压机、给水泵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1)听觉系统:长期接触强噪声后主要引起听力下降。听力损伤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生理性反应,后出现病理改变直至耳聋。生理性听力下降的特点为脱离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而病理性的听力下降则不能完全恢复。

(2)神经系统:长期接触强噪声后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主要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及睡眠障碍等。长期接触强噪声的作业人员可表现为易疲劳、易激怒(噪声性神经衰弱)。(3)心血管系统:在噪声作用下,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变化,表现出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不稳(趋向增高)。

(4)消化系统: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消瘦,胃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卫生限值:

* 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A)* 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A)* 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A)* 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A)* 职业接触1/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dB(A)* 职业接触1/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dB(A)* 职业接触1/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A)* 但最高不能超过115dB(A)3.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电厂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有毒有害原料有:次氯酸钠、盐酸、碱、联胺、氨、六氟化硫,主要存在于化学水处理和电气岗位。产生的有害气体有酸气、氨气等,其数量不大,锅炉燃烧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CO)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

* 轻度中毒:可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COHb>10%; * 中度中毒:意识障碍发展为中度昏迷,COHb>30%;

* 重度中毒:意识障碍程度达到深昏迷或并发脑水肿、休克或严重心肌损害,肺水肿或呼吸衰竭,COHb>10%。

卫生标准:CO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³。在作业时间短时,CO的最高容许浓度可适当放宽:作业一小时以内,CO浓度容许达到50 mg/m3;30分钟以内到100mg/m³;15—20分钟为200mg/m³。在上述条件下反复作业时,两次作业之间需要间隔2小时以上。(2)氨(NH3)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

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对黏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低浓度时可使眼结膜、鼻咽部、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等。高浓度时氨损伤肺泡毛细血管管壁,使其扩张和渗透性增强,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间质和肺泡产生大量渗出物,形成肺水肿。同时支气管、毛细支气管亦充血、水肿、痉挛。

卫生标准: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³。(3)盐酸(HCL)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主要可对皮肤、眼及呼吸道黏膜产生腐蚀和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严重的灼伤。其蒸汽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伤。卫生标准:最高容许浓度为15mg/m³。(4)氢氧化钠(NaOH)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黏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卫生标准:最高容许浓度为0.5mg/m³。(5)氯气(CL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氯被吸收后,与湿润的黏膜接触,形成盐酸和次氯酸,又分解为盐酸和新生态氧,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性肿胀、充血或刺激眼结膜。新生态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引起脂质过氧化而损害细胞膜。吸入高浓度氯,常致深部呼吸道病变;有时由于局部平滑肌痉挛而窒息,或通过迷走神经的反射性作用导致心脏骤停。卫生标准: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³。4.高温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的部位有:锅炉、汽轮机、除氧器、加热器、导汽管和蒸汽管道等,同时包括露天煤场等室外作业人员夏季工作的某些时间段。电厂主厂房属高温区域,需采用自然通风与局部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措施,电厂各集中控制室与主要值班室是运行人员经常值勤场所,须采取保持一定温度范围的采暖与空调措施,改善劳动生产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 体温调节产生障碍 * 水盐代谢失调 * 循环系统负荷增加 * 消化系统疾病增多 * 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 * 肾脏负担加重

当作业场所气温超过34℃时,即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卫生标准:车间内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规定

当地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工作地点与室外温差(℃)22及22以下 不得超过10 23—28 相应不得超过9、8、7、6、5、4 29—32 相应不得超过3 33及33以下 相应不得超过2 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GB935—89)工作地点温度(℃)轻度劳动 中等劳动 重度劳动 >30~32 80 70 60 >32~34 70 60 50 >34~36 60 50 40 >36~38 50 40 30 >38~40 40 30 20 >40~42 30 20 15 >42~44 20 10 10 注:*持续接触热后,必要休息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

*凡高温作业工作地点空气湿度大于75%,空气湿度每增加10%,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相应降低一个档次,即采用高于工作地点温度2℃的时间。三 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的测定或监测

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测定应在满负荷生产状况下进行。测试、测定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依据下面的规定(新标准出台后执行新的规定)进行:

1.测试频次及测试点设置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2.化学毒物采样测定方法按照《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采样规范》(WS1—1996); 3.噪声的测定按照《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测定仪器每测定点分别记录A、C声级;

4.粉尘的测定按《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 每个测试点的测试结果取其平均值(噪声结果除外)作为评价依据。

案例:某火力发电厂对作业场所的噪声、化学物质、粉尘作了职业有害因素测定,部分工作场所和监测点测量数据如下: 噪声测量结果

工作场所 或车间 监测点 噪声级dB 日接触时间(h)国家标准dB(A)A C 锅 炉 #1炉A引风机 87 94 <1 94 #1炉B引风机 87 92 <1 94 #1炉A送风机 91 98 <1 94 #1炉B送风机 91 96 <1 94 #1炉A 一次风机 92 100 <1 94 #1炉B一次风机 93 101 <1 94 #1炉A磨煤机 94 101 <1 94 #1炉B磨煤机 94 99 <1 94 #1炉B2给煤机 76 86 <1 94 #1炉C1给煤机 76 84 <1 94 #1炉12M平台 81 88 <1 94 „„„„„„„„„ „„„ „„„ „„„„„ „„„„„ 汽 机 #1机0mB冷却水泵 91 98 <1 94 #1机0m真空水泵 98 103 <1 94 #1机0m凝汽器 90 101 <1 94 #1机汽轮机 89 95 <1 94 #1机发电机组 86 98 <1 94 #1~2机组主控室 56 68 70 „„„„„„„„„ „„„ „„„ „„„„„ „„„„„ 输 煤 #1皮带B组给煤机 87 92 <2 91 #1B皮带中部 84 88 <2 91 #1B皮带输送机 88 92 <2 91 „„„„„„„„„ „„„ „„„ „„„„„ „„„„„ 化 水 #1中间水箱 82 85 <1 94 除盐水泵 86 88 <1 94 水处理值班室 63 71 70 „„„„„„„„„ „„„ „„„ „„„„„.„„„„„ 灰 水 B2喷水式柱塞泥浆泵 90 97 <1 94 D1喷水式柱塞泥浆泵 90 98 <1 94 „„„„„„„ „„„„„„„„„.„„„.„„„............„„„„„ 注:《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新、改、扩建企业8小时工作日噪声容许值为85dB(A),接触时间减半,可相应放宽3 dB(A)。化学物质测定结果

作业场所/车间 采 样 地 点 化学物质名称 测定浓度(mg/ m³)卫生标准(mg/ m³)化学 1-2号闭式水联氨泵 氨 14.3 30 1-3号给水联氨泵 氨 20.4 30 1-2号给水联氨溶液箱 氨 6.9 30 1-2凝水氨溶液箱 氨 17.9 30 1-2号给水氨泵 氨 5.7 30 1-2号磷酸盐溶液箱 氨 2.7 30 1-2号氢氧化钠溶液箱 氢氧化钠 0.50 0.5 药品间内 氨 1.4 30 药品间内 氢氧化钠 0.23 0.5 药品间门口 氨 22 30 1-2号水汽化验间 氨 1.5 30 1-2号水汽休息室 氨 2.1 30 1-2号水汽取样间 氨 <0.8 30 1-2号水汽取样间 氢氧化钠 0.08 0.5 „„„„„„„„ „„„„„„„ „„„„ „„„„.„„ 水处理 次氯酸纳加药系统泵前 氯 <0.08 1 次氯酸纳加药系统泵前 盐酸 13.7 15 次氯酸纳加药系统盐酸槽 氯<0.08 1 次氯酸纳加药系统盐酸槽 盐酸 6.54 15 药品间 氯 3.6 1 2.6 药品间 盐酸 <0.8 15 主控室 氯 <0.08 1 主控室 盐酸 <0.8 15 化验室 氯 <0.08 1 化验室 盐酸 5.04 15 „„...„„„„„„„„„„„.„„„„„„„ „„„„„ „„„„...„„...粉尘测定结果

车间 采样地点 有害物名称 粉尘浓度(mg/ m³)卫生标准(mg/ m³)超标倍数 分散度 ℃)相对湿 度(%)风速m/s <2 2-5-10-锅炉 #1锅炉A磨煤机 煤尘 2.0 ≤6 40 42 18 0 22.7 59.1 0.25 #1锅炉A冷灰斗 煤尘 1.6 ≤6 43 47 9 1 25.2 40.2 0.30 #2锅炉B冷灰斗 煤尘 0.4 ≤6 32 51 14 3 25.2 50.2 0.16 #1-2温度(锅炉主控室 煤尘 0.4 ≤6 40 46 10 4 25.3 50.3 0.10 #1锅炉12.6米平台(炉前)煤尘 1.0 ≤6 26.1 38.4 0.70 #1锅炉12.6米平台(炉后)煤尘 0.8 ≤6 26.1 38.4 0.70 电除尘出灰口 煤尘 1.0 ≤6 24.5 44.2 1.60

„„„„„„„„„„„.„„.„„ „„ „ „ „ „ „ „„ „„ „ 输煤 煤仓值班室 煤尘 1.2 ≤6 35 47 17 1 25.1 43.4 0.10 #2锅炉A1落煤口 煤尘4.8 ≤6 35 43 20 2 26.3 42.6 0.30 #2锅炉A2落煤口 煤尘 5.6 ≤6 32 46 17 5 26.3 42.6 0.30 #2锅炉B层#4角 煤尘 1.4 ≤6 47 49 3 1 21.7 46.9 0.60 #2锅炉B层#1角 煤尘 0.6 ≤6 32 48 19 1 21.7 46.9 0.60 „„„„„„„„„„„..„„ „„ „„ „ „ „ „ „ „„ „„ „ 输煤 #11皮带落料口 煤尘 1.0 ≤6 25 55 20 0 23.8 47.9 0.36 #9皮带头煤尘 3.2 ≤6 40 35 20 5 22.6 50.8 0.41 #9皮带中 煤尘 4.0 ≤6 37 42 17 4 21.8 54.7 0.78 #7皮带尾 煤尘 6.4 ≤6 0.07 42 44 12 2 21.1 52.5 0.23 #7皮带破碎机 煤尘 2.8 ≤6 45 47 8 0 22.6 68.5 0.25 #9皮带值班室 煤尘 3.6 ≤6 34 48 18 0 22.0 66.5 0.25 叶轮给煤机 煤尘 8.0 ≤6 0.33 32 50 15 3 20.7 58.4 0.35 汽车卸煤 煤尘 3.6 ≤6 38 49 11 2 20.4 58.4 0.35 „„„„„„„„„„„.„„ „„ „„ „ „ „ „ „ „„ „ „

从上述监测结果看,该企业作业场所噪声、粉尘和化学有害物质存在的强度/浓度,存在着超过国家规定的工业卫生标准现象。这些数据反映了企业内部环境中,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压力与责任。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监管,特别是《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企业开展对现有工程项目及生产工艺,开展对建设项目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对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职业卫生

档案建立和管理情况的现场调查,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企业选择与自身实际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科学管理模式,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之一。四.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实施

1.工程选址及总评面布置

国内火力发电厂的工程建设应考虑所处地理位置的大陆性气候,以及全年四季的盛行风向。厂区易采用三列式布置,合理地依次安排升压站和冷却塔、主厂房、煤场,将厂前区、生活区、生产区、施工区的功能区分明确,布置紧凑合理。储煤场所处位置应于厂区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尽量减少对厂区建筑物的污染,生产布局合理,将有害与无害作业分离,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离,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场所隔离,作业场所不住人。还应考虑周边有无其他大型厂、矿企业,是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相互影响。

2.建筑物卫生学要求

火电厂建筑物应具备良好通风条件,控制(操作)室应有空调装置和机械通风,保证作业人员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量。建筑物的构造应使产生粉尘、毒物的车间结构表面不易积尘、沾毒,并易于清除,热散发车间应易于通风散热。建筑物应采用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相结合,满足各操作岗位作业人员对照明度的要求,主控室应以人工照明为主。3.卫生工程防护设施

火电厂的工程建筑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同时对毒物、粉尘、噪声采取防范和管理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防尘:在工艺设计和施工中对设备和管道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和防磨材料,防止物料的跑、冒、滴、漏,杜绝无组织排放。防尘措施主要包括:

(1)煤场每隔若干米装一喷头,每天喷水若干次,并在周围增加绿化带,以减少煤尘污染。(2)如采用门式滚轮堆取料机,应加喷雾装置,每台滚轮机喷水量为5-6 m³/h。(3)筒仓原煤斗设重力式挡板,在叶轮给煤机上应设除尘器。

(4)在碎煤机室及各运转站设置缓冲锁气器,设密闭装置和除尘系统,皮带、地面设水冲洗设施,及时清洗地面灰尘。

(5)在输煤系统的值班室安装隔尘隔声装置,实行巡检制。

(6)煤仓间每个原煤斗安装布袋式除尘器或其他除尘效果好的除尘器。(7)采用负压式吸尘系统清除锅炉房和煤仓间输煤皮带层的散落灰尘。

(8)锅炉底层及运转层、灰浆泵房、各运转站、碎煤机室、筒仓均应设水力清扫装置,防止二次扬尘。

(9)磨煤制粉系统、干灰系统检修时要抽尽存粉或用水冲洗干净。

防噪声:在工艺设计中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相关消音器,在噪声集中地区设置隔声操作室,实行远距离操作控制。防噪声措施主要包括:(1)送风机、空压机的入口设消音装置。

(2)锅炉各阀门排汽口设高效消音器。

(3)汽轮发电机组设置隔音罩室,内衬吸音板,以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4)对高温高压蒸汽管道,控制其流速在设计流速范围内,避免接近流速上限;并采用特殊保温材料,以降低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

(5)在烟气管道设计时,努力做到布置合理,流道畅通,以减少空气动力噪声。(6)集中控制室周围布置环行走廊,并选用有较高隔声性能的隔声门窗及有较好吸声性能的墙面材料,能够起到防噪隔声作用。

(7)各值班室应为单独的值班房间,均应采用适当的隔声措施。

防毒及防酸碱:在工艺设计中对产生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用通风措施。防毒、防碱措施主要包括:(1)对氨、联氨仓库及加药间、化验间设有自然进风、排风设备。

(2)对酸碱库、酸碱泵房、酸碱计量间、蓄电室,设有自然进风、排风设备。

(3)检修作业或辅助生产时,作业场所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现场通风,以减少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对特定岗位设置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对接触强酸强碱的作业人员应配备专用防护用品。

防高温:在工艺设计中应尽量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同时根据其具体条件采取必要的隔热降温措施。隔热降温措施主要包括:

(1)汽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可采用机房侧窗自然进风,屋顶机械排风。(2)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套,保证其外表温度小于50℃。(3)集控楼应设置集中制冷、加热站,为机炉电集控室、计算机室、化学运行控制室、低温取样架间提供冷、热源。

4.应急救援措施

(1)对产生剧毒物质、高温等作业场所、岗位,应考虑相应的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在厂房项目建设中应增设必要的应急救援和事故防范设施,同时制订应急救援预案,配备经培训的应急救援人员和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应急救援预案应及时修订、不断完善,并定期组织演习。

(2)生产中可能突然溢出大量急性中毒或易燃爆的化学物质,作业区域应设置监控报警装置和警示牌。在可能造成急性中毒区域,如:高炉煤气净化与TRT发电、煤粉制备干燥处等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报警仪器。5.个人防护用品

在工程技术治理手段仍无法达到卫生限值时,应根据作业人员所在岗位特点,配备必要的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等劳动安全防护用品。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对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醒目的位置上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包括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急救措施等内容。化学车间应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

6.卫生辅助设施

应根据车间的卫生特征,在区域内的适当场所设置浴室、更衣室、休息室、女工卫生室等生活卫生辅助用室。7.职业卫生管理

应根据企业生产性质,设置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设置职业卫生检测站和安全教育室,配备有关的检测分析仪器。应有专人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及卫生防护设施的保养、维护工作。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学习和宣传,进一步增强企业和员工的法律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加强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充分认识职业病危害的严重性和可预防性,增强个体防护意识。

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职业病防护用品、劳保防护用品的配置、发放、个人佩带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企业遵循国家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原则,保证员工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和严格使用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条件下,在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条件下工作。

建立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高度重视生产环境监测工作以及设备检修期间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增设事故、维修防护措施;加强生产设备及防护设施的维修和管理,确保卫生防护设施正常运行;定期对作业人员所在的作业场所进行有害因素监测。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护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症患者和疑似病人,对该类人员进行相应的工作调整、变动,必要时给予休假,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第五篇:职业病危害防治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防护措施

一、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警示标志。

3、在锅炉房工作现场,有大量烟尘作业时,应配备行之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在硫磺炉生产工序加入硫磺时,有硫磺粉末飞扬,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和防尘面具。

4、在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人进行巡视。

5、对从事高危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二、个人防护措施:

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选择正确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2、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工作中采取相对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戴防尘口罩。

3、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工作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戴防毒口罩,携带对应的报警器材。

4、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作业环境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戴有效的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

5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工作人员要正确佩戴防护耳罩、耳塞,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

下载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护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病危害防护管理的规章制度

    5.2职业病危害防护管理的规章制度 5.2.1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 1、用人单位必须履行职业卫生防治主体责任,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危害承担责任。所有劳动者享有依法维护自身职业卫......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治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治 容易产生职业病的行业主要以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化学试剂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塑料制造制品业为主。而电镀行业做为一个工艺产品,在......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修检修制度(范文大全)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置使用维修检修制度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加强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是指以预防......

    燃气行业职业病危害分析报告

    职业危害分析报告 一、天然气危害因素 1、天燃气本身的危害因素 燃气是具有一定毒性的爆炸性气体,又是在压力下输送的,由于管道及设备材质和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使用不当,容易......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技术规程(5篇范文)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技术规程 第一部分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有:对拟使用的辐射源或拟进行的实践特性和......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5篇

    第一部分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有:对拟使用的辐射源或拟进行的实践特性和规模进行描述,对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和拟采......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5篇)

    第二部份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有:对使用的辐射源或进行的实践特性和规模进行描述,根据辐射监测......

    煤矿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伊金霍洛旗新庙三星煤矿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汇编 目 录 1 总则 ................................................... 1 2 各级负责人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