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考作文命题趋势与预测
小考必读】2008年小考作文命题趋势与预测
家里有参加小升初的孩子,做父母的一定也很累,在为孩子的择校,补课而忙的焦头烂额,作为语文试卷中的得分致命要点——作文,大家一定尤其的关注,呵呵,还好,我找到了一篇08年的作文命题趋势和预测,大家一起分享啊,最后也希望大家有什么最新的信息,及时交流啊。
2008年小考作文命题趋势与预测
中考作文以高考作文为导向,小学作文自然要紧跟着中考作文。近几年,随着高考作文和中考作文的不断变化,小考作文的命题走向也发生了一些明显或不明显、显在或潜在的变化。
通过认真分析2007年及近几年的小考作文题,我们认为2008年的小考作文出题主要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题型更具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题型”,主要指的是“半命题作文”和“自拟题作文”的形式。如“,改变了我的生活”、“我战胜了”、“关于对手”、“关于孝心”,这些题出得都很好,题材开放,同时又有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有利于他们写出个性文字。
二、审题难度降低
近两年的小考作文题,不管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自拟题作文,不管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还是想象类、材料类、应用类、看图类的作文,一般都会在写出要求的同时写出提示语,来帮助考生打开思路,降低小考作文的难度,保证大部分考生的作文都能得到较高的分数。
三、记叙文仍是考察重点综观近几年的小考作文题,无论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写人类、记事类,抑或写景类、状物类、想象类,大多要求写成记叙文。如“我最好的朋友”、“第一次做饭”、“那是一次的尝试”等。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的文章。选择较小的切入点,材料新鲜、内容真实是最基本的要求,而构思精巧、立意深刻、语言生动形象则是获得高分的关键,如在作文中能够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写作手法则更容易为文章添彩。
四、题材贴近学生生活
近年来,小考作文试题讲求全面接近学生生活,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真正做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在内容选择上,命题着眼于生活作文,“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乏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因此,生活中的自我与成长、素质与情感、交往与生活、想象与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是命题者着眼的内容。
考题经常涉及这些内容:成长、第一次、尝试、秘密、感激、合作等。不管考题怎么变,这一命题取向是不会变的。
五、想象类作文继续增多
想象类作文命题是近几年新出现的类型。这类题型有什么好处呢?它规定的内容与生活应该说是有比较大的距离的,这就为考生提供了开阔的展示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空间。
六、向给材料作文发展
命题作文虽然题目完整,题意明确,便于学生审题、立意、选材、组材,便于统一评分标准,但格式沉闷,固定考生思维的框框太死,它狭小的命题范围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扼杀了小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小学作文考试用得越来越少。
半命题作文是比较时兴的作文训练形式。其题型灵巧、活泼,既有一定的开放性,又有一定的限制性,比较适合用于选拔性考试,成为日常训练和考场作文的主要题型之一。
材料作文是在命题作文基础上的一大发展,是作文教学方式的一大改进。形式生动活泼,题目设计新颖,内容范围宽广,颇能考查出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想象能力,有利于给考生提供均等的写作条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近年来作文常规训练和作文考试的重要方式。
材料作文中,看图作文、续写、改写、想象作文各自又在向前发展。看图作文向漫画作文、组合图形作文发展;由提供开头续写文章后续部分,向提供主体部分,补写开头和结尾,或者提供开头和结尾,续写主体部分转移;改写由改变人称向改变结构、改变文体转移;想象作文由命题想象向给材料想象,由过于脱离实际、“乱想乱有理”,向有利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想象作文发展。
七、向话题作文发展
这是近年从高考、中考蔓延到小考的一种开放式作文,它是用一段提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与传统作文相比,有它自身的特点、写作思路与要求:第一,只提供写作范围,并且相当宽泛,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第二,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第三,淡化文体,学生可以根据内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展示自己文题的个性。
例如:
电视台常播放一则广告:一位年轻的妈妈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并且告诉老人对她的脚有好处。这一切都被自己的孩子看见了,有一次当她下班回到家的时候,自己的孩子一边端着洗脚水向她走来,一边说:“妈妈,洗脚!”端不稳水的小朋友,水花溅到了他的一脸。那发自内心的孝顺,你有过吗?请你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文章。
八、向选题作文发展
选题作文让考生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易于达到降低审题难度、鼓励考生各展其才的命题初衷,与新课标所倡导的张扬个性、吐露真情的导向完全一致,同时又可以在全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题型中任意调剂,选取合适的题型作为选项,其应变性很强。因此,成为小考命题者的“新宠”。
选题作文是借助其他命题方式进行“合成”。具体来说,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非选题作文已经成为选题作文的备选项。半命题、话题作文这类开放性题型是选题作文的中坚力量。
第二篇:小考命题要求
小学语文命题要求.doc
一、指导思想
为了做好我市小学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工作,全面了解小学毕业生的学习情况,检查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监控测试对象
全市小学六年级应届毕业生。
三、测试依据与目的依据2011《语文课程标准》及《课标》进行修订的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渗透新课程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育教学理念。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对小学阶段所学语文知识、相关学科及日常生活中某种知识、常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
四、测试难度、时间及分值设置
以新课程1--6年级实验教科书所学内容为主要测试范围,重点是六年级知识,约占50%--60%。
整个测试分值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面向全体小学毕业生,尽可能使及格的学生达到70%以上。测试试卷低难度题为70%,中难度题为20%,高难度题为10%。
五、测试各部分知识权重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约占45%)
一、拼音(约占10%)
1、命题方式:以客观题为主。
2、考查的知识及能力:汉语拼音基础知识、包括拼音字母,拼写、补充,看拼音写汉字、选择字的正确读音,多音字等。
3、不列入考试范围的知识:儿化、音变。
二、字词(约占15%)
1、命题方式:以客观题为主。
2、考查的知识及能力:查字典、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辨别形近字、同音字,认识形声字、改正错别字,词语的积累、归类、搭配,认识词的感情色彩,近义词、反义词,选字词填空,理解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按顺序排列词语,文言词等。
3、不列入考试范围的知识:
1、用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
2、、教材生字表外的生字及只要求认的生字。
3、直接解释词语的意思(古诗文除外)。
三、句段(约占20%)
1、命题方式:以客观题为主,形式灵活多样,易于操作和掌握标准。
2、考查的知识及能力:理解句意、按要求写句子或变换句式、仿写、续写句子,判断句子正误、修改病句、整理乱句成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言交际能力,随文学习的必要的修辞知识,名言警句,古诗词句,文言句,综合改错等。
3、不列入考试范围的知识:语法方面的名词术语。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约占25%,其中课内阅读约占10%)
(一)命题方式:形式灵活多样,也是易于操作和掌握标准。
(二)考查的知识及能力: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所说明的道理、认识文章的一些基本表达方法等。
(三)不列入考试范围的知识:
1、分段及概括段意。
2、独立写出短文的中心思想。
3、课文作者的姓名、籍贯、所处年代。
第三部分:习作(占30%)
(一)命题方式及要求:尽可能采用灵活的命题方式,不易于猜题,但比较容易审题或理解要求,易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取写作材料,展开想象。字数在400—600之间。
(二)体裁:命题时一般考虑以记叙文为主,但写作要求中不限制文体,可以让考生自由发挥。
(三)不列入考试范围的知识:
1、缩写。
2、列作文提纲。
六、测试作用
本次测试力求具有科学性、导向性、灵活性,做到要求明确,表述正确、简练,题目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有利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利于在小学教学中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有利于对教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各单位要把握住毕业测试的水平测试性质,发挥测试对检验和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第三篇: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备考要点
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备考要点
一、侧重人文性、思想性,突出理性思辨与文化传承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与2003年版相比,“课程目标”方面的变化显而易见:2003年版设置五大课程目标,分别为: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2017年版课标则变为十二大课程目标,其中“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美的表达与创造”“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等提法令人耳目一新。
可以预计,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将落实“新课标”要求,更加侧重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突出时代精神;讲究理性思维与生活感悟,注重材料内容、含意的广度与深度,加大思维力度,让不同思维习惯的考生尽量发挥其才能;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文化热点切入,引导考生激活人生体验和知识积淀,并展示真我风采。
二、从泛泛评议走向“具体说理”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在谈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时指出,“通过近乎真实写作情境的创设,给出了明确的写作任务,这在考场上要求考生有对象感、有针对性地写作”,该题型“有利于纠正考场作文的‘假大空’取向,包括近年来议论文体写作愈演愈烈的空思辨、伪思辨的玄虚现象”。解决“假大空”“空思辨、伪思辨”靠什么?靠的是“真实写作情境的创设”,靠的是真实而具体的“任务”。“任务”越具体真实,就越难放空炮,才越可能有思维的深度与说理的强度。
从泛泛评议到具体说理,这在2015年全国卷的“小陈举报老陈”、2016年全国卷的“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2017年全国卷的“中国关键词”,与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预测充满变数的生活”这两道题上表现相当明显。像“预测充满变数的生活”,就是一个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命题。大数据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不同主体、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不同途径的预测,其客观效果可能截然相反,而社会效应也可能大相径庭,因此,一刀切的肯定与否定、接受与反对,都难以合理解释其复杂的影响。思考角度之多,价值判断之细微,都需要考生的深度分析与理性判断。再来比较一下下面两道题:
(1)扶危济困。
(2)一老人倒地,痛苦不堪。年轻人正要上前搀扶,有好心人提醒说,这个老人以前曾经在马路上碰过“瓷”。年轻人犹豫了……
显然,前者容易导向“一元性”的是非决断,导向“假大空”的滔滔不绝;而后者强调的是议论文的“说理”功能,着意引导考生在“说理”上下功夫。
事实上,“任务驱动型”与“具体思辨型”命题所倡导的思维方式具有相通之处――它们从实质上否定了抽象的、空洞的、教条的思维方式的用武之地,而将思维的具体性、逻辑性、思辨性与批判性推到了前台。空洞的命题,只会产生空洞的作文;只有??命题自身做到了“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考生的“文体意识”与“功能意识”才能被激发,学生才能写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有用之文。相信2018年高考作文中,此类“具体说理”性命题将占据绝对优势。
基于以上预测,我们可以断定:再像过去那样背上若干篇文章,进入考场后机械套作的方法已彻底失灵了。往下,试就2018年作文备考提一些建议:
一、增强“一种意识”(即“任务意识”)
材料型作文经多年实践,已趋于成熟;2017年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写作要求,指令明确,发展了任务型写作。如全国Ⅱ卷作文,要求“合理引用”两三个名句,意在规定考生在理解与发掘名句内涵的前提下,结合具体语境引用名句,或简单借用,或深度化用,使之自然地融入全文。全国卷命题向来具有“风向标”作用,预计2018年将有部分考区向全国卷看齐,在供料后添设“任务型指令”(有的还会限定只能写成议论文体),由此可见落笔时“任务意识”不可或缺。
二、强化“两种文体”(即议论文与记叙文)
(一)议论文写作的注意点
首先,要尽可能提出一个“独特的判断”。南京师大骆冬青教授指出:“‘讲理’对高中生而言是一个难题,要学会遵循其规则;在此基础上,又得注意,不能讲别人已讲过的‘道理’,你必须在人家已讲过的‘道理’上哪怕变动一点,那就要抓住那‘一点’,展开充分的论述。”确实,一篇议论文中,如果你论证的是尽人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而没有自己的体会感悟,从立意上已然失败。为了提炼观点,为了得到属于你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必然要把自己带入,从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切身体会中找到这个点,从这个点扩展、发展,寻找到独特的判断。
其次,在“就事论事”中学习分析论证。议论文的核心是“说理”,“说理”的核心则是“分析论证”。分析论证的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分析论证能力也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能力,在质疑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分析、合理论证与理性建构,是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常规模式。在议论文写作中,如何训练分析论证的习惯与能力?笔者的建议是,从“就事论事”开始。在我们的语汇中,“就事论事”似乎意味着眼界狭隘,思路封闭。换个角度看,“就事论事”不仅是一种力求公正与理性的人格素养,也是一种具体分析、谨慎断言的思辨能力。面对一个事物或一个事件,如果就事论事,你就不得不深入分析它的各种因素、结构、功能、背景、价值……有了深入的分析,才会有全面的理解,也才可能有充分的论证,断言才会有理性的力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白了就是“就事论事”。当然,“就事论事”也不排斥“生发开去”,关键是“就事论事”要“论”得在理,这样“生发开去”才不会无中生有。
此外,就高考议论文来讲,考生还应想到自己的观点可能有人反驳,有时我们甚至就是针对人家的观点来发表议论的。就是说,你所有的观点都有一个对立面,而你头脑里有没有这个对立面,是很不一样的。必须给自己设置一个“假想敌”,如果意识中有一个假想敌,写文章的时候头脑就不会那么简单,否则文章就会直线地往前推进。当能想到自己所有的观点都会有人来反驳、攻击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去考虑怎样来打倒这个假想敌。
(二)记叙文写作的注意点
写记叙文,首先要写出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把哲理性的思索蕴含在生动的故事之中,让生活暗示出深刻的主题。当然,考虑到考场作文阅卷时间有限的特殊性,篇末点题(最好还有“画龙点睛”的升华)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要精心裁剪,巧妙构思,努力避免平铺直叙。一方面,为了精粹,需要调动倒叙、插叙等叙述方式;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选择叙事的角度,看从哪个人的角度来讲故事才最适合。小学生式的第一人称叙事,加上平铺直叙,这样的考场作文常常是最平庸的。正面的例子如2017年江苏考生的《转弯口的车》,此文以主人公女儿的视角来讲述母亲与外公的往事,特别是开篇不点出母女关系,直到后半部分才交代“故事中的杨小茉是我的母亲”,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先写母亲不懂事、虚荣心强,对外公破旧的电动车心存芥蒂,埋怨、嫌弃外公,然后写母亲生养了“我”之后,慢慢理解了父爱,为当年的无知、不孝感到惭愧、后悔,通过前后变化,将文意不断推进。整篇文章构思新巧,内容感人至深。
最后,集中到叙事的核心――人物、情节、场景,就要注意少叙述、多描写。叙述的特点在于陈述“过程”,着力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描写则注重具体描绘人物或景物的状态、样貌,尤其是事情发生发展的细节和特征。应当把力量集中到主要的、关键的人物,以及情节与场景的描写当中,让文章慢下来,在某个重要的地方慢下来,进行各种各样的刻画。只有经过这样的刻画,你的文章才会变得有血有肉。
三、做好“三项工作”
1.重温原理。要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逐一梳理出来,联系现实(或在阅读报刊时评中)吃透记牢,以增强自身的思辨能力。
2.揣摩言论。经常摘抄各类报章、文摘上的名人妙论、凡人警句,静心揣摩其“发力”的方法和技巧。
3.专项训练。要分类整合各类作文题,以“列出提纲”为抓手,短平快地进行“观照力”“开掘力”训练。尤其须注意的是,“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视角,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次的高低”(特级教师肖家芸语)。要使文章深刻,就得提升思辨力,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结合当前实际,建议同学们写议论文时,尽量理清以下关系:既要学好知识,又不忘社会实践;既要充满自信,又不忘谦虚谨慎;既要彰显个性,又不忘学会自控;既要快乐身心,又不忘文化品位;既要胸怀大志,又不忘道德细节;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不忘艰苦奋斗;既要维护自身权益,又不忘帮助?弱;既要改善生活条件,又不忘保护环境;既要处理违规事件,又不忘促进和谐;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要不忘遵循规律;既要勇于不断创新,又不忘优良传统;既要加强硬件建设,又要不忘提高内在素质;既要看到改革成就,又要不忘纠正失误。总之,在谈及社会与人生时,需要作些文化思考、历史思考,有点忧患意识、批判意识;应该在坚持讲政治的前提下,多想想人权、人道与人性,多用真心、真情、真言去表达。只有这样,才能有真切的体验、不俗的认识。
第四篇:2010福建高考命题趋势预测之语文作文
2010福建高考命题趋势预测之语文作文 2010-03-26 13:30
2010福建高考命题趋势预测
高考作文分值高达70分,关系到语文全局的成败。离高考两月余,在这段时间里,如何为写就考场高分作文做铺垫,我们精心邀请了厦门市10位资深语文教师为高三学子做指导。
名师档案
钟斌 厦门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福建省高考优秀评卷老师。
三国鼎立:2009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启示
2009年全国共18道作文题,命题作文共8道,分别是北京、重庆、湖南、江苏、四川、山东、湖北、福建。其中湖北和福建的为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有两篇,分别是天津、广东。材料作文8篇,分别是全国卷
一、浙江、辽宁、海南、全国卷
二、上海、安徽、江西。从命题形式和内容来看,2009年全国高考作文呈现出“三国鼎立”的繁荣。
从近年的走势和各地考查的热点、重点来看,个人以为,2010福建高考,新材料作文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在迎考过程中,应重点训练新材料作文,兼顾其他。凸显理性:2010福建高考命题趋势预测
各地自主命题以来,我们的命题呈现重视文学性的趋势,造成理性思辨不足,西方国家则过于重视哲学方面的观照。
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老师认为:就诱导批判性思维方面而言,我们的命题局限性是明显的。东西方在作文命题上的差异显示出了两种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之间的深刻差异。我们的教育正在和国际接轨,考查理性思维确实是非常必要和迫在眉睫的。因此,2010年,“理性”必然成为命题的关键词。素材积累:70天作文提升策略
目前,对高考作文命题的要求和走势,业内人士有以下共识:
(1)降低审题难度。命题只要给学生清晰地圈定一个范围即可,题干越简洁越好;(2)禁绝观点入题;(3)有利张扬个性;(4)留有选择空间。命题既要有所限制,又不宜限制太死,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留有余地;(5)提倡规范写作,重点是规范叙述类和议论类文体,兼容各种文体,让擅长不同文体的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根据新课标和新考纲,2010高考作文将以凸显生活体验,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和两个回归——— 回归人本,回归生活为目标。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其中包含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等。
建议考生注意积累以下题材:
① “人与自然类”话题。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不只是身形的接近,更是心灵的融入,用眼去观察它们的形态,用心去倾听它们的声音,用情去呼吸它们的气息。
②“生命”话题。着眼于真实的自我,关注自己的成长感受、人生体验、心灵空间,用巧妙灵活的形式展示血肉丰满的自我。
③“人格类”话题。强化自己在社会舞台中的角色意识,学会与周围人交往、交流、和谐相处,懂得珍视生命、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和感恩,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④“精神家园”话题。多读关于大师的传记作品,多读大师们留下的经典著作,观照自我,通过追慕灵魂来拷问灵魂,从而摆脱“小我”,提高人生品位,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大写的“人”。
⑤“哲理”话题。探求人生的哲理,懂得辩证、理性地思考评价生活现象。
另外,考生要常写作,始终保持良好的写作状态,重点写好4-5篇不同话题、类型
第五篇:2014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和方向预测
2014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和方向预测
对未来中考预测时,需要考虑以下2个主要因素:一个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二是过去中考试题中展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点。虽然过往的考试大纲和说 明还不能作为2014年中考命题的依据,但在某种程度上,过往的大纲和说明是会对今后中考命题具有一定影响作用。因此,在对2014年中考试题预测时,需 要参考以往的考试说明和大纲上的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此外,近几年中考试题自身呈现的相对稳定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内容,体现重 点内容重点考查的命题基本原则。因此,关注近年来的中考试题特点,有助于掌握未来中考试题发展趋势。以下分析仅供考生和老师参考!数与代数部分:
(一)数与式
综观近年来中考“数与式”部分的试题,2014年关于“数与式”考查还会主要为基础性题目集中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但伴随着近年来试题不 断推陈出新,以“数与式”内容为依托,加强数学理解能力的考查也越发凸显。如2012年浙江省台州卷16题是以新定义概念为载体的开放题,着重考查数学理 解能力,这种能力在近年来的中考题中并不少见,如201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卷第5题等,另外,依托于“数与式”的有关知识,考查探索规律的能力,即合情推 理、归纳概括能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如2009年安徽卷第17题。此外,以几何图形为载体,结合“数与式”的基础知识、考查图形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 力。这种试题的呈现形式是把“数与式”部分内容与图形结合,增大了思考量,具有一定的难度。这种形式值得大家进一步关注。如2010年广州卷第10题、2011辽宁卷第9题及2012年浙江丽水卷第10题。
(二)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首先,关注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的基本技能。综观历年中考题,都是针对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这一基本技能编制的试题,其解法的是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因此,有理由确信,在2013年的中考中,对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的试题依然出现。
其次,近年来围绕学生的创新意识,中考试题在开放性增强的同时注重考查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与灵活性,因此,要注重学生对数学事实的真正理解。
最后,关注数学模型思想,考查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因此,以当地热点话题为背景,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这一过程的试题在2013年的中考试题中依然会出现,应该引起关注。
(三)函数
首先,关注函数概念及表达方式,此类问题仍在2013年考试中有所体现。
其次,关注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利用函数思想及函数模型解决相关问题也会是考查重点。
近些年试题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是一种命题趋势。在2013年考试中数形结合的思想仍会是重点考查内容。“动点问题”在2013年考试中还会是重点出现的考试内容。利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这种能力的考查力度仍不会减弱。
空间与图形部分:
综观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题,均较好地体现了《标准》的基本理念,在考查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强调了学生对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 理解及应用的水平,关注了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可以合理地选择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突出了以下特 色:
第一、试题更加关注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特别强调在复杂几何图形中分解出简单、基本的图形,以及由基本的图形中寻找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的能力;
第二,试题更加注重实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操作研究、推理论证等过程,并借助于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考查学生对已有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合理选择及运用的能力;
第三、试题更加突出“图形变化时研究几何问题的工具和方法”的重要意义,而且将几何图形放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考查了学生对“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思想内涵的领悟及综合应用水平。
“空间与图形”部分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性质、分类、度量,以及对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运用坐标描述图形 的位置和运动,其中考查的重点是“可以从复杂几何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的能力,以及对“图形变换时研究几何问题的工具和方法”、“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的科学”思想内涵的领悟程度及综合应用水平。因此,在以上关于“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中所反映出来的特色基础 上,2013年中考试题将更加关注空间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应用意识等核心问题,关注“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更加强调可以在新的问题情境 下,合理选择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过程中,探索图形的性质,感悟数学思想的精髓。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基于核心概念,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效落实。
基于数学核心概念,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是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以数学核心概念为载体,设置中考试题,将始终作为中考命题的基本 原则。针对“空间与图形”学习内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达成情况,将主要借助于基本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和圆,考查学生对重要重要几何基本事实 的理解与运用,考查“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是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学习过程,体现生活经验和思考经验的合理延伸。
基本活动经验,应包含“生活经验”和“思考经验”两部分,在复习中,注意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到数学”的建模过程。如,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包装盒 的设计与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有关。另外,引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还原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在一点一滴“活动经验”的 基础之上,完成对新知识学习的正迁移,实现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内化,也是在教学中应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强调思维含量,关注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数学思维是数学基础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于数学知识之中,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强调数学思维含量,是设置中考试题永恒的主题。
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 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 结论,演绎土里用于证明结论,两者有机融合才能实现对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因此,在复习中,一方面,应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等的活动,对现象进行归纳或类比,通过图形的运动,观察图形运动过程中变与不变的 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性质,突出合情推理在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通过演绎推理,明确证明的意义和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 辑,并以不同的表达形式,清晰、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作为研究图形性质的有效方法和工具,”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 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率与统计部分:
(一)统计
1、对统计技能的考查是基础,注重统计知识之间的联系性。
2、注重考查统计活动的完整性。
3、关注应用,对统计思想的考查蕴含在统计活动中,注重考查利用统计数据作出决策的能力。
(二)概率
(1)针对概率意义的考查更简约。
通过实验,可以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以作为i事件发生的概率,如果学生不理解概率的意义,将概率知识与确定性数学知识混淆。
(2)对列举法和树状图法的考查是主旋律,并注重利用所得的数据作出决策。再有一种变式是将几何概型问题通过区域划分转化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问题。(2012苏州卷第4题)
(3)在综合应用中,考查学生对概率知识的掌握程度。
概率的最大特点是其应用性,不但可以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紧密相连,还可以和其他领域的知识紧密结合。
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
一、命题内容及趋势:
(1)从数量角度反映变化规律的函数类题型:
(2)以直角坐标系为载体的几何类题型:
(3)以”几何变换“为主体的几何类题型:
(4)以”存在型探索性问题“为主体的综合探究题:
(5)以”动点问题“为主的综合探究题: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建义:
(1)在复习中要更多关注”几何变换“,强化对图形变换的理解。
加强对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多种变换的研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拔高,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让学生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经历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复习中应多引导学生运用”运动的观点“来分析图形,要多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审题、获取信息,养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要特别重视”函数图像变换型“问题教学的研究。
通过开展”函数图像变化“的专题教学,树立函数图像间相互转换的思维,尽量减少学生对函数”数形“认知的欠缺,比如,平时渗透抛物线的轴对称、旋转等知识点。当某个函数图像经过变换出现多个函数图像时,要引导学生从图形间的相互联系中寻找切入点,排除识图的干扰,对图像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横向挖掘 和纵向突破,将”有效探索“进行到底。此类试题考查的思路是从知识转向能力,从传统应用转向信息构建,这就提醒我们课堂上重要的不是讲解,而是点拨、引 导、提升,一定要从重视知识积累转向问题探究的过程,关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4)突出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的考查。
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也势必会成为考查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载体,这包括方程、不等式、函数,以及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知识之间横纵向的联系,也包括中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很化归与转换思想。而数 学基本方法是数学的具体表现,具有模式化和可操作性,常用的基本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归纳法和割补法。
(5)将核心知识点”组合“作为实践综合题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本质。
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多个知识点进行”组合“与”串接"自己编一些有针对性的、适合本班学生来练习的综合题,或者精选一些比较成功的试题,有目的的将它们进行剪裁、组合与改编,特别是专题复习阶段,更要能静心、精心、精选,以题为载体,以题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