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

时间:2019-05-13 10:3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

第一篇: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

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

2010年中考作文的硝烟虽早已散去,但留给人们的却是无尽的思索与回味。笔者品读了2010年全国各地108道中考作文题,发现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命题形式渐趋明朗,偏重全命题作文。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虽然仍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四种形式并存,但话题作文再次“降温”,约占14%;半命题作文仍在“升温”,约占26%;全命题作文继续“走俏”,约占59%。可以这样说,全命题作文的考查形式坐稳了“考坛”。二是命题内容关注生活,贴近实际。与往年相比,2010年的作文命题内容出现了从以往的关注人生、自然等大的角度向“生活”、“生命”转向,更切合同学们实际,让同学们有东西可写。具体表现在:一是关注自我发展,审视青春价值。2010年的中考作文命题的设置较多的是以“我”为开头,引出有一个相对完整和形象的故事情境。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命题和半命题文题中出现“我”这个字眼的约占53%。二是关注现实,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主要有三类:一是直接而客观地提供一年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以此为题展开记叙和议论,譬如温州题《做一个“行者”》等。二是借助某一时尚理念或见解引导考生反映现实,譬如盐城题《书香作伴》等。三是通过图片或小故事引导同学们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思考,譬如浙江宁波题,命题者提供了四幅图片,要求考生以《一个 的微笑》为题作文。三是鼓励个性表达,让心灵感悟折射理性光辉。譬如江苏南通题《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安徽芜湖题《心中有话对你说》、山东滨州的话题作文“心声”、山东济南题《几分___ 在心头》等都符合当代初中生展现个性特征、表现自我、追求理想、实现愿望的特点,让心灵感悟折射理性光辉。四是凸显人文关怀,启迪人生哲理。譬如江苏苏州题《总有属于我的季节》、山东淄博题《幸亏有你》、山东日照题《_________的滋味》等,充分体现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同学们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同学们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凸显了人文关怀。

反思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不仅能看出2010年作文教学的导向与追求,而且能找出作文命题的规律与特点,预测2011年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与走向。

其二,命题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根据对近三年特别是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内容的综合分析,2011年中考作文在内容上会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以下四个方向:

一是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近几年中考作文题更加关注人生体验,更加突出对学生自身成长思考的引领:或关注学生的真情实感,或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或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或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或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或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或关注学生的人文思想,或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特别是2010年部分中考作文命题思路呈现出一种“换位”思考的趋势,从强调关注自我这一角度,转向于要学会关注他人,譬如山东烟台题《总想对你唱支歌》、江苏泰州题《他(她,它)也很重要》等。当然这并不是说只关注他人而已不注重自我了,也没有绝对化,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希望同学们重点强化这方面训练。

二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场地,大自然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能源,带给人类心灵上真正的舒坦,带给人类视觉上的和谐,无论今天和未来,人类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头顶上挂着朵朵白云的蓝天。不仅如此,人类最初接受的启蒙教育也是来自于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大自然的赐予太多太多,惟有时时感恩,不断反思,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就是中考命题的方向,2010年不少省市的作文题目都很明显地打上“自然”的烙印。二者强调的是,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掠夺!在自然中保有心灵的清纯和快意。那么,对2011年考生来说,这是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是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人类的活动是离不开社会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作,那么,中考作文命题方向亦如此。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时事,必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农民工问题、独生子女问题等一直都是热点,一直深受关注。譬如2010年温州题《做一个“行者”》就体现了这一命题意图。平时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考生都知道,温总理2009年考察同济大学时提及“仰望星空”,2010年“五四青年节”到北大考察时提到了“当代大学生应当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理念。如果考生知道这个背景,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如果考生不知道背景,但能了解中国当前唱高调的人有,脚踏实 2 地的“行者”也有的现实状况,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由此可打开思路,写一些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关于“行”的亲身经历或动人的故事,也可写一些关于“行”的社会现象。2011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情也很多,譬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入世”十周年、神舟八号飞船升空、京沪高铁建成通车等为世人瞩目。可以大胆地预测,命题者是不会远离现实,出一些比较虚的题目。

四是关注继承与借鉴的关系。中考作文的命题总是相互借鉴的:或借鉴其它省市或地区的命题经验,或借鉴高考作文的命题经验。在继承中借鉴,在借鉴中出新,是2011中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走向。同时,各地的作文题将更具地方特色:或命题体现了本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考生群体的实际水平,或命题内容反映了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所以,借鉴创新,凸现特色将成为2011年作文命题的又一趋势。

其三,命题的考查思路趋于综合。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试题,这主要是因为在作文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到多种语文知识和能力。从这一点看,评卷者对学生作文的评判过程其实也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判过程,因而一篇作文的得分也就不可能是学生某一个方面语文知识或能力的体现,而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了。但从近几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来看,中考作文试题对学生语文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的整体思路曾在一些省市出现了不应有的“多元化”表现。如2009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试题的总分值为50分,其中就有3分的专门考查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分值。又如2008年陕西省(课改区)中考作文试题的总分值为50分,其中就有5分是专为考查学生评价自己的作文能力安排的。而从2010年的中考作文试题中笔者发现,包括南京市和陕西省在内的绝大多数省市已一改中考作文试题考查思路上不应有的“多元化”表现,转而从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思路出发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判了,也就是说,作文分值中一般再也没有专门考查学生某一个方面的语文知识或能力的分值了。故笔者大胆预测,在2011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中,你肯定很难看到有作文试题附带考查学生某个单项语文知识或能力的表述了。从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思路出发,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评判,符合作文本质的特点,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在命制上越来越科学和规范的体现。

其四,命题设计的背景理性回归教材。中考作文命题跟初中生的学习尤其是课堂学习过程相关联,这是中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个必然反映,也是一个必然选择。2010年中考命题者对此进行了有效的尝试。譬如,浙江杭州题由初中教材中宋濂少时苦学、丑小鸭逆境成长、海伦·凯勒“再塑生命”三个故事引出文题《成长路上无捷径》;浙江温州题《做一个“行者”》,文题前的一段提示材料来自鲁迅《朝花夕拾》;浙江义乌题《我不只是一个角色》,导语选用了已学课文《散步》中的“我”既是“妈妈的儿子”,也是“儿子的爸爸”的材料,等等。返璞归真,走向并彻底地融入生活,强化社会生活实践,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可以预测,2011年中考命题者在关注生活之外,将题目设计的背景对着“课文”,进一步理性回归教材,这是对事实的尊重,也是现实的作文命题的必由之路。

近3年特别是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前作文中考命题的趋势和特点,自然对2011年中考作文复习备考具有一定的启示。

首先,要吃透课标,明确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作文复习效率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课程标准》就是中考作文的“器”。“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吃透课标精神,复习便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次,要关注自我,思考生活,提高审美素养。根据中考作文发展趋势,侧重“自我”和对生活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悟的命题会成为2011年中考主流。平时要注意积累成长中经历的点滴,抒写心灵,做到“我手写我心”。只有叙写出自己的生活,展示生活细节,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写出感动自己、打动他人的文章。关注社会,对社会问题能有自己的判断与评析。关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审美素养。初中阶段正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创作表现思想变化的轨迹有很重要的意义。再次,要加大阅读量,积累丰富素材。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的积累,我们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考场佳作的。积累素材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笔者建议大家应重点积累如下八个方面的素材:一是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的;二是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的;三是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的;四是省察价值取向、4 道德情操的;五是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情的;六是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的;七是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的;八是了解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同时还要明确素材积累的多种途径。如对“借”这一素材就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积累:一是从名人名言角度:譬如牛顿说:“我之所以比笛卡儿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二是从生活角度:船要远航,离不开帆和桨,帆使船借助风力,桨使船产生动力。三是从自然角度:譬如紫藤萝和牵牛花,虽然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丽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又如月亮本来是不发光的,它借助太阳光才有了自己的阴晴圆缺。四是从历史角度:譬如诸葛亮巧借东风,萧规曹随等等。希望同学们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坚持不懈地强化素材积累之训练,为写好考场作文提供真实而典型、新颖而生动的“源头活水”。

最后,要扎实进行作文规范训练。笔者认为,没有充分的入“格”训练,是很难实现作文的出“格”,更难做到升“格”,写出有鲜活独特的内容、有独特新巧的构思、有新颖绝妙的切入视角和与众不同的语言的考场佳作。建议同学们首先注重题型之训练,就是要根据本地考区的常用题型(至少两种),研究它们的应对方法,认真训练。譬如,应对全命题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导语部分)进行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素和词语,都要明确其意思,从而准确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应对半命题作文,要认真研究文题中的引言和要求,吃透已经给出的题目词语的含义,补出合乎语法规范的短语作为题目。补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感悟最深的、最容易写出新意的题目。只有这样,才能扬己所长,掌握主动。应对选题作文,要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定写作试题,为自己的考试赢得主动。挑选的原则应该是选熟不选生、选易不选难。如果选择的是材料作文,要读懂材料的内涵(涉及的主题和相关内容),找准材料的关键点写感想;发挥联想,结合现实生活谈感悟;挖掘材料深意,提出深刻观点。其次注重方法之训练。一是强化全程训练。可以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从作文评分的若干方面(如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表达、修改等),逐一进行训练,每一项都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强化局部训练。主要是列提纲、开头、结尾等影响中考作文评分的关键部 5 位和个人劣势方面,不妨重点训练几次。三是强化创新训练。平时要加强对 “精”“深”“活”“新”等方面的训练,以闪亮的标题“煽起”阅卷老师的情,以靓丽的“凤头”激起阅卷老师的趣,以精彩的“豹尾”勾住阅卷老师的魂,以优美的文笔打动阅卷老师的心,以漂亮的卷面“迷住”阅卷老师的眼,以便收到平中见奇、同中见异之效。四是强化速度训练。这是为了避免在考场上因时间不够而导致无法完卷的遗憾。平时应训练自己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快速修改的能力,养成“快”的习惯。

第二篇:2012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

2012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

一、命题预测

1.一个中心

201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仍将充分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新课标精神,可以预见,高考作文命题坚持着作文命题的“一个中心”不动摇,这就是抒写“我”的真情实感为中心,在这一中心的统帅下写“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议。

2.两种情思

2012年高考作文的命意取材,预测为“两种情思”,即“哲思”与“情趣”。“哲思”就是考生对自然、社会、人生、民族、国家的种种思考。这种思考表现在社会国家方面的就是接力传统、和谐生活、创新发展等,表现在人声方面就是思考青春、思索幸福、思辨智慧、平凡与高尚等,表现在自然方面就是诗意的栖居(清纯之美、恬淡之美、闲适之美、高洁之美)、绿色生活等。

而“情趣”就是抒写“我”与自然、社会、家庭、他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抒写亲情、“爱”情(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爱自然、爱社会、爱邻里)、友情等。这些情思都是有可能成为2012年高考作文命意的热点的。

3.三样题型

201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可以预测为“三样题型”,即新材料作文、标题作文、材料+标题作文。同时可能会兼顾半命题的作文,而话题作文出现的可能性不会太高。这种格局可能延续多年。

新材料作文重点是培养自己的阅读、归纳能力,能够准确、快速地从所给材料中提炼出一个适合自己写作视角,包括立意、写作素材的使用、文章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等。考生审题时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找准材料的主体对象,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合理联想,推广到社会其他领域,不能就事论事。

标题作文不存在拟题的问题,主要应该在审题与题材的新鲜度上做文章,日常加强审题训练,注重典型事例、名人名言的积累、记忆,还可以多借鉴课本与报刊上优秀作家、知名人士的文章,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不提写作时,可以用深刻的思想、浓烈的感情、不凡的构思、精美的语言打动阅卷老师。

材料+命题型的作文,写作时不能仅仅看到标题,更应兼顾材料,不能将材料舍弃,否则将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而话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考生应该抓住话题或者半命题的提示或限制,加以联想,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材料加以发挥,这样就不至于脱离话题或半命题的范围。

二、备考策略

1.四个意识

第一,“明确”意识。即准确审题,巧妙拟题,快速入题,试试扣题。

首先,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只有清楚命题者的意图,才能更好地作文。要做到准确审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能偏离题旨。

即对题目提供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要有周密的界定。例如标题作文“脸”。可以就其基本义写某人的脸,父母的脸、老师的脸、刘翔的脸„„以脸写人。可以就其比喻义写脸,如城市的脸、乡村的脸、地球的脸等,突出环保意识。可以就其引申义写脸,如写面子,包括正面写尊严,反面写爱面子、图虚荣等。如果把“脸”写成一双慧眼、一对聪耳就离题了,如果写成“笑对人生”也就离题了,因为,“笑对人生”其实是“乐观”的代名词。

(2)不能否认命题的题旨。写文章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反弹琵琶,但命题者的意图不可以否定,如果否定命题者的意图,否定其价值取向的意义,就是游离于题旨之外。

(3)设置一个明确的中心。也就是确定、设置一个中心词进行联想。例如标题作文“节奏”。首先应该明确何为节奏,节奏指的是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也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这样的话,自然地、社会的、人生的现象均有节奏。进而可以联想到:自然——“雨的节奏”。“天街小雨润如酥”,那是一种春雨来到人间的微笑;“春潮带雨晚来急”,那是雨对于春天的一种豪放;“清明时节雨纷纷”,那是一种细雨愁绪绵绵、哀思纷纷的悲伤。又或是:人生——“生命的节奏”。新生:就像花苞绽放时的微鸣,嫩芽吐出时的低颤,雏鸟破壳时的啾啾叫声;成长:像唐古拉山流出的圣水长江,在平静宁和的上游结束后,开始激起了点点浪花;中年:来自青藏的长江在流经高耸的横断山,与汹涌的雅鲁藏布江擦身而过之后,步伐平缓了许多;老年:生命的乐音急转而下,因为变得庄重、艰难、停顿„„

其次,随着新材料作文的增多,巧妙拟题就更加不容忽视,因为“题好一半文”。

巧妙拟题要求做到:

巧用修辞来装饰标题。2011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和优秀作文即是巧拟标题的典范。例如“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梦想为帆,工作为浆”等;湖南优秀作文的拟题同样如此,例如“向日葵没有眼泪”“低姿态的高贵”等,这些标题的拟制,或比喻,或拟人,或对比,可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再次,考场作文如题一定要快,不要在题外绕圈子。入题之后还得时时扣题,也就是开篇点题,段中明题,结尾应题。段中明题可以叙述扣题、议论扣题、描写扣题、抒情扣题。例如2011年浙江满分作文《我的时间》中的一段文字即是如此:

“正值盛年却高位截瘫的史铁生也曾抱怨命运不公,也曾在地坛公园终日无所事事。然而,当不幸的阴霾逐渐散去,当母爱的光辉照亮一颗阴暗的心,当人生的道路在远方断断续续地延伸,他终于握住了‘我的时间’,选择写作,既完善自己生命的年轮,又润泽着他人的心灵。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将生命的苦难转为满眼的明朗和快乐,他用睿智的言辞着凉了世人日益幽暗的心,也照亮了自己前进的道路。当他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用完了‘人生的时间’时,他又捐出了自己全部器官,这不就是他‘做好该做的事’的一生最好总结吗?”

第二,“明白”意识。

此点容易理解,但提醒一句就是考场作文不好太含蓄,意义一定要显豁。

第三,“明晰”意识

就是要求文体鲜明,结构清晰。考生考场作文的文体意识一定要鲜明,与论文就是议论文的样子,记叙文就是记叙文的样子,不要弄成四不像,导致问题不明。

考生一定要记住,记叙文主“情”,要注重细节的构建;议论文主“理”,要注重逻辑推理。

结构明晰,要求注意四点:

(1)运用对立比照结构,体现思维的辩证性,论证力度的深刻性。

(2)运用并列铺排的结构,体现思维的发散性,显示取材的丰富性。

(3)结构逻辑要合理,逻辑关系顺畅,思路流向通达。古今中外,由中而外;由物而人,由人而己;由表及里,由实而虚。不能语无伦次,不能颠倒错乱。

(4)段落构建要灵活。就是段落要短,层次要多;善用独立段抒情,善用排比段论理;反对长段落,反对三段论;反对“松鼠式”结构,反对“蝌蚪式”篇章。

第四,“明丽”意识

就是卷面漂亮,材料鲜活,语言亮丽。卷面书写工整,字体运城,整洁美观。卷面字体一致,字迹清楚,大小适中,墨迹统一。

2.五“点”训练

第一,道理说得辩证一点。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相当重视思辨色彩,注重反思意识,注重哲学思考。因此在平时的备考训练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训练比较思维,二是训练哲学思维。

比较思维就是运用集合思考法,对多种信息或材料加以比较,进而进行筛选,以求得一个比较准确的方案的思维方法。它的本质就是通过聚合思考而求真。

哲学思维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来分析生活现象或寓言故事,以求得事物内部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考生可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分三步走:

一是回忆和记住以下哲学原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评论人、事、物,要全面地看问题,切忌片面;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应有发展的观点;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把握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理论源于实践,但反过来指导实践等等。

二是经常分析一些成语、警句中包含的哲学道理。譬如:居安思危——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事物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按图索骥——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纲举目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矛盾的特殊性。

三是多写一些具有哲学思考的高考作文题。

第二,材料运用新颖一些。

首先,围绕题目的旨意来概括材料,就能出新。例如,刘邦说过这么一句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子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研究这则材料的角度至少有四方面:一是从人尽其才的角度;二是自知之明的角度;三是从了解下属的角度;四是从知人善任的角度等。研究透了,就能左右逢源。

其次,运用材料能张扬自己的阅读个性,能出新意。2011年各省市优秀作文为例:

无独有偶,著名的印象派大师雷阿诺以“美会留下”为立志名言,决心通过自己的一切努力去创造奇迹。他坚守自己的诺言,致力于自己的信念,甚至在疾病产生之际,仍百折不挠地在画架前作画,最终倒在画架旁。因为有梦想的牵引,一切的付出和辛劳都是值得的,一番执著的工作受到世人的肯定。(福建《梦想为帆,工作为浆》)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广东《回到原点》)

第三,语言选择灵动一点。

语言是长期训练甚至是锤炼、铸练的结果。考生备考时对语言的追求和选择时:

(1)流畅美。语言流畅,没有语病,读起来朗朗上口。

(2)形象美。语言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比喻、拟人、拈连、通感等修辞手法,使描摹的事物栩栩如生。例如:

盛夏的夜晚蝉声聒噪,仿佛永无休止地宣泄着对热气的不满。(广东《回到原点》)

“总把自己当珍珠,便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不如安心地做泥土,让众人把你踩成坦途。”诗人鲁藜如是说。(湖南《把自己看淡》)

模糊记忆里存留有那个露水沾湿衣襟的清晨。(湖南《向日葵没有眼泪》)

夜深了,我走在归家的路上,岁月在耳畔静谧地流淌,手上一松,一片落叶无声地回归尘土。(北京《沉默的丰碑》)

(3)意蕴美。引用古典诗文,化用诗词意境,铺排对仗,点石成金,铺衍成章。例如: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法师如是说。若春天只有华枝一脉,那春天岂非荒芜?若天心只有夜月一轮,那日夜岂非孤寂?把自己看淡,把眼界放宽,世界和心,便同时大了。冰心曾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正在此理。(湖南《把自己看淡》)

从先哲们“民贵君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观点,到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舟之辩,再到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三民主义大同思想,以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无不点明了原点所在、根本所在——以民为本。(广东《回到原点》)

以上两个例子或援引,或化用,或点化诗意,使得文章意蕴丰赡。

第四,表达方式灵活一点。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是对高中生作文的基本,即便是同一种表达方式,为了行文的灵动,高明的考生也是善于变化的。例如北京卷《谁与争锋》:

试问,如果缺少了这个对手,思想的火花如何碰撞?正是这个对手给了他们彼此无限的发展空间。体育竞技亦是如此。林丹正因为有李宗伟这样强大的对手的紧逼才不断磨练,取得苏杯胜利;李娜正因为有了红土上那些实力深厚的对手的激励,不断超越自己才在法网一举夺冠。世间人事亦如此,对手的力量能激发出我们无限的潜能。

国家缺少了对手,将使社会发展萎靡不振,自取灭亡也未可知。那一日,大唐盛世犹在眼前,可缺少了竞争的他们开始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结果断送了大好山河。那一月,1927年7月中共领导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就此铺开,星星之火点燃了莽漾之野。若没有国民党的逼迫,这一创举是否存在也未可知。那一年,中国用自己的实力说话是美国孤立政策失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那一世,中国在列强的压迫中重生。在对手的冲床之下崛起。若没有这强大对手的威胁,我们怎能复兴的如此之快。

前一段的用例子分析是因果分析法,后一段的用例分析是假设分析法。运用不同的分析使得文章更加活泼灵动了。第五,课文知识致用一点。

阅卷老师特别钟爱能够学以致用的考生,如果考生在高考作文中能将所学的材料和知识运用到作文之中,一定会得到青睐。我们的课文其实是一个材料的大金库,名言如珍珠散落,史实如家珍可数,作者如明星闪耀,形象如画卷长轴,材料俯拾即是,就看平时如何积淀。通过联想,我们可以将一些历史名人放入高贵的品格之中,概括成鲜活的素材:

有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追求理想的执着,文天祥用“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精神,书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动人篇章。

有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坚韧不拔的精神,谭嗣同用“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发出了,“但得兆民醒百世,何憾人生三十三”的强国呐喊。

有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责任担当的勇气,韩愈凭着政治家、思想家的胆略,冒死犯谏,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戴罪之身,把先进文化带到岭南,被百姓奉为神明。

有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殉道大义的品格,海瑞忠心耿耿,直言敢谏,自备棺材,冒死上疏。“海刚峰,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柔”就是百姓对他最大的爱戴。

再入,《滕王阁序》中的典故比比皆是,其实这就是我们作文最好的素材。如果平时注意梳理,都可以用到考场作文中。例如:

酌贪泉而觉爽——清廉正直,品行纯洁。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立志报国,理想归属。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谦逊为人、学习他人。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孝顺父母,感恩父母。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知遇知己,心心相印。

这些鲜活的素材,用到考场中,必能熠熠生辉。

第三篇:中考作文命题预测

作文命题参考

1.在你的长成过程中,有许多人、许多事、许多精神、许多情感„„会伴你一路同行,令你铭记,令你感怀,令你奋进。请你以“

伴我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选文题一,题目自拟。如选文题二,须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明、人名。

2.在家里,我们受到父母、亲戚的呵护和关心;在学校,我们得到老师、同学的厚爱与鼓励;在社会,我们也会得到人们的真诚帮助;就是在大自然,我们同样享受到阳光雨露的恩泽„„对此,我们应当心存感激,并知恩图报。请以“感恩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题目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父亲、母亲、同学、朋友、大自然等)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在正文的第一行。②文体不限,文字不少于600字。③题目和正文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3.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

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纵情演绎成长的浪漫。请以“被温暖照亮”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⑧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4.电视,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网络,给了我们无限的空间;短信,传递着人间的温情„„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请以“______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为题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所填词语要与科学技术有关。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与本人相关的人名、校名。

5.生活是无字书,社会是大课堂。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令我们感动,引我们思索,给我们教益,是我们明白一些做人、行事的道理。得请以“那一次,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根据你所写内容选一个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6.歌,咏叹生活的酸甜苦辣;歌,抒尽人间的喜怒哀乐;歌,穿透历史,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余音绕梁;歌,跨越地域,在千千万万人的心灵里引发共鸣。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像,你会发觉:山水有歌,风雨有歌,岁月有歌,亲情有歌,校园有歌„„(提示:“歌”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请以“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代替。7.题目:那一次,我尝到了__________的滋味 要求:①加上适当的词语,补足题目,扣题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代替。

8.台湾女作家三毛说:“人想有益于社会,必须把自己塑造成器,想成器,就必须有那么点精神。”请以“人要有那么点精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9.我爱__________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横线上可填一种情景,如“雪花飘飘”等;可填一种事物,如“家乡的白兰瓜”、“美丽的九寨沟”等;还可填一种活动、行为,如“唱歌”、“读书”等;„„

10.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①字数在600左右;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文题一:以“发生在初三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文题二:我从(生活、母亲、书本„„)那里学到的(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11.善待___________(生命、亲人、自己、友情„„)

① 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600字的文章。② 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2.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身体的变化,生活的酸甜苦辣,世界的纷繁复杂,有多少事有多少想法藏在人的心里,有多少解不开的疙瘩„„

请以“心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13.人生离不开希望,没有希望的日子生活会暗淡无光。希望随处可见,父母眼神饱含着希望,师长叮嘱时寄托着希望,朋友交往中浸透着希望;希望因人而异,有的希望自己学业有成,有的希望家庭幸福,有的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希望伴随着人的一生,只要守住心中的希望,成功离我们很近;只要拥有美好的希望,幸福就在我们的心里。请以“希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4.(1)请以“我的良师益友”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 有___________才有真正的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横线上可以填的词语如:志气、宽容、付出、自信、真诚、善良的心、无私的爱„„ 要求:

①文体自定。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15.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进出时都需要开门或是关门,生活中到处存在着门,有形的门,无形的门 „„门的内涵不同,引发的故事和感想也不同。请以“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2)____________,请听我倾诉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如:父母、老师、人类„„),使题目完整,然后写作。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16.让___________走进心灵

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快乐”、“感恩”、“春天”、“音乐”、“明月清风”、“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可根据自己需要填写其他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章不少于600字左右。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17.亲爱的同学,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你难免心潮起伏:成功的喜悦、求学的艰辛、师长的关爱、同学的帮助„„你一定有说不完的话。请你以“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作文要求:

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最真实的情感。文章不少于600字。

18.文题一: 在海边,有一个拣贝壳的小男孩儿,每拣一枚贝壳,他都认为不是最好看的,就把它扔掉。黄昏来临,其他孩子都拣了满满一篮子美丽的贝壳,而他却愁眉不展,篮子里空空的。

屠格涅夫说:“人生的最美,就是一边走,一边捡拾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一生将美丽而芬芳。”

每一枚贝壳,每一朵小花,都值得我们珍惜,都能给我们以启示。请根据自己的经历、体验,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文题二:震撼心灵的________________ 要求:文题一,要先拟题,后作文;文题二,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感情真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用“×××”代替。19.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风景、感动、和谐、竞争)_________无处不在”为题写篇文章。题二: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送茶送水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荐能是一朵花 „ „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请以“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如选题一,请在提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词语补全题目;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3)不少于 6 00字。(4)书写工整、规范。(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

20.国家与国家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对手无处不在。他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象,还可能就是自己。失去了对手,往往就会失去借鉴、失去压力、失去竞争;有了对手,或许他会激发你的动力、成就你的命运。谈到对手,我们将产生许多的联想和感悟。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21.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皆成文章。亲情使人感动,友谊令人陶醉,美景让人留恋。如海一般的父母深情,如梦一般的金色童年,如画一般的山山水水„„值得一写的真是太多了。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抒写吧!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以《_______ 如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如”字前后分别填入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2.对每一件美好的事物,我们也许都会心存感激。感谢师长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挫折带来的磨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诚与美丽,体验成长中的活力与快乐,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怀来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请以“感谢 ”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先在 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3.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爱情和友情,就没有爱的温暖相伴„„亲爱的同学,让我们以感恩的心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人、事、物;让多我们领悟和品味命运的馈赠与生命的激情。请以“珍惜”为题作文。要求:文章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24.请以“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为题目作文。

提示:“浪花”的本义是“波浪互相撞击或拍击其他物体溅起的水点或泡沫”,“浪花”有其比喻义,如人们说“感情浪花”就是用的比喻义,“浪花”在这个题目中可以是广泛的比喻义,或喻事,或喻景,或喻物,或喻情等等,但应与“浪花”相关相似。据此,请大胆地从你的生活海洋中寻找一朵一朵的浪花吧。要求:

为了更好地表达你的意思,使你的文章内容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25.令我感动的一幕

要求: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不少于600字。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你的友谊之手,去帮他一把,余香就不仅仅留在你手中,还会沁入你的心脾。请你结合上述内容,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7. 是一种享受 提示和要求:

① 请先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词或短语如“平淡”“等待”“吃苦”“冒险”“独处”“回报社会”等,使题目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第四篇:感悟命题趋势 深思备考方略

学生的发展,对知识的获取,经验的积累,乃至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身体力行之上,教学只是学生发生这种作用或变化的“催化剂”。立足一个“透”字、注重一个“练”字(08绍兴学业考试)问题背景 学完“几何的回顾”一章后,老师布置了一道思考题: 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中,M、N分别是AC、AB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 60°,则BM CN.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CD、AD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 90°,则BM CN.然后运用类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的命题: 如图3,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 108°,则BM CN.问题的整合(3)对压轴题的展望及解题策略 应对3: 动态几何问题常见类型及解题基本策略 把握图形的运动规律,寻求图形运动中的一般与特殊位置关系;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探求“动”的一般规律。通过探索、归纳、猜想,获得图形在运动过程中的规律。当求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建立函数模型求解;在求特殊位置、关系和值时,常结合图形特征建立方程模型求解。例1 例2(3)对压轴题的展望及解题策略 应对3: 动态几何问题常见类型及解题基本策略 图形运动中的函数问题 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探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进而在一般性的基础上探求符合条件的特殊性,探求符合条件的特殊性和一般性的关系。如,海南省07年第24题;08年第23题;09年第24题;10年第24题(2)①。(3)对压轴题的展望及解题策略 应对3: 动态几何问题常见类型及解题基本策略 坐标平面内图形运动中的函数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先借用坐标系给出图形,由图形中的动点引出两个新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探求新的函数在最值情况下动点的坐标,或者图形在符合某个条件时动点的坐标。如,海南省05年第24题;06年第24题。(3)对压轴题的展望及解题策略 应对3: 动态几何问题常见类型及解题基本策略 函数图象中的图形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先求函数解析式,然后在函数图象上探求符合几何条件的点。此类题目常利用特定系数法和数形结合思想求函数的解析式,有可能解析式中也有待定字母,这个字母可以通过题目中明确的数量关系求解。如,海南省06年第24题;08年第24题;10年第24题(2)②。(3)对压轴题的展望及解题策略 应对4: 建议教师平时复习(或专题复习)时要注意启发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多进行变式题的训练。注重探索、开放性试题的改进与研究,引导自主探索。教给他们变式的方法,如题设,结论互换,或某些线点由特殊到一般的变换等,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学会逆向思维问题,鼓励他们动中求静,分析比较图形的变化,揭示图形间的内在联系。(3)对压轴题的展望及解题策略 应对5: 信心; 扎实的基础,熟练的基本技能; 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以直线或抛物线知识为载体,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利用条件或结论的多变性,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综合多个知识点,运用等价转换思想。分析结构理清关系。(各小题是“平列”还是“递进” 关系)加强审题,分题得分,分段得分。24 23 应对6: 应对中考压轴题,要根据实际,盲目追“新”求“难”,忽视基础,用大量的复习时间去应付只占整卷10%的压轴题,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实际上压轴题的失分,并不是没有解题思路,而是错在非常基本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上,或是输在“审题”上,因此在最后总复习阶段,还是应当把功夫花在夯实基础、总结归纳上,帮助学生打通思路,掌握方法,指导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综合题的解题能力不能靠一时一日的“拔苗助长”而要靠日积月累的培养和训练。在总复习阶段,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放弃一些难题和大题,多做一些中档的变式题和小题,反而能使他们得益。(1)研究课标,明晰“考什么”(2)研究走向,明确“如何考”(3)研究学生,明白“教什么”(4)研究手段,明确“如何教”(5)研究学法指导,让学生知道“如何学”、“如何应考” 6.2011年中考复习策略 课堂教学是复习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时间,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习。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教学。正确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 全面复习与重点练习的关系 联系与反思的关系 做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复习中的几个关系 案例1:“一次函数复习”教学设计 案例2:提高中考数学复习课效率方法 抓住一个“基”字、追求一个“效”字 提高中考数学复习课效率方法一:(1)知识基础化,问题系列化(2)设置问题串,知识连成片

1、请研究二次函数y x2+4x+3的图象及其性质,并尽可能多地写出有关结论。解(1)图象的开口方向:(2)顶点坐标:(3)对称轴:(4)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5)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6)图象与y轴的交点关于 对称轴的对称点坐标为:(7)最大值或最小值:(8)y的正负性:(9)图象的平移:(10)图象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 向上(-2,-1)直线x-2(-3,0),(-1,0)(0,3)(-4,3)当x-2时,y最小值-1; 当x-3或-1时,y 0;当-3 x-1时y 0;当x-1或x-3时,y 0 抛物线y x2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 x2+4x+3 为2(11)对称抛物线: 抛物线y x2+4x+3关于x轴对称的抛物线为y-(x+3)(x+1)串 “知识点” 通过这道题目的学习,已经基本上把二次函数的知识点都复习了一遍。构建数学知识结构网络,能使学生的知识更条理化,系统化。设计意图:

2、根据中考试题串联题目 已知: ②若买2支圆珠笔、1本日记本需4元;买1支圆珠笔、2本日记本需5元,则买4支圆珠笔、4本日记本需 元. ③如图,已知函数y x+b和y ax+3的图象交点为P,则不等式x+b ax+3的解集为 . 1 求方程(组)或不等式的解 2 x 1-2 x O x y 1 P y x+b y ax+3 2 根据方程组的解,求4x+4y的值 3 根据图像解不等式 串“题目” 这样串题目是我有时分析试卷的一种方法,供同行参考。分析试卷,不能大手一挥说 “请同学们看到试卷,从第几题到第几题”,要重在引导学生多总结方法,使学生做一题明一路。设计意图:(2)链条一环环,题目变变变(1)以题带知识,应用促理解 强化一个“精”字、兼顾一个“层”字 提高中考数学复习课堂效率方法二: 3 等腰梯形改为矩形 一图多换 4 等腰梯形改为正三角形,边长为6 一图多换 如图,长方形ABCD中有一个小正方形AEFG,点E、G分别在AB、AD上,点F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试说明线段BE与DG之间的关系.BE⊥DG BE DG A B C D E G F A B C D E G F 2 1 M 一图多变 一图多变 BE⊥DG BE DG A B C D E G A B C D E G A B C D E G A B C D E G F F F G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F G H P Q R 一图多变(08义乌)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G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 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CEFG,连结BG,DE.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1)①猜想如图1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②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绕着点C按顺时针 或逆时针 方向旋转任意角度,得到如图

2、如图3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①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选取图2证明你的判断. 问题的突破(2)将原题中正方形改为矩形(如图4―6),且AB a,BC b,CE ka,CG kb a≠b,k>0,第 1 题①中得到的结论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若成立,以图5为例简要说明理由.(3)在第 2 题图5中,连结DG、BE,且a 3,b 2,k,求 的值. 真正不会学习的人,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设计意图:

心得体会: 在复习中最忌教法单一,本来数学就抽象,加上复习又常走老路,吃倒饭。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的试题、九年级学业考试试题进行变式、归纳,让学生感到数学复习内容“旧貌变新颜”。强化一个“精”字、兼顾一个“层”字 提高中考数学复习课堂效率方法三:(2)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1)多一些指导,少一些灌输 如图1,在等边△ABC中,P为BC上一点,D为AC上一点,且∠APD 60°,BP 1,CD,求△ABC的边长.一法多用 △ABP∽△PCD 3 ① 将等边三角形拓展为等腰三角形

1、如图2 1,在△ABC中,AB AC,D、E分 别在BC、AC边上,且∠ADE ∠B,AD DE。求证:△ADB≌△DEC 图2 一法多用 ② 将三角形拓展为四边形

2、如图3(1),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 3cm,BC 7cm,∠B 60°,P为下底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连接AP,过P点作PE交DC于E,使得∠APE ∠B。(1)求证:∴△ABP∽△PCE;(2)求等腰梯形的腰AB的长;(3)在底边B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DE:EC 5:3?如果存在,求出BP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3 一法多用 3、如图4 1 ,AB⊥BC,DC⊥BC,垂足分别为B,C.(1)当AB 4,DC 1,BC 4时,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P,使AP⊥PD?如果存在,求线段BP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当AB a,BC b,AD c,那么当a、b、c之间满足什么关系时,在直线BC上存在点P,使AP⊥PD? 图4

4、如图5,正多边形A1A2A3„An ,只要当∠A1PQ ∠A2时,总有△A1A2P∽△PA3Q ③ 把三角形推广到正多边形

* * 感悟命题趋势 深思备考方略 2011年3月30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 林 宇 海口市初中数学2011年中考备考在线研讨活动 研讨主题:初中数学中考的有效复习研讨时间:第八周,4月13日晚上,8:00 其他时间自愿参与评论、留言、跟贴交流讨论 研讨地点: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初中数学 my.hersp/611686/blog.aspx 网络教研:在“研讨交流”栏目进行。各学校及个人把中考备考的计划、备考中的一些做法、论文等上传到此栏目中。参与人员:各区教研员,直属、区属各初中学校九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七、八年级备课组长。届时欢迎全体初中数学老师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一、课改形势下数学中考的发展趋势分析

二、海南省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展望与

复习策略

二、海南省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展望与

复习策略 1.中考的性质 2.命题思想 4.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回顾 5.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的展望及应对 6.2011年中考复习策略 3.命题要求 1.中考的性质 性质――初中学业的终结性评价。功能――“一考两用”,即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2.命题思想 以《标准》为依据,结合《考试说明》。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设计考查问题。重视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考查。重视数学活动过程和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中考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以进一步推动基教育课程改革。3.命题要求 从学生实际出发,正确反映时代对数学教育改革的要求。立足学生发展需要,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加强对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应用性试题应体现时代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科学地设置开放性试题、动态探究性试题、阅读理解题等新题型,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加强对数学活动、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考查。防止编造人为的、繁难的证明题;杜绝非数学本质的、似是而非的题目。4.我省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回顾 整卷难度 0.48 0.5 0.43 0.39 0.49 0.57 0 0.1 0.2 0.3 0.4 0.5 0.6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难度 难度 得分率 年 2005年―2010年海南省中考数学试题整卷难度变化情况 难度结构 4.我省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回顾 70% 20% 10% 较难题 难度在0.3以下 中档题 难度在0.4~0.6 容易题 难度在0.6以上 三类试题分值所占百分比 4.我省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回顾 内容结构 考查内容领域所占比例 数与代数(50分)统计与概率(14分)空间与图形(46分)45% 40% 15% 题型结构 4.我省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回顾 56分 6 56分 6 56分 6

三、解答题 110分 24 110分 24 110分 24 整卷 12分 4 18分 6 24分 8

二、填空题 42分 14 36分 12 30分 10

一、选择题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2011―― 2009―2010 2005―2008 选择题的功能重在判断和辨析,编题的取向包括概念的理解、性质的运用、公式的变形、数值的计算、思维的切换、方法的灵巧等方面; 适合编为填空题的内容为:较简单的推理运算问题、容易作出判断而严格的演绎出结果却很难的问题、运用概念或性质容易提示出某些数量关系的问题; 解答题是要求完整地写出解题过程的试题,它的特点是容量大,能考查多个知识点,同时能综合考查多种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题型比例的合理配置,为的是发挥试题的整体效应,既可使各种题型的考查功能得以互补,相辅相成,又可使各种题型的不足得到抑制,达到题型组合的最佳化。压轴题难度 4.我省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回顾 2005年―2010年海南省中考数学23、24题难度变化情况 0.5 0.21 0.22 0.25 0.35 0.17 0.19 0.23 0.08 0.13 0.14 0.16 0 0.1 0.2 0.3 0.4 0.5 0.6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3题 24题 难度 得分率 年 5.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的展望及应对(1)2011年中考数学科考试说明解读(2)2011年调研试题传递的信息(3)对压轴题的展望及解题策略(1)2011年中考数学科考试说明解读 命题的指导思想不变 狠抓基础,注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重创新 稳定中渗透新理念,稳定中体现区分度 在命题的时希望提高及格率的同时又有较好的区分度 整卷难度:0.6左右 预计: 命题原则基本不变(1)2011年中考数学科考试说明解读 遵循《课标》和《考试说明》。重视 “双基”,突出主干知识。注重知识和技能,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关注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坚持“起点低,坡度缓,尾巴翘”的原则。重视各版本教材的差异,关注学生可持续性发展。(1)2011年中考数学科考试说明解读 各部分内容知识点的命题趋势 计算器的使用暂不作为考试内容。“数与代数”――侧重考查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学生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代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的数学建模思想,突出对代数思维方式方法、抽象思维水平考查。代数建模主要表现为:建立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等。代数更多地考查探究意识类、规律意识类、应用意识类试题。三个领域中各部分知识点的考查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相应内容的教学目标相同(详见《课程标准》)。(1)2011年中考数学科考试说明解读 各部分内容知识点的命题趋势 “空间与图形”――关注空间观念和操作能力的考查,强调推理能力的考查。但与以往强调(经典)几何证明的要求和侧重点有所改变,几何试题由论证转变为以观察、实验、猜测、发现、推理、验证和探究为主线的新式几何试题。加大从运动变化方面命制几何试题的频率。开放性几何、动态几何题等重在研究图形的对称性、图形变化的规律性的几何题出现的频率在增大。(1)2011年中考数学科考试说明解读 各部分内容知识点的命题趋势 “统计与概率”――关键是考查统计的一些重要思想方法,让学生明确统计的作用,学会用统计量进行分析,真正把统计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统计逐步向考查对统计量的意义、统计过程及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决策方向发展。其实,学习统计的关键就是如何收集整理统计量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决策。图表信息问题、应用性问题仍然是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要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技能。考查要求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这四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A.了解;B.理解;C.掌握;D.灵活运用。以“了解(知道、认识)”层次的知识为考查目标的试题,只到容易题的难度要求;以“理解”层次的知识为考查目标的试题最难到中档题的难度要求;以“掌握(会、能、能够、探索)”、“灵活运用”层次的知识为考查目标的试题最难到难题的难度要求。重视从整体上把握数学新试题的设计。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的基本认识等。重点内容知识点重点考;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关注获取信息能力,数学交流能力。不会出现旧题、偏题,怪题。应对1: 梳理主干知识提升整合能力。依课标 扣教材 梳理与整合知识 内容归类 总结方法 整理笔记 目标:理解概念的含义;明确核心知识点。梳理与整合数学基础的过程,是一个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重新组织所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联系、深化理解的过程,更是一个把书由厚变薄的过程。注意控制所讲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对数学的基本思想及方法运用要多加引导灵活运用。(2)2011年调研试题传递的信息 题型结构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同时有微调。整体框架、风格不变,各题难度与我省历年难度持平。贯彻 “起点低、坡度缓、尾巴翘”的原则。设置了能体现不同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领悟及数学思维能力在客观上存在差异的“区分题”。仍然重视“双基”,突出主干知识地位。让大多数学生在基础题上更容易得分。不回避常规题型―加强通性通法(常规方法)的考查; 不回避容易的考点―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不回避重要的考点―突出对核心内容的考查 不回避联系生活的考点―重视对生活实际的考查 主要考查四个方面内容 a.知识与技能 试题来源:课标、教材例题,或练习题或中考题的变式题,或是源于课本适度延拓的引申题.b.数学活动过程 试题可以设置: 设计一个“做数学”的活动 猜测与证明一个数学规律 设计一个解释现象 问题 特征的数学模型 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案 设计一个多层次的探究问题 主要考查四个方面内容 c.数学思考能力 数感与符号感,统计意识,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方法.d.解决问题能力 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反思意识和初步的反思能力.预测: 2011年海南省中考数学调研试题主要体现卷面样式、题量、题型、(填空、选择、解答)各大题的分值设置。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将沿袭这份调研试题模式,低、中档题是试卷的主体,综合性、灵活性较强的难题控制在两三道小题上。整体难度求稳定试卷的整体难度相比去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应对2: 综合能力的训练重在反思。数学复习应是一个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既要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反思,如本章、本单元涉及哪些知识,自己有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程度;又要对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在复习过程中,用好反思方法。技能性的东西要按照“程序”通过训练得到强化。但要培养能力,仅“练”不够。教师要有目的、经过思考地选取训练的材料。学生完成练习后要反思,想出“程序”,这样才能“练”到位。在解这道题后反思―― 1.解题结构;2.解题过程方法;3.步骤分析; 4.拓展与延伸; 24 23 中考要取得高分,攻克最后两道压轴题是关键。(3)对压轴题的展望及解题策略 “压轴题”的基本标准: 具有较强的探索性 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也就是说,应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从而就不应该是所谓的“偏题”、“怪题”. 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多种可能的解答.具有一定的发展余地,是一个问题类.也就是说,由此可以引出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从而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意义的活动,即逐步认识数学的价值.(注:按评价要求,不应出现得分率低于0.15的试题)(3)对压轴题的展望及解题策略 图形中引入动点以后,随着点的移动,便会引起其他相关量的变化,这样就会出现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而动点在运动过程中,也会引起相关图形的变化,这样就可能产生特定形状、特定位置或特定关系的图形,这些问题就需要借助方程来解决。这正好考查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适当的试题难度和试卷的位置难度的前提下,通过设置运动变化的试题考查学生对有关数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有助于实现考查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目的,使试题的选拔功能得以实现。几何代数综合性问题(3)对压轴题的展望及解题策略 我省历年压轴题重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上设计试题,强调知识间的综合与灵活运用;重视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 化归 思想的考查。题目设计若干递进层次的小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表现。即设计“多问把关”,第一问“上手容易”,第二问中等难度,但第三问的设计,对学生的读题、理解、画图、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它能区分学生是否具有分类讨论思想、是否能运用思维的灵活性和严谨性画出图形,完成正确的讨论,学生具有多大的学习潜力,能通过该问题的解决过程很好地鉴别出来。(3)对压轴题的展望及解题策略 预测: 中考选拔功能压轴题保持原来的设计思路,体现良好的区分度,结构上仍旧涉及了代数、几何中函数等诸多知识点及能力要求,融入了动态几何的变与不变特性,方法上也是体现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常见思路。试题的“难度”不反映在对某个具体技巧的掌握及熟练程度、或者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上,而是反映在对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如抽象程度、多样化、逻辑性、形象化等 和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如能否洞察较为深刻的数学关系、数学特征,用数学解决问题时的策略有效性等 等方面的考查上。* *(1)研究课标,明晰“考什么” 核心知识,主干内容 5.2011年中考复习策略 * *(2)研究走向,明确“如何考” 研究命题 研究中考 研究题型 5.2011年中考复习策略 * * 在知识断裂处教,理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知识的网络 在思维障碍处教,查漏补缺,优化思维 在解题过程不规范处教, 规范表达(3)研究学生,明白“教什么” 5.2011年中考复习策略 * * 追本求源,重视过程 精心设计问题(4)研究手段,明确“如何教” 5.2011年中考复习策略 * * 正视压轴题,拿你能拿到的分 容易题、中档题不能丢分 综合能力的训练重在反思 梳理主干知识提升整合能力(5)研究学法指导,让学生知道“如何学”、“如何应考” 要有信心,难题也能拿到分 5.2011年中考复习策略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

第五篇:2012中考英语作文命题预测

2012中考英语作文命题预测

(1):电子图书

某英文论坛发起了一次主题为“E-Books,Good or Bad?”的讨论,请你写一篇80词左右的短文,表达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E-Books Are Good

It’s reported that school students in Korea will use e-books from 2011.What good news this is!E-books have many advantages.Most importantly,they are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since they can save lots of paper and trees.Besides,they are very convenient.To get a paper book,one has to spend a lot of time searching for it in a bookshop.But we can find e-books very quickly on the computer.In short,e-books can help us enjoy our life more.(2)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父母为你营造的温馨的家,幸福是老师望向你的赞许的目光,幸福是孤独时朋友送来的一杯奶茶,幸福是„„ 请以My happiness为话题,写一件曾经发生过的令你感到幸福的事情。

要求: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用词准确,字迹工整,80-100词。

Happiness is important in our life.In fact,happiness is always around you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I will never forget one thing.Once,I had a bad mark at a math test.I was shy and afraid to meet my parents.But when I got back home late,my parents knew what happened,they said to me: “It doesn‘t matter,my child.Remember we’ll be always beside you when you need help.We believe you can be better next time.Never give up!” I was moved and made up my mind to work harder and harder.I feel happy.Whenever I am in trouble,I can feel my parents‘ love.I want to be a good child for my parents.(3)2012中考英语作文辅导:我的学校生活(My School life)

My name is Beth.I'm 14 years old, and I study in No.1 Middle School of Hui/'an.My school is very big and beautiful.I/'m very happy in the school.I usually get up at 6:15 in the morning.then I do morning exercises in the playground.At 6:40, I have my breakfast.You can see many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the dinning room.After breakfast, I often read English with my classmates.WWw.Kao8.CC

We have six classes every day.The first class begins at 7:50 am.I like all the classes, because my teachers can make the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My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so I join English Corner every week.I can speak English with many other students there.It/'s very interesting and exciting.I think it/'s helpful for me to learn English well.After class, I always play games with my friends.We play basketball, soccer ball, volleyball, ping-pong and so on.They are very relaxing.I like my lessons, my friends and my teachers.In a word, I love my school.I find my school life is more and more meaningful and colorful.My school life is wonderful, isn't it?

(4)2012中考英语作文辅导:我的梦想(My Dream)

I have the different dream during the different time.In childhood;my dream is I can eat candy everyday.After goes to school, I hope I can gain admission to an ideal universityWw.Kao8.CC

But now, my dream is I can learn special knowledge well and learn English well.because I think time like running water, I will graduate after two years.I will face to if I can get a good job, so I must be able to do something really and create value.The reason of leaning English well is I want to go to the different country and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culture and make more friends.(5)2012中考英语作文辅导:暑假Summer Vacation

I enjoy summer vacation very much.Because summer vacation is the longest vacation of the year.We have more than fifty days to rest.Though it is very hot, we can either go to swim or stay in the air-conditioned room.In the evening, I like to go shopping with my friends.We can eat many things in summer, such as ice creams, watermelons, grapes, and so on.In summer, I always go on a trip with my parents.It's a good chance for us to visit some nice interesting places.(6)2012中考英语作文:低碳生活

假定你是李华,最近你们班就“低碳”生活方式进行了讨论,你的美国朋友Jack来信向你询问讨论情况,请你用英语写封回信,简单参照作文地带介绍的以下讨论结果:

1.节水节电;2.垃圾分类;3.少用纸巾,重拾手帕;4.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参考词汇:低碳low carbon;纸巾tissue

注意:词数100以内(不含开头和结尾所给出的字数);可适当增加细节了,以使行文连贯;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Dear Jack,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asking about our discussion on low carbon lifestyle.Here is something about it.We can do a lot in our daily lif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iving low carbon life.First, we’d better turn off lights if possible and spend less time watching TV or surfing the Internet.Saving water also matters much.Besides, we should sort out the rubbish, hoping that we might recycle some, which will surely benefit us a great deal.In addition, we suggest using handkerchiefs instead of tissues so that we can prevent more trees from being cut down.More importantly, when we go out, walking, riding bikes or taking buses should be our first choice, which contributes to a cleaner world.兴趣爱好是中考常考话题,难度相对较小。

1、My hobby is singing.It’s a great hobby!It’s fun and it makes me feel proud.Singing can be used to relieve(解除)my fatigues(疲劳),and can help me improve my accent(腔调)。Singing makes me happy when I“m sad.Singing songs can make you clever.I am always singing at home to share each other’s joys andsorrow(悲痛)in our life and to learn many songs.I really enjoy singing.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毫无疑问)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hobbies and they can not only(不仅)broaden(拓宽)our minds(智力)but also(而且)add more fun to our life.2、我的爱好(My hobby)

My hobby is reading books.When I was seven years old,I became interested in reading books.I like reading books because there are a lot of useful things in books.I can learn a lot of knowledge from books.Books can also teach me how to be a good person.Books even can solve many problems for me.I will read more good books to improve myself.

下载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最新中考作文命题预测

    2013年最新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作者/湖北 王代福全命题作文【预测题一】美丽多姿的山脉河流,幽静秀美的田园风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天翻地覆的家乡变化,雄伟壮观的城市建设,日新月......

    2014年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与点拨

    2014年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与点拨 [预测热点一] 家风 【热点入围原因】 家风又指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

    2011年中考作文命题最新预测(五篇材料)

    2011年中考作文命题最新预测 2011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实施后中考的第一年,也就是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中考的第八个年份,经过几年改革尝试,......

    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备考要点

    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备考要点 一、侧重人文性、思想性,突出理性思辨与文化传承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2013年历史中考备考指导方略

    2013年历史中考备考指导方略一、学校领导层面要加强毕业班中考备考管理,抓实备考细节。一是强化历史学科教师的合作共享理念,统一复习进度,统筹备考方案,力避个体备战,各自为政;二......

    小考作文命题趋势与预测

    小考必读】2008年小考作文命题趋势与预测 家里有参加小升初的孩子,做父母的一定也很累,在为孩子的择校,补课而忙的焦头烂额,作为语文试卷中的得分致命要点——作文,大家一定尤其......

    备考指南: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预测

    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南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预测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2011河南中考语文命题趋势预测及复习备考方法(共5篇)

    2011河南中考语文命题趋势预测及复习备考方法纵观2010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命题改革意识。试题的学科性、导向性、文本性鲜明,同时区域性特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