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教师包办作文批改的做法,剥夺了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权利,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难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批改的优先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这一终身受用的本领,通过自我批改、互相批改等多种渠道的实践活动,认识作文的规律,提高作文的能力。
一、“精辟细改”——劳而无功的怪圈
语文老师最苦的差事是什么?很多老师都回答说是批改作文。教两个班的语文课,每班作文都改下来,就是两座大山。老师们说愚公移山,还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的这两座大山搬来又搬回,真不知何年何月有尽头。大多数的学校都要求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老师也唯恐批改不精不细而耽误了学生。可是学生对老师煞费苦心的批改却不怎么当回事,他们所关心的不过是等级和分数而已,成绩好的,高兴一阵子,不好的,叹口气,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把本子塞到抽屉里完事。老师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取得多少积极的功效。对此,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的说:“我当过语文老师,改过学生们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老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既知劳而无功,却还要继续这样干下去,这一循环往复的怪圈,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无形之中也减少了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极大地妨碍了作文教学的效率。
读书人笔下,自然有通有不通,有好有不好,因为教师批改而好了的究竟占百分之几,从来没有人统计过。自古以来,学生作文必得由老师批改,这里面大概有一个前提设想,那就是教师费心、费力的批改,学生必然能完全理解,而且能全部转化为作文的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设想,老师总希望自己的批改能发挥点石成金的功效,于是不惜笔墨,在学生们的作文本上涂、抹、勾、划。看到学生们作文不够简洁,就毫不吝惜的把自认为拖沓冗长的地方用红杠子抹掉;觉得那个地方写得干巴没有文采,就挖空心思的进行润色,添加增补东西,以便看起来丰富一点,华美一点。老师的良苦用心真的能化腐朽为神奇,换来学生作文能力脱胎换骨的转变吗?其实不然,因为这样的设想把作文的写作和批改完全割裂开来,学生负写的责任,老师负改的责任。在学生看来,我把作文交上,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如何批改,那全是老师的事;而在教师看来,学生的作文都是些不成熟的半成品,要根据自己的标准和想法把它们修改完善,并通过所作的终结性的评判使学生明白作文应该这样写,不应该那样写。这种作文批改的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师生双方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思想、情意相互隔膜。学生由于没有参与到作文批改的过程之中,积极性、主动性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很难明白老师的用意和想法,教师呕心沥血的批改,苦则苦矣,却未必能换来学生实际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自我批改——终身受用的本领
既然教师的精批细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那么这种传统就应该加以改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在主体性教学越来越深入开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看到,学生既是写作文的主体,也是批改作文的主体。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批改时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有经常作文的需要。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根据语文课程改革的精神,作文训练不仅是培养一种技能,更关键的是这是人生的基本需求,是追求人生价值高层次的需求。学会批改自己的文章,自然也就成了实现这种高层次需求的保证。
因此我们要把学生自改作文看成是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这一要求,无疑对以往《教学大纲》有关内容的拓展,这种拓展是《语文课程标准》为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注重学生的自我修改,是各**语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西方写作理论和教学实践,当今处于主流地位的认识和指导原则,是把写作当作一个复杂的反复的认知过程和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改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看来,修改是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的过程,是作者基于对包括题目、读者和目的等方面的“修辞环境”的清醒体认,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内容和形式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还包括对文体、样式以及遣词造句的熟练把握。它不同于只是根据常识和现存的规则纠正文稿中的谬误,而是将修改置于写作教学的中心,是对写作过程的重新认识。目前,西方研究写作的学者们一个基本共识是:写作是一复杂的智力、心理、社会和技术的过程;修改不仅是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且更准确地说,它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3]p176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欧美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触目可见这样的内容:“‘把写作作为思考和表达活动过程来研究。使准备写作、打草稿、修改、编排和发表作为写作过程的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利用增补、删节或改变材料等方法修改草稿、和同伴一起修改作文’‘仔细推敲草稿、更加突出文章的论点,组织结构、内容’、‘听取反馈信息,认证考虑他人的建议’”等等。这些内容同我们的课程标准中的“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虽然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认识和理念是一致的。
根据国内外作文教学的理论和经验,我们理应把作文批改的权利下放给学生,确立学生批改作文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参与批改的实践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目的,承担起应负的责任,那种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草率应付,不认真写,不认真改,对老师的批改意见不作仔细思考,只是一看分数了事的不良现象,也会得到应有的遏制。
三、学会批改——培养能力的阶梯
把批改作文的任务交给学生,但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不具备批改的能力,主体作用也不可能得以真正的实现。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一直包办作文批改,学生对此茫然无知,现在突然让学生做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难免会觉得无从下手,难以应付。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负担,把教师的苦差事转变成学生的苦差事。要想使学生自主批改作文,就必须进行批改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批改作文。
1、要让学生养成批改作文的习惯
叶圣陶曾指出:“务令学生养成自己检查修改已成之篇,此习惯必须养成„„检查者何?检查思考是否准确得当。思考于何验质?验之于语言是否准确得当。修改者何?将思考之未尽善处改好。在校作文有老师改,出了学校没有老师改,故必养成检查修改之好习惯。”好的习惯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坚持。作文“写完了,从头到尾看一边,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订,这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作文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点审核自己的作文,也是一种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事实上,凡是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文章写得比较好的人,大都有这样的好习惯。鲁迅曾说:“我写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把它读的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用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得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其实,文章中诸如意思重复、前后矛盾、文句不通以及标点、文字等方面的差错,只要养成认真审核的好习惯,都是可以及时发现并加以改正的。
2、要把批改的方法和要求给学生讲清楚
作文写完之后,先作总体回顾,看立意是否得到理想的表达,布局是否得体适宜,材料取舍是否妥帖得当等,如果有全局性的毛病,就要重新写作,大修大改。接下来进行局部推敲,主要是表达技巧方面的反顾和敲定。要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和能力,尽量作到遣词造句准确得当,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自然和谐,对不准确的多余的字、词、句、段能够进行删、改、调、换等修改。必要的时候,还要学生舍得“割爱”,也就是把自己喜爱的、然而用在作文中却多余的或者不准确的材料、句子、词语毫不吝惜的删除掉。学生如果能够把这些方法熟练的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上交给老师的就不会是草率而成的“半成品”了。
3.要拓宽作文批改的路子,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参与作文批改的实践活动
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老师的书面批改、当面批改,学生的自批自改、互批互改、小组批改、师生共改等形式。作文批改不能就文论文,应就文论理,引导学生透过个体的材料,把握作文的规律,在相互沟通、交流互动中品尝其中的甘甜,调动其作文、改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经验、认识、技能、行为的全面提高。
在发挥作文批改的整体功能上,优秀的语文教师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特级教师魏书生早在1979年3月就开始尝试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他的作法是逐步要求学生能从以下十个方面写出具体的评语:①格式是否正确;②卷面是否整洁;③错别字几个;④有几处病句;⑤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的错误⑥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⑦看文章的选材;⑧看文章的结构;⑨看表达方式;⑩看语言是否简洁、流畅、深刻。作文批改都在语文课上进行,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这种形式的批改,实际也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情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人人有任务,各个担责任,相互之间交流心得,沟通见解,分享感受。既可以学到别人的长处,也可以把别人的缺点错误引以为借鉴。学生有新鲜感,有积极性,随着鉴别和评价能力的提高,还能使同学之间研究学习的风气更浓了。经过多次的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的记住了些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他们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就增加了自己的作文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旦得以实现,他们会主动和教师一道把案头的两座大山移走。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得到了实际的锻炼,在具体的实践中掌握了终身有用的本领。作文教学的效率会因此而大大提高。
第二篇: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教师包办作文批改的做法,剥夺了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权利,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难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批改的优先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这一终身受用的本领,通过自我批改、互相批改等多种渠道的实践活动,认识作文的规律,提高作文的能力。
一、“精辟细改”——劳而无功的怪圈
语文老师最苦的差事是什么?很多老师都回答说是批改作文。教两个班的语文课,每班作文都改下来,就是两座大山。老师们说愚公移山,还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的这两座大山搬来又搬回,真不知何年何月有尽头。大多数的学校都要求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老师也唯恐批改不精不细而耽误了学生。可是学生对老师煞费苦心的批改却不怎么当回事,他们所关心的不过是等级和分数而已,成绩好的,高兴一阵子,不好的,叹口气,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把本子塞到抽屉里完事。老师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取得多少积极的功效。对此,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的说:“我当过语文老师,改过学生们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老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既知劳而无功,却还要继续这样干下去,这一循环往复的怪圈,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无形之中也减少了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极大地妨碍了作文教学的效率。
读书人笔下,自然有通有不通,有好有不好,因为教师批改而好了的究竟占百分之几,从来没有人统计过。自古以来,学生作文必得由老师批改,这里面大概有一个前提设想,那就是教师费心、费力的批改,学生必然能完全理解,而且能全部转化为作文的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设想,老师总希望自己的批改能发挥点石成金的功效,于是不惜笔墨,在学生们的作文本上涂、抹、勾、划。看到学生们作文不够简洁,就毫不吝惜的把自认为拖沓冗长的地方用红杠子抹掉;觉得那个地方写得干巴没有文采,就挖空心思的进行润色,添加增补东西,以便看起来丰富一点,华美一点。老师的良苦用心真的能化腐朽为神奇,换来学生作文能力脱胎换骨的转变吗?其实不然,因为这样的设想把作文的写作和批改完全割裂开来,学生负写的责任,老师负改的责任。在学生看来,我把作文交上,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如何批改,那全是老师的事;而在教师看来,学生的作文都是些不成熟的半成品,要根据自己的标准和想法把它们修改完善,并通过所作的终结性的评判使学生明白作文应该这样写,不应该那样写。这种作文批改的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师生双方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思想、情意相互隔膜。学生由于没有参与到作文批改的过程之中,积极性、主动性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很难明白老师的用意和想法,教师呕心沥血的批改,苦则苦矣,却未必能换来学生实际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自我批改——终身受用的本领
既然教师的精批细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那么这种传统就应该加以改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在主体性教学越来越深入开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看到,学生既是写作文的主体,也是批改作文的主体。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批改时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有经常作文的需要。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根据语文课程改革的精神,作文训练不仅是培养一种技能,更关键的是这是人生的基本需求,是追求人生价值高层次的需求。学会批改自己的文章,自然也就成了实现这种高层次需求的保证。因此我们要把学生自改作文看成是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这一要求,无疑对以往《教学大纲》有关内容的拓展,这种拓展是《语文课程标准》为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注重学生的自我修改,是各**语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西方写作理论和教学实践,当今处于主流地位的认识和指导原则,是把写作当作一个复杂的反复的认知过程和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改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看来,修改是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的过程,是作者基于对包括题目、读者和目的等方面的“修辞环境”的清醒体认,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内容和形式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还包括对文体、样式以及遣词造句的熟练把握。它不同于只是根据常识和现存的规则纠正文稿中的谬误,而是将修改置于写作教学的中心,是对写作过程的重新认识。目前,西方研究写作的学者们一个基本共识是:写作是一复杂的智力、心理、社会和技术的过程;修改不仅是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且更准确地说,它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3]P176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欧美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触目可见这样的内容:“‘把写作作为思考和表达活动过程来研究。使准备写作、打草稿、修改、编排和发表作为写作过程的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利用增补、删节或改变材料等方法修改草稿、和同伴一起修改作文’‘仔细推敲草稿、更加突出文章的论点,组织结构、内容’、‘听取反馈信息,认证考虑他人的建议’”等等。这些内容同我们的课程标准中的“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虽然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认识和理念是一致的。
根据国内外作文教学的理论和经验,我们理应把作文批改的权利下放给学生,确立学生批改作文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参与批改的实践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目的,承担起应负的责任,那种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草率应付,不认真写,不认真改,对老师的批改意见不作仔细思考,只是一看分数了事的不良现象,也会得到应有的遏制。
三、学会批改——培养能力的阶梯
把批改作文的任务交给学生,但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不具备批改的能力,主体作用也不可能得以真正的实现。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一直包办作文批改,学生对此茫然无知,现在突然让学生做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难免会觉得无从下手,难以应付。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负担,把教师的苦差事转变成学生的苦差事。要想使学生自主批改作文,就必须进行批改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批改作文。
1、要让学生养成批改作文的习惯
叶圣陶曾指出:“务令学生养成自己检查修改已成之篇,此习惯必须养成……检查者何?检查思考是否准确得当。思考于何验质?验之于语言是否准确得当。修改者何?将思考之未尽善处改好。在校作文有老师改,出了学校没有老师改,故必养成检查修改之好习惯。”好的习惯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坚持。作文“写完了,从头到尾看一边,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订,这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作文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点审核自己的作文,也是一种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事实上,凡是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文章写得比较好的人,大都有这样的好习惯。鲁迅曾说:“我写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把它读的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用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得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其实,文章中诸如意思重复、前后矛盾、文句不通以及标点、文字等方面的差错,只要养成认真审核的好习惯,都是可以及时发现并加以改正的。
2、要把批改的方法和要求给学生讲清楚
作文写完之后,先作总体回顾,看立意是否得到理想的表达,布局是否得体适宜,材料取舍是否妥帖得当等,如果有全局性的毛病,就要重新写作,大修大改。接下来进行局部推敲,主要是表达技巧方面的反顾和敲定。要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和能力,尽量作到遣词造句准确得当,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自然和谐,对不准确的多余的字、词、句、段能够进行删、改、调、换等修改。必要的时候,还要学生舍得“割爱”,也就是把自己喜爱的、然而用在作文中却多余的或者不准确的材料、句子、词语毫不吝惜的删除掉。学生如果能够把这些方法熟练的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上交给老师的就不会是草率而成的“半成品”了。
3.要拓宽作文批改的路子,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参与作文批改的实践活动
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老师的书面批改、当面批改,学生的自批自改、互批互改、小组批改、师生共改等形式。作文批改不能就文论文,应就文论理,引导学生透过个体的材料,把握作文的规律,在相互沟通、交流互动中品尝其中的甘甜,调动其作文、改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经验、认识、技能、行为的全面提高。
在发挥作文批改的整体功能上,优秀的语文教师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特级教师魏书生早在1979年3月就开始尝试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他的作法是逐步要求学生能从以下十个方面写出具体的评语:①格式是否正确;②卷面是否整洁;③错别字几个;④有几处病句;⑤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的错误⑥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⑦看文章的选材;⑧看文章的结构;⑨看表达方式;⑩看语言是否简洁、流畅、深刻。作文批改都在语文课上进行,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这种形式的批改,实际也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情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人人有任务,各个担责任,相互之间交流心得,沟通见解,分享感受。既可以学到别人的长处,也可以把别人的缺点错误引以为借鉴。学生有新鲜感,有积极性,随着鉴别和评价能力的提高,还能使同学之间研究学习的风气更浓了。经过多次的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的记住了些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他们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就增加了自己的作文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旦得以实现,他们会主动和教师一道把案头的两座大山移走。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得到了实际的锻炼,在具体的实践中掌握了终身有用的本领。作文教学的效率会因此而大大提高。
第三篇: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
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
【摘要】教育不应止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应以形成完整的人格为最终目的。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明辩是非能力,力求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懂得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并尊重德育主体的“个性”,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德育最高境界。
【
关键词】德育;自我教育;个性教育;主体
前言: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育的关键是要将学生成为德育主体。
学生不是被动的德育对象,教育的任何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许多道德知识学生虽能理解,但并未真正进行内化,得到认同,不能成为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奉行的行为准则,更不能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愉悦。有鉴于此,必须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
一、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德育往往是旗帜鲜明地提倡或反对某种观念或行为。学生生活环境除学校还有社会和家庭。在很多时候,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学校的教育不可能完全预想和控制,支配学生行为的是其道德的判断能力。道德判断的发展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德育要把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但是,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走入另外一个误区,就是没有将学生当成德育教育的主体,用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对学生进行标榜式德育教育,让学生以这些人物事例为标本,按照这种模式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检验自己的思想品质,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产生距离感,也难于使学生准确理解,难于接受。尤其对小学生而言,那些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太遥远,太虚,太大,不可能在自己身边发生,自己无法学习、无法体验,自然就起不到教育效果。所以我在这方面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小学生自己身边发生的个案,将他们作为主体,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总结、学习,使学生能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能够明辨是非,作出道德判断,去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从中受到德育教育。
比如,我利用每周一节的班队活动课,创设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难题的办法,并展开讨论,各抒已见。如我在一节班会课提出:“你看见自己的好朋友拿了别人的铅笔,你会怎么办?”“你看到别的同学在吵架或打架,你该怎么去做?”“操场前的水龙头没有关,你会怎么做?”等问题,让学生发言、争论,达到共识。因为这些事情确确实实会每天都在他们身边发生,结果学生们反映很强烈,踊跃发言,作出是非判断。他们从而得到教育,这样就达到了德育的预定目的。
二、要重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力求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者的活动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任何外在的教育都必须经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发生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对班主任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并不是机械地、全部予以接受,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以及各种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接受的部分会逐步转化为品德意识,并指导自己的道德判断。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就是要发展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的要求。如果没有做好这一点,学生就会出现我们通常说的“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
如此看来,如何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
我认为,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德育教育的主体,要使他们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
在德育过程中,如果学生通过道德行为而得到赞许、表扬和肯定,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他今后会主动重复这些行为。在学生履行道德的行为后,要及时地表扬,以增强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方面,抑制消极方面。
很多老师都会在学生履行道德的行为后对他进行表扬、奖励,但他们往往会忽视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进行教育,没有让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受表扬、奖励的学生为什么会受到表扬、奖励,包括受表扬、奖励的学生自己也没有更深一步的得到自我教育。
例如,当我发现一件好人好事时,我往往不急于给他表扬、奖励,甚至不判断他的行为得失,而是先集中所有的同学,将事件告诉他们,让他们去判断、评价,也让这个道德行为的主体学生自我评价,这样不仅让所有的学生都同时接受教育,也会使受表扬的同学更有荣誉感,获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更能使他在今后的学习中规范
自己的道德行为。
这时作为老师所要做的只是从提高认识入手,讲明为什么要表扬,以增强受表扬者的荣誉感、上进心,促使其他学生学有榜样,使之产生带动他人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
在传统的观念中,道德教育是使做好事的学生得到表扬和奖励,这固然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但仅仅是这样,会使学生产
生功利观念,就好像有学生将自己的钱当成捡到的钱交给警察一样,目的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这就有悖德育教育的目的。
因此我觉得要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要使学生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现实中获得一种崇高感,体验到一种幸福,感受到一种享受,才能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使他们不是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与限制,而是作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自身的主动要求,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如果学生不断深化提高对道德享用价值的内心体验,在接受教育时就会更具主动性。
比如,有时我发现某位同学帮助了另外一位同学,我并没有大张旗鼓去表扬这位同学,而是私下找受帮助的同学和其他同学,要他们以各种形式去肯定这位帮助人的同学的行为,要他们去感激甚至是回报那位同学,让那位同学从中获得一种崇高感、幸福感、享受感。
在我进行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我常常会让学生自己去列举、总结哪些是应该去做、值得去做的事,加以引导,使他们明白哪些才算是好人好事,再让他们去做,并要求他们做完后去体会感受。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去做自己认为该去做的事,才会从中获得一种享受感。
四、要注重德育主体的“个性”。
坚持“个性”就是指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德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与老师同等地位的特殊的主体。
当今学生的越来越有个性,尊重他们的个性也就越来越重要。前不久有报道称,某大学为了资助贫困学生,特地购置了大批军大衣免费发放给贫困学生,但几乎没有贫困学生去领、穿这种军大衣,原因是穿上了军大衣就等于你时时刻刻向其他同学暗示你是贫困生,这就是当今学生个性的体现。
在我们传统的德育教育中,过分强调了课本的重要性、老师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其实坚持个性是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的正确关系的体现。坚持德育工作的个性又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逻辑起点与内在要求。坚持德育工作的个性,要求发挥人的主动性,给思想上“松绑”,正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起点。
所以我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会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来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各自个性的同时又使他们能得到教育。
总而言之,将学生成为德育主体就是要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这就是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觉进行思想转化,有了缺点要自尊、自重,遇到困难要自信、自强,犯了错误要自督、自制,日常生活要自立、自理。不能光凭规章制度和抽象的政治说教,必须有生动活泼、丰富多样适合少年特点的活动,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而收到实效;另一方面,从学生来看,也只有在多种活动中才能提高认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感、磨练意志、锤炼性格,实行在教育者指导下的自我管理。让学生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而向自己提出要求和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只有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育才能在学生的成长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这才是德育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卢秀安.《现代心理学纲要》广州出版社1994/7
[2]李方,叶瑞祥.《教学与班主任技能训练》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9
[3]华南师大教育系.《现代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
(好范文整理)
第四篇: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体
高考作文已经由原来的60分增加为现在的70分,作文是语文不可忽视的半壁江山,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至关重要!新课标对于中学阶段的写作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当前作文教学效率低下,与现行的作文教学由教师一人包办的模式(命题——指导——批改——讲评)不无关系。教师为学生批改作文,既有圈点勾画的旁批,又有言简意赅的尾批,但学生对此总是简单过目,草草了事,以致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点燃其写作的兴趣之火,提高其写作效率,教师不妨打破常规的作文批改方法,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体。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作文评改呢?
第一,组织学生集体评改。
我实习时所在的学校有位教师的方法很值得借鉴。他的做法具体如下:建立班级互评互改四人小组,选定认真负责、作文程度稍高的同学担任组长。由小组一个同学朗读文稿,其他同学注意听,做简要记录。朗读前,该同学先介绍作文提纲,讲清文章思路。朗读中,每读一段,说明一下段落中心。读完全文,要说明全文中心意思、主要写法。朗读后听小组同学提出修改意见,作好记录,并回答同学提出的疑问。这种方法用声音传递信息,多人评说一篇文章,集思广益,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培养写作兴趣。最后由组长综合四人意见,给每篇文章打出分数,写出评语。需要说明的是,组织学生集体评改要防止走过场、求热闹、图省事。
第二,组织好学生的自批自改。
学生一篇作文写完后,教师应该在阅读后指出其习作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给学生留下自批自改的练习。这种再练习,从要求上说,包括单项、多项或全篇练习;从内容上说,包括字、词、句、段、篇章结构、内容写法;从方法上说,包括做出各种批改符号、提出各种问题、进行各种比较;就对象来说,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有所侧重:有的同学字词句上问题多、有的同学篇幅结构问题多、有的同学内容主旨问题多,教师都要在具体指导时因人而异,落到实处。
第三,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后记。
当一篇习作经过学生写作、师生评改、学生自批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学生写作文后记。只有经常总结得失,才会不断进步,每训练一次习作,写作水平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一开始,也许师生都不习惯,为了打开局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由写,内容不拘一格,只要写出来就予以肯定;进而要求提高“后记”质量,做到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一定要实际、中肯,言之有物。同时为了防止走过场,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后记经常进行简评。
通过以上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有利于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五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节课堂辩论会前后
石家庄市井陉县教育局教研室
马军明
邮编:050300
辩论前
欲擒故纵
一个周一的自习课,我对学生说:“这周作文课准备……”话还未完,一片怨声,“又写作文……”看着学生们满脸的不悦,一个想法油然而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同学有想法,何不看看同学们的愿望,因势利导,对,干脆不写了。”“那你们想做什么?”“老师我们不如开次辩论会吧?”“一个同学说道。“对就开辩论会吧,看人家电视上的辩论口若悬河、神采奕奕。多带劲!”同学们七嘴八舌,兴趣高涨。由此我看到了同学们的热情,于是决定开辩论会。但我故做为难:“开辩论会倒可以,但是大家对此可是一窍不通啊,像辩题的确定、辩论的规则程序、辩论稿的书写、辩论小组的组建等等我可不太懂,你们要自己解决。好吗?”“行,下去我们自己接组找资料学习”看到学生积极性高涨辩论会水到渠成,于是我答应了他们下周召开辩论会。“好,下周以大组为单位接组辩论开,比比那个组合作的好辩论的好。但辩论会很复杂,准备工作繁多,望同学们好好准备辩出水平”“好!”同学们群情激奋,跃跃欲试。同时课下我又专门安排班干部分工负责辩题的确定、辩论的规则程序、辩论稿的书写、辩论小组的组建等各工作。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一份《辩论会的参赛题目及辩论规则、程序》交到我手上。从它身上我看到同学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好象也看到了辩论会上激烈交锋的场面。这更增添了我举行辩论会的信心。大家不约而同的接成小组,有的在确定辩题;有的在认真分工;还有的在商量辩论技巧等。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周四我们师生共同确定了同学们感兴趣的四个辩题:(1)正方“金钱是万恶之源”反方“金钱不是万恶之源”(2)正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反方“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3)正方“成大事者拘小节”反方“成大事者不拘小节”(4)正方“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学生成长”反方“封闭式管理不利于学生成长”。之后我稍做指导,没多加干涉。只说:“希望大家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充分表现自己,把自己最亮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随后大家又积极投入到搜集资料,编写辩论提纲的活动中。
辩论中
生龙活虎
“事不辩不清
理不论不明 ”只见黑板上写着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辩论会如期开始了。只听主持人说:“事不辩不清
理不论不明初二四班辩论会现在开始。首先上场的是……”随后见两队同学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上来,互相鞠躬后,分座两边。“本场辩题正方‘金钱是万恶之源”’反方‘金钱不是万恶之源’”。辩论开始后只见双方队员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即使平常不善言辞的同学也表现不俗。抓漏洞,紧追不放;反、设问,运用得当。有的同学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有的同学口吐莲花、妙语连出;有的同学就事分析、精辟透彻;更有的举例生动恰当,反驳咄咄逼人。尤其他们所列事例、所析道理、所列观点都非一初中生所应掌握的范围。如有的同学说道:“钱不是万恶之源,贪才是产生恶的根源”并从货币的产生以及金钱的价值等各方面阐述金钱对人类的作用。有的谈道:“世界上很多罪恶是由权力、名利、地位甚至自私引起的,并不能把他们都归罪于金钱。这对金钱是不公平的!相反金钱却有很多益处„„”可见他们在下面下了不少工夫。其热烈程度堪与大学生辩论会匹敌,同学们的表现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之外!真没想到平时一向大大咧咧、吊儿郎当的学生竟有如此不俗的表现。辩论会获得成功!事后同学们都说获益匪浅。希望以后多开。
辩论后
受益匪浅
学生很快恢复正常,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了。可我却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为何这次活动学生有如此大的热情?为何学生能在活动中收益如此之深?为何学生会有如此广泛的参与?”一系列问题在我的脑海萦绕。精心细想,我觉得答案应是“兴趣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仔细来想我认为辩论会的成功有以下因素:
一、学生兴趣浓厚、辩前准备充分。
新课标明确要求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我们开辩论会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需求。如电脑高手可积极上网搜集资料;写作水平好的认真准备辩论提纲;组织能力强的同学仔细组队;口头表达能力高的勇挑重担等等。大家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都有一试身手的舞台,都有又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都卯足了劲,努力工作。这与以前一写作文就喊头疼的被动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来以前的作文课只是会写的同学们的舞台,他们尽情的遨游,如鱼得水。可那些不善写作的同学,却由于没有兴趣,而备受煎熬。与其让他们怨声载道在煎熬中度过作文课,何不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也尽情飞翔呢!可见导比堵好。
此外,准备也非常充分。辩论会其实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缺一不可。我们从辩题的确定、辩论的规则程序、辩论稿的书写、辩论小组的组建等都认真准备,尤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积极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努力展现自己,贡献自己的力量。据说他们在下面还预演过几次呢!
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乐学愿学。
因为每个人的程度不一,能力不一,因此他们在单一的课堂上不能充分展示自己,可在辩论会上他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此外在准备的过程中也在积极的学习着,而这种学习决不是被动的学,而是积极、主动的学,所以效果明显,只不过学习的内容不一罢了。从效果上看,有的拓宽了知识面,有的提高了写作能力,有的锻炼了口才,各个不同,但唯一相同的就是提高了合作意识、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因此会后同学们大喊“受益匪浅”。
三、真正相信学生、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提高能力。
学生们潜力无穷,只要挖掘得好就能有意外收获。在活动中全有学生组织,我只作适当指导,没像以前那样全程参与,正因为相信学生所以他们才能放开手脚各显其能。同时在活动中,为了做到更好,他们没像以前那样被动的去吃老师嚼过的好馒头,而是自己主动去吃,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尝到馒头的味道,也才能更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更能积累自信。“原来我也不一般!”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学生无穷的潜力,只要老师引导得当,积极性调动充分,给学生各自展现自己的机会,相信他们都会成为学习的主体,都会在这片土地上获得丰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但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老师们的毕生追求,让我们为这个共同的理想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