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3:3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第一篇: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云南省楚雄市北城小学 杨英丽

【摘要】作文教学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不断加强练习,于是批改作文就成了语文教师沉重的负担,但效果却不明显。新课标很重视作文的评改,而且明确提出了要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即在作文评改时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参与评改作文,本文主要就是把自己指导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和同仁们共享。

【关键词】修改范本常规内容特定内容

教高年级语文,最让人苦恼的事就是改作文了,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这种批改方法一直让教师做着机械而重复的劳动,其中的苦恼是无语言表的。而这些劳动的结果却是收效甚微,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教育观念。《语文课程标准》在对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建议部分强调要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在“评价建议”部分,强调“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 1

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倡互批、自批、众改等形式,创造良好的作文氛围,使全体学生都关心自己和他人的作文。这成了我们语文老师思索和追求的理想目标。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我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指导学生批改作文的:

一.自我圈改,激励积累

叶圣陶说:“文章写完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学生作文写好以后,教师不要急于收上来。可安排时间让他们拿出来朗读,运用听觉器官来检查、修改自己的文章。其中最基本的自改项目就是词汇。

自我圈改法就是在每次修改时,让学生边读边用红笔圈划出作文中用得比较好的词句。好词用小圆圈标出,而好句则用波浪线划出。再根据好词好句的多少给自己打“积累分”。一个好词的运用加一分,一个好句的出现则加两分。老师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并整体评价。

“积累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水中月也不是镜中花,只要他们在思想上引起重视,稍一努力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提高。同时“积累分”是没有上限的,所以趣味性、挑战性也就更强了。孩子们为了能在自己作文本上圈得更多,他们找来各种各样的相关报刊杂志,每次在写作前同学们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在优秀范文里看、想、记。写好后不但会在自己的作文上反复地找呀、划呀,还喜欢去看看别人的作文,取他人之所长补充到自己的文章中来。谁也不

愿意自己落后,渐渐地就会形成了一股“积累竞争风”,孩子们积累的心理需要被唤醒了。

自我圈改法实施后,家长们说,孩子爱看书了,同学们说,自己作文本越来越“红”了,也不是那么怕写作文了。

二.学生自己批改

其操作方法大致如下:

第一步,当堂完成作文草稿,及时批改。一般为两课时,每次大作文安排一课时写作,另外安排一课时批改,要么当天要么第二天。这样做的好处是:趁热打铁,事半功倍。

第二步,教师示范、学生自批。训练的初级阶段,在批改前,教师将事先批改好的优秀作文和问题稍多的典型作文各一篇,打印好并发给学生,人手一份,作为批改作文的范本,学生按照范本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批改。同时教师要讲清楚自己这样批改的理由,再根据训练要求作适当的补充和强调。最后,学生根据范本和要求,各自修改自己的作文。有了范本的榜样作用,学生批改起来就可有的放矢了。第三步,认真修改,二次作文。批改结束后将,作者就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和自己的修改进行二次作文,力求有所突破,至少要有很明显的进步。

学生自改作文,可以提高语感水平,增强写作的自控意识,巩固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三.学生互改,分层建构

让学生互相修改作文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和采用星级评定进行的,其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一节课完成作文草稿,教师及时收齐并打乱顺序。第二步,小组批改。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四人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教师把收起来的作文草稿依次发给每一位同学,四人轮流批改这四篇作文(如果发到自己的作文则要和其他同学交换)。要求先疏通文句,然后按老师要求批改并写出评语,评出星级,只要有两个人给这篇作文评三颗或四颗星,则这篇作文为过关作文,否则要重写。

评语内容分为“常规内容”和“特定内容”。我对“常规内容”的要求是:①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②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③所选材料是否真实、典型;④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⑤至少要找出同学作文的两个优点,提一个建议。“特定内容”指教师根据每次作文的不同特点所提的不同要求。批改后,要签上批改者姓名,以示负责,也便于教师检查。有时,还要填写“作文批改报告单”,报告单内容有下列几项:①作文题目;②批改小组人员;③共同的优缺点;④值得老师表扬的地方;⑤值得大家引以为戒的问题;⑥典型的错字、病句。教师可以根据报告单内容检查批改情况并讲评。

第三步,认真修改,二次作文。小组批改结束后,老师按过关与否分类收起,过关的就按批改者的要求修改和誊写自己的作文。不过关的则按要求重写好草稿后交给老师亲自批改。

让学生互相修改也是一种很好的批改方法。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其他同学的作文,多了相互交流的机会。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对写作的基本要求会理解得越来越深刻。①通过朗读,发现句子不

通、停顿不当、乱用标点、字迹含糊、错别字等毛病;②反复阅读,找到文章结构、材料组织、内容中心、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的问题;③写好评语,注意眉批与总评的结合,先写眉批再写总评。④能经常看到其他同学作文中的优点,并学以致用。

第四步,积累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妙句佳段美文。

1、作文批改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学生看别人给自己的作文找出了哪些好词好句,并让作者亲自朗读,使其在朗读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获得写作的自信,并借此激起大多数学生的写作兴趣。

2、把每次作文中好词妙句佳段美文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并取上一个既符合学生特点又富有激励的名字,以激起学生的成就感和竞争意识。

以学生批改为中心的作文批改方法,在作文方面具有非同寻常效果,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和写作兴趣。其二是适当减轻了教师批改作文的负担。从而可以用更多的精力从事其他更重要的工作。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就此可以甩手不改作文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批改方法,最后教师还是要把关,只是不用再精批细改了。

第二篇: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充分显示个人存在价值的基本需要,这种较高级的需要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

为强烈。许多教育家也认为,学生潜在一种求知欲望,喜欢独立完成任务。在教学中老师不可忽视或压抑这些自发性 的要求,而应因势利导使之发展成为合乎教学规律的活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独立,完成的一定要让学生

独立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使教师可以少教,而学生可以多学”的境界,老师如把作文的批改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批改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批改同龄人的作文中充分显示出自己的才能,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兴奋感。

德国有位教学家曾经说过:“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寻找真理”。老师包办学生批改作文 的作法顶多是给学生传授真理的过程,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评析自己的作文的作法,却是种学生寻找真理的过程。

鉴于以上认识,在学生批改作文中,我坚持了一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批 改、评价作文,使学生不仅学会写,也学会批改。

我的做法是:根据座次,将全班划分若干作文评论批改小组(一般前后4人为一组)。每次作文收齐后,老师先浏览 并作简单记录。作文课上,老师根据作文训练的重点,提出批改要求。四个学生同时看作文,根据老师的要求共同讨论 提出修改意见,老师巡回指导。学生批改中的重要问题,或老师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重视的问题,或有争论的问题,老 师应引导学生在全班展开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每个小组四篇作文,一堂课改完,学生分组批改完后,老师收起来复 查,然后评讲。

这种让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首先把评改纳入了学生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使学生通过“多改”、“多评”有效的提高自己 的写作水平。这种批改方式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贯穿于作文批改中,扭转了传统的“学生写老师 改”的被动局面。学生人人动手、动脑,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适合当点拔,使学生有一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这种让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还能触同学在相互批阅中,有机会多接触同学的文章,了解到他人同题作文与自己不同的 思路和写作方法,这对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特别是开拓自己的思路大有裨益。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合成诸葛亮”一位 学生不能发现的问题,其他学生可能发现。这样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可以找出来并批改。这种批改方式解决的问题。从 这个角度看吗,这种批改方式也适合整体效应的原理。

另外,这种批改方式传递信息快,反馈也及时,使学生既可以吸收来自同学的信息,也可以吸收来自老师的信息。如果被 批改者的意见有异议,可以及时反馈给批改者,传统的批改作文的方式,学生一般只能吸收来自老师的书面信息,由于书面信息 由于书面信难以充分表达,老师口头讲,也不能将全班作文的优缺点全部讲出来,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克服了这一不足。这种方式还有助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

小学作文指导的几点尝试

小学生作文主要以生活为基础但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少,兼之许多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和积累素材,一到学作文

就只好编造左一个拾钱包,右一个捡手表,千文一面,没有新意。观察是小学生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那么如何进行观察呢?

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进而使学生逐步掌

握对事物的一般观察方法,这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可以作为学生观察的对

象和写作文的内容,然而学生在观察时往往不够仔细,粗枝大叶,写作中自然缺少具体描写。针对这些问题,平时

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要求学生在“仔细”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布置一

些小片段,让学生进行仿写。如我在上《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课时,就注意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对杨梅的描写方法

作者先总写对故乡杨梅的喜爱,再抓住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进行分写。分写部分写出了作者留心观察杨

梅的顺序,不仅观察了杨梅树,还观察了杨梅果;不仅观察静态的杨梅树,而且观察了杨梅果成熟的动态过程;不 仅用眼看,而且还用手摸,用嘴尝等,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观察事物的一般方法。如观察事物是可以按照从整体到

部分的顺序,先观察事物的变化。再用发展的眼光来观察事物的变化。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多种感官的参与可以帮助

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如果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用鼻子闻闻会有什么气味,用嘴尝尝是什么味道等,事物的特点

在学生的亲身感受之下,就会清晰的牢固地留在他们的脑海里。

其次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平时注意谢观察小日记积累素材,并有意识地吧观察的说得,分门别类地的收集起来,建

立一个充实的素材库,列如①人:从容貌,身体,动作,表情等几个方面收集;②事:收集校内的事,校外的事、家里的事等等;③物:平时注意收集对书包、建筑物、布娃娃、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动态及静态的描 述。这样一来,到了写作时,一个个素材便呼之欲出了·。二丶尝试多角度作文

作文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要从小开始培养,反映到作文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多角度作文。多角度作文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多角度作文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体裁上的多角度。比如在布置写《凡卡》一文读后感时,我交代学生体裁不限,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结果有的学生写成读书笔记,有的学生用日记的形式来写,还有的学生写成书信形式,我都加以充分的肯定。主题上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进行立意,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立意的作文。在作文训练中我曾以《登山》为题,要求同学们敢于“越雷池一步”,发挥想象从不同的角度立意作文。部分同学的立意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还有部分同学的立意是“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其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写到:“……有一对老人上山是为了去寺庙烧香拜佛,保佑自己的子孙将来金榜题名……”然后以破除迷信,加强科学知识普及为主题进行作文,文中写到“……从这对老人的举止,我深深感到,我国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在民间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就像我们现在攀登的山峰。我们小学生也应承担一些科普任务,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科普活动,念念不忘宣传科普知识,让封建迷信无藏身之处……”。最后一类立意的作文我在班上进行了大力表扬和鼓励,因为它富有创造性,别具一格,且写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其思维方式值得推广。

三丶作文评改留心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评改批语时师生情感沟通的载体,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情感空间,让学生在批语中逐步进入乐于作文,善于作文的境界。因此,学生每次练笔之后,教师都应及时用心地为每一个学生写好评语,引导他们善于独立观察,勤于思考,精与表达,鼓励他们从小养成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丶纯净的童心丶天真的语言来描绘他们心中的世界。作文评改批语的写法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境界,教师在批语时要带着一颗爱心,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进行交流。

恰当的语气和关爱的心态,是写出富有情感魅力批语的保证。在写批语时应始终本着多表扬丶多鼓励丶少批评原则,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尽量“多就少改”,按学生的思路顺序去疏通句子丶沟通思路丶校正段落层次,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学生的想法。即便是批评也总是以婉转的丶商量的语气来写,如:“这里写得不够具体,是不是可以……。”启发学生自己修改,学生容易接受,改过后在肯定成绩,鼓励每一点进步。至于对写得较好的片段,一定要及时鼓励,不要吝啬赞美的词汇。再一次习作中,一位同学把一串葡萄比作一座座倒挂的宝塔,又像兄弟们团聚在一起,活像一个大家庭。我在批语栏中写到:“你用的比喻连老师都没有想到,真是太棒了!”通过批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切的关爱:当学生看到老师那么欣赏自己的作文时,他们从中得到鼓励,增强作文的自信心,对写作充满兴趣,作文水平自然会很快提高。作文批改就像一座无形的桥梁,联结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师在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与学生共享教与学的快乐。

第三篇:怎样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教育随笔

作文大多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我们经常听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也知道曹雪芹是“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出了《红楼梦》这样的巨著。与其靠老师给学生改作文,不如让学生自己学会修改作文。那么,到底要怎么改自己的作文呢?

第一,看选材。

看选材是否合乎作文话题。

每一篇作文都有一个核心话题,要么出题者直接给出话题,要么从文题中捕捉到话题。如命题作文:“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话题便是“春天”;“亲情永不下岗”,话题是“亲情”。半命题作文的话题往往与你所填的内容有关,如:“在充满的日子里”,如果填“艰辛”,那么话题就是“艰辛”;如果填“幸福”,那么“幸福”就是话题。“留点给自己”,如果填“自信”,“自信”就是话题;如果填“勇敢”,那么话题便是“勇敢”。

看选材是否典型。

材料的典型性关键体现在能为中心服务。但要注意,如果文章需要选几则材料,得考虑这几则材料是否能从不角度来表现主题。比如以“文明湖北,可爱家乡”为话题,有的同学选的全是班上的好人好事。像这样只选同一个领域(班级内)同一类人物(学生)的材料只可以突出“文明班级”,用来表现“文明湖北”则显得力量不够。如果能选几则不同县市、不同行业的感动中国的湖北籍人物,岂不更有说服力?

看选材是否详略得当。

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必须详写。同样能表现中心的材料一般详写两三个就行。若只详写一个往往缺乏说服力;详写太多有累赘之感。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最初写了很多人很多事,后来大胆删减,只留下三则材料,一样能突出主题。(当然,如果是写事的文章,可能只需写清那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但要注意重点情节,或者说最能突出主题的情节要详写。)此外,我们尽量也略写几件事,这样详写与略写相结合,能起到以点带面,全面表现中心的作用。

二,看语言。

看语言是否通顺

要把用词不准的地方改准确,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删去重复罗唆的词句,增添一些词句,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在通顺的基础上或生动或朴实,或精美或简洁,或诙谐风趣或富有哲理,全在自己擅长什么风格。在锤炼语言上如果没有下字斟句酌的功夫,文章的档次是上不来的。

看语言是否紧扣话题行文

?很多不同的题目其实可选同样的素材,可立同样的主题。区别就在行文中要紧扣题目来表述。以“把挫折炼成诗”和“在充满挫折的日子里”为例,两文完全可选同样的题材,表达同样的主题;区别就在,前者在行文时一定要有“把……炼成诗”的语言,后者一定要有“在充满……的日子里”这样的文字。

三,看结构。

看开头是否能总领全文或点题,开头越新颖别致越好。看主体部分是否层次清晰,能否让读者迅速把握作者思路。要避免主体部分只用一段文字,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最好有暗示文章层次的文字,如表时间变化地点转移的词语,过渡的句子,抒情议论的句子,段首中心句等。看结尾形式上是否与开头呼应或者点题,内容上能否点明中心甚至是升华主题。

四,看立意。

在保留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还可考虑一下文章的立意是否新颖、深刻。很多相同题材的文章,立意是可以不相同的。如螳螂和蚂蚁的故事:螳螂整个夏天都在弹琴歌唱,蚂蚁却在辛勤地储存过冬粮食,到了冬天,螳螂饿死了,蚂蚁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一般我们从中提炼出的主题是:只有勤劳的人才能过上好日子。但有人是这样结尾的:上帝把螳螂的尸体接到了天国,上帝说:一首好听的歌胜过无数丰满的粮仓!主题变成赞美那些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了。立意新颖,让人眼前一亮!文章主题往往在结尾的文字中显示,所以深化主题不妨在结尾段文字上下功夫。如有位同学写《短裤奇遇记》,讲的是一条短裤被风吹走挂在路边大树上,经过路人的帮助,小主人终于拿回了短裤的故事。文章写得生动传神,可惜结尾是这样的:小短裤感叹道,世上还是好人多啊。本来这个主题也可以,只是让人感觉平淡无奇,与文章特殊的选材不相衬。后来把结尾修改成:啊,再卑微的个体,只要有人关注,就是幸福的!立意深刻新颖,也使文章所选的特殊材料有了意义。

只有反复修改作文,才能真正让我们明白怎么写作文。可以说,修改好一篇作文比重新写一篇作文意义更大。所以,建议同学们学会自己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当然,如果有条件,也可找老师和同学帮忙提提意见。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水平才能切切实实地提高。

第四篇: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教师包办作文批改的做法,剥夺了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权利,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难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批改的优先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这一终身受用的本领,通过自我批改、互相批改等多种渠道的实践活动,认识作文的规律,提高作文的能力。

一、“精辟细改”——劳而无功的怪圈

语文老师最苦的差事是什么?很多老师都回答说是批改作文。教两个班的语文课,每班作文都改下来,就是两座大山。老师们说愚公移山,还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的这两座大山搬来又搬回,真不知何年何月有尽头。大多数的学校都要求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老师也唯恐批改不精不细而耽误了学生。可是学生对老师煞费苦心的批改却不怎么当回事,他们所关心的不过是等级和分数而已,成绩好的,高兴一阵子,不好的,叹口气,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把本子塞到抽屉里完事。老师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取得多少积极的功效。对此,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的说:“我当过语文老师,改过学生们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老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既知劳而无功,却还要继续这样干下去,这一循环往复的怪圈,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无形之中也减少了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极大地妨碍了作文教学的效率。

读书人笔下,自然有通有不通,有好有不好,因为教师批改而好了的究竟占百分之几,从来没有人统计过。自古以来,学生作文必得由老师批改,这里面大概有一个前提设想,那就是教师费心、费力的批改,学生必然能完全理解,而且能全部转化为作文的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设想,老师总希望自己的批改能发挥点石成金的功效,于是不惜笔墨,在学生们的作文本上涂、抹、勾、划。看到学生们作文不够简洁,就毫不吝惜的把自认为拖沓冗长的地方用红杠子抹掉;觉得那个地方写得干巴没有文采,就挖空心思的进行润色,添加增补东西,以便看起来丰富一点,华美一点。老师的良苦用心真的能化腐朽为神奇,换来学生作文能力脱胎换骨的转变吗?其实不然,因为这样的设想把作文的写作和批改完全割裂开来,学生负写的责任,老师负改的责任。在学生看来,我把作文交上,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如何批改,那全是老师的事;而在教师看来,学生的作文都是些不成熟的半成品,要根据自己的标准和想法把它们修改完善,并通过所作的终结性的评判使学生明白作文应该这样写,不应该那样写。这种作文批改的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师生双方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思想、情意相互隔膜。学生由于没有参与到作文批改的过程之中,积极性、主动性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很难明白老师的用意和想法,教师呕心沥血的批改,苦则苦矣,却未必能换来学生实际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自我批改——终身受用的本领

既然教师的精批细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那么这种传统就应该加以改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在主体性教学越来越深入开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看到,学生既是写作文的主体,也是批改作文的主体。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批改时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有经常作文的需要。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根据语文课程改革的精神,作文训练不仅是培养一种技能,更关键的是这是人生的基本需求,是追求人生价值高层次的需求。学会批改自己的文章,自然也就成了实现这种高层次需求的保证。因此我们要把学生自改作文看成是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这一要求,无疑对以往《教学大纲》有关内容的拓展,这种拓展是《语文课程标准》为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注重学生的自我修改,是各**语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西方写作理论和教学实践,当今处于主流地位的认识和指导原则,是把写作当作一个复杂的反复的认知过程和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改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看来,修改是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的过程,是作者基于对包括题目、读者和目的等方面的“修辞环境”的清醒体认,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内容和形式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还包括对文体、样式以及遣词造句的熟练把握。它不同于只是根据常识和现存的规则纠正文稿中的谬误,而是将修改置于写作教学的中心,是对写作过程的重新认识。目前,西方研究写作的学者们一个基本共识是:写作是一复杂的智力、心理、社会和技术的过程;修改不仅是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且更准确地说,它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3]P176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欧美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触目可见这样的内容:“‘把写作作为思考和表达活动过程来研究。使准备写作、打草稿、修改、编排和发表作为写作过程的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利用增补、删节或改变材料等方法修改草稿、和同伴一起修改作文’‘仔细推敲草稿、更加突出文章的论点,组织结构、内容’、‘听取反馈信息,认证考虑他人的建议’”等等。这些内容同我们的课程标准中的“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虽然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认识和理念是一致的。

根据国内外作文教学的理论和经验,我们理应把作文批改的权利下放给学生,确立学生批改作文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参与批改的实践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目的,承担起应负的责任,那种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草率应付,不认真写,不认真改,对老师的批改意见不作仔细思考,只是一看分数了事的不良现象,也会得到应有的遏制。

三、学会批改——培养能力的阶梯

把批改作文的任务交给学生,但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不具备批改的能力,主体作用也不可能得以真正的实现。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一直包办作文批改,学生对此茫然无知,现在突然让学生做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难免会觉得无从下手,难以应付。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负担,把教师的苦差事转变成学生的苦差事。要想使学生自主批改作文,就必须进行批改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批改作文。

1、要让学生养成批改作文的习惯

叶圣陶曾指出:“务令学生养成自己检查修改已成之篇,此习惯必须养成……检查者何?检查思考是否准确得当。思考于何验质?验之于语言是否准确得当。修改者何?将思考之未尽善处改好。在校作文有老师改,出了学校没有老师改,故必养成检查修改之好习惯。”好的习惯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坚持。作文“写完了,从头到尾看一边,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订,这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作文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点审核自己的作文,也是一种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事实上,凡是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文章写得比较好的人,大都有这样的好习惯。鲁迅曾说:“我写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把它读的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用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得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其实,文章中诸如意思重复、前后矛盾、文句不通以及标点、文字等方面的差错,只要养成认真审核的好习惯,都是可以及时发现并加以改正的。

2、要把批改的方法和要求给学生讲清楚

作文写完之后,先作总体回顾,看立意是否得到理想的表达,布局是否得体适宜,材料取舍是否妥帖得当等,如果有全局性的毛病,就要重新写作,大修大改。接下来进行局部推敲,主要是表达技巧方面的反顾和敲定。要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和能力,尽量作到遣词造句准确得当,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自然和谐,对不准确的多余的字、词、句、段能够进行删、改、调、换等修改。必要的时候,还要学生舍得“割爱”,也就是把自己喜爱的、然而用在作文中却多余的或者不准确的材料、句子、词语毫不吝惜的删除掉。学生如果能够把这些方法熟练的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上交给老师的就不会是草率而成的“半成品”了。

3.要拓宽作文批改的路子,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参与作文批改的实践活动

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老师的书面批改、当面批改,学生的自批自改、互批互改、小组批改、师生共改等形式。作文批改不能就文论文,应就文论理,引导学生透过个体的材料,把握作文的规律,在相互沟通、交流互动中品尝其中的甘甜,调动其作文、改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经验、认识、技能、行为的全面提高。

在发挥作文批改的整体功能上,优秀的语文教师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特级教师魏书生早在1979年3月就开始尝试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他的作法是逐步要求学生能从以下十个方面写出具体的评语:①格式是否正确;②卷面是否整洁;③错别字几个;④有几处病句;⑤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的错误⑥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⑦看文章的选材;⑧看文章的结构;⑨看表达方式;⑩看语言是否简洁、流畅、深刻。作文批改都在语文课上进行,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这种形式的批改,实际也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情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人人有任务,各个担责任,相互之间交流心得,沟通见解,分享感受。既可以学到别人的长处,也可以把别人的缺点错误引以为借鉴。学生有新鲜感,有积极性,随着鉴别和评价能力的提高,还能使同学之间研究学习的风气更浓了。经过多次的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的记住了些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他们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就增加了自己的作文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旦得以实现,他们会主动和教师一道把案头的两座大山移走。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得到了实际的锻炼,在具体的实践中掌握了终身有用的本领。作文教学的效率会因此而大大提高。

第五篇: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教师包办作文批改的做法,剥夺了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权利,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难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批改的优先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这一终身受用的本领,通过自我批改、互相批改等多种渠道的实践活动,认识作文的规律,提高作文的能力。

一、“精辟细改”——劳而无功的怪圈

语文老师最苦的差事是什么?很多老师都回答说是批改作文。教两个班的语文课,每班作文都改下来,就是两座大山。老师们说愚公移山,还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的这两座大山搬来又搬回,真不知何年何月有尽头。大多数的学校都要求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老师也唯恐批改不精不细而耽误了学生。可是学生对老师煞费苦心的批改却不怎么当回事,他们所关心的不过是等级和分数而已,成绩好的,高兴一阵子,不好的,叹口气,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把本子塞到抽屉里完事。老师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取得多少积极的功效。对此,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的说:“我当过语文老师,改过学生们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老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既知劳而无功,却还要继续这样干下去,这一循环往复的怪圈,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无形之中也减少了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极大地妨碍了作文教学的效率。

读书人笔下,自然有通有不通,有好有不好,因为教师批改而好了的究竟占百分之几,从来没有人统计过。自古以来,学生作文必得由老师批改,这里面大概有一个前提设想,那就是教师费心、费力的批改,学生必然能完全理解,而且能全部转化为作文的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设想,老师总希望自己的批改能发挥点石成金的功效,于是不惜笔墨,在学生们的作文本上涂、抹、勾、划。看到学生们作文不够简洁,就毫不吝惜的把自认为拖沓冗长的地方用红杠子抹掉;觉得那个地方写得干巴没有文采,就挖空心思的进行润色,添加增补东西,以便看起来丰富一点,华美一点。老师的良苦用心真的能化腐朽为神奇,换来学生作文能力脱胎换骨的转变吗?其实不然,因为这样的设想把作文的写作和批改完全割裂开来,学生负写的责任,老师负改的责任。在学生看来,我把作文交上,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如何批改,那全是老师的事;而在教师看来,学生的作文都是些不成熟的半成品,要根据自己的标准和想法把它们修改完善,并通过所作的终结性的评判使学生明白作文应该这样写,不应该那样写。这种作文批改的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师生双方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思想、情意相互隔膜。学生由于没有参与到作文批改的过程之中,积极性、主动性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很难明白老师的用意和想法,教师呕心沥血的批改,苦则苦矣,却未必能换来学生实际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自我批改——终身受用的本领

既然教师的精批细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那么这种传统就应该加以改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在主体性教学越来越深入开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看到,学生既是写作文的主体,也是批改作文的主体。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批改时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有经常作文的需要。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根据语文课程改革的精神,作文训练不仅是培养一种技能,更关键的是这是人生的基本需求,是追求人生价值高层次的需求。学会批改自己的文章,自然也就成了实现这种高层次需求的保证。

因此我们要把学生自改作文看成是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这一要求,无疑对以往《教学大纲》有关内容的拓展,这种拓展是《语文课程标准》为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注重学生的自我修改,是各**语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西方写作理论和教学实践,当今处于主流地位的认识和指导原则,是把写作当作一个复杂的反复的认知过程和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改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看来,修改是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的过程,是作者基于对包括题目、读者和目的等方面的“修辞环境”的清醒体认,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内容和形式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还包括对文体、样式以及遣词造句的熟练把握。它不同于只是根据常识和现存的规则纠正文稿中的谬误,而是将修改置于写作教学的中心,是对写作过程的重新认识。目前,西方研究写作的学者们一个基本共识是:写作是一复杂的智力、心理、社会和技术的过程;修改不仅是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且更准确地说,它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3]p176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欧美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触目可见这样的内容:“‘把写作作为思考和表达活动过程来研究。使准备写作、打草稿、修改、编排和发表作为写作过程的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利用增补、删节或改变材料等方法修改草稿、和同伴一起修改作文’‘仔细推敲草稿、更加突出文章的论点,组织结构、内容’、‘听取反馈信息,认证考虑他人的建议’”等等。这些内容同我们的课程标准中的“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虽然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认识和理念是一致的。

根据国内外作文教学的理论和经验,我们理应把作文批改的权利下放给学生,确立学生批改作文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参与批改的实践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目的,承担起应负的责任,那种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草率应付,不认真写,不认真改,对老师的批改意见不作仔细思考,只是一看分数了事的不良现象,也会得到应有的遏制。

三、学会批改——培养能力的阶梯

把批改作文的任务交给学生,但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不具备批改的能力,主体作用也不可能得以真正的实现。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一直包办作文批改,学生对此茫然无知,现在突然让学生做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难免会觉得无从下手,难以应付。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负担,把教师的苦差事转变成学生的苦差事。要想使学生自主批改作文,就必须进行批改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批改作文。

1、要让学生养成批改作文的习惯

叶圣陶曾指出:“务令学生养成自己检查修改已成之篇,此习惯必须养成„„检查者何?检查思考是否准确得当。思考于何验质?验之于语言是否准确得当。修改者何?将思考之未尽善处改好。在校作文有老师改,出了学校没有老师改,故必养成检查修改之好习惯。”好的习惯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坚持。作文“写完了,从头到尾看一边,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订,这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作文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点审核自己的作文,也是一种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事实上,凡是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文章写得比较好的人,大都有这样的好习惯。鲁迅曾说:“我写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把它读的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用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得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其实,文章中诸如意思重复、前后矛盾、文句不通以及标点、文字等方面的差错,只要养成认真审核的好习惯,都是可以及时发现并加以改正的。

2、要把批改的方法和要求给学生讲清楚

作文写完之后,先作总体回顾,看立意是否得到理想的表达,布局是否得体适宜,材料取舍是否妥帖得当等,如果有全局性的毛病,就要重新写作,大修大改。接下来进行局部推敲,主要是表达技巧方面的反顾和敲定。要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和能力,尽量作到遣词造句准确得当,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自然和谐,对不准确的多余的字、词、句、段能够进行删、改、调、换等修改。必要的时候,还要学生舍得“割爱”,也就是把自己喜爱的、然而用在作文中却多余的或者不准确的材料、句子、词语毫不吝惜的删除掉。学生如果能够把这些方法熟练的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上交给老师的就不会是草率而成的“半成品”了。

3.要拓宽作文批改的路子,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参与作文批改的实践活动

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老师的书面批改、当面批改,学生的自批自改、互批互改、小组批改、师生共改等形式。作文批改不能就文论文,应就文论理,引导学生透过个体的材料,把握作文的规律,在相互沟通、交流互动中品尝其中的甘甜,调动其作文、改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经验、认识、技能、行为的全面提高。

在发挥作文批改的整体功能上,优秀的语文教师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特级教师魏书生早在1979年3月就开始尝试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他的作法是逐步要求学生能从以下十个方面写出具体的评语:①格式是否正确;②卷面是否整洁;③错别字几个;④有几处病句;⑤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的错误⑥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⑦看文章的选材;⑧看文章的结构;⑨看表达方式;⑩看语言是否简洁、流畅、深刻。作文批改都在语文课上进行,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这种形式的批改,实际也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情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人人有任务,各个担责任,相互之间交流心得,沟通见解,分享感受。既可以学到别人的长处,也可以把别人的缺点错误引以为借鉴。学生有新鲜感,有积极性,随着鉴别和评价能力的提高,还能使同学之间研究学习的风气更浓了。经过多次的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的记住了些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他们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就增加了自己的作文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旦得以实现,他们会主动和教师一道把案头的两座大山移走。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得到了实际的锻炼,在具体的实践中掌握了终身有用的本领。作文教学的效率会因此而大大提高。

下载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不妨让学生相互批改试卷

    不妨让学生相互批改试卷 深圳外国语学校苏永潮 作为高中数学学习,考试和评讲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环节。教师通常在批阅试卷时,会在试卷上标注一些符号,例如“√、×”或者画个......

    让学生信服自己

    《让学生信服自己》有感 曾经的郭老师也是极不情愿地做了一名教师,不得已而为师后,各种浮躁心理在生日之际有了转机。其实我刚为师的那段日子也很迷茫,心理落差极大,一时无法接......

    让学生闪亮自己

    让学生闪亮自己 丰润区新军屯镇河浃溜小学陈建民 工作将近十个年头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还真挺多,教过的学生也有几百名了,自认为什么样的学生自己都能应付,然而有一名学生却让......

    如何指导学生批改作文

    如何指导学生批改作文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时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作文批改又是困扰语文老师的一大课题。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师全批全改作文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教师......

    如何指导学生批改作文

    如何指导学生批改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往往是语文老师最头痛的事,付出许多精力,花费许多时间,却是“背着儿媳妇朝华山——出力不讨好。 怎样批改作文?我们按从易到难的方法......

    如何指导学生批改作文

    如何指导学生批改作文学生自己批改作文,可以有效的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可以把作文批改分成10个部分,每个部分给5分,一篇作文满分为50分。1.看格式(5分)初批作文,只要求同学们看作文......

    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把作文的修改权还给学生 七里汤中学曲文梅 托尔斯泰说:“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的、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作文是学生思维外现和思想表达的一种书面形式。任何......

    让作业的批改触动学生的心灵

    让作业的批改触动学生的心灵 青州市王坟镇传泰希望小学刘振梅刘玉萍 作业是教学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老师只重视作业的布置,忽视了作业的批改艺术。其实,从教学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