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时间:2019-05-12 13:3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第一篇: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孔令然

中学生受生活实际和阅读范围的限制,作文取材较窄,纯粹胡编乱造就会漏洞百出,所以学生作文选材多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或亲身经历展开。尤其是我强调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所以从学生作文中常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有学生向我反映说某同学像有心事似的,一节课什么都没背进去,提问时一问三不知,也不知怎么回事。这答案竟让我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话题是“选择”,从文中显示出她收到了男生一张纸条,正不知该如何选择呢。文笔极端细腻,心情异常矛盾,直至最后也没下定决心,甚至还求助月亮星星告诉她该如何选择。很显然,这是初中生常见的早恋现象,这种事不谈,学生面临彷徨,很有可能走上弯路;面谈,又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恐慌,让其无地自容。于是我便借作文批改进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看得出来,文中的主人公正经历着一次痛苦的煎熬,别的不说,但是一张纸条就已搅得她睡不好觉,听不进课了,以后还能怎样?要知早熟的果子虽然好看,却是又酸又涩。我们是否应该帮她尽快走出青春的沼泽地?”下次作文再交上来时,我发现“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着迷惑的眼睛,主人公的脚步也坚定了”我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如此以来,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其实,这种方式的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因为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了,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

第二篇: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雹水中学 马伟华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了。对学生来说 ——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毫不相干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其实,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 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有时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各种文体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时一些具体的写法却把握不起来,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有一次,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创新思维,我故意布置了一篇老掉牙的作文题——秋天。其中有一个同学在作文自评中写道:“本文围绕秋天写了几处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秋天的丰收与繁忙,但又写到了秋雨中树叶的绿,似与要求不符,但这确实是我的所观所感。”而在互评中也这样写:“本文抓住秋写了不少景象,语言很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作者也走进了那温柔的绿巷里。但本次作文要求写秋,文中却出现了不少绿,好像给人以春天的感觉。”从学生的批语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类作文的写作方法认识有误差,竟以为写秋天时颜色必是黄,而不能用绿。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其实,秋天写绿未尝不可,关键是写出秋天中的绿与春夏中绿的不同之处来。例如,春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中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重点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一个与众不同来。”如此以来,既纠正了学生批改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方法,正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二)让作文批改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

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自以为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记得一次半命题作文,叫“我再次感受到了__”有个同学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内容是前不久为迎接教学规范化学校所做的某些工作。文中把为迎接验收,老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写的虚伪可鄙至极,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措辞相当激烈。他在自评中写道:“本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假„„”而在互批中这样写:“本文取材于实际,很有真情实感,但说话欠妥当,一个学生不应该用这种口气批评自己的学校,其实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好。”看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学生在思想上有很大分歧。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善于观察,巧妙入文,抒发了真情实感,很好。但我还希望你能深入的思考一下,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验收时的工作作个比较,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彻底的虚假?难道老师平时就没精心备课?学校平时就不打扫卫生?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的去分析某一现象,而不能简单的把一事物定为好或坏„„”那次作文之后,我曾作过追踪调查,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渐趋成熟,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于思想上误入歧途,我很感欣慰。

(三)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中学生受生活实际和阅读范围的限制,作文取材较窄,纯粹胡编乱造就会漏洞百出,所以学生作文选材多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或亲身经历展开。尤其是我强调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所以从学生作文中常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生物老师向我反映说某同学像有心事似的,一节课什么都没背进去,提问时一问三不知,也不知怎么回事。这答案竟让我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话题是“选择”,从文中显示出她收到了男生一张纸条,正不知该如何选择呢。文笔极端细腻,心情异常矛盾,直至最后也没下定决心,甚至还求助月亮星星告诉她该如何选择。很显然,这是初中生常见的早恋现象,这种事不谈,学生面临彷徨,很有可能走上弯路;面谈,又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恐慌,让其无地自容。于是我便借作文批改进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看得出来,文中的主人公正经历着一次痛苦的煎熬,别的不说,但是一张纸条就已搅得她睡不好觉,听不进课了,以后还能怎样?要知早熟的果子虽然好看,却是又酸又涩。我们是否应该帮她尽快走出青春的沼泽地?”下次作文再交上来时,我发现“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着迷惑的眼睛,主人公的脚步也坚定了”我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如此以来,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 其实,这种方式的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因为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了,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

第三篇: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吕雪峰(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第二中学 014500)

随着语文教学及评价方式的改革,作文能力的考核占据了小学语文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地位。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问题。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教难改;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困扰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经过长期的探讨,我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四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对于写作的素材缺乏积累,对于写作的基本方法缺乏认识,经常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虽然已经在大体意识上知道了该如何写,但当涉及到具体的内容时却把握不来,没有具体的内容,虽然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比如在四年级第八册上有一篇写植物的作文,在写作之前我便布置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植物,为写作做好准备。然而,在作文草稿交上来之后,我发现很多同学的作文千篇一律,内容空洞。如写青松的同学只知道“青松四季常青”,“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像一位战士,在时刻保卫着祖国的边疆”,简短的几句话之后就再没有具体的内容了。他的同桌在互批中写到:“观察的很仔细,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只是内容太少,不够具体。”

从学生的作文以及同桌的批改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此类作文写作认识有误差,表面上看,其中写到了青松的特点,有引用,有比喻就一定是经过仔细观察的一篇好作文了,其实并非如此,从作文上看,他也进行了一定的观察,而且看了有关的作文,但观察的并不仔细,或者说还不知道该如何仔细地观察,而作文起步时,观察是最为重要的。于是我在他的作文后面的批语中写道:“你进行了认真的观察,而且还展开了合理的想象,非常好,但是你除了从整体上观察青松,你仔细去观察它的枝、它的叶、它的干了吗?如果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它的枝、叶和干,那么你的这篇文章就更美了。”如此一来,既纠正了学生在写作与批改中的失误,指导了写作方法,而又不打击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正是一举数得的好方法。

二、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由于年龄与知识的限制,对周围的很多现象认识的还不够深刻,经常出现思想上的困惑。有时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解决;有时有了苦恼不知该向谁诉说;有时犯了错误却一点不知。有时自以为自己长大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了,但实际上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却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些现象在作文中都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

一位同学在写“我的同桌”时写到“我很讨厌我的同桌,她老是自以为是,在班中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真的令人讨厌,我恨她„„”刚看到前几页,我并没有引起重视,我想可能是两人之间有一点矛盾吧,可当我看到“恨”字的时候,我知道事情不会是那么简单了,因为她所写的那位同桌其实是我班的班长,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们两人同时参加了学校的跳绳训练队,而且成绩都相当优秀。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用到了这样的字眼,这是极端危险的。为了了解真相我暗中向几位同学作了调查。原来这位同学在以前一直是一位活泼、开朗,成绩优秀的同学,可是在二年级的时候她的父亲因车祸而突然去世,这给她们全家以沉重的打击,对她更是如此,从此她变的沉默了,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我明白了,这是对“爱”的嫉妒。于是在她的批语中我写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很多事都是我们不愿意见到但又是无法回避的,我们要学会勇敢地去面对。我知道你很勇敢,也很坚强,你的跳绳就向大家证实了这一点。你的身边还有许多关心爱护你的人,只是你没有感受到,用你自己的真心去感受别人的真心,我相信处在班级这样一个大家庭中,你会感受到真正的温暖和爱。相信不久的以后我又可以看到一个活泼、开朗而又快乐的女孩。”那次作文之后,我曾做过追踪调查,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逐渐改变,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去了思想上的重负,心理重新回到健康的轨道,我很感欣慰。如此以来,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

其实,这种方式的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因为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了,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

第四篇: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高扁中心小学曾庆连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随着语文教学及评价方式的改革,作文能力的考核占据了小学语文中的重要地位。它的成绩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问题。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教、难改;对学生来说 ——作文难写。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困扰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语文成绩的提高。经过长期的探讨,我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 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四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对于写作的素材缺乏积累,对于写作的基本方法缺乏认识,经常会出现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虽然已经在大体意识上知道了该如何写,但当涉及到具体的内容时却把握不起来,没有具体的内容,虽然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在四年级有一篇写植物的作文,在写作之前我便布置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植物,为写作好准备。然而,在作文草稿交上来之后,我发现很多同学的作文千篇一律,内容空洞。如写青松的同学只知道“青松四季常青”,“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像一位战士,在时刻保卫着祖国的边疆”,简短的几句话之后就再没有具体的内容了。他的同桌在互批中写到:“观察的很仔细,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只是内容太少,不够具体。”从学生的作文以及同桌的批改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此类作文写作认识有误差,表面上看,其中写到了青松的特点,有引用,有比喻就一定是经过仔细观察的一篇好作文了,其实并非如此,从作文上看,他也进行了一定的观察,而且看了有关的作文,但观察的并不仔细,或者说还不知道该如何仔细地观察,而作文起步时,观察是最为重要的。于是我在他的作文后面的批语中写道:“你进行了认真的观察,而且还展开了合理的想象,非常好,但是你除了从整体上观察青松,你仔细去观察它的枝、它的叶、它的干了吗?如果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它的枝、叶和干,那么你的这篇文章就更美了。” 如此以来,既纠正了学生在写作与批改中的失误,指导了写作方法,而又不打击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正是一举数得的好办法。

二、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由于年龄与知识的限制,对周围的很多现象认识的还不够深刻,经常出现思想上的困惑。有时遇到困难不知该如何解决;有时有了苦恼不知该向谁诉说;有时犯了错误却一点不知。有时自以为自己长大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了,但实际上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却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些现象在作文中都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一位同学在写“我的同桌”时写到“我很讨厌我的同桌,她老是自以为是,在班中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真的另人讨厌,我恨她……”刚看到前几页,我并没有引起重

视,我想可能是两人之间有一点矛盾吧,可当我看到“恨”字的时候,我知道事情不会是那么简单了,因为她所写的那位同桌其实是我班的班长,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们两人同时参加了学校的跳绳训练队,而且成绩都相当优秀。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用到了这样的字眼,这是极端危险的。为了解真相我暗中向几位同学作了调查。原来这位同学在以前一直是一位活泼、开朗,成绩优秀的同学,可是在二年级的时候她的父亲因车祸而突然去世,这给她们全家以沉重的打击,对她更是如此,从此她变的沉默了,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我明白了,这是对“爱”的嫉妒。于是在她的批语中我写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和‟,很多事都是我们不愿意见到但又无法回避的,我们要学会勇敢地去面对。我知道你很勇敢,也很坚强,你的跳绳就向大家证实了这一点。你的身边还有许多关心爱护你的人,只是你没有感受到,用你自己的真心去感受别人的真心,我相信处在班级这样一个大家庭中,你会感受到真正的温暖和爱。相信不久的以后我又可以看见一个活泼、开朗而又快乐的女孩。”那次作文之后,我曾作过追踪调查,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逐渐改变,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去思想上的重负,心理重新回到健康的轨道,我很感欣慰。如此以来,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

其实,这种方式的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因为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了,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

第五篇: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教师包办作文批改的做法,剥夺了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权利,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难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批改的优先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这一终身受用的本领,通过自我批改、互相批改等多种渠道的实践活动,认识作文的规律,提高作文的能力。

一、“精辟细改”——劳而无功的怪圈

语文老师最苦的差事是什么?很多老师都回答说是批改作文。教两个班的语文课,每班作文都改下来,就是两座大山。老师们说愚公移山,还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的这两座大山搬来又搬回,真不知何年何月有尽头。大多数的学校都要求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老师也唯恐批改不精不细而耽误了学生。可是学生对老师煞费苦心的批改却不怎么当回事,他们所关心的不过是等级和分数而已,成绩好的,高兴一阵子,不好的,叹口气,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把本子塞到抽屉里完事。老师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取得多少积极的功效。对此,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的说:“我当过语文老师,改过学生们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老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既知劳而无功,却还要继续这样干下去,这一循环往复的怪圈,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无形之中也减少了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极大地妨碍了作文教学的效率。

读书人笔下,自然有通有不通,有好有不好,因为教师批改而好了的究竟占百分之几,从来没有人统计过。自古以来,学生作文必得由老师批改,这里面大概有一个前提设想,那就是教师费心、费力的批改,学生必然能完全理解,而且能全部转化为作文的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设想,老师总希望自己的批改能发挥点石成金的功效,于是不惜笔墨,在学生们的作文本上涂、抹、勾、划。看到学生们作文不够简洁,就毫不吝惜的把自认为拖沓冗长的地方用红杠子抹掉;觉得那个地方写得干巴没有文采,就挖空心思的进行润色,添加增补东西,以便看起来丰富一点,华美一点。老师的良苦用心真的能化腐朽为神奇,换来学生作文能力脱胎换骨的转变吗?其实不然,因为这样的设想把作文的写作和批改完全割裂开来,学生负写的责任,老师负改的责任。在学生看来,我把作文交上,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如何批改,那全是老师的事;而在教师看来,学生的作文都是些不成熟的半成品,要根据自己的标准和想法把它们修改完善,并通过所作的终结性的评判使学生明白作文应该这样写,不应该那样写。这种作文批改的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师生双方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思想、情意相互隔膜。学生由于没有参与到作文批改的过程之中,积极性、主动性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很难明白老师的用意和想法,教师呕心沥血的批改,苦则苦矣,却未必能换来学生实际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自我批改——终身受用的本领

既然教师的精批细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那么这种传统就应该加以改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在主体性教学越来越深入开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看到,学生既是写作文的主体,也是批改作文的主体。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批改时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有经常作文的需要。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根据语文课程改革的精神,作文训练不仅是培养一种技能,更关键的是这是人生的基本需求,是追求人生价值高层次的需求。学会批改自己的文章,自然也就成了实现这种高层次需求的保证。因此我们要把学生自改作文看成是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这一要求,无疑对以往《教学大纲》有关内容的拓展,这种拓展是《语文课程标准》为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注重学生的自我修改,是各**语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西方写作理论和教学实践,当今处于主流地位的认识和指导原则,是把写作当作一个复杂的反复的认知过程和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改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看来,修改是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的过程,是作者基于对包括题目、读者和目的等方面的“修辞环境”的清醒体认,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内容和形式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还包括对文体、样式以及遣词造句的熟练把握。它不同于只是根据常识和现存的规则纠正文稿中的谬误,而是将修改置于写作教学的中心,是对写作过程的重新认识。目前,西方研究写作的学者们一个基本共识是:写作是一复杂的智力、心理、社会和技术的过程;修改不仅是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且更准确地说,它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3]P176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欧美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触目可见这样的内容:“‘把写作作为思考和表达活动过程来研究。使准备写作、打草稿、修改、编排和发表作为写作过程的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利用增补、删节或改变材料等方法修改草稿、和同伴一起修改作文’‘仔细推敲草稿、更加突出文章的论点,组织结构、内容’、‘听取反馈信息,认证考虑他人的建议’”等等。这些内容同我们的课程标准中的“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虽然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认识和理念是一致的。

根据国内外作文教学的理论和经验,我们理应把作文批改的权利下放给学生,确立学生批改作文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参与批改的实践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目的,承担起应负的责任,那种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草率应付,不认真写,不认真改,对老师的批改意见不作仔细思考,只是一看分数了事的不良现象,也会得到应有的遏制。

三、学会批改——培养能力的阶梯

把批改作文的任务交给学生,但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不具备批改的能力,主体作用也不可能得以真正的实现。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一直包办作文批改,学生对此茫然无知,现在突然让学生做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难免会觉得无从下手,难以应付。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负担,把教师的苦差事转变成学生的苦差事。要想使学生自主批改作文,就必须进行批改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批改作文。

1、要让学生养成批改作文的习惯

叶圣陶曾指出:“务令学生养成自己检查修改已成之篇,此习惯必须养成……检查者何?检查思考是否准确得当。思考于何验质?验之于语言是否准确得当。修改者何?将思考之未尽善处改好。在校作文有老师改,出了学校没有老师改,故必养成检查修改之好习惯。”好的习惯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坚持。作文“写完了,从头到尾看一边,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订,这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作文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点审核自己的作文,也是一种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事实上,凡是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文章写得比较好的人,大都有这样的好习惯。鲁迅曾说:“我写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把它读的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用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得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其实,文章中诸如意思重复、前后矛盾、文句不通以及标点、文字等方面的差错,只要养成认真审核的好习惯,都是可以及时发现并加以改正的。

2、要把批改的方法和要求给学生讲清楚

作文写完之后,先作总体回顾,看立意是否得到理想的表达,布局是否得体适宜,材料取舍是否妥帖得当等,如果有全局性的毛病,就要重新写作,大修大改。接下来进行局部推敲,主要是表达技巧方面的反顾和敲定。要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和能力,尽量作到遣词造句准确得当,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自然和谐,对不准确的多余的字、词、句、段能够进行删、改、调、换等修改。必要的时候,还要学生舍得“割爱”,也就是把自己喜爱的、然而用在作文中却多余的或者不准确的材料、句子、词语毫不吝惜的删除掉。学生如果能够把这些方法熟练的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上交给老师的就不会是草率而成的“半成品”了。

3.要拓宽作文批改的路子,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参与作文批改的实践活动

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老师的书面批改、当面批改,学生的自批自改、互批互改、小组批改、师生共改等形式。作文批改不能就文论文,应就文论理,引导学生透过个体的材料,把握作文的规律,在相互沟通、交流互动中品尝其中的甘甜,调动其作文、改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经验、认识、技能、行为的全面提高。

在发挥作文批改的整体功能上,优秀的语文教师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特级教师魏书生早在1979年3月就开始尝试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他的作法是逐步要求学生能从以下十个方面写出具体的评语:①格式是否正确;②卷面是否整洁;③错别字几个;④有几处病句;⑤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的错误⑥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⑦看文章的选材;⑧看文章的结构;⑨看表达方式;⑩看语言是否简洁、流畅、深刻。作文批改都在语文课上进行,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这种形式的批改,实际也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情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人人有任务,各个担责任,相互之间交流心得,沟通见解,分享感受。既可以学到别人的长处,也可以把别人的缺点错误引以为借鉴。学生有新鲜感,有积极性,随着鉴别和评价能力的提高,还能使同学之间研究学习的风气更浓了。经过多次的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的记住了些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他们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就增加了自己的作文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旦得以实现,他们会主动和教师一道把案头的两座大山移走。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得到了实际的锻炼,在具体的实践中掌握了终身有用的本领。作文教学的效率会因此而大大提高。

下载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教师包办作文批改的做法,剥夺了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权利,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难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

    让班会课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让班会课成为德育工作的施展平台 最近我们学校举办了两堂班会公开课,一堂是郭祥凤老师的班务工作的常规性班会课,通堂课突出一个字“实”。不论是班委的一周总结,还是教师对一......

    作文批改方法交流

    作文批改方法交流 2013.10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作文批改一般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作文的内容。主要是作文素材和自己在文中所持的......

    作文批改中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作文评改中怎样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作者:尹 艳学校:睢宁县南门中学邮编:221200摘要: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和思想教育的有效的途径,更是师生之......

    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

    教育教学论文 整理:mengxueliang 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 来源:学科网 当前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标志之一就是教学改革发展到学法改革上,学法改革的核心是真......

    让交流成为暖流[共五篇]

    让交流成为暖流2016 年 9 月,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与西藏山南市骨干教师旦增次仁对接,互相交流,共同学习。转眼间,十个月一晃而过,旦增主任即将离开合肥回到西藏山南,分别之际,回顾......

    师生交流纽带—作文批改

    师生交流的纽带—作文批改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已经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

    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充分显示个人存在价值的基本需要,这种较高级的需要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 为强烈。许多教育家也认为,学生潜在一种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