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作文成为生活
让作文成为生活
——作文课反思
东胜区第五小学刘清杰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边天,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作文教学往往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忽视学生个人的生活实践与情感体验,使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痛。如何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随笔对于学生作文生活化,让学生抒写真情实感,提高作文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把生活融入习作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可见生活对于习作的重要性。只有拓宽了学生生活的空间,让他们亲身实践,切身体会,才能题材丰富,写作时才会得心应手,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一)观察生活
“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小学生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变化万千,而他们却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周围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导致作文时头脑
空空无内容可写。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1学会观察
我在教学中打破了封闭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引导他们用具有个性的眼睛去欣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去欣赏城市的高楼大厦、乡村的小桥流水人家。用具有个性的耳朵去聆听春天燕子第一声婉转的啼唱,夏夜青蛙欢乐的蛙鼓,乡镇小贩大声的叫卖,母亲耳边温柔的唠叨。经常不断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多方位地观察事物。让他们能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目的,有顺序,认真细致地而不是走马观花地对事物进行观察。从生活中掘取大量的信息以充实自己的写作题材库。
2学会思考
教师不光要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还要教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体会。同一片飘落的黄叶,有的人看到的是满目的苍凉,有的人却看到了新生的希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看得见摸得着的表层现象,看到本质的内在的东西。让他们能从劳动者额头滚动的汗珠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的珍贵;从狂风暴雨中摇动的小草上感觉到一个不屈的,敢于抗争的生命;从风雪中送来的雨伞上感受到真挚的,浓浓的亲情。
(二)体验生活
王安忆曾说“其实生活本身只有那么一点内容,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生活,大家观察到的也都差不多,而大家写出来的作品却不一样。”教师应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只有让学生直接参与,切身体验的事情才是具体生动有情感基础,最富有生命活力的。
1让课堂成为学生表现的舞台
教师应加强与其他各科教师之间的联系,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亲自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唱唱跳跳,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歌喉;让他们涂涂画画,尽情挥霍自己的灵感创造出出色的有灵气的作品;让他们在百米跑道上拼搏冲刺,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让他们亲手实验探索,享受其中的欢乐和愉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不断地进行思考、感悟,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极富生命活力的素材。
2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教师平时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学生到田野里去春游,去各地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生活有困难的人献爱心,组织学生到郊外放风筝、挑野菜,到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寻访名人和历史的足迹,到附近的工厂、养殖基地去参观访问。让他们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访一访,大自然与现实世界不断给他们以
新鲜感,使他们的内心受到触动,留下深刻的印象,等到写作时自然有话可说随手拈来。
3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
教师应多与家长进行联系,对一些家长进行家庭、社会生活方面的指导。让孩子多参加家务劳动,做父母的好帮手,多带孩子走走逛逛,看看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带他们去走亲访友,感受纯朴的亲情,学会交往的礼仪。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使他们的视野更广阔,知识层次更高,知识容量更广阔,写作的题材库更充盈。
二 用作文表现生活
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不等同于就能写出生动感人的好文章了。要把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为抽象的语言文字,绝非易事。生活仅仅是写作的一个入口,“只谈生活,不谈技巧”是不行的学生仍然只会面对纷繁芜杂的生活,咬着笔杆半天挤不出一句话来。如何让学生用习作来表现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在教学中试着以随笔为突破口,让学生用随笔来表现生活,描绘生活,用随笔架起生活于习作之间的桥梁。
(一)让学生易于动笔
于漪老师曾说“每个人头脑里都有一个活仓库,教师要善于给他们抽个线头,插个路标,启发他们到仓库里去找,找自己最熟悉,最有感情的东西。”学生刚开始写随笔往往
不知从何处入笔,一天的生活就像一团雾,理不出头绪,分不清重点,结果写出来的随笔就像“流水账”一样,三言两语,面面俱到。为此在每次活动之后我都会抽出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我在作文题材、教学形式、方法等方面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的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宽学生的选材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提倡习作自由,教师只是在学生思维卡壳的时候多加启发,使学生能够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悟所得有条理,流畅地表达出来。
对于学生平时的随记更是不加限制,不拘形式,鼓励学生放开手脚,放开思路,只要心有灵感就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本子,自由自在地把见闻和想象倾注于笔端。可以是洋洋洒洒上千言,也可以是短短的两三句话;可以是对生活中某个精彩片断的描绘,也可以抒发心中的某种情感。渐渐地学生的语言越来越活泼生动起来,见地越来越独到深刻起来,写作的本领在无形之中渐渐高明起来。
(二)让学生乐于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除了注重收集素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指导,更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应变多问多讲,以教师分析为主的作文教学为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边体验边倾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作文教学。无论是指导学生观察,带学生参与实践,还是指导习
作训练,教师都不是牵着学生的脖子走,而是创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充满信心充满激情,自觉地搜索素材,探索习作形式,进行构思写作。
传统作文教学往往以同一目标,同一尺子来要求和衡量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这就造成了差生吃不了,好生吃不饱的现象。为此我让学生写随记时,非常重视体现层次性,对于后进生我采用“扶着走”的方法,只要求他们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记下来,内容不空洞,语句通顺,能让人看懂就可以了。这样放缓了习作的坡度,学生跳一下就能摘到果实,使他们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乐于写作。对于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则大胆放手让他们自由表达,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题材新颖,构思独特,语言活泼,力求精益求精,每次习作都有新的进步。这样分层要求,可适应和满足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写作水平,避免了望尘莫及的心理压力,又使学有遗力的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学生都乐于主动参与,自觉愉快地进行写作。
第二篇:让生活成为快乐作文的源泉
让生活成为快乐作文的源泉
学生对写作的厌烦,就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往往教师布置下作文,学生都是草草了事,应付过关。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为作文而作文,为分数而作文,结果学生把作文当作编造谎言的园地,当作涂抹文字的游戏,当作折磨心灵的苦差事,学生一听作文就头疼,一写作文就绞尽脑汁。
其实,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不应该是痛苦的事,而应该是快乐的事。作文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这项活动中感受到作文本身的兴趣和快乐,只有当孩子们认识到快乐作文是对生活的记录,是生活的释放,是留住快乐的一种方式,把作文当作自己的伙伴,当作贴心的朋友,对它哭﹑对它笑﹑对它诉说心事﹑对它畅想前程,无话不说,无所不谈。只有这样,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作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快乐作文呢?
一、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习作的源泉
结合新课标对写作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写作环境,让学生把写作作为自己的伙伴,从而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写作。
1.在游戏中作文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正当的行为,让游戏渗入到作文训练中,或者说让学生在游戏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戏,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作文也就成为最稀松平常的事了。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如《跳绳》、《踢毽子》、《拔河比赛》等。
2.在作文中聊天
作文是最忠实的伙伴,天天陪伴着同学们。当你烦恼时,可以向它倾诉,当你快乐时,可以和它分享,当你痛苦时,它会给你安抚,当你愁闷时,它会悄悄地来到你身边,默默地跟着你,让你远离孤独,与欢乐作伴。
我班一位女生写了一篇作文《爸爸,我想对你说》,大意是说她的爸爸妈妈以前父母的感情很好,她觉得自己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可后来爸爸和另外一个女人好上了,总是打骂她的妈妈。她觉得自己的生活一下子阴云密布,她成天想着这件伤心事,无心学习。有一次,她亲眼看到父母为这事打起来了,在文章的结尾,她说:“老师,这段时间我太难过了,这件事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今天,借这次作文的机会写了出来,心里好受多了。不过,我希望老师为我保守这个秘密,不要在班上念我的作文,不要让别的同学知道这件事。”这篇文章以心诉说,令人动容。她曾经是那么一个爱说爱笑的女孩子,我真替她担心,担心她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于是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写了一篇文章与她对话,她看了以后,回写道:“老师,你的话如一缕春风,温暖了我受伤的心灵。我明白了你说的话。从今天起,我要开开心心地生活下去,也会重新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好好学习。谢谢你和我聊这么多。” 看吧,当我们把作文当做最好的伙伴,和它一起聊天,向它倾诉我们的喜怒哀乐,写出来的文章就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3.和作文一起生活
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生活中的一次简单自我介绍,自己一次独立购物的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学校班级里同学的变化,家中最熟悉的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校长的一次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餐桌上的闲聊,课间同学间的活动;一次实验,一次体验,一阵风雨,一张照片,一次电话„„等等,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去感受生活,作文就会成为你忠实的记录者,成为你最好的伙伴,让你进一步体会生活的滋味,丰富敏感的心灵。如学生的作文《第一次炒菜》、《美丽的校园》、《帮妈妈做家务》、《我的好朋友 》、《故乡的雪》等都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4.和作文一起幻想
学生一般都喜爱童话,对童话里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在现实生活,碰到什么问题、难题或者一时弄不明白的地方,他们就会充分发挥想象,借助想象中的人物和情景来解决问题。如学生习作:《地球妈妈哭了》、《假如我是一位设计师》、《未来的家园》等,一篇篇童话,倾注了学生的心声,寄托了学生的梦想。习作不仅篇幅长,情节曲折,表达方式也多样,叙述手法有变化,拟人、夸张、比喻、排比等修饰手法都会运用。他们在想象中幻想着春天永远是绿色的,地球永远是绿色的,家园永远是美丽的,人与动物是和睦的。作文成为了他们放飞自己梦想的摇篮,童话成为了他们理想的世界。
二、在学习中寻找习作的源泉
当学生用心去学习,认识大自然的规律,把握教学的奥秘,体会语言的玄妙,深入旋律的世界,参与体育运动,解读形与色的世界,实际就是积累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文字,转化为学生习作的源泉。
1.和作文一起学语文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即是学生学习的范文,通过它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又提供了练习材料,在学习中写作文,在作文中提高阅读的能力。例如 学完《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我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一篇介绍节日习俗的文章。学了《放风筝》,学生可以练习一下扎风筝,再写《扎风筝》,借鉴书中关于风筝的外形描写,降低了难度,学生在学中动手,动中练写,以课文为基础,又强化了对课文的练习。学了《凡卡》,续写一篇,想象一下凡卡的结局,或者给凡卡写一封信,告诉他怎么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学了《长城》,想一想劳动人民是怎么修筑长城的,描写一下当时修筑长城的场面。
2.和作文一起学数学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他在提高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写数学日记,数学论文就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新的方式。他们通过自己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研究其数学原理,从而用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如习作《比赛场次 》《一节有趣的数学课》《我的数学银行》《我和数学一同成长》等。
3.和作文一起听音乐。
音乐课训练的是学生的听觉,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练就灵敏的耳朵,拓宽观察的手段,会在生活体验中用音乐的耳朵去聆听去感受。听了《妈妈的吻 》,想一想哪一段旋律最优美,哪段旋律最强劲,音乐运用哪种乐器来表现,有几个层次,各层次又是怎么变化,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包括其他同学是怎样
反应的,老师是如何引导的,一一想清楚,也就可以有条理地写清楚,再一次清晰体验到音乐的美,也感受生活的幸福。如习作《我最喜欢的一节音乐课》、《老师的琴声》、《美妙的乐曲》等。
4.和作文一起走进科学。
科学课一般都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并记录观察实验情况,总结观察结果,这些都是很好的习作素材。观察实验,可及时作好观察记录,并通过一定的分析得出结论,这就是一次习作。做了一个小物品,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采取了哪些步骤,做成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作用,一一写清楚,又是一篇不错的小论文。如习作《养蚕的乐趣》《种子发芽了》《我的小发明 》。
5.和作文一起画画。
画画就是教人学会“看”,学会观察、欣赏大自然,训练学生观察形状、色彩的能力。观察的表述过程实际就是再现一幅幅画面,面对浩瀚的大海,行驶的小船,落日的夕阳,这样的场景,用眼睛去摹画,去勾勒,去着色,会发现大自然的魅力与和谐。用笔去写,用心去感受,那又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如习作《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堂有趣的美术课》、《校园写生》等。
写作的快乐源于对作文发生浓厚的兴趣,兴趣的产生来之于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和对作文成功的体验。只有当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才能真正的实现那句老话:“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才能向着快乐前行。
第三篇:让读书学习成为生活乐趣
让读书学习成为生活乐趣
时下,一些人不愿意读书学习、不善于读书学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读书学习乏味无趣,不像迎来送往那样热闹,也不像吃、喝、玩、乐那样快活。持这种观点的人不读书学习,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无视读书学习与现实生活之统一,把两者对立起来。
其实不然,读书学习不仅不与生活相排斥,而且有益于充实生活、丰富生活,给生活增添乐趣。问题在于怎样认识读书学习,怎样使读书学习走进生活。
首先,读书学习是安息人类灵魂的精神家园,是延年益寿之本。在物质生活基本小康甚至全面小康的条件下,实现身体健康长寿,除了必要的体力活动之外,保持心灵宁静非常必要。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不动”,就是说心灵宁静与体力锻炼对于促进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思想家之所以延年益寿,其缘由也在于此。因为在喧哗的尘世中,能沉下身、静下心来读书学习的人,其心境必能克服急躁、浮躁的情绪,必能消除焦虑、仰郁的心理,必能远离功名利禄。一个遨翔于知识海洋的人,其心灵专心到置浮躁、焦虑和功名于度外的境界,表明已进入了读书学习的自觉境界,已在内心深处构筑起坚固的心平气和的精神家园,凝结成无穷的防腐拒蚀的动力,抗拒着一切外界不良之诱惑。
其次,读书学习是投入产出比最大的进步捷径,也是一种低炭生活。一本好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结晶,或是作者多年、甚至一生的体验,能用几天或几周时间去阅读分享,去吸收其中的精华,是多么值得的事情!同时,读书学习也是一种低消费、少排量的活动。读书学习工具很简单,最主要的是书本和电脑,可买,也可免费借或租,最主要方式是阅读和思考,也就是勤用眼看,勤用耳听,勤用脑想,勤用手写,勤用嘴讲,所花费之成本,与灯红酒绿生活的花费相比,真是九牛一毛。学习还是一种独立性强、弹性大的活动,可以一个人读书思考,也可以几个人聚在一起讨论,可自由选择场地和时间,不受时空约束,实质是一种简朴方便的活动。
最后,读书学习是现实性强的活动。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只要用心学,可以学到许多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方法。实际上,每个人的许多生活问题,都是很有特殊性的,只有自己最清楚。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自己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富有个性的读书学习活动,通过长期潜心的阅读、明知、修道、养心、达理等内心深处的进化,从比较、对照中弥补自己心理的缺限,培养抱容、大度、开放的心态,更正自己的不良习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生态度,使思想豁然开朗,精神充满生机,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纠葛、矛盾和问题便会迎然而解。
要使学习走进生活,对生活有益,成为生活的乐趣,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端正读书学习态度,把读书学习看作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全民语境下的读书学习,不仅是为工作充电,也是丰富生活、充实生活的必要手段,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提倡全民养成读书学习风气,是认定了读书学习对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增加人的生活乐趣的重大意义,是认定了读书学习与水、空气和粮食一样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当一个人不再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学习,就如同不问自己为什么要喝水、要吃饭、要呼吸的时候,就表明他读书学习已经成了习惯,读书学习已经成了他的自然而然的事情。孙中生先生说过:“我一生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为此,要拓宽对读书学习内容、标准和形式的认识视野。理论、政治、法律、科技、管理等书籍是读书学习内容,美术、艺术、武术、保健等书籍也是读书学习内容;文凭、作品、发明等是读书学习成果,在集体中的展示、交流、亮相,甚至自己言行举止、衣着仪表和邻里同志间关系的改进,也是读书学习成果;读经典、写文章、攻学位、开微博等是读书学习形式,练书法、学绘画、唱歌曲、搞摄影等也是读书学习形式。总之,凡是有益于提高个品位和修养、促进生活快乐、身体健康的学习活动,都应该大力提倡和支持。
其次,搭建平台,为全民读书学习创造条件。让读书学习走进生活,融入生活,需要搭建平台,发挥读书学习与日常生活衔接的桥梁作用。城乡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要根据群众的学习需求和爱好,成立各种学习兴趣小组,让个体自由组合。以辖区为单位,整合师资、场地、设备等各方面资源,开设讲座,举办读书节,支持和指导各种读书学习交流活动,活跃氛围。各级图书馆要经常送书进社区,经常向不同类型的读者推介好书。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新闻媒体,要本着贴进实际、贴进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开设生活与学习专题、专栏,不仅请专家、名家讲,还要吸收学有所长的普通群众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基层百姓围绕日常生活问题开展读书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开展激励活动。有益于生活的读书学习,也需要激励。激励下的读书学习,兴趣会更浓厚,持续力会更长,效果会更加明显。要通过基层的黑板报、宣传栏、橱窗、报纸、网站等阵地,展示个体的读书学习成果。经常举办书画、摄影、剪纸作品展,积极推荐好作品到有关报刊上发表,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竞赛活动,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个人评比表彰活动,营造崇尚读书学习、争当读书学习先进的氛围。
(作者系浙江省委宣传部处长、哲学博士。)来源: 《观察与思考》 作者: 李泽泉2011年05月25日
第四篇:让生活成为快乐习作的源泉
让生活成为快乐习作的源泉
一、习作教学首先要求真
很多教师愿意上活动课,学生也喜欢上这样的课,为什么?因为那就是生活经历。有了经历,就有话可说了。想象作文不好上,那离生活很远,其实不是。让学生的想象从生活实际出发,从身边的问题出发,就会容易得多。
窦桂梅曾说过:“今天谈创新、谈新作文,其实没有新,只是让我们返朴归真。我们的创新作文不是游戏作文,创新作文正本清源,回归本质的话还是生活,还是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们走进生活、体味生活,也应该让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捕捉文学、捕捉语文的心灵,去感受生活。”巴老也说过:“写作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作文是生活,生活就是作文,那我们就应该还作文的本来面目,写生活中的的事,真事,抒真情,表真意。回应新课标:说学生想说的话,写学生想写的事。生活中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孩子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高于生活的眼睛。这几年的小学语文市调考,都明确提出作文要“文美”,不但形式要美,内容也要美。内容美就是要写健康向上的东西。
二、习作教学与教材的关系:从读学写,读写结合生活就是作文,作文就是生活,看得出生活是学习习作的第一法宝,因为那是直接的。读书也是学习作文的一个法宝,书也是学生的生活,是间接的。教材是个例子,这个例子读好了,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习作。因为有了生活,有了素材,你还得有方法才行。学习“穿针引线”的方法从书中来,从教材中来。教材中都有读写例话之类引导学生习作的范文。
习作教学,不要忘了教材。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如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还可以联系课文,进行仿写,仿中求变等等。学习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运用到习作中去,使习作生辉添彩。
三、兴趣要贯穿习作教学的课堂
1、注重课内积累。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的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中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加强课外阅读,让习作的质量好起来。
阅读有利于写作,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引发学生的思维规范,阅读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模仿的范例,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注重了以下工作:
1、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让每位学生推荐一本好书,经过选择后放在图书角,供大家阅读。
2、要求学生每天抽课余时间看作文书,要读通读顺,准备一个摘抄本,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并给取个好听的名字如《采蜜集》等。并且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在班内向大家推荐好词好句。3认真上好两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我先把好文章印给大家,再和大家一起阅读一起分析,遇到好的语段,我还和学生一起朗读,背诵。时间长了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兴趣,而且还汲取了写作营养。学生内化了这些营养,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样习作水平会
越来越高,习作的质量也越来越好。
3、抓住生活契机,随时写作。
常规的作文课,我不会刻意的按照课程表的设置,哪个单元该写什么作文,就要写出什么样的作文,而是根据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或者干脆不定题目,让学生写自己观察到的、自己喜欢的东西。例如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方式。这样更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我曾让学生随堂写过《说说我的心里话》、《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作文教学中我适时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比如学完了童话,学生觉得写童话并不难,很多人跃跃欲试,就可以让学生去改编课文,或续写课文。这样写出的作文,真切生动,充满感情。
四、鼓励自由表达增强自信心
学生学习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习作作业也不是应对考试。学习写作是为了能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表达的需要。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才能突破表达形式的束缚把学生从过去形成的僵化的习作训练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创设不受形式束缚的习作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的、自由的表达。在小学中段教师在进行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必须消除学生在表达内容方面的束缚让学生充分表现、展示自己的真情实感。特别是自己的得意之处让学生在“童言无忌”的氛围中自由、大胆地表达。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无话可写的问题。因为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不是无话可写而是不敢写或不能写。只要教师对学生所表达的内容没有固定的范围常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或想象写下来学生是乐于写也有信心写作的。
五、仰视学生习作激发写作兴趣
初涉作文的学生的习作其文笔是稚嫩的其内容是单调的其结构是效仿的。总之可读性不强但作为作文启蒙老师切忌把成人或固定的标准强加给学生。作为教师即使是无意之中流露出来的好恶等态度都会对初涉作文的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老师要把孩子的习作当做意象画来欣赏要蹲下来仰视学生的习作对学生的习作要降低修改要求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习作与别人一起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相互修改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不刻意追求词句的准确、严密或完全合乎规范。鼓励学生先写出来学生愿意写、能够写是关键到一定程度后再逐渐规范。在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多用激励的语言去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让学生在期待中习作。这样他们就会努力并快乐的将积累运用于习作乐于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出来并产生与别人分享的内在需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在作文中有话可说为了让我们的孩子稚嫩的笔下能写出精美的语言真实的感悟我们每一个执教者要从现在做起从平时的教学中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为学生创设自由、快乐表达的氛围。
第五篇:读书演讲稿:让读书成为习惯与读书演讲稿:读书与生活
读书演讲稿:让读书成为习惯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您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读书成为习惯》。说起读书,可以肯定的说,在座的各位和我都是极大的受益者。从小到大,在父母的殷殷期望中,在师长的谆谆教诲中我们不断的成长。
从小我就懂得读书的苦与乐是相辅相成的,读书并不都像夏天吃冰棒一样甜滋滋的痛快,有时候读书就是一桩苦差事。作为我,读书的天职,是要付出玩的代价,才能将读书化成自己的知识、血液和生命。我清楚的记得孙中山曾坦然说过一句话,“我平生有两大爱,一是书,二是女人。”他所以这样说,就是在直接告诉人们,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享受,其实就在书与爱人之间。
读书正如家庭,正如爱情,和家人、爱人天天见面,即使他有一些丑,也会发现几分特殊的美丽,也会产生浓浓的爱意。在我看来,书无异于多情的故人,智慧的使者。有书陪伴使我的斗室生辉,春意盎然;有书陪伴无论快乐的或忧伤的光阴都可以安然度过;有书陪伴,让我的内心充实而又自信。
或许会有朋友说,年少时,读书是为了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将来有个好的前程。长大后“好饭碗”已经稳稳在手,何需再把感情、精力浪费在读书上?其实不然,无论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看,读书都是天下极好的事情。读书之人是世界上最有气质、最有品位、最有价值的人。“观尽天下风流处,读书这边最好”难道不是吗?当我们在公园里、大街上、电影院……
或者任何一个公共场所看到捧书醉读的人,作何感想?恐怕是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你会感谢他们为社会文明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便是读书的魅力。人们把美好的赞语送给他们,有人说:“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苦思的刹那。”还有人说:“世界上最自得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反过来人们又把最不堪的语词抛给那些不学无术的人,有人说:“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众所周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喜欢读书,敏于思考,勤于著书的民族。书籍对于我们来说,记载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将来,它是生命的延续。正因如此,许多人读书、藏书、抄书、著书、思于书、劳于书、苦于书、乐于书……
我们做不到像他们一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书消得人憔悴”的境界,但是“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志气应该从小就有人人都有,而播撒这种民族志气的人就是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所以,在这里我想重申一下这次演讲的题目《让读书成为习惯》,并让这种习惯熏陶我们身边的每一株幼苗,为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而努力。
读书演讲稿:读书与生活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与生活》。
众所周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之所以说
它重要,是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并且每个人都在学知 识,用知识。但是,有些人却不知道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觉得读书的好处之一就是调整心态。
不管生活中我们遇到怎样的大喜大悲,都能保持一个平和冷静的心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去面对
它。高兴地时候,不要得意忘形;失意的时候,不要过分悲伤,倘若不能避免伤心,就自己 想办法疏通。
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闲暇的时候,我们也不妨读一读书。通过读书,我们从书体会到博爱,感受到真情;我们从书中认识到历史的更替,社会的变革;我们从书 中学会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会成长。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
个智者交谈,可以使人心灵充实,使人明辨是非。毕淑敏也说过,书不是胭脂,却会使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人千变万化。
书是我们最忠诚的伙伴,所谓:走遍天下书为侣。时光会不断流逝,读书却让我们增长知识。难道你不想增长知识吗?如果你愿意,请你拿起对我们人生有意义的书,走进书的世界,畅游知识的海洋吧,它会让你充满思想,充满智慧,进而改变命运,改变人生,更能让我们找 回那些真正属于我们的自信!
谢谢大家,发言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