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教学改进,构建现代课堂”
“实施教学改进,构建现代课堂”
——浅析《作业的有效批改》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师包办作业批改的模式?如何在作业批改中鼓励学生的发挥创造性思维?如何将评价模式引入作业批改机制,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
一、在批改符号上改革创新
实践证明,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一般都在局部,少有在思路、解法、计算步骤、结果等方面同时出错的现象。故仅用“√”或“×”是一种毫无针对性、指导性和目的性的劳动,不仅达不到作业批改的最终目的,且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能力和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及良好心理素质。故有必要给学生约定一些批改符号。比如,作业全部正确,字体工整,书写规范,低年级可使用小红花;中年级或用红旗,或用等级制“优”以示鼓励,稍次者可以“良、合格、不合格”等级评价等等。
二、在旁批上改革创新
有些作业错误,仅用批改符号仍不足以使学生确切明白错误的原因,解题的思路、方法、能力。也并不能从等级中反映出来。因此,教师还有必要精心设计简短的“旁批”予以点拨导航,进行师生书面沟通。
在作业错误处旁批,一是直示式。即直接点明错误原因及所在。如256×8/20008进上的4不要漏加!二是质疑式,即对作业中的错误提出疑问,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如7/24+9/24=4/6旁注“是1
最简分数吗?”三是劝诫式,即对态度不认真、作业屡犯同样毛病的学生,用旁批予以批评,促使他们端正态度,接受教训,改正缺点。如:“又抄错题了,要养成抄题写数应立即查的良好习惯。”这种旁批,要婉转灵活,切忌用一些尖刻刺眼的词语讽刺挖苦学生,使他们难以接受,产生抵触情绪。
三、在批改方法上改革创新
1.全收细批式。对于学生新授后的典型作业或单元过关试卷,教师宜采用此法。因为这类作业是学生的独立性作业和验收性作业,全收细批便于迅速准确地得到教与学的信息反馈,掌握教情与学情,利于采取相应举措调整教与学的方向。
2.师批生改式。学生作业时,教师在巡视中按不同程度抽阅部分学生作业,并将作业中有新颖性、简捷性、独创性的求异优解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格式规范作业乃至错误,记录下来,抄写在幻灯片或小黑板上,待学生完成作业,引导学生评改辨析鉴赏,共同提出优缺点,商讨矫正方略。这种批改方式,鼓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在集思广益中开阔了学生思路,利于克服学生思维的单一性及定势干扰,发展多向思维,也及时纠正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使当堂知识得到巩固强化。
3.重点面批式。这是给差生“开小灶”吃“偏饭”,当面个别辅导的批改形式。面批时,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亲切和蔼的态度,让学生边讲思路边解答,再在疑难处予以点拨解惑。这样的“格外关照”。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通过给差生补差漏缺,大面积提高了教学
质量。此法的运用,要慎重选择面批时间接待地点,避免学生面批时的羞愧感或受罚感,且每次人数不宜过多,每天一、二人为宜。
4.自批自改式。有些口算题或步骤简单的计算题,教师可采取公布答案或学生报答案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正确答案自我批改作业。自批时教师应就如何使用批改符号,如何订正错误方面予以技术指导和传授。最后成绩评定仍由教师来做。对能迅速找出自己错误的学生,原则上等级要“就高不就低”,以鼓励学生自批作业的积极性。此法省时高效,既减轻教师负担,又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但不能连续使用,否则很难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5.交换批改式。这种形式有两种:一是同桌交换互改,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学生以“批改者”角色作出评价;二是优生、差生互换互 批,“小老师”对错题进行分析辅导、督其订正。这样做,有利学生互帮互学,增进友谊,共同提高。为此,教师在编排座位时,可有意识地让程度不同的学生结对而坐,切忌两个差生搭档互改的情况发生。
6.小组批改式。教师将全班学生按优中差不同程度前后左右搭配排定座次,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并选定组长。在老师的统一要求下,由小组长主持以某人作业为“示范作业”,大家逐题研究,然后逐个自批互查,肯定解答方法,指出谬误所在。对解题方法多样、解题过程复杂的,适当组织讨论质疑。之后全班集中,由组长简略汇报本组情况,最后教师小结。这种形式,能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兴趣,产生热烈学习氛围,减轻疲劳感,学生还能从批改中汲取别人新颖的思路、好的解法,并在与自己作业的对比中,养成严谨
细致的学习习惯及比较鉴别能力。此法运用,组长的任定以“轮流执政”为佳,给每人都提供“领导”他人的机会。当差生“执政”时,尤要细心鼓励指导,切莫挫伤他们尚未建立起来的自信心。
7.集体批改式。这是组织全班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进行批改的形式。即教师安排部分学生示范,其余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组织学生“评头论足”——讲述算理和解题过程,评价解题策略,指出错误,分析错误成因。这种批改,使集体成员无拘无束的思维交流中,让独 特思维相互融汇,从而产生新的启发、新的共鸣、新的思索、新的灵感、新的创造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8.开放批改式。即根据“群体效应”和“头脑风暴法”,就难度大、易出错或易混淆的作业进行讨论、争辩,“麻雀嘴”式的活动达成共识的批改形式。此法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和聪明才智,使他们的辨析能力、雄辩能力得到发展。运用时,教师最好以“旁观者”的姿态让争论双方“肆意拼杀”允许并鼓励学生指出对方思维的缺陷漏洞,最后教师概括,对“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求异思维表彰肯定。
总之,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实施教学改进,构建现代课堂”,不仅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更应向“批改作业”要“路径”。
第二篇:实施教学改进、构建现代课堂
实施教学改进、构建现代课堂
-----------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闫三民
开学初,我校在教师会上集体学习了《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纲要》和魏书生谈学校管理的视频,并进行了集体讨论和自主学习。学校要求我们教师要积极反思,自查自纠,促使我们的课堂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进一步促进焦中教育的更大发展。通过学习,认真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缺点和不足,我感到。我感到自己距现代课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为此,我就个人师德师风及教育教学作了以下的反思自查。
一、个人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不足:
1、课堂中的互动还不够。一般情况下,每次课前都能考虑到这点,但有时由于课时力争想要完成教学目标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有时将学生的自主探究改为教师讲授。互动不够,使很多 学困生不能紧跟上课堂节奏,学习更显吃力。
2、作业分层布置还未实施。(但这个在我看来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的)
优势:
1、备课前总能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确立教学重点、难点。对重点部分尽量花足够多的时间讲透彻。
2、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对难点尽可能的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听懂、理解、掌握、并能加以应用。
二、重点主攻方向。
课堂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生长,力争使课堂气氛既生动、活泼又高效;开展多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施行动的步骤
1、从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巧妙导入可以极好地诱发学习兴趣,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导入往往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
2、注重个体差异,强调激励性原则
下一阶段在作业的布置中我预备作分层要求:基础好的同学应附加完成相应补充练习,而作业的分层评价也需因人而异,尤其对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提供明确的线索,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让其学有所得。
3、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自由空间。
互动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我想在下阶段的课堂中我会有意的多创设这样的情境、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学力求构建“走入文本--拓展探究--回归文本”的开放式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
第三篇:“实施教学改进、构建现代课堂”的教师个人计划
4月24日,我校在教师会上做了有关青羊区教育局发布的《“实施教学改进,构建现代课堂”》的启动会,会上马主任传达了这次的会议精神。区教育局要我们教师要抓住全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机遇,以构建生态化、活动化、特色化的“三化”现代课堂为突破口,开展现代课堂的大讨论、大研究,促使我们的课堂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进一步促进青羊教育的内涵发展。作为一名有15 年教龄的我感到我们的教育要达到现代课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为此,我作了以下的个人计划。
一、个人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不足:
1、课堂中的互动还不够。一般情况下,每次课前都能考虑到这点,但有时由于课时力争想要完成教学目标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有时将学生的实践操作改为教师演示。
2、作业分层布置还未实施。(但这个在我看来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的)
优势:
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讲课富有激情。
2、备课前总能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确立教学重点、难点。对重点部分尽量花足够多的时间讲透彻。
3、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对难点尽可能的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听懂、理解、掌握、并能加以应用。
二、重点主攻方向。
课堂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生长,力争使课堂气氛既生动、活泼又高效;开展多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施行动的步骤
1、从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巧妙导入可以极好地诱发学习兴趣,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导入往往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
2、注重个体差异,强调激励性原则
下一阶段在作业的布置中我预备作分层要求:基础好的同学应附加完成相应补充练习,而作业的分层评价也需因人而异,尤其对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提供明确的线索,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让其学有所得。
3、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自由空间。
互动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我想在下阶段的课堂中我会有意的多创设这样的情境、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
数学教学力求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
第四篇:“实施教学改进、构建现代课堂”的教师个人计划
“实施教学改进、构建现代课堂”的教师个人计划
4月24日,我校在教师会上做了有关青羊区教育局发布的《“实施教学改进,构建现代课堂”》的启动会,会上马主任传达了这次的会议精神。区教育局要我们教师要抓住全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机遇,以构建生态化、活动化、特色化的“三化”现代课堂为突破口,开展现代课堂的大讨论、大研究,促使我们的课堂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进一步促进青羊教育的内涵发展。作为一名有15 年教龄的我感到我们的教育要达到现代课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为此,我作了以下的个人计划。
一、个人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不足:
1、课堂中的互动还不够。一般情况下,每次课前都能考虑到这点,但有时由于课时力争想要完成教学目标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有时将学生的实践操作改为教师演示。
2、作业分层布置还未实施。(但这个在我看来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的)
优势:
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讲课富有激情。
2、备课前总能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确立教学重点、难点。对重点部分尽量花足够多的时间讲透彻。
3、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对难点尽可能的通(欢迎访问范文网http://www.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听懂、理解、掌握、并能加以应用。
二、重点主攻方向。
课堂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生长,力争使课堂气氛既生动、活泼又高效;开展多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施行动的步骤
1、从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巧妙导入可以极好地诱发学习兴趣,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导入往往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
2、注重个体差异,强调激励性原则
下一阶段在作业的布置中我预备作分层要求:基础好的同学应附加完成相应补充练习,而作业的分层评价也需因人而异,尤其对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提供明确的线索,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让其学有所得。
3、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自由空间。
互动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我想在下阶段的课堂中我会有意的多创设这样的情境、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
数学教学力求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
您可以访问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实施教学改进、构建现代课堂”的教师个人计划》相关的文章。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摘要: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准确的教学目标是向导,清晰的教学思路是前提,优化的课堂结构是关键,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保证,拓宽的学习空间是延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质量课堂结构 学习空间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上下功夫。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的教学目标是向导。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准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是有效发挥教学目标的向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那么如何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要吃透编者选文意图。我们知道,被选进教材的每篇文章都承载着一定的教学任务,都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发展语文素养的语言范本。即使同一篇课文,放在不同的年级,其承载的教学任务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而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前要全面了解本年段语文学习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预设教学方案时,我们应通盘考虑整册教材,发掘同类型课文之间的共性特征与内在联系。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时,可以结合本课的教学,进一步体会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两首》所描绘的深秋枫林美景及枫桥环境的凄寒、幽静,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旅途中的孤独、寂寞的心情。
2、要深刻领悟课文内容。我们知道,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内涵丰富、情理质朴的文章组合而成。这些课文不仅承载着自身“所传播的信息”的显性价值,更隐藏着其“如何传播信息”的隐性价值,教师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文章中“所传播的信息”的感悟学习,只是目标之一,而不是终极目标,其主要目标应直指文章“如何传播信息”的隐性价值,即语文知识的积累内化,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教师不仅要读出文本的“深度”,也要品出语言的“精度”。譬如《沙漠中的绿洲》的教学,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到阿联酋人民保护绿化,建设美好家园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更要让学生在品读文字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3、要创造运用课后练习。对于教材中编写的练习题目,我们应当能“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比如,课后习题中的“朗读”、“背诵”,我们应当能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思考,理清课文的思路;边读边讨论,交流读书的感悟;边读边欣赏,体味语言的情味;边读边动笔,留下读书的轨迹„„要通过这样的读书实践,激活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比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的课后习题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这道练习题就很好地揭示了全篇课文核心教学目标的指向——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二、清晰的教学思路是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逐渐地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的特点。它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语 1
文课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清晰的教学思路应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我校把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大致分为四个环节: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3、点拨指导、建构生成。
4、强化巩固、反馈评价。
这样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有非常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加之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大大提高我们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化的课堂结构是关键。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书育人的活动,优化教学结构就是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向四十分钟要效益。课堂教学结构必须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树立“学教并重、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的尝试是:
1、激发兴趣,使之乐学。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采用激发兴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在教学中注意新课的导入,采用故事导入、谜语揭题、谈话导入、情绪渲染、直奔主题等形式,为学生主动走入课堂奠定基础。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中,首先组织学生举行“小小赛诗会”的形式,让学生在畅所欲“诵”、诗意盎然的活动中,有效激发起学生学习课文,学习古诗的兴趣。另外教师在 课堂上应多些风趣的言语,可以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不吝啬表扬,要善于鼓励,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感到不是被动的“要我学”,而是主动的“我要学”,真正找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感觉。
2、教给方法,使之会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要达成此目标,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会学呢?我们的做法是⑴、抓住重点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例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三自然段,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句子:“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紧扣“天各一方”、“一定也”、“思念”等词语,进行边读边想,再想再读。这样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学生通过反复读和悟,终于体会到王维在重阳佳节之际对亲人无限的思念之情。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例如,同样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三自然段中,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王维的兄弟们在重阳佳节到来之际,他们头插茱萸,登高西望之时,会说些什么?通过学生想象画面,练习说话,来体会王维和弟兄们之间平素感情愈深而此时思乡之情就愈切!⑶、指导学生圈、画、批、注。圈出重点词语,画出优美的句子,在重要的句段作适当的评点和批注,写上自己的体会等,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熟练地掌握这些方法,自学能力就会提高。
3、适度拓展,提升素养。语文课堂教学就如一道道菜肴,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就如烧菜用的盐,没了少了,这道菜则给人感觉淡而无味,多了乱了同样让人无法入口。因此,适时、适量、适度的拓展才是真正的有效拓展,在进行课堂拓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有点石成金的本领,学生的一句普通的言语,经教师智慧的点拨,就能焕发别样的光芒。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理解诗意时,我故意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是现在的山东省吗?同学们立刻议论纷纷,但莫衷一是。在课堂上我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诱导学生要在课后主动去收集大量的资料,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积累知识和培养学生多渠道学习语文、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⑵、注意过程与方法的引领。语文学习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方法指导不是教师的强行灌输,而是善于捕捉学生“典型”,发现学生的“经验”,加以珍视、表扬。教师设法引导学生掌握学法。评价是为了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它关注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因此,在注重结果评价的同时要注重过程的评价。如在教学《秦始皇兵马俑》中,我让小组开展讨论兵马俑军阵特点。有一小组在小组长的安排下,四位同学分工合作,发言精彩。我即时作出评价:“秦始皇所率之师横扫六国,这都与军阵中分工明确有关。你们小组分工明确,怪不得研究成果颇丰。”学生们都会心地笑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积极评价功能。通过课堂即时评价能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⑶、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当学生的价值观和文本的价值观发生冲突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我在教学《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蝉》一文时,当课文学习结束进行拓展练习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有什么话要向狐狸说?一个学生回答:“狐狸,你不该老用这样的方法去骗人!”我没有直接批评他的不是,而是幽默地说:“哦,我知道了,狐狸应该多想出一些办法来骗蝉呀!”在全班学生的一片笑声中,这位学生一下子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狐狸不是该如何去骗,而是不应该去骗人!
四、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保证。
1、转变教师角色,体现教学民主。
《新课程标准》呼唤教师转变角色,呼唤课堂上民主、平等。因为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师生关系才能空前融洽,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课堂效率才能得以保证。每位语文教师都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氛围,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关注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施教,逐一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民主的春风带进课堂,用民主的思想解放学生的思维,让率真的学生动起来,让自卑的心灵醒过来,让沉闷的课堂活起来,让每朵思维的火花燃起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每一个语文课堂都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成为学生释放浑身能量、探索创新的最佳地方。
2、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思维。
明代学者陈敏章说:“学贵有疑”。问题是学习的先导,是引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会学习的人才会有问题,不会学习的人没有问题,或是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要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要提升教学的效益,就应该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如果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他们就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时,在与学生一起走近贾岛、了解诗意、感情诵读后,启发学生说:“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有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等太阳出来山中云雾散后,贾岛不是就能找到隐者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立刻议论纷纷,有的说:“是的,这样就能很快找到。”有的说:“不行,因为山中草木茂盛,即使浓雾散去也不容易找到隐者。”这时,我及时肯定并鼓励其他学生要向这个同学学习,然后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同学们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各抒己见,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隐者是不会轻易让别人找到的,他是真隐士!
五、拓宽的学习空间是延伸。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而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具开放性和创造活力的基础性人文学科,语文教学必须构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只有开放,才能给学生以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和谐与活力!任何一种教本,都有它的局限性,所以教师要解放思想,打破教材束缚,打破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多渠道学习语文的能力。拓展学习空间的方法有:
1、课前收集。课前收集就是以“大语文”观为理念,立足于课堂,着眼于课外,实行课内外双轨运行,以此来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王维的资料,上课伊始,进行交流,让学生对王维有一个大致了解,为课文学习作好铺垫。
2、课中渗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不仅有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任务,还有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以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等多重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适当渗透相关知识。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可以在课堂上补充阅读王维的另一首思乡诗《杂诗》(君自故乡来),这样更能帮助学生理解王维的思乡之情。
3、课后延伸。课后延伸指的是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以进一步发挥,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后,课后搜集王维的其他古诗,为下节课“古诗朗诵大赛”做好准备。此举,拓宽了学生学习领域,使课堂学习有效延伸。
综上所述,要实施有效教学,准确的教学目标是向导,清晰的教学思路是前提,优化的课堂结构是关键,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保证,拓宽的学习空间是延伸。只有把这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 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主编 刘凤瑞 董成栋 第190页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 李秉德副主编 檀仁梅
【3】《中国教育教学杂志》,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