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亭中学数学学案编写模式讨论稿
龙亭中学数学学案编写模式讨论稿(试行)
班级:姓名:
1、学习目标.2、复习回顾:
用问题、填空或练习题的方式呈现.3、学生自学探究,教师巡视指导.(1)教师布置内容、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自学;
(2)学生尝试回答老师设置的问题或解答教师编写的题目;
(3)各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
4、当堂训练(或达标检测).(1)学生解答学案上设置的问题,先独立解决,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
(2)可让个别学生进行板演,教师进行点评。
5、布置作业.分层布置作业:大概分两种情况,以学案编写的为主。
(对于学案的编写既增加课前预习的设置又有课后作业的分层布置)
数学教研组
二0一三年一月
第二篇:新村中学数学模式
我们的“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班级学生一分为二,一半的学生是“师傅”,另一半的学生则是在这些“师傅”教授下的“徒弟”。
谁是“师傅”,谁是“徒弟”,不是单凭考试考试成绩来确定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品德行为,把他们粗线条地划分成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弱。然后,采取学生自愿建组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照优秀—一般,良好——较弱的座位调好。同位之中,一个成绩优秀些,是为“师傅”;一个成绩比较弱,就是“小徒弟”。这个“小师傅”的主要职责是教会这个“徒弟”学习,督促、管理“徒弟”学习常规,培养“徒弟”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徒弟”不但要接受“师傅”的学习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和“师傅”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信心。
第二,我们将“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归纳为“五步十环节”教学法。
1、知识回顾
(1)展示师傅总结的知识点,其他学生适当补充。
(2)教师出示知识结构,师徒互相检查提问讲解,师傅对徒弟所讲情况进行指正、讲评,期间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抽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题型讲解
(1)教师将课本、新课堂等资料上曾经做过的题目进行归类,使题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题号及页数板书在黑板上或投影在大屏幕上。
(2)师徒按照教师出示的题目结合自己的情况互问互讲互学。教师提醒师徒边讲边写。徒弟会的先让徒弟讲,徒弟不会的时候师傅给徒弟讲,徒弟会了再讲给师傅听,师徒都不会的时候,师傅自主向其他师傅请教后再讲给徒弟听,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易错点、疑难点让学生到黑板板演,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共同交流。
3、巩固提高
(1)教师根据学生讲过的题目并结合课前备课设置变形题,通过多媒体出示给学生,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交流,拓展延伸,达到灵活运应。(2)师傅针对徒弟出错的地方设计诊断性变式题,师徒共做后,互相讲题,让徒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教师适时加以纠正点拨。
4、总结归纳
(1)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知识易错点,学习方法,数学规律等,总结易错点。
(2)教师在此时、出示知识结构,进一步强调本节所学,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的目的。教师适当评价师徒表现。
5、当堂作业
(1)教师当堂布置作业,作业应该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从知识点、典型题目等方面分层次设置。
(2)学生开始写作业,要求学生尽可能当堂完成,实在完不成的课后完成。在“五步十环节”的教学模式中,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徒弟”会的先让“徒弟”讲,“徒弟”不会的时候“小师傅”再给“徒弟”讲,“徒弟”会了再讲给“师傅”听。师徒都不会的时候,再由“师傅”自主地向其他“师傅”请教后再讲给自己的“徒弟”听。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后,就重难点进行纠正点评。这样,就特别关注了“徒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为“师傅”展示自己为师者的风采提供契机。从形式上看,教师已经退居次要位置;其实,教师的作用又无时不在,只不过这个作用是更好地发挥了全班学生的能动性而已。
以上主要是就复习课的“五步十环节”教学模式而谈的,新授课、讲评课也是“五步十环节”,只不过根据其教学任务和目标的不同另有设计罢了。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特殊优势在于:
1、学生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
2、“师傅”与“徒弟”“教学相长”。
3、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
4、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5、提高课堂有效学习时间。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把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里应该说,他们自学很有兴趣,乐学,爱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这种学习策略非常成功,非常值得推广。”
我认为成功的有这么几点:
“第一点,有利于全面培养合格学生。“第二点,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一个老师讲,几十个学生听,讲三四十分钟,大家自然可以对比。”
“第三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学只能学知识,能力需要通过训练来提高。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是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和谐互助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自学,互相讲解,要讨论,要碰撞,要展示,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模式。”
“第四点,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多了成功的体验。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使学生体验的机会增加了,再加上老师尊重学生,题做错了也没关系,老师想办法让你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第五点,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是被实践检验了的行之有效的成功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来学习,来推广。” 一、五步十环节和谐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五步十环节
1、交流预习
预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做好交流工作。(1)温故知新
预习己学知识的时候,寻找与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提要,以师友相互提问为主。(2)探索新知
师友相互交流在新课预习中所掌握的知识要点概念、例题,课本习题的情况,以及自学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巡视参与师徒间的交流,以了解各小组的预习情况。
2、互助探究
这是一节课的核心部分。通过师生互助,生生互助,探索知识,形成能力,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成长,这里的互助是发自学生内心的,是为了同达一个目标而进行的精诚合作。(1)互助学习
师友共同学习例题或导学案中学习提纲,一起总结知识要点,找易错点,并通过相互讲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合作探究 在师友互助学习的基础上,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合作互动,学生能在比较充分的时间讨论交流。在这个环节中,既有教师设计问题的交流评台,又有学生课前预习中疑难问题解决,也有师友在互助学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学习小组探究的基础上,每个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对探索的成果做展示交流。师生对小组发言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肯定不同见解的合理性,要及时引导点拨,解答学生的迷惑。
3、分层提高
这是一节课的关键部分。该步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学生所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可以各取所需。二是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己有的层面上有一定的提高。
(1)分层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处理导学案中的高、中、低三档题目。引导优秀学生放弃部分低、中档的基础题,优先做高档题。
(2)交流提高。教师订正答案后,基础题让学友讲给师傅听。学友解决了不了的题师傅帮忙解决。较难的题经教师点拨后,小组讨论,分层练习。鼓励学友思考中等难度的问题,老师在巡视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检查师傅的学习与指导学友的工作情况。
4、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是形成知识系统化的重要环节。不能是老师的单向总结,而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以便于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1)梳理知识要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要点,师徒交流,总结知识点和学科思想,学生集体交流,老师根据情况补充、纠正、点评。(2)出示知识体系
在学生梳理概括的基础上,老师出示知识结构,并作简要强调。
5、巩固反馈
巩固反馈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取其有典型价值的内容,而且批改的形式也应灵活多样。(1)当堂检测 教师出示检测题,当堂限时完成,当堂检查,或师徒交换批改,或自批,或教师收取后课后批阅。(2)互助过关
师傅根据学友反馈的情况,课后互助过关,教师出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二、五步十环节和谐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支持
1、学校将组织教师按照五步十环节和谐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的要求编印导学案,为师生落实该模式做好准备工作。
2、为便于学生互助学习,合作探究,本模式要求每个班级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平均分到各组,每组6人。各班级、各小组要有激励学习的措施和评价标准,以确保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均衡发展,共同提高。
3、“五步十环节和谐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为我校新授课课堂教学基本框架。“教有模式”、但“不唯模式”。各教研组要根据学科特点,认真研讨,有效借鉴先进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
4、教师是有效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要深入理解、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挖掘知识能力间的内在联系,精选开发素材,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情感要求。使用好学校编印的导学案,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让课堂充满活力。要树立“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效益观,实现“当堂清”目的。
5、本模式还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互助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自我;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学会课前有效预习,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课后归纳整理,延伸增强题目交流。要使用好助学和导学案,增强互助学习意识,师傅应多关心指导学友,学友应谦虚好学,尊重师傅。
第三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之如何编写导学案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之如何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改革和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媒介,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和方向盘,在探索和构建“自学、交流、拓展”高效互动课堂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前段时间,大多数教师都能认真研究学情、钻研教材、搜集资源,精心设计导学案,很好地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但是,也还有部分学科部分教师对导学案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到位,对导学案的编写要求不明确,设计的导学案质量不高、作用不大。
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现研究制定《如何编写导学案》。请各备课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并对前期导学案的编写工作进行总结反思,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指导和督促本组教师编制出高质量的导学案,更好地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服务。
附:如何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和课堂学习的质量,一份高质量导学案的形成,既是个人智慧的体现,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导学案的质量,体现的是教师对课程的把握程度和教学设计的水平,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记录和记载,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导学案的质量,是实现学和教协调发展的保障。
一、导学案编写原则
1、导学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昧做练习。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而不是一张测试卷。要通过由易 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设置,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导学案中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要构成一条明晰的学习线路图。
2、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的编制应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
3、主体性原则。导学案的使用者是学生,要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做”中学;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4、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挖掘、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5、层次性原则: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学习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要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螺旋式上升,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导学案的设计,一般分为识记、理解、应用、拓展四个层级。
6、方法性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用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7、课时性原则。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打算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导学案编写要求
1、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无论是导学案的编写还是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因此,编前必须深入阅读文本,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切实认真地备好教材,为导学案的编写打好基础。
2、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先由主备人“个备”,再返回学科组“群备”。主备人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完善、修订。任课教师拿到导学案后再根据本班具体学情进行“复备”,这样,导学案方可进入课堂使用。
3、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案必须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对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4、导学案所涉及的学习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一目了然,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
通常第一层次为“识记类”,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迅速解决;第二层次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第三层次为“应用类”,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实际问题;第四层次为“拓展类”,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挂钩。
5、怎样设计问题?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②问题不宜太多,太碎;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 并思考;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法,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学生的思维积极性;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以为是怎样的?”、“你判定的根据?”、“你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这个问题或者这个题的关键点是什么?”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具体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6、每个导学案的份量要适宜,言简意赅,要合乎实际操作,有实效。通常一学时为16开纸正反面2页。
三、导学案构成
“导学案”通常由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展示提升、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等几个环节构成。
1、学习目标。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为学生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数量以2-4个为宜,不能太多,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2、学习重、难点。重点难点的把握要准确;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材(教材),确定重点。
3、知识链接。复习相关知识或引入与所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目的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4、学法指导。有两种呈现形式:第一种是把学习方法渗透和融入到知识的导学中,不单独呈现。第二种是学习方法单独呈现。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在导学案中提出明确的要求。
5、学习过程。此环节组合要合理、恰当、灵活,符合学材(教材)内容;学习步骤要自然、流畅,不僵化。学生活动设计要有针对性,每一个环节、步骤学生应做些什么?如何做?设计要具体,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也是解决了下一个问题的前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问题,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活动设计要体现对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课堂学习的生成情况选择精讲内容,精讲时间安排适时、适当。学法和教法的设计,要体现出优化和融合。
6、展示提升。展示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统一答案。要突出展示的三大原则,即问题性、互动性、创新性。也就是说展示内容应是组内或全班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即问题性;小组探究活动的成果应该以组内共同认可的最优方式加以展示,同时还须克服一人展示而绝大多数学生无所事事的现象,无论是本组成员还是其他组的成员在展示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要认真倾听、做必要的记录,并随时作好补充展示的准备,即互动性;引导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独特的思考、发现的一些规律等,即创新性。课堂要展示的既有学生对学习目标中重点内容的解读,也有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发现和感悟,还应有本组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更提倡有就某一问题的独到见解和认识。
7、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学生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与其它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它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的要求。
8、达标检测。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有分层次设计,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规 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9、学习反思。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感悟,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学生填写“学习反思”,当作复习时注意的问题。导学案上应该有留白处,让师生在导学案的使用中写下生成的知识点。
注意事项:
导学案的组成部分应根据学科特点灵活把握,切忌教条。编写导学案必须一学时一案,内容不能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不能以教案定导学案,着眼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第四篇: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和教学模式
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和教学模式
杨店中学
李红林
一、导学案的设计理念
为了方便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材为基础,建立在大纲的要求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好学,老师好用的前提下编写好导学案。
二、导学案编写结构和教学模式 1.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整堂课的核心,可见分量之重。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展开,由简到难,由低到高,呈坡度递增逐层深入。
在教学中,提前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右上角,可师写,生写也行。师还要讲解学习目标,重点提示学生在关键词上画波浪线,一节课上完后,教师进行总结,指出这一节课落实好的学习目标,还有的目标做得不够到位的,需努力!
我听了昌乐二中初二10班一节语文课,这节课是《云南歌会》,出示的目标是:
① 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概括文本的能力。② 通过反复合作、探究,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方法。
③ 激情投入,热爱生活,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和赞美之情。
第①条、第②条注重语文能力培养,第③条注重情感熏陶,这课学习目标设计体现在三维上,知识、能力、情感,力求简洁、清晰、准确、全面。2.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难点要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设定,引导学生注意,这是集体备课中确定的。真正的难点是教学中动态生成,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预设和教学反思。3.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指“前挂后连”的知识。具体指把本节内容融贯于该学科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为本节铺垫。本节以后的学习作了哪些准备。4.学法指导
教师将之单独拿出或具体落实在问题的设计中,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5.学习内容
我认为学习内容应分三块。
一是自主学习,放在课前或剩余时间完成。满足C层吃到,B层吃好,A层吃饱。设计的问题以基础知识为主。
二是合作探究,放在课中,一般来讲学生需要同组内讨论才能解决成获得基本思路,是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基本能力的提升。
例如:《云南歌会》中:
合作探究:在这三种歌会的形式,作者的重点写作对象各是什么?三种歌会分别有什么特点?
歌会形式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写作对象 年轻女人 赶马女孩 村民
重
点
周边环境 宏伟场面
歌会特点 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朴素动人,自然美
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三是拓展提升,展示绝不是对原有知识的重复,而是小组学习遗留的问题性展示,是小组学习成果的生成性展示,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互动性展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有学习中新的发现、新的学习体验、新的感悟生成等等。
例如:《云南歌会》中的拓展提升是:1.如果你是一名游客,你最想参加哪个场合的合作,为什么?自由展示
口头展示
2.云南歌会给你留下哪些印象?自由展示
口头展示
师展示沈从文一段话:
产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如果没有一种特殊的环境作为土壤,这些歌不会那么朴素、真挚而美妙感人。
拓展提升: 猜猜他是谁?
请根据今天的学习所得描写身边的同学。要求:不能出现真实姓名
突出人物的特征,语言生动形象
学生描写身边的同学层出不穷,乐此不疲,饶有兴趣,学习人物的描写方法马上学以致用,能力得到提升。
除了以上所说导学案的编写和教学模式,阅读课程还未设定,相配套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小组建设还待开发,评价激励措施还未落实等相关问题,由此可见导学案编得再好,教学模式再新颖,也体现不出高效课堂的成效,虽然碰到困难多,我一定竭尽全力做好。
第五篇:如何编写中学学案
学案编写要求
(一)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
(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参与化原则
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案编制的要求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的“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
各科的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大体上来说,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基本同步,一个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紧扣大纲,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 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四)学案编制的内容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其内涵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学案导学”.1,学习目标
2,知识构成
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3,学习方法
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4,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编排由易到难,控制习题数量,按容易题:中等题:高档题为7:2:1的比例来编写,为兼顾程度较高的学生,可适当编拟一些选做题,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水平.(五)学案编制的一般栏目:
年级 学科 教材 课题 教师 审核
学习要点(目标)
重,难点分析
学习思路
学法指导
同步练习
自我测评
小结
资源链接(课外拓展)
学生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