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作业布置、批改及检查制度
东方小学作业布置、批改及检查制度
一、作业布置要求
1、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布置作业。作业布置作到有针对性、系统性、多样性、层次性。
2、教师在完成相应的习题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习题,并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作业的指导。
3、作业难度要适当,严格控制作业量。
4、学生作业本做到格式规范、统一;引导学生保持作业本整洁、字迹端正,按时交作业。
5、凡节假日,必须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
6、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二、作业批改要求
1、批改及时,作文本批阅不超过三天,其他作业当天完成批阅。
2、课堂作业全批全改,《练习册》、《优质课堂》必须全批全改,《新动力》要有针对性批改。
3、批改规范仔细,批阅中要多用鼓励性评价并注明批阅的日期。对出现知识性错误,错改、漏改、敷衍了事现象将严厉批评。
4、批改方式:面批、统一批阅(作文批阅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一次面批。)
5、作业次数要求:语文科大作文一学期按单元落实,小作文(日记、周记等)一周一次,中高年级段练习小字一课一次,低年级段小字一天一次;数学科作业一天一次。
6、凡假期作业学生到校时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并把检查情况书面或电话向家长反馈。
7、批改记载:对每次作业批改情况做好详实的记载,重点掌握学习困难学生的作业情况,加强指导。
8、每单元结束后必须进行单元测试,并将测试分数记录在第一个备课本的尾页。
三、作业批改情况检查:
1、检查方式:教师自查——教研组长查——教务处查。
2、检查时间:学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大检查。
3、检查记录:认真记录查阅的情况,并做好分析与调整。
四、奖惩制度:
1、按上述要求,完成质量高、有实效,对有关人员在学期教学工作考核中加以奖励。
2、未能及时完成批阅,或作业量严重超规的,酌情扣除奖励,年终不得评为优秀。
东方中心小学
2011年9月
第二篇:作业布置、批改、检查实施方案
作业布置、批改、检查实施方案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改进学科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次作业检查方案。
一、作业要求
1、教师布置作业要结合实际有明确的目的。
2、作业设计要遵循精活的原则,既加强知识的训练,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训练方式上应使学生有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的机会,必须加深理解,提高实效。
3、每学期按十六周正课安排学生书面作业。作业布置要适当适量,选题精要典型有针对性,坚决反对“题海战术”、“机械重复”。
4、要严格要求学生保证质量按时完成作业。特别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养成细心审题、书写工整、用字规范的良好习惯。要培养学生改错订正作业的好习惯
二、批改要求
1、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做到符号、字迹清楚、工整、规范。作业错误要指出,要有批改作业的日期,要有一定量的批语,批语多鼓励学生,多教给方法,启发学生自行改正。
2、杜绝把学生作业本乱涂、乱画和打很大一个“χ ”的现象,杜绝在学生作业上写污辱性的评语。
3、作业批改要对出现的问题分为分别问题和普通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着重讲解。要对作业做得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检查时间及要求
1、全校性大规模的作业普查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教师一定要在预定的时间准时上交学生作业不得延误。
2、每次检查都要做好检查记录,并及时与教师交流情况。
3、作业检查内容:
(1)作业数量是否适当。
(2)学生作业是否规范。
(3)教师批阅作业是否及时、认真。
(4)教师批语是否工整、规范。
(5)学生有没有及时认真地订正,教师有无及时复批。
第三篇: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
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
1、各科均应有课堂、课外作业;课堂作业尽量在课堂内完成,作业紧扣教材;注意适量,次数按课本要求,课外作业每科每次不少于20不多于45分钟。
2、严格要求学生保持作业规范整洁,不得在作业上乱涂乱画;
3、教师要反复教育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作业送交率不少于95%;对无故不做或抄袭作业的学生应及时批评教育丐督促补做重做,补做重做的作业教师应认真批改。
4、作业必须及时批改。
5、①教师须亲自批改作业。批改符号规范,批语恰如其分,以鼓励为主。②提倡多作面批,个别指导。③作文必须有眉批、总批,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
6、要记载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及时评讲,并采取适当措施补救。
第四篇: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
龙泉中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
布置和检查批改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教师改进教学、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并认真检查批改作业。作业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常的书面作业,如习题、作文及各学科操作性基本功训练的作业(包含实验报告);第二类是口头作业,通常指朗读、背诵任务及英语的听力作业等,第三类是综合实践性的作业。
一、作业题的选择 与布置
1、目的要明确。
2、难易要适度。
3、作业题要精选由备课组集体讨论确定。
4、作业题要分层。
4、教师布置作业时要具体、明确,包括时间、时限的要求。
5、作业要统一格式。
6、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作业总量必须严格控制不得超过1.5小时。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作业、大量机械重复作业。
7、节假日如布置作业必须适量,要固化基础,体现能力,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二、作业的批改与检查
1、布置的作业一般当天(或下一节课上课前)批改检查完毕。
2、书面作业有布置必须有检查,原则上要做到全批、全改。作业批改一律打等第,并注明批改日期。提倡个别面批、面评,要确保每生每学期至少面批一次。
3、批改作业要求给予书写评语,鼓励肯定学生。
4、非书面作业的检查形式可以多样,应注重实效。形式可包括听写、提问、抽背、课前演讲等。
三、作业反馈与讲评
1、及时做好作业批改后的讲评,对集中、突出的问题,要集中订正。讲评一般放在下一节的课首进行。
2、每单元、章节结束后,应要求学生将错题归类整理重做。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
四、作业质量的监控
1、班主任要了解班级作业的整体情况,如果各学科作业偏多或偏少,则应该协调处理。
2、级部每周必须选择不同学科和班级进行抽查,内容主要包括作业批改、反馈与讲评是否及时、合乎规范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对作业情况负有督查的责任。要采用随机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进行监控。教务处在学期中途和期末要抽调各班作业进行检查,并统计分析得分,计入个人考评。
(六倡导三禁止)
倡导精心选题,独立设计;倡导作业分层,分类指导;
倡导规范批改,关爱学困生;倡导总结反思,构建学科题库;
倡导人性化管理,多元化评价;倡导义务辅导,个别针对性辅导;
禁止未经选择过量布置作业;禁止以增加作业量来惩罚学生;
禁止向学生推销和变相推销教辅资料。
第五篇: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
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和了解学生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1、作业布置要适量,符合“减负”要求。内容要精选、难易要适度、设计要有梯度。
2、作业批改要求全收全改,对少数特殊学生(包括尖子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尽可能面批面改。
3、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准确,要有批语或等级、批改时间、纠错。作文批改要有眉批和总批。
4、做好作业批改记录,认真讲评,对错误集中的作业要集中订正。
5、周批改作业次数:主课(语文、数学)不少于4次(作文两周1篇),英语不少于2次。【一年级语文(上学期)设:拼音、生字、小楷;(下学期)设:生字、小楷、写话。二年级语文设:生字、小楷、写话。三至六年级语文设:小楷、作文、日记、周记】
6、学生作业要整洁,书写要规范,格式要求要统一。附评分表:
1、封面(2分)
2、学生书写(8分)
3、评语、等级(10分)
4、批改日期(4分)
5、纠错(8分)
6、批改记录(8分)实际批改次数(每多、少批改一次加减一分):总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