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惊现甲骨文作文
高考惊现甲骨文作文
2009年四川省的语文高考题作文为《熟悉》,有一位考生却用大多数人都极不熟悉的古汉字写了一篇作文。近日,某网站上出现“四川惊现甲骨文作文”一贴,令网友惊叹不已。发帖爆猛料据《成都晚报》报导,日前,大陆论坛网站上出现一篇名为《高考阅卷花絮:四川惊现甲骨文作文》的帖子,发帖者名为“dzjimagine”,好似一位在现场阅卷的老师,发帖称当日在语文组发现了“阅卷以来的最劲爆花絮”--一篇用古文字书写的作文《熟悉》。“dzjimagine”说,发现该作文的是语文一组的作文阅卷老师,他随后茫然地向阅卷组组长报告;由于高考没有规定不准用古文字书写,所以阅卷组组长仍然只有茫然地向语文监察组报告;而质检组的第一反应仍是茫然。
“经过粗略察看,这篇作文主要用了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字体,书写十分工整,字体非常标准。”该网友还说,这件事立即在语文阅卷组引起不小的震动,当晚6点左右当天的阅卷工作结束后,有老师向语文质检组打听这篇作文的评分情况,质检组的回答是,他们已经给四川大学的某古文字专家联系过了,请这个专家尽快将这篇作文的文字翻译成简体字,然后再评
定作文的水平。
发帖后短短一个小时就有不少网友跟帖,这些跟帖普遍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这考生“太牛
了,人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该考生应该在艺术考场发挥才能”。
一阅卷老师:此事千真万确
关于这篇以甲骨文写的作文,有几位阅卷老师表示,有听大家在议论此事,但没有见过那份试卷。但一位语文组阅卷老师透露,此事千真万确,因为他有一位朋友就在发现“古汉字作文”的那一组阅卷,该朋友亲眼见到这篇作文。朋友告诉这位阅卷老师,这篇作文几乎是写满了作文区域,大约有800字,写得很公正,一个小框内装了一个字。
不过,四川大学历史系的多位研究古文字的专家教授,均表示“没有听说此事,我也没有被邀请”。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的一些
专家教授,也被同样告知不知此事。
专家:考生真有才 可破格录取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古文字专家何山青说,我很想看看这份卷子都写了些什么。如果真有学生用古文字写出了800字的文章,是了不起的。古文字不如现代汉字多,很有限,我只见过古人用甲骨文写的文言文,最多400字;一般来说,用古文字写 800
字的文章至少都需要一个月时间。“
何山青认为,如果该考生用古文字真能写出顺畅的文章,一些高校倒是可以破格录取,让考生在喜欢的领域继续发展,”即便是
他其他科目成绩不好,都是可以弥补的"。
第二篇:四川高考甲骨文作文
四川高考甲骨文作文
高考作文原文:
作文翻译: 作为内容:熟悉
大雁因为熟悉了学飞过程中失败的艰难和飞入天空时的成功的喜悦,因此它不畏困难而直追成功,它看惯成与败;美丽的花儿因为了解种子破土而出时的困难和花开时的绚丽,因此它有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的心态,追逐成功,只因它熟悉成败;河流因为熟悉集成江海丰厚自己的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困难和流入大海时的博大,因此它有生命不止追逐不止的心态,追逐成功,只因它熟悉成与败。
熟悉成与败能使大家对生命更加尊重,对生活更有希望,对自己更有信心。看惯成败,能使大家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面对失败,不放弃自己;面对成功,能使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我们应当以一种熟悉而平常的心态,来追求美好未来。
以失败为常,更能深知自己的人生重要与意义。一个人在生命大道上不可能一路通畅,没有失败与困难。面对失败,十分多的人丧了面对它的勇气,从而对生命丧失希望,对自己丧去信心,对自己的人生意义生出不自信的心态。在此时,如果一个人能熟悉失败,看惯失败,便决不会因此而悲观厌世,他会寻求出自己失败的原因。因为年看惯成功和失败,他会相信自己的人生重量,会在自己失败的位置上抓起成功的尘土。熟悉的人会将失败当作取得成功的基石,自己的人生更是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丰厚起来的。以失败为常的人,对自己追梦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败能以最乐观的心态面对。
熟悉成功的人更能认知自己的位置,熟悉成功是任何一个人都想努力达到的一种状态,因此,自己要想成功,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追逐,不断更新自己。看惯成功的人,不会因一时的成功而忘了自己,反而会有更加深入的求知欲,熟悉自己的位置。当今社会竞争惨烈,能真正取得成功并长期成功的人,都能熟悉自己所处的位置,对社会潮流有熟悉的认知,熟悉成功,明白成功者是处于潮流之端的。
作为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该如此。中华民族因熟悉过去的失败,才能以永不放弃的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不断走向民族复兴之路;中华民族更因为熟悉了改革成功,才能不断地认知自己进而取得振兴。
熟悉成与败,能使个人成功,更能使一个民族永远立于世。(普老师按小黄摹写版本释读而成,文中错误未作修改)
作文作者已找到:
谁是今年高考中的古文字作文的作者?经过连续4天的不懈努力,昨晚本报终于找到了就读于省内一全国重点中学的作者小黄和他的语文老师普老师,并取得了小黄高考后摹写的古文字作文。普老师称,该考生用古文字写作文并非为了搞怪,而是兴趣所致,一时灵感。
古文字专家:
崭露头角不该在高考场上
本报讯(成都商报记者王冕)“应该给零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彭裕商教授说。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的弟子。对于传说那篇用古文字写成的高考作文《熟悉》是由他释读的说法,彭裕商断然否认。
彭裕商说,他还没看到过这篇作文,只是隐约听到周围人的议论。他表示:“如果这名考生考我的研究生,我也不会因为他用甲骨文来作答就另眼相看。因为,甲骨文、金文都是被淘汰了的死文字。可以把古文字当成是了解历史的工具,练书法也可以写。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得用简体字。你写篇作文,别人认都认不到,写出来又有什么意义?现代文字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系统,其成熟的标志便是高度的规范化。不管这篇作文的内容如何,单从这一点就和现代文字系统冲突。”
彭裕商认为,学生要是真有古文字功底,或是真心喜欢古文字,可以去考硕士、博士,也可以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现在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崭露头角,但绝不是在高考场上。”
到底用了哪些古体字?
当时写不出“熟悉”的古体字
第一眼看到这篇小黄高考后摹写的古文字作文时,记者对满纸工整的古体字非常吃惊。几位学过古文字的语文老师仔细查看后才发现,其中有甲骨文、金文、篆字等古体字。看过普老师释读后的文本,一些语文老师表示,虽然有些语句不通,甚至有些牵强,但基本意思还是能读懂。
普老师认为,平时小黄的作文写得更好一些,可能是因为用古体字影响了思维。他是照小黄考试后摹写的原文释读的。事实上考试时小黄恰恰不熟悉“熟悉”两个字的古体字,在考试作文里,他替换为“深入了解”这4个字。摹写时,小黄已经知道了“熟悉”该怎么写,于是就直接用了“熟悉”二字的古体字来写。
为何用古文字作文?
怕作文不出彩 冒险选择
普老师是最早得知小黄用古文字写了今年高考作文的人。“这孩子平时很乖的,从来不是一个搞怪、出位的人。”普老师回忆,考完后,小黄很高兴地告诉他这个消息,“当时他还挺得意的,觉得自己的作文还写得不错。”普老师听后,脸立即就沉了下来。“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说了好多次,高考应该注意些什么,就是不听。”有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的他深知,小黄的做法在阅卷老师那里未必被认可。
小黄当时顿了一会儿,才忙着解释道:“我不是怕作文不出彩吗?高考阅卷那么残酷,一分钟就可能判生死。”为此,他选了一个冒险的做法。“或许老师们会专门研究一下我的作文,也好发现我这方面的才华。”
一番争论后,小黄才开始后怕起来。后来,师生俩一直悬着一颗心,非常关注媒体的报道。
作者是什么人?
去年曾高考 有古文字天赋
事实上,这是小黄第二次参加高考了。去年高考,他没上一本线,最终选择了留在原校复读。“他学习很认真,在班上还担任了学生干部,做起事来也头头是道。” 进入复习班,小黄的成绩进步不少,“一直在A优线上。”普老师说,这个线在他们学校意味着“重点线”,上了这条线的学生,一般考重点大学问题都不大。一、二、三诊考试,小黄的语文都考了110分左右,“虽然作文不算写得非常好,但基本都在50分以上。”普老师说,小黄的意愿一直是想考一所上海的大学,最喜欢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有个叫刘钊的教授,之前破格录取了一名三轮车夫当研究生,只因为三轮车夫在研究甲骨文。
普老师是从小黄复读时才开始认识他的。但两人“很快就要好了起来”,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古文字。“一次,他拿着一个字来问我,古代的字应该怎么写。我一说,他马上就领会了,还把它的几个变体写了出来。”后来,小黄还向普老师借了他大学时文字学的课堂笔记、《汉字形体演化字典》等资料。“这个娃娃在古文字方面确实很有研究,很有天赋。经常一点他就通了。”
作文如何判分?
阅卷组指导委员会商判定
前两天看了本报关于阅卷老师认为小黄作文偏题了,分数不高的报道后,小黄和普老师都很郁闷。“看了报纸,他给我打了电话,声音一听就蔫了。”假如他的 4 作文只有8分,小黄今年的高考总分估计在480分左右,上重点高校又没戏了。普老师说,高考分数一旦打出来,就成了定局,没办法再修改了。但从小黄事后摹写的高考作文来看,他认为不算偏题。他写的是“深入了解成与败”。
据一位参与今年高考阅卷的老师介绍,在作文阅卷前,指导委员确定了思路,认为“深入了解”、“了解深入”这类的词都可以用来理解“熟悉”,考生往这方面理解并不算偏题。
有的老师认为,这篇作文没有偏题,因为“整个还是在谈人应该深入地去了解和看待成与败,熟悉成与败的关系”。虽然需要一些转换才能理解,但基本还是有理有据的。
反对的老师则表示,文章更多地去谈了成与败,离熟悉这个题目太远。
一位知情人介绍,小黄的这篇古文字作文最终只得了8分。语文阅卷组的指导委员们找古文字专家释读后,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会商,才最终打出了这个分数。
“有指导委员坚持认为应该给零分。”这位知情人说,该指导委员认为,虽然高考作文规则中没有规定必须使用简体字写作,但是国家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在公开场合、出版物、教育都应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简体字。“法律当然高于高考规定。”因此,应该判定这篇作文为零分。
但也有指导委员认为,判定零分不是很合理。“毕竟用古文字还是很新颖的。”偏题也不至于得零分。因此,最终还是给了他一个不高的分数。
第三篇:高考猜题作文甲骨文
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甲骨文”与“时尚”
整理:何丽霞
2018-04-08 【导读: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在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周,2018年广州市高三语文一测(俗称“一模”)结束,作文题成为关注点。本次作文题依然是材料作文,但是命题老师在材料当中加入了甲骨文。与以往相比,今年在材料中寻找突破口的难度增加。那么怎样才能从表层的信息中悟出深刻的道理,写出立意层次较高的优秀作文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18年广州市高三语文一测作文题目)日前,南粤中学高三年级的宣传栏上出现了这样一组标语:
这组标语运用了网络流行语甲骨文表情包,引起全校轰动。有同学很快搜索出,这些甲骨文表情包原来是由美术学院设计系陈教授和他的团队推出的。陈教授受“艺术与科学”学术运动的启发,借助电脑技术重新解读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设计出具有几何审美效果的甲骨文字体。
2017年,中国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正在成为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某报“时尚”专栏展开专题讨论,向社会征稿。
请写一篇文章向该专栏投稿,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优秀作文选】
让传统再一次成为时尚
在我的印象中,甲骨文、书信、诗词这些词语,都与时尚毫不上钩,它们的身上只会散发出浓浓的学究气息,环绕着“生人勿近”的气场;表情包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亲切动人的东西。那如果,他们来个融合呢?
那甲骨文首先站出来,加入了这场“改造”。最近风靡网络的表情包中,甲骨文表情包占了重要的一席之地。美术设计学院的陈教授借助电脑技术重新解读了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与当今流行的网络用语融合,开发出一套“甲骨文表情包”。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甲骨文脱下了身上厚重的褥袍,轻快地跳进了我们的视野中,焕发出它新的活力。
跟在打头阵的甲骨文后面的兄弟姐妹还不少呢。(点评:这一句是转折拓展,突破所谓任务驱动型的束缚,展示了视野的宽度。)不信?你看——汉服在每年的西塘与它久未见面的兄弟姐妹们亲切问候;书信在《朗读者》节目播出后飘满了大街小巷来到人们的手中;《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中华传统诗词又成为了“爆款”……这样的现象在说明我们对传统的热情被激发了,传统的文化又一次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时尚品。其实,传统的东西在很久以前不也是当时的时尚么?曾经的人们会为了一首诗歌而疯狂,在大街小巷里传唱,这像不像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曾经的人们也会为了求得一张纸而豪掷千金,这像不像我们购买新款手机时的疯狂?
(点评:后两段对传统与时尚进行思辨,打破任务驱动型对写作的僵化思考,不局限于甲骨文本身。这在考场上受任务驱动型毒害的作文,几乎每段必谈甲骨文,这让栏目编辑何以堪?让读者何以堪?)其实被我们称为“传统”的东西曾经也是轻快的,是灵动的,只是经历的时间的洗礼,它的身上附着了一层时光的沧桑,但他们完全可以重新跳跃起来,变得令人轻松愉悦。传统不应该是高居于庙堂之上俯视众生,它也应该在保持它原有底蕴的基础 上,换上轻盈的新装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新的时尚,让我们为之疯狂。
让传统再一次成为时尚,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最历史悠久的方式——利用当今最流行的东西。一部佳作让洛阳纸贵?那爱互动爱“微博”的现代人一定不会拒绝在微博上发起一个“与生活中的传统互动”的活动。一位名人让羽扇纶巾流行?那爱追星的现代人一定不会拒绝有影响力的人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宣传的传统。人们爱轻阅读,那我就把文绉绉的大部头用简短明了的方式来传颂。人们热爱微信,爱“斗图”,那就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用表情包的方式耳濡目染。
让曾经年少轻快的传统脱下厚重的褥袍,让传统换上时尚的新衣,再一次受到人们的追捧,再一次让万众瞩目。
【点评】
本文围绕“让传统再一次成为时尚”展开论述,立意准确,中心突出。文章开头扣住材料,巧妙地通过一个问句导入正文,接着从甲骨文表情包到汉服到朗读者到《中国诗词大会》,作者视野开阔,逐层推进,思维深刻,内容丰富,表现了对传统文化与时尚的独到思考;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证严谨,论据典型,反映出作者有着良好的结构意识和丰富的素材积累;语言灵活,排比、反问频现,句式变化多样,表达轻快,只是有些地方稍欠准确。
甲骨文与电脑技术相遇 ——别样的时尚
近日,一组奇特的表情包占据了大众的视野,它不同于往常的“厉害了我的国”的时代精神表情包,它是我们平时极少触碰的,但是对中华文化又是不可或缺的经典符号——甲骨文的演绎。甲骨文与电脑技术相遇,于是出现了甲骨文表情包,这一古今结合的艺术品——别样的时尚,激起了我对时尚的深思。(点评:对比中引出议题。)
甲骨文是中华文化古老而稳定的源泉,是中华文字文明的开端。她通过象形的方法,简单又形象地刻画出了物体的形态。随着文字书写的发展,甲骨文也开始由繁至简顺应着历史潮流的涌动而变化:精美工整的楷书,敦厚踏实的隶书,潇洒飘逸的草书,都是甲骨文的叶。甲骨文便像一棵大树,根深深地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不断开枝散叶,丰富了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有了绚烂的色彩。(点评:甲骨文的文化意义。)
但是在现在这种“提笔忘字”的时代里,人们都追求效率。所以用机器印刷,连字都忘了怎么写,又怎会记起遥远又生硬的甲骨文呢?好在甲骨文表情包缓解了这一尴尬:通过运用现代的电脑技术,将古老的文化融入时代用语中,使濒临于人类记忆边缘的甲骨文再次唤发了生机。(点评:甲骨文与时代的结合。)
时尚在我心中一直有两种意思:一便是时髦的,人人值得喜爱的;二便是经典,正如俗语所说,经典永不过时。但现在看来,时尚似乎又多了一重含义:融合古今。甲骨文表情包不正是如此吗?通过将经典的与现代的相结合,使得经典的文化再一次获得新生。歌手谭维维也是如此:作为现代歌手的她,挖掘了关中老腔的独特之处,并使老腔与现代流行歌曲相结合,获得了出人意料的结果与观众的喜爱,最后还登上了春晚的大舞台,与观众共享这一视听盛宴。(点评:对传统与时尚进行思辨。)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曾说:“终将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将成为 过去。”现在看来,倒也不见得如此。如果将古典的与现代的文化相碰撞,那么中化文明便有会长久地散发着其独特的光芒,成为永远的、不可抵挡的时尚。(点评:进一步深化议论。)
若一味地追求流行,所得的“时尚”就如浮萍般脆弱,经不起时代的考验;若一味固守传统,所得到“时尚”终将会被时代抛弃;但若将两者结合,那便就会得到真正的时尚。(点评:强化论点。)
【点评】
本文围绕“(甲骨文表情包)别样的时尚”展开论述,立意准确,中心突出,内容丰富。文章开头从甲骨文表情包引出自己对时尚的思考,形象地阐释了甲骨文的传统文化意味,进而提出我们今天“怎会记起遥远又生硬的甲骨文呢”的问题,接着用“甲骨文表情包”的出现,得出经典与现代的结合能产生别样的时尚的结论,而后是进一步举例论证,逐步推进,思维严谨,内容丰富,思考独到;文章结构巧妙,逐层深入,运用了喻证、例证和引用论证,反映出作者议论文写作功底;语言流畅,句式多变,表达准确,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文化界的时尚盛宴
一组高三的励志宣传标语引起学生对甲骨文的兴趣,当古老的中国象形文字从古代“穿越”到现代,又会与现代文明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当古代文化融入现代的生活,这是文化的“时尚”!
中国的甲骨文世界闻名,它象征的是中国文化的开端,更是研究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工具。但人人都知甲骨文,却不懂甲骨文,而陈教授及其团队的“有心”之举让甲骨文成功“穿越”,在现代“时尚”了一把。何为时尚?时尚,时代的风尚。一个时代所流行的风气、文化是一时代之时尚。甲骨文曾是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时尚,不仅是文字的交流,还刻到了器皿上,这便是古老的中国最原始的装饰元素。而随着时代发展、文明进步,甲骨文逐渐被其他文字所取代,退出历史舞台。现代科技让甲骨文重返我们的生活,不仅是传承,也是创新精神之体现。时尚,绝不拘泥于一时代之中,若可以继承之前的时代的精华,并加以创新,才应是文化界所追求的时尚。
将古代元素运用至现代之中,创新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情怀,时尚的是经历了岁月所积淀的浓厚的情感。甲骨文的流行,不仅体现了现代文明科技的强大,更让我们与古人对话,直接感受古人之美。而乡村教师把古代诗词改编成歌曲,让大山中的孩子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对生活、对未来不灭的执着的追求,一曲《苔》唱出了远久古人心中的情,唱出了孩子们心中的梦,唱出了乡村教师育人不倦的精神。这也是时尚,是诗歌的时尚,是文化的时尚,更是心灵的时尚。传承的是诗歌,是情感,传递着人间最淳朴的真、善、美。(点评:引用古典变时尚的《苔》的典例。)
当周杰伦的《青花瓷》传唱大江南北;当范冰冰以一袭“龙袍”礼服亮相红毯;当《贵妃醉酒》遇上流行歌手;当花木兰遇上好莱坞……(点评:视野开阔,古典变时尚的四个素材,很多同学难以想到,或转换到这个试题中来。)我们看到了现代文明的美,也看到了古代文化的美;我们看到了现代科技的发达,也看到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当古人的诗词在现代响起,当古人的文字在现代展示,这是时代风尚的碰撞,是文化最高境界之时尚。
时尚,时代的风尚。当我们在现代遇到古代,请细细观赏,眼前的文化之时尚盛宴。【点评】
本文属一类卷。审题准确,立意恰当。作者充分肯定了古文化经创新后成为时尚,传承了文明,收获了真善美。特别突出的是作者通过运用其较强的思维能力——由此及彼(类比思维),由点到面(概括抽象),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意义。
你的时尚,我知道
或许在梵高的《向日葵》中你能感受到西方油画色彩冲击的时尚,或许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你能感受到笔走龙蛇的时尚。但是在我眼中,我看到了属于你——甲骨文所特有的时尚。
你的历史沉积,让你成为历史中的时尚。在2017年,你成功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你被创造,被改进,被淹埋,被重新挖出,被重新欣赏。你的沉稳让你成为了历史中的时尚,你是中华民族文字的先祖,你所经过的悠长历史,你所特有的历史价值,无人能及。
你的形态之美,让你成为汉字中的时尚。古人根据事物所特有的形态和特征,形成一个个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文字。不管是隶书、行书、草书还是现在通用的简笔汉字,都是根据你优美的形态逐步加工、简化。你是汉字形态之先河,你的审美效果让你成为形态之中的时尚,像灵动的舞者,灵动多变,不同的形态给人不同的新颖视角。
你的正能量,让你成为时代潮流的时尚。一组甲骨文表情包由美术学院设计系陈教授和他的团队推出,他们借助电脑技术设计出具有几何审美效果的表情包,而这组表情包成为了南粤中学高三的标语。你将自己变成正能量传播到高三学子甚至是社会大众当中。甲骨文系列的表情包不仅传达了古代汉学的时尚,更加传播了当代社会所需求的正能量。在2017年一部关于慰安妇的记录片播出后,有的人截取其中图片做成表情包发布于网上。类似于这类不尊重历史,恶搞他人的表情包还大量存在。与甲骨文表情包相比,将甲骨文做成表情包更符合时代需求。正是因为你的正能量,让社会越来越和谐,给予人们更多的正能量与动力。
甲骨文的时尚,不单单是刻在龟板上,不仅仅是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更应该是深入我们心中。当你学会欣赏甲骨文的时尚时,你学会欣赏的是甲骨文的历史之美,形态之美,还有其在社会的价值。
甲骨文,你的时尚,我知道。【点评】
在任务驱动型的严重约束之下,这位同学还能采用散文化的中心句来进行议论,非常难得。因为许多同学的作文,在所谓任务驱动下,已经变成问答题了。这说明写作优秀的同学,无论老师怎样把它关起来,但才华是关不住的。
本文中心明确。开头与众不同,不是直接引用材料,而是采用类比的方式,由梵高的《向日葵》、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引出甲骨文,并归结到“时尚”这一主题。开篇干净利落。文章论述部分层次清晰,从甲骨文的“历史沉积”、“形态之美”、传播“正能量”三个角度来论述甲骨文何以能成为时尚。第五段不仅仅是对上文的简单总结,更是进一步明确甲骨文应成为现在的时尚这一中心。另外,文章用第二人称“你”来表述,在议论文中,给人以清新、亲切之感,并表达出本文作者对甲骨文的喜爱与尊重。
第四篇:大学毕业生求职惊现“三族”
大学毕业生求职惊现“三族”
广州日报消息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其中最心切的莫过于毕业生的父母,十多年含辛茹苦把孩子供上大学,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我们总能看见父母的影子,他们为毕业生提供经济来源,寻找关系,甚至排队。众多事实面前,无怪乎有人惊呼,大学生就业进入“老子时代”。
啃老族
小林毕业快一年了。与别人紧张地求职,勤奋地工作不同的是,她压根儿没考虑过工作的事。由于家庭富裕,毕业后小林过得并不拮据。目前,小林计划用父母的钱在广州买房,方便以后的工作生活。
像这种主动放弃就业,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不菲的人,职场上称之为“啃老族”,他们的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据某招聘网站调查,产生“啃老族”的主要原因,27%的职场人认为是“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20.8%的人认为是“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但缺乏真才实学而又不愿当个打工者。”
对此,职业顾问建议,大学生就业应该制订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毕竟融入社会、融入职场是事业腾飞的第一步。而对于创业幻想型的“啃老族”,职业顾问指出,创业前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考察,确认可行性,多咨询有经验的人,提升自己创业项目的成功率。
关系族
王娟(化名)就读于广州某大学新闻系,毕业时想在广州找个媒体做记者、编辑,但不幸的是,应聘两三家媒体都在初试中就被刷下了。幸好求职之初,王娟就请父母在家乡的城市“攻关”。最后,王娟还是回到家乡在一家报纸做了一名记者。
对于求职中的“关系族”,众多的毕业生认为这是职场上的“潜规则”。职业顾问指出,“关系”最多是一块敲门砖,给你一些便利,真正的职场靠的还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排队族
“子女求职,父母排队”是当今高校招聘会里非常独特的一道风景。在一些招聘会上,应聘大学生自己不露面,由父母帮忙排队、递简历。这种父母“越俎代庖”的例子,虽是少数,但广受争议,有评论者戏说,大学生就业进入了“父母就业时代”。
“父母排队”并不为大多数大学生看好,华南农业大学的周同学认为,“这简直不可思议,啥年代了,找工作还要父母操刀?”“父母排队”也不被用人单位看好。有招聘主管反问,连举手之劳的事情都不愿做,由父母代劳,我招你来干吗?
第五篇:经管雄姿,颁奖惊现
经管雄姿,颁奖惊现
12月6日晚7点,由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与校团委主办,各二级学院承办的“内江师范学院第十一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青春万岁’颁奖晚会”在我校东区礼堂举行。为期一个多月的艺术盛会在今晚圆满落下了帷幕。内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马元芳、校长谢峰、校党委副书记费文晓、副校长王辉和高云,我院党总支副书记商林威、团总支书记吴志晓与其他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及学生代表参加了这次颁奖晚会。
晚7:00,伴随着音乐学院合唱团充满深情的《红旗飘飘》大合唱,晚会正式开始了。颁奖仪式夹杂在本次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获奖节目之间,随着三等奖颁奖的结束,二等奖颁奖仪式也在我院师生的热切期盼中到来。在这次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期间,我院荣登二等奖的颁奖台,全院师生都在校团委副书记费文晓的授奖仪式下欢呼雀跃。接着,校园十大学生感动人物登台亮相,我院09级2班曹雨凭着自身的感动事迹当选,并通过视频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感动之处,令场下观众感动而深思。最后,颁发优秀组织奖,我院脱颖而出并榜上有名。党总支副书记商林威领取了由校党委书记马元芳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以广泛开展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为基础,先后成功举办了校园合唱大赛、歌手大赛、舞蹈大赛等多项文艺活动,参与面覆盖全校,获奖学生达四百余人次。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成为我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学子通过组织、策划、参与活动,塑造了品格,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加强了对校园文化艺术的理解。相信经管学子在今后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更展雄姿,开拓成金。
杨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