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技巧指导(2011年6月28修改)[大全]

时间:2019-05-12 13:4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记叙文阅读技巧指导(2011年6月28修改)[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记叙文阅读技巧指导(2011年6月28修改)[大全]》。

第一篇:记叙文阅读技巧指导(2011年6月28修改)[大全]

一、记叙文阅读技法(21种题型)

1、文学常识及文体知识:

文学知识:作家及其称号、代表作、国籍、文章出处 文体知识:(1)体裁:小说、散文、童话、寓言、神话等

(2)记叙文六要素、小说三要素、散文特点等

2、字词:

题型:(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解释词语含义(或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词语的表达作用及效果。答题技巧:

(1)注意形近字,多音多义字,易错音,易错字。[例:suǒ(琐)碎]

(2)解释词语含义:解词一般应先解释词语的本意,再答语境中含义,要联系文章中心内容及语境,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A、学会基本解词方法——词语互释、词素解凑,望文生义等。

(例:目不暇接——眼睛看不过来。应接不暇——人或事情太多,应付接待不过来。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

B、联系语境、人物形象、文章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还可以考虑修辞因素)。

例1:07年武汉中考题《海边荒石》15小题‚第7段说,离开了海水,‘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里的‘死了’是什么意思。‛ 答:指石头失去了它们在海边的美态。(分析:‚死‛在这里指失去了生机失去了原来自然的美。)

例2:2010年河北《最美的善举》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4分)

⑴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答:女人因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感到不好意思。⑵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了„„‛ 答:‚络腮胡子‛助人的秘密被发现后表情很不自然。

(3)词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A、从修辞切入。(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思想感情。)

B、从描写角度切入。[运用„„描写(动作、神态、语言„„),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感情。)

例1:《春》‚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的窥视大地的情态,表现了小草的可爱。‚钻‛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例2:07年沈阳‚只是一个普通人‛第5小题:‚请结合选文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的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

僵住了。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轻人看到老妇人光着双脚时的震惊,表现了年轻人的善良。

提示:分析词语表达效果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注意修辞的妙用。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情节)

答题技巧:

(1)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2)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找出文中的记叙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就是文章主要内容。

如《最后一课》一文的要素:时间是普法战争期间,地点是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人物是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事件是韩麦尔先生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普法战争期间,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里,小弗朗士在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3)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4)问题回答法。

这种方法就是自己设计几个问题,循着问题总结全文内容。例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起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总结:人物+事件+结果

4、考察文章线索。

(1)以题目为线索。例:背影、皇帝的新装、羚羊木雕。

(2)以实物为线索。例:《记一辆纺车》(以‚一辆纺车‛为线索)、《唐家寺的雨伞》(以‚雨伞‛为线索)《小桔灯》、《枣核》。

(一般为文中从开头到结尾反复出现的事物)(3)以人物(事件)为线索。例1:《孔乙己》中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例2:07年江西省中考题‚看山老爹‛。

明线:老爹一天的活动暗线:老爹对山林的爱

(4)以感情为线索。例:《阿长与〈山海经〉》中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荔枝蜜》中以‚我对小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藤野先生》中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暗线。(5)以时间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5、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答题技巧:记叙文常用的层次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按时空转移划分。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按时空转移分两部分内容。②按人物出场情况划分。例:《藤野先生》(1)遇藤野前(在东京)(2)在仙台与藤野相识相处(3)别后怀念藤野先生。③按事件的发展变化划分。(或按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例1:《范进中举》(1)中举前(2)中举后。例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1)在潘家酒楼上(开端)(2)鲁家客店(发展)(3)郑屠肉铺前(高潮)(4)巧妙脱身(结局)④按画面变化划分。例:《济南的冬天》第一幅画面面:阳光下济南的全景; 第二幅图画:雪后秀美的山景;第三幅图画:济南冬天的水。⑤按作者感情变化划分。例:《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⑥按逻辑关系划分(总分总式、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

6、考察主旨(中心思想):

两种题型:(1)归纳主旨。(2)谈感悟及收获。

答题技巧:

(1)归纳主旨:

A.要抓住中心人物与核心事件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B.抓住文结尾处的议论抒情句。C.掌握公式:

中心思想=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各类文章表达中心思想的一般句式:

a、本文记叙了„„表达了(赞颂了)„„精神(品质)(批判了„„)。〔写人、记事类〕

b、本文描写了„„抒发了(表达了)„„思想感情。〔写景、状物类〕 c、本文通过„„故事,说明(告诉)了„„道理。〔寓言、童话类〕

例:07年河北‚江南陶公柳‛23小题‚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陶公柳的赞颂和热爱的思想感情。

(2)谈感悟及收获:先把握好中心,然后将其升华或深化,或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结合现实谈一谈重要性、必要性等等

7、分析人物思想性格。

答题技巧:

(1)抓住主要事件,主人公做了哪些事,这些事件表现主人公怎样的思想品质。(2)从原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例1:藤野先生,文中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1)修改讲义(2)纠正解剖图(3)关心解剖实验(4)询问中国女人裹脚情况,这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求实等思想品质。)

例2:《唐家寺的雨伞》文章结尾就对人物思想性格进行了概括。‚人们传说着

这个故事,赞叹着商人的沉着、冷静、睿智和大气。‛

例3‚白苍鹭‛23小题‚西尔维娅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西尔维娅是一个天真、有主见、热爱自然的小女孩)(分析:西尔维亚喜欢这个英俊的小伙子,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捕杀他似乎很喜欢的鸟,可见她的天真。她始终保持沉默,拒绝说出白苍鹭的秘密行踪,说明她有主见,热爱自然。)

8、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

考点:(1)运用了什么手法?(2)有什么作用?(或这些描写用意是什么?)(3)

塑造某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答题技法:

(1)塑造人物手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正面、侧面、细节)。(2)作用:这些手法都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为下文情节作铺垫等。/突出主题,表达(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反衬社会的„„

总结:为人物形象服务,为情节服务,为主题服务。

(例1:《范进中举》‚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地,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愿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动作描写,表现了胡屠户爱财如命,虚伪。)

(例2:07年沈阳‚只是一个普通人‛第4小题‚选文第9段划线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外貌描写。突出天气的寒冷,为下文年轻人将鞋袜脱给老妇人作铺垫。)(例3:《我的叔叔于勒》塑造若瑟夫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什么?——反衬菲利普夫妇的冷酷自私,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

9、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文章重点句子一般有以下几种:

A.用做文章标题的句子B.有深层含义的句子(通常与中心有关)C.运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D.过渡句 E.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 题型:(1)解释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基本技法:

A.抓主干的同时,注意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着句子的内涵;

B.抓关键词语,如强有力的动词,富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以及一些特殊的副词;

C.根据句子运用修辞方法的特征、功能,分析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D.根据语境揣摩句子含义。

E抓住中心来理解句意,因为任何一个重要句子都与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F结合社会背景来理解句意,因为社会背景与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密切关系;

G.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比如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H.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这主要指那些在文中起总领下文、收束上文、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例:06年云南《你遗失了感动吗?》第⑥段中划线句子‚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假如青年时代的回忆里仅仅只有苦读和考试等情景,而没有被别人感动和感动别人的珍贵记忆,人生也是不够完美的。)题型:(2)重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A.结构上的作用:开头常引领下文。中间部分:承上启下、总结上文;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照应题目、总结全文。

B.内容上作用:开头常设悬念、埋伏笔、作铺垫、点题;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待背景;结尾议论抒情句常画龙点睛,深化中心。

[例:05年河北省中考题‚白苍鹭‛24题:文章第13段(即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含蓄的揭示文章主旨,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10、考察题目含义或作用:

解题思路:

题目的含义:(1)指出修辞(常用修辞:象征、双关,比喻,拟人),抓住特征,说明作用。(2)联系中心,需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分析。(3)挖掘表层、深层含义题目的作用通常有:(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阿长与山海经》);(2)充当文章线索(《背影》);(3)充当文眼;揭示文章中心(突出主题)((《爱莲说》)《白杨礼赞》);(4)新颖、设悬念、引发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兴趣等。(《变色龙》)。(5)引发读者思考。(《你遗失感动了吗?》)(6)作者思想感情的触发点(《荔枝蜜》《背影》);例1:(河南《六个馒头》)文章为什么要以“六个馒头”为题目?

答案:①以极平常的馒头为题目,引起读者的兴趣 ②六个馒头是本文的线索(故事围绕这六个馒头展开)。③六个馒头凝聚了同学之间丰厚的友谊,使文章主题得以表现。

例2:(重庆《长在岩石上的小花》)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

答案:形象点明了文章的主旨(2分.如果不写“形象”扣1分)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或者“黄春草”)(1分)

例3:《掌心化雪》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的理解。答案: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温暖的手,用火热的心帮助别人走出困境,融化冰冷的现实。(答题思路:抓住‚掌心‛与‚雪‛的比喻义。联系中心。)

例4:(河北06年《我看到了一条河》)

24.谈谈你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的理解。

答案:我找到了一次挑战的机会。(联系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回答)

11、环境描写的作用。

(1)写人记事类文章中环境描写及作用:

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

A.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以《孔乙己》为例,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便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势利,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B.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气氛;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心情;③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时间、地点);④为后文情节作铺垫,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交代事件发生背景,暗示社会环境;⑥烘托人物形象,交代人物身份、性格;⑦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

例1:《羚羊木雕》‚我一个人慢慢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 ——烘托了我内心的悲伤凄凉。)例2:2008河北《小扇轻摇的时光》‚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色里静静开放。月亮升起来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小院。

答:景物(环境)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我‛轻松闲适的心情。例3:《父亲的救援》‚文中有两处环境描写,请选择一处结合文章的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A)天黑且下着雨的时候。(B)小伙出院那天,阳光灿烂。答:(A)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1分),渲染了故事的氛围,暗示‚我‛遭遇车祸(出事)(1分)。

(B)渲染了故事的氛围,表达小伙子愉快的心情,暗示小伙子人生经历重大变故已经走出心灵的阴霾(答出一点即可 1分),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1分)。

例4:2011年河北《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19题‚选文第2段加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那里花木繁盛,风景如画,气候舒适宜人。‛

答: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为珍妮芙太太出场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托物言志类文章中景物描写作用:

a、用景物衬托所歌咏的对象的特征,为后文作铺垫。b、揭示环境的象征意义。

例1:‚访兰‛第二段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描写野兰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

例2:‚会飞的蒲公英‛ 21小题:‚文章第一段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

12、记叙顺序及作用。

记叙文的叙述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等。

顺叙,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是最基本的叙述方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如《背影》一文。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例:《羚羊木雕》中在爸爸妈妈逼迫自己向万芳同学要回‚羚羊木雕‛时,插入了自己与万芳同学的相处,写出了两人之间的友情。)

补叙:对全文情节进行必要的补充。(如《小桔灯》中结尾补充小姑娘父亲的情况属于补叙。)

考察要点:倒叙作用、找出插叙的段落、概括插叙的内容、分析插叙的作用。答题技法:

(1)倒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例:《驿路梨花》)

(2)插叙——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使文章情节更完整;衬托„„;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例:《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

例1:09年《萝卜花》

2.从全文看,文中⑥⑦两段的记叙顺序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答:插叙交代上街卖小炒的原因,突出人物形象

例2:2011年河北《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21题‚第8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答:交待了珍妮芙太太劝说医生改变手术方案的经过和遭遇不幸的情况;使文章内容丰富,情节起伏,突出主题,突出人物形象。

插叙作用答题要领:为情节、主题、人物服务。

13、修辞及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例:《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春花的绚烂多彩)

拟人:赋予„„以人的情态(把„„人格化了),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写活了。[例:《春》‚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赋予小草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表现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反问:起警策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省。(特点:无疑而问,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人们注意与思考,引起下文。

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排比:使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反复:起强调作用。(《海燕》‚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引用:引用一些名人名句,主要为了突出主题,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同时也能展示作者的读书功底与阅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07年河北‚江南陶公柳‛ 20题:‚文章第③段引用古人吟咏‚陶公柳‛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答: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赞美了(‚武昌柳‛)的风姿,表达了对陶公的怀念之情。

14、常用写作手法及作用。

(1)托物言志:在状物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所喻之人,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思想情感。如《白杨礼赞》、《荔枝蜜》《爱莲说》《陋室铭》)

(2)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阿长与〈山海经〉》)

例:2010河北《最美的善举》‚选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请就

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

答: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后写他的善举。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3)烘托、衬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如《爱莲说》)(4)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人物性格),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如:《范进中举》《变色龙》)

例:2010河北《最美的善举》‚选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 答: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如‚络腮胡子‛的粗俗与他的细心善良对比。(‚我‛的施舍与‚络腮胡子‛的善举对比;‚络腮胡子‛的大大咧咧与1号床母子的安安静静对比。等等)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

(5)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增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如:《范进中举》《皇帝的新装》〉(6)想象:(诗歌常用,具有创造性,如《天上的街市》中对天上街市的描绘)、(7)联想:(《天上的街市》中由‚街灯‛到‚明星‛)(8)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精神品质,如‚小桔灯‛象征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15、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考点: 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总结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6、揣摸人物心理活动。

答题要领:(1)用第一人称叙述。(2)结合语言环境。

17、前后照应(伏笔)。

考点: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前后照应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从情节角度考虑前后照应。作用: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例:05年河北《白苍鹭》21小题:‚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年轻人的口哨声,这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两次口哨声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18、考查人称及作用。

记叙文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有时也穿插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第二人称与读者拉近距离,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写得从容自由,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例:2010河北《最美的善举》‚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2分)‚ 答: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

19、相关拓展:

(1)结合语境填写空缺的话;(2)续写结尾、补写、仿写句子等。

答题要领:尊重原句修辞,句式保持一致。联系文章主旨;语言风格相近,与原文一气呵成。

20、考察文章相关内容。

例1:河北2008《小扇轻摇的时光》“说说选文标题“小扇轻摇的时光”具体指什么时光?(4分)”

答:一是指充满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一是指与母亲享受的美好时光。例2:《邂逅霍金》16.霍金的“幸运”表现在哪三个方面?(3分)

①身处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②身处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③身处懂得个人价值和时间可贵的剑桥。答题思路:代入——检索——提取——加工

21、开放性试题。

题型:①赏析型 ②比较型 ③评价型 ④感悟型 ⑤献策型 ⑥联系实际型等。(1)赏析型。

答题思路:句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记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

例1:07年河北《江南陶公柳》22小题:‚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②段进行简要赏析。‛

答: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早春陶公柳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陶公柳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例2:河北2010年《最美的善举》‚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答:示例: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

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例3:河北2011年《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20题‚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效果。‛(1)在早春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悄降临了。(2)温斯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

…… 答:(1)拟人(贬义词褒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出花草炫耀风姿的情景。

(2)夸张,突出表现了温斯莱特听到珍妮芙太太不幸遭遇后极度悲伤的情感。(2)献策型。河北2003年‚聘任‛27小题:‚假如你周围也有这样的人,你会给他什么忠告?

(3)评价型。[例1:河北05年‚白苍鹭‛25小题 ‚你对文章中年轻人打鸟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说出理由。

第二篇:初中记叙文阅读技巧指导4

(一)、先审文章标题 题目作用的归类:

一、1、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具有象征意义及双关义。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文题一语双关。“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结合文末主旨句揣摩标题深意,“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因此文题也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5、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

[提示]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品,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等,很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

二、课文简要例析:(结合学过的文章谈谈对下面题目的理解)《背影》:充当全文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来表现父子深情。《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阿长与〈山海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表达“我”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再塑生命 》: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

《变色龙》: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具有极强的讽刺性。《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层意思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二)、紧扣记叙要素,梳理情节内容

一、格式

1、对事件的完整叙述,我们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结局”的格式加以概括,概括时还要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要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答题样式:

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二、方法

1、提取法。即提取文章的中心句、主旨句、总结句作为概括性的文字。

2、自写法。即运用自己的语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概括。

(三)、整体感知文章,明确主题思想

一、要点

记叙文的目的一般是抒情明理,在阅读记叙文时,首先要仔细朗读文章,从整体感知,明确文章是以写人为主,还是以记事为主;目的是抒情,还是明理。

二、格式

1、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表达了„„

2、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歌颂)了„„表现了„„

3、写景状物:采用了„„方法,借助„„描写,赞扬„„

三、方法

1.在阅读语段时,可以在重点地方(说明文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首括句、尾结句,文中的设问句、过渡句;记叙文开头和结尾句、议论抒情的句子、景物描写的句子、人物描写的句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议论文中标志中心论点的词语,如“我认为”、“所以”、“总之”、“可见”、“综上所述”等)用铅笔画线,以利于了解、分析问题,同时也节省了再次整体阅读的时间

2、从分析题目入手:标题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有的标题没有直接点明主旨,但为我们分析、概括中心思想指明了方向。初中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技巧篇)

3、从分析首段入手:文章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

4、从分析末段入手:许多记叙文都是在篇末点明主旨或深化中心思想,分析结尾段落的含义常常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

5、从分析议论句、抒情句入手:记叙文的中心句、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我们善于抓住这个“睛”来看文章的中心意图。

6、从概括段意和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思想。

7、从联系作品背景入手:作品是社会的反映,内容是背景的产物。不少的作品,只有了解了它产生的背景,才有可能深切第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概括它的中心思想。

8、温馨提示: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没有原文词语可以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生

(四)、分清记叙顺序,体会表达效果

一、格式

1、顺叙:即按照时间或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其作用是:叙述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其作用是:造成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述是暂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其作用是: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称分叙,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件。

(五)、线索至关重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格式

文章以“„„”为线索,中间串写了“„„”“„„”等几件事,选材典型,脉络清楚,主旨鲜明。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春》以作者的感情发展为线索,即“盼春”“绘春”“赞春”。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二、方法:

• ①看文章的标题

• ②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 ③看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 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 当然,也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而是灵活地巧妙地运用了多条线索,如明线和暗线、主线和副线相互交织。

(六)、分析人物形象,归纳品质特点

方法:

1、抓住具体的事件作出整体分析。因为作者的褒贬全在具体事件的陈述和人物的描写之中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件来分析人物 形象。

2、通过作品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无一不是为表现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中心服务的。

3、抓住文章重点评价性词句来展开分析。因为这些词句往往暗示出文章的描写方向和写作意图。

4、注意文章叙事的详略、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分析作者所要表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

5、温馨提示:一用两字或四字词语概括,尽量用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一般从全文看)

(七)、揣摩环境描写,作用牢记心中

一、作用

1、社会环境。主要作用是交代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如都德《最后一课》是以普法战争为社会背景;鲁迅的《孔乙己》是以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的生活背景。

2、自然环境。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文章主题。

(八)、选好赏析角度,品味语言效果 方法:

1、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为原则。

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方法:

(1)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及词语的感情色彩。如阿来的《词典的故事》中“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漂亮”一词就要从它的引伸意义去答题,它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来,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怜悯使我对阿姨产生好感的内心活动

(2)联系文章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章的含义。一个好的作者唉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总是紧扣中心思想来选择他认为最恰当的词语。(3)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就是从人物塑造的高度去把握词语的作用。

(4)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好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因情而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脉一样贯穿文章的始末,在分析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时。不可不考虑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5)联系上下文理解在文中的含义。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尤其是紧靠其前后的内容,捕捉与其相关的信息。

(6)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有的还需要从修辞的角度,从限定的角度去考虑。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方法。

(1)根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理解重要句子,既“句不离段”。

(2)根据句子的位置来分析句子的含义。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并引起下文,概括句揭示下段内容。

(3)抓住相邻句,把握句子的语言背景材料,关注与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因为 其中往往隐含着重要的信息。

(4)根据修辞特点把握句子。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常常能破解一些句子的目的。

(5)还可以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记叙文中的抒情句、议论句往往起着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6)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

4、段落的作用、(1)、开头部分。记叙文。记叙文开头部分的句子或段落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有的开头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有的描写景物,渲染气氛;有的交代背景,明确社会环境;有的开篇抒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有的设置悬念,引起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结尾部分。记叙文结尾的形式也很多样。如:呼应开头;形象含蓄、发人深省的结尾;交代故事结局的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的结尾(卒章显志);抒情议论,深化情感主题的结尾。

(3)、中间部分。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有预设伏笔、承上启下、照应上文等。

(九)、写作手法多样,掌握特点作答

一、格式 这篇文章(或这段文字)采用“„„”手法,作者通过„„,使文章写得„„示例:这篇文章采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使文章含蓄,情感激越,作者的赞美之情借此得以淋漓尽致的抒发。(矛盾《白杨礼赞》)

二、方法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其作用 首先是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其次使文章更委婉含蓄,借助眼前之事,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主体。其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些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的相对立的两个面做比较。其作用是鲜明第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其作用是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而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其作用是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 特征,使文章有波澜。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人物的某些性格、品行和技能,使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正面和侧面描写方法相结合运用,可以使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十)、生发评价感悟,扣紧文章主旨

一、格式

此类题目的设问类型大多数要求 学生“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只要符合问题的要求,所谈内容言之有理即可。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表达时最好有标志性语言。如“我认为„„”“比如„„”等。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第表明自己的观点。再如“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给人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

2、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

3、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二、方法

1、感悟主题型。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抓住文章主旨,看清要求,就可以顺利解决。

2、人物评价型。要求是对文章的人物行为作出评价,是赞同还是反对。做这类题时,要鲜明第亮出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3、续写文字型。此类题目常常会根据文章内容设置一个具体情节,然后根据要求续写一段文字。做这类题目,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和叙述角度。如根据语境补写人物心理活动等。

4、选择判断型。此类题目一般会给出几种说法或选项,然后根据要求作出选择。这类题目往往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只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就行了。

(十一)、其它

1、言之有据,持之有理。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

2、值得注意的是,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

3、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4、弄清问题的意思。如“根据上下文”“请结合全文探究”“结合文章”“从全文看”“请根据文义”“用原文回答”等。

5、做课外阅读,需要书写的文字较多,一些考生常怀有侥幸心理,答案写得非常详细,以便阅卷教师从中找到正确答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考生回答问题时,应言简意赅。

6、生应在每一条答案前标明序号,以便阅卷教师一目了然地抓住答案中的几个采分点

第三篇:记叙文开头写法技巧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专题——开头和结尾技巧

(一)记叙文的开头技法

教学目标

1、了解记叙文的写法。

2、掌握运用记叙文开头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几种记叙文的开头技法 教学难点:记叙文开头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明确目标

作文“六字诀”:

凤头:文章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美丽动人 猪肚:中间要像猪肚一样丰满充实 豹尾:结尾要像豹尾一样警策有力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做事情如此,写文章也是这样。不少同学尽管有习作的材料,可往往被文章的第一句话难住,有的冥思苦想无从下笔,有的七改八改耽误时间。恰当、新颖的开头,不仅能使你笔下生花,而且能增加文采,吸引读者。下面提供几种常见的开头方法。

二、赏析佳作,归纳方法

1、开门见山开头法:

开门见山,就是直截了当的落笔扣题,总领全篇,纲举目张。

即开头简单交代时间、地占、人物和事件,直接入题。

如:放学的铃声早已在凄风冷雨中飘远,校园里空荡荡的,我孤独地在校大路上徘徊。突然,院墙边一株瘦弱却开着花的小桃树锁住了我的目光。——《就这样被打动》

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白杨礼赞》

如:“笑一笑,十年少”,生活需要欢乐,生活需要笑声……——《生活需要笑声》

文章直截了当的开头,直接进入主题,就更容易使中心突出,读者读起来也容易抓住要领,掌握内容,深刻了解主题。

2、描写景物开头法:

用景物描写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可以铺垫情节,导出下文。

即文章的开头先描写人、物、景,渲染气氛,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烘托人物,触景生情作了铺垫。

运用时要注意几点:1、不能为写景而写景,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衬托人物思想,渲染气氛,感染读者,引起共鸣。2、描写要抓住特征,遣词用句要准确,要适合文章内容的展开和人物情感的抒发。

如:西风卷着落叶,飘向东,飘向西,我的头发也随风东西飘飞,风缝钻进脖子,冷瘦瘦。一只大雁,只一只,孤独地向南飞着,洒下一路哀鸣。——《孤独的心》

如:《驿路梨花》中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里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边疆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金黄的大斗笠》中开头:“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此处写景暗示有雨将至,为下文送伞作了很好的铺垫。

《心中筑起一堵墙》教室外中开头:,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3、倒叙开头法: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悬念,增强文章吸引力。

如:站在这充满荣誉的领奖台上,望着台下一张张羡慕的笑脸,听着他们真诚的掌声,我忽然想起了两年前,他们——我的同学将我从孤寂的暗夜引向光明的经历。(《走出黑夜》)

4、抒发感情开头法:即文章一开头就将作者的亲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发出来。

如:有一个身影时常在我脑海浮现,有一种声音总是在我耳边回响,有一份思念和祝福长久地驻在我的心里。你还好吗,我的鸟儿?——(《那一次,我曾与你邂逅》)

5、揭示中心开头法:有的文章一开头就概括全文的内容并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

如: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子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琐忆》

又如:做一个大写的“人”,两脚永远踏踏实实踩在地上,不要轻浮、自大…… 这个道理让我终生难忘。——《现实改变了我》

6、运用修辞方法开头(生动形象或增强气势):

如:风雪,折断了大树的枝叶,却折不断大树的精神;暴雨,淋湿了苍鹰的翅膀,却淋不湿苍鹰的勇气;苦难,遮挡了我前进的视线,却挡不住我前进的信念。《生活因迎战苦难而精彩》

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懂得宽容,你便拥有了一份心灵的晴空,你的生活将春暖花开。《我懂得了宽容》

7、引用(或化用)名言警句、歌词俗语、名篇美句等开头: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

如:拿破伦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说:“不想登上领奖台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我终于站到了领奖台上》

如: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磨难挫折必不可少。《人生需要挫折》

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

如:“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在房间的上空回旋着。东子拿着父亲的信,泪水溢满了脸颊。三年了,东子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父亲的一封封信已将东子心中的仇恨化为乌有。东子掩卷而思,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满分文《常回家看看》)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从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发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绪回到从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练习:

请为《妈妈的爱》写一个开头,要求能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歌词或俗语、谚语、典故等。

8、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就是从事件过程或人物经历中截取最关键,最紧张、最能吸引读者的一个情节作为文章的开头,然后再依次记叙事件发生发展或人物行为经历的始末。

也称倒装式开头或直接切入式开头。即开篇以特写镜头写出事件的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事情的结果,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如:我怎么也没想到,在关键时候,他会背叛我。——《我的“死党”》

如:他点一支烟,猛吸一口,说:“你知道我一生最后悔的是什么吗?”——《往事》 如:《心灵空间的渴望》

“李轶凡自杀了!”“不会吧,他平时那么听话,学习成绩又是这么好,怎么可能呢?”“是呀。他的爸爸妈妈是那么地关心他……”

(接着作者追叙了李轶凡自杀的原因及经过,从而表现像李轶凡那样的学生们对拥有自己的心灵空间的渴望)

如:《人生之桥》”为题的作文开头:

楚子涵狠狠地踢了一下桥栏。

已经是离家出走的第三天了,三天中他就一直露宿在这座桥上,口袋里的几块零钱早已花光了,饥肠辘辘的他无力地坐在桥上。

(接着作者交待了楚子涵离家出走的原因,叙述了在桥上与一位老人的交谈,写出从中悟出一些深刻的道理)

通过从事情巨大的反差上落笔,设下悬念,从而吸引读者急切地读下去。

又如: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感受生活之美》)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的一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9、抒情式开头法

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在抒情过程中,也常常运用许多修辞手法。

如:《春》一文开头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头就运用反复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的强烈感情。

又如:学生习作《我爱秋天》开头:“一年四季,春的姹紫嫣红,夏的绿满枝头,秋的丰盈充实,冬的银装素裹,都宛如一幅幅画卷,但我更钟情于秋天”,这样开头既写出四季特点,又巧妙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情怀。

又如:“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又如:不是所有的爱都如春天的繁花,给你满心的喜悦;不是所有的爱如夏日的绿荫,给你一身的清凉;不是所有的爱都如秋天的金果,给你一季的辉煌。真的,不是所有的爱都容易拥有和感受,一如冬天的爱。——《冬天的爱》

10、设问法

直接提问开启下文,激发读者心中的疑问,吸引读者急切地读下去。

又如: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海底世界》

总之,好的作文开头应做到:一简、二新,三美。“简”就是开头力求简洁、明了,不啰嗦重复。“新”就是开头不落俗套,新颖别致。“美”就是开头能给人以美感,如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或借助修辞,或引用诗文。

练习:

在你的学习生涯中,经历了许多考试,总有一次让你特别难忘,请以《难忘那一次考试》为题,写一个记叙文的开头。

1、一个月前,发生了一件事,在人生的道路上,它成了我一个永远擦不掉的污点。(设疑法)

2、“某校一学生,考大学时作弊,被老师当场抓住……”看完报纸,往床上一躺,回忆起了小学毕业时那次考试。

(引用法)

3、爱让花儿明白了春雨的无私,爱让海鸥明白了大海的情怀,爱使我再一次明白了人生的价值。

(抒情法)

4、考试,对我们而言,是什么呢?是可怕的酷刑,还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或是人生中另一个新的起点?是的,考试很可怕,但也很辉煌。如果让我选择,我选择后者。(设问法)

5、又一次徘徊在秋季的苍凉小路上,纷纷落叶从眼前飘然跌落,一点点化为泥土,悄悄地融入了大地。五年前那一次考试又浮现在眼前……

(描写法)作业:

任选一作文题,拟一个有特色和新意的开头:

《心愿》《生活告诉我》《可爱的家乡》《真没想到》《我的欢乐》 《难忘的时刻》

【开头与结尾的语段示例】

●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揩干的。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友谊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友谊可以换其他词语)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

●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快乐=物质/欲望。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快乐方程式。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大,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物质消费有限,而欲望无穷大,将会怎样呢?路瓦栽夫人有那么多“梦想”,又有那么多“陶醉”,她怎么能不痛苦、伤心呢?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爱,有的时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但她一定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爱,有的时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壮,但她一定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投合;爱,有的时候不需要雄飞雌从的追随,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埋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沙的绿色长城。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

●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

●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的站在海边,翘首企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的翻飞盘旋,执著的寻求。

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

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黄金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梨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太阳每天都不辞劳苦地升起》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第四篇:记叙文技巧

一、备考记叙文需掌握的相关知识

1、概念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一体的一种文体。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即通过具体地记叙事件、形象地描写人物活动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读后使人受到感染和影响。

2、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分析要素的作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

3、线索

线索常见的有六种:物线(具体的实物)、事线、人线、地线(地点)、时线(时间)及感情线,有的文章还有明暗两条线索。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4、顺序

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三种: 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的作用是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的作用是:可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的作用是: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可丰富形象,突出中心。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阅读时,要善于抓住语言标志来判断。

5、人称

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常用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6、详略 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要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要略写,无关的则不写。

7、中心思想

对中心思想的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分析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眼,有的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概括。(2)分析文章材料。可通过材料蕴含的意义总结出中心思想。

(3)分析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有的文章开篇点题,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主题或深化主题,通过对文章开头或结尾的分析,就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思想。(4)分析文章中的议论、抒情句。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句子来揣摩文章的意图,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总结出中心思想。

8、表达方式

记叙文常用的主要有四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1)记叙,指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必要的交代和说明。

(2)描写,按内容可分为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等。从描写角度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3)议论,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及看法。

(4)抒情,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或寓情于事,或寓情于理。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9、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八种)(1)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使事理通俗浅显。(2)拟人:人格化,生动形象,有趣味性。(3)排比:加强语言气势,使感情更强烈。(4)设问:引起思考,突出答案。(5)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6)反复:强调语气,强化内容。(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8)夸张:突出特点,极力地表现。(9)突出的写作技法(表现手法)

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象征、烘托、衬托

二、中考针对记叙文的考点及题型

考点一:概括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情节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与主旨;

2、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及线索;

3、概述记叙的六要素中的某一要素。

考点二:体味重要词句的语境义、特殊含义、言外之意及其传达的感情,对优美语句进行赏析。

1、结合语境推敲、理解词语与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2、赏析文章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3、对文章某一方面的内容做出评价。考点三:品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人物形象;

2、感悟人物情感。考点四:景物描写的作用。

考点五;分析不同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在表达感情中的作用。

三、备考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解答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领是:整体把握,顺藤摸瓜。一般程序是:理解标题——通读全文——认真审题——再读原文——作答试题。

1、理解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是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的高度浓缩。从文中标题中,可大致看出文章所要描述的内容,可推测出其中蕴含的思想主旨。阅读时,首先从题目着眼,仔细揣摩,抓纲举目。

2、通读全文

通读全文的目的是对文章有个大致的把握,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理清思路,弄清结构,概括大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体验情感。具体做法:(1)第一遍,浏览性阅读,摄取各段大意,解决一个问题:写什么?(2)第二遍,解答性阅读,参悟一些重要句子、段落,作答试题,解决第二个问题:主旨是什么?

(3)第三遍,检查性阅读,对答案进行验证和补充,看答案是否针对试题,解答是否全面。

(4)注意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尤其是各段的中心句,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

3、认真审题

认真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审题时应注意四点: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答题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题干中出现的各文体常用术语,这是在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学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温馨提示: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规定了答题角度,提供了答题思路,隐含了答题信息,体现了答题规律。

4、再读原文

做阅读题要求学生要有整体意识,这样在解答试题时,才能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准确答题。做到眼中有问题,心中有全文,多考虑全文的主旨和思路。

5、作答试题 应遵循以下原则:

(1)问什么答什么,使答案充分、准确、有条理;

(2)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保证文通句顺;

(3)对于理解性简答题应注意“踩点”给分,要扣点答题,如不限制字数,可适当多陈述自己见解。

(4)书写要工整,条理要清晰,力求卷面整洁美观。

四、常见的题型答题方略

题型1本文标题的作用是什么?标题通常有如下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文章主旨或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题型2概括文章(文段)内容。

(1)弄清六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

(2)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原文复述。题型3归纳记叙文主旨。(1)从分析文章层次结构入手;(2)从分析人物和事件入手;

(3)综合分析文章的题目、开头或结尾,从而归纳中心思想。一般可以套用这样的公式来概括:本文通过记叙……事,表现(赞扬、揭露)了……精神(品质、实质)。

题型4分析人物形象

(1)检索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神情、肖像等描写;(2)检索精彩的细节描写;(3)抓住关键性语句深入分析;

(4)从以上信息中提取关键词来分析人物性格,对结果进行加工合并。题型5划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先分析属于何种描写方法,而后分析其作用

(1)人物描写,表现了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心理、品质);(2)环境描写,烘托了一种XX气氛,表达了XX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心理)。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题型6句子的修辞、作用?或句子表达效果、赏析。(1)分析句子中的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该句的修辞及修辞作用。常见的修辞作用答题套路

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XX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XX的情感。

拟人把XX事物拟人化(或赋予XX人的情感),形象地表现人物的XX情状,写出了……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XX,突出了(人物)的XX情感。夸张夸大(缩小)了……,突出了……的特点,表现了……的感情。反问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设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导对问题的关注,给人以启迪,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变化。

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给人以美感。引用引用诗句或哲理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题型7感受作者情感试题的做法

记叙文作者的情感往往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以及文中抒情议论的地 方蕴含着。

题型8评价类试题的具体做法:

(1)正确领悟文章内涵,细读文本,要紧密结合选文的有关内容进行评说;(2)紧扣原文,紧扣题目所问,感受、体会认识作品,不可不着边际的空谈;(3)感受一定要联系实际,应该有个性体验,要独特、有新意。要仔细咀嚼文中重要语句的内涵,尤其是包含作者情感倾向或体现文章主 旨的句子。这是评价的出发点。

(5)无论赞成与否,都要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即言之有理。题型9某段在文中的作用。在文章开头(1)引出下文;

(2)点明故事所要描写的内容;(3)照应文章标题;(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5)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在文章中间

(1)过渡(承上启下);

(2)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在文章结尾(1)总结全文;

(2)画龙点睛,点明文章主旨;(3)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记叙文应试小贴士

整体感知是灯塔,词句理解有方向。概括莫忘“六要素”,体会要从文中来。信息筛选勿遗漏,梳理归纳条理清。修辞效果要分清,语言赏析重内容。段落作用看位置,性格分析看描写。表达方式作用异,议论抒情显主旨。答题要点要全面,准确到位得分高。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梳理与答题技巧

第五篇:记叙文之修改

四、鼓励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在《我怎样写起小说来》这篇文章里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这是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经验之谈。

然而,我们农村中学的大多数学生写作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写好作文后往往不检查,也不修改,就匆忙上交了。导致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写作态度不端正。但是仔细想想,学生不会修改文章,没有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才是他们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但是,就学生修改文章而言,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写作能力很有限,让他们自己修改文章,就更加困难了。所以,教师应该引导他们积累一些最基本的修改作文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这种修改作文的习惯。

<一>、是通过朗读来修改作文。

通过朗读来修改作文这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作文写好了,再读一、二遍,才能发现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病句。所以要求每位学生写好作文后,让他们读几遍,听到有问题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再进行修改。

<二>、语句、语法等方面的修改。

1、对于语句的修改。一般来说删去或增加一些字、词、句,使语言更加简洁明快、表达清晰,使语句的内容更加准确、生动、通顺。

2、注重语法中的一些细节。有必要时将作文当中的部分语序进行调整,使作文的表达合乎逻辑,或者换个词语或句子,使作文的前后内容的表达更加严谨周密。

要注意对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进行仔细查找、并及时改正,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行文的习惯和端正的写作态度。最后在修改中,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知识和老师、同学平时积累的实践经验来加以改正。别外除了在学生自我修改的基础上,再鼓励让学生互相修改。鼓励学生经常性地开展两人或几人一组的修改作文的小组,让学生相互之间展开讨论,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共同进步目的。至于对作文的选材、主题、情节等进行修改,我要求学生写作之前,列出提纲,然后按提纲安排的内容来进行写作。

总之,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又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活动。教师要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每次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写作当中的优秀作文,应及时在班级内进行范读或采用粘贴在黑板报上进行公示等形式给予鼓励和肯定,利用好每次有利的机会跟学生进行交流,以便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责任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并且逐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

下载记叙文阅读技巧指导(2011年6月28修改)[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叙文阅读技巧指导(2011年6月28修改)[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中考指导: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精选5篇)

    2012中考指导: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 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备选答案有: 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 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

    记叙文开篇技巧

    记叙文开篇技巧 一、叙述介绍法 【简要交待式】 1、那一年我刚十九岁,大二学生,正是背着包到处乱逛的年龄。 2、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百草园”。 3、我有一支普通......

    记叙文阅读技巧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一) 1、文章 体裁 : 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记叙文阅读技巧(范文模版)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 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备选答案有: 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 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

    记叙文技巧[大全5篇]

    怎样写好记叙文 在中考中无论怎样变换形式,记叙文体仍然是主流。写好记叙文特别注意内容、语言、篇章结构这三方面。在中考评分细则中,对这三点的要求是很明确的。 一类卷要求......

    记叙文阅读技巧

    记叙文阅读技巧 记叙文阅读技巧一.各种表达方式。 (1)记叙。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是阅读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分清记叙的顺序与人称。 (2)描写。描写是记叙文中常用的一种表......

    记叙文阅读专题指导

    现代文阅读技巧 一,快速阅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 也许做到快速阅读,并非一件难事,但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就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我们阅读的时候,先要领会全文的中心思想,因为中心思想是整......

    记叙文阅读指导

    记叙文阅读指导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