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县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得到足够重视。为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我们总站抽调职工深入村屯农户,针对我县农机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县
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省处于上等水平,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名列前茅。截止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1.73万千瓦,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66%,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9,651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7,512台,拥有配套农具19,975台,水稻育秧大中棚20,000栋,水稻插秧机5,713台,播种机3,129台,联合收获机1,389台。现已组建水田农机作业合作社6个,水田农机作业协会18个。水稻生产普遍应用机械播种、大中棚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获,旱田也是机械播种、机械中耕、机械收获;水、旱田均采用机械整地等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调研表明,制约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程度不高,存在误区。
接受调研的大部分农户对大型农机具整地、播种、收获作业给农业生产带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灾能力、节种节肥、减少粮食损失、增产增收、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等作用认识不足不全。
相当一部分农户不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盲目地攀比,购置农机具随意性大,出现了各家各户拥有的机具小而全、品牌杂的混乱局面。全县水稻插秧机5713台,最佳作业期满负荷作业可机插114万亩,而实际机插只有80.5万亩,水稻插秧机利用率为71%。水稻收获机1,389台,可完成机收作业156万亩,而实际机收97.1万亩,收获机利用率为62%。拖拉机可进行整地、播种、中耕、田间运输等农机田间作业,可进行各种作业70天,而实际全县拖拉机平均作业只有30天左右,拖拉机利用率只有43%。
第二,农机装备配置结构不合理。
现有农机装备中,大、小型机车配置不合理,小型多而大型偏少。全县100马力以上拖拉机仅有12台,80-100马力才64台,一万七千多台拖拉机几乎都是中小型。在秋季深松整地、深翻整地作业中,只有100马力以上拖拉机才能达到理想作业效果,能够达到标准深度。我县每年需要深松、深翻整地14万亩左右,现有大马力拖拉机满足不了作业需要。小型机具作业达不到标准作业、作业质量不规范,不能进行联合作业,重复进地,造成土地板结,耗油增多,浪费能源。机多具少,机具配套比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全县拖拉机保有量17163台,配套农具19975台(套),机具配套比为1:1.2,比较合理的机具配套比应该为1:3。农具相对的不足影响了农机效率的发挥,造成了农机资源的浪费。
第三,乡镇农机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发挥不明显。
乡镇农机服务中心设置地在农村,面对农民,本该是最便捷、最有效的农机服务机构,但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没有资金设备等投入,对人员培训少,没有办公地点、维修设施,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维修服务能力差,致使绝大部分服务中心有名无实,已基本失去了应有的服务功能,不能发挥正常的服务作用。
第四,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局面尴尬,教育培训工作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机安全管理缺少刚性政策、法规支持,使工作经常出现尴尬局面。比如,农机安全检车没有上路权,为工作正常开展带来极大不便。又如,农用机车已达到报费时限而仍在作业,因为对此没有强制处罚规定,致使农机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农机教育、培训由于近年的投入减少,缺少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薄弱,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五,农机作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好。
全县2007、2008年两年分别在清河镇、祥顺镇、乌鸦泡镇、三站乡四个乡镇建立6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国家共补贴项目资金240万元。由农机大户出资牵头,其他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建立合作社。目标是通过装备大型机械,集中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带动、辐射周边地区,起到示范作用。
从调研结果看,合作社自经营以来,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经营情况不好。其原因主要是,组建初始,由于分散农户每家都有较多耕地,自耕自种,效益可观,不愿拿出耕地入股,合作社就没有耕地股,合作社大型机具,无活可干,年作业量很少,直接影响收入,只靠对外零星作业来维持经营。
三、对策及建议
第一、对农民认识不高的问题,通过帮助农民分析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使他们提高认识,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要借助媒体作
用进行宣传。利用电视渠道,通过编辑播放通俗易懂的节目向农民进行宣传,让农民进一步真正认识农机。
二是要强化自身作用进行宣传。农机人要时刻把宣传农机化为己任,做到工作时间专门宣传,业余时间随地宣传,走亲访友顺便宣传,来人咨询借机宣传。
三是要调动乡、村干部作用进行宣传。乡(镇)和村直接面对农户,做农民工作
既便利又有效,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宣传农机化,具有事半功倍的便利条件。
第二,对于农机装备配置结构不合理,大型偏少的问题,建议国家加大对大型机车的补贴力度,提高单台补贴额度,增加补贴机车数量,鼓励和吸引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针对机、具配套比偏低的状况,立足帮助农户制定可行计划,对利用率低的机、具通过组合或买卖等方式调剂余缺,按生产实际需要达到合理配置。
第三,对乡镇农机服务中心功能瘫患的问题,应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资金、项目、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使乡、镇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尽快得以恢复、发展、壮大,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第四,对于农机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相关法规、政策,投入资金、设备,完善教育培训基础设施。支持保障管理、培训工作正常开展。
第五,对农机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建议在组建合作社初期就应科学论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农民人均耕地少的村屯,来集中土地,严格按照省有关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章程,真正纳入一定数量土地入社,把零散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耕作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发挥出合作社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xx县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得到足够重视。为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我们总站抽调职工深入村屯农户,针对我县农机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xx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xx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省处于上等水平,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名列前茅。截止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1.73万千瓦,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66%,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9,651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7,512台,拥有配套农具19,975台,水稻育秧大中棚20,000栋,水稻插秧机5,713台,播种机3,129台,联合收获机1,389台。现已组建水田农机作业合作社6个,水田农机作业协会18个。水稻生产普遍应用机械播种、大中棚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获,旱田也是机械播种、机械中耕、机械收获;水、旱田均采用机械整地等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调研表明,制约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程度不高,存在误区。
接受调研的大部分农户对大型农机具整地、播种、收获作业给农业生产带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灾能力、节种节肥、减少粮食损失、增产增收、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等作用认识不足不全。
相当一部分农户不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盲目地攀比,购置农机具随意性大,出现了各家各户拥有的机具小而全、品牌杂的混乱局面。全县水稻插秧机5713台,最佳作业期满负荷作业可机插114万亩,而实际机插只有80.5万亩,水稻插秧机利用率为71%。水稻收获机1,389台,可完成机收作业156万亩,而实际机收97.1万亩,收获机利用率为62%。拖拉机可进行整地、播种、中耕、田间运输等农机田间作业,可进行各种作业70天,而实际全县拖拉机平均作业只有30天左右,拖拉机利用率只有43%。
第二,农机装备配置结构不合理。
现有农机装备中,大、小型机车配置不合理,小型多而大型偏少。全县100马力以上拖拉机仅有12台,80-100马力才64台,一万七千多台拖拉机几乎都是中小型。在秋季深松整地、深翻整地作业中,只有100马力以上拖拉机才能达到理想作业效果,能够达到标准深度。我县每年需要深松、深翻整地14万亩左右,现有大马力拖拉机满足不了作业需要。小型机具作业达不到标准作业、作业质量不规范,不能进行联合作业,重复进地,造成土地板结,耗油增多,浪费能源。机多具少,机具配套比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全县拖拉机保有量17163台,配套农具19975台(套),机具配套比为1:1.2,比较合理的机具配套比应该为1:3。农具相对的不足影响了农机效率的发挥,造成了农机资源的浪费。
第三,乡镇农机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发挥不明显。
乡镇农机服务中心设置地在农村,面对农民,本该是最便捷、最有效的农机服务机构,但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没有资金设备等投入,对人员培训少,没有办公地点、维修设施,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维修服务能力差,致使绝大部分服务中心有名无实,已基本失去了应有的服务功能,不能发挥正常的服务作用。
第四,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局面尴尬,教育培训工作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机安全管理缺少刚性政策、法规支持,使工作经常出现尴尬局面。比如,农机安全检车没有上路权,为工作正常开展带来极大不便。又如,农用机车已达到报费时限而仍在作业,因为对此没有强制处罚规定,致使农机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农机教育、培训由于近年的投入减少,缺少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薄弱,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五,农机作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好。
全县2007、2008年两年分别在清河镇、祥顺镇、乌鸦泡镇、三站乡四个乡镇建立6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国家共补贴项目资金240万元。由农机大户出资牵头,其他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建立合作社。目标是通过装备大型机械,集中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带动、辐射周边地区,起到示范作用。
从调研结果看,合作社自经营以来,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经营情况不好。其原因主要是,组建初始,由于分散农户每家都有较多耕地,自耕自种,效益可观,不愿拿出耕地入股,合作社就没有耕地股,合作社大型机具,无活可干,年作业量很少,直接影响收入,只靠对外零星作业来维持经营。
三、对策及建议
第一、对农民认识不高的问题,通过帮助农民分析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使他们提高认识,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要借助媒体作用进行宣传。利用电视渠道,通过编辑播放通俗易懂的节目向农民进行宣传,让农民进一步真正认识农机。
二是要强化自身作用进行宣传。农机人要时刻把宣传农机化为己任,做到工作时间专门宣传,业余时间随地宣传,走亲访友顺便宣传,来人咨询借机宣传。
三是要调动乡、村干部作用进行宣传。乡(镇)和村直接面对农户,做农民工作既便利又有效,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宣传农机化,具有事半功倍的便利条件。
第二,对于农机装备配置结构不合理,大型偏少的问题,建议国家加大对大型机车的补贴力度,提高单台补贴额度,增加补贴机车数量,鼓励和吸引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针对机、具配套比偏低的状况,立足帮助农户制定可行计划,对利用率低的机、具通过组合或买卖等方式调剂余缺,按生产实际需要达到合理配置。
第三,对乡镇农机服务中心功能瘫患的问题,应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资金、项目、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使乡、镇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尽快得以恢复、发展、壮大,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第四,对于农机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相关法规、政策,投入资金、设备,完善教育培训基础设施。支持保障管理、培训工作正常开展。
第五,对农机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建议在组建合作社初期就应科学论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农民人均耕地少的村屯,来集中土地,严格按照省有关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章程,真正纳入一定数量土地入社,把零散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耕作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发挥出合作社应有的作用。
第三篇: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专题
活动时间:2008年6月30日---7月6日
活动地点:xxxx市xx县大云,魏塘、姚庄、丁栅,西塘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决策,更需要全民的参与。2008年6月30日至7月6日,xx大学xx农业机械化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在张馨艺的带领下一行9人,来到xx县进行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本次实践以“农业机械化调研”为主题,通过对xx各镇的探寻,深入xx县各镇农业机构调查,走访当地资深农民,向上一级政府反馈意见,我们相继参观了碧云花园,魏塘甜瓜之乡,丁栅渔民村,西塘古镇,“小蜜蜂”葡萄生产基地,与此同时我们在各镇进行农业机械化方面知识的宣传,进一步倡导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的应用,让大众了解到机械在农业中的重要性。这次实践活动增加了我们对xx农业化程度的深层了解,既看到了近年来xx县相继出台了农机化扶持政策加快了农机化发展取得的成果,也深深的被xx人民的吃苦耐劳、勤劳朴实的精神所感染,更加坚定了我们刻苦学习、奉献祖国的决心,因此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令我们受益匪浅。
一、xx简介
近年来xx县相继出台了农机化扶持政策加快了农机化发展。xx县农机部门围绕促进效益农业发展,全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是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县拥有拖拉机5397台、联合收割机203台,植保机械721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3.76万千瓦,机械原值15760万元,位居全省前列。二是新机具、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围绕瓜菜、蘑菇、畜禽、花卉、水果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配套装备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促进了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拥有冷藏保鲜4745M3,多功能田园管理机15台,喷滴灌设施1935亩,大棚温控设施3套,果蔬分级机5台。三是公司投资农机成为新亮点。在农机项目的引导扶持下,先进适用农业装备成为农业企业的投资热点。xx碧云花园有限公司先后投资395.3万元,购置引进农产品冷藏保鲜库1230 M3、喷滴灌设施350亩、大棚温控设施3套、田园管理机3台、集雨设施2套、割草机3台、农用运输机4台,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较好地提升了产业层次和效益。xx县的专业乡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魏塘的“中国甜瓜之乡”、姚庄的“黄桃之乡”、西塘的“沼虾之乡”、丁栅的“甲鱼之乡”、惠民的“蜜梨之乡”相继涌现。农业区域特色经济加快了xx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全县初步形成了南部设施农业栽培、北部名特优水产养殖、中部食用菌生产的区域布局,设施瓜菜种植面积4.9万亩,淡水养殖8.3万亩,粮经比例已调整为45∶55,前几年xx又启动了3万亩无公害大棚瓜菜基地。全县上下以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探索了一条具有xx特色的结构优化增收之路,提高了农业竞争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据农经统计分析,今年粮食收入2.7亿元,比去年增17.4%,经济作物7.08亿元,增长10.5%,畜牧业7.3亿元,增长27.5%,林业0.9亿元,增长25%,食用菌0.58亿元,增长5%,预计全年农业总收入18.5亿元,增长24.9%。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特色主导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今年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9.5万亩,大米、水果、蔬菜、畜禽、食用菌及农产品加工等几大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优势进一步显现。基地促龙头,龙头带基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单一粮食加工,走出作坊式加工模式,由低档次向中高档次,由内销为主向外销推进,涌现出具有一定带动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26个。今年新增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各4家,全县已拥有2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县级龙头企业15家,4家农业行业协会、43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其带动辐射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绿色农业与循环经济相结合,推广了一批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绿色农业优势进一步凸现。今年新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基地3个,国家绿色食品1个,组织申报的省绿色农产品4个正在认证当中。目前全县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基地16个,国家绿色食品1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13个。
二、社会实践具体情况介绍
碧云生态农业机械化
7月1日上午,xx大学xx农业机械化调研社会实践队伍的同学来到了此次的第一站——xx碧云花园。
这次社会实践紧紧围绕着农业机械化生产这一课题,通过对碧云花园生态农业结构的调查、了解、学习现有一些生态植物的一些栽培技术和机械化设置。与碧云花园的创建人潘菊明先生进行交流,逐渐对碧云花园总体的结构、潘先生创建理念和对农业机械化前景的一些评价。
作为xx优势产业农机化示范基地农业大棚是种植过程中的重点设施农业。在作物培养过程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便是大棚的机械化集中管理。大棚采用自动温控,湿控对作物的生长条件进行精确控制,还利用自动遮阳棚保证阳光的适当供给。
在作物的灌溉方面,园区全面采用雨水灌溉,并配有专业的水净化装置,使用喷滴灌设备,使植物得能够得到充足的无污染水分。
现在园区正处于建设当中,在未来的两三年时间里将会有巨大的变化,相信在两三年后,作为农机化的示范基地的“碧云花园”,不管是在园区整体管理及进一步建设方面,还是在园内作物的培养方面,机械化程度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甚至作为典范,使周围邻近县市,乃至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者们更加重视农业机械化,并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作物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
魏塘甜瓜之乡之行
7月2日上午,xx大学xx农业机械化调研社会实践小分队到达了目的地魏塘益农合作社(曾被xx省农业厅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在辅导员、当地瓜农和队长的带领下,小分队参观了种植大棚,学习了甜瓜种植的有关知识和相应的机械化程度并动手尝试了摘瓜。
当中我们了解到魏塘益农合作社由于引进外资,机械设备和改进生产技术,从而使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还了解到种植过程中不同时期应用到的相应农具和小型机械。而后,我们还品尝了名为皇后翠绿的甜瓜。在满足和充实中结束了上午的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由于人力、资金、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魏塘益农合作社的机械化程度相对不高,种植技术较为传统。基本上都采用人工采摘方式,国外先进的瓜果采摘机应用不足。据问卷调查发现,95%以上的瓜农农忙时会选择雇佣农民采瓜,而很少有瓜农会想到使用机械,而且国内暂时还没有普及效率高,价格低廉的瓜果采摘机。但是“甜瓜之乡”机械化发展前景看好。希望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扶持帮助下魏塘的明天会更好。
渔村印象
很多人以为美是一种奢侈品,只有艺术家、文人才有,渔民村的美告诉你,美完全可能体现在生活底层,渗透在自然而然的举手投足,辛勤劳作的汗水和特色创业的智慧之中。
这便是丁栅渔民村,也是xx大学xx农业机械化调研小组次此行的第三站。
渔民村,远近闻名的六塔鳖产地。鱼鳖混养是村里的一大特色产业。7月3日,在丁栅党委吴书记的陪同下,调研小组参观了养鳖池,学习了养鳖过程中建池、引种、喂养和捕捞等有关知识。有幸欣赏到了的打甲鱼的场景,还见识了打鱼枪和其他一些新农具。
鉴于渔民村是由传统家庭式渔民经集合而设,养殖捕捞手法承袭了传统方式,生产方式还趋于人工和半机械化。但从蒸蒸日上的水产养殖事业,集垂钓、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正确发展模式不难看出,只有采用合适的操作方式,才能提高产品竞争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效益,实现和谐发展
姚庄特色
近年来,在xx县农机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姚庄全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历史上的姚庄一直以种粮食为主,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供应基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传承,才有发展农业机械化。xx农业机械化实践小分队通过调研了解到姚庄主要拥有各式拖拉机近五千台,联合收割机187台,植保机械总动力约两千千瓦,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0万千瓦,在全县占有很大比重。新机具.新机械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播种机、还田机、耕作机、插秧机、脱粒机等。以锦绣黄桃和蘑菇为突出产业,配套装备新近适用农业机械,拥有冷藏保鲜51353立方米,多功能田园管理机,喷滴灌设施,大棚控温设施,果蔬分级机,还配有农用割草机和农用运输机以及一些再加工工机械。
(5)加强引导,形成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和集体资金投入为导向、以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机化投入机制,逐步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促进农机化的发展。
第四篇:关于陵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陵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多项强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全面推动了陵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结构配置更加合理,作业服务市场日趋成熟。虽然全县农机化总体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基本情况
目前,陵县农机总动力达127万千瓦,农机总值6.3亿元。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3401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619台。拖拉机配套机具达到5396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机具9792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323台,小麦免耕播种机械23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780台。2010年,全县小麦机收率达到100%,玉米机收率达到75.3%,同比增长21%。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5%。先进适用、高效节能环保的大中型机械得到较快的发展,小型高耗能机械增速明显下降。同时,经济作物、林牧渔业、农副产品加工及设施农业机械继续保持全面增长。该县农机化已由中级阶段跨入高级阶段,农机化发展正朝着全县农村各业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更高目标迈进。
二、发展过程
陵县农机化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起始(小型化)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全县农民开始积极购买小型拖拉机,三轮车,农村耕牛逐步被农机所取代,并于90年代初得到迅猛发展和普及,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实现了耕作和农业生产运输的机械化。
2、快速发展(大中型化)阶段。90年代末,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机械化联合收割技术的推广及跨区作业的开展,掀起了全县农民购买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的背负式联合收割机的高潮,从2003年开始我县农机局首次购进3台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到现在的2323台小麦联合收割机,仅仅五年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全县小麦联合收获的机械化,同时还积极做强、做大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市场,目前已打造出陵县农机良好的跨区作业服务品牌。
3、由量向质转变(高科技)阶段。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向高性能和新式机具倾斜,加快了我县农业机械的更新步伐,一大批自走式、全喂入、小麦玉米两用联合收割机正逐步取代背负式联合收割机,特别是玉米联合收割机、深松机、秸秆还田机和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推广应用,全面实现农田耕、种、收,管作业的机械化。
三、存在问题
1、小型农机利用率低。我县小型拖拉机约占保有量的80%,而大中型拖拉机仅占20%,小型化十分严重,形成了农民家家有农机,户户小型农机满院放的局面,除了“三夏”和“三秋”之外,几乎是常年在家闲着,经过长期风吹雨淋,机具老化速度加快,造成资源的浪费。
2、社会化服务程度低。除了小麦联合收割机的社会化服务程度较高外,我县农民的小型机械多是自用,农机化规模效益差,组织化程度低。
3、农机推广经费缺乏。作为县级农机推广机构,人、财、物长期得不到投入和补充,工作条件十分简陋,工作人员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致使正常的业务工作无法开展,阻碍了我县农机化发展的脚步。
4、分散的农业作业方式限制农机化发展。目前我县还是农田还是以家庭为单位,农户一家一块耕地,种植一家一样,土地分散,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影响大型先进机械推广。
5、农机、农艺不配套限制农机化发展。例如: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作时业与农民的玉米种植习惯不配套,作业难度增大,小麦免耕播种机作业模式及作业标准与农民传统作业模式及传统认识不统一,影响机械利用率,不利于先进农机具的应用。
四、意见和建议
1、优化农机发展环境。加强领导重视,把农机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之中,做到布置工作有盘子、检查工作有尺子、奖惩兑现有票子;调动内、外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内部环境密切,外部环境和谐,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实现我县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2、利用好购机补贴政策。鼓励农民积极购买大中型及高性能农机具,变小而全为少而精。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及政府配套部分补贴资金,并积极引导,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高性能机具和新机具倾斜、3、促进农机与农技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大机械化先进技术的宣传、培训、示范、推广力度,同时加快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及标准向现代化农机作业标准靠拢,适应机械化的需要。
4、加大农机监管力度。农机监理部门加强对全县农机具的注册、登记管理,把好全县农机具检验关。严格做好农机操作证的核发工作,通过提高“三率”水平来促进全县农机化发展。(张培健)
第五篇: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日照市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对于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日照市农机局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工程建设工作,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村域经济、培育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点来抓,全市设施农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一、发展现状
截止2010年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万亩,装备电动卷帘机台套,其它设备台套,其中日光温室栋,种植面积共计亩,年产量吨,年销售额万元;中小拱棚栋,种植面积共计亩,年产量吨,年销售额万元。全市设施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快发展。一是在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品牌化销售上实现新突破。己建立连片千亩以上基地个,基地产品己达到无公害标准;二是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户参与率高,带动作用强,全市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经济组织带动作用显现,积极引导周围群众发展设施蔬菜,现有从业人员人;三是经济效益明显,以日光温室蔬菜为例,平均亩产4.88吨,每亩产值1.46万元,是露地蔬菜亩产和每亩产值的一倍还多;四是建棚技术得到逐年更新,2008年以前80%以上是竹竿棚,2009年以来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技术不断得到更新,大棚结构全部以经久耐用、建造方便的钢管棚为主,逐步淘汰竹竿骨架棚,建设总投资已达4506万元;
设施畜牧养殖方面:全市有规模养殖场个,其中禽类养殖个、猪养殖个、牛养殖个、其它养殖个。建设生态养殖小区个,禽类规模养殖总量占养殖总量的50%,畜类规模养殖占养殖总量的80%。拥有自动喂料设备60台套,温控设备30台,挤奶机8台,粪污处理设备82台套。规模养殖建筑用地306亩,建设总投资932万元,畜牧养殖厂从业人数162人。
二、存在的问题
1、对设施农业的投资不足。设施农业作为高投入、高标准、高产出、高效益、低消耗的优势产业,财政投入的扶持资金较小,发展设施农业的水、电、路以及温室、大棚、场房、圈舍等前期建造投资较大,农户的资金不足,负担过重,财政补贴的标准偏低,群众积极性不高,制约了设施农业何高层次发展。设施农业的技术及设施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综合服务方面财政投入也很少,与设施农业发展需求相比差距很大。
2、技术力量不强。设施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没有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是无法完成的,由于缺乏理论水平高、栽培经验丰富的技术干部,不能满足对农民搞好设施农业的培训与指导,对推广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提高设施蔬菜经济效益造成很大困难。
3、发展水平不高。目前就设施蔬菜来看,规模种植的连片千亩以上基地只有1个,是自己生产和经营的农户很多,缺乏统一规划和劳动生产率不高,品牌产品少。保鲜贮藏和深加工产品销售基础薄弱,严重影响设施农业的发展,各类设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以人力作业为主,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
三、发展规划及建议对策
计划到2015年,新发展设施蔬菜亩,新增各类装备台套,种植总面积达到亩。设施畜牧养殖场和设施水产养殖场新增各类装备200台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总结以往设施农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主要提出以下建议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管理与建设。政府应把设施农业纳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搞好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土地调整、设施建设、生产管理、产品销售、资金投入、信息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依托大市场和大流通,大力发展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农业园区建设,依靠规模拓展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各种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生产机具进入政府补贴目录,加大对农户购买装备机具的补贴力度;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汇集社会资金,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等多种形式,扶持设施农业发展;把设施大棚建造、设施设备购置等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并提高补贴比例;应建立一批投资少、见效快、各具特色的设施农业示范带动基地。对设施项目发展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强化服务等措施,引导鼓励设施农业向标准化建设、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发展,加快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3、推行无公害生产,打造品牌商品。大力发展无公害商品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要紧紧围绕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做工作,大力推广高效无毒无残生物农药,争取扩大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识,注册商标、打出品牌,并提高品牌知名度,要极积引进新品种,增加设施农业中的名、优、特、稀蔬菜和畜牧水产生产的比重,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制定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
程,严格生产无公害商品。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