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06:4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县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盛夏骄阳如火,xx县金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小阳春”却提早到来,几十名“专业农民”在地里翻地、整畦、下种、育苗,各司其职。

上盖棚,下围网,新出土的豇豆、辣椒、黄瓜苗在湿润的泥土里舒枝展叶,茁壮成长,碧绿的桑园生机盎然。

反弹琵琶:大宗蔬菜产业应大有可为

不种粮食种蔬菜,不种高山种平地,不种特色种常规,不种时令反季节。本土农民段绪明反弹琵琶,奏出了现代农业的新意。“300亩早春萝卜卖了100万元。”这是大宗蔬菜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

农业产业也似金字塔。段绪明从事过高山蔬菜购销,调查过特色农产品运营。“大众三千,每天都得摆上餐桌的萝卜、白菜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他选择了对“塔基”的追求。

白菜、萝卜、豇豆、甘蓝,早春、盛夏、延秋、越冬,周而复始,他种的蔬菜总是能够瞄准高山蔬菜和低山平坝蔬菜的空当,抢得最好的商机。

“别小看这几天、十几天的时间,价格却是几倍、上十倍的悬殊。”段绪明坦言,只要能够避开时令,错位竞争,提高复种指数,低山大宗蔬菜产业就大有可为。

多年来,各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直重“特”轻“普”。回眸市场,权衡“量”“效”,能否在抓特色产业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惠及百姓餐桌和广大农民的大宗农业产业呢?

困难重重:产业成型的道路还有多远

从2001年至今,金秋农业从基地只有几十亩、起步资金只有1万多元的种植大户,成长为资产达500万元、基地过千亩、带动农户近千户的重要龙头企业。

今年短短几个月时间,萝卜就种出了百万元。段绪明并没有常人预料的那种欣喜,反显得忧心忡忡。因为今春多雨,蔬菜普遍减产,每公斤萝卜卖出1.8元,相当于正常年份价格的4到5倍。“只要通过简单地腌制加工,储藏两三个月,每公斤可以卖到1.2元。”

“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段绪明告诉记者,建1个500吨的气调保鲜库需要200多万元,可以让时令蔬菜保鲜半年。因为市场需求量大,经营大宗蔬菜时,资金周转率极快。基地投入不少,自己又求贷无门,段绪明只能看着市场干着急。

资金瓶颈,一直是困扰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涉农企业中体现更甚。用什么方法破解这个难题,理当成为各级政府和金融行业急需研究的课题。

举一反三:现代农业能否辟开新天地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单家独户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民的生计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又成了时代性的新难题。“以前一亩地产400公斤粮食,全家老小就能图个‘肚儿圆’。现在家家都有人在外打工,收入过万元。死种田地只能永远受穷。”大河镇杉木塘村留守农民张新明显地感受到了生产、生活的压力。

怎么才能解除这样的压力呢?农业企业无疑是生产与市场最为有效的“传动轴”。

xx县农民有30年种桑养蚕的历史。由于缺乏“以短养长”的办法,在市场冲击波的影响下,绝大部分桑园被毁。近几年,旧司乡以金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桑蚕产业。通过订单生产的模式,在桑园种植越冬、早春蔬菜,与武汉市场对接,既实现“桑菜互补”、提高效益的目的,又能规避单一产业的自然与市场风险。3季蚕收入2000元,两季蔬菜可收入3000元。农民种桑养蚕的热情空前高涨,3年时间就发展到6000多亩,带动农民达3000多户。

“把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当商品经营,把山野、田园当车间管理,才能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户农民,开辟出现代农业的一片新天地。”该县有关领导如是说。

兴一业,要富一方。走大宗产品的产销之路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第二篇:农村现代农业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现代农业状况调研报告

这次寒假的调查,主要是针对本村的农业生产状况,通过访问的形式进行本次的调研。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如何,全面推进现代农业面临什么困难,围绕这些问题,我在这个假期展开了调查。调查在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湛江镇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本村的农业生产虽然有了新的发展,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农民素质偏低等因素严重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据调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村的生产条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体来说,所种植的农作物品种繁多,其中包括中草药(穿心莲)、黑皮果蔗、桑树、稻谷、玉米等等,农民除了种植农作物外,还有许多农户养了猪。农民收入开始快速增长。农民也得到了一些政策性补贴(包括种植综合补贴,养猪补贴等)。同时也可以看到许多水泥路都修进村里了,这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近些年,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在此次调查的农户中,仅有少数的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机具,如收割稻谷、翻地时使用的农机具和碾打、玉米脱粒时使用的农机具。可以看出,农用机械已覆盖农民农业生产的耕、种、收各环节,但是并没有在本农村普遍的推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受水资源短缺、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收、机电灌溉率不高。农业生产局限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进展较慢。农民出售农产品多以原粮、活畜为主,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农产品初级加工多、深加工少、产品增值率低。本村的农业的发展也深受“地力差,水资源缺乏、农业灌溉条件差”的影响。同时我也了解到,有一些地方仍然没有铺柏油路,主要是因为多数农民目前收入水平较低,筹资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农村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而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从调查结果看,接受过农业技术指导的达不到调查总户数的一半,多数农户在安排生产、良种推广、科学耕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半农户安排农业生产是随大流,一些

是参考上年农产品市场价格情况;玉米杂交一代产量高,玉米种植户都是每年都买新的品种来种植。调查的农户,几乎没有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农户。农民普遍素质低,文化水平低,而每年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这些都会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同时还了解到,补贴政策虽然惠及多数农民,但农民种植效益仍然不高。由于农民种地雇工、机械作业费用、燃油价格的上涨,造成农民种粮效益下降。湛江镇某农户,年种粮补贴、农业综合补贴每亩合计100余元,但是由于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机耕、灌溉等农业生产服务性费用的大幅度上涨,农民种粮并没有获得更大收益,农业增产不增收,也有的农民觉得政府应该抑制生产资料价格,降低农业服务性费用,提高粮食综合补贴标准。

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由于群众消费观念尚未改变、消费水平低度徘徊,优质优价难于体现,致使农产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也相对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顺畅。此次调查的多数农户没有涉及到龙头企业,订单合同也是寥寥无几。现代农业产业链不健全,产业体系基本没有形成。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息息相关。调查中,当问及“龙头企业兴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时,有的农民回答无影响,还有一些不知道什么是龙头企业。虽然建设了一批农村集贸市场,但这些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多数无信息服务网络,大部分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缺乏贮藏、冷冻、周转条件,交易完全处于自然成交,多数没有涉及订单农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低。我区耕地相对分散,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充分转移,使得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同时也有一些人提到,近年来,有些人为了种桉树而把原先的其他的树木砍掉,导致周边的土地地质变差,不能蓄水,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根据调查,总结农民的意愿有以下几点

1、加大支农资金的投入数量。农村修路、建水利设施是系统工程,需要持

续不断的资金来源,调查的农民盼望村里的柏油路能通到自己家门口,农田灌溉不必再发愁。

2、增加职业技能培训。调查中多数被调查者盼望政府能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多行业、多工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农村劳动力。另外,可以采取定向培训的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3、及时的农业技术指导信息。农民盼望电视台能够及时提供天气特别是灾害性天气变化的信息;指导农业生产的信息,如稻谷、玉米、甘蔗、果树等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预报信息,特别是防治病虫害的农药配方。

4、调整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标准。农业补贴制度使得农民受益匪浅,农民盼望在良种、化肥、饲料、农业生产用农机具及农产品深加工农机具的购置等方面进一步增大补贴数额;盼望农业补贴制度目标更清晰、受益更直接、类型更多样、兑现方式更方便。

5、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调查发现,多数农民对如何应对农产品市场供求变化束手无策,他们盼望政府能够不断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通过产业化的途径变成“大生产”,解决生产盲目、销售无门的困顿局面。

经过本次的调查,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首要任务,是整个经济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我觉得应该以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理念为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

3、用现代装备带动农业。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要以“发展农田水利和加强旱作农业相结合”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逐步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要实施沃土工程,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切实提高耕地质量。要以“一池三改”为突破口,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4、建立农业服务体系。从标准化、市场、信息网络、畜牧防疫和农业管理方面出发,建立各种组织,为农民服务。

5、根据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建立食品加工厂,对各种农作物做进一步的加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做大农业,做“少”农民,将农民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提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出口产品比例,尽快改进我区加工、贮存、保鲜、包装等技术,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6、政府要不断的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搞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外资,发展第二三产业。同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培养人才,建立社会化的服务组织,使农民遇到困难时有路可寻,高度有效的解决困难,减少损失。利用好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经济,创造欣欣向荣的局面。落实各种补贴项目,确保公平公正。

7、现代化农业还应该搞生态农业。建造沼气池,充分利用各种枯槁,改善土地质量,同时节约资本,增加农民收入。既能控制农业面源的污染,又促进了循环经济应用和农业的课持续发展。

调查问卷1、2、3、4、5、6、7、8、9、生产农业的机械工具有那些? 农产品的销售途径? 水资源是否充足? 所接受的教育程度? 主要的劳动力的年龄? 对生产的年收入的期望值是多少? 农作物主要施加的肥料是什么? 由那些渠道获得相关的农业的信息? 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指导?有那些?几次?

10、一般是根据什么来确定要种植那种农作物?

11、是否有采用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2、对现在农业投资原料价格的看法?

13、龙头企业兴衰对收入的影响?

14、国家对农业的相关补贴的关注度?

15、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看法?

第三篇:宣威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宣威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宣威市地处滇黔结合部,最高海拔2868米,最低海拔920米,南北地理跨度大,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3.3℃,年均降水986毫米,拥有国土面积60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5.8万亩,森林覆盖率45.2%,总人口1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5万人,是云南省最大的玉米、马铃薯和生猪生产大县,粮播面积、粮食总产量、肥猪出栏、肉类总产量均位居云南省首位,是云南省唯一年产粮食上10亿斤的县级市,是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县(市)。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为动力,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主线,切实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强化园区和农业产业建设,培育扶持农业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总结推广“园区+产业+合作社”互动模式,有效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1、宣威农业发展现状

2013年落实粮播面积283.3万亩,比上年增6750亩,增0.24%;粮食总产量8.81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44亿公斤,增19.54%,粮食总量、增量位居全省第一。建成年出栏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小区332个,万头以上11个,全市出栏肥猪370万头、肉牛9万头、肉羊24.3万只、肉禽410万羽,肉类总产45.4万吨,畜牧业产值45.2亿元、收入25.3亿元。特色经作66.6万亩,其中:蔬菜37.6万亩、中药材4万亩、花卉2.5万亩、水果9.4万亩、蚕桑4.2万亩、魔芋5.5万亩,产值14.4亿元,比上年增5%。全市拥有农机具11573 台,农机总动力达46.8万千瓦特,落实购机补贴1100万元,新增农机动力2.5万千瓦,完成机耕、机耙面积72万亩,农机检审率达96%。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5万人,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2.4万人,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达40万人,预计全年可实现就业收入33亿元。全年农林牧渔业产业总收入86.9亿元,增15.6%,其中:农业收入40.76亿元,增长19.6%;牧业45.2亿元,增11.96%,渔业收入0.94亿元,增14.57%。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增19.1%。

1.1强化组织保障,严格绩效考核。宣威市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制定粮食产业发展意见,明确粮食发展方向,强化措施落实,从组织领导、种植面积、粮食产量、技术推广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责任考核制度,实行粮食生产领导挂片包保责任制,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市级领导包(乡、街道),机关干部包村,农科技术人员包片,严格绩效考核,扎实抓好粮食生产工作,确保面积、资金、技术、农资、节令落实到田间地块、到农户。

1.2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强化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项目申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不断加大农业投入。2013年,争取农业生产扶持资金防灾减灾、灾害保险、种薯补助等资金1495万元,加快了农业发展。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兑付种粮农民补贴资金2.38508亿元,比上年增0.985亿元,同比增70%,惠及31.8万户133万农民,户均获补741元,农民人均获补179元,同比人均增加74元,极大地提高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1.3加强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树立上项目就是求发展的理念,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加强沟通协调,抓好项目组织实施。现已争取旱涝保收、旱作农业、设施蔬菜、中低改、现代种业、基本品粮田、基层推广体系建设等项目11个,分别布局在务德、热水、西宁等16个乡镇实施,投入资金4862万元,较上年增37%;与烟草部门协作,争取绿肥种植资金240万元,举办样板5万亩,购入种子140吨,免费供给农户种植,带动推广绿肥种植40万亩,提升土壤有机质,为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1.4搞好规划布局,推进规模化种植。围绕建设120万亩玉米、95万亩马铃薯、10万亩水稻、57万亩杂粮杂豆、66.7万亩特色经作种植基地建设规划,根据不同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资源,分产业、分区域、分地块、分品种进行科学规划,规划结果图表入册,标牌核定四界,专人入户通知,形成布局合理、区域连片、同片同品的良好格局,推进粮食生产向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

1.5实施科技增粮行动,确保增产增效。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落实部省市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样板41片,推广地膜覆盖120万亩,推广间套种22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50万亩,马铃薯高垄双行55万亩;推广水稻钵盘育秧及抛摆秧栽培技术1万亩,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30万亩,农业灾害保险承保面积30万亩。

2困难和问题

1.1农业基础设施差。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变,由于地理环境原因,山区面积大、山地多,水利化程度不高,雨养农业突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全市还有100多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改造任务繁重。

1.2农业投入不足。财政省直管后,曲靖市级财政对行打包扶持,宣威市级财政困难,投入下降,省市下发推进高原农业决定补助资金基本未落实,影响了推进进程。特别是今年部省取消地膜补贴,使宣威科技投入减少补贴2000多万元,影响了集成技术的推广。

1.3农产品加工能力弱。宣威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于火腿加工、生猪养殖、马铃薯淀粉加工,具有百年品牌的宣威火腿经营企业多、联合经营、包团经营难,造成加工产值超1亿元的企业少,其它农产品加工企业、新产品研发能力弱、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1.4农业科技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由于历史原因,人员超编与结构不合理并存,年龄结构老化,在职干部职工平均年龄45岁以上的占70%;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虽然干部职工总体学历层次较高,但部分人员所学专业与从事业务并不一致,创新型人才不多;评聘矛盾突出,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受结构比例影响,副高级职称指标偏少,占10%,无正高指标,与宣威在全省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不符。

3对策及措施 3.1工作思路

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调结构、重民生”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原特色农业、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建设为方向,以产业优、生态好、质量高、农民富为目标,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做大做强玉米、马铃薯、生猪主导产业,做优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发展庄园经济,搞好劳务输出,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2工作目标

立足资源禀赋,彰显自然属性,突出生态引领,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重点建设现代种业、优质粮食增收、菜篮子、新型农产品加工、农村能源、农机装备、科技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田基础设施、植保“十大”工程,着力推进100万亩高稳产农田、120万亩优质玉米基地、100万亩优质马铃薯基地、30万亩优质烤烟基地、70万亩特色经作基地和150万亩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基地、400万头以生猪为主的养殖基地和5万吨宣威火腿加工基地建设,力争到2015年在2011年的基础上实现“六增、七提高”,即:粮食产量由6.25亿公斤增加到10亿公斤,农业增加值由32亿元增加到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735元增加到10000元,肉类总产量由35万吨增加到47万吨,生猪产值由25.48亿元增加到38亿元,火腿产值由6.2亿元增加到12亿元;农田水利化程度由38%提高到43%,农业科技贡献率由50%提高到60%,综合机械化率由25%提高到5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50%提高到70%,农产品商品率由52%提高到80%,农业信息化覆盖率由33%提高到60%,生猪规模养殖比重由27.8%提高到45%。

3.3主要措施

3.3.1抓自身建设,实施服务提升行动。一是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着力转变农业部门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重点在提高领导服务“三农”的能力上下功夫,以敢于开拓的精神,勇于创新的魄力,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对全体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综合培训。四是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制、首问首办负责制、行政问责制,服务承诺制以及“阳光政府’四项制度,推动系统工作高效运行。五是按照市委关于改进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从农业工作的实际出发,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同广大党员干部的岗位职责结合起来,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切实增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六是在全局树立“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机关科室之间、站所之间、科室与站所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促进全局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切实维护好农业系统“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良好形象,切实推进全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3.2改善条件,实施农业基础提升行动。一是抓好项目的实施监管。加强对项目监管,严格资金管理,按时保质完成项目实施。二是积极做好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认真研究国家农业产业政策,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搞好项目对接,编制一批重点项目,加大申报争取力度。三是全力做好以中低产田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沃土工程、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和中央财政专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等重大项目建设。切实开展秸秆还田、绿肥种植、节水栽培等农艺措施,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

3.3.3突出重点,实施粮食产量、质量提升行动。一是把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作为重要举措来抓。通过推广粮食间套种、生物多样性栽培以及利用空闲地、果园、田边地角等扩大薯类、豆类、杂粮种植面积,调整茬口衔接,扩大复种指数,充分挖掘面积潜力,千方百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满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面积同步增长的需要。二是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大以中低产田地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三是继续增加粮食生产的投入,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实施优质粮产业工程建设,推进粮食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四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研发,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五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计划推广脱毒薯及新品种100万亩、微型薯3000万粒、优质专用玉米120万亩、优质稻及新品种10万亩、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150万亩、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30万亩。六是开展高产创建,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举办地膜玉米及间套种高产样板40万亩、马铃薯样板10万亩、优质稻样板1万亩。主要布局在国道、省道、市乡公路沿线和及粮食主产区域,着力打造板桥、落水、热水、虹桥片区和宣天线、鸡田线、虹热线、清务线、宣可线、宣会线、龙宝线等农业优势产业带。

3.3.4调整结构,实施农民持续增收提升行动。一是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结合省实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和“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围绕把宣威建成全省最大的马铃薯、玉米生产基地的目标,着力抓好100万亩优质马铃薯基地和120万亩的优质玉米基地建设。二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和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走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路子,狠抓试验示范,发展订单生产,保护和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降低产业风险,建立集中连片、适销对路的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基地,重点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魔芋、蚕桑、水产等特色产业,确保全年种植面积70万亩,产值达18.69亿元。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劳务产业。按照“政府引导、部门主抓、中介联动、能人带动、市乡村三级联动”的原则,坚持市内转移与市外输出、季节性转移与长期转移、有序转移与自发转移相结合,主抓技能培训和有序转移输出,努力提高农民工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劳务产业队伍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3.3.5建机构,实施土地流转提升行动。一是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做好流转土地确权发证。建立1个市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26个乡级土地流转服务站、356个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点。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庄园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围绕玉米、马铃薯、生猪、蔬菜等产业每个乡(镇、街道)每年组建3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3个以上家庭农场、10户种养大户,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年提高5个百分点。三是鼓励支持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采取多种方式(转包、租用、互换、转让等)流转土地,对规模经营面积达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给予适度扶持。四是推进规模化经营。举办50片万亩连片样板,发展大户种植和连户种植,推进规模化经营,力争粮食总产年增长7000万公斤。

3.3.6活流通、拓市场、抓质量、提效益,实施产业化提升行动。一是坚持扶持龙头就是发展产业的理念,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协调信贷资金,搭建融资操作平台和担保平台,积极争取金融资金对现代农业的信贷支持,重点扶持“30”个产值超3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扶持“2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10个”国家和省级知名品牌。二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服务好现有企业,围绕产业资源,形成企业引企业良好局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四是建立健全生产基地和市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落实农业投入品登记许可制度,确保质量安全,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五是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推动集镇农贸市场和粮食、马铃薯等大宗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发展壮大农产品营销队伍,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拓宽农产品流通销售领域,力争使马铃薯商品率达65%以上,其它农产品商品率平均达55%以上。

3.3.7加快庄园建设,实施庄园经济提升行动。按照六有标准,围绕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示范效果显著的园区进行进一步规划,打造省、市、县级不同档次、不同类别的庄园,引领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发展。力争建成2个省级庄园、2个曲靖市级庄园、5个宣威市级庄园。

3.3.8优化服务,实施保障能力提升行动。一是紧扣农事需求,认真抓好农用物资的储备、调供工作。二是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行动,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三是加大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打假力度,整顿和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四是加强“数字乡村”工程的建设管理及时更新,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宣威市农业信息网等网站,收集和发布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农产品供求、价格等信息,促进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五是加强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争创农产品知名品牌。

3.3.9落实政策,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升行动。一是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强农政策,全面实行 “一折通”兑付,确保补贴发放的公开、公正,政策落实不缩水、不走样。二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认真调处化解土地承包矛盾纠纷,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三是搞好土地依法合理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加快土地有序流转步伐,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四是强化农村集体资产与村级财务管理,着力减少乡村两级债务,严格执行“五项”制度,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3.3.10健全应急机制,实施突发灾害能力提升行动。一是结合全市自然灾害频发和农作物不同时段的生长特点,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抗灾救灾应急预案,加强灾害预测预报工作。二是加强植保工作,建立完善田间病虫害监测网点,密切监测疫情发生发展动态,搞好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三是组织开展农作物保险,进一步完善理赔机制,把资金兑付到受灾农户及时开展再生产,做好救灾种子、农药的储备、调运和调剂,确保灾后恢复生产所需的农资供应,努力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第四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随着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稻米、优质水果、优质茶叶、优质苎麻和养殖业等几大支柱产业。去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2.6亿元,同比增长4.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405元,比上年增长11.6%。可以说**农业经济与10年

前相比,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农业在总体上的小规模、高成本、低效益的传统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得到有效建立,城乡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得到真正地缩小。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市场化的新形势,如何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作深入分析和研究,迎对金融危机,积极寻找对策,及时对症下药,变困难为机遇。在此,我们对**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和摸底。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据全面统计,2008年全县粮食产量75.3万吨,比上年增加4.2万吨,增长5.9%;油菜籽产量8.7万吨,比上年增加0.5万吨,增长5.1%;棉花产量13290吨,比上年增加2274吨,增长20.7%;茶叶产量4350吨,比上年增加68吨,增长1.6%;柑桔产量98500吨,比上年增加8217吨,增长9.1%。牲猪出栏115.79万头,比上年增加1.2万头,增长1.0%;水产品产量4.3万吨,比去年增加0.02吨,增长0.5%。

(二)特色农业发展呈区域化。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全县农林牧渔各业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了优质稻米、特色水果、优质苎麻、畜禽养殖、大叶茶四大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盘塘、马鬃岭、漆河、黄甲铺的优质柑桔、黄甲铺、理公港、太平桥的优质苎麻,枫树、青林、漳江、深水港的畜禽养殖、太平铺、茶庵铺的大叶茶,牛车河、瓦尔岗的不上火辣椒等均达到一定的规模。**县已成为中南五省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等。

(三)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2008年,**县有古洞春、腾琼2家企业的4个名牌产品茶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全县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个数分别达13个和18个;陬福牌大米、三尖牌鸡蛋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认证总个数达9个;义哥牛肉、佳奇桂花糖、蜀中情特色食品获第十届省农博会金奖;“康多利”茶油和菜油,获得湖南省农博会金奖、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等称号。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发展。全县初步形成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和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并呈现出规模化迅速扩张趋势。2008年,新培育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产值过千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1家,总数居全市第一。湘鲁万福、三尖农牧两家龙头企业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现场会全市唯一的县级参观点。全县共有杰新纺织、明月油脂、四喜养殖、跃宇竹业、金果果蔬等8家规模出口企业,出口基地12万亩,年出口创汇2723万元,比上年增长9%。主要出口品种有棉布、桔片罐头、竹地板等,远销美国、欧盟、新加坡、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引资新建了总投资为4000万元的腾琼野茶神粉厂,项目投产后,茶农从茶叶中获得的收入将由以前的每亩不足2000元提高到5000元以上。新引进了**市文源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对接国家油茶产业开发政策,发展壮大**县油茶产业。

(五)农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2008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4个,使全县农民专业组织总数达104个,合作社成员达3.1万人,带动农户15.6万户,户平年纯收入4.5万元。三江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辐射范围扩展到周边地市及湖北、重庆、江西等省市,被列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验交流参观点,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百个合作组织示范单位之一,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

(六)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积极抓住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机遇,结合新农村建设,2008年共向上争取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农村沼气等农业投资项目33个,到位资金16400万元,比上年增加3800万元,增长30%,有效地扩大了资金投入,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二、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一)资源制约。**农业资源是有限的。**县农用耕地128.1万亩,82.23万农业人口中有劳动力47.95万,人平耕地1.56亩,开发潜力十分有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土地资源日趋减少,形势比较严峻。在农业资源紧缺的同时,部分地方土地掠夺性经营,粗放式耕种仍然存在、农业生态比较脆弱、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日渐突出。

(二)市场制约。多年来政府培育的优质水稻、优秀水果、优质茶叶、优质油菜、优质苎麻、名优生猪等特色

产业,随着全国农产品质量的普遍提高,大中城市纷纷抬高市场准入门槛,对**农产品质量和营销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加上缺乏市场经验,科技及信息知识相对比较匮乏,对生产、流通、销售中遇到的问题很难做出合理的判断和科学的选择。

(三)科技制约。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农业生产服务部门人员很难做到有充足的精力主动为农服务。尽管农业部门

多次组织农技人员开展了农业科技攻关、生产技术服务等,但辐射带动和应用推广效益并不十分明显。

(四)素质制约。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据统计,2008年底,全县47.95万农村劳动力中约22.9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致使农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年龄和文化知识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人口和户数比例在逐步增大,这种低素质、弱体力的农村劳动力,导致了传统农业、粗放经营的恶性循环,必然会对推广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带来很大影响,延缓了现代农业的推进步伐。

(五)投入制约。由于目前生产资料价格偏高、农产品价格回落,对农业的投入有所减少。县乡财政困难难以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发展现代农业;其次是农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收入低者缺钱投入,收入高者不愿投入,而把有限的资金转移到城镇购房或伴君(子女)读书等方面。这些因素致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塘、堰、库、堤等维修受阻。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稳定粮食生产,巩固传统农业。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首位,抓住当前国家扶持力度大的机遇,加强宣传,强化服务,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10万亩以上,双季稻复种面积增加到150万亩以上,力争更多投入,多争单产、多争总产。

(二)抓住市场前景,壮大特色农业。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技术指导和示范基地建设,抓好市场对接工作,按照“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壮大蛋鸡养殖、生猪养殖、纺织、糖业、果业、竹业、油脂、茶叶、苎麻、富硒柑桔、鲁胡子辣椒、现代烟草、康多利茶油菜油、猪鬃加工等特色产业,并充分利用冬闲田,扶持发展油菜种植等冬季农业。重点扶持发展古洞春、滕琼茶叶有限公司,发挥特色,合理扩建销售点,将太平铺、茶庵铺两地建成全省茶叶重点乡镇;大力扶持发展湘鲁万福有限公司,扩大品牌效应,构建产、销一体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三)依托本地优势,创精品牌农业。以全面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巩固、培育、做大、做强、做优一批特色农产品。充分利用展示展销会等各类平台,大力开展品牌创建活动,依托**绿色生态、革命老区等特色优势,创古洞春大叶茶、腾琼野茶王、金信竹业、跃宇竹业、富硒柑桔、康多利茶油菜油、鲁胡子辣椒、**土鸡等农业品牌,提高**县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努力打造成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

(四)加大监管力度,构建绿色农业。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全程监控,切实加强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同时加强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监管,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及物理防治技术,大力推行无公害的生态农业模式,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重点将优质稻、富硒柑桔等农产品发展成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五)健全协会组织,提升合作农业。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以提升水平为重点,加大科技、管理、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服务力度,进一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依法、规范发展。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一批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

(六)结合旅游开发,发展观光农业。坚持因地制宜、树立特色、科学发展的原则,发展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抓住**“武陵渔川”沅水风光带开发、桃花源旅游开发的契机,以特色基地、特色农产品为依托,突破一、二、三产业界限,在县城郊区、桃花源旅游区、特色产业区等地采取农业园区型、休闲体验型、科普教育型、资源景观型、特色农产品型、“农家乐”型等模式,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让广大群众不仅可以观光、采果、采茶、体验农作和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还可以住宿、度假和游乐。茶庵铺镇松阳坪可利用茶园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茶叶基地的先决条件,借助“**野茶王地理标志品牌保护”的东风,弘扬茶文化、提升茶品味、创“茶叶生态园、观光休闲园”的观光农业。

(七)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法治农业。加大对《农业法》、《种子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力度,进一步强化农业部门行政执法的主体地位。整合资源,积极推进种子、农药、肥料和农业环境、基本农田保护、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种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和农产品检验检测等执法,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切实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水平,树立农业部门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八)建立流通体系,形成市场农业。围绕城乡一体化做文章,培育发展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扶持农民中介流通组织,培育农村经纪人,完善市场机制。着眼于消费需求,城乡两个市场互动,通过在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在销售区建立配送中心和网络化连锁超市,构建农户、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紧密结合的生产加工销售网络,形成完整的流通链条。

(九)加强农民培训,创高科技农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我们应把全面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核心任务来抓。一要强化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抓好科技专业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切实增强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本领。二要强化新型农民培训。着重加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等方面培训,努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目前,**县计划并正在培训1800名耕整机手,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

第五篇: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业强县”的工作目标,按照“扩量与提质并举、园区与龙头共建、品牌与市场齐抓”的思路,大力实施三园同创工程,强势推进园区“10个项目投产、10个项目开工、10个项目签约”的“三个十”工程建设,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生态淮猪、果蔬、蛋禽、优质稻米、食用菌和木材加工的“5+1”特色基地,全县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健康、持续的良好态势。

一、基本情况

2011年上半年,全县新增高效农业面积*万亩,总面积达*万亩,其中设施农业*万亩,新增高效渔业面积*万亩,总面积达*万亩,生猪出栏量达*万头,家禽出栏量达*万羽,奶牛存栏量*头。全县*万亩水稻已实施机插秧面积*万亩,机插率*,比上一年提高*,被省认定为“水稻栽插基本实现机械化”。全县农业龙头企业累计达到*个,其中,市级以上*个,省级*个。去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一流、全国有名”的建设目标,精心规划了占地面积*平方公里,总投资达*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先后启动建设了以食用菌、蔬菜为特色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花卉苗木、休闲旅游为特色产业的市级现代农-1-

业产业园和以合作示范为特点的**农业合作创业园,并大力实施“三园同创”工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目前,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合作创业园已成功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通过验收。

二、主要做法

一是精心制定园区发展规划。根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按照“省市级园区共建、基础和招商同抓”的要求,聘请***建筑园林设计院为我县精心编制了***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东至**,南临**,西接**,北至***木业园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总投资**亿元。园区以农业大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引进现代农业发展新理念,推广研发新技术、新品种,重点建设食用菌、设施蔬菜、农副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产业,是一个现代农业的示范园、高效农业的特色园、农业“接二连三”的产业园、循环农业的试验园、高科技农业的推广园和现代农民的创业园。

二是强势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我们围绕园区特色产业,以园区招商为抓手,不断强化农业招商,加大帮办力度,截止目前,园区已引进***、***、***、***等*家企业和***等*家合作社入园建设,从事工厂化食用菌、设施果蔬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在省级园区内强势推进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加工区建设,采用无土有机的自动化栽培,将农产品加工下脚料、木屑及农副产品作为栽培原料,食用菌下脚料再作为有机肥的原料从而实

现食用菌生产的有机循环。目前,省级园区拥有**等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家,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日产量100吨的***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在市级园区拥有**等观光农业项目**个。

三是切实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园区聘请***林科院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共同组建了专业技术研发团队,其中,博士2人,中高级以上职称7人,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工程,加大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聘请省内外知名的20名农业专家挂钩指导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农业科技高地。今年已成功推广东方百合催花、鲜切花保鲜等新技术4项,粉冠军火鹤、中华红叶杨等新品种20余个,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目前,省级园区年可生产食用菌5000吨,各种蔬菜瓜果6万吨,年实现产值3.6亿元,亩均利润可达8800元以上。核心区可辐射带动面积2.5万亩,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创造创业机会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8000万元以上。市级园区每年可实现产值近3亿元,亩均利润9000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3600多户农户从事相关产业生产,年户均增收3500元以上。

四是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引导园区龙头企业,通过开展定点投入、定向服务、订单生产的方式,加强龙头与基地的对接,全面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市场与基地对接,大力开展优质农产品进连锁超市、进大型市场、进大专院校、进大型企业、进加盟店的“五进工程”,与大润发、苏果、荣善

等大型超市和加盟连锁店采取建专卖区、直营柜台等多种形式,推销***名特优农副产品;鼓励加工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能人大户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优质农副产品直销店,加强市民与基地的对接,今年我县将在上海、**等地建立名特优农副产品直销店24家以上,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此项工作已列入全县2011年百项重点工程,分解到相关部门和乡镇,定期组织督查并通报。

五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我县紧紧围绕园区配套建设申报各类涉农项目,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开发、农村水利等项目紧密结合,有效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投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同时,专门出台了《2011年扶持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意见》等文件,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和园区项目奖补力度,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园区的项目承载力,确保把园区建设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装备先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截止目前目前园区总投入达5.85亿元,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果显著,已建成生产道路24公里,防渗渠19公里,“同杆四回”的电力主线已实现园区的全覆盖,园区网站已建成,占地3000平方米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将于今年9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可以为园区农产品检测、农民培训、信息交流服务提供优质平台。

下载县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市政协财农委于九月中旬组织部分委员并会同市农业局......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市政协财农委于九月中旬组织部分委员并会同市农业局......

    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为进一步了解我乡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发展现状,加快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工程建设,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确保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日前,我乡组织相关工作人员......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汇编)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

    烟叶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烟叶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近几年来,我县烟叶生产在发展总量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烟叶质量水平的提高非常有限,离工业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面对日益激烈的国......

    医药工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医药工业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休戚相关,是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产业,具有经济效益高,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市场空间广阔广阔的特点,被国际上称为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近......

    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全乡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这段时间,我通过整理工作两年来积累的有关资料,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对全乡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日常包村下队的过程中我先后在*......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xx县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得到足够重视。为认真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