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其实并不难
作文其实并不难
常常看见同学作文时咬着笔杆,不知道从哪儿写起;常常听同学们说:“写作文真难啊!”其实学好作文并不难!这里老师教给你几条学习方法,它就像几把金钥匙帮你开启学好作文的一道道大门!
第一把金钥匙:留心生活,细心观察。
作文的材料在同学的生活里。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做到观察要有鲜明的目的,观察要明确重点,注意容易忽略的细微末节,抓住特点;养成多看、多听、多问、多想的好习惯。这样在写作文时,自然会“为有源头活水来”了!
第二把金钥匙:多读好书,勤奋积累。
书读得多了,写作文自然得心应手。同学们仅仅靠课文的学习,阅读量远远不够。还应该再选择优秀的文章、课外书广泛地阅读。这样就一定会体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快乐!
第三把金钥匙:多写习作,多练修改。
“文入妙来无过熟”,学好作文,靠的是多写多练。多写才能熟,多练才能成功。“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每次作文后都要反复修改,三、四年级要学习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五、六年级要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提倡多稿成文,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第四把金钥匙: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学好作文,要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持之以恒。沟通课内、课外的联系。养成勤于观察、勤于练笔、勤于修改的良好习惯。
同学们,把握开启作文大门的金钥匙,你就找到了学好作文的规律。现在,那就让自信伴着你练观察、练思维、写作文,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吧!
第二篇:其实并不难作文
其实并不难作文
其实并不难作文
(一)人生的路途上处处布满荆棘。不要怕,请向前走,大步向前走,自信的向前走。路是人走出来的,字是人写出来的。知识靠积累,>勇气靠磨练,人生靠拼搏。千万不要再红脸了,细声的说:“我不行”。
课堂上,有问题或老师提问时要主动问答,即使未必正确,即使有人讥笑你,即使老师讽刺你,你也不要畏惧,相信自信的人是最美的人。
运动场上,请迈开步伐去拼搏吧,奋斗吧!别因为身体不好而退缩,经不起风浪的鱼儿不能跃出水面,不自信的鱼儿终究不能跃过龙门。躲在窝里的雏鹰终究无法飞上蓝天。不要怕丢脸,不要怕失败,不要怕跌倒,通往成功的路上注定在坎坷、艰辛,但最后得到的是美丽的鲜花和热烈的掌声。难道不是吗?爱迪生发明电灯时,试验过一千种灯丝,每次失败他都不气馁,有人嘲笑他时,他自信的说:“至少我知道了有一千种物质不能做灯丝”。这是一个多么自信和有勇气的人啊!成功总是喜爱有准备和有自信的的人,而那些没有准备的没有自信的人,失败总是与他“形影不离”。失败并不可怕,跌倒后的脚步比原来更踏实,失败后的人生更加精彩。成功固然美丽,但失败也未必丑陋。朋友请相信自己一定行,因为困难在强者面前是纸老虎,是小丑。在你成功时,你会觉得:“这并不难,我能成功”。
失败不一定是恶魔,成功也并非天使。失败可以使你奋发向上,也可以使你堕落一生;成功可以使你永攀高峰,也可以使你一落千丈,但是成功其实并不难。
其实并不难作文
(二)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渴望成功,但极少有人说自己是成功的,即使在人家眼里确实是成功的人也是如此。到底成功是什么?你如何去定义成功?
成功是独特而个人的,所以没有人知道成功对于别人是什么境界。我的成功就是克服缺点,读好书。在去往成功的路上必定有重重挑战,但我们必须做到的便是克服它。
今年是初二的第二个学期,去年的缺点是周日晚上不到校,当时心中有两个我在打架。一个是让我去,这是每个中学生必须做到的;一个是让我别去,呆在家里多好,又没事,第二天早点赶上去上个课不就好了嘛!迟点!我就会上去的了!两个我纠结、挣扎出来,呆会儿就去。可是这呆会儿,分成无数个小呆会儿,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这样,还是第二天上去了。这学期,我决心改掉臭习惯,老师对我说:“只要今天做的比昨天好,你就向成功迈进了一步。”于是每当出现两个我时,我便会扼杀了下一个我,不拖拉,马上去学校!在这件事上我成功了,成功克服了缺点。
读好书,是我要抵达的另一个成功点,其实并不难,读好书是报效父母亲辛苦养育我们的>礼物,也会让他们感到他们的的确确是个成功的父母。上课不开小差,每一次的作业认真对待——更别说考试了,在今天中午的考试中,我帮助他人作弊,这是个害人害己的差事,现在还没有知道处分结果,但是心中十分对不起老师父母,对不起自己,与成功退了一大步,但在以后考试,作业中决不会有类似的事发生,我要读好书,获得成功。
成功,其实并不难,在心中定下自己近期的成功点,慢慢去努力实现,我相信下一个成功者便是我们!
其实并不难作文
(三)上天赋予我们生命,这便是最大的恩惠。回报这种恩惠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快乐地活着,并让周围的人也快乐着。只要事事往好处想,时时保持快乐,那么你的天空将永远光明!——题记
“的哥”的快乐
那天,我约好和同学去玩,出门拦了辆的士,却恰巧赶上了堵车。我看这位的哥嘴角还有这笑容,心情貌似还不错,便忍不住问道:“你不觉得烦吗?”的哥愣了一下,随后笑道:“这种情况经常有,烦有什么用?有烦的时间还不如听两首歌放松一下。”说着便放起了音乐。的哥的快乐在于堵车时的放松、不躁。不仅是自己疲劳的大脑得以舒缓,还安抚了乘客那颗烦躁的心。
舞者的快乐
我的姐姐从小学习跳舞,闲暇时叫我一起去舞蹈班看看。压腿时,姐姐很轻松,但下腰时又是另外一番场面。“咚!”“嘶„„”两道声音响起。我一看,果真又是姐姐。见她满脸痛苦,我便劝道:“姐,你别练了,这已经是你第五次跌倒了,别把你脑袋跌坏了。”“臭丫头,有你这么说你姐的么?没事,扶我起来,我就不信了。”姐姐倔强地又站了起来。“姐,你这样拼命地练舞,我也没见你有多快乐啊?”姐姐笑了笑,说:“后天我会演出,你来看吧。”
我坐在观众席上,看着舞台上飘逸的舞姿,仿佛明白了什么。
身为一个舞者,她的快乐就是把最美丽的舞蹈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身为一个舞者,她的快乐就是结束后那响亮的掌声!
快乐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快乐,只是很多人还总是在抱怨,忽略了那份纯真,也忽略了那份快乐。
第三篇:作文其实并不难
作文其实并不难
一、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每个同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比如有的人打起电话来能滔滔不绝,就是写不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把自己吓怕了。这些人一见到作文题,一铺开稿纸,就开始吓唬自己了:不得了,我要写作文了!作文可是我一直头疼的!老师说作文要讲究怎么开头、结尾,怎么选材、立意„„有这么重的负担,当然难写。我们不妨换一种想法:我不是在写什么作文,我是要对朋友说话。
我要告诉他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写事),这事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最后怎么样。
我要告诉他我又交了一个新朋友或者遇上了一个好老师(写人),这朋友(或老师)长得如何,有些什么与别人不同的,有哪些兴趣爱好,性格如何。
我要告诉他我到什么地方旅游回来了(写景),那地方在哪儿,那里都有些什么景致,有些什么好玩的。
我要告诉他我买了一样新东西,告诉他我学会干什么了,告诉他我对某人某事的看法„„
但是很不幸,这位朋友听力很差,我只好写给他看——把想说的话都写下来,让他知道你想告诉他什么,就是作文了。其实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想通了就不那么难了。把写文章当作说话,是从内容来说的,文字还不完全一样。文章是“写话”,但写的不是原来的口语,而是加工过的口语,口语中那些罗嗦的、重复的内容和习惯性的语气词不见了,凭手势、眼神和暗示的意思也要明确表达出来,道理则是一样的。
不吓唬自己,“我手写我口”,写起来就轻松了。
二、作文没写,就要先学会观察
观察是用多种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去综合研究考察同一对象。我们曾经让不下100名高年级同学写过《冬天真冷》(或《夏天真热》)这个题,只有少数人能在一课时内写出400字以上,多数人写三五行后就写不下去了,经过提示后,多的能写上千字,少的也能写六七百字。在此,我们以《冬天真冷》为例,说说怎么观察就能有写的。
用眼睛看。我们没法看见“冷”这种无形无色的东西,但可以看到因为冷而表现出的各种现象。看天空,看地面,看植物,看动物,看人的衣、食、住、行、玩,把看到的结果各写成一段,就有九段了,每段写上三至五行,不是什么难事。以植物为例,没受过观察训练的人往往一句“树叶都落光了”就写不下去了,这既不真实,又没法往下写。如果把头伸到窗外看看就会发现:大部分树的叶子掉光了,有的树叶枯黄了,但仍然留在树枝上;松树、柏树和万年青等没掉多少叶子,远看还是绿油油的,但近看就会发现它们的叶尖泛黄了„„这不仅解决了“没写的”的问题,更解决了“要真实具体”的问题。
用耳朵听。我们能听到许多与“冷”有关的声音,如风雪声、人们的议论声等。单是人们的议论就很有内容:“冷死了!”“耳朵冻掉了!”“我都成大冰棍了!”„„选自己觉得精彩的、有特色的记下来,不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吗?
用皮肤感触。用手试试自来水、地面、铁栏,自己往手上呵呵气,都可以有明显的感觉把这些感觉记下来,又是别致的一段。
应该提醒注意的是:“用多种感觉器官”不是说所有的感觉器官都硬派上用途,像写天冷,味觉就不必非写不可。
我们把观察训练的总任务分解到物、景、人、事、情、理诸版块中,又从“自信”到“精进”两个阶段呈螺旋式提高。
三、想把作文写好,就得学会分析
能把观察的结果具体记下来,这是作文的第一步,但仅仅记录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分析,文章才有思想内容,才能“活”起来。分析是观察的延展和深化,是更高层次的观察,反过来又促进观察。
我们的分析训练既有随意性又有系统性。
说“随意”其实是“有意”,“随”是说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所有的现象和事物都可以作为分析的对象。
从同一片草坪上的草为什么长得不一样展开话题,我们能发现草的长势与阳光、土壤、水分等因素有关,长得不匀称是很正常的,而且这才是合理的,认识到这一点,当他们再写“所有的花都开了”、“所有的草都黄了”之类的句子时自己都会觉得好笑:像有人在发号施令、并且这些花草都挺听话似的。
教室里一张桌子倒了,一个同学把它扶进来,这是学校里司空见惯的现象,但一旦学生会分析,用这同学过去的表现和现在比,拿其他同学的表现与这个同学比,就能有所发现。
狐狸是童话、寓言世界的主角之一,它和人一样有可爱的一面,也有问题和缺点错误,甚至有讨嫌的一面,拿《狐狸和乌鸦》、《狐狸和小鸡》、《狐假虎威》这些故事中的狐狸的表现相对比,就可以发现许多超乎表象的东西,就不会一说到狐狸就只想到“狡猾”。
许多同学不爱看广告,其实许多广告是所特有意思的。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两个本来意思没什么关联的电视广告,前一个是一个小孩蹲在马桶上方便,然后很得意地按一个开关喷洒那种消除异味的产品,只有动作和商标的特写;另一个是说方便面的:“XXX香辣牛肉面,就是这个味!”有意思的是,这两则广告是连着放的,中间只有三五秒钟的间隔,这就令人喷饭了。
学生找我要水喝,我会问他(她),老师给学生水喝是好事还是坏事,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不假思索地说是好事;我再问只给很小的一滴、给刚刚够喝和赌气灌上三五杯,是不是都是好事?学生在笑中明白了“好”和“坏”原来还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呢。
我给几乎所有受过这系列训练的学生讲过我亲历的一件事:一辆中巴车架着大喇叭、贴着“反偷税漏税宣传车”几个字满街做宣传,我们办公室就在路边,那车一二十分钟过一次,几位同事叫烦,有的人甚至还骂起来,我很平静,要到阳台上透透气,结果我发现稀奇事了:车上的“反”字掉了上半,翻下来把整个字盖住了,这车就成了“偷税漏税宣传车”,我把同事们喊出来看,大家乐不可支。我用这事告诉学生: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如果平静些,就会发现好多新鲜有趣的事;如果自己烦躁,就经常失去发现新鲜事物的机会。
我们倡导“随意”观察分析,目的是让大家留意周边的一切,请相信:对周边的事物感兴趣,会有许多乐趣,更有许多收获。
起步阶段的系统分析训练重点是比较、联想和联系。我们还是以《冬天真冷》为例进行说明。
学会比较。用冬天和其它季节比较,可以把“冷”写得更生动。如夏天,小狗总喜欢趴在阴凉的地方,吐着舌头,喘着粗气;冬天呢,它们穿上了主人给它们专门编织的毛衣和鞋,喜欢往人身上挨,喜欢靠到暖气片附近睡觉„„这一比,内容就生动多了。
学会联想。这么冷的天,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在干什么?是否辛苦?有一个同学说,她妈妈每天只在家里煮三顿饭,不辛苦。我让她回家后把手伸到自来水管下面,把水打开淋上半分钟。她说:“那不得冷死啊?”我问她:“那妈妈知道冷吗?”她承认刚才说错了,其实做饭也辛苦。既然明白了,那应该怎么做呢?没受过训练的同学就容易说一些“好好学习,长大了好好报答父母”一类的“正确的空话”,要现实一些,比如不挑食,这是可以做到的,这是对父母工作成绩的肯定。如果他们好不容易做好几样菜,你却说这不好吃那不好吃,那不就等于你辛辛苦苦写出一篇作文,老师看也不看就判个“不及格”,你会怎么想?道理是一样的。
还可以联系到自己的未来。天这么冷,绝大多数成年人还得去上班,但上班的条件可不完全一样,有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工作的,有在没有空调但有暖气的办公室里工作的,有在既没空调也没暖气但是在室内工作的,还有必须在室外甚至爬到高处工作的。
你将来想在什么地方工作呢?——别误会,我们没有看不起哪种职业的意思,而是说,凭着自己的聪明和科技的进步,如果你能发明出一台遥控的无人驾驶的清洁车,你坐在办公室里就把马路给弄干净了,那你这清洁工也够风光的。
会进行分析,作文就有思想了,“活”了。
四、要想写得更好,就要加强表达练习
语言的运用很重要。同样是这么些字,同样是这些对象,有的人写得神采飞扬,有的却写得让人晕晕乎乎的不知道写些什么,这很大程度上是语言的运用问题。自信阶段,表达训练的目标是写得正确、完整、联贯。
首先要考虑写正确。这既说内容反映方面,也说字词的使用方面,所反映的情形要真实。比如说冬天“所有的树叶都落光了”、“所有的人都穿着棉衣”、“人们都躲在家里不出来”是因为用了太绝对的词,所以显得内容不真实;写冬天的北京,偏要扯上“大雁都飞到南方去了”,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入冬以前,大雁在北京的马路上、天空中随处可见似的,这也是中范文的毒太深,显得不真实。
其次是考虑写完整。这包括句、段、篇的完整:句子成份要齐全;每一段说哪个方面,要说完整;整篇说什么,要说清楚明白。
再就是考虑联贯。句子与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都要联贯才成文章。句子之间的联贯指的是前后联系要紧密,不要东拉西扯;段与段之间要有联系,要有过渡和交代的句子。
让我们从“表达训练操”做起。不要借助字典词典,每天尝试解释一两种事物并记下来:比如什么是“饭”,要解释到不会让人误会、禁得起“逼问”为止。如“饭是人吃的、用粮食加工成熟的主食”,这就不会与其它东西混淆了。
达到正确、完整、联贯后再考虑写得生动、形象,就是如何说得更好,更让人喜欢听、记得住。这方面,我们建议在自信阶段先向周边的人学,记一些精彩的口语,如“这自行车除了铃儿外什么都响了”之类。精进及以上阶段既向群众口语学,也向名家名篇学。
“观察·分析·表达系列能力训练”,共分为“自信”、“精进”和“升华”三个阶段,周期都是三十六次(正常学期内每周一次)。两个阶段都分“物”、“景”、“人”、“事”、“情”、“理”六个版块,每个版块练六次左右。自信阶段解决“没有写的”的问题,基本目标是只要有相应年级语文课本的识字量和80%以上的词汇量,不论写什么,都能写出来(低年级300字以上,中年级600字以上,高年级800字以上);精进阶段解决“怎样写好”的问题,基本目标是不论写什么,都能写出自己的见解;能发现自己习作中的表述问题并尝试修改。精进阶段是自信阶段的延续和提高,两者间呈螺旋式上升,完成精进阶段的训练后,小学中年级学生能写高年级的作文或高年级学生能写初中作文都应该是比较正常的。升华阶段练的是“诗外功夫”,根据自信、精进各版块中的训练点安排少儿哲学、逻辑学、传统蒙学精华及中外名家名篇片断,通过讨论、辩论、表演、实验等方式使学生将这些知识内化,激发和形成新的潜能,并灵活运用到作文习作和修改中。
除所有的作文训练系列都要求的勤写勤练外,参加这个系列的训练还另有几点要求:
1、在自信阶段不要忙去看、学范文,特别是同龄人写的范文。范文不是不好,而是在自信心都还不足的前提下学范文容易进入误区:你不知道那范文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写的,模仿的结果轻者会不伦不类,重者会成笑料。比如“春天来了,桃花开了”,如果说的是立春时节,这话只在长江中下游一带适用:在福广一带,桃子都快熟了;在北京,还没冒蕾呢;在东北,桃树可能还埋在雪里——咱们中国大得很呢!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乃得其下,进入精进阶段后,也应该是逐步从经典作品中学语言、学文法。
2、务实。从一开始训练就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抒真情,写真文,说真话,做真人。有这么一个典型事例:小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说(写)春天,一个会用“鸟语花香”、“百花争艳”等一些词语,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赞赏;另一个则说春天来了,爷爷把鸟笼挂到屋外的窗栏上了,奶奶把花盆摆到外面阳台上了,妈妈把他的小自行车从床下拖出来擦干净了„„后者被老师斥为“大白话”,我们却非常欣赏这种真实。我们信真求真,并不是说不能展开联想和进行想象,而是要求想象也要“真实”。兔子请客摆出蛋糕香肠,老虎请朋友吃水果,这些表现就违背了自然规律,就是不真实。有一名自称很能写想象作文的同学在扩写《螳螂捕蝉》时写那男孩子刚上完课外辅导班回来,见到小鸟就掏出弹弓想射,没想到他爸爸提着一根棍子来找他了;他爸爸正想揍他,后面开来一辆坦克,就冲他们开炮了。前面写得挺不错,本来可以评90分以上,就因为后面严重失真,就连及格都成问题了,因为前面他所说的背景是在现在的中国。
3、求多。初学作文,写得越多越好,因为我们相信,有写的才有改的,如果刚刚凑够要求的字数,那就很难改好了。
4、注意养成几种良好习惯。
一是逐步过渡到用钢笔、圆珠笔、炭素笔写作,从少用直到不用涂改工具,培养下笔的责任感,不要养成随意、有依赖的习惯。
二是写作过程中不要一遇到不会写的字就查字典或问人,这会打断思路(自己的或别人的),可以先空着或用铅笔注上拼音,到检查的时候再问、再查(字典)。
三是不论片断练习还是成文训练,至少在一段文字内不要停下来,要一气呵成,思路才连贯自然。
四是边观察分析边积累。平时所做的观察分析训练要积累下来,用一个本儿随时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这非常有用。有一位同学专门记她的老师表扬同学的话,后来写“特别会表扬人的老师”就精彩得让人读了还想读。积累观察分析材料不需要成文,只要分分类就行了。可以分明类别,如“爸爸(妈妈)的精彩语言”、“我的新发现”、“XXX的动作”等,这就可以避免混乱。
建议:不论现在是哪个季节,都可以用这这次练习的方法试试,你会发现:作文其实并不难。
第四篇:作文其实并不难
入门课 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奇
——作文其实并不难
有的同学说话没完没了、有条不紊,聊天滔滔不绝、水泼不进,打电话更是没人叫停就不停,但就怕作文,其实把他们说的记下来,整理一下,那该是多长的作文——新闻播音的标准速度才每分钟平均148字!原来这些同学在吓唬自己呢:不得了,我要写作文了!老师说作文要讲究怎么开头、结尾、过渡,怎么选材、立意、提炼中心„„负担这么重,当然难写。要是换一种想法:“我不是在写作文,是要对我的朋友说话。”那就轻松了:
我要告诉他某一件事(写事),说清这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前因后果。
我要告诉他我交了一个新朋友(写人),说清楚这人的外貌、语言动作特点、兴趣爱好、性格。
我要告诉他我到了什么地方旅游(写景),说清那地方的位置、季节特点、动静变化。
我要告诉他我新买了什么学习用品,刚学会了做什么工艺品,说服了某人„„
但他耳背,只好写给他看:把想说的话写下来,让他知道你想告诉他什么,就是作文。作文就是“写话”,但写的是加工过的口语。口语中那些罗嗦重复的内容和习惯性的语气词省了,凭手势、眼神等辅助表达的意思也要用文字明确表达。比如说“请喝水”这句话写下来就三个字,但笑咪咪地说、懒洋洋地说、冷冰冰地说、恶狠狠地说,能一样吗?有人说会用许多词语才是好作文,其实,要是多数人都没吃过的山珍海味,随便烹调出来,又有几个人知道做得不好了?把白菜豆腐做得人吃人夸才是高手。请看《春天的故事》的前几句:“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没什么特殊的词语,但含义的深刻,含量的博大,回味的幽远,不是罗列一些成语和形容词就能表达出来的。
这就是这题目的意思:好文章本来就是大家都看得明白的,能把这些平常的语言用好就稀奇了。
试试:选上面一个话题,假想在打电话,把这些内容整理成文,几百字的作文很松就写出来了。
一讲 山水村落皆画本,耳目及处有诗材
——作文没写的,就先学会观察
这题目的意思是,到处都有作画的样本和作诗的材料。也就是说只要注意观察,身边到处是作文的材料。
我们曾经让高年级的许多同学写过《秋天真凉》(或《春天真暖》、《夏天真热》、《秋天真凉》)这个题,要求必须写真实感受,只有少数人能在一课时内写出400字以上,多数人写三五行就写不下去了,原因就是不会观察。
观察是用多种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去综合研究考察同一对象。让我们以《秋天真凉》为例,说说怎么观察就能有写的。
用眼睛看。我们没法看见“凉”这种无形无色的东西,但可以看到因为凉而表现出的各种现象。看天空、地面、植物、动物,看人的衣、食、住、行、玩,把看到的与刚过去的夏天比,各写成一段,就九段了,每段写五六行,不是什么难事。
如植物,没受过观察训练的人一说秋天就说“树叶落了”,就没的写了,但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树与树不同,大部分树的叶子开始掉了,有的树叶枯黄了才掉,有的还是绿色的也掉下来了,还有的发黄了仍然留在树枝上;松树、柏树等远看还绿油油的,但近看就会发现它们的叶尖泛黄了,新叶子长得少、长得慢了……这不仅解决了“没写的”的问题,更解决了“要真实具体”的问题。
用耳朵听。我们能听到许多与“凉”有关的声音,如风雪声、人们的议论声等。单是人们的议论就很有内容:“好凉快啊!”“真舒服啊!”“我们家晚上都不开空调了!”……选自己觉得精彩的、有特色的记下来,不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吗?
用皮肤感触。用手试试自来水、地面、铁栏,与前一阵子比较,都可以有明显的感觉上的变化,把这些感觉记下来,又是别致的一段。
应该提醒注意的是:“用多种感觉器官”不是说所有的感觉器官都硬派上用途,像写天凉,味觉就不必非写不可,嗅觉不好写也可以不要。
试试:写现在的季节特点,你会发现有很多可写的,还会发现你很能写。第二讲 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
——想把作文写好,就得学会分析
把观察结果具体记下来是作文的第一步,再学会分析,文章才有思想,才“活”起来。
同一片草坪上的草为什么长得不一样?我们将会发现草的长势与阳光、土壤、水分等因素有关,长得不匀称是很正常的,也才是合理的,认识到这一点,再写“所有的花都开了”、“所有的草都黄了”之类的句子时自己都会觉得好笑:像有人在发号施令、并且这些花草都挺听话似的。
教室里一张桌子倒了,一个同学把它扶进来,这是学校里司空见惯的现象,但用这同学过去的表现和现在比,拿其他同学的表现与这个同学比,就能有所发现。
狐狸是童话、寓言世界的主角之一,它和人一样有可爱的一面,也有问题和缺点错误,甚至有讨嫌的一面,拿《狐狸和乌鸦》、《狐狸和小鸡》、《狐假虎威》这些故事中的狐狸的表现相对比,就可以发现许多超出表象的东西,就不会一说到狐狸就只想到“狡猾”。
许多人不爱看广告,但许多广告很有意思:有两个本来意思没什么关联的电视广告,前一个是一个小孩蹲在马桶上方便,然后很得意地按一个开关喷洒那种消除异味的产品;另一个是说方便面的:“XXX香辣牛肉面,就是这个味!”这两则广告中间只有两三秒钟的间隔,这就令人喷饭了。
学生口渴了找老师要水喝,老师给了是好事还是坏事?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不假思索地说是好事,但只给很小的一滴、给刚刚够喝和赌气灌上三五杯,是不是都是好事?“好”和“坏”还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呢。
我亲历过一件事:一辆中巴车架着大喇叭、贴着“反偷税漏税宣传车”几个字满街做宣传,那车一二十分钟从我们办公室外过一次,几位同事叫烦,我到阳台上透透气,结果我发现稀奇事了:车上的“反”字掉了上半,翻下来把整个字盖住了,这车就成了“偷税漏税宣传车”,有意思不?
这一个题目强调的是:对周边的事物感兴趣,喜欢观察和分析,会有许多乐趣和收获,不要人云亦云。
第三讲 炼句炉捶岂可无?句成未必尽缘渠
——把话说准确、连贯
我们说作文是用笔说话,并不是随口说出来的都可以成文,而是要加工,使句子准确、连贯。
作文是由一句句话组成的,句意不准确,文意也不准确。
句子准确首先是词语要正确使用。词语有直指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有一词多义和多词一义但使用范围不同等现象,这些用得不好,句子的意思就不准确,听(读)的人就不明白或误解。如:
1、这小女孩将近十多岁。(是不到十岁还是过了十岁,不清楚)
2、这种洗衣粉容易把领袖洗干净,是领袖专用洗衣粉。(“领袖”的本意是衣领衣袖,又引申为领导人,这句子的后半句就不知说什么了)
3、摩托车快,剃头刀快,火箭比它们都快。(“快”指锋利,也指短时间内跑的路程长,没法比)
4、歹徒抱着警察滚下山崖,都死了。(表示“死”的词很多,不同的对象应该用不同的词)
5、老李请四位客人来吃饭,三人先来了,第四人迟迟不到,老李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呢?”三人中有一个人多心,走了。老李又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个客人听着不舒服,也走了。剩下一个客人是老李最好的朋友,他说老李:“你怎么不会说话呢?”老李说:“我没说他俩啊!”气得最后一个客人也走了。(老李说的话都有问题,他说的是好意,别人听起来却误解了,为什么?)
准确还表现在近义词的使用上。如“人们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和当年在御厨时候一样光洁(光亮),朴素(朴实),美观(美丽)。”――拿括号中的词换掉加点的词,意思就不准确。
单句话说准确了,还要考虑句子之间的连贯,就是句子之间内容上要有联系,前后要互相衔接。几个句子必须有紧密的联系,该连的不连,不该连的连了,都达不到表达的目的。
试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可以删或加词语,注意标点:
天下着蒙蒙细雨。他们提着一篮鸡蛋。放学了。他们到医院看李光同学。他们背着书包。他们打着伞。
第四讲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把话说生动、形象
写得准确、连贯是让人能看明白,要想写的作文让别人爱看,还要力求写得生动、形象。怎么才能写得生动形象呢?
首先,必须细致了解所要说的事物的特点,写具体。了解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注意细致观察。比如看见一只兔子,只看见它毛长、耳朵长,虽然也是观察了,但这还不够。还要再看看毛是怎样长,比小狗的怎样。那耳朵也不是仅仅看出长,还看出它会转动呢。这样,到你写兔子时,才会写得具体生动。另一条途径是从书上学习、认识事物。好多事物,我们都不能亲身去经历,去观察,只有从书上学习,增长我们的见识。
其次,要生动形象,要靠用词来表现。词汇不丰富,碰到一件事,想把它说出来,又找不到词来形容,就只有干巴巴的几句了。有一段写齐白石年轻时学雕刻的话:“(他)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手上磨起了泡,仍然专心致志地刻个不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石头越来越少,地上淤积的泥浆越来越厚,最后统统„化石为泥‟了。”读了这段话,我们好像看到了齐白石在那里孜孜不倦地刻石头的样子,好像看到那坚硬的石头正变成石浆,一滴一滴地滴到地上,这样的句子就是生动形象。
第三,要写得生动、形象,得学点修辞。比一比,看哪句说得生动?
1、这自行车太破了。――这自行车除了铃儿什么都响了。(夸张)
2、这条公路在山上弯来弯去。――这条公路像一条长长的蛇,在山上弯来弯去。(比喻)
3、这孩子太饿了。――这孩子饿得肚皮贴着背梁了。(夸张)
4、他非常高兴——他高兴死了。(夸张)
5、这小孩的脸又圆又红——这小孩的脸像个大苹果。(比喻)
6、高粱红了,稻子熟了——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拟人)
成文训练:丰盛的晚餐
要求:围绕某一次晚餐如何丰盛写准确、连贯,力求生动、形象。提示:先理解“丰盛”的全面含义,再围绕着“丰盛”分为点心、主食、素菜、荤菜、饮料几个部分来写。第五讲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用眼睛观察
眼睛是最常用的、最重要的观察器官,物体的形状、颜色和位置关系主要是靠眼睛观察到的。
一、观察形状。物体是有形状的,形状包括线条轮廓、大小、长短、粗细等。如某物总体和各组成部分的线条轮廓,是方的、圆的、还是多面的,棱角是尖的还是钝的,各部分是一致的还是有些什么区别等等。不容易说清楚,就说它像些什么,如说三角形,单举吃的就有冰激淋、糖三角、妙脆角、西瓜瓣等。
二、观察颜色。观察颜色要看出主色调、衬色条纹、颜色偏向、颜色过渡和颜色搭配。
三、说清方位和布局。要尽量用固定方位而少用相对方位。相对方位(上下、前后左右)容易混淆,比如学校的值班室在大门的左边还是右边,这对于进门的人和出门的人来说是相反的,如果用固定方向(东西南北)就不会有这种情况。
现在试试用眼睛观察西瓜除位置关系外的几方面。
观察形状。一说西瓜的形状就说“西瓜是圆的”,这既不真实具体,又没写下去的路子。从远处看它和皮球差不多,放在面前一比,差别大着呢,说清了,就是真实具体的一段。要写大小、长短、粗细等,要对比,如“这西瓜大小和一个足球差不多”。西瓜籽的形状也很值得观察,用它们和葵花子、南瓜子一比,你又会发现一大些特点。
观察颜色。西瓜的颜色非常丰富。看表面,不均匀的绿底就有许多观赏价值,还有墨绿的分割线、褐色黑色或灰色的斑痕及斑痕的形状、贴地一块的土黄色等等,如果简简单单的一句“西瓜皮是绿色的”岂不可惜?另外还有那一层灰白的粉末(西瓜霜)刮下来就挺有意思,刮的轻重留下的痕迹也值得评点一番。把瓜切开,观察瓜皮、瓜肉、瓜瓤的主体颜色及其过渡状况,观察成熟程度不同的瓜子的形状和颜色等还有很多可以“淘”的“金”。
这样,轮廓、大小各写一段,各部分的颜色各写一段,单用眼睛观察,就可以写出五六段文字来,每段写两三行,不难吧?
第六讲 耳闻鼻嗅人难代,甘苦炎凉自身知
——用其它器官体验
眼睛只能看到事物的形状、颜色和位置关系,我们还要学会用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来观察事物,才能有更全面的认识。
一、用好耳朵。耳朵能帮助我们认识丰富的声音世界:悦人的乐音、烦人的噪声等,有自然界固有的声音,也有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用耳朵观察,可以帮助我们从声音的角度认识事物。有经验的人选购西瓜,总是用手轻轻拍打,听声音来辨生熟;买椰子先摇一摇,听声音来辨椰汁的多少。
二、用好鼻子。我们用鼻子闻(嗅),就能发现事物气味方面的特点:香的、臭的、呛的、还有一些说不清楚的。一个桔子,剥皮前后气味不一样,它的皮、筋、膜、汁、核各部分闻起来也不一样。大家都知道葱的气味是呛的,但葱根、葱杆和葱叶呛的程度也不一样。
三、用好舌头。用舌头能尝出观察对象的味道: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咸的、酸辣的、酸甜的……一棵树上的桃,成熟程度不同,味道也不同;同一个苹果,向阳面和背阴面的味道也有区别。
四、用好我们的皮肤。用皮肤触及事物,会发现我们所研究的对象的冷暖(热)、软硬、滑糙、干湿等特征。用皮肤来观察,用得最多的是用手触摸(捏),试试用手触摸一个柚子,先触摸整体,再触摸它的皮、筋、膜、汁、核各部分,你会有不同的感觉,把这些的感觉记下来,也就是一段内容丰富的观察笔记。
五、观察要有重点。“用多种器官观察”并非每观察一样东西都要各种感觉器官一起用上,而是有所侧重,有的多用,有的少用,有的甚至可以不用。比如观察一个苹果,“看”和“尝”是重点,“听”则大可不必;观察一朵蘑菇,”是主体,可以“闻”出一点内容,但 “尝”则可能丢性命。
试试,用这两次学的方法观察一种水果,从整体到局部,各部分都用尽可能多的感觉器官观察,再把观察的结果写下来(各部分分成一段),你就该相信,随便拿出一样东西,都可以通过观察写成一篇观察作文。
第七讲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按顺序观察
四季变化、昼夜更替、草木荣枯、事情的先后等有时间上的顺序,事物的布局、设置、组合等有空间位置的顺序,所以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
时间顺序不难观察,因为不同的时间阶段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这次我们主要讲空间顺序的观察。
前后、左右、上下、远近是空间位置的不同,观察时得有先后。观察的顺序与入眼的顺序不同,观察是有意识的,入眼是自然的,我们观察的目的是认识观察对象,当然得有意识,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由表及里是大家习惯的认识顺序,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喝过杏仁露,后来才见到白白净净的杏仁,再后来才见到这杏仁原来还有一层黄色的膜,它的外面还有一层硬壳,而硬壳外面还有果肉和果皮包着。
一般情况下观察多部分组合起来的事物都由整体到部分,但有时也由部分到整体,如先拣到几根漂亮的羽毛,后来才发现是什么鸟身上的,这些羽毛分别是鸟身上哪部分的。
如果观察的物体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可以从主要到次要,这是先突出重点;或者从次要到主要,这是把高潮留到最后。
观察有顺序,但不能拘于某种顺序,看怎样方便,怎样能更容易观察清楚,怎样更容易认识全面,就怎样观察。
练习:
1、观察一盆花,先总的观察,再有重点地观察一两枝,写一段话。
2、俗话说:“眼见为实”,但如果站在一栋楼的背面观察,然后就下结论说:“这是一栋没有门的楼房。”显然是很荒唐的,你还能举出哪些“眼见未必实”的例子?写下来。
3、观察现在这个教室,看看里面有些什么,外面又有些什么,注意它与别的的教室有哪些不同,从近到远,写一段话。
4、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有几个盲人同摸一头大象。摸了后,一个盲人说大象像一堵墙,一个说像一根柱子,一个说像一根管子。他们为什么说的不同?想想,要是有一个盲人从大象的鼻子摸起,一部分一部分地摸,边摸边问旁人自己在摸大象的哪部分,他会怎样下结论?先说说,再编一个《新盲人摸象故事》。第八讲 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观察事物的联系
这题目的意思是,繁茂的树木下长不出丰美的草,没弄碎的大土疙瘩地里长不出好庄稼。此外,“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不长草”、“水涨船高”、“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谚语、成语都说明了事物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农家,院子里有一只鸡、一口猪、一头牛,还有一只老鼠。有一天,老鼠发现农民在院子里装了捕鼠器,就去告诉鸡、猪和牛,它们都不以为然,还嘲笑老鼠。但后来有一条毒蛇被捕鼠器夹住了,毒蛇又把来察看的农民的妻子咬伤,为了给妻子补身体,农民就把鸡杀了;听说农民的妻子受伤了,许多亲戚都来探望,为了招待客人,农民把猪杀了;农民的妻子没治好,死了,为了办葬礼,农民又杀了牛……这些看来没多少联系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很自然地联系起来了。
联系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海湾战争——油价上涨”、“油价上涨——物价提高”是直接联系,“海湾战争——中国物价提高”是间接联系。
在观察中我们要注意寻找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事物之间最常见的联系形式是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生活中常有错把酱油当成醋用、把盐当白糖用(或反过来)等现象,因为它们之间形状、颜色等很相似。剪刀、石头和布,这三样东西看起来没有多少联系,但因为剪刀锋利,可以剪布,布柔软,可以包石头,石头坚硬,可以砸剪刀,所以人们把它们用在一种猜手式的游戏里,这就把它们各自的特点联系起来了,并且还表现了“一物克一物”的哲理。
事物之间的联系可能是单线的,也可能是多头绪的,如果只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点或某一阶段的特点,就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我遇到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学生在教室里扔了一张纸,老师发现后批评了他,他把纸捡起来了。照理这事算完了,但这同学趁老师回身到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又把纸扔了,结果惹得老师很生气。像这类波折在其它地方、其它情况下也常有,把它弄清楚了,写出来的作文才客观、全面。第九讲 一身偃卧蓬蒿稳,四海苍生恐未安
——作文要发挥联想
一个人躺在偏僻荒凉的地方,还想到天下的穷苦百姓过得怎样,这种由一种事物或现象想到另一种事物或现象的思维就叫做联想。常见的联想形式是:
一、类似联想。一些事物由于某些特点相似,很容易引起我们的联想。有的是形状相似,如“?”跟鱼钩相似,看到它,会想到钓鱼的钩,或者想到秤钩;有的是颜色相似,如见到棉花想到云朵,想到棉花糖;见到红墨水想到红花、想到奖品、想到西瓜汁;还有的是声音、动态、气味、触感相似,也会引起联想。
二、接近联想。有些事物不相似,只是在时间或地点上接近,也可以产生联想。如你的生日是八月五日,到七月五日,你就会想到要过生日了,又如过八月十五,你会想到远处的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人;到了长城或者看到长城的照片,你会想到秦始皇、孟姜女,看到卢沟桥(或图片)就想到抗日战争等。
三、因果联想。见到花就想到春天,见到病人就想到药,这是由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互相联想到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靠在墙角擦火柴取暖。她觉得自己好像坐在暖烘烘的大火炉前,好像看到了插着刀叉向她走来的烤鹅。为什么想到这些?因为天正下着大雪,而小女孩穿得很薄,加上好久没吃东西了,她想有火烤,想有东西吃。这就是因果联想。
四、对比联想。见到红花就想到绿叶,见到蓝天就想到白云,这又是互相对比引起的联想。有时我们还会由一个事物想到与它对立的事物,如在阴雨连绵的时候想到风和日丽的晴天,一个没有条件读书的小孩会想到宽大明亮的教室等。
联想练习:
1、从几种常用的标点符号形状上,你会想到些什么?
2、在黑夜中看到打火机窜起的火苗,你会想到些什么?
3、如果在一大张白纸上只写有一个大大的“烟”字,你会想到些什么? 第十讲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文要发挥想象
诗人看到冷冷清清的月亮,想到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嫦娥,想到她会不会后悔自己偷吃了飞天的灵药,以致于在这里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这种比联想更丰富,更全面的思维就是想象。
我们从这个事物想到那个事物,想的过程就是联想,在写作文时常用“像”来表达。想象则多指想到了些什么,不一定只是“像”什么,想象可以是一个画面,一个场景,甚至还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像《西游记》里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像闹海的哪吒。读书上的句子,在头脑里把它还原成原来的事物就是一种想象。如读《草》,可以想象出原野上草木繁茂的样子,还想象出冬天草枯后,一阵猛烈的野火烧过的情形,最后想象到了春天,一棵棵草从土里冒出来,不久,又是一片碧绿。
上面说的是把句子变成具体意思的想象,其实,想象还可以展开一点,即使文字上没有也可以根据你的经验和认识去想。如你没有见过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但你可能见过别的果树结果,见过春节时挂灯笼,你把灯笼想象成大柿子,把它想象成是挂在大树上,就想象出树上挂着大柿子的样子了。
想象练习:
一、读诗,展开想象,各写一段文字描写诗中所写的景象
例: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都不见。
“下雪了,下雪了!”一群孩子正在河边芦花丛中玩,其中一个先喊起来。大家抬头一看,果然看到了飘下来的雪花。“一片,两片……”一个孩子仰着头用手指着数起来,“三片,四片,五片……”有人跟着数起来。一个孩子没和大家一起数,而是低头寻找落下来的雪花,边找边嘟哝着:“噫,都掉哪儿去了?”……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成文训练。狐狸白天不敢活动活动,总是晚上才能出来偷鸡。他想,要是太阳永远不出来该多好啊,哪怕晚出来一会儿或者早落山一会儿也好……于是他想了好多办法想达到这个目的。编一个故事,说说狐狸想了哪些办法,他怎么做,结果怎样。十一讲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观察描写景物的固定特点
学写景,先得弄清什么是景物和景物的特点。
景物,按词典解释,就是“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天上的日月星辰、云霞虹霓、风雨(雪)雷电,地上的名山大川、大漠滩涂、沼泽草原、江河湖海、花草树木、鱼虫鸟兽,这些属于自然景物;还有建筑、装饰、工艺、文化遗迹以及人的活动等人文景物。
景物的特点则是这景物与那景物不同的地方,包括固定特点、季节特点和动静变化。
景物的固定特点指景物特点中相对稳定的、变化较慢、不易被察觉的部分,如方位布局是稳定的,形状和色彩是变化较慢的。注意,“固定”是相对的,因为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发展和变化中。如树叶从淡绿变成深绿到变黄,守着看很难看出来,但几天看一次就会发现明显的变化;建筑物褪色老化、山川地质变化等就须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发现。
一、观察描写景物的方位和布局
要写景,得说清它在哪儿。大到所处的地域,小到具体的位置、行车路线、周围的标志处所或建筑都应该尽量说清。还应该说清楚里面有些什么,各在哪个位置。
说明方位和布局的标准有两种,一种用的是相对方位词(前、后、左、右、上、下),一种用的是固定方位词(东、西、南、北)。要尽量使用固定方位词,因为相对方位词不太可靠。如说“大门的左边有一座假山”,进门时和出门时是相反的。如果说“公园大门的东边有一座假山”那无论如何都不会弄错。
二、观察描写景物的形状和色彩
大到高山大川、楼宇桥梁,小到亭台轩榭、假山走廊、池塘喷泉都有它自己的形状,能直接描述或能“比”得确切都行,一个同学写他在中央电视塔上看到“大片大片的楼房都像积木玩具”就很形象。
景物的色彩需要观察的是各种颜色的主次、层次、映衬和搭配。
写景不难,不信试试:先说它在什么地方、怎么走,周围都有些什么;接着说里面有些什么,它们如何分布;选取里面几个有特色的部分介绍它们的形状、颜色搭配——各写一段,单写固定特点就是不小的一篇写景作文。十二讲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观察描写景物的季节特点
景物的季节特点包括三个层面。
一、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
这是比较简单的现象:一处景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怎样。这是同学们在写景作文中用得最多的、最为“得心应手”的写够篇幅的套路。可是就因为是“套路”,所以很少有写出新意的,更多的是在这个框架下把自己知道的那些词语成语搬来换去,很难有进步。观察景物的季节特点,应该着力于下面两个层面。
二、同一季节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
我们中国很大,农历三月,大兴安岭还在飞雪时,海南的早水稻已经要抽穗了。如果有人说:“春节过后,趁着没开学,天一晴,我们就下河捉鱼。”北方的同学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南方的同学却觉得非常自然。不要说从南到北和从东到西都是几千里,单说同在北京,香山、八大处和城区比,同一种植物的花开花落相差都是好几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就是这个理。
三、同一季节同一地区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特点
这里说的范围更小,小到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内。比如在一幢大楼的阴面和阳面的同一种树木有区别;同一棵树上不同的枝甚至同一枝上的不同位置,冒芽、长叶、开花也会有先后;同一片草地,因为阳光、水分和土壤不均衡,长的也不一样。明白这些,再看看有些写景作文中常见的句子:“所有的花都开了,所有的树都长出绿叶了。”——好像谁吹一声哨子,所有的植物就都像受过军训似的“一!二!开花!”搞笑吧?
观察描写景物的季节特点,多数情况下是把植物当作观察描写的对象,其实其它景物也有季节特点。动物——城里也有些猫、狗、鸟、虫,它们在不同季节里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衣、食、住、行、玩等,无一不和季节有关。没生命的景物如建筑物等也有季节特点:树丛中红墙青瓦的房子,因为季节不同衬色不同也会不同;一座桥,河水汹涌澎湃时、清澈缓流时、河床干涸时就不一样。试试:写自己所在的学校现在这个季节的特点,写植物、动物、人的活动,一写就可以写一大篇。
十二讲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观察描写景物的季节特点
景物的季节特点包括三个层面。
一、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
这是比较简单的现象:一处景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怎样。这是同学们在写景作文中用得最多的、最为“得心应手”的写够篇幅的套路。可是就因为是“套路”,所以很少有写出新意的,更多的是在这个框架下把自己知道的那些词语成语搬来换去,很难有进步。观察景物的季节特点,应该着力于下面两个层面。
二、同一季节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
我们中国很大,农历三月,大兴安岭还在飞雪时,海南的早水稻已经要抽穗了。如果有人说:“春节过后,趁着没开学,天一晴,我们就下河捉鱼。”北方的同学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南方的同学却觉得非常自然。不要说从南到北和从东到西都是几千里,单说同在北京,香山、八大处和城区比,同一种植物的花开花落相差都是好几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就是这个理。
三、同一季节同一地区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特点
这里说的范围更小,小到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内。比如在一幢大楼的阴面和阳面的同一种树木有区别;同一棵树上不同的枝甚至同一枝上的不同位置,冒芽、长叶、开花也会有先后;同一片草地,因为阳光、水分和土壤不均衡,长的也不一样。明白这些,再看看有些写景作文中常见的句子:“所有的花都开了,所有的树都长出绿叶了。”——好像谁吹一声哨子,所有的植物就都像受过军训似的“一!二!开花!”搞笑吧?
观察描写景物的季节特点,多数情况下是把植物当作观察描写的对象,其实其它景物也有季节特点。动物——城里也有些猫、狗、鸟、虫,它们在不同季节里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衣、食、住、行、玩等,无一不和季节有关。没生命的景物如建筑物等也有季节特点:树丛中红墙青瓦的房子,因为季节不同衬色不同也会不同;一座桥,河水汹涌澎湃时、清澈缓流时、河床干涸时就不一样。试试:写自己所在的学校现在这个季节的特点,写植物、动物、人的活动,一写就可以写一大篇。
第五篇:当领导其实并不难
当领导其实并不难
刘明是某名牌大学电子系的优秀毕业生,在学校里曾经做过学生会干部,毕业后考进一家电子配件公司在生产部门当了个小股长,专管生产电容器。
这个公司当时并不大,他这个股只有两条生产线,除了两位领班,只有12个员工。说起来,这种小单位应该很单纯了,再加上作业又很简单,做主管的应该没有什么麻烦。其实不然,这里面的工作单纯,人际关系却相当复杂。
在刘明手下的12个作业员中,有3个女孩子,都是刚进公司不久;而其余的男孩子,则都是刚毕业的中学生,但他们在公司里的人事关系却很复杂。有的是前任股长(现在升任科长)的“爱将”,股长不管有什么事,他们直接会去找“老上司”谈;有些是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有什么事,也会去跟他们以前的“老上司”诉说。至于两位领班,那就更“妙”了,一位是总经理的“同学”,虽然毕业时间前后相差近20年,但说起来总是一个学校出来的,算得上是校友,关系自然不同;另一位是业务经理的小同乡,跟经理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在这种情形下,刘明这个小股长当得自然不会太顺利,尤其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对他这个凭本事考进来的人,多少都有点歧视,认为一个大学生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多读了几本洋书而已,论工作经验,他还差得远。
刘明上任之后,观察了半个月,两个领班对他是貌合神离,除了工作之外,对他总是爱理不理的。几个男作业员又相当调皮,时常争争吵吵地替他惹麻烦,如果处理不公(事实上,年轻人吵架,大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说穿了,还不是狗咬狗两嘴毛,很难断定谁是谁非),还会当面被顶撞。
其中,只有3个女孩子对刘明还不错,然而,如此一来,反而给他带来了麻烦。因为那些年轻的男作业员,好望风捕影地瞎猜想,胡说八道,说刘明对这3个女孩子有意思。这种话传到刘明的耳朵里,真使他哭笑不得,他觉得这环境太复杂了,自己是个大学生,犯不着跟这些“无识之人”在一起瞎搅和,不如另谋高就。于是,就交了辞呈。
辞呈很顺利地到了总经理手里(由此可见,他在这个单位如何地不受欢迎,他的科长、经理别说没有挽留他,连问他为什么辞职都没有,只是签字转了上去),刘明虽然去志已决,但对这种情形也觉得很难堪、很伤心。
过了两天,总经理突然到他工作的地方来找他,一见面便拍着他的肩膀亲切地说:“怎么样,这里的生活还过得惯吧?”
刘明想不到总经理会来这一手,他是准备好随时要离开的,只要总经理一批“可”,他在这里的工作就结束了,怎么还问他过得惯过不惯?·
刘明一脸尴尬,嗫嚅半天,不知该如何回答他的问话。幸好,总经理并不需要他回答,一转身对领班、作业员们说:“你们这个股,近来表现得很不错,刘股长在我面前一提起你们,就夸赞你们工作如何努力,如何帮他的忙,其实,刘股长是太客气,你们是公司的老人,当然应该义不容辞地帮他把工作做好,你们帮他的忙,也就等于帮公司的忙。所以应该谢谢你们的是我,不是他。为了酬谢你们这些日子的辛苦,今天晚上,我请你们吃饭。”
一来这些年轻作业员素质较差,体会不到总经理这番话的深意;二来年轻人好热闹,一听说总经理请客,便什么都不想了,立即鼓掌欢呼起来。
刘明也不知总经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陪着他走到门口,实在憋不住了,悄悄地问:“总经理,我的报告您一一”
“我看到了,”总经理截断他的话,接过去说,“这件事我们饭后再谈。”
总经理没有等他表示意见,便拍拍他的肩膀,匆匆地走了。走出十几步去,又回头叮咛他:“要他们早一点收工,准时带他们到饭店去。”
刘明虽然涉世不深,但总是念过大学的人,分析事理的能力并不太差,照总经理刚才的言语、态度来看,好像是不让他辞职,故意在拉拢他与手下人的感情。自己该怎么办才好呢?当然,他要坚决辞职不干,总经理想留也留不住他,可是,这未免太不给总经理面子了。如果在这里继续干下去,他实在有点心灰意冷,再干下去没有什么意思。
他本来是个很有决断的人,但这件事却使他迟疑难决。如果不想再在这里干下去,这餐饭就没有去吃的必要;如果不去吃,又觉得对不起总经理的一番好意。
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带着他股里的人去了,他想,这餐饭就算是他们替他饯别吧,虽然相处得不太愉快,但究其实,彼此并没有什么仇恨,犯不着负气,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就装作像没事似的,高高兴兴吃完这顿饭,来个好聚好散,岂不是大家面子都好看。
这餐饭摆了两桌,总经理另外请了公司里几个主管作陪。在席上,总经理对刘明说:“你今天酒喝多了,我用车子送你回去。”
刘明酒喝得不少,但离醉还差得远,他知道,总经理要用车子送他,只是一种托辞,实际上是有话要跟他说。所以他也没有谦辞,跟着走出饭店,坐上总经理的车。
刘明猜想得一点也不错,总经理一上车,便吩咐司机把车子开到中山北路一家咖啡室。这个地方刘明以前也来过,里面很静,两个人在角落里的—张台子上坐下。等咖啡端上来,总经理一面调着咖啡,一面对刘明说;“人们常说,酒后吐真言,现在你可以把辞职的原因告诉我了。不要隐瞒什么,也不要怕伤害到任何人,我只是要听听实际情形而已。”
“总经理,”刘明感激地说,“谢谢您今天的安排,能使我走得很洒脱,真可说给足了我面子。我没有什么话好说了,真的,我感到很高兴。”
“我并没有答应你辞职,我只是要你把实际情形说出来,看看有没有办法改善。”在吃饭之前,刘明的确有很多话想吐一吐,但饭后,他的想法变了。他觉得他手下的那几个人都不错,只是自己无能,没有领导好而已,他们在总经理和其他主管面前,不是都表 现得很好吗?
“我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的,”刘明说,“我只是觉得自己的领导能力太差,不适合当这个主管。”
“这不是理由,领导能力不是一天可以学好的,这要慢慢磨炼。”总经理顿了一下笑着说,“事实上,就凭你刚才这两句话,已可以看出你很懂得带人的道理。”
刘明愣了一下,想不出自己刚才那两句话有什么特别之处,自然也不知道该如何接口,只有满脸羞愧地低下头。
“有错误能自己承担下来,不把它推给下属,不把它推给上级,这就是很不了起的德性了。也可以说是已具备大将风范,不过,你可以替下属承担责任,但不能把本公司管理上的症结问题隐瞒起来。”
前半段是赞美,后半段是警告,刘明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一急之下,使他酒后的脸更红了,“我说的是真话。总经理,我发觉自己太笨拙,根本不会领导人。”刘明很认真地说,好像要发誓似的。
刘明的激动是有感而发的,他看到人家总经理处理事情是那么挥洒自如,不管是态度、说话,都是那么有风度,显得他自己太不中用了。所以他此时除了惭愧之外,对于辞职所引起的不满情绪,已经完全消失了。
“你说的也许是真心话,”总经理说,“不过,就整个公司来说,你领导不好那个单位,也是我的责任,也是你上级的责任,至少我们都没有给你足够的支持。尤其是你直接的主管,根本没有针对实际情况,对你作有效的辅导。”
最后这几句话,是刘明感受最深的地方,上级主管对他的支持的确不够,所以才显得他好像什么权力都没有,处理起事情来自然困难重重。可是,这种话他不能对总经理说,因为他摸不清总经理对他是什么态度。
“我知道,有些话你不便明说,”总经理接道:“我只问你话,上级的支持,对下属是不
是很重要?”
“是的。”刘明频频地点着头说。
“既然你觉得很重要,这也就表示你在这段时间里,没有得到上级的足够支持,否则,你不会有这么深的体验,对不?”
刘明有点惊惶地抬起头来,想不到自己只说了两个字,竟表达了这么多意义,他觉得总经理这个人的确很厉害。
“你不必害怕。”总经理安慰着他说,“其实,不用你说,我也知道了,你在自己单位里受下属排挤,又得不到上级的全力支持,自然干得没有味道了。”
“您是怎么知道的?”这一问,又无异招认了自己的处境。
“在公司里,你这个单位是最基层单位,我平常事情又忙,的确照顾不到,但有一点我是早就立定宗旨了,那就是要为公司培养优秀的人才,所以你们这几个人进公司,都是经过考试的。平常我是本着‘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原则,让你们自己去磨炼,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用到你们身上,但我对你们期望很高,希望能从你们开始,提高公司的管理素质,慢慢使它走上现代化。因此,我一看到你的辞呈,感到非常奇怪,以你的学历和考试时给我的印象,决不至于连那么几个人也带不好,我想,这其中一定另有原因。”
总经理啜了一口咖啡,又接下去说:“平常的小事,我可以不管,也没有空管,但这种事情,我是非查个究竟不可。其实也不必查,我一看你的辞呈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那些主管几乎都没有签注任何意见,只签了‘拟准’,这不是很荒唐吗?”
“我很惭愧,总经理”,刘明说,“我没能够跟我的主管们处得很好。”
“他们都是跟着我从作业员干起来的,他们的情形我最了解,要他们欣赏你很难,尤其像你这种大学毕业刚离开校门不久的人,他们更不欣赏。他们喜欢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人,用起来比较顺手,对你们这些学历比他们好的,总是觉得有隔阂,不是他们同路人。”“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也怪不得他们有私心。”
“我也承认,有些工作他们的确比你在行,可是,就整个公司的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危机。未来的企业发展,经验与知识是不能脱节的。如果你只有经验,没有能力吸收新知识,就不可能有突破性的发展。”
接着,总经理举了一个例子,就拿他自己的公司来说,照他目前生产的电子零件,现在这些人自然够用了,可是,要开发一种新的零件,或是高品质的零件,这些从作业员升起来的干部,就没有一个能胜任。
再就生产管理来说,10个人一条的生产线,他们闭着眼睛都可以照顾得过来,可是,要想增加产量,扩大生产线,他们就手忙脚乱了,不知该如何下手。
“这就是纯靠经验的缺点,”总经理感慨地说,“对他们熟悉的工作,他们会做得很好,可是,要他们在工作中求改进,那就很难了,这非要有丰富的知识不可。如果我的公司不想求发展,单靠他们的能力足可应付。但现在时代不同了,没有任何生意能在保持现状的情况下,可以长久生存下去的,——定要不断地研究改进,才能求生存、有发展。这一危机,他们当然看不出来,但我自己看得最清楚,你说,我能不着急吗?”
这一长篇大论的肺腑之言,使刘明颇受激动,总经理的理想,也正是他追求的理想,只是人家的看法比他更深、更远。他认为跟着这样的老板做事,才有意义,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无形中他已打消辞职念头。
“总经理的这番话,真使我茅塞顿开,”刘明由衷地说,“以后我要向总经理多多学习。”这表示他已打消辞意要继续留下来了。总经理表示很欣慰,“我没有什么值得你们学的,要说有的话,也是做事和待人的方式。”总经理喝光了杯中的咖啡,用亲切的口吻接道,“首先你要了解,我们这个公司,正处于一种新旧交替的状态。就目前来说,老人占着优势,如果没有他们,生产可能马上要停止,所以我不能不迁就他们。何况,大家在一起工作这么久
了,”总经理接着说,“我也不能为一点小事跟他们翻脸,我只是想让他们慢慢知道,经验不是生产事业的唯一法宝,还要有新知识、新技术来加以配合才行。当然,这不是一天二天能够改变的,要慢慢来。在这段期间,只有让你们受点委屈了。此外,我也希望你们能帮我来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慢慢地体会到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性。我敢保证,总有一天,你 们将是我公司的骨干,而且这一天愈早来到愈好,事实上,电子技术进步如此之快,也不允许我再长久拖下去了。”
刘明是个年轻人,受到这样的勉励、鼓舞,一下子变得雄心万丈,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他觉得无论如何困难,也要帮着总经理实现他的理想,事实上,这也等于帮自己开拓前途;现在不仅不能逃避(辞职),而且要勇敢地承担起这一任务。
“总经理,谢谢您对我期望如此之高,我恐怕会使你失望的。不过,不管如何,我一定尽力去做。我希望总经理能指示一些我今后的做法。”
“这很难说得明白,我只能告诉你几个原则。”
总经理指示他的原则有三点:
1.赞美别人的长处,表现自己的优点。公司的老人,都是以自己经验丰富自豪,这一点,他劝刘明不仅不要公开否定他们的长处,而且要在适当时机予以赞扬。对别人赞扬,并不是表示自己不行,而是表现自己有度量。一旦遇到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他用智慧表现自己的时候了。因为动脑筋、出主意,读书多的人,总比读书少的人要灵光些。不过,要别人承认你有才能,必须先承认别人的长处。尤其在新旧两种观念发生冲击时,如果你不能先欣赏对方那些老观念,你就无法把新观念移植到他们的脑子里去,除非你用强硬的手段。所以赞美对方,只是消除排拒力的一种手段,进而使你的观念很容易地进入对方的心,使它慢慢地生根、成长。
2,帮助下属增强工作上的能力,使他们打内心里敬爱你。这种帮助有两方面,—一是知识上的,——是技术上的。电子公司的年轻作业员,虽然学历不高,但需要知识充实自己的愿望,却在他们内心潜伏着,因为他们也不会以当一辈子作业员为满足,只要能激发 起他们求上进的心。适时给他们灌输一些新知识,他们的观念就会跟着改变。这时候,再配合以新技术的传授,假以时日,他们的作风自然就会改变,他们对你这个主管能不敬爱吗?这种做法也等于在为公司培养人才,在为自己培养得力的助手,真可说是一举数得。3·了解每一个—F属的个性,在工作上予以适当的支持。下属跟主管做对头的总是少而又少的,只要主管肯去接近他们、爱护他们,他们没有理由要反对你,排挤你。
这三个原则解说完了,刘明觉得真是受益匪浅。在当了股长之后,这三件事他一件也没有做到,难怪上级不支持,下属不合作了。想想,这都是自己的优越感在作祟。
这次深谈之后,刘明下决心要做个好主管;对上级来说,则要做一个好部下。而且他时常提醒自己,要想尽办法来消除与别人之间的这道藩篱。
他知道,这道藩篱的造成,是因为他没有主动地去了解别人,对下属来说,他始终有一份优越感,认为自己是个大学生,跟那些只有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作业员,实在没有什么好谈的。对上级来说,他认为也没有必要去巴结他们。如此一来,上级对他没有好感,下属对他也没有什么感情,自然不会由衷地与他合作。
一个主管,在上下受制的情况下,要想使工作推动得顺利,那是绝不可能的。刘明要改善这种情况,认为首先要在他那几个下属身上下功夫。
于是,在那天会餐晚上接受总经理的开导之后,使他对本身的工作作了一次彻底的检讨,如果你要在这个公司干下去,成为公司将来重要的干部,你必须获得下属的合作与支持。如果这个最起码的小主管都做不好,如何能当上大主管?当不上较高的主管,你有再好的理想也没有机会施展。
认识清楚这一点,刘明为自己的工作勾画出一幅蓝图。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认为要想下
属支持他,他必须先给下属支持。
在他的作业员中,有几个在夜间读补习班的,过去在工作忙时,往往因公司加班,而耽误了他们上课的时间。他们虽有不满,可是,他认为这是公司的规定,不能因私事而耽误公司,所以他始终没有帮他们解决。
这一次,他把几个读书的作业员叫了来,首先对他们半工半读的求学精神表示钦佩,接着很恳切地告诉他们:“今后,不管有什么紧急的工作,都不能耽误你们上学的时间。你们辛辛苦苦赚来的工钱缴了学费,不能让它白缴了。遇到特殊情形,我一定事先替你们年轻人都容易被感动,就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已使他们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了。不久之后,这几个人已成了他忠实的拥护者,凡是他交代的工作,他们都做得又快又好。
接着,刘明对两位领班,也分别下了一番功夫,他对总经理的那位小学同学曾私下里讲:“总经理今天又向我问起你,他对你的表现非常满意,有时间多学点东西,好好充实一下自己,别辜负了总经理对你的期望。这些日子,我跟总经理接近得较多,我发觉他这个人真了不起,我们只要跟着他好好干,一定有前途。”
这番话不但捧了自己,也高抬了那位领班,领班对他自然也产生了好感。对那位科长的小同乡,刘明又是另———番说词:“科长对我们这个股最关心、最爱护,他那种苦干的精神也最使我敬佩,咱们大家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令他失望。”
不用说,在如此笼络下,这位领班也对他慢慢产生好感。刘明把两位领班收服了,在工作推动上自然顺利多了。他突然发觉,要跟这些人处得好,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和谐并不困难,只要自己不作壁垒分明的防范,不把自己先孤立起来,自然就不容易造成隔阂。主管对下属也是一样,你要先让他们了解你,你才有机会去了解他们。
刘明为了进一步增进他与下属的感情,每逢假日,他常约他们一起去郊游,大家在郊外的风景区,一起唱歌,一起游戏,就像在学校读书一样。
无论如何,刘明是一个大学生,一切的见解和学识,都比那些作业员要高,大家常生活在一起,无形中更受到他们的敬佩,他几乎成了他们之间的“老大”。不管公事、私事,他的意见总是赢得绝大多数的拥护。
在下属中,刘明已慢慢建立起“权威”,要改善生产线的任何工作,自然是轻而易举。正好这时候,公司扩大生产业务,要装配电子计算机外销,总经理把这一工作交给刘明负责。在此之前,他对两位领班和比较优秀的作业员,已经要他们参加过几次讲习班和短期训练,培养他们在电子方面的技术和知识。他曾告诉他们:“我们既然要在这一行工作,就要利用各种机会,充实对工作有利的技术和知识,这样,我们才能跟得上这一行业的进 步。”
此外,他还曾利用晚上的机会,替他们补习英文,把电子方面的有关术语教给他们。他曾把他的目的告诉他们:“我不希望你们把英文学精,事实上,我也没有这么大的本领,但我希望你们将来都能自己看这方面的原文书。我敢说,在10年之内,有关电子方面的技术,我们还要学外国的,所以一定要能自己看得懂原文书才行。”
这时候,刘明还没有结婚,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他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中求进步,充实自己,他也希望下属能跟他一样。当初,他只是想激发起大家的进取心,在工作上能有更多更好的表现,并不是真的希望他们从事研究发明工作。可是,两年之后,当电子计算机的生产工厂开工时,这些人都成了刘明的得力助手,对生产线的设置、质管的流程,他们都尽了不少的力。
自然,这都得归功于刘明平时教导他们的一番苦心,否则,他们还只不过是个普通作业员而已,要想在新产品的生产工作中担当重要的角色,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些作业员都升了小主管,内心固然高兴,更使他们欣慰的是,这两年多的努力学习,已使他们具备了应付这一新工作的知识。换言之,他们以前只会用手,现在他们也会用脑子去想了。饮水思源,这都是刘明的功劳,他们对这样的主管能不死心塌地的爱戴吗?
思考题:
1. 总经理的领导方式有什么特点?他的工作体现了哪种领导理论?他给刘明的三条
建议可以从组织行为学的哪种理论找到根据?
2. 刘明与同事的矛盾是怎么形成的?后来他采取什么方法来缓和这些矛盾?你从中
受到哪些启发?
3. 如果刘明不提出辞职,结果会怎么样?
4. 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谈谈怎样才能当好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