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1月自考概率论部分试题答案(网友版)
如何做好小学作文教学工作
我想,造成学生作文畏难心理的原因首先是无话可说,言之无物。小学生生活的空间狭窄,接触的人和事比较少,而对于身边司空见惯的事物却熟视无睹,缺乏观察提炼素材的能力,这是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言之无物的主要原因。其次,词汇的贫乏也造成学生的畏难心理。学生整天趴在作业堆里或面对电视机,阅读量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阅读面仅来源于教材和一些少的可怜的《同步作文指导》,造成作文时词汇贫乏,词不达意。多数学生表现为记流水帐。再次,指导的“少”“空”造成学生的畏难心理。所以,在作文指导课时,也只是简单地把作文要求讲解一遍,至于怎样具体地写,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等基本写作知识则空泛地一带而过。这样,使学生本来就模糊的写作知识更加模糊。于是每次习作便重复这样的恶性循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从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着手。因为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有了写作的欲望,才会诱发写作的积极性,乐于作文。针对学生认为作文难,怕作文,厌作文的心理,教师要多加鼓励,告诉他们其实写作文并不难,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怎么说就怎么写,只要把你的好奇心与感悟相结合,只要平时多留心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就是一篇有内容的作文。在学生作文时,教师要多写上鼓励的批语“你进步了!”“你真棒!”“再努力!”“真实生活小小观察家”等,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写作的信心,学生有了信心,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在我们学生的习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好词佳句,我们教师就要善于抓住这“闪光”的星点,在他们的习作中圈点批注出来,或者抄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欣赏。这就会大大激发同学的自信心,使其产生下次作文再“露一手”的欲望。于是他们对作文就会产生兴趣,更加用心地去写作,作文的质量也就会越来越高。
第二篇:自考概率论(经管类)经验总结
自考概率论(经管类)经验总结
我四月份考了的,四月份前面四章考得多,尤其是第一章,反正你多看前几章就对了。前四章占百分之六十,第六七八章占百分之三十四,第五九章占百分之六,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主要靠前面四章概率论的基础知识,分值应该在70分以上,后面几章涉及到大数定律和统计部分的内容,主要考几个知识点和公式,比如中心极限定理的公式和运用,统计部分,会考到计算题的应该是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置信区间,假设检验,这部分内容主要将书本上对应的例题看懂,考试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主要还是前面四章,前面四章,如果你有教材,应该把课后练习好好做一下,做完之后,自考就没什么问题了。祝你早日通过。
1: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二项概率公式主要和后面章节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考)
2:随机变量分布中的:①离散型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②连续型掌握均匀分布、指数分布,记住其分布函数表达式知道怎样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记住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概率密度
3:多维随机变量中掌握二维随机变量,要会求其边缘概率密度,知道怎样将之前学过的一维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转移到二维的去理解,这个不难,看看书上的讲解就能理解。重点在后面的”和的分布“和”max、min“分布,具体到实际题目中做几遍就能理解了。卷积公式是重点
4:七种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和分布列或概率密度,要熟记于心
5:协方差、相关系数,这块儿好好看看书;切比雪夫不等式,要记住。
6: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记住是怎么定义的,记住表达式,及卡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
7:参数估计中的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是重点,一般考概率都会出一个大题;区间估计一般会出一到两个小题,记住几个既定的结论公式会方便很多。
我也刚学完概率论这门课,下周日考试,这些是我通过老师讲课和自己复习、做题总结得出的一点点经验,希望能帮得着你。
第三篇:2011年1月自考部分科目试题答案汇总(网友版)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学习目标:
1.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
2.全面理解健康的概念;
3.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学习重点:
1.正确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2.全面理解健康的含义,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3.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
学习难点:
1.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
2.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学习过程:一课时
第一环节:问题导入: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89——P931、要求:(1)请同学们依据下面自学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勾画主要知识点。并用红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新的疑问记录在下面相应处;(2)你是最棒的,相信你会做的更好!
2、自学提纲:
(1)有人说:“没病没灾就是健康”。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2)完成P89-90项目测试,看看你能得多少分?通过测试,你的健康状况怎么样?分析测试题目,哪些是评价生理的?,哪些是评价心理的?哪些是评价社会方面的健康?
(3)试着给健康下一个定义?健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它应包括哪几个方面?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增进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
(4)青少年阶段,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为此我们应该学会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怎样保持愉快的心情?你有什么高见?
3、您新的疑问是: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
(1)各小组同学自学中不理解的知识,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相互讨论、交流,解决疑难;发挥合作精神,统一好“问题”的答案
(2)相信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互帮互学尽可能把所要学习的知识搞明白,并构建知识网络
(3)仍然解决不了的疑问,做好标记,(4)组长掌控好,保证高效、全员参与,人人有事做。
第四环节:展示评价:
(1)根据老师的安排有序地进行展示所学内容,其他小组认真听,随时点评和补充。
(2)各小组归纳所学的知识,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第五环节:归纳小结:
1、按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和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2、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搞好,还要保持,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
3、保持愉快的心情
(1)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2)儿童青少年积极健康的状态是。
(3)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第六环节:巩固深化:
要求:独立完成以下题目,再小组间互换互阅互评,1、下列关于健康,不正确的说法是()
A身体没病、强壮有力的人就是健康的人B在生活中,健康比金钱更重要
C学会与他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促进健康
D思想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
2、在下列各项评价题目中,评价社会适应性的题目是()
A 我能自信地与我不太熟悉的人交谈B我的体育成绩已达标
C我能以旺盛的经历参加每天的学习和娱乐活动 D我的身体很灵活
3、下列说法中除()外都正确
A健康是指生理上没有疾病,健康等于无病,无病就是健康。
B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
病。
C健康是一个综合的、连续的状态,而不仅仅是生病与否的问题。
D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
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4、下列各项做法中,有利于调节不良情绪的是()
①大哭一场②到公园散步③吸一枝香烟
④进行体育活动⑤喝一点酒解闷⑥向家人大发脾气
A③⑤⑥B①②④C②④⑥D①③⑤
5、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A积极向上的心态B心情愉快C良好的人际关系D强健的体魄
6、在下列各项评价题目中,评价身体健康的是()
A我睡眠很好B我大多数感到愉快
C我的身体很灵活D早上起床感到身体很舒服
7、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当情绪不好时,可以去散散步或者打打球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使情绪得到缓
解。
B可以用摔枕头、打沙袋等方式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
C有烦恼时可以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
D“一醉解千愁”,有烦恼时喝醉酒就会把不愉快的事情忘掉。
8、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挫折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向朋友征求意见或寻求帮助B向家人诉说甚至大哭一场
C做点别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情D长时间自责或怨天忧人
9、下列哪项是属于心理健康范围的()
A早上起床感到身体很舒服B我至少有一两个朋友
C我的牙齿即美观,又健康D我食欲很好
10、下列各种方法中,不能排解压力的方法是()
A通过运动来放松自己B与好朋友谈谈,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C翻阅资料,找到好的解决办法D与他人大吵大闹一场
11、某同学近来心情有些糟,为调节情绪,他采用了以下方法,你认为不合理是()
A通过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或散步以缓解不良情绪
B通过摔枕头、打沙袋等方式,渲泄内心的烦恼
C在上课时,大声说话或痛哭以缓解心中的不快
D为了减少考试失误带来的痛苦,找一些理由来安慰自己
拓展延伸资料:亚健康
按照医学界的说法,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慢性疲劳综合症”。
亚健康主要症状(部分摘录):
1、衰老----亚健康的典型表现
衰老就是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慢性、进行性和退化性的变化,导致生物体适应能力和储备能力的日趋下降,这一变化过程的不断发展就是衰老。亚健康和生理性衰老两者之间的状态基本一致,均在生理和代谢过程中都有功能低下的特点,因而人的生理性衰老也就是亚健康状态。人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努力清除体内自由基,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调节正常的激素分泌,延缓脑细胞的退化,合理科学地控制饮食和体重等,让人的衰老进程慢一些,那就是让人走出亚健康。
2、疲劳----亚健康的孪生兄弟
躯体亚健康的表现很多,最重要的是疲劳。亚健康状态的躯体疲劳会令人感到乏力和困倦,而且这种感觉在短时间是不能消除的,整个人整天有一种睡不醒、提不起精神、浑身没有一点力气的感觉。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常常感到疲劳,但又说不出具体的部位,总感到浑身不舒服、不舒展,总想找到一些毛病,但又都不像。因此,这种疲劳是一种说不清楚的疲劳,也就是亚健康的最具体的表现。疲劳不应局限在体力方面,还应包括脑力疲劳、精神疲劳和病理疲劳等几个方面。另外还有心理疲劳,就是由于心理因素和精神因素而引起的疲劳,表现主要有焦虑现象、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强迫现象、抑郁现象、幻觉现象和恐怖现象,以上这些现象无论哪一咱,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调节和心理疏导,特别严重的如果不采取心理治疗,那么极有可能从亚健康走向心理疾病。焦虑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一般较轻时称之为心理亚健康,严重的话就是得了焦虑性神经症了。
3、失眠----亚健康的罪魁祸首
亚健康的成因十分复杂,有生理的、心理的、精神的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但是生活无规律、睡眠长期不足、免疫能力下降、人长期处于慢性疲劳状态,是引发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睡眠长期不足、经常处于失眠状态,则是亚健康的最主要标志和症状。人长期失眠,会使免疫防护能力受损,病菌、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因而,失眠会使人的免疫能力下降,从而染上亚健康。
4、头痛----亚健康的预警信号
头痛是极其普遍的一种症状,除了少数因为疾病引起的头痛外,大多数头痛的人,只是一种症状,并无什么特异性,往往去医院就诊却检查不出实质性的疾病,一般只要好好休息一下,头痛的症状就会消失,其中尤以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中患这类查找不出原因的头痛患者最多。当人因为工作而过度疲劳和情绪过度紧张及不安时,常常会在额头、太阳穴或顶枕部,出现持续性的钝痛、重压和紧箍感。这类头痛均与疾病无关,是亚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因而这类没有疾病背景的头痛,如果人的疲劳减轻了,压力减少了,应该说头痛症状也会随之而消失。
5、“心病”----亚健康的心理阴影
心理亚健康除了没有一定的理化标准之外,它的症状也很难从外表流露出来,往往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时,它的症状已积重难返,甚至有的还会演变成自杀倾向。心理亚健康可分成11种症状,一是紧张,二是多疑,三是自卑,四是嫉妒,五是敏感,六是忧郁,七是骄傲,八是恐惧,九是残酷,十是压抑,十一是不良嗜好。这些心理亚健康的表现,如不能及时分解,均有可能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了解心理亚健康,研究心理亚健康,目的就是走出亚健康。
6、正袭向青少年的亚健康
青少年之所以出现亚健康状态,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青少年身心都在发育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常常比较脆弱,有时情感波动比较大,理智的控制能力比较差。青少年的亚健康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身体成长亚健康: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体质较弱。
心理素质亚健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反复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抗挫折能力较差。
情感亚健康:本应关心社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但实际上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使自己的“心理领空”越来越狭小。
思想亚健康:思想表面化,脆弱、不坚定,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改变自我。行为亚健康:表现为行为上的程式化,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行为上的偏激。
综上所述,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又不固定,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表现,但主观上去有许多不适的症状和心理体验。我们说任何疾病均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亚健康状态。如果人能正视亚健康,努力摆脱亚健康,就完全健康生活。
第四篇:2011年1月自考西方政治制度部分试题答案(网友版)
2011年1月自考西方政治制度部分试题答案(网友版)10
课程代码:0031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法国司法体制是二元制的法院体系,即分为普通法院和()体系。
A.刑事法院
B.民事法院
C.行政法院
D.特别法院
2.西方议会对于法案通过,如审议宪法和宪法性法律时,要求通过的票数不得低于()
A.1/2
B.2/3
C.3/4
D.3/5 3.欧洲大陆最早的近代成文宪法是()
A.1791年的法国宪法
B.《人权宣言》
C.英国的《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4.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选举制度产生于()
A.奴隶制国家
B.封建主义国家
C.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D.垄断资本主义
5.议会党团是以统一本党议员在议会中的行动为目的,由议会中()的议员所组成。
A.在野党
B.同一政党
C.对立政党
D.联合政党
6.日本“一党独大”的议会内阁制,是指()长期控制议会的绝对多数。
A.自由党
B.社会党
C.自民党
D.公明党 7.现代政党在世界上最早出现在()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8.所谓比例代表制,是指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候选人所得选票数,按()分配议席。
A.实力
B.比例
C.人数
D.选区
9.第一次确立“国家”与“主权”这两个概念之间联系的是近代主权学说的代表人物()
A.布丹
B.洛克
C.密斯
D.霍布斯
10.英国关于选民资格的居住条件限制是公民必须在本国的某一地区或选区居住()
A.3个月
B.半年
C.1年
D.2年 11.西方国家议会的弹劾制度最早产生于()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2.行政法院起源于()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13.西方国家议会立法一般要经过“三读”程序,其中“一读”是向下院提出法案。“一读”的作用一是通告,二是()
A.审查
B.申请
C.立案
D.质询
14.布丹的主权理论认为,最高权力是什么意思?第一,它是绝对的,第二,是不可转让的,第三是()
A.永恒的 B.相对的 C.绝对的 D.有限性 15.关于选民资格,西方国家宪法或选举法一般都从以下三种积极条件为衡量标准:即国籍条件、年龄条件和()
A.财产条件
B.教育条件
C.家庭条件
D.居住条件
16.现代选举制度的形成伴随着资本主义()逐渐确立而形成。
第 1 页
A.政治制度
B.行政制度
C.议会制度
D.民主制度
17.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的最大特点是自治性,它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司法自治,二是()
A.军事自治
B.外交自治
C.行政自治
D.立法自治 18.国家结构形式可分为()和联邦制两类。
A.地方分权制
B.单一制
C.邦联制
D.封建专制 19.西方最高层地方政府受()直接领导和控制。
A.省级政府
B.中央政府
C.市级政府
D.大区政府
20.根据城市政府的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不同关系,城市政府的组织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型,即议行隶属制,议行同一制和()
A.议行分立制
B.议行合一制
C.议行分属制
D.议行分权制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洛克的分权学说经过孟德斯鸠改造,发展为立法、()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学说。
A.司法
B.行政
C.军事
D.政治
E.经济
2.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大会,以及()等三个方面。
A.元老院
B.君主
C.行政官吏
D.领主
E.贵族
3.美国地方政府有2级和3级两种,属于3级的是:县(市)、()
A.乡
B.集(镇村)
C.市(集镇)
D.村(集镇)
E.镇(集村)4.政党分类以政党的意识形态或政治倾向为划分标准,可以把政党分为右翼政党、()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左翼政党
D.在野党
E.中间政党
5.法国的地方政府分为三个层级,它们是大区、()
A.首都
B.省
C.市
D.中区
E.市镇
6.英国议会君主制是英国王权和()三大力量长期斗争妥协的结果。
A.平民
B.资产阶级
C.贵族
D.无产阶级
E.封建领主
7.历史学家一般把罗马历史分为王权时代、()
A.民主时代
B.共和时代
C.帝国时代
D.古罗马时代
E.专制时代
8.按照政党在政治中的作用,可分体制内政党和体制外政党。英国的体制内政党是()
A.自由党
B.工党
C.辉格党
D.民主党
E.保守党
9.美国联邦法院包括地方法院()
A.上诉法院
B.中级法院
C.最高法院
D.终审法院
10.英国上议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是()案件的最高上诉审级。
A.民事
B.行政讼诉
C.刑事
D.检察
E.读职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古代罗马的王政时代是从氏族制度向国家的过渡时期。()2.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平民的兴起。()3.人民主权思想奠定了当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4.“人人生而平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期提出的口号。()5.现代议会制度并不是中世纪等级代表会议的简单继承,而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6.西方议会的财政权通常被形象地称为“管理国库的权力”。()
第 2 页
7.近代英国著名政治学者布赖斯最早提出了“议会政治危机论”。()8.英国实行的议会共和制。()9.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是戴高乐。()10.内阁首相或总理可以由议会中不占多数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大陆法系
2.弹劾
3.单一制
4.利益集团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虚位元首”与实权元首。
2.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3.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征。
4.西方选举制度原则。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现代政党的产生。
2.西方选举制度的原则与实践的矛盾。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方政治制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31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B
3.A
4.A
5.B
6.C
7.C
8.B
9.A
10.A
11.B
12.A
13.A
14.A
15.D
16.C
17.C
18.B
19.B
20.A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B
2.AC
3.AB
4.CE
5.BD
6.BC
7.BC
8.BE
9.AC
10.AC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大陆法系是在罗马法原则和形式的基础上,以法国拿破仑法典为范本而形成和发展起来。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日耳曼法系,属于这一法系的国家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
2.是议会控告违法失职的政府首脑、高级行政官员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一种司法程序。
3.是指由若干分层级的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各行政区域的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
4.是指具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目标基于共同利益要求而组成的社会团体。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虚位元首指不掌握国家实权,主要从事象征性和礼仪性的事务。
实权元首指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被称为总统、由选举方式产生、有一定任期,掌握国家大权。
2.首先,中央政府设立主管地方政府事务的专门机构。
其次,通过制定各种行政性条例、规章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以法律手段实施监督。再次,通过干预地方人事行政来加强中央的行政控制。
3.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征表现以下几方面:
1)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
2)官吏产生的途径是通过公民的轮流执政来体现的。3)监督官吏制度是由城邦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4)法庭产生及司法审判制度
雅典法庭由各区提名选举产生,法庭是以全体公民的名义进行判决。
4.1)普遍原则
2)平等原则
第 3 页
3)秘密投票原则
4)自由选举原则
5)选举公开原则
候选人情况公开、选举过程公开、候选人公开表达自己的见解,公布竞选经费来源。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现代政党是伴随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而产生。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资产阶级政党。
1)从经济生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与发展,是政党产生的经济根源。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普选制的出现,资产阶级为争议会席位,就必须建立有纲领、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为现代政党出现提出了功能要求。
3)从文化角度分析,民主、平等、人民主权等政治理念的提出,影响了公民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文化,为现代政党出现提供了社会心理基础。
2.普遍、平等、秘密、自由、公开等原则体现了西方选举制度的自由平等精神。
原则与实践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自由和平等理想在形式上的实现与实质上的不足之间的矛盾。导致自由与平等在实质上不足的因素既有选举制度本身的,也有来自于社会其他因素。来自选择制度本身是在技术或程序上甚至内容上不能充分保障自由与平等。来自于社会因素的是对选举活动提供的物质支持的金钱、技术因素。金钱在选举中的作用加强,选举活动逐步商业化。
第 4 页
第五篇:2011年1月自考西方政治制度部分试题答案(网友版)
信息化浪潮下的人本管理
摘 要
1989年,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人类经历了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即将到来。在我国的人才管理实践中,长期以来见物不见人的现象非常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亟待加强。近些年来,虽然“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经常可闻可见,但很多人并没有深究其中”人“与”本“的真正内涵。理清人本管理的内涵对于人才管理具有非常大的实践意义。可喜的是管理理论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对人的认识有了升华,提出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全面理解人本管理的内涵,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工程和机制,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信息化浪潮下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
信息化浪潮;管理;人本管理;内涵;机制
一、管理理论的发展
人们曾经预想,随着科学家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步迈入了信息化社会,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将会得到大量应用,而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可能下降。但竞争的现实使人逐渐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人以及使用产品和享用服务的人。提出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提出了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的理论,提出了更多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对管理理论的延伸与升华,体现出了两大趋势或两大特征:一是由行为科学升华的人本管理;二是在管理科学众多流派的基础上,把系统管理提到新的高度。
二、人本管理的内涵
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而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个体心理目标结构的发展与个性的完善。突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对于人才的引导作用是无法估价的。
弄清楚人本管理原理,对于正确的应用该原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要理解人本管理原理,首先要完整地认识管理中的人,掌握人性的实质。在管理的发展阶段中先后出现过多种人性假设,侧重研究人的需求、行为的动机、人际关系、激励理论等,主张通过多种方式激励人的积极性。在管理思想发展的新阶段,对人的认识有了升华,在依据当代心理学的动机研究和系统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从系统动力论和人的生活价值与意义的角度出现了一种新的人性假设。
人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实现心中的目标,并不断形成新的目标;目标是潜伏或活跃在个体内心的自我的未来状态或其他心理图式的可能运动,它们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选择性地建构起来的,代表着个体潜在的理想、愿望或愿景,并规定着具体的行为策略;在一定的情景中,某些目标被激活之后成为个体行为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形成人的行为动机,动机是改变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内在原因;在人的心理世界中,存在三种层次的目标,即与生存有关的目标、与社会关系有关的目标和与自我发展有关的目标,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功能整体,即目标结构;不同的个体之间在其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和目标结构上存在广泛的差异。人有着一种固有的全面实现自身目标并形成新目标的内在动力,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不断实现心中的目标,人工作的意义也正在于不断形成和实现心中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的发展。要理解人本管理,还要把握什么是“人本”。从本原上来讲,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人本主义”的一个必然要求。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工程
以人为本的管理,涉及到人的培育与成长,人的选聘与任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员工参与管理、人际关系、团队建设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又受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技术的、心理的等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又相互交织。可见,人本管理,是一项多目标、多因素、多功能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本管理工程作为总的系统,包括一系列分系统,每一分系统有不同的功能和目标;在各分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上,使之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形成人本管理总系统的更大的整体功能,以达到人本管理的预期目标。这些分系统主要是:
1. 行为规范工程。没有人喜欢生活在吵吵闹闹之中,也没有人愿意生活在一片混乱之中。出入戏院、影院等公共场所,如果依次鱼贯而入、鱼贯而出,速度是很快的;如果一拥而上,则谁也进不去、谁也出不来。可见,制度、秩序是一种文明,也会产生效率,是人们行为合理化的保证。我国由于长期忽视管理,相当一部分企业纪律松弛、秩序混乱,所以,当务之急是严字当头,强化管理。
2. 领导者自律工程。企业领导人的德才学识,关系到企业的成败。那些全身心投入事业的企业领导人,其无私奉献精神和对公司的狂热,会使员工受到强烈感染,使整个企业充满朝气。即使是亏损企业,如果领导能与员工同甘共苦,也会激起员工的热情。
3. 利益驱动工程。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是基本需求,因而对一般员工来说,利益驱动仍是最重要的努力因素。我国目前在企业内部,仍存在着平均主义倾向;在企业外部,社会上的分配不公和畸形现象,也必然影响到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包括:一是确定合理的工资差别,力求使每个人的收入与他们的实际贡献相称;二是实行弹性工资制,使员工收入与企业实际效益紧密相连;三是在利益分配上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使收入分配趋于合理化;四是以工资为杠杆,引导人们积极解决公司所面临的难题和关键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作出显著贡献的人,加大奖励力度。
4. 精神风貌工程。这不仅是指通过各种精神激励手段,如给予表扬、荣誉称号或肯定、尊重、信任、赏识等等,还包括更为广泛、丰富的内涵,如振奋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职业道德以及树立良好的厂风和社会风尚等。
5. 员工培育工程。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不断培育员工成长和进步,这是企业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目前我国企业职工整体素质较差,据统计,现有3亿职工中,70%为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实际上是文盲和半文盲;中高级技工严重短缺,高级技工不足2%。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知识化、智能化社会的要求。这一问题,既要引起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也应引起每一企业的高度重视。
6. 企业形象工程。企业形象是社会对企业的整体评价,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一种分析方法是,产品形象+人员(包括领导者与员工)形象+服务和信誉=企业整体形象。笔者认为,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最主要的因素,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家的形象。例如,人们首先是通过松下、东芝、丰田等名牌产品来认识日本的。当然,造产品又要先造人,没有优秀的员工,造不出优质的产品。同时,现代市场竞争,也越来越重视信誉。
另一种分析方法是CI理论分析。企业形象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三大系统,这三者是统一的整体。视觉识别,给企业以外在的包装,如商标、厂标、品牌、标语等等,给人以鲜明的特色和个性,这是必要的。但笔者认为,企业理念是企业的灵魂,是内在的形象,理应受到更大重视。有些企业过分重视外在包装而忽视内在形象,这是片面的。
7. 凝聚力工程。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是凝聚力很强的企业。影响企业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有:(1)目标的共识;(2)明确的责任;(3)领导者的影响力和威望;(4)严明的纪律;(5)员工的参与度;(6)对人的责任与尊重;(7)利益共同体的形成状况;(8)企业绩效的增长;(9)员工的理想、追求与思想境界;(10)和谐的人际关系;(11)工作本身的吸引力;(12)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
8. 企业创造力工程。创新是企业家的基本特征。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一般的厂长、经理,不能称之为企业家,只有能持续创新的经营者,才能称之为企业家。也只有这样的企业家,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向前迈进。例如,丰田汽车公司由于创造了准时制管理,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才挤进世界市场,成为强大的汽车集团;通用汽车公司由于创造了分权制管理,才能战胜强劲的竞争对手——福特公司;
而台湾著名企业家许文龙,则以他领先的经营观念而称霸世界ABS市场。
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最高层次的目标。作为企业,需要塑造激发员工创造力的环境和机制:一是创造一个鼓励员工开拓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宽松环境以及思想活跃和倡导自由探索的氛围;二是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让那些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的人难以立足;三是强化企业内的竞争机制,激励人们去研究新动向、新问题,并明确规定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目标;四是要求企业必须组织员工不断学习以更新知识,并引导他们面对现实去研究市场的新变化、技术的新动向,研究现实经济生活所提出的种种挑战。
上述八个子系统工程必须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以推进和增强人本管理系统的总效能。
四、人本管理的机制
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使每一个员工不是处于被管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人本管理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如下一些机制:
1. 动力机制。旨在形成员工内在追求的强大动力,主要包括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即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二者相辅相成,不可过分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2. 压力机制。包括竞争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竞争经常使人面临挑战,使人有一种危机感;正是这种危机感和挑战,会使人产生一种拼搏向前的力量。因而在用人、选人、工资、奖励等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迫使人去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3. 约束机制。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使人的行为有所遵循,使人知道应当做什么,如何去做并怎样做对。制度是一种有形的约束,伦理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前者是企业的法规,是一种强制约束,后者主要是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约束。当人们精神境界进一步提高时,这两种约束都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4. 保证机制。包括法律保证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保证。法律保证主要是指通过法律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利益、名誉、人格等不受侵害。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保证员工在病、老、伤、残及失业等情况下的正常生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企业福利制度,则是作为一种激励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5. 选择机制。主要指员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力,有应聘和辞职、选择新职业的权力,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此同时,企业也有选择和解聘的权力。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竞争机制,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建立企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群体。
6. 环境影响机制。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必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指两种环境因素:一是指人际关系。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在友好合作、互相关怀中愉快地进行工作;反之,则会影响工作情绪和干劲。二是指工作本身的条件和环境。人的大半生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工作条
件和环境的改善,必然会影响到人的心境和情绪。提高工作条件和环境质量,首先是指工作本身水平方向的扩大化和垂直方向的丰富化;其次是指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工具、设备、器材等的先进水平和完备程度;再次则指工作场所的宽敞、洁净、明亮、舒适程度,以及厂区的绿化、美化、整洁程度等。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工作条件环境,让所有员工在欢畅、快乐的心境中工作和生活,不仅会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会促进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
五、信息化浪潮下的人本管理特点
随着信息化的形成,人本管理既是为了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管理,无形的知识往往比那些固定的资产有更大的产值,人们普遍认为人在管理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主体。因此,人本管理出现了一网络为平台,知识人才为核心的全新管理体制。出现了如下的新特征:
(1)、价值取向:知识和人才成为最大的资源推动力。
(2)、新的管理成本的投入:全球范围的结点连接和信息化构建。
(3)、运作方式:强化人和技术平台的结合、互动。
(4)、组织机制:注重组织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
(5)、领导方式:强调人人进入知识网络,人人参与企业不同层次的决策运作,高端与低端决策互动。
(6)、激励方法:注重精神激励,组织创新。
(7)、具有新的政治性:知识效益就是权利。
(8)、管理理念:不断创新,永无穷尽。
(9)、分配方式:按“知”分配
突破了传统资本主义和传统经济学那种“财富使人获得权力,权力又使人获得财富”的固定模式,同
时创造了“知识使人获得权力,权利使人获得知识”的全新思维模式。
可以说人本管理是管理学理论的一大提升,新的管理方式更有利于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实现人性化管理,使得管理工作得以更高效的完成。我们可以把人本管理的核心提炼为三句话,即: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这就是人本管理的精髓与最高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