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型”作文训练法实验报告

时间:2019-05-12 13:3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激趣型”作文训练法实验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激趣型”作文训练法实验报告》。

第一篇:“激趣型”作文训练法实验报告

“激趣型”作文训练法实验报告

————南京市瑞金路中学钟天竺

摘要:

一、实验指导思想:

以班级自办刊物为中心,遵循观察—思维—表达的一般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成功意识,重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范围

瑞金路中学初一(1)班。一个学期后扩展为初一(1)(2)(3)三个班。

三、内容要素:

激趣型作文综合训练法,主要有五个环节,分为“班刊激趣——材料积累——强化训练——比赛拓思——鼓励发表”。

实验短期结果:

班刊已办了10 期,发表习作300多篇,短短十个多月的时间,已有10名学生习作在《中学生周刊》和《教育周刊》发表,并有一篇作品在全国性的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两名同学通过了考核,成为南京市最大的中学生通讯社——“学通社”的小记者。现时有作品见报。

“激趣型”作文训练法实验报告

20世纪末,“新概念作文”擂响“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战鼓,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波。它宣示要“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以写作教学为突破口来改革整个语文教育,不失为一条出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谁能给孩子更多的成功的快乐,谁就是最成功的老师。”细想一下,觉得颇有道理,能让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所获,不就是为人师的最大初衷吗?

2001年3月,我开始了我的“激趣型”作文训练实验。

一、实验指导思想:

“激趣型”作文训练法以学生作文全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以班级自办刊物为中心,遵循观察—思维—表达的一般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成功意识,重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二、实验范围 :

瑞金路中学初一(1)班。一个学期后扩展为初一(1)(2)(3)三个班。

三、内容要素:

“激趣型”作文综合训练法,主要有五个环节,分为“班刊激趣——材料积累——强化训练——比赛拓思——鼓励发表”。

(一)班刊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只是疲于应付教师出的题目,是很难写出好的作文。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孩子们有兴趣去写,他们的“另一套语言系统”将会发生作用,我们可能看到出乎意料之外的佳作。如何使那些对语文课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语言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他们不至于仅仅把语言当成表情达意的工具,而是能接触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得到文学之美的陶冶?我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校园的文学活动,没有了考试压力,能自由自在地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将使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决心鼓励初一(1)班的学生自办杂志。之前,我先作了以下准备工作:A,理想激趣。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讲明写好作文的重要意义,激励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理想,启发学生在读别人文章的时候,应立志把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鼓励学生大胆向报刊投寄自己的习作。心理学认为,某种需求心理的产生,必定会促发某种成就动机。同学们一旦寄出作文,都怀着一种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便会成为写好作文的内驱力,从而引导学生为取得成功而努力。B,调查班内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以及家庭拥有计算机的人数。为了把班刊办得像一本真正的刊物,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组织活动的能力。教师本身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辅导的能力也不可或缺。我是一个语文教师,我同时又具有美术和电脑平面设计的特长,在了解了班上的情况之后我认为:学生自办刊物完全可能。我应当从教育者的角色过渡到引导者的角色,“伴奏者”、顾问的角色更适合我。处于完全自主状态下的学生们将更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我只需在参予排版与打印的过程中加以把握即可.C, 组建班刊编辑部.根据学生特长确定主编、编辑、美工等。刚听说要办班刊,学生都觉得不可思议:“初一学生也能班杂志?”然而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班刊编辑部成立了,不久,一部文稿全部打印,封面封底用电脑进行美术设计,内容稚拙却清新的班级杂志终于诞生,并且有了个颇具豪情的名字——《尽收眼底》。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班刊上发表,且配有小小插图,版面精工,他们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这样,从班刊问世,每月一期,每期三十几篇文稿,都由学生主动投稿,不仅再也不需我这个语文老师要求练笔,而且好作品频现,时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佳作。

我的“激趣型”作文训练实验第一步,用自办班级杂志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已取得成功。

(二)材料积累

俗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少学生觉得作文难。主要是平时不善于积累作文素材,无“米”下锅所致。打个比方说,要盖一 座房子,如果既无砖、瓦、石灰,也无檩、梁、窗、门,那这所房子怎么盖?但是如果把所用的建筑材料推得满满当当,即使有人不让你盖,恐怕你也要盖的。积累得多了,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获取作文素材的途径主要有三:

一、生活取材;二阅读拣材;

三、采访抓材。我规定学生每日一篇摘抄或随笔,采取生活所得,丰富语汇,开阔眼界;每星期开设阅读课,强化课外阅读训练;组织班刊编辑部定期搞采访活动,培养学生有目的、有计划、主动获取素材。学生主动采写新闻,与社会接触,大大丰富了生活积累。

(三)强化训练

这里说的作文强化训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适当加大作文的训练量。目前一般情况下初中每学期安排10次书面作文,每篇按500字计算,每学年的作文训练量仅有一万字,仅靠这样的训练量,要让学生达到相当的作文水平,是非常困难的。鉴于随笔具有较大的灵活的包容性,我们主要利用这一形式加大作文量的训练。有这样一笔帐,假如学生每天写200字的随笔,那么每年就是7万字,初中阶段就等于增加了20年的作文训练量,量与质是辩证的统一,没有量的增加,也就没有质的飞跃。在创办班刊之后,随笔簿也成了学生自觉训练的园地。他们常常主动写作,并把自认为可以的作品交来修改,再送到班刊编辑部去。

2、强化作文训练的速度。现代社会讲究高效率、高速度,作文教学也理应这样要求。我规定学生应把作文速度的训练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推行快速作文,要求一节课写成500字的作文,事实证明,绝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在40分钟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任务。

(四)比赛拓思

思路即思维的路线,或称脉络。如果学生写作文时思路闭塞,那么再好的材料也只能是一盘散“沙”。文思泉涌,方能下笔有神。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将带来切实的帮助。

当时全国的新概念作文比赛提倡不拘泥于常规,刻意求新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提倡“新思维”——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提倡“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提倡“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当我把这种作文的理念传达给学生时,他们异常地兴奋。2001年3月的一天,我走进教室,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我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大大的“人”字,在写到那一捺的时候,粉笔断了。我告诉学生,这就是你们第一次新概念作文比赛的题目,请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完成五百字的作文。这道考题正是我模仿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考题设计的。这道有些行为艺术色彩的考题非但没有令这些只有十二三岁的孩子为难,反而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考题的指向性很明显,除了想象,还是想象。学生们身在教室,心却插上了一对翅膀,飞向广阔的天地。四十五分钟过去,学生们的作文全部完成,比以往任何一次当堂作文都来得顺利。我惊奇地发现,在作文中,有的学生谈到了人生之路上应当如何面对挫折;有的学生联想到了身残志坚的保尔柯察金;有的学生就站在这支粉笔的视角写:“看着自己的同伴被抓在教师的手中支支嘎嘎地嘶喊,身体逐渐变小,不觉惊恐异常……”最后看到自己的身体下写出流畅美丽的字迹时却恍然醒悟“为人服务其实是最有意义的”。在这些拥有着奇思妙想的学生中,更有个别我一向以为语文能力不怎么样的孩子想象力令人惊叹,我不得不承认: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正是题目的挑战性激发了他们的潜力,只要有这样的驱动,他们的进步将是一日千里。

从这以后,我经常进行这样的比赛,并把优秀作品推荐给班刊。第二期的班级新闻报道中,学生用喜悦的语气打出了新闻标题《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啦!》

(五)鼓励发表。

成就动机,人皆有之。发表就是认可,就是鼓励,就是成功。想方设法给学生的作文发表的机会,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无论是对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第一期班刊诞生,我就用学校的一体机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并送报社集体投稿。如今班刊已办了10期,发表习作300多篇,短短十个多月的时间,已有10名学生习作在《中学生周刊》和《教育周刊》发表,并有一篇作品在全国性的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两名同学通过了考核,成为南京市最大的中学生通讯社——“学通社”的小记者。目前都有作品见报。这对于普通中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最近他们还经常参加学通社的各项活动,诸如“小记者冬令营”“采风”活动等等。这更激发了同学们参预班刊建设的热情。

总之,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作文教学必须树立“大作文观”,强化课外积累,坚持课内课外双管齐下,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篇:激趣方法[推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教育实习和阅读大量教育著作的过程中,我对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创建轻松的教学环境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细化教学设计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迎着21世纪的曙光,我们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由开始时的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向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英语课堂上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学生主体性的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一一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现代英语课堂上得以体现,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法,更能增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英语课的趣味性。

三、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日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例如,在教授“Ask theway” 一内容时,笔者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足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还让学生联系奉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白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Ask the c]assroom”,有的“Askthe bookshop”,还有的“Ask thew.c.”,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米,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妨进行一番“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一、巧设导语,创设浓厚的氛围。我在《我与地坛》(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七课)中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和歌曲导入法。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且节选的两部分之间又相互独立,所以这篇课文我就分两课时完成,每课时各设计一个导语。第一部分写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我就用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导入。“一老一少两个瞎子到处流浪以说书为生,尽管生活很苦,但老瞎子却活得很起劲,因为他师傅在琴槽里封着一个药方,只要他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把封在琴弦里的秘方拿出来,按方抓药,治好他的眼病,„„然而当他终于弹断第一千根琴弦后,从琴槽里拿出来的‘秘方’竟是白纸一张。老瞎子万念俱灰,失望至极,然而他终于悟到,他先前之所以活得那么起劲,只为了琴槽里的这张“秘方”。生命只有有了目标,人活着才有劲头,哪怕这目标是并不存在的。于是他在临死之前又把这张白纸封进了他的徒弟小瞎子的琴槽,告诉他只有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才能拿出琴槽里的秘方,治好他的眼病。故事到这儿嘎然而止,然而我们仿佛看到了小瞎子充满激情的生活。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我与地坛》第一部分,看史铁生有着怎样的生命感悟。“”《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我采用了歌曲导入法。先让一位字体写得好的同学在黑板上抄写了满文军的歌词《懂你》,然后让学生体会这首歌词的哪些语句最令他们感动,说说他们的感受。诸如“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一年一年风霜遮住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体会。”“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都纳入了学生的视线,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在此基础上播放这支歌,让学生跟着轻声哼唱,于是课堂上弥漫着儿子对母亲理解挚爱的歌颂和母亲不能分享儿子成功的伤感。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高中课本第三册)可由令人痛心的现实导入。“敦煌文化的源头在中国,然而中国的敦煌文化研究者们却不得不在放大镜下端详着从国外高价买来的胶片连声叹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余秋雨的《道士塔》,重温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实践证明,这些创设情景简洁自然的导语都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引入课文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开拓疑难,勾起探索的欲望。

每篇课文的疑难点都是极易引起学生强烈兴趣的地方。比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高中课文第一册)中“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说“从明天起而不说从现在起”?为什么“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戴望舒的《雨巷》(高中语文第一册第20页)中“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为什么是“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何象征意义呢?《荆轲刺秦王》预习提示中说:“为了抵抗秦国的进攻,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派勇士去劫持秦王。”“见陵之仇”是怎么回事?学生会产生疑问而课文又没有任何提示。课文中荆轲刺秦失败了,(荆轲)箕踞以骂曰:“事所为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然约契以报太子丹也。”而陶渊明则在《咏荆轲》中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这不是矛盾吗?到底哪一种说法更合理呢?学生脑子里装对这些问题,必然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促进了他们对课文的认真阅读,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迅速提高,伴着这些问题的人效解决,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必然会越来越浓。但对课文疑难点的挖掘应与全文的教学重点密切联系,不要在细枝末节上大做文章。三.善于设疑,激发思考的激情。

问题设计巧妙,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如我在教郑愁予的《错误》(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时,精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①“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简要概括。②这首小诗隐含着一个怎样的故事?③这首诗出场的有两个人物——“我”、“你”,这两个人背后还有另外两个人,你能说出他们是谁吗?④“你”的丈夫抑或是情人为何让“你”独守空房,备受寂寞之苦?⑤“你”的丈夫或情人不归的原因除了大家所说的“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的负心薄幸,“悔叫夫婿觅封侯”的前程设计,“可怜五定河边骨,犹是春闻梦里人”的残酷战争外,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其实男人都有一颗云游四海,闯荡江湖的不羁之魂。试想在灵魂深处,恐怕没有一个男人甘愿足不出户,老死户牖,骨子里都希望自己如一只雄鹰搏击天宇。只有当他们倦了,折翅了,才想到归巢,不然,从古到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思妇闺妇那么多的羁旅之思呢?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到“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从“望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苹洲”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到“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再到“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部爱情史简直就是一部 柔肠百断悲伤史。)

再如,我在教余秋雨的《道士塔》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①王道士做了些什么?是何原因?②懂得敦煌文化价值的满清官员们又做了些什么?③清政府没有钱财保护吗?说明了什么?④外国人风餐露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敦煌,满清官员们又做了些什么?⑤敦煌经卷的确被运进京城一部分,结果怎样呢?⑥敦煌经卷损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⑦同学们重温这段痛心的历史,今天的我们该做些什么呢?通过这一组问题的思考解答,理解了课文的核心内容,很好的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时而深刻的思索,时而深沉的悲哀,时而强烈的愤慨,时而昂扬的报国热情。这样围绕课文核心内容层层深入的设疑,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寻幽探微,拨动敏锐的触角。

课文中的一些精妙之处,教师若不注意探究发掘,也很可能被学生忽视,一旦这些地方被挖掘出来,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只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余秋雨《道士塔》)。针对上面这段文字,我提了一个问题:四个“惨白“的意思是否相同,这深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体味,结果学生从中悟出了作者深沉的痛苦悲哀和有恨不知向谁发泄的愤懑以及在那个情境中不知该怎样保护珍贵遗产的无耐等复杂的感情。再如,在教《荷塘月色》(高中课本第一册第5课)时,针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我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日日”换成“天天”呢?为什么?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都说不能,但又说不出具体原因。针对这问题,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两三遍之后,学生说“日日”用在这里更和谐,我问什么更和谐呢,同学们说音节更和谐,都是低沉的调子,感情更和谐,都表达了忧郁的心情。“天天”发音太响亮了,与上下文低沉的音调和表达的感情不和谐,因为响亮的调子多表达欢快的感情。由此一番发幽探微,使学生顿悟了文学大师的匠心,原来中国的语言竟如此奥妙!再如《茶花淀》中的“怎么了,你?”而不用“你怎么了”的情味区别;《祝福》中先后出现的“祥林嫂,你放着吧。”“你放着吧,祥林嫂”所表达的语气与感情的差别;鲁迅《秋夜》中“从我家的后院可以看到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看似罗嗦的话语中所表达的百无聊赖,空落无奈的情绪;郑愁予的《错误》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美丽的错误”该怎样理解?如此通过一番寻幽探微理解了作者的匠心,体味了作者的感情,领悟了表达的妙处。因此寻幽探微应重在寻求作者的匠心独运语言的奥妙处。五.捕捉灵魂,点燃智慧的火花。

课文上随着教材内容的深入探讨和教师对情景的巧妙创设,学生的思想会时时闪出智慧的火花,当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切不可为了完成“预定目标”匆匆而过,而应停下脚步,把这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点燃。如我在教《孔雀东南飞》中,读了前几节学生突然问:“兰芝聪明、勤劳、美丽、善良,孝敬婆婆,体贴丈夫,几乎具备了一个女人的所有美德,为何婆婆对她看不顺眼呢?读到“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时,学生又感到不可理解:“他们何必寻死呢?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啊,比如私奔,为什么不呢?”看到学生对这些问题很有兴趣,我就停下来让学生自由深入地探讨。第一个问题讨论的结论有两种是大家比较接受的,一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兰芝嫁过来好几年了(“兰芝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如今被驱遣,小姑如我长。”),没有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婆婆等着抱孙子等得不耐烦了,所以“三更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所以“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所以“吾已久怀恨,汝其得自由”。二是由文中看出焦仲卿的父亲早逝,母子二人相依相亲,自从焦仲卿娶了刘兰芝之后,把爱转移到了刘兰芝身上,使母亲受到了冷落,母亲嫉恨兰芝才这样的。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增强了学生对封建伦理纲常的认识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体味。第二个问题通过讨论,得出了如下结论:在封建社会里,不像现在那么多就业机会,也不像现在人口流动那么正常,也不像现在思想那么开放,他们是无处可逃的,违抗母亲兄长之命只有死路一条,他们也只好像梁山泊祝英台那样以死殉情。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们认识到封建礼教的吃人,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幸运和幸福。尽管这节课的预定目标没有完成,但却取得的效果比预定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六.鼓励创见,激发创新的热望。

有时,学生对问题的解答与教参和老师的认识明显不同。那教师该怎么办呢?首先对学生独创性的见解持鼓励赞许的态度。其次要倾听学生的见解,切不可轻易打断他。学生陈述完之后,可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已取得了一致并且比较正确的结论,教师就不必解答,只需做出肯定大加赞扬即可。如果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或者见解有明显的错误,教师就应当让学生充分讨论,让各方不同的意见和证据说完。针对明显的错误,教师就应当把错误点指出来,并且用确凿有力的证据说服学生,不强求学生放弃自己的想法,可让他和老师课后进一步研究。如此学生的思维将更活跃,学习地兴趣将更高,将更富有创造性。总之,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巧妙设计,又要见机行事因势利导;既要有预定目标,又要注重课堂上临时生成的目标。只有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于课堂这个“过程与方法”的集合中,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大舞台,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

第三篇:作文激趣五法

作文激趣五法

摘自:《龙曲一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的成败关键就是学生对写作有没有兴趣。为此,试以五法以激其趣。

一、听、读结合,激趣贵在简单

听、读是学习的两种最简单的方式,也最易让学生接受。听、读什么?可以是名家名篇;可以是同龄人的他山之石;可以是朗读磁带;可以是教师泛读;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朗诵录音。怎么听、读?可以是专题的欣赏课;可以是语文早自习;可以是班团活动的文艺表演;可以是聊天室里的朗诵屋。总之,听、读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原来文章还有那么美,让学生产生“向文性”。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初始阶段,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一个基础性的训练。

二、说、写结合,成就自在“懒人”

说,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可贵的手段。动动嘴皮子就可以了,谁不乐而为之?说什么?说学习,说生活,说父母,说天下事……怎么说?口语交际课,语文课前的口头作文时间,班团活动,演讲辩论会……不过,从“说”开始,教师一定要及时对“说”的质量加上“说”评。原则是多表扬少批评,缺点不指多了,一次就一个就行。还要注意这是作文活动中的“说”,可以要求学生列提纲打草稿,字写的自己认识就行,不是正规的作业。呵呵!这其实也是小作文,可爱的学生又被我们忽悠了。

三、评、写结合,发表重于写作

评改是学生作文水平最重要的提高手段。语文老师每学期可只书面精评每个学生一两篇文章,其他的咋办?学生互相评,老师评作文的方法可供参考。每周一节语文自习课就是作文评改课,评改时先是小组内互评,要求有评语,日期,签名。然后是友好小组交流。选出好文章推荐到校广播站乃至公开刊物发表。作文的发表是整个激趣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学生发表自己的习作,公开发行的报刊最好,但那是少数学生的专利。学校的社刊和广播站发得也不多。其实大多数学生发表自己习作的最主要形式还是“读”。青少年学生的“三自”意识都很强烈,写了“好东西”没人知道,没人欣赏,哪还有什么兴趣哦。所以可以把每周两节作文课化整为零,一般不要集中上。每天第一节语文课前的十分钟,定为奇文共赏时间,让每个学生轮流上来发表(读)自己认同的自己的美文。语文老师或特约评论员(写作尖子)当场点评。这样学生的习作及时得到了传播与评价,情绪自是不错。大家都这样,一部分怕写之人被逼得不得不写,而且要尽量

写好才有面子。逼着逼着,作文就成了习惯。还可以把纸质作文转变为电子作文,在网上发表,详见第五法。

四、整、散结合,短章易于长篇

学生作文最怕的就是要求他写多少字什么的,更担心的是书写要求很正式。于是自由自在的率性状态不在了,灵感思维的前提没有了,作文成了应付。其实,写,是扎实提高作文水平的最可靠的手段。不写不行!可要求学生两周一文,每课一练。每文有规定的靓点,比如必须用到象征对比的手法,必须有古诗词的引用等。每练有规定的要点。比如要用多种感官写景,做到情景交融等,要用言、行、思、貌、事等来刻画人物等。而且,除考前训练外,一般不留课内写作时间,因为主要写的是“小把戏”,不用很长的时间,咬咬牙少玩会就成了,所以学生都还乐意完成。真有了兴趣,时间是可以找的。事实上,作文训练的重心不在作文课上。功夫在诗外嘛。

五、虚、实结合,E文初承新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在家中上网阅读、学习成为可能。为此,笔者还特别为学生们建了一个群,让他们中有条件的开展电子作文与电子评改。实践证明,这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形式。具体如下:

(一)利用笔者QQ的“太阳”为学生们建了一个普通群作为交流的平台

(二)任命语文科代表为这个群的管理员,负责所有成员的管理

(三)共同制定群活动规则

1.本群的宗旨是:作文交流。

2.全班同学自动成为群的成员,在群的留言薄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学号,邮箱,电话,生日等。

3.所有成员每人每月必须提交一篇以上作品到群空间发表,每发表一篇作品奖群积分5分。要求必须原创,从自己每周的习作中选取。如当月未发表一篇,扣群积分5分,群内公告批评,并在作文课上作检讨。寒暑假不例外。

4.所有成员每周至少在群空间发表对他人作品评论三则,每发表一则评论奖群积分1分。如未达到三则,群内公告批评,少一则扣群积分1分。

5.群内每月评出最佳作品3-10篇首,每篇奖该群友群积分10分,并由群创建者推荐发表。

6.群内每月评出最佳评论10-20则,每则奖该评论人群积分5分。

7.群创建者----语文老师,每月必须为群友们每人点评文章一次以上,否则,群内公告批评。

8.群内每半年取群积分前三甲成员为“群之星”,不再奖群积分,奖纪念品一件。

9.群内每月举办一次文学讲座,由创建者与群友们共同确定内容与组织形式,主讲者由语文老师或优秀群友担任。

(四)开展群活动

总之,以上方法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条件,变枯燥的理论交代为实在的互动过程。使作文训练生活化、活动化、经常化,能较好的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

第四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激趣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激趣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岔路口中学

镇 亮

[摘要]: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场地,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如何在一堂课上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为“乐学”,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兴趣;激趣

对于语文课,许多学生往往提不起多大兴趣,说它犹如一潭死水。究其原因,除了教材的不灵活外,还和和教师的教法有很大关系。激趣,顾名思义,即是激动兴趣。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而学得就十分积极主动,也很有成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因此,教师要从教材入手,从学生入手,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做出的一些尝试。

一、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悬念,能使人们产生心理追踪,诱导人们兴致勃勃地猜测,去期待,乃至欲罢不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因此,用提问来处理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心声》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写谁的心声?他的心声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必然认真阅读原文,寻找答案。在学生阅读完后教师稍微加以点拨,全文的主旨及结构就已经迎刃而解了。不单开始讲解课文时要给学生提问题,设悬念,在讲课过程中,更要注意以小悬念来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讲课过程中这样巧妙的启发、诱导,不仅通过思考活动维持着学生的兴趣,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精彩活动 激发兴趣

语文课不应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形式,还必须想出许多有益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描写方法时,可让四组同学选出各自的代表,分别上台表演四个假想的片断,然后看哪个组表演得较好,再让学生将这个场面描写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想像力、观察力。除此之外,语文课堂上还可搞辩论赛、演讲赛、书法比赛、朗诵比赛等,这些活动,都有效地刺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的水平。

三、优美歌曲 激发兴趣

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符号,汉字具有音乐美。在语文课堂上,音乐不仅体现在有声有色、抑扬顿挫的朗诵上,也体现在诗中的韵律上。许多诗词本就是一首优美的歌曲。我在教诗词过程中往往播放或示唱诗词的歌曲,使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中学语文的诗词中有许多已配了乐,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白居易的《花非花》,王维的《阳关三叠》,岳飞的《满江红》等。

四、老师范读 激发兴趣

好的范读胜过讲解,不仅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因此在备课时,反复阅读课文,领会作者意图,理解中心意思,然后大声朗读,自我鉴定,努力做到使自己满意为止。这样,教学时就可以在适当时机,用表情朗读,激发学生感情,唤起思想共鸣。如教柯岩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时,一位老师以沉痛心情、深情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全班同学沉浸在苍松衔哀,白梅含泪,朔风呜咽,红旗半垂,泪涔涔声凄凄的悲痛气氛中。不少学生流下热泪,还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哭出声来,起到了很好的感染效果。由于我重视范读,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鼓励学生 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产生满足感,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对于后进生更为需要,后进生在上课时比较被动,视上课为“煎熬”、“受罪”,由于这种情感障碍,还何谈上课产生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撤擅于把握设计一些较为容易的问题,把机会给予他们,并给以适当的表扬与鼓励,“你挺棒的!”“你回答得真不错!”“你的进步真不小!”„„心理学认为效果可以激发兴趣,当学生发现自己有了进步,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后,就会体会到一种快乐,从而产生了兴趣。

六、灵活教法 激发其趣

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淡化的原因之一是感到语文学习方法呆板,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法。如在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类的说明文时,笔者就利用电脑搜集说明对象的图片,结合课文的内容把它们做成一个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使学生对比较枯燥的说明文也产生一定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小石潭记》一课之前,笔者就利用学校门前的小溪,带领学生到小溪游玩观察,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简单的学习问题:小溪的水怎样?小溪周围景物怎样?小溪水源怎样?这些学生都能用以前学到的知识来回答,但都不能用到《小石潭记》中的句子,然后再返回到课堂上学习,与课文一对比,不仅体悟到课文中所描述的小石潭的石奇、水清、源幽的特点,而且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大大增强。

教学手段的多样灵活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师的引领下去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

七、精心设问,激发兴趣;模仿学习,巩固趣味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课堂提问或讨论应当避免随意性,应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或展开讨论。设计的问题还要考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既要使优等生有“想头”,又要使中下等生有“答头”这样的问题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例如,分析《石壕吏》这首诗时,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曾问他的学生:“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过态,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有的学生表示同意,有的不同意,于是大家纷纷从诗里去找根据,展开了颇为激烈的争论。后来统一了认识——杜甫在这首诗里是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情景的描写来表态的,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出来讲话,但是同情谁、憎恨谁,态度是明确的,说《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语文教学中,质疑问难是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有疑而思,有思而悟,有悟而乐。课堂上,教师设置一些有创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是很有必要的。如《愚公移山》一课,要使学生了解愚公的精神,讲课文时可故意设疑:有人说愚公真是愚蠢,移山不如移屋,说说这种见解正确吗?同学们通过讨论就会得到结论指出根据这种说法并不能说明愚公愚蠢,因为本文是为了通过叙述愚公移山的故事来说明愚公精神,并不是从移山与移屋这个角度来说明愚公的,而是通过愚公与智叟的对比来突出愚公的人物形象。这样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也都有所提高。又如在教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单元的说明文后,及时要求模仿这一单元的文章,写一篇介绍自己学校的说明文,同学们通过一单元的学习,很是跃跃欲试,教师一布置,大部分都很乐意写,并且都能写出较好的文章。

总之,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退居“第二线”让学生唱主角,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相反还会学得更主动,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还很多,只要我们思想更解放一些,胆子更大一些,方法也就不难找到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应该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入手,把课教活教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好之”、“乐之”的热情,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1]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6.[3]语文天地.2007,12.

第五篇:激趣教学 乐在其中

参评科目:初中英语

论文题目:激趣教学 乐在其中

单位:湘乡市中沙中学

姓名:范叶眉

联系电话:***

激趣教学 乐在其中

我参加工作已快两年,在这两年的教学工作中有过失误,有过困惑,当然更有收获及成长。下面就我的英语教学谈谈得与失。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分配到学校我接到的教学任务是初一英语,在初一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单纯的单词教学会使得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结合单词的直拼法等等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例如,我在教单词时,辅以游戏,主要是测试学生的记忆力如何。要求每个学生自制一朵大红花。我教每个单词都只用3分钟,那就是让学生听30秒,看30秒,读 1分钟,写1分钟。然后就听写所学单词,看谁的记忆力强。备有一本记录本,一次通过的,记忆力为100%,誉为“记忆力强者”,自己拿出大红花戴在胸前。有时教师还可备些小的奖品。3分钟不能通过,再重新背一遍。两次通过者,记忆力为80%,三次以上通过者,记忆力为60%。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个个都争做“记忆力强者 ”。有的同学因记忆力较差,就在教新单词前提前预习,做到笨鸟先飞。于是全班记忆单词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胜的欲望,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与此同时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手段,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如某某学生虽然目前学英语有些困难,但他非常认真,看,他上课从不说话。而另一位调皮好动的陆同学,我会说仅管背单词让他很伤脑筋,但他确实努力了,已经背会了一半一上的单词。这些做法让他们很接受,我不断寻找后进生的优点、长处,最终使这些同学最终在英语学习上即使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他们从不讨厌英语,从不在英语课上捣乱,从而使我的教学能顺利进行。

为了要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充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尽量增加趣味性。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我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或图片、简笔画、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有时我会从网上下载一些英语材料或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音、画面等的完美结合。

二、重视“以生为本”

我还注重“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去我们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把他们看成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现在通过不断的学习,我终于懂得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学生与我当学生时的情况很不一样,他们往往不听“师道尊严”这套,讨厌权威型的老师,他们追求的是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耐心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师良好行为的体现,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每次单词测试结果,必然会产生个别“记忆力弱者”,他们会有种自卑感。我会正面引导,对他们耐心,单独地进行补缺补差,同时要求好的同学 多多帮助差生,使差生感受到周围的师生没有瞧不起他们,而是在关心他们,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这样全班就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互帮互学的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我们的工作除了教学上的,还有心灵上的。对待形形色色的问题,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都要用一颗热情的心耐心地去做。特别是“差生”,学习英语的毅力和耐心都较差,听课时的心情也常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觉得学习无聊。因此,在课堂上除了多给他们参与活动和发言的机会外,特别是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质疑,哪怕再浅显也应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扬,这样对消除他们心头的恐惧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在课堂上我把全班54个人分为12组,每一组4—6人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竞赛方式进行加分制,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或是小组完成对话,根据完成情况加分,并予以奖励。实施了这一措施后,许多平时不太发言的同学也积极举手,尽管他们的对话不是那么完整,发音不那么标准,但我还是尽量给他们机会展现自己,并抓住机会适时给予鼓励,这样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尽管英语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有点不一样,但也是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总之,我们的英语教学只要善于在学生的“好”与“乐”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下载“激趣型”作文训练法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激趣型”作文训练法实验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游戏激趣集锦

    游戏 激趣 集锦 1、小猫钓鱼 老师手上的卡片是鱼,学生是猫咪,最先读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卡片,最后比比谁钓的鱼多。 2、送信口令:“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阿姨来送信”。送到守纪的......

    激趣、广拓、赞赏

    激趣、广拓、赞赏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学的探索 摘要:三年级作为小学习作教学的起步年级,如何进行习作教学,能更有效?笔者认为,要重视教材中的小练笔的指导、挖掘,重视......

    文言文“激趣”七法

    文言文“激趣”七法 《课标(2011年)》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的交流媒体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文字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

    以情激趣,快乐学习

    以情激趣,快乐学习----《租船》教学设计与策略 课题:租船(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 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

    以“辩”激趣 以“辩”促学

    辩论,是一种能让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很好提高的活动。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的“口语交际·习作一”中建议学生针对“开卷是......

    激趣 激活 激励 激发

    激趣 激活 激励 激发 ——乡镇中学化学“有效教学”浅探 屯昌县枫木中学 吕东斌 内容梗概:农村乡镇中学化学教学如何达到有效和效益?本文试从“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和学法指导......

    教学中激趣反思

    教学中激趣反思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

    激趣教学 提升效率

    激趣教学提升效率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孝昌文源学校:李群【摘要】正如华罗庚所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 皮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