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昌图县七家子中学学校体育工作总结
七家子中学体育工作总结
一、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
体育组上下能认真研究贯彻执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目标,结合德育、智育和美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新型、现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准备。
全组教师在教学中能以现代课堂理念规范自己,平时能认真加强体育新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教科研意识和气氛浓厚,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教师能认真做到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并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本学期上级有关领导来我校督导,对我校体育教师的备课人情况作了充分的肯定。
二、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发展小体育项目特色
本学期我校依然以群众性体育工作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特色活动。“以竞赛促活动,以活动促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本学期我校组建了田径队、男篮球队等各类训练小组。开展了校运会等一系列校际体育比赛。通过竞赛,充分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不断地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与此同时也增强了学校与社区的交流,扩大了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
三、继续加大课余体育训练力度,积极备战市级各类体育竞赛
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本学期我组全体教师继续不遗余力地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工作。郑世杰教师利用早晚课余时间,带领校篮球运动队坚持不懈进行日常训练,闫贵文老师带领学校田径运动队认真训练,又计划,重实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体育成绩。
四、完善考核考评制度,积极开展体育教科研活动
本学期,我校就“两课三操”对体育教师做了相应的硬性规定:体育课一定要依据教学计划和备课内容又组织又目的的进行,活动课一定摇围绕中考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又实效的开展,学生做课间操眼保健操及素质操时,体育老师郑老师亲临现场示范纠错。并出台了《七家子中学体育考勤考绩条例》。督促体育教师遵照执行,把执行情况和年终的考核挂钩。平时,我校注重对体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要求他们重视感悟和积累,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由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体育组全体成员的齐心努力,本学期,我校的体
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又六项校记录被刷新,校田径运动队也在我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也有比较突出的表现。特别是我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受到了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展望新的一 年,我校的体育工作又将面临一个崭新的开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倍努力,让我校的体育活动真正成为以道亮丽活泼的校园风景线。
(一):新教材、新课标的贯彻:
1、全体体育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培训及内部学习交流等形式,完成了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和思想的贯彻落实。
2、通过开展活动,使新课标落到实效。如举行体育教师新课程教学汇报课;新课程教学习会研究讨会;写新课程教学体会等形式加深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
3、实行对全校学生新标准评价;通过教师讲座、广播、墙报、发宣传资料等形式,使全校师生加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贯彻。对学生评价建立评价档案,实事求是关于客观的评价,并形成公布专栏,成绩上榜。使学生加强了认识,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4、通过培训,使部分学生熟悉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意义。成为体质测试的监督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及对新课标的理解能力。
5、每学期选定一段时间为体质测评时间,对全校的学生进行体质测评工作,既使测评工具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也使测评工作落入实处,形成贯例。对于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完成测评任务的,我们采取全体测试完毕后的一个星期进行补测工作。
6、注意测量仪器及体育器材保管、维修、开发利用工作,做好器材的维护、消毒工作。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安排
1、为了发挥学生的体育特长,发掘学生的体育潜力。我校决定将体育单项活动结合经常运动会组成一个体育活动体系,具体项目是上学期、跳绳、毽球、篮球;下学期为田径运动会、毽球、足球、拔河、跳绳等体育项目比赛。
2、运动会安排情况:我校是一个有400多人的学校,开展田径运动会用1天时间。为了使运动会能选拔人材,贯彻全民健身的思想。我们将运动会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赛是个人的单项比赛,团体赛分设了4*100米接力和4*400米接力跑。为了安全和结合发现人才及升中体育考试的需要,我们取消了有较大安全隐患的铅球比赛,增设了跨栏、垒球、实心球等项目的比赛。其中4*100米接力我们采取随机抽取的办法确定参赛人员。使全班同学能够动员起来,共同参与。在耐力
跑、跨栏、垒球等项目我们采用增加每个单位的参赛名额、增加比赛场次等办法,使体育尖子能得到锻炼和选拔。为运动会创造佳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展第二课堂体育活动。为了开展第二课堂体育活动,我们通过体育组+体育教师+专项教师+体育尖子+参赛学生等环节。
由体育组定项目,比赛规则;由体育教师,专项教员对参赛运动员的培训;由体育教师、专项教师、体育尖子负责比赛各个环节。如在篮球比赛中:我们聘请了郑世杰、闫贵文、刘柏森等有经验的专长教师对学生辅导。组织比赛时让学生参加裁判工作,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了学习和体会。使各项比赛得到顺利进行,取得圆满成功。学生得到锻炼,培养出一大批体育尖子。
在当前,我校成立了田径、毽球项目的专业训练。主要采用早上、课间操及下午第三节或放学后的时间进行训练。其它时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加强与学校、班级、家长的沟通工作,做好运动员学习、生活的保障工作,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刻苦训练,在训练前做好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他们力争上游。在比赛后及时对获奖的学生进行奖励,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抓好初三体育考试工作
每年一次初三体育考试工作是检查一个学校教学成果的,关系到广大学生前途及命运的考试。为抓好这一项工作,我们着重制定好教学及训练计划,利用体育教师、班主任及体育骨干做好常规工作,利用上课及下午第三节课进行训练,同时利用课间操、放学后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教学和训练。从提高学生的体质入手,加强考试项目的专项训练结合。
通过一年教学,我校取得较好成绩:
1、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共有400多人次参加了各项体育比赛,有300多人次获得奖励。有40人在比赛中打破学校记录。
2、有29人次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得前6名,并帮助团体取得第2名的好成绩,且有3人次打破县跨栏乙组最高记录和全能的大会记录。
3、参加初三升中体育考试,我校考生以优秀率和平均分排名全县第一。
当然,在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和潜力还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
2、教学设施、设备还不够完善,导致一些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完成。
3、对体育尖子生的培养力度不够,资金、时间及后勤补给不够。
今后的措施:
1、加大对体育设备的补充和完善,加强场地设施建设。
2、加大对新课程、新课标的学习和贯彻,做好学生的体质测试和统计工作。
3、加大对体育尖子的培养,以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4、加大对第二课堂体育活动的开展,活跃学习气氛。
学校体育工作总结
七家子中学
2013.9
第二篇:七家子中学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总结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
考试工作总结
昌图县七家子中学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体育考试为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的学业考试科目,体育考试成绩与其他学业考试、考查和考核科目的考试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水平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事关考生前途。因此我校高度重视本次体育考试,由校长为主考、副校长为副主考,为组员的考试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七家子中学体育考试安排》。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组:思想动员小组、考务组、救护组、紧急应急组。各组分工明确,考试期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考试秩序良好。
二、考生考试氛围好,宣传安全工作到位。
体育考试也要贯彻落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给考生创造良好考试氛围,学校积极动员全体考生,广泛宣传体育考试考点制度、纪律,认真搞好考试期间的安全工作,竭诚为考生服务。学校专门成立了后勤保
障组,主要负责考场内外秩序、考生安全、考试各种用品的购置保管、考场内有关器材的准备及考试期间的开水供应。考场设有医疗救护点,配有校医及医疗急救箱,预防考生考试期间的突发事件,制定了周密的应急预案,确保考生安全。
三、严密施考,考风考纪好。
学校为保证体育考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依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严格的考场纪律和考试工作规章制度,严肃考风考纪。考场实行全封闭,划有警戒线,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杜绝家长到学校观看、说情现象。考务组由徐建平担任总组长,下设三个小组:径赛组、立定跳远组、掷部组。每个小组监考教师又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分为主监考、终点裁判掐表、填写记录单、测量、登分、核算,要求具体,责任到人,各监考教师按考试要求认真监考,确保考试公平、公开、公正,保证每一位考生的成绩准确无误。考试期间未出现一起营私舞弊等违纪现象,各考生考试心态正常,依规参考,都考出了自己较为满意的成绩。
昌图县七家子中学
第三篇:昌图县七家子中学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一、主管校长:刘柏森
二、领导小组:
组长:王晓伦
成员:刘长虹 张士宽 宫高山
三、总 教 练:闫贵文
四、教 练 员:
郑世杰
闫贵文
五、责任与分工:
1、校长负责建立体育组织机构,以及开设各种活动的安排工作。建立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全面负责学生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领导工作。
2、教导处负责管理体育考试档案、体育健康达标测试工作、大课间活动和各项活动记载。
3、体育组负责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及有关资料的统计与积累。
4、班主任负责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出勤情况及考核。
七家子中学
2013.9
第四篇:昌图县七家子中学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总结
七家子中学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总结
本学年体育科工作紧扣学校工作计划中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内容,进行体育教学及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工作中,我们把落实《教育法》、《体育法》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对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执行和开展各项学校体育活动。
一、教学工作
本学年教学工作以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框架为基础,以学校实施“新课程标准”指导意见为蓝本,在课程教学中,努力实现从认识层面的提高到实践层面的提高;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我们做到了提高实践意义的认识,提高实践操作的实效。促进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步伐。本学期继“实施试验”框架,我科做了如下的尝试:
1、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校本必修教学中基本敲定了切合我校实际及学生个体需要,又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各项、各类教材。选修、选项教学中,我们共开设了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多个项目,供学生选择,并实施专项教学,使课程开设的项目符合课程方向,符合我校场地、器材实际,又能基本满足学生个体对体育运动项目学习发展需要。
2、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课堂教学状态发生了变化,科组全体教师均兼任高中必修、选修课的教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注意学生运动兴趣的提高及参与积极性的提高,既注重体育技术教学,又注重专项素质的学练,既注意整体全面的提高,又注意分层次教学的组织安排。从课堂教学状态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学练态度投入。
各选项教学均在评价中改革以往“一刀切”的做法,以让学生分层次选择具体内容,参与评价,并实施技术评定与专项素质结合,过程与考核结合的评价方法;
3、注意提高初三体育教学质量,突出在基础素质的学练上下功夫,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体育会考必备素质,本学期为使该年级学生对体育会考更重视,我们举行了一次以会考模式近似的模拟考试。
二、课间操和安全教育方面
我组一开始就开了动员会,强调教学的安全问题,因此,要求开学第一节课必须上有纪律作风及安全教育等内容,使学生一开课就感受到纪律及安全的重要性,故此,今学年没有出现任何体育和训练事故,课间操工作是长期性的日常工作,由于我们场地分散,难以管理,但经过科组老师的出谋划策,最后也能把课间操的位置及质量得以顺利进行,出色完成此项工作。但是课间操的出场及退场的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三、各运动队参赛:
各运动队坚持常年不间断的训练,各项教练积极备战,在学期我校参加了各项比赛成绩如下:
1、学校乒乓球队参加镇的中学生乒乓球赛,获得女子团体第一名、男子团体第一名。
2、我校田径队员伍泳欣同学代表镇参加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200米第一名,100米第二名的好成绩。
四、几点待提高的问题:
1、学生课间操的集合时间不够理想,且动作质量仍较差,有待提高;
2、体育课学生到课时间较慢(原因有多方面),期待下学期有所改观;
以上问题我科将在措施及要求中加以落实,并期待全体任课教师的合作,使以上问题有所改进和提高。
七家子中学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总结
昌图县七家子中学
2013.11
第五篇:二十家子中学2011年学校工作总结
仑苍中学2011年学校工作总结
2012-02-21 12:01:35 作者: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469
仑苍中学2011年学校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我校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重点实施意见》及泉州市指导意见,坚持以育人为本为根本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以促进公平为基本政策,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继续围绕“促进均衡、提升质量、树立形象”这一工作主线,树立更高标杆,谋求更大作为,推动我校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2011年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深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好评。学校荣获南安市普通初中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南安市2010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组织单位、2010年南安市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先进单位、南安市教育系统开展落实安全教育和管理主体责任三年行动先进单位、南安市2006-2010“五五”普法先进单位、2008—2010(第十二届)泉州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被认定为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通过南安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测评。在市教育局组织的2011年春季绩效考核中,学校及校长绩效考核等次为一等、优秀。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德育载体,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组织开展以“历史的选择”为主题的系列读书活动。切实加强以班主任为主力军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选派吴天发老师参加南安市初中政教主任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王冰治老师参加2011年泉州市中学班主任培训。
2.深入开展文明学校创建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将基本道德规范、文明公约细化为校纪校规、班纪班规,贯穿于教学工作、日常生活、公共活动等各个方面,规范学生仪容仪表,强化学生文明行为。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申报推荐泉州市第十二届(2008—2010)文明学校工作的通知》,认真做好创建工作,按照评选的标准和要求做好创建资料的收集、汇总和整档工作,顺利通过考核评估。2011年4月,学校被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08―2010泉州市文明学校”。3.根据《福建省学校德育工作测评方案》,做好德育工作测评迎检工作,以优异成绩通过南安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测评。
4.扎实开展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和品德、法纪、安全三项教育活动,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校园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培育,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把“书香校园”建设做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6.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和纽带作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配合做好“百万大手牵小手”关爱“十大工程”活动。举办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邀请北京东方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北京清大育博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专家张秀云教授到校给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作报告。
7.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选派吴天发老师参加南安市第三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B级)。逐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预防、预警、干预机制,加强对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疏导及预防,全面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进一步规范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完善工作制度,扩大工作范围,增强服务能力。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进一步加强。
8.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继续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主体责任“三年行动”。落实《南安市学校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和“一票否决”制度,以强化校园安全防范工作薄弱环节为重点,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实现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建立健全维护校园安全长效工作机制,落实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推进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落实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全面提高师生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及时排查消除学校安全隐患,深化“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学校无发生任何安全事故。2011年3月被市教育局表彰为“南安市教育系统开展落实安全教育和管理主体责任三年行动先进单位”。
9.加强法制教育,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成绩突出,学校被中共南安市委、南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南安市2006-2010‘五五’普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陈实南校长被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06—2010年泉州市法制宣传教育成绩突出个人”荣誉称号,吴天发老师被中共南安市委、南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南安市2006-2010‘五五’普法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二、规范办学行为,严抓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规范办学行为。一是规范课程设置。开齐上足各类课程,严格执行科学、艺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课程及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课时规定,并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学校课程表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二是规范作息时间。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科学制订校历和学生在校作息时间,每周34课时,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总量,各年段均不超过1.5小时。三是规范评价考试。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试题难度,实行期中、期末两次学科统一考试。四是规范办学行为。坚持免试就近入学,不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校内不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五是规范教学用书管理。学校将泉州市教育局公布的审读推荐目录和学校确立推荐使用的教辅目录、教辅资料价格、监督举报电话等在校务公开栏上公布、公示,接受学生和学生家长监督,不通过非法渠道订购教辅材料。
2.严抓教学常规管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迟到、不早退、不拖课,要候课,教学语言要求规范,板书工整,运用新课程理念上好每一节课。教案编写:要求体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步骤、作业布置、学法指导、教学反思。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初一、二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注意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思想品德教育、生活指导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学有所用。备课组活动: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主题明确,记录详实。听课评课:要求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一节,记录完整,有评议意见和建议。作业布置:要求作业量适中,分层次提出要求,要求认真批改。学期中要求适时的小测。
学校经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随堂检查,并通过召集教研组长对教师听课记录、教案、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了解教师遵守教学常规的情况和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建议。2011年1月,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予“南安市普通初中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称号。
3.做好学额巩固的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学额巩固工作责任制,期初校长与班主任签订《巩生工作责任状》,把学额巩固工作落实到班级、落实到教师个人,确定负责人,层层落实控辍责任制,并将其作为教师年终考评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开学前后要求班主任进行全面的家访,特别要深入可能辍学学生家中动员到校注册上课,对于经动员不复学的,学校及时报送并配合乡镇政府,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敦促家长履行送子女入学的法律义务。二是建立辅导教师个别帮扶制度。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建立帮扶制度,重点加强教学辅导和心理辅导,注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培养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减少“学困生”比例,提高合格率。
4.加强毕业班工作。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毕业班各项工作的领导,经常与兄弟校交流毕业班工作,对每一次的阶段小测能进行质量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制订改进的措施,确保教学质量不下降。2011年中考,全校260人参加中考,被各级达标、普通高中录取155人(一级达标中学录取80人,其中南安一中23人,国光中学9人)。
5.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显著。梁耀胜老师获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一等奖;王冬梅老师获南安市中小学、幼儿园音乐教师技能竞赛声乐组一等奖,王志清老师获2011年南安市政治教师优秀论文评选初中组一等奖、2011年南安市中学政治教师片段教学比赛初中组二等奖,洪本春、吴敬枢老师获南安市中学历史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初中组二、三等奖,王志忠老师获2011年南安市中学生物优秀论文评选初中组二等奖,洪明怀老师获南安市201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优秀教学网页作品评选三等奖,吴振阳老师获南安市2011年中学物理优秀论文评选初中组三等奖,李也治老师获南安市2011年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优质论文评选初中组三等奖。周茹鹏同学获2011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泉州市三等奖,吴灵敏、尤江鹏同学获2011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南安市一等奖、三等奖,卓洁、郑进成同学获南安市中学生政治小论文评选初中组一、二等奖,吴玲敏同学获南安市2011年“安全生产月”中小学生征文评选初中组一等奖,陈嘉志、周雪莹同学获南安市第七届中学生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评选初中组一等奖、二等奖,周雪莹、尤婷同学2011年南安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初中组一等奖、三等奖,周茹鹏同学获2011年泉州市“启程杯”初中应用物理竞赛南安市三等奖,李婉静同学获2011年南安市“福泉杯”校园歌手独唱比赛初中组三等奖,吴巧敏同学获南安市中小学生“南华龙杯”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比赛评选初中组三等奖。
6.重视课题研究工作。洪本春老师参加的《南安市中学历史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素养养成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课题,已顺利结题。陈实南老师参加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一批)立项研究课题《中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策略行动研究》研究,负责子课题《利用教育技术设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的研究》研究工作;梁耀胜老师参加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立项课题《中学政治课教育信息化的效益研究》研究,负责子课题《中学政治课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评价体系研究》研究工作。
7.加强体卫艺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新理念,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体育活动”、“2+1”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乐于参加的校园健身活动;开足上好体育课,丰富学生课间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食品卫生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落实艺术教育课程计划,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2011年2月,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予南安市2010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组织单位,王冬梅老师(南安市教师合唱团团员)参加泉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成立90周年群众歌咏大会演出。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1.深化“师德锻造工程”。组织教职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营造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服务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良好氛围,把学习贯彻活动与谋划教育科学发展、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推进各项工作开展。根据南委教〔2011〕161号《中共南安市委教育工委、南安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学校的实施意见,按照四个阶段(学习动员、查找问题、整改提高、总结巩固)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扎实整改,强化责任,确保深化教师队伍作风建设取得实效。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归属感、责任感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题学习报告会、师德演讲活动、师德大讨论等主题教育,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完善师德教育培训、考核奖励和监督机制,推荐评选一批市、镇、校级优秀教师,王冰治、陈实南、洪荣煌、梁耀胜老师分别荣获南安市优秀教师、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德育工作者、教学研究积极分子荣誉称号,陈四向等9名老师被评为仑苍镇优秀教师,李星明等10名老师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师德水平明显提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的党建重点刊物《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11年第4期刊发《让教师魅力尽情释放——福建省南安市仑苍中学深入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一文,介绍我校深入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的情况。2.深化“师能提升工程”。贯彻落实《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南安市教育系统2008—2012年教师培训实施意见》,加强教师岗位业务学习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吴天发、黄淑婉、吴秋兰、王冰治、巫玉燕、洪淑燕、陈玉喜、洪婉丽、黄印金、吴翠屏、吴敬枢、李文勇、王庭坤、洪桂仕、王志忠、侯升权等老师参加南安市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选派洪宝兰老师参加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洪诗城、李也治、王志忠、吴忠蝶、洪宝兰老师参加泉州市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师培训,王志清、王庭坤老师参加泉州市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李通达老师参加南安市2011年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项目培训。组织参加南安市专业技术人员《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培训。组织36名老师参加南安市第三期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均取得合格证书,并有大部分老师参加2011年11月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初级考试。继续深入开展“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的教师读书活动,倡导教师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3.深化“活力增强工程”。认真学习领会《南安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严格按政策规定的程序办事,认真做好岗位设置及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确保岗位设置工作推进有力,专业技术聘任工作规范有序,顺利完成岗位设置和专业技术聘任工作。结合绩效工资和岗位设置的实施,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4.深化“名优培养工程”。组织参加各级校长、学科教学带头人培训,推进名优师资工程建设。陈实南校长参加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第五期初中骨干校长省级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李星明副校长参加2011年泉州市农村中学初中校长教育能力提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梁耀胜老师参加福建省中学政治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培训;梁耀胜、苏毅宏老师被聘为南安市初中毕业班政治、地理学科中心教研组核心成员。
四、加强学校装备配置,不断改善优化办学条件
1.坚持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多方筹集资金,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争取镇、村投入和校友及社会贤达捐赠,解决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美化、绿化。
2.加快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按照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等创建要求,推进教学仪器、图书等设备设施的标准建设,提高实验教学管理使用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学校达到“四有”办学要求,2011年5月顺利通过验收,被认定为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3.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强多媒体电教室、计算机教室的管理,提高使用率;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和安全意识。
五、加强学校民主管理,深入推进行风建设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通过教代会,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仑苍中学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仑苍中学岗位职责》、《仑苍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仑苍中学德育常规管理制度》、《仑苍中学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仑苍中学教师职务聘任办法及量化评分标准实施方案》、《仑苍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等各项管理制度,汇编成《仑苍中学管理制度汇编》。学校管理基本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2.强化校务公开工作,落实办事公开责任制。畅通校务公开联系渠道,认真收集和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注重校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保证校务公开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和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执行“一费制”标准,规范收费,阳光收费。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和进一步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理顺办事程序,规范行为,健全机制,加强监督整改,学校未出现乱收费现象和腐败现象。不断深化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促进教育行风建设,树立教育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