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改革调查问卷
新课程改革调查问卷(教师部分)学历职称学科学校
1、你知道什么是三维目标,三级课程吗?
2、你对课改能适应到什么程度?
3、你在备课中是如何利用课程资源的?
4、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怎样的?
5、你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
6、你在新课改中教学方式是否有变化?请具体说明
7、实施新课程的收获和困惑是什么?
8、你对课改有哪些建议?
第二篇:专业实践化学新课程改革调查问卷
专业实践*化学新课程改革调查问卷
12月1日,我们党校第四组成员组织了一次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调查问卷,这次活动开展的非常完满成功,因为它不仅与我们的专业息息相关,而且对于我们了解时下非常热门的新课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我们今后走上教师的岗位有了一个提前的心理准备.活动采取的是访问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学生也是非常的配合,他们认真的填写了问卷调查,并认真回答了我们的问题,真的非常感谢他们.活动后我们统计了调查结果,得到了以下结论:(1)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
一、突出面向全体学生
新教材共8个模块:必修的《化学1》和《化学2》是面向全体的,另6个选修模块是:《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
新教材内容的多元化和层次性确立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结构:不再分律前元素和律后元素;不再跑族;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从单一的物质中心模式到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强调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明显标志,它为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化学课程由若干模块
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打开新教科书,书本的颜色更丰富了,不再是旧教材中的黑、白、粉红三色调,多数图片都是实物拍摄,逼真生动,色彩鲜艳,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具有启发和教育功能,尤其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美的感受,有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
二、突出面向学生情感教育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例如,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将化学原理和规律运用在工农业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应用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向学生证明,中国化学工业的飞跃发展,中国化学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讲到钢铁的锈蚀时,讲到原电池时,讲到石油和煤内容时,结合我国的丰富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实验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造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教材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双边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
展过程。教师的教只有通过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学的自觉性、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传统教育下的化学教学,忘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重视研究教材和教法,很少去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学习方法,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传授和接受的形式。与传统高中化学课程的接受式学习相比,新课程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做出假设和猜想,自主设计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方案,借助模型、图表、反应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启发和实验探究等手段,联系社会、生活和科技,引导学生自觉地动脑、动口、动手,大胆探索,勇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寻找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思考,多活动,多表现,体味成功的愉快,使学生想学和会学。
四、突出发展学生的能力 新教材在概念原理知识有些新的处理:主题覆盖、多元线索、螺旋发展注重核心观念的建构,理解力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形成。淡化枝节旁叶的内容,降低死记硬背的学习要求。注重层次性、过程性和生成性的概念原理学习。新教科书的功能性栏目的种类和数量上都比旧教材丰富,内容更新颖,要求也更细化。例如:交流·研讨,身边的化学,化学前沿,拓展视野等专栏从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学生已有的经验,将要经历的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等。再如:设置观察与思考等栏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准确记录实验现象,仔细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与探究,实践活动,科学探究等栏目的设置,主要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来揭示化学科学的奥秘。
在旧教育模式下,度,能力自然会提高,战术,形成讲练考的教
普遍认为知识积累到一定程片面强调知识教学,忙于题海学程序,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长期存在。新教科书在作业的数量上明显比旧教科书少,提高了实验探究型与社会实践型作业的比例,除了对学生知识巩固和检查功能外,侧重于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训练与考察。例如,新教科书中安排了许多上网查资料、撰写小论文、社会调查、家庭小实验等社会实践型作业,这些作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突出学生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的学习。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实验的考核也由对教材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考查转向“探究性”综合实验题的考查,而不是对课本上实验结论的简单记忆、重复应用。大多数高考实验题的选材来源于对教材实验的改进和衍变,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命题思想”。在新教科书中增加了大量的学生探究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也是以探究为中心,还增设了学生实验设计方案课题。通过这些探究性实验,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科学的研究态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教师需要改进的有:
一、教师要从教材本身出发,分析新教材的功能,与老教材进行对比,了解新教材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教材是一种帮助学生获取材料和资源的工具,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料,教材中也涉及了许多有特色的栏目,如“观察思考”、“活动探究”、“迁移应用”等,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师生去选择,同时新教材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选择性应用这些教学资料,而学生通过这些教学资源也拓展了思维,能力得以提升。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从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出发,从化学教学中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更新教学模式的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但我们一些教了十几年书的老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非常不适应,一般都是根据老教材的教法来教新教材,我们的老教师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真正贯彻新课改理念。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要不段完善,拓宽教学思路,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知识内容的特点,化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很多,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并举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势和内容统一,并且要强化化学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效果。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从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转变,从孤立性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教学过程不在是一个教师教、学生记的过程,而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任务不仅是听教师讲授还要积极的开动脑筋
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改变原有的学生的被动地学习方式,建立一种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转变,从各自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从封闭式的学习向开放式学习转变。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理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也改变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这就是这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收获真的很多,它让我们明确了我们当一个优秀的化学老师应该做写什么,或许从现在我们就应该注意,多看一些有关学生心理方面的书籍,争取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爱戴的好老师!这些我们都会慢慢的去领会培养,充实自己的各方面知识,而且成为了优秀教师也是给我们安徽师范大学争光了!
第三篇:江苏高考改革调查问卷
关于江苏考生对于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及未来动向看法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是
A 男B女
2.您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A文科生B理科生
3.您在高考中选了哪些科目(多选)
A物理B化学C生物D历史E政治F地理
4.您选择这些科目主要出于什么原因(多选)
A个人兴趣B父母或亲戚建议C跟风D 考试难度低E其他
5.您欣赏下列哪一个高考方案(多选)A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语数外各150分,文综/理综各300分(2000年-2001年)
B9门统考:语数外各150分,其余六门各50分(2002年)
C3+1+1:语数外各150分,其余六门任选两门,各150分(2003年-2007年)
D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2008年至今)
6.您觉得当前的高考方案公平吗
A 非常公平B一般C很不公平
7.您认为当前的高考制度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吗
A 非常有利B 一般C 很不利
8.您觉得当前的高考制度给您带来的压力大吗
A非常大B 一般C 很小
9您认为高考改革对于您自身的学习方向影响大吗
A 很大B 一般C 很小
10.您觉得下面哪种描述符合你高中的学习状态
A学习靠求知兴趣,很有动力B 学习靠高考责任,不喜欢也学
C完全按照个人喜好,喜欢就学,不喜欢不学D其他
11.进入高三后您对于不考的科目还会给予多大的关注
A完全忽视B按个人兴趣看看C依旧很关注
12.您觉得您经历的高考经历给您的最大收获(多选)
A 建立知识架构的能力B 增加知识,开拓视野C 创新精神
D实践能力E 意志磨砺
13.对于江苏省频繁的高考改革,您的态度是
A 很不满意B 一般C 很满意
14..您对江苏高考改革未来的希望是
A大踏步改革,勇于创新B 保持稳定渐进改革C 保持比较合理的方案基本不变
15.您认为江苏未来的高考改革前途怎么样
A 会越来越理想,大有前景B尚在观望C不太看好,前景不好
第四篇:大学生医疗改革调查问卷
大学生医疗改革调查问卷
你好,我们是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的学生,正在进行一份关于大学生医疗改革的调查问卷,请您抽出一点点时间,帮忙完成一下以下的题目,谢谢!
1、所属学校类型()
A、本科B、大专C、中专
2、您来自()
A、城市B、乡镇C、农村
3、家庭年收入()
A、1万以下B、1——5万C、5——10万D、10——50万E、50万以上
4、您平均一年在医疗方面的花费()
A、500元以下B、500——1000C、1000——3000
D、3000——5000E、5000——1万元F、1万元——5万元G、5万元以上
5、您是否了解大学生的医疗改革()
A、很了解B、一般了解C、不了解
6、您对我国的医疗改革是否满意()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很不满意
7、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每年保险金是120元,您认为大学生应该承担多少?
()
A、0%B、30% 左右C、50%左右D、80%左右E、100%
8、您认为大学生的医疗保险的作用()
A、很重要B、重要C、一般D、不重要
9、您认为大学生的医疗费用主要应该有谁来承担
A、政府B、社会C、家庭个人
10、您生活后一般去医院么()
A、为了自己的健康,每次都会去看看
B、小病吃药,严重的时候才去看看
C、从来不去
11、您觉得现在的医院收费情况如何()
A、太贵,无法承担B、适当,可以承担C、比较便宜
12、您觉得学校医务室的收费情况如何()
A、比医院贵,乱收费B、和医院差不多C、比医院便宜很多
13、您觉得学校医务室的医疗效果如何()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很不满意
14、您觉得医改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可多选)()
A、降低医疗费B、降低药价C、扩大医保用药范围D、增加一包定点医院E、其他
第五篇:新课程改革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2012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预测题(新课改)
一、填空题
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构主义课程以美国的_______为代表。
3.根据课程管理和设置的要求,把所有课程分为_______和_______。
4.国家制定的是教育目的,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是_______,到课程工作者所要确定的是_______。
5.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6._______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7.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_______。
8.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
9.课业及进程是指_______。10._______最早将课程编制引入课程评价。11._______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模式。
12.美国的加德纳提出了_______,为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1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_____。
14._______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之前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被成为“过程评价”,_______被称为“结果评价”。
15.2001年6月______________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开始。
16.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课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课程理论上,偏重能力的是_______,偏重知识的是_______。
18.课程设置的最终表现形式是_______。
19.课程设计所形成的文件称为_______。
20.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终要体现科学教育与_______相结合。
21.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主要有_______、赫尔巴特、斯宾塞。
22.新课改下,小学阶段以_______课为主,初中阶段设置_______课程。
二、简答题
2.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3.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
4.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临沂山香咨询电话:***1QQ客服:126483546
3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5.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6.简述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7.简述新课程下的学生观。
8.简述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9.简述课程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2012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预测题(新课改)答案
一、填空题
1.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教材/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教科书 2.布鲁纳 3.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4.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5.教育目的 6.课程实施 7.教材/教科书 8.课程计划 9.课程
10.泰勒 11.发展性评价 12.多元智力理论 13.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4.诊断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6.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17.形式教育论 实质教育论 18.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19.课程标准 20.人文教育 21.夸美纽斯 22.综合 分科与综合二、简答题
2.(1)社会发展水平
(2)科学文化发展水平
(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3.(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
(2)强调加强基础
(3)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4)重视个别差异
(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活实际的联系。
(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加强国际交流相辅相成。
4.(1)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强调教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
(2)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
(3)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
(4)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有发展的自主性。教师的自主发展强调的是发展教师个体的个性和特长,使个体的潜质充分发挥出来。
5.(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9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本次课程改革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
6.P27
7.(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8.P
539.(1)体现课程结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原则。
(2)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原则。
(3)体现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4)统一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结合原则。
新课程改革知识要点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1、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
3、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4、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的功能。
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七、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八、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
2、调控。
3、反思。
4、合作。
九、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历了多次的锻炼后,也会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十一、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
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十二、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1)、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2)、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
(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在期末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结果,体现形成性评价。
2、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5、注重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
6、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十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潜能。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
3、关注弱势群体。
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注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5、关注“违规事件”。
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
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
十四、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客观性原则。
2、指导性原则。
3、探究性原则。
4、情感性原则。
十五、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
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
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②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④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⑤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
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
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