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魏书作文批改十法有感
学魏书作文批改十法有感
廖峥嵘
语文教师最苦的差事是什么?很多老师都回答说是批改作文。这是一点都不错的,我们语文老师一般都带两个班,学生总数达到110多名,想想看,两个班这么多的学生作文收到一起,简直就是两座大山。
老师们说,愚公移山,还感动了玉帝派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能感动谁帮着搬呢?何况,搬走一回,还来一回,如此反反复复,永无尽头。
大师魏书生帮我们找到了上帝——学生,他发动学生自己来帮他搬这两座大山。那么学生是怎么批改作文的呢?老师又干什么呢?难道是如外观的那样,老师撒手不管,悠悠然消闲自在的活神仙吗?当然不是,魏书生预备了作文批改十法: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卷面是否整洁;三看错别字有几个;四看有没有病句;五看标点符号有无明显错误;六看文章的中心;七看文章的选材;八看文章的结构;九看表达方式;十看语言。
通过一段时间尝试,我发现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的几点好处:
一、经过几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就增强了自己的作文能力。
二、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至于别人的短处,自己引以为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开放、相互交流的机会。
三、每次批改作文,抽签一般都换一个人,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换人,使批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次自己的作文又换人批,看不同的学生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有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同学们发现错误的能力,还使同学之间研究学习的风气更浓了。
四、老师只抽看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当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样可将节省的时间用于研究新教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篇:魏书生作文批改10法
魏书生作文评改10法
上传: 明森华 更新时间:2013-1-20 21:38:00
1.格式是否正确
刚开始,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随随便便地写,老师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式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要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一个人的。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锗,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文则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2.卷面是否整洁
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3.错别字几个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有的粗心的同学错字挑不出来,怎么办?我们就搞流水作业:每人要批四篇文,每篇文要经过甲、乙、丙、丁4个人之手。甲批错别字六个,乙发现本文错别字不是6个,而是7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一百字的说明书。丙发现本文错字是八个,那么甲、乙同学都要被追究责任,各追加一百字的说明书。学生批改之后,我还要抽查,重点抽查那些粗心的同学。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4.有几处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有五处扣五分,超过五处,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老师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7.看文章的选材
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8.看文章的结构
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9.看表达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如写记叙文《他进步了》,要求夹叙夹议,本文是不是做到了。写说明文《芦苇》,要求说明中有描写的成份,文中有没有适量的描写。写散文《家乡赞》,要求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文中结合得怎么样。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二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二分。
第三篇:作文批改三步及其指导法
作文批改三步及其指导法
西流河二中 李光华
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人们只重视教学生作文,忽视了教学生改文,以致修改成了作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其实培养学生修改作文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
一、“自改”,在学生已完成既定作文的前提下进行。教师可交给学生批改的方法:如从文章的内容、语言、结构、卷面四个方面进行。内容主要看其中心是否明确,条理是否清楚,是否有真情实感。语言看其是否通顺、连贯、表达方式是否灵活、有无错别字、语病等。结构看其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楚等。卷面看其是否整洁、书写是否规范,字体是否美观,标点是否正确等。还应提供常用的批改符号:错别字符号、增添号、删除号、还原号、调换号、前移号等。在学生自改的间隙,教师应要据所掌握的学情择项适时点拨,及进鼓励学生以新的视角对自己的作文采取更细致的批阅;教师也应注重从“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丰富自改题,尽可能在今后的批阅中为学生提供精细、完善、高效的参考题。
二、“互改”,这一步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性、互改对象的选择,可以临时自由派对、或者干脆由教师事先指定安排,在批改时须遵照的原则是:内容形式兼顾的原则、多就少改的原则、多批少改的原则、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因人而异的原则。其中因人而异的原则尤为重要。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倘若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势必会打击一大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应本着人性关怀的角度,对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批改时侧重其情感抒发,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语气的转换、修辞炼句、立意深刻、结构紧凑上。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批改应侧重语句通顺、段落衔接不散乱,把话说清楚几个方面。对“选材、字词句做到精批、细改、详注。当然这一步与上一步也有明显不同,教师要设法促成学生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此间,学生环境“宽松自由”,极宜在学生之间营造更多相互商榷的机会。此刻,教师要提醒大家针对作文上的共性或焦点问题交换意见,倘若真能获取碰撞或相融,假以时日,他们在作文上定会自然达到互补共进的效果。教师理应融身于“互改”中,不失时机地对某一小组的互改情况微作点评。“抛砖引玉”,以此启发其学生,使学生逐渐适应并掌握这种新的批阅方式,从而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及鉴赏能力获得提高。
三、“师改”,作文批阅把关的一步是师改。此时,已有前两步为基础,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居多得到自主发现,历经学生两次批阅后,剩余问题必暴露无遗,相应降低了教师批阅的难度,减轻了工作负担,更利于教师在短期内抓取有价值信息,使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认识恰好形成比照,能促进师生在作文上的无声交流。教师既要迅速浏览学生批阅情况,又得准确无误地校其正误,还应对学生批阅的不周之处作适量补充。至此,教师多在从大量批阅中拣选出典型篇目,慎重提出有价值信息,为下阶段的作文评讲能“有的放矢”作好充分准备。
作文批阅的三处落脚点——“三评“(自评、互评、师评)。“自评”是拿平面镜照自己,讲的是客观真实,要为自己的作文画一个实在的像;“互评”是拿着显微镜照别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也要善于发现不留情面挑出别人作文中的“瑕疵”;“师评”是教师最后对学生作文作综合观照,要放大其闪光点,捕捉其不足,提出中肯意见,及进给予鼓励,以促进学生作文的良性发展。
2007年12月
第四篇:经典作文十法
经典作文十法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同学们在运用这些经典名句名段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高分作文呢?其实要做到这样很简单,这里有“经典作文十法”,就是告诉你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写出一篇原创的高分作文,来一起看看吧。
对于达到高分作文的最终目标,许多同学总是寄希望于背诵经典名句名段,熟记典故,或者整篇整篇的背诵优秀作文、高分作文、满分作文,但是如果只简单的“照猫画虎”,若被涉嫌抄袭,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再者优秀作文、满分作文总是有限,如果每个同学都如此背诵的话,那么考场作文的雷同率可能会相当高了,那作文出彩的机会可是会大大降低。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同学们在运用这些经典名句名段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高分作文呢?其实要做到这样很简单,这里有“经典作文十法”,就是告诉你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写出一篇原创的高分作文,来一起看看吧。
一、正话反说,讽刺鞭挞
“正话反说,讽刺鞭挞”即运用反语、夸张等手法,故意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使读者在幽默、讽刺中领会到作者的真正意图。
《独眼龙的求职信》堪称采用此方法的成功之作,作者巧借“求职信”的格式,运用杂文式的反讽手法,塑造、鞭挞了“任人唯亲,唯亲是信”的独眼龙形象,机智、幽默而又辛辣地抨击了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认知事物的社会流弊。
二、换位思考,自我反省
“换位思考,自我反省”换一个角度、换一个位置,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结论,从而反省自己,或许可以使自己更加接近真理。
《雾中的战场》写一个“美军陆战队士兵”先是受爱国情的蒙蔽,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看待、参加对伊战争,后受伊拉克战地老人点化,站在伊拉克和世界人民的立场上审视这场战争、自我忏悔。通过换位思考,在自我反省中表明“理智总是会被某种不知名的感情欺骗,最终被驱逐”这一主旨。
三、物化拟人,打造卡通
“物化拟人,打造卡通”就是运用拟人、拟物、想象、夸张等童话、寓言式的手法进行创作。
在《理智·情感·认知》中,作者把“理智”和“情感”看作一对亲兄弟,赋予它们以人格,写成了寓言哲理文,闪现出睿智的光芒。
四、反弹琵琶,推陈出新
“反弹琵琶,推陈出新”即逆向思维,反向立意地构思行文。
《人言诡鬼——舍弃欺诈,还我诚信》即运用此法。作者展开逆向思维的翅膀,反其意而用之,为鬼翻案,把原来受到大家称赞的捉鬼英雄宋定伯描写成一个毫无诚信、专事欺诈的小人,而鬼则是一个诚信可嘉、不幸受骗的弱者,在鲜明的褒贬中表达了作者对欺诈得势的鄙弃,对诚信善良的同情和呼唤。
五、认同求异,新意旁出
这种方法不同于“反弹琵琶,推陈出新”那样运用逆向思维,推出完全对立的结论,而是承认对方某种或某些与自己相同或合理的见解,再运用发散思维的形式,派生出新的意义。运用这种方法写成的文章,态度显得委婉,易为人接受,加之观点较全面、客观辩证,因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如《天平和七弦琴》就是先承认感情容易模糊认知的双眼,理智不可缺少,接着阐述“但我们就能因此完全排除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这样新意顿出,使文章闪烁着思辨的光芒,有力地凸显出文章理性的高度。
六、接龙改写,编构杂合
“接龙改写,编构杂合”即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续写或改写,也可另择名篇大作、名人史事紧扣作文话题进行续写、改写,还可参照材料顺向或逆转编构故事。
《丢掉“诚信”的背囊之后》和《“智子疑邻者”说》就是对高考作文材料的续写和改写。对名篇名著、名人名角续写改写的就更多,如《赤兔之死》和《〈小重山〉后的选择》等,参照材料顺向或逆转编构故事的有《保姆与家教》和《小学的玻璃事件》等。
七、跨时越空,梦幻游访
“跨时越空,梦幻游访”就是打破时空界限,发挥丰富想象,写梦写真、写虚写实,或时光倒流,或置身未来,在上中下三界不分,古今未三时交织中使人耳目一新,神清气爽。
如《另类童话》把古希腊神话与现代社会嫁接起来,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神话与现实的界限,用对话的形式为我们营建了一个思辨的空间,阐述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的一个生命个体对诚信的严肃思考;《穿越历史的选择》和《从泪到血——孙膑访谈手记》则是时光倒流,叩问古人的游记和访谈录;《永夜——2050年第364天清晨》则是飞越现在,置身未来的科幻作品;《石碑上的历史》则把 2 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采用“双轨”结构,在古今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对话题的认识;还有亦幻亦真、借梦抒怀的,如《我选择善良》。
八、剪辑杂合,砌砖接链
这种写法是紧扣话题选取适当的素材,剪辑杂合成较为典型的题材片断,自成单元,可分章断节,拟写小标题,也可连珠成串。采用这种写法的文章层次明晰,同时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也调控自如。
如《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就是采用总分结构,中间用四个小标题分别概写李煜、辛弃疾、闻一多和朱自清笔下情怀各异的水,篇末点题,指出水同情异的原因是认知受到了感情的影响。
九、奇装异服,巧选文体
马要金鞍人要妆,好的文章体式恰如一件漂亮的衣服,可以使文章顿生辉彩。自从高考作文取消文体限制,可自主选择以来,每年均有不少考生创造性地选用文体,书信、日记、报告、访谈录、论辩稿、网页设计、诗歌、词赋、剧本、话本说书等,可谓应有尽有。奇文妙趣,新巧别致,令人叫绝。
如《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就采用报告的形式,套用医学术语,通过“坐诊”、“把脉”、“透视”、“血样采集”四个层次由表及里地勾画出诚信沦丧者的丑恶嘴脸,又通过“基因鉴定”含蓄地揭示出诚信丧失的原因。“治疗方法”、“医生建议”部分则提出回归诚信的主要方法,堪称奇文。
十、假设于前,演绎归纳
“假设于前,演绎归纳”就是在某种假设的前提下,通过想象、推理、演绎归纳,从而表达出作者的观点。
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必须在“记忆可以移植”这一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展开,如果考生纠缠在这一假设的真假问题上,就背离了命题意图。2002年《生命之床》也可算一篇假设之作,作者把“我”假设为一位临产孕妇,一位有心脏病、不能生小孩的“准妈妈”,在自己与婴儿、生与死的选择中,用“妈妈”的内心独白,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和永恒。
当然水无恒形,兵无恒势,文无定法,以上作文之法仅供参考而已。何况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再新的立意、再妙的构思、再巧的方法,也要借助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所以最关键的是:千万别忘了语言的锤炼和素材的积累。
第五篇:作文开头十法
作文开头十法
“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都说明作文开头之重要,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往往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并为文章增添色彩。开头的很多,下面介绍十例:
1、开篇点题法
文章一开始就照应题目,点明题意。这种方法常见于记叙文,也常见于议论文,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易离题。比如《家庭教师——学生的良师益友》的开头:
随着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向知识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转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正日渐回归。于是,家庭教育应运而生,悄然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文章开篇点题,亲切而自然,小巧而俊美,是个好开头。
2、开笔揭旨法
旨,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论点。开篇揭旨就是文章一开头就明确地揭示出本文主旨的方法,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能使文章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用于议论文,能使其中心论点突出;用于记叙文,能使其主题鲜明。例如下面篇记叙文《家中小事》的开头: 家。是爱的港湾。在爱的港湾里,时时泛起生活的涟漪。
3、运用倒叙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写回忆性的文章,采用这种方法能给文章悬念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在倒叙中的情感往往是全文的感情线索。比如《我爱唱的一支歌》的开头: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这是我最爱唱的一支歌。曾几何时,这支《爱的奉献》唱彻大江南北。我喜欢这支歌并不是因为它流行,而是因为它饱含着很多人的深情厚意,体现着很多人的爱心。
此文一开头就抓住了读者,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使读者急想知道这支歌饱含着怎样的深情厚意?体现着怎样的爱心?造成了悬念,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
4、比喻入题法
文章以比喻开头,然后引出所叙之事,或所述之物,或所论之理。牵动读者的心。如《这就是生活》的开头:
有人说,生活像一杯芳醇的美酒;有人说,生活像一颗难咽的苦果;也有人说,生活像一颗未熟的酸果。我说,生活是一支五味瓶,酸甜苦辣,应有尽有。
文章开篇紧紧围绕“五味瓶”、“酸甜苦辣”以连续的比喻,优美的笔融揭示了生活的真谛,为下文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5、描写景物法
对叙写对象所处的景物,环境进行描写,能突出人物活动的特定情景,迅速把读者带入所创造的意境中。如《母亲的鼓励》的开头:
清晨,河边雾蒙蒙,岸边的柳树低垂着枝条,堤岸以一种园滑的曲线伸入雾中。几个老者悠闲地垂钓着,不时有几个年轻人从雾中跑来。我和母亲漫步在河边。此文开头描写了晨雾、柳树、堤岸,以及垂钓者和年轻人,为写母亲对我的鼓励设置了一个清新流畅的环境,也说明了母亲教育孩子有方。对这类文章要写出环境和人物的关系,通过环境把握事态发展,了解人物个性。
6、概括炼义法:
概括炼义,就是对试题所供给的材料,先进行简要的概括后,便锤炼出自己作文的中心思想、中心论点。材料作文很适合采用这种方法。如《谈“自立”》的开头:
常言道: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的栋梁的。同样,人也是如此,事事依赖于社会、学校、家庭和他人,而不求自立,这样的人是不会有成就的。因此,对我们青少年来说,自立是极其重要的。
此文一落笔,小作者就先引述材料“常言道„„是不会有成就的”,然后提出观点:对我们青少年来说,自立是极其重要的。最后根据观点行文,展开议论。写这类文章,宜采用“引——议——联——结”法。
7、巧用引用法
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谚语民谣或诗词寓言开头,不仅能使文章生动活泼,而且能起到开篇明旨的作用。如《野趣》的开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每每吟诵起白居易这首诗时,我总忍不住要加上两句“谁知草丛中,暗藏无数虫。随草翩翩舞,孩童乐融融。”随即脑海中便会呈现出这样一幅趣意盎然的画面。童年的我,曾深深沉迷于奇花异草之中。
文章开头引用古诗,新颖别致,方法巧妙,主旨明确。8、设置悬念法
悬念开头是设置一个悬念让读者急切地想读完这篇文章,这种开头往往能引人入胜,抓住读者的心。如《有家真好》一文的开头这样写: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可爱的家,在这里我们健康成长。可是当我们正高呼“有家真好”时,有没有顾及小动物们的感受呢?……
开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9、欲扬先抑法
有时为表达某种思想,先把笔锋收一下。这样先收后放,更有力度。如《我眼中的爸爸》一文开头:
我宁愿做爸爸的学生,而不愿做他的女儿!天底下有哪个不爱女儿,可我眼中的的爸爸却并不爱我。
为表达“爸爸忘我工作的精神”,先说“天底下有哪个不爱女儿,可我眼中的爸爸却并不爱我”,铺陈父亲忘我工作的精神,先收后放,中心更为突出。
10、交代背景法
这种方法一开头交代背景材料,能深刻地揭示事件的性质和事件产生的原因,使读者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如《我爱我的母亲》一文开头:
我的母亲7年前不幸因工伤双目失明了。她清澈明亮的双眸从此被一双苍白无神的眼珠所代替,但是,她心中的那双明眸始终没有被她眼前那混沌的世界所遮蔽,而且成为我前进的一面明镜,时刻照亮我心灵的灯塔,催我自新,激我奋发。
文章开头交代母亲不幸双目失明的原因和双目失明后妈妈的顽强毅力,为写“双目失明的妈妈是自己人生的引路人”和“我爱我母亲”的原因服务,深刻地蕴含了“我”对母亲的爱,让读者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当然作文开头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多读、多思考、多写,你的“妙”笔定能绘出秀丽俊逸的“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