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修改习惯教学方法经验交流(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3:3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文修改习惯教学方法经验交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文修改习惯教学方法经验交流》。

第一篇:作文修改习惯教学方法经验交流

借力互动评改,注重探究生成,促进作文的再生与共生

摘 要:修改习惯是否养成是衡量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修改习惯的养成标志着写作知识已经转化成为了能力与技能。在《语文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倡导下,受课堂“多元互动”的教学理念和“共生作文和再生作文”理念的启发,笔者以下列三种探究方式来进行作

文评改的教学,力图让学生形成习惯、生成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一、教师点拨,集中修改,再生作文;

二、教师示范,学生同改,作文共生;

三、辨析对比,自改互改,作文重生。

关键词:作文评改修改习惯探究实践相互借力再生共生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共提出了10条目标,其中第8条是:“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然而,如果我们进行一个调查:有多少作文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那结果一定让人大失所望的。

其实,修改习惯是否养成恰恰是衡量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修改习惯的养成标志着写作知识已经转化成为了能力与技能。自古以来,都有不少作家强调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同时这些作家们也是在不断的文章修改推敲中创作出了传世的精品。比如杜甫、欧阳修、曹雪芹、鲁迅……笔者也认为:一个学生如果能对自己或他人的文章反复修改,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说明他(她)至少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经验,说明他有能力回顾写作过程,反思写作得失,并努力减少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提升作文的质量。因此,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作文修改习惯的培养,并想方设法提升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

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如果用传统的教师评改的方式来操作,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面临着现实的障碍:写作是复杂的、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如果老师每一次作文都对每一个学生的习作进行细致的跟进修改和指导,那必然耗时耗力太多,评改反馈做不到及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况且,这种单一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也显得势单力薄,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并不利于对学生作文修改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摸索,寻找更好的途径。

近年来,在《语文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倡导下,课堂“多元互动”的教学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师生、生生互动以促进课堂“生成”的教学形式也在积极的探索之中。同时,也是受到语文名师黄厚江老师的共生作文和再生作文理念的启发,笔者也从训练学生作文修改技能、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角度做了一些探索,力图在教学中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探究和交融最大化,促使学生相互借力,促进作文的再生与共生,并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我的方式如下:

一、教师点拨,集中修改,再生作文。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用来指导对作文的结构形式、选材立意、材料的详略安排等谋篇布局方面的修改完善。

“教师点拨”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提出精当的修改意见,比如:“开头勿绕弯,建议把前两段浓缩成一句话。”“幸福的颜色为何是红色的?此材料与红色和幸福有何联系?”“根据你的材料来看,可否分成“他的幸福”“他们的幸福”“我的幸福”三个方面来梳理脉络?比如用小标题连缀的形式?”首先,点拨应准确、精要、具有可操作性,要让学生一看就知道修改的方向、方法。其次,要有专题意识,每次作文要重点围绕一个方面的写作知识来进行评改,比如结构的优化。再次,要有分层意识,对于领悟能力强的学生,点到为止即可,有时在关键处打一个问号,学生也能心领神会了;对于基础弱的学生最好写出更具体的评语,并尽量面批指导。修改意见不必面面俱到,能围绕专题并针对作文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即可。这三者合在一起,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从教师这里来借力。

“集中修改,再生作文”指学生集中在一起反思自己的作文,同时探究交流,质疑问难,最后在老师的要求、督促下,按照新的所得限时修改完成,并交给老师再批阅。在学生集中反思与交流这一环节,要求老师要做到:

1、找出一篇(或片段)有代表性的病文(或片段),投影讲解其失误所在并提出修改意见。

2、要求学生这样来思考:(1)我认为老师的哪条建议说得很准确,因为什么?我初步打算怎样修改?(2)我还发现了哪些不足?(3)我在写作和修改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教师可就这三个问题有选择地抽取学生来交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重视对作文的反思。在紧接着的集中限时修改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对个别后进学生进行面批指导。

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后的二次

作文往往不是肤浅的个别字词的修改,而是作文的再生,因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公开交流能给学生闭塞的思维指出一条明路。这又是一种相互借力的形式。比如在初三年级以“搭好文章的框架”为专题的作文评改活动中,我的许多学生以“家”为话题的作文就实现了作文的再生,学生深受教师所指导的运用段首排比、小标题连缀、先抑后扬等方式来构思文章结构的方法所启发,写出了结构相对精美的习作,比如:

袁嘉豪——《家,的确很温暖》

家是什么?北极熊说:家,是那冬日的太阳,给人温暖;漫长的黑夜说:家,是那冉冉升起的太阳,给人光明;干涸的河床说:家,是那甘露般的河水,滋润人的心田。而我却说:

家,是那一次次热闹的远足。小时候,……家,的确很温暖!

家,是爸爸那一次次语重心长的教导。有一次,我考试失败了……家,的确很温暖!

家,是爸妈那一声声真心的祝福。上中学时……听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落泪了。家,的确很温暖!

爸爸妈妈,你们对我那无微不至的爱,是永恒的,是不变的!家,的确很温暖!

黄家颖——《家》

“家,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对于寄宿在外的我来说,“家”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字符,它是游子夜夜用真情串起的美妙梦境。

家,是爸爸的谆谆教诲。

有一次,我被同学误会了……在爸爸的声声教诲中,我卸下了苦恼的铁甲,心灵纯净快乐如初。

家,是妈妈的美味佳肴。

每次放学回家,总能看到满桌丰盛的营养大餐……家——妈妈精心制作的美味佳肴,一次次让为学业辛苦拼搏了一周的我又重新注满了前行的能量。

家,是一家四口的欢声笑语。

晚饭后的休闲时间是最欢愉的,我们一家总爱到公园去散步……啊!虽然没有灯红酒绿,但这却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什么是家?家不是一座冰冷的建筑物,它能净化我的心灵,补充我的体力,并给我带来欢笑。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却总觉得家在心中,家在梦里,因为在家的那边,有着与我们血脉相承的人,向我们敞开怀抱,守望着我们归来……

张子菡——《“山水”之家》

一曲清流泻出于众山之间,清流的澄澈与柔媚,高山的凝重与巍峨,浑然天成。我的家就似这清流与高山共存。轻柔和厚重,亦是一种和谐,一种幸福美好。

父爱如山

父亲是恪守传统教育的严父,一直秉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点……

父爱是一座厚厚的山,我仰望着,感受着那无边的爱与幸福,浅浅地微笑。

母爱似水

母亲是慈母。就在前些天中午……

母爱是一汪清泉,用那如水般的呵护包裹着我,我在水中沉浮,感受爱的幸福与温暖。

山水和鸣

一次,父母与我一起去爬黄旗山……我们十指相扣,相视一笑,体会亲情的温暖。

山与水,是父与母的象征。在山水之间,我体会这独一无二的亲情,我满怀感动,在山水间幸福地徜徉。

(教师点评:小标题“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原本较普通,但加上第三个小标题“山水和鸣”就很不一般了,这是全文结构形式和立意上的亮点。)

刘翠雯——《我专属的“加油站”》:此文围绕着“这儿,是我的“家”油站”这句话选取爸爸妈妈鼓励支持着考试失利的“我”使我重获动力的材料来表达主题,全文先抑后扬,读来特别温暖,令人感到了向上的力量。

当然,这种方法只是传统方法基础上的改进,不理想之处是有的:

1、因为要求尽快写出评语并找出典型病文来指导,所以对教师的精力提出了挑战;

2、因为学生的文章千人千面,受限于此,学生之间不能充分交流,相互的借力就显得很有限。但是对于修改习惯尚未养成的班级来说是有必要的,一个学期有两三次这样的细致的跟进指导,学生便会在强制性的修改训练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写作情况,在一次次的修改升格后能获得成功感和写作的信心,这有利于学生重视作文修改,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教师示范,学生同改,作文共生。

这种方法我常用于记叙文片段修改的指导,尤其是应该详细和生动地描写以出彩的片段——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这往往是我们的中下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操作步骤如下:

1、教师粗略批阅学生作文后,找出两个左右的典型(指可提升空间大的)片段,利用投影向学生示范修改其中的一个,并指导方法;

2、让学生同时修改另一个典型片段。10分钟后当堂PK,分享,交流;

3、学生再去修改自己的作文,着重从片段上去升格。

值得指出的是,为了避免因其他学生不熟悉要同改的片段材料而导致同改失败的情况,应该在写作前设题和选片段时就要有意而为之——选择学生都熟悉的题材,比如,写家庭的、本班老师的、同班同学的等等,这样做不仅可保证同改的可行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的亮点,树立生活作文的意识。

其中,教师示范的目的主要为了以自己的作文修改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修改欲望,引导学生写作的方法。而“同改”的作用则是促进生生之间的共生写作,这是一种较深层次的作文修改探究活动。即“通过同学之间写作体验的互相交流,促进写作欲望和写作激情的形成,优化写作过程”。当片段原型的同学看到自己的作文被大家做出了这么多种形式、这么好的修改时,他(她)必然是感慨万千、深受启发的。而其他参与修改的同学,无论成功与否,在同学的相互交流中也必然大开眼界,这样,学生被激活出了新的写作体验和思想,那么,当他们再去修改自己的作文时,必然就会更加认真并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就是作文的共生。

以下是我学生作文片段修改前后片段的对比范例:

话题作文“家”的片段修改训练——

片段一修改前:

我享受与家人在湖边散步时的悠闲。吹着和煦的晚风,听着树叶摩擦的沙沙声,牵着狗狗,缓慢地移动脚步,生怕这种美妙的时光一瞬即逝。爸爸会提出来跟我赛跑,我很乐意地答应。每次我都故意放慢脚步等他,在竭尽全力跑步的他身旁一起向前。他终于受不了了,停下脚步,弯下腰,双手扶膝,急促地喘着气,挥挥手说:“不……不行了,老了……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能一口气跑好远呢!看着他银白色的双鬓和额头上的皱纹,我鼻子一酸,好不容易才把泪逼回眼内,又继续走……

(大家评:这件事的后半段怎能体现段首句中的“悠闲”和“享受”?要围绕中心来选择材料啊!)

片段一修改后:

我享受与家人在湖边散步时的悠闲。夏夜,我们一家人散步在公园里。晚风轻轻拂过脸颊,可以闻到花儿的香气。宁静的小道上偶尔能听到几声鸟叫蝉鸣。夏天的夜空总是那么美丽,镶嵌着点点繁星,仿佛在向我们眨眼。月光洒在湖面上,泛起了一圈圈闪闪发光的涟漪。远处有游人在划船。这时,妹妹说道:“我们一家去划船吧,爸爸!”爸爸抱起妹妹,将她驮在肩上,“走咯!“我们一家人的笑声久久在湖边回荡……(大家评: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与家人在湖边散步时的悠闲”,突出了我的“享受”感,表现了我对家的热爱,使得全文主题更鲜明了。)

片段二修改前:

我享受与家人在饭桌上度过的时光。吃着妈妈的手艺(病句,改!),跟他们讲着学校发生的趣事,感到格外的怡然自得。

片段二修改后:

甲同学的:我享受与家人在饭桌上度过的时光。细嚼着母亲精心烹制的佳肴;乐谈着校园中的趣事;倾听着父亲的教诲。妈妈虽无语,但却是一脸笑容;爸爸虽严肃,但却不乏慈祥;而我却是“放肆”地吃,“放肆”地说,“放肆”地笑。“放肆”的我享受着这美好时光。

乙同学的:我享受与家人在饭桌上度过的时光。随着一声清脆的“开饭喽!”我们立即雀跃地围席而坐:琥珀色的老火鸡汤、金灿灿的椒盐排骨、银闪闪的清蒸鲫鱼、清油油的生炒菜心,还有那别致精巧的艾叶糍粑——呵呵,妈妈的晚餐永远让我们垂涎三尺!“慢点儿吃,别噎着了!”爸爸不停地给我们夹菜,妈妈则在一边柔柔地嗔怪。“爸、妈,今天我们学校……”我和弟弟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滔滔不绝地讲着校园趣事。“哈哈哈哈……”笑声飘荡,饭桌上的美好时光令我怡然自得。

(教师评:就片段来说,修改后的片段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与家人一起吃饭时的怡然自得。使得主题更鲜明了。)

运动会刚结束时,我曾以《那的一幕》为题来训练学生点面结合地进行场面描写的能力,经过修改训练后,学生共生出不少精彩的片段,或者是点面结合得好,或者是对“点”的描写细腻生动,比如:

黄光华《那精彩的一幕》:

八位选手从起跑线上猛地跳射出去,那协调的动作,惊人的步伐,瞬间在观众席上燃起了熊熊烈火,尖叫声、加油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我把目光锁定在四号上……只见他……奔跑刮起的劲风将挂在胸前的号码牌狠狠地甩在肩上,整个脸庞顺着风向而变形了。

黄家颖《那铭记于心的一幕》:

……这可真是高手的对决,不用几秒,便已拉开了距离。转弯道上,一个高大的男生已甩开后面的人,整个人都快倾斜成45°了,后面的也穷追不舍,试图超过第一名,那速度也让我望而生畏,在我眼中,他们就如高速行驶的赛车。

……而此时,我却不再关注第一名,目光落在一个夹在中间的男生身上……洁白的衬衫……黝黑的皮肤……他的五官……头发……他不像别的选手仰起头望着天跑,只是把头埋下,使劲儿地冲,仿佛想用他那脑袋撞开空气的阻力……我拼命仰起头,却看不到终点冲刺的那一刻。或许,那男的不是第一名,但却让我记住——初中的运动会,这个如风的少年。

邓杰林《那无与伦比的一幕》

……

那个男孩喘着气。

在翻过竹竿的那一刻,他的脚一不留神堕了下来,绊倒了竹竿,结果他如一只中枪的幼鸟重重地摔了下来。他的脸上写满了失望。

他还有最后一次机会。

初夏的风也有乱舞的时候,把他耷拉着的刘海卷上了头顶。他抚了一下自己的眼皮,双眼立刻紧紧瞪着那曾经遥不可及的竹竿。十分凝重。

……接着他俯下身子,双眼直视前方,踏着小碎步到达竹竿跟前纵身一跃,就像一匹高傲的神马,腾着云雾,飞了过去……

朱泽培《那令人难忘的一幕》

……最为有趣的是他的头发——它们在风中疯狂地舞动着,凌乱不堪。前面的刘海被风刮得竖了起来,停留在头顶,似乎不小心触电了一般。

三、辨析对比,自改互改,作文重生。

这种方法适合于对学生的作文综合修改训练。方法和步骤如下:

1、选择一篇同题作文(最好是本班学生的),教师整理出一个升格示例,并在文档中一一打出修改意见,用不同颜色或字体标示出来,同时把修改后的文章完整地打印好,用不同颜色或字体标示出修改后的部分,两篇分列排版好印发给学生看。让学生从段落、语言到全篇都进行辨析对比,提出意见。

2、学生交流感受,反思自己的同题作文。

3、学生互改同题作文;

4、学生综合大家的意见重写自己的作文,升格作文。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作文共生。

通过辨析与对比,学生就能对自己本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产生认同感,那么,对作文的修改就会欣然接受,作文修改习惯的养成便有了保证。

以上三种方式并非割裂开的,可单用,也可合用。当然,遗憾的是,笔者目前所实践的大都局限于写作技法和片段,而在写作思路的开拓、题材的积累、细腻情感的积累等等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笔者将做进一步的探索。不过有一点是要坚持的,即,三种方式都强调了的两点内容:

1、写作知识的应用与实践,特别是同一个作文题或专题方面的写作技法的反复训练。这是符合写作规律的。对于一两个训练点反复实践能有效地避免写作训练链的断裂,对于促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是有益的。教师可逐渐摸索着建立一个个微观意义上的作文评改训练系统。

2、师生、生生之间在共同的探究活动中互相借力。在作文修改的探究与实践中,师生间的写作体验必然会相互启发,从而激发修改与写作的欲望,融合重生出新的写作思想和灵感。这是非常可贵的。

我深信,我们的作文评改教学通过共同探究实践和相互借力的方式,让学生有了创造性的收获之后,写作文将不再那么可怕,写作能力的提高将不再是大难题,作文修改习惯的培养也必然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中学语文教学》

3、《语文教学通讯》

第二篇:作文教学方法经验交流稿

作文教学方法经验交流稿

提及写作文,这是让大多数中高年级的师生感到最为头疼的问题。学生总是无从下手,找不到内容可写,缺乏对写作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往往草草了事或缺乏真情实感,而教师也是深感痛苦,不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于是,这便成为当下中高年级语文教师探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一学年对作文教学的探讨,我认为,作文课难就难在如何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下面就围绕这点谈谈我的一些关于作文教学较为浅显的做法。

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新课程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情感体验,所以写作兴趣的激发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在设计每节作文课时,应想办法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到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并搜集写作材料,产生写作欲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因势利导,指导兴味作文。基于这种认识,我将想法付诸到实际教学中去,也逐渐尝到了甜头。例如:在执教本学期第七单元的习作《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时,我以玩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的教学,游戏是“猜猜我是谁”,我让学生在班内选取一个同学作为描写对象,让他们对所选对象的外貌进行描写,之后便组织全班参与到竞猜活动中。此举深受学生的喜欢,他们兴致勃勃地完成了活动,教学目标也得以顺利地达成。

二、重视作文写法的指导,教会学生清楚地表达

写作就是努力写自己想写的话。因此,我们在作文课上应鼓励学生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富有个性的表达。正如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作文须有章法,而不是材料的拼凑。本学期,我在教学《童年趣事》一节作文课时,先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生活的趣事,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交流。在此基础上,我再出示一篇范文以指导写法。在分析这篇范文时,我先对这篇范文进行比较细致地解读,让学生掌握写事的一些方法,同时再相机板书,形成写作提纲,便于学生接受和运用。最后,让学生梳理思路,完成习作。本节课的设计总的体现了由说到议、学再到写这一过程。

三、注重平时的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作文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且合理地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展读书活动,注重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读书与作文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这一学年以来,我们班坚持每周做一次积累与写作的作业,我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地读教科书及课外书,并从中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试着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练笔一次。时间长了,我欣喜地发现咱班的大部分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有效地疏通写作通道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确,我也始终这样认为:只要多阅读,多积累,作文就不再苦,不再难了,何谈无处入手?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及时地写下来,并适时组织全班开展赏析与互评作文的活动,针对学生的特点搭建互动平台。

以上便是我对作文教学方法的一些不成熟的经验总结,我还清楚地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在探求作文教学的路上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对作文教学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并且放眼未来,立足改革与学生实际,才能争取使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第三篇:关于教学方法的经验交流材料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规律告诉我们: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为学服务。离开学生的学,教师教得再好也毫无意义。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向45分钟要质量。而要上好课,其关键是备好课。所以只有教师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才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课前勤一点,课上懒一点,总体上会用比较少的劳动换取较大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以学定教”。教学设计始于体现学生学习要求的“教案”,所以教师备课一定要重视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性格、习惯、家庭情况、文化背景、学习基础等,以此来确定“讲什么”、“怎么讲”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正如斯卡纳金所说:“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教师要想搞好课堂教学,仅仅满足于教材是不够的,还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调查,掌握学生的喜好、脾气、学习基础、旧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心理特点安排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

(一)了解学生基础,确定教学难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便于接受。比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等问题,八年级下册历史里有相关内容,但这些知识在地理、政治的课本里也都有所涉及,所以可以结合学生已知内容的基础,适当安排探究活动的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领域对这些问题是怎么阐述的。

(二)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做切入点,适当引导到学习内容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全民族抗战》时,《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等都是学生非常喜欢和熟悉的影视节目,由这些电影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了解日本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对我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人民进行的顽强抵抗,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适当安排讨论、表演等开放性题目,给学生展示、表现的机会,并及时认可、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的孩子虽然自以为长大了,但实际上还很顽皮,好动、好表现、活泼仍是他们的特点,而且他们也开始不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认可。抓住学生这些特点,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感知历史、触摸历史也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再现蒋介石发电报给毛泽东,邀请他赴重庆谈判时和下属的谈话,揣摩蒋介石的心理;再现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下飞机的场景,接机人员都有哪些表现等等,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更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以学定教”,“教师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一辈子都有用的财富。所以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体积极活动,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探索者的精神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心向,做到: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总之,教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绝不越俎代庖。但同时也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构建平等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教育者是不能把孩子的发展定格在我们自以为是的范围之内的。学校培养人才不是生产月饼,要立足人的的本性教育,让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让风格各异的学生按统一的规格平均发展,不仅不可能,而且还会贻误学生一生的成长。新课程改革下要求学生彰显个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无法替代的个体,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是每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正视学生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的智力和才能表现在生活、生产、劳动、学习、语言、文学、体育、音乐、美术、空间想象能力等多方面,人才是各种各样的,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善待每一位学生,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发挥他们的特长,为社会造福。

教育是什么?有人指出教育是一种文化植入,教育试图为人植入一种理想的生活愿景,并为人植入这种理想生活努力的正当理由。作为受教育者,我们常说要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是为了传承、发扬和创新。

作为教师的我们学习了很多文化,从书本上学来的文化大多是工业文化、城市文化。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却大多是农村的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她的学习基础是农村文化,进入校园之后要接受工业文化、城市文化,当然会有一些问题冲突。就像《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刘姥姥进大观园,典型的两种不同文化的冲击,在一个与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境况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刘姥姥显示出了很多新奇、无知,给另一种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人一种愚昧的感觉。刘姥姥作为典型的农村文化的长传承者,具有质朴、吃苦耐劳、知恩图报等一系列优良品质。似乎这些品质在工业文明之下就很少见了,你能说刘姥姥不好、不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被社会淘汰了吗?我们国家设立传统节假日不就是为了突出继承传统优良品质吗?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传统优良品质大多体现在农村文化上,所以我们农村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先机处理好两种文化的结合。体会我们的学生,在入学前他们也都会说汉语,都能进行语言上的交流,然而进入校园之后,遇到接触多少年的农村文化与城市工业文化的冲击,他们表现出无知应该是很正常的。人们接受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有快有慢,你怎么能一票否决说接受慢的就不行呢?中国有句古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考试成绩差的人你能说他在其他方面也一无是处吗?你能肯定他在其它行业不是状元郎吗?教育是为了让人们传承文化而不是有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受教育者应该是各种文化的共存者。

作为教师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各种文化,而不是有一种文化替代另一种文化。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满怀信心与自尊地最求幸福的生活,是我们做教师的责任与义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在每堂课上都有一定的收获,课堂教学设计就想的尤为重要了。

所谓教学设计是指课堂教学的设想和计划。他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

第四篇:教学方法经验交流发言稿

教学方法经验交流发言稿

教学方法经验交流发言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六年级的数学总复习是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做系统的归类整理,任务多而繁重。使得像我这样的缺乏经验的新老师很是感到头疼,更不用说学生了。因此,针对学生制定适合的复习计划和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知识掌握或技能形成的中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往往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却吸收不进去。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往往很着急,批评、增多练习量,往往效果并不好。既然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我们就不应该畏惧这种现象,更不能无视,如何让这种现象在最短时间内过渡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我觉得我们应该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把各知识点串起来,就像把一粒粒珍珠串成项链一样,既提升了珍珠的美丽,又大大提升观赏性。练习的时候应该选择有价值的作业,重复的练习要略去不做,使作业更有层次性。但当个别学生在某个知识点卡住时,这些略去的重复的作业就派上了用场,通过练习,多题一解,使他们能顺利通过关卡。

其次要做好知识的归类整理,课本上把总复习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七大板块。在整理每一块内容的时候,我们不妨像出试卷那样列出该部分知识的`细目表,尽量做到不重复,无遗漏。同时还应该罗列题型,使每一个内容的每一种题型都能复习到,学生都能再次巩固。引导学生逐渐将所学知识分块归类,任何时候都可以系统地调动出来,例如说一提到比,学生立马就能想到比的意义、性质、比值、化简、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解比例甚至比与除法算式、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最后,我们还要分析试卷以及考试题型。分析试卷,要从试卷中分析得出学生的一般性错误,找出错误的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从而得以有的放矢、改善复习教学。还要分析模拟试题和往年的毕业试题,从试卷分析中发现命题习惯,甚至去猜题。关键是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打一场有准备的仗。

教学方法经验交流发言稿2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上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八、九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工作经验尚且不足,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经验。我心里又欣喜又忐忑,因为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数学教师工作。可以说整个过程边学边教,从起初的战战兢兢向身边的老教师请教,借鉴,学习网络各种经典课例,反复钻研,反复学习,到后来慢慢的进入角色,教学成绩有所提升,这个过程有困难、有疑惑,但更多的是看到学生们一天天进步的满足与喜悦。下面我就从三方面跟大家交流分享经验,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备课、上课是根本

1.课前准备:关键是备好课。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习惯,知道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再次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己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关键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所提高。在数学课上,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主动探究中学习。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能完成的,我决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多看多想多说,在看中发现数学故事,在想中发现数学问题,在说中发现数学之美。久而久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提高了学习效率。碰到简单的教学内容,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解诀。让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哪有不愿学的道理。

二、学生管理是关键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自己培养得力的小助手。自9月他们入学起,我便依据自己为数不多的经验和班里的学生共同推荐了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然后把他们组成了班级小老师的团队,一步一步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解题,如何理清思路,将自己的方法交给其他同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他们解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胆子也越来越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我还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让学生抽出十分钟的时间,让数学小老师给学生们讲几道最简单,最基础的题目,既锻炼了这些小老师的能力,也让其他同学的基础得到了巩固。数学题目分繁多样且灵活多变,一味的进行题海战术显然是行不通的。于是我教他们对题型进行分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兴趣,他们爱上了数学,成绩自然而然的就会提升。二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①要有慎重的考试态度。无论哪一种考试,或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都要让学生明白,认真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

②认真读题。学生只有认真细致,掌握方法,才能有良好的考试习惯,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认真细致的各种方法。如拿到试卷以后,不要着急去做,要先去认真读题,每做一题,都要抓住题目中关键字、词、句来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认真审题,审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才能动笔解决等,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

③仔细检查。做好考试前的思想工作,对考试习惯好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对考试习惯差的要个别谈心,要求其认真细致答题,给予鼓励鼓劲,树立自信心。

三、回顾反思是提高

通过回顾反思,总结提炼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总是蕴藏在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之中,它是知识的结晶,是高度概括的数学理论。

数学思想不仅对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以及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大有好处。所以我们要认真写好每一篇教学反思,哪怕是一两句话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也是有好处的。通过对学生和知识的回顾、反思,对教学方法的概括、提炼,日积月累我们就能挖掘其中的数学思想,并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总之,教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此充满信心,倾注心血,则一定会有收获。

教学方法经验交流发言稿3

各位老师:

下午好!非常感谢xx市教研室给我们提供了这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感谢市教研室领导xx老师等对47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肯定。同时,我也感谢xx中校领导一直对我们数学组的关心和支持。还有我们高三数学组的各位同仁,正是大家辛勤的劳动和团结一心,让我们在去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代表备课组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加强两纲研究,紧扣课本复习,注意新课程与大纲之间的关系。

备课组认真研究《考纲》与《考试说明》、高考试题。仔细琢磨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变化趋势。了解高考命题的题型与要求,明确题型分布,知识点的覆盖规律。让学生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要让学生把主要精力首先放到中档及其以下题目上,要在“会、熟、快、准”上下功夫。

通过研析每年高考试题,我们发现源于课本的考题总在100分左右。那怎样研究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呢?

1.钻研教材,追根溯源。一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话不断在重复。事实上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延伸与交错、再生与裂变,在教材中早有它的脉络和雏形。这些课本上的例题、练习、习题就像散落的珍珠,只要经过老师的发现、打磨、提炼,它们就会变成学生所需要的项链。

2.就地取材,锐意开发。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就是考查教师的研题水平。研题一类是对他人试题的鉴赏,另一类是改题编题。不懂得鉴赏,教数学就丢失了味道。不学会创新,教数学就失去了活力。

紧扣课本复习问题上,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四点:

1)复习每一个专题时,必须联系课本的相应部分。不但要让学生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方法,还要弄懂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

2)在训练中,如遇到障碍,要学生有查阅课本的习惯。通过课本,查明学生在知识和方法的缺陷。

3)有关答题表述,要求学生以课本为标准,通过课本来规范。

4)注意通过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多或减少变动因素,推广题目的训练功能。

复习中同时要注意对新课程中与大纲教材有结合点,有变化点的知识,以更好在把握复习的要点。认真研究全国已经实施新课程高考的试卷特点,揣摩新课程卷的设计意图,深刻领会“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新旧《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搞好高中数学教学和复习备考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对一些传统内容的新的考查方式,有其独特的复习功能。它既可作为复习课的例题、练习题、测试题,更可用作研究性教学的问题加以开发。因此我们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应研究新课程高考和渗透新课程理念。

二.尽量帮助学生纵横梳理知识和方法,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利于提取的认知结构。

不错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对数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建构不错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的前提。狠抓基础,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

高考数学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这种能力是以整体的、健全的知识结构为前提的。这就要求考生把数学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掌握,而不机械地分为几块。这个特点不但在解答题中突出,而且也在选择题中有所体现。

1)对重点知识与重点方法要理解准、透,如概念复习要作位:灵活用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细微差别,提防误用或错用。全面准确把握好所用概念的前提条件,熟练掌握表示有关概念的字符、记号。

2)要注意通性通法,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总结并反思自身在解题过程中怎样灵活利用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等思想。怎样选择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等逻辑学中的方法:是否熟练掌握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同一法等具体数学的数学方法。做自我诊断,会什么?你是怎样处理问题的?(成功、失败)怎样把新题转化成为你了解的知识方法?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并发展成一种能力,在高考时就能游刃有余,战无不胜。

3)掌握中学数学贯通的观点,如在立体几何中用平面图形合成表现立体图形的观点。将立体图形分解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观点。用有关形的逻辑思维统帅识图,做图的技能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观点,学生利用好这些观点,就比较容易驾驭立体几何的解题。

三.使学生从“模仿型”向“领悟型”的方向转化。

1)重视双基,突出重点。真正理解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公理的来龙去脉,不死记硬背。

2)提炼和利用数学思想,常能使解决问题事半功倍。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当努力挖掘知识内涵,提炼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3)尝试发现方式、自主探索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亲历发现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启迪智慧,发展思维,开发潜能,提升素质。

4)倡导研究交流。包含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流过程就是加强理解的过程。

5)进一步加强自学能力的提升和自学习惯的养成。学会阅读,学会正确获取信息、正确理解信息、正确利用信息,并将所掌握的信息转换成数学模型,学会综合利用所学的文化科学加以观察现实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加以分析、判断,并将其解决。

四.注意强调学生书写规范,合理利用答题策略。

在平时考试阅卷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为一些学生的书写不规范而失分感到可惜,高考阅卷也不例外。因此,在解答题的答题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解答既要简单又要准确,要紧扣关键步骤,当然也要思路清晰明了,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要重视和加强解题策略的训练与研究,在平时要多给学生应试策略指导。如:

1)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即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这样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升效率)。先小题后大题。先点后面(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步步为营,由点到面)。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

2)审题要慢,解答要快,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3)保证运算、推理的准确性,立足一次成功,但也不放过检查得分这一环节。要善于不断积蓄解题经验,回顾反思,不断健全。

有人说高分是学生学出来的,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其实我们认为老师对高分学生所起的作用更大、更重要。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要经过规范训练。学生要考出高分,老师就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严格要求:适时调控“桃子”的高度,培养学生追求完美,不断超越的学习品质。要想考150分就得用高于150分的水准要求自身。

2.规范表达:不同题型和不同内容的题目都有不同的书写格式。数学语言要严谨、准确、简洁,卷面要整洁。因此我们在批改作业、评析试卷和上课板书时,要特别注意知识细节与表述细节。

3.挖掘潜力:与学生交流,给尖子生心里暗示。及时肯定,适时鼓励,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同时适当加压,另开小灶,让他们的潜力得以开启和释放。

4.探求最优:一般的难题都有多条路径,都是值得欣赏、比较、玩味的。让尖子生在不同解法中PK,寻找最简最优的解法是件很有趣的智力活。也是让尖子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情挑战的游戏。应该说这与我们的充分备课、经验积累、学养沉淀有较大的关系。

5.杜绝低级错误:因为低级错误是导致失去高分的尴尬情景想必大家都了解。扼腕叹息还是因为功力不够,因为防范低级错误也是一种能力。它要求考生的注意品质、兴奋点把握、追求完美的意识等方面都有上乘的发挥。这些都要来自于平时规范化的训练。

五.明确复习计划,侧重阶段提升。

高三数学的复习要按计划复习,阶段提升,复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材以及所选定的复习资料综合分析认真修订的。每一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作用与功能,不可冒进,否则欲速则不达。因此三轮复习要有条不紊、不折不扣地进行。

第一轮:加强基础,落实知识。这一轮复习重选材,侧重训练思维过程,总结、健全解题程序,渗透思想方法,突出规范、缜密、全面。本轮复习应以教师为主,教师的备课选材不能生搬复习资料,素材的来源有复习资料、课本以及老师的.经验积累。纠错微型训练题:要依据近期学生的错误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编,加强变式题型训练。

第二轮:专题复习,加强能力。这一轮复习重在提炼,重在通性通法,重在第一轮的薄弱环节和高考的重点、热点,以中档题为主,点缀难题。突出主干、板块、链接。本轮复习应以学生为主,通过对典型题型的分析让学生归纳出解题规律。综合训练卷,必须要模拟近几年高考试题难度,重视知识交汇,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利用。

第三轮:综合演练,模拟测试。这一轮的重点在于掌握知识的熟练性、准确性、经验性,不做偏题、怪题,冲击难题。突出稳、准、快。那具体教学中该怎样操作呢?本轮复习应重组卷,以实战为主。不同时期的组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轮的组卷要有整体性,兼顾知识点。要有侧重点,重点知识,重点突破。要有前瞻性,研究上几年高考试题。要有时代性,广泛采集信息。客观题的限时训练:在第二.三轮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加入客观题的限时训练,以提升学生解答客观题的准确度与解题速度。

六.重视集体备课,科学安排备考。

在每一轮的复习备考中,我们重视加强集体备课以及与校际之间的交流,发挥集体力量,优选、精编每一轮复习资料,科学安排备考。依据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好第二轮复习的专题和编好练习题,争取使每一套训练题有针对性,有实用价值(说明:我们第二轮的资料都是组内老师编写的)。

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对每班内容上要讲的内容,每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认真分析并制定措施,通过小专题训练去解决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每周全组统一听一位老师的课,通过听课,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分层教学,培优补差,专题讲座等。众人拾柴火焰高,加强集体备课,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从而能使我们的学生在高考中从容发挥。个人单干是向来没出路的。

七.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的各类教研活动,为复习备考把握方向

一年来,我们备课组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和协作区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能虚心聆听各位主讲老师的真知灼见和宝贵经验,从中受益匪浅!尤其是一摸、二模后的高三复习备考会,我们能从发言的各个学校中,学习到各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市教研室冯老师和孙老师等在会上的总结,既高屋建瓴,又实实在在,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指明了方向。例如冯老师屡次强调的“不等式考的很基础”,“圆锥曲线解答题一般不考双曲线”,“规范做题要从第一轮复习就要求”,“今年高考要与宁夏卷结合,注意收集他们的试题,把握高考的难度,一定不要做难题”等等。我们坚定的认为市教研室的方向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特别欢迎他们到学校对我们教学工作的指导。正是基于对上述精神的领会和落实,在复习备考中,我们才能有的放矢。

各位老师,20xx年高考的硝烟虽刚刚熄灭,20xx年高考的脚步即将来临。面对挑战,我们应满怀信心,更要从容应对。自信应来源于我们聪明和睿智的备考计划,应来源于我们坚持不懈的实践和行动。xx中备课组的点滴体会,如果能给你的工作带来益处,我们将无比荣幸。今天,在各位老师和高手面前,舞刀弄枪、班门弄斧,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关于教学方法的经验交流材料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规律告诉我们: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为学服务。离开学生的学,教师教得再好也毫无意义。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向45分钟要质量。而要上好课,其关键是备好课。所以只有教师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才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课前勤一点,课上懒一点,总体上会用比较少的劳动换取较大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以学定教”。教学设计始于体现学生学习要求的“教案”,所以教师备课一定要重视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性格、习惯、家庭情况、文化背景、学习基础等,以此来确定“讲什么”、“怎么讲”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正如斯卡纳金所说:“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教师要想搞好课堂教学,仅仅满足于教材是不够的,还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调查,掌握学生的喜好、脾气、学习基础、旧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心理特点安排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

(一)了解学生基础,确定教学难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便于接受。比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等问题,八年级下册历史里有相关内容,但这些知识在地理、政治的课本里也都有所涉及,所以可以结合学生已知内容的基础,适当安排探究活动的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领域对这些问题是怎么阐述的。

(二)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做切入点,适当引导到学习内容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全民族抗战》时,《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等都是学生非常喜欢和熟悉的影视节目,由这些电影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了解日本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对我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人民进行的顽强抵抗,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适当安排讨论、表演等开放性题目,给学生展示、表现的机会,并及时认可、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的孩子虽然自以为长大了,但实际上还很顽皮,好动、好表现、活泼仍是他们的特点,而且他们也开始不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认可。抓住学生这些特点,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感知历史、触摸历史也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再现蒋介石发电报给毛泽东,邀请他赴重庆谈判时和下属的谈话,揣摩蒋介石的心理;再现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下飞机的场景,接机人员都有哪些表现等等,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更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以学定教”,“教师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一辈子都有用的财富。所以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体积极活动,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探索者的精神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心向,做到: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总之,教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绝不越俎代庖。但同时也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构建平等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教育者是不能把孩子的发展定格在我们自以为是的范围之内的。学校培养人才不是生产月饼,要立足人的的本性教育,让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让风格各异的学生按统一的规格平均发展,不仅不可能,而且还会贻误学生一生的成长。新课程改革下要求学生彰显个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无法替代的个体,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是每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正视学生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的智力和才能表现在生活、生产、劳动、学习、语言、文学、体育、音乐、美术、空间想象能力等多方面,人才是各种各样的,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善待每一位学生,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发挥他们的特长,为社会造福。

教育是什么?有人指出教育是一种文化植入,教育试图为人植入一种理想的生活愿景,并为人植入这种理想生活努力的正当理由。作为受教育者,我们常说要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是为了传承、发扬和创新。

作为教师的我们学习了很多文化,从书本上学来的文化大多是工业文化、城市文化。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却大多是农村的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她的学习基础是农村文化,进入校园之后要接受工业文化、城市文化,当然会有一些问题冲突。就像《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刘姥姥进大观园,典型的两种不同文化的冲击,在一个与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境况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刘姥姥显示出了很多新奇、无知,给另一种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人一种愚昧的感觉。刘姥姥作为典型的农村文化的长传承者,具有质朴、吃苦耐劳、知恩图报等一系列优良品质。似乎这些品质在工业文明之下就很少见了,你能说刘姥姥不好、不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被社会淘汰了吗?我们国家设立传统节假日不就是为了突出继承传统优良品质吗?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传统优良品质大多体现在农村文化上,所以我们农村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先机处理好两种文化的结合。体会我们的学生,在入学前他们也都会说汉语,都能进行语言上的交流,然而进入校园之后,遇到接触多少年的农村文化与城市工业文化的冲击,他们表现出无知应该是很正常的。人们接受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有快有慢,你怎么能一票否决说接受慢的就不行呢?中国有句古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考试成绩差的人你能说他在其他方面也一无是处吗?你能肯定他在其它行业不是状元郎吗?教育是为了让人们传承文化而不是有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受教育者应该是各种文化的共存者。

作为教师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各种文化,而不是有一种文化替代另一种文化。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满怀信心与自尊地最求幸福的生活,是我们做教师的责任与义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在每堂课上都有一定的收获,课堂教学设计就想的尤为重要了。

所谓教学设计是指课堂教学的设想和计划。他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

征和环境条件,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的过程。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从学生实际考虑。在设计教学中要考虑不同年龄、兴趣、基础经验等,也就是说,只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备课中所用的一切手段都必须以学生能够接受为根本。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教师既不遏制学生的看法,又不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时时刻刻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另外,教学目标的设定还要考虑可操作性,一定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测性。

教学内容离学生生活越近,其作用发挥越好;反之,教学内容距学生越远,越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不易被学生感悟和理解。所以对教学内容,教师可适当调整重组,删减或补充一些内容,使学生能够易于理解,便于接受,提高教学效果。

每堂课都离不开问题,巧妙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带给学生挑战、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使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所以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特点。历史老师只要呈现给学生真实的历史史实,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决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做有学生的思维。允许学生有创新思维、不同观点,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异性观点不能一棍打死。

提问不仅要遵循原则,选好问点,还要设计好提问的方式、方法,掌握它的技巧,不能将满堂灌的课堂变成满堂问的课堂。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可以采用直问即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问法。曲问,即问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迂回问法。曲问运用得好,会有很强的激发作用,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人深思,启迪学生思维效果。迂回提问要注意“扣其两端”,而“两端”不仅为正与反,也指纵与横、内与外、主与从、彼于此,还有顺与逆、明与暗等。曲问也可用在纠正学生错误上。有时,学生答错了,教师不直接指出,而是故意从反面提问,使学生幡然醒悟。追问就是把所讲授的知识分解为一个个问题,一环扣一环不断深入地发问。问题较简单,一般不具综合性,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连贯起来却便于掌握知识的整体。设问是为引起学生注意,故意使用的提问方式,为唤醒学生的注意,而不是让学生回答。激问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而进行的激发性发问,注意在运用时不要挫伤学生积极性,着眼于正面激发,不要搞反面的刺激。互问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回答,是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它打破了传统的考与备考的关系,变配角为主角,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氛围下,同学们通过发表见解,辨别是非,既掌握了知识,又增进了友谊。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着一个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理念,大胆创新,不断学习,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让读书、学习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下载作文修改习惯教学方法经验交流(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文修改习惯教学方法经验交流(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修改作文的习惯培养

    自主修改文章,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 作为语文教师,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苦恼,每次作文下来,我们教师总是尽心尽力修改,而等学生拿到作文也只是简单看看成绩,瞧瞧评语。似乎我们的辛勤......

    修改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方法初探 酒泉市西大街小学赵玉霞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的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和习惯 Microsoft Word 文档

    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和习惯 高中物理的知识特点:1、是知识量大。2、是难度大。表现在初中和高中知识上有些跨度,这一跨度不细嚼慢咽,对把握知识带来一定困难,而且高中所学知识的......

    重视培养修改作文的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意,即功夫同与虚掷。”学生作文教师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

    浅谈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方法(修改)

    浅谈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方法 巴彦套海农场学校 李培珍 [内容摘要]识字任务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修改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八年级三班杨立平 自从我担任班主任以来,我深深的感受到:当一名教师不容易,当一名班主任更不容易。因为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忙的、是具有挑战性的。每一个......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方法总结及经验交流

    提高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经验交流学习体会 4月4号,我有幸参加了提高县小学数学质量经验交流研讨会,整个会议分为2大块,第一块:有8位优秀教师做经验交流,第二块:王主任做大会总结。......

    儿童诗歌教学方法经验交流5则范文

    儿童诗歌教学方法经验交流 1.示范朗诵(1)朗诵要求:普通话正确、感情真挚、正确处理重音、韵律。 (2)示范朗诵应由教师亲自承担。(3)每次活动应示范2遍以上,一般为6—7遍,具体次数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