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就业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2
一.信息不对称基本内容................4
二.逆向选择.......................4
三.信息不对称在高校就业中的影响..........4
四、消除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的对策..........5
五.总结........................6
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就业信息的不对称
摘要: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已经变成了一种资源,谁拥有了它,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大学毕业生的成功就业不仅依赖于自身的素质,外界的职业环境,更有赖于个人对信息的占有和利用。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有目的的人力资源的投资活动,受教育者只有充分就业,才能带来高经济回报。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却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称,造成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困难,使得学生个人无法实现自己对教育资本投入而产生的超额回报;也导致用人单位不能充分利用人才,甚至无法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合适人才;最后使得学校无法从学生就业中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文章从经济学的视角,以期从信息不对称和就业风险的两个方面来审视和解释大学生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information has been turned into a resource。The one who owns information, grasps the initiative。The success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employment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quality of their own, outside the occupational environment, but also relies on the personal possession and use of information。Higher education regards as human resources investment activities with purposes,and the educated only full employment can bring high
economic returns。However, with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speeding up, college graduates have had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employment。This has resulted to a probl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It can’t allow students to achieve excess return produced by their personal education investment。It also can’t lead to the employer make full use of talents and even can not find the right talents they need。Finally it make the schools can not obtain the correct feedback information from the students。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this article wants to examine and explain the problem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with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the employment risk these two aspects,and come up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就业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对面临求职择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在清晰地认识自身条件后,最关键的莫过于能及时收集就业信息和对就业信息的利用。不可否认,当前就业的竞争已日益演变成为信息的竞争。大学毕业生的成功就业不仅依赖于自身的素质,外界的职业环境,更有赖于个人对信息的占有和利用。可以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个人能否成功就业往往取决于是否拥有丰富的就业信息。然而,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其就业的一大障碍。
一.信息不对称基本内容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麦克尔-斯宾塞在20世纪70年代“信息经济学”阶段提出的。这三位经济学家还因这一理论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买卖主体不可能完全占有对方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为谋取自身更发达利益而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理论主要说明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对于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所产生的一系列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市场的无效率甚至崩溃。
从社会存在的角度看,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们获得信息能力与多种社会因素有关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劳动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劳动分工使得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行业信息差别;而专业化则使得个人在其自身的专业领域比其他个人了解更多本专业的知识,从而导致了专业性的信息优势与信息劣势。
从个人角度来说,私人信息的存在也同样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人是复杂的、难以捉摸的,这时的关于人自身的一些信息具有隐蔽性,成为了隐蔽的私人信息。
二.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在旧车市场,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而买者不知道。这样卖者就会以次充好,买者也不傻,尽管他们不能了解旧车的真实质量,只知道车的平均质量,愿平均质量出中等价格,这样一来,那些高于中等价的上等旧车就可能会退出市场。接下来的演绎是,由于上等车退出市场,买者会继续降低估价,次上等车会退出市场;演绎的最后结果是:市场上成了破烂车的展览馆,极端的情况一辆车都不成交。
三.信息不对称在高校就业中的影响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中,虽然学生有很强的同质性,因为这些学生入学相似,经历相似,但是他们之问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有能力优秀、一般和较差的区别,存在着大量优秀的毕业生和能力一般或很差的毕业生同台应聘,他们的学习成绩、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都不尽相同。在招聘活动中,求职者自己最清楚自己的能力信息,用人单位只能凭借简单的求职简历对求职者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样,用人单位的信息,求职者也不可能知道得很清楚。因此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任何一方都未能获得完全清楚的信息,出现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在招聘的双方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是指某一市场上劣质品排斥优质品的现象,其实质是一种市场失败或市场无效。乔治·阿克尔洛夫揭示了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的影响,认为信息不对称促使人们进行逆向选择。
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由于不了解求职者信息,为了减少用人不良的风险会采取降低工资待遇的方法,而那些优秀毕业生则会因为报酬低对自己吸引力不够而退出应聘,最后真正优秀的毕业生反而因对自己“期望值”过高而遭到用人单位拒绝,接受了那些只需“低报酬”的看似“优秀”的毕业生。信息不对称使“次”的毕业生把“好”的毕业生挤出了就业市场。优秀毕业生没有优势可言,毕业生真才实学的投资收益率降低,结果不仅给招聘单位和优秀的毕业生带来损失,更给就业市场带来混乱甚至瘫痪。虽然有些用人单位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等措施来反“逆向选择”,看似申请求职的毕业生能力上升了,但它所支付的高于市场一般水平的工资待遇标准就成了它挑选高素质高能力优秀毕业生的额外成本,从而就会减少招聘人数。如果用人单位都来采取这一提高工资待遇的反“逆向选择”,就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工资待遇等水平的不断抬升,其结果必然是整个社会对毕业生吸纳能力的下降,失业
者增多。
同样,对于应聘方的毕业生而言,对招聘方用人单位给出的信息也是处在弱势的地位,毕业生不能完全了解用人单位在行业中的水准、经营效益、管理能力、个人发展机会以及企业发展的前景和环境等等,只能听用人单位的一面之词来判断单位的相关信息。在我国信用制度、立法体系还不健全,企业的虚假信息几乎不受成本约束的情况下,一些用人单位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隐藏或夸大其词,虚报利润,给毕业生造成信息误导, 其结果导致“实话实说”的单位反而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而那些不负责任、夸夸其谈的单位却挖走了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跳槽和违约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重重。一方面,优秀毕业生没有优势可言,其真才实学的投资收益率降低;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不容易招到满意人才,使得人力资源被闲置,造成人才的浪费。
此外,“信息不对称”还会影响就业市场的“诚信危机”。诚信作为道德范畴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其一是诚实无欺;其二是相互信任;其三是信守承诺。由于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应聘双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制造虚假信息或隐瞒信息时,就暗含了发生诚信危机的可能性,如果社会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惩罚机制,这种提供虚假信息和故意隐瞒信息的不诚信行为可能会愈演愈烈,导致应聘双方信任度的降低,进一步加剧了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危及大学生就业市场,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日趋严峻的形势,严重时会造成就业市场失灵。
四、消除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1.加强诚实守信教育,主动披露真实信息。在毕业生的就业教育中,应将诚实守信教育列为重点内容,让毕业生自觉做到诚实守信。可以通过告诫性谈话或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有效地进行诚信教育。有些高校在大学生入校后就将诚信教育列为重点内容,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供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参考。另外,对用人单位的诚信情况也应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不诚信单位要及时进行披露。
2.发挥网络优势,增加信息透明度。高校应完善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内容,建立就业信息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加快毕业生就业网络化进程。权威部门可以联合各高校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网,使就业的“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互为补充,有机结合。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如此,可避免双方“信息孤岛”和无休止的信息博弈。并通过网络使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和准确,同时更是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让虚假信息无地自容、无处藏身。
3.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快立法步伐,加强执法力度,建立起完善的就业市场机制。就业市场相对于其他市场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许多工作仍处在探讨和探索阶段,缺乏健全的监督体系和法律法规。就业市场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机制来运作,从制度上防止和杜绝就业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消除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和破坏。
4.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虽然现阶段在就业市场中机制不尽完善,但总体来说,是能够基本保护应聘双方的权利和利益的。当事人要利用法律法规来有效地保护自己,使得就业环境朝着良性的轨道发展。
5.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大学毕业生应有正确的择业心态去面对就业市场,正确处理好能力与就业、诚信与就业的关系,无论是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都应该以诚信为原则参与就业市场,以诚信待人,以实力服人。
6.完善单一的招聘就业方法。很多用人单位仅通过阅览毕业生简历的简单方法来判断其能力的高低,或一味追求高学历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助长虚假信息的泛滥。用人单位可以增加面试笔试等形式与应聘者进行更多的了解与沟通,还可以发挥学校老师班主任的作用,对毕业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将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环节与本单位的部分科研相结合,通过毕业设计进一步了解毕业生的能力,而毕业生也通过毕业设计对单位有个感性的认识,增进了双方间的了解,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
五.总结
总之,信息不对称对高校就业市场所造成的后果是深远的,在当前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下,加强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起有效的信誉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才能创造一个有序、公平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才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同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湖南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综合大学(共7所)
1.中南大学(综合大学)2.湖南大学(综合大学)3.湖南师范大学(师范院校)4.长沙理工大学(理工院校)5.湖南农业大学(农业院校)
6.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院校)7.湖南中医药大学(医药院校)
本科学院(共5所)
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综合大学)2.长沙学院(理工院校)
3.长沙医学院(医药院校)
4.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师范院校)5.湖南商学院(财经院校)
专科院校(共4所)
1.长沙师范学校(师范院校)
2.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财经院校)3.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财经院校)4.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政法院校)
高职院校(共35所)
1.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综合大学)
2.长沙社会安全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大学)3.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大学)
4.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综合大学)
5.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大学)6.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综合大学)7.湖南都市职业学院(综合大学)8.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综合大学)
9.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综合大学)10.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大学)11.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综合大学)12.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13.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
14.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15.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16.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17.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18.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36.19.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20.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21.湖南软件职业学院(理工院校)
22.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23.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24.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农业院校)25.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语言院校)26.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语言院校)27.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语言院校)28.保险职业学院(财经院校)
29.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财经院校)30.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财经院校)31.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财经院校)32.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政法院校)33.湖南体育职业学院(体育院校)
34.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艺术院校)35.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艺术院校)
湖南省教育厅统计的数据显示,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31.7万人,比去年增加1.2万人,增加3个百分点。201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9.59%,受经济回暖等因素影响,这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有望好于上届学生。
湖南举办2011年促进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
2011年04月22日 12:37
据湖南省教育部门初步统计,2011届湖南省毕业生达到30万人左右,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大约有35万学子需要就业。在用人单位抢才的背后,部分毕业生难找工作也是普遍现实,为此,湖南举办2011年促进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
今天(22日)上午这场面向困难毕业生的招聘会有包括比亚迪、百事可乐、沃尔玛等在内的61家企业参加,面向困难毕业生总共提供了有2000多个爱心岗位,涉及到了机械、电子、化工、财务、销售和文秘等专业和行业。
记者在现场询问了比亚迪的招聘人员,他说一上午已经有几百人来投简历,这次招聘会主要需要电机和营销方面的人才,另外记者在招聘会的现场二楼南方发现密密麻麻挤满了前来求职的学子,包括有外地想落户的,而且还有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高校毕业生。记者还发现今天前来应聘的学生还是以大专生为主。
从就业态势看,湖南省理工科特别是工科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看好,尤其是工程机械、汽车以及道路桥梁,还有土木工程等都是比较热门的,但是和社会需求结合不紧的专业,像人文社科专业,特别是与本科专业驱动性比较强的专科性类专业就业比较吃紧,在用人单位抢滩的背后部分毕业生难找工作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像是女生还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这三类学生是毕业生群体中就业的比较弱势的群体。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个贫困的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为了供养一个大学生可以说是倾家荡产,如果是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他们是从良心上都说不过去的,但是与此同时困难毕业生就业还存在问题,比如说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的建立健全,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劳动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像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体制也不够完善,宏观的管理职责也是有待于科学的划分的,为了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湖南省教育厅提出到农村和基层就业以及创业立业是解决目前高校就业难的途径之一,支持自谋职业和自己创业。
第三篇:用人单位使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用人单位使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办理就业手续流程
从2006年开始,山东省毕业生就业手续全部在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以下简称信息网)上办理。具体程序如下:
一、开户
没有办理人事档案代理的民营企业应首先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办理档案代管开户手续。
用人单位登录信息网进行预注册,依次点击“单位注册—→省内单位—→接受”,进入省内单位注册界面,仔细阅读注意事项后,按照要求认真填写相关信息。其中,民营企业是基层单位,有上级主管部门,点击“上级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为本单位代理人事档案的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全称。
预注册完成后,按照提示,打印注册信息申请表,加盖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公章(民营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为档案代理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持有关资料(机关: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原件、加盖公章的复印件、单位申请开户介绍信;事业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原件及以上两证加盖公章的复印件、单位申请开户介绍信;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和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以上两个证件加盖公章的复印件、单位申请开户介绍信)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人才交流中心)办理开户手续。
二、维护基本信息
用人单位开户后,凭用户名和密码登陆,进入界面后点击注册信息维护,维护基本信息,为安全起见一定要修改密码。
三、与省内高校毕业生签约流程
1、发布招聘信息:依次点击“招聘信息管理—→发布招聘信息”,按照要求填写信息后,点击信息上报。如发现招聘信息没有及时审核,先电话通知上级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部门审核,之后联系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看到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后投递电子简历。
2、检索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在已收简历中查找满意的毕业生电子简历,点击批量放入收藏夹,将毕业生简历置入人才储备库。
3、发送签约邀请:在人才储备库中,选中达成意向的毕业生,点击签约邀请。
4、上级主管或人事代理部门审核:毕业生应约后,上级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部门审核已签协议书。如发现没有及时审核,电话联系上级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部门。
5、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鉴证。审核后,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进行鉴证。如发现没有及时鉴证,电话联系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6、打印就业协议书:鉴证完成后,用人单位打印就业协议(一式三份),毕业生签字,用人单位盖章后,用人单位、毕业生、学校各留存一份。
7、档案管理部门查收档案。
四、与省外高校毕业生签约流程
1、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纸制就业协议书;
2、用人单位登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依次点击就业协议书管理—→录入外省协议书,将协议书内容录入到信息网上;
3、持纸制就业协议书到上级主管部门或代理部门盖章,并在网上审核通过;
4、盖章审核后,持纸制就业协议书到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并在网上鉴证通过。
非师范生网上签约流程的详细说明
网站名称: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英文域名:http://www.xiexiebang.com 山东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规定:山东省境内的所有用人单位从山东省境内所有大中专院校招收毕业生,必须通过本网站办理相应签约、派遣手续。
网上签约 系指毕业生同已在本网站注册的 用人单位签署的就业协议,主要是山东省境内的用人单位,外省用人单位也可以在本网站注册,在本网站注册的外省单位签约流程同省内单位,故统称网上签约; 省外签约 系指毕业生同山东省 境外 且未在本网站注册的用人单位签署的就业协议
省内、省外用人单位的划分依据为接收毕业生户口、档案的单位所在地,即毕业生毕业后,户口档案发往省内还是发往省外,与毕业生生源地无关。
经学校在本网站上审核、存档的网上协议书(含录入的省外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派遣的唯一依据,网上协议书同纸质协议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纸质协议书(含同省外单位签署的纸质就业协议书)不作为派遣依据,同省外用人单位签署的纸质就业协议书仅作为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凭证。
网上签约流程:山东省境内的用人单位必须按此流程签约,省外单位如果在本网站注册,也按此签约流程办理
省外签约流程:同山东省外用人单位签约流程 解约流程
一、网上签约流程
非师范生可在本网站上直接同用人单位签约。具体流程如下: 目前,未在本网站注册的用人单位暂时无法同毕业生签约。
1、注册:毕业生打开本网站(www.xiexiebang.com)注册,注册过程中“选择毕业生类型”时,我校非师范类毕业生一律选“省内院校毕业生”,点击下一步直到注册界面,输入毕业生采集信息时所用的身份证号及姓名进行注册。
2、生成简历:(未生成简历的毕业生,在本网站不能进行省内签约操作)毕业生以自己的用户名登录本网站,点“新建简历”,填写所有五个模块的内容,并逐个模块保存后,点击“完成”按钮,简历生成。
3、求职:毕业生同用人单位通过各种方式(网上、网下)联系,达成签约意向。
4、投递简历:毕业生以自己的用户名登录本网站,从左边主菜单中“网上求职”中的各种搜索工具和搜索方式搜索用人单位,点击相应的工作岗位链接,在弹出的页面中,会有对该用人单位及该岗位的详细说明和用人要求,毕业生认为可以接受,就可以点击该页面最下部“投递简历”按钮,显示成功后即可。
注意:每位毕业生只能免费发送50次简历,50次以后则需升级为高级会员才能继续发送简历。每次发送,系统都有相应提示。
5、签约邀请:用人单位在本网站收到毕业生简历后,通过本网站向该毕业生发送签约邀请,发送时用人单位可设置该“邀请”的有效期限,毕业生要在此期限内登录本网站应约,过期后,此邀请自动作废,若毕业生还想同该公司签约,可跟单位联系重新发送签约邀请。
6、应约:毕业生以自己的用户名登录本网站,从左边主菜单中 “学生网上签约”->“应约”,毕业生会看到所有对自己有意向的用人单位所发来的签约邀请,毕业生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点击“应约”按钮,协议书生成,等待相应人事部门鉴证。
注意: 协议书中有填写补充条款的功能,毕业生若同单位有补充说明,可由单位在发送签约邀请时将补充条款一同录入发送,毕业生应约时可点击相应单位的“查看内容”链接,查看补充条款,若同意则应约,生成网上协议书,如果不同意,可联系单位让其修改补充条款,修改完成学生查看同意后再应约,目前只有用人单位可以录入、修改补充条款,并且在毕业生点击“应约”按钮之前随时可以修改。
7、打印协议书:毕业生以自己的用户名登录本网站,从左边主菜单中 “学生网上签约”->“协议书管理”,毕业生会看到己应约的协议书及其当前状态和相应的处理部门,下部有三个按钮:打印、查看、返回。点击“打印”按钮,会弹出一个打印页面,如果不能正常显示协议书,则需从下载、安装一个插件,此页面上有此插件的下载链接,然后再点此页面上的“打印”按钮,即可打印。
系统生成的协议书需等待用人单位所在地人事局鉴证通过后才可以打印(如果用人单位还有上级主管部门,需先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再由单位隶属的人事部门鉴证),协议双方(用人单位、毕业生)均可打印,协议书打印一式三份。
8、协议书盖章:毕业生持三份协议书到用人单位盖章,毕业生本人签字。用人单位留存一份。所有网上签署的协议书不需要学校盖章,因为毕业生的信息已通过学校、山东省人事厅两级严格审核,如果毕业生不具备派遣资格不可能在本网站签约。
9、毕业生将就业协议书右上角用铅笔写明学院简称和网上学号,交学校辅导员老师一份存档,自己保留留一份。
毕业生省内签约完成。
毕业生可随时登录本网站查看自己的协议书处理情况,从左边主菜单中“应约解约管理”->“协议书管理”中,毕业生可以看到当前状态以及相应的处理部门。例如是“等待鉴证”状态,则处理部门一般为“××人事局”,毕业生可联系该人事局鉴证通过。只有人事局鉴证通过后,协议双方才可以打印协议书。注意:一定要请当地人事局在本网站上鉴证通过,否则协议书不能进入派遣方案库。
二、省外就业签约流程
由于山东省外用人单位一般不会在本网站注册(若省外用人单位在本网站注册,则签约流程同省内单位),所以网站上没有省外用人单位的信息,导致毕业生不能在本网站上直接同省外用人单位签约,为此,毕业生可在本网站提出“省外就业协议书申请”后,领取纸质协议书,用纸质协议书同用人单位签约。具体流程如下:
1、注册:毕业生打开本网站(www.xiexiebang.com)注册,注册过程中“选择毕业生类型”时,我校非师范类毕业生一律选“省内院校毕业生”,输入毕业生采集信息时所用的身份证号及姓名进行注册。
2、生成简历:(此项不是必需的。未生成简历的毕业生,在本网站不能进行省内签约操作,但可以进行省外操作),毕业生以自己的用户名登录本网站,点“新建简历”,填写所有五个模块的内容,并逐个模块保存后,点击“完成”按钮,简历生成。
3、求职:毕业生通过各种方式同用人单位联系,达成签约意向。
4、省外就业申请:毕业生以自己的用户名登录本网站,从左边主菜单中 “业务申请”->“省外就业申请”,然后填写申请原因,一般为:“我已同××公司达成就业意向,要签约。”。提交后,系统提示“正等待审核”,毕业生不用等待,可直接持学生证或身份证找辅导员老师领取协议书。
5、领取协议书:毕业生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学生证),找辅导员老师审核通过自己提交的“省外就业申请”,同时由辅导员老师登记、发放省外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毕业生填写毕业生基本信息后,可以由学校先行盖章,单位信息由用人单位自行填写,毕业生不要填写,以免填错。
6、签约:毕业生持三份协议书到用人单位签署就业协议,并由用人单位加盖单位行政章或人事部门的公章,单位其他部门的公章无效,毕业生本人签字。用人单位有上级主管部门的,例如签约单位是大型集团公司的二级法人企业,可能需要集团总部审核,并加盖其行政章或人事部门的公章,具体咨询用人单位人事部门;
7、鉴证:毕业生持三份协议书到签约单位所在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人事部门,一般是当地专门成立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或人事局、教育局下属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鉴证盖章(其作用主要是解决毕业生的户口、档案问题),中央直属企业等有自主人事权的单位可以不经当地人事部门鉴证,是否需要鉴证要咨询当地人事部门。
部分地市人事部门直接开具大中专毕业生接收函(目前所知开具接收函的地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厦门等)。
未经人事部门鉴证的协议书(即当地人事部门既没有在协议书上盖章也没有开具接收函)的,具体分以下几种情况:
i.无论签约单位是否具有独立人事权,毕业生咨询用人单位或当地人事部门后,相关单位承诺或毕业生保证能接收户口、档案的,必须要请毕业生本人在协议书第三页表格最下部空白处亲自手写:“已咨询单位和相关部门,可以接收本人户口、档案,请按协议书派遣。”字样,并签名、注明日期。
ii.户口未迁入我校的毕业生,因毕业派遣不涉及户口迁移问题,只要签约单位可以接收毕业生档案,就可以按省外协议书录到网上进行派遣。但必须要请毕业生本人在协议书第三页表格最下部空白处亲自手写:“本人户口未迁入学校,已咨询单位和相关部门,可以接收本人档案,请按协议书派遣。”字样,并签名、注明日期。
iii.户口、档案均不能落到单位所在地的,此协议书不能作为派遣依据,只能按《灵活就业证明》对待,并请毕业生参照相关说明按灵活就业录到网上。
8、纸质协议书存档:毕业生持三份协议书到学校就业信息科盖章后,其中一份连同人事部门接收函原件交辅导员老师审核、存档,一份毕业生留存,毕业生只留协议书,不留接收函,必要时可留存接收函复印件,最后一份寄回用人单位。
9、了解单位信息:毕业生全面了解用人单位信息,以便录入协议书,主要内容包括: a、用人单位的准确名称,必须与单位公章相同,b、单位性质:选择项(共17种选择):
a)机关;
b)科研设计单位;
c)高等教育单位; d)中初等教育单位; e)医疗卫生单位;
f)艰苦事业单位 g)其他事业单位;
h)国有企业;
i)三资企业; j)民办非企业;
k)艰苦行业企业;
l)其他;
m)部队;
n)国家基层项目;
o)地方基层项目; p)农村建制村;
q)城镇社区; c、单位经济类型,选择项(共30个选项):
a)国有经济;
b)国有企业;
c)国有联营企业; d)集体经济;
e)集体企业;
f)集体联营企业; g)私营经济;
h)私营独资企业;
i)私人合伙企业; j)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k)个体经济;
l)个体工商户;
m)个人合伙
n)联营经济;
o)国有与集体联营经济
p)国有与私人联营经济; q)集体与私人联营经济; r)国有、集体与私人联营经济; s)股份制经济;
t)股份有限公司;
u)有限责任公司; v)外商投资经济;
w)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x)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y)外资企业;
z)港、澳、台投资经济 aa)与大陆合资经营企业 ab)与大陆合作经营企业;ac)港、澳、台独资企业; ad)其他经济 d、上级主管部门,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可不填。e、用人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f、用人单位通信地址:要准确。
g、档案转寄地址 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由于有的单位可能要求将档案寄到总部,或单位将毕业生档案交人才交流中心托管,所以档案转寄地址可能跟单位通信地址不同。
h、档案转寄详细地址:要精确到档案接收部门,该项在网上将分三部分输入,输入后三个部分自动连接为一个字段作为毕业生的档案转寄详细地址,具体如下:
a)地址:指档案接收单位的地址,××省××市××区(县)××路××号 b)单位:指档案接收单位的准确名称。
c)部门:指该接收单位中具体接收、管理人事档案的部门,10、协议书录入:毕业生登录本网站,从左边主菜单中 “学生网上签约”->“录入外省就业协议书”,然后毕业生自行将上述了解的用人单位信息输入或选择填写进去,完成后,检查无误,点击“完成”按钮。
协议书录入注意事项:
1)录入过程中的所有非中文字符一律以英文半角字符录入。
2)协议书号:录入协议书封面左上角上的编号所有内容,如:0003908 3)单位名称:报到证上的派遣单位就取自这个字段,所以一定要与协议书上单位意见栏目中加盖的红色公章中的内容严格一致,不能用简称,否则因此造成的派遣错误有可能导致毕业生不能顺利落户。但如果加盖的是公司人事部门的公章,则部门名称不要填写,比如,公章为“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人才交流中心”则只需写:“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不能简单写“淮北矿业”。
4)单位所在地将影响毕业生户口迁往地址,一般选到地市级即可。同公司总部签约而且分公司分在不同地市的,要问清单位,将来户口向哪里迁。
5)档案转寄地址:一定要准确,并精确到该单位的具体接收部门,录入过程中按协议书各栏目对应录入相应字段,录入后,系统将自动将此三部分合并为一个字段作为档案转寄详细地址。例: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档案接收地址为:安徽省淮北市孟山路1号 淮北矿业集团 人才服务中心,录入时为:
i.地址:安徽省淮北市孟山路1号。此栏一定要写明××省××市,以前有的同学填写的时候以为有上述b条单位名称,就只填写天津路××号,结果本来应该寄到日照的档案,被邮局发到天津了。ii.单位名称:淮北矿业集团(在保证收到邮件的前提下可用简称)尤其是人才市场最好写详细点,比方说××区人才市场或者是××市人才市场。
iii.部门:人才服务中心 档案室
用人单位没有在协议书上填写具体部门的,如果档案接收单位为公司,一般填人力资源部,如果是人才市场等人事代理单位的,一般写档案室。
省外签约完成。
学院辅导员老师会定期登录本网站审核通过毕业生录入的“省外就业协议书”,并存档通过,协议书进入派遣方案库。
毕业生也可以随时登录本网站,从主菜单“应约解约管理”->“协议书管理”中,可以查看自己的协议书当前所处状态,在学校审核通过之前,毕业生还可以根据纸质协议书修改相关内容。
三、解 约 流 程
省内解约流程:
1、协议双方(毕业生、用人单位)友好协商,同意解除协议。
2、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在相应网站向对方提出解约申请,3、对方同意,解约成功,原省内协议书自动删除,4、毕业生网上签约功能自动恢复。
解约完成 省外解约流程:
1、协议双方(毕业生、用人单位)友好协商,同意解除协议。
2、用人单位出具纸质解约函,并加盖单位公章,该公章要与协议书上加盖的公章一致,用人单位将解约函及原签署的协议书原件交毕业生本人带回学校;
3、毕业生在相应网站提交解约申请,4、毕业生将解约函原件及毕业生手中所有协议书原件交给辅导员老师存档,5、辅导员老师在网上审核通过其解约申请,原网上协议书自动删除。
6、毕业生网上签约功能自动恢复。
解约完成
解约函样本附后:单位可以不按此样本开具解约函,但要说明如下几点:
1、原协议书编号;
2、毕业生的毕业院校、专业、姓名等基本信息
3、同意同该毕业生解除就业协议。
解 除 毕 业 生 就 业 协 议 证 明
兹证明,×××××××公司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毕业生×××解除编号为×××××××的就业协议书。
特此证明。
单位签章
学生签字:
解约日期: ××××年××月××日
第四篇: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重点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
[摘要] 由于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一度出现“民工荒”和农民工难就业现象同时并存,农民工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和有效配置,这是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弱等原因所致,因此,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功能,提高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 就业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当一方无法得知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也或知晓对方信息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 一是信息占有优势方经常会做出“败德行为”;二是信息占有劣势方要承担风险, 从而使自己面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由于“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存在, 使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三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是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如何运转和失灵的。本文把这一理论的内涵得以延伸,应用领域得以扩展,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理解为在某一点上,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一方拥有较多信息,另一方拥有较少信息从而导致利益单方倾斜。在这一理论基点上对农民工就业进行解析,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卖方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后果是:当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农民工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遇到用工企业时,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从而导致农民工流向的盲目性和转移的群体性,农民工就业难。当卖方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工人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农民工,但在招聘农民工时,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企业招工难,出现“民工荒”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农民工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农民工就业难。
二、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永恒的,而信息对称则是相对的、暂时的,信息不对称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政府、市场中介、农民工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1.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
农民工就业难,很重要的原因是劳资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就业信息的通畅需要政府做出努力。“农民外出务工首先是一个对国家城乡政策调整与劳动就业环境(机会)、对城镇劳动需求信息、对城乡劳动收入差异信息的认识与发现的过程。而这样一个信息过程主要不是依靠现代信息市场,而是乡土熟人关系网络。”农民工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雪球方式进城。这种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量小,内容单调,可靠性差, 而且缺乏连续性、稳定性。这样的信息源表明,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加之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中介体系,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近两年,各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 积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但政府对农民工就业的管理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 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 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不能相互协调,导致就业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未能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出现企业不知道农民工在哪里?农民工不知道哪里缺工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共同努力,尽快建立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减少农民工外出的盲目性,扩大农民工就业。
2.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著名学者李培林在山东济南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来源中前三项是同乡、亲戚、朋友,是社会学所说的“初级社会关系”,占了76.1%;后三项是所谓“次级社会关系”,占了14.1%。这组数据能充分说明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市场劳务中介不规范,职业介绍信息不可靠,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有效沟通,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市场中介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等,这些因素是影响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工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的弱点,以虚假信息、过期信息骗取农民工介绍费,致使农民工对市场中介机构存在抵触心理,缺乏对市场中介的信任。因此不断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加强劳务中介信息的效度和信度,加强劳务中介机构在农民工就业中的社会服务功能、信息沟通功能、协调和管理功能的作用十分重要。
3.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在劳动力市场上, 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是弱势的。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和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不够是导致其信息获取处在弱势的重要原因。“2004年, 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 小学文化程度占16%, 初中文化程度占65%, 高中文化程度占12%,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另外;“据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4农民工文化水平低, 造成了他们对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非常弱,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信息素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直接限制了农民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例如不能有效利用网络寻求工作;第二,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而较低的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农民工对各种就业信息的认识能力;第三:导致农民工的信息意识呈现出封闭性,信息反应迟钝,对网络信息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对信息的宣传,培养农民工的信息意识,提高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使农民工能够占有较多就业信息资源,准确把握各种就业机遇,增加就业的机会非常重要。
三、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强信息服务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
信息作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公共产品,对农民工就业非常重要。为社会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面对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障碍, 政府应转变职能, 建立可靠、有效、优质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1)完善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做到家家通电话,村村能上网,为农民工能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创造硬件条件,这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化, 电信企业对投资大、收益低的项目投资力度逐渐减小, 这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对农村电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第五篇: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求职三部曲
对于在目前就业坏境中出于相对弱势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求职过程的关键就是在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的基础上,再从企业招聘方的角度出发,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将自己心仪的单位及岗位所要求道德基本技能和素质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以取得招聘方的认同。一般来说,求职有三个步骤:全面准备→面试、笔试→签约,它们构成了求职过程中的“三部曲”。
(一)全面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毕业生就业前,首先要进行全面准备,包括知识的准备、能力的准备、目标的准备、心理的准备、关系的准备、信息的准备和材料的准备。
1.知识的准备
毕业生应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有序列、有层次的整体信息系统。现代职业对从业知识结构的要求包括:①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②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
2.能力的准备
就业的能力,包括可持续的终生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目标的准备
(1)职业选择的原则。①服从社会需要是前提条件;②发挥素质优势是着眼点;③有利于发展成才是关键;④争取及时就业是根本。
(2)目标单位选择的程序。①行业——具有较大发展前景;②企业——具有较强生存能力;③个人——具有较高安全感、较多个人发展机会及受教育、培训机会。
4.心理的准备
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志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人格统一、人际关系和谐、行为适度。在严峻的形势和多重的压力前面,毕业生更需做好心理准备。积极的就业心理状态包括:①正视现实,适应社会;②敢于竞争,开拓进取;③善于总结,坚定信心;④放眼未来,从长计议。
5.关系的准备
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主要有公开和非公开两条途径。非公开途径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内部员工来传播需求情况,且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考虑员工介绍的求职者。因此,关系的准备必不可少。这些关系除了家长、亲朋好友外,还包括学友、校友及其他熟人,他们当中尤其以在某些大公司或自己感兴趣的公司任职的人最为重要。
6.信息的准备
谁能拥有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谁就将赢得择业的主动权。完整的就业信息,不仅仅是需求信息,还包括就业政策。
(1)就业信息的主要内容。①各级政府及学校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有关规定;②国家的经济政策;③各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态势;④用人单位的需求内容,如拟招聘的岗位、人数、要求、招聘时间和地点,以及该单位的隶属关系、所有制性质、人员结构、经营状态、发展前景、工作环境等等。
(2)就业信息搜索的主要渠道。①本校的毕业生就业机构。学校是毕业生就业最主要的中介机构,所提供就业信息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是最高的。②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就业指导机构。③毕业生就业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各级、各类招聘会)和无形市场(权威的、专业的就业网站)。④有关新闻媒介。其中,尤以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以及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主办的《广东大
学生就业指引》报为首选。⑤各种社会关系。⑥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或业余兼职机会。⑦目标单位。主动出击、毛遂自荐的方式也不失为获取就业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
(3)参加供需见面会的注意事项。①会前要再次确认求职目标,明确自己的定位,以免花多眼乱。②充分利用大会的会刊。最好能与2~3名同学好友一起仔细地查看,分头去投放各人的求职资料。这样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体力,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求职效果。③争取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有机会与招聘人员交谈,说话时要不卑不亢,表现出尊重和诚意,简明扼要地把自身情况介绍一下并表示出对某项工作的兴趣。④参会时不要被应聘单位列出的条件吓倒,要敢于争取,表现出自己会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为单位作出应有贡献的自信。⑤会后两三天内应主动与感兴趣的用人单位进行联系,一是表现出对该单位的尊重,二是表达出迫切加入的愿望,加深用人单位对自己的印象。
切记:参加大型招聘会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了解供需状况,收集有效的需求信息,而不要指望马到成功、一劳永逸。
7.材料的准备
个人求职资料主要包括:求职信,简历,推荐表,成绩表,各类证书、证明,已发表的文章、论文和取得的成果等。好的求职材料应做到点面结合、简洁精练、美观大方,且真实客观、个性突出、结构严谨,让用人单位一看就能留下深刻印象。
(1)求职信的撰写原则。求职信应反映求职者主观意愿及求职意向,是针对具体用人单位和具体职位作的自我介绍。求职信通常习惯采用一般书信的格式——由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要直截了当地、简洁有力地说明求职意图,切忌虚与委蛇式的客套问候;正文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谈自己对所应聘位感兴趣的原因及希望到该单位工作的意愿;二谈自己具备应聘该职位的资历、能力和优势;结尾进一步强调求职的愿望,殷切希望用人单位能予以考虑并提供面试的机会。
(2)简历的撰写原则。简历主要叙述求职者的客观情况,简单扼要地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和经历。简历通常是作为求职信的附件,两者不应重复。
毕业生求职简历的通病:①附件太多,令人望而生畏。如能制表罗列,则可一目了然。②千遍一律,没有针对具体单位与应聘职位。这种简历必被列入首批遭淘汰的范围内。③本末倒置。许多毕业生往往忽略了自己基础知识的掌握,而罗列了大量的工作经历;且更多的只注明了工作单位与时间,内容及业绩却只字不提,仅表明“实践”多,看不出“能力”强
(二)应聘面试 面试前,毕业生应做好充分准备,知己知彼,并适当进行模拟练习,然后以饱满的精神、端庄的仪表,出现在面试现场。
1.面试礼仪
(1)提前10分钟到达。迟到是不可取的,但提前太多也没有必要,否则会扰乱别人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因为一些不经意的细微举动影响到面试成绩。如果确实早到了,可在公司附近稍作休息,调整心态,观察公司外部环境,感受公司的企业文化。
(2)举止大方,积极热情。进入面试室,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顺手轻声关门;见面主动打招呼致意;在主考官没有请坐时,切勿急于落座;被请坐时应道谢;入座后注意保持良好的体态。
2.交谈技巧
(1)认真聆听。对方介绍情况时,要面带微笑、留心听讲,并适时点头或提问、答话;一般情况下不要打断主考官,更不能抢问抢答;交谈要轻松自如,目光要适时注意对方。
(2)口齿清楚。清晰流畅,简洁明了;声音要适度,语速要适中;适当的时候可以插进幽默的语言,尤其当遇到自己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忌用口头禅,更不能有不文明的语言。
(3)观察反应。回答问题时要察言观色,注意对方的反应;如对方心不在焉,可能表示面试官对应聘者这段话没有兴趣,应聘者要设法转移话题;对方侧耳倾听,可能说明应聘者音量太小难于听清;皱眉、摇头可能说明应聘者言语有不当之处。应聘者需根据面试官的反应,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语气以及陈述内容等。
(4)礼貌道别。面试结束前面前应询问“还需要我做些什么吗”,得到可以结束的允许后应微笑起立,道谢并说“再见”,然后方可离去。3.面试中的注意事项
(1)面试中常见的问题。①关于个人情况。如“谈谈你自己”、“你最大的优、缺点是什么”。②关于应聘动机。如“为什么你喜欢这个工作”③关于专业情况。如“你最喜欢什么课程,为什么”。④关于工作能力。如“你做过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⑤关于人际关系。如“你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往”。⑥关于工作态度。如“你遇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等。
(2)情景模拟面试。这种面试方式近年被大量采用。用人单位通过求职者在所设情境中的表现,来评价其相关的素质和能力。对这种面试毕业生通常无法预先准备,只能是平时习惯、个人修养与综合能力的自然体现。
(3)谈薪酬的原则。①最好让面试者主动谈及。主考官在对求职者的能力、个性及工作态度等有了一个初步印象之后,会主动向求职者介绍公司的薪金福利待遇情况或询问求职者的期望薪资,这时,求职者可以很自然地将自己的要求提出来。②要做到“有的放矢”。开出的薪资太高,则可能失去竞争的机会。因此,求职者事先应对本地区该行业的薪资水平和范围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三)笔试
笔试主要适用于应试人数多、需要考核的知识面广或需要重点考核文字能力的情况。大企业、大单位大批量用人,国家机关选聘公务员,往往采用这种考核形式。
1.常见的笔试种类
(1)专业考试。这种考试主要是为了检验求职者的专业知识水平、智力或相关的实际能力。
(2)心理测试。心理测试是用事先编制好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要求应试者完成,根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来判定其心理水平或个性差异的方法。
(3)命题写作。这种考试目的在于考查求职者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例如,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份会议通知、请示报告或某项工作总结;也可能提出一个论点,请求职者予以论证或批驳等。
(4)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公务员的考试方式分为甲种、乙种、特种三类,并相应规定了各自的录用办法。甲种考试主要是录用非领导的一般公务员,实行面向社会的公开竞争性考试。应届毕业生遇到的多是甲种考试。
2.笔试的技巧和答卷方法
(1)增强信心。笔试怯场,大多源于缺乏自信。客观冷静地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估,能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
(2)做好准备。提前熟悉考场环境、掌握注意事项,有利于消除应试时的紧张心理。除携带必备的证件,一些考试必备的文具也要准备齐全。
(3)掌握科学的答卷方法。拿到试卷后,首先了解题目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以便掌握答题的深度和速度;然后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排出答题顺序;要尽可能留出时间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复查,特别注意不要漏题。卷面字迹要力求工整清晰,认真的态度,细致的作风,会大大增强被录用的可能性。
(四)签约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经过双向选择确定了就业和录用意向后,须签订毕业生就业主管部
门统一印制的一式三份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一下简称“就业协议书”,样本见附录一)。
1.签订就业协议书的程序
签订就业协议书的程序是:①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协议书上签名盖章;②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盖章;③在签订就业协议书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协议书送学校进行鉴证登记;④学校鉴证登记以后,由学校保留一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各执一份。
采用欺骗等手段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无效,并由欺骗责任者方承担违约责任。
2.签订就业协议书应注意的问题
(1)要使用国家或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统一设计制作的协议书,并按要求如实填写各栏目。
(2)要向用人单位如实介绍自己的情况,表明自己的就业意向和愿望,以便用人单位根据求职者的特点妥善安排工作。
(3)要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发展前景、用人规定以及对自己的使用意图、希望和要求。
(4)注意补充协议或补充条款的合法性,以保护自己的就业权益不受侵犯。3.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后须承担的责任
(1)守信。就业协议书一经签订便视为生效合同,不能随便更改。所以,毕业生必须信守协议。如果万不得已要单方毁约,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征得原签约单位的同意,经学校毕业生分配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列入计划派遣。
(2)签约后的毕业生仍需努力学习,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签约单位的生产、工作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以提高上岗适应性。
(3)要加强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遵守校纪校规,顺利完成学业,以示对用人单位负责。否则,学校可视情况如实向用人单位反映,取消所签订协议或取消其派遣资格,责任由其本人承担。
二、就业派遣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和高等学校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派遣毕业生,派遣毕业生统一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简称“报到证”)报到证由教育部授权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审核签发。广东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调配主管部门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省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派遣,从传统理念来说,表面上只是报到证的打印和签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就业派遣的内涵除了报到证的打印和签发之外,还包括对就业政策的理解、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就业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就业率的统计等等。
就业派遣与毕业生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以下以广东省为例,对毕业生的就业派遣工作作具体解释和说明。
(一)就业派遣工作程序
就业派遣有着严格的工作程序,为了能顺利到用人单位报到、顺利落实档案与户口等关系,毕业生应该主动了解本地和本校有关就业派遣工作的规定和程序,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避免“有业不能就”等不必要的麻烦和阻碍。
以一个学年为周期,广东省有关毕业生就业派遣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二)毕业生资源信息
资源信息是指毕业生本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等)及其在学校的基本表现(奖罚情况等)。各高校首先需要将毕业生的资源信息上报至省就业指导中心,由省就业指导中心对毕业生的资格进行审查和认定,以便于将来就业派遣工作的顺利进行。
1.生源地的确认 生源地是毕业生资源信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每年最终派遣计划生成后,主动申请回生源地的毕业生、未签署就业协议也没有办理暂缓就业手续的毕业生,以及申请调整就业去向未获批准的毕业生,全部凭回生源地的报到证,到生源所在地市人事局报到。因此,如不能正确判断个人生源地或错误上报生源地信息,将导致毕业生档案投递错误,或因多次往返寄送增加档案丢失的几率,还会造成毕业生户口迁出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落户,出现所谓“黑户”的情况。因此,毕业生要掌握确定生源地的方法,并向学校提供相关材料。
生源地是指学生的来源地。一般情况下,生源地是毕业生高考前的户籍所在地,但有的时候,生源地的判断容易出现问题。其中,常见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借考。例如某学生小王,高考时户口所在地为揭阳普宁,高中时一直在深圳某中学就读,并在深圳报名并参加了高考。在上报资源信息时,小王的生源地应为普宁市。
(2)父母工作调动。例如某学生小刘,高考时户口所在地为汕头,且在汕头参加高考,在大学读书期间,其父母因工作调动至广州,并将户口迁移到工作单位。此时,小刘的生源地应为广州市。
(3)购买商品房。例如某学生小陈,高考时户口所在地为潮州,在大学读书期间,小陈在深圳购买了商品房,此时报送小陈的生源地应为潮州市。
(4)由中专、中技升学。例如某学生小邓,原为某中专院校学生,户口在该中专院校,后考取了某普通高校。报送小邓的资源信息时,应以其入读该中专院校前的户口所在地为生源地。
特别提示:毕业生如遇到以上情况,请务必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联系,以免报错信息,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2.上报资源信息的有关规定
(1)上报范围。下列情况的学生不在上报范围之内:
1)没有正式学籍的学生、旁听生;
2)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自考等学历教育学生; 3)港、澳、台学生(含国内学生在校期间持单程证赴港澳定居); 4)外籍生源学生;
5)已经确定不能正常毕业的学生。
(2)上报时间。各高校应在每年的5月1日前向省就业指导中心上报下一年的本校毕业生资源信息。
(3)上报途径。为了统一管理和便于报到证的打印,各高校应通过“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www.xiexiebang.com)”,用统一的格式上报数据。
省就业指导中心对各高校上报的资源信息进行数据整理(包括专业代码、生源地、培养方式等)、数据初始化后,生成当年的毕业生信息库,并上传至“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
(三)建议就业方案与就业信息 各高校根据毕业生取得的有效的单位接收证明,制定本校毕业生的建议就业方案,并上报至省就业指导中心。省就业指导中心对此方案审核后,形成就业方案下发给各高校执行。1.有效的接收证明
可列入建议就业方案中的用人单位接收证明,主要有5种:①公务员录取通知书;②各地市(县、区)人事局、教育局签发的录用通知书(函);③省直及中央驻粤单位主管部
门签发的录用通知书(函);④省外单位所在地人事部门签发的录用通知书(函);⑤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
2.建议就业方案的制定
(1)回生源地就业。毕业生必须取得生源地具体用人单位的接收证明,方可列入建议就业方案上报。
(2)跨地区就业。应有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才能作为跨地区就业方案上报。
(3)到省直及中央驻粤单位就业。应有该省直及中央驻粤单位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才能够解决毕业生的户口和人事关系。
(4)到省外就业。应有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5)暂缓就业。应在6月10日前由学生书面向学校提出申请。
(6)升学深造。应有录取通知书,学生通过网上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学校审核后上报省就业指导中心。
(7)出国(出境)。毕业前已办理好签证手续,不参加就业派遣,通过网上申请,经学校及省就业指导中心审批同意。
(8)其他不能正常毕业的。已办理了休学、退学、延长学习年限等,或结业、肄业等无法取得毕业证的。
3.上报建议就业方案的时间(1)第一次上报时间:每年的4月初~6月10日,为高校上报第一次建议就业方案的时间。毕业生须将自己的就业信息(有效接收证明、就业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在本校就业工作部门要求的时间内告知学校,由学校编制建议就业方案并上报至省就业指导中心。(2)补报就业方案的时间:6月21日~30日。毕业生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落实就业单位,可通过学校补报建议就业方案。
(3)调整方案上报时间:7月1日起。根据教育部的规定,7月1日为上报就业方案的截止时间。7月1日以后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需通过学校上报调整方案并经省就业指导中心审核签发后领取报到证。调整方案的具体上报时间为学生毕业当年7月至次年6月的每月最后一周
4.就业信息的上报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具体的就业情况。广东省已建立了就业信息定期报告制度,各高校须在每年的4~12月(每月的28日前)将本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后上报省就业指导中心。
(四)就业方案
就业方案,即以报到证形式反映出来的就业信息。省就业指导中心对学校上报的建议就业方案进行审核通过后,形成具体执行的就业方案,并以此为依据打印并签发报到证,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派遣。
每年的6月10 ~20日,省就业指导中心制定第一次就业方案,打印、签发报到证。届时停止网上报送就业信息。
每年的6月20 ~30日,各高校领取第一次就业方案的报到证;每年的7月1~10日,各高校领取补报就业方案的报到证。毕业生可根据相应的时间,从学校就业工作部门领取本人的报到证。
(五)报到证
报到证以前也称为“派遣证”,其全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由教育部授权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审核签发(特殊情况可由教育部直接签发)。报到证是毕业生就业派遣的书面依据,是毕业生人事关系正式从学校转移到就业单位的证明。
1报到证的作用
(1)报到证是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毕业生就业后的工龄由报到之日开始计算。(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3)接收单位凭报到证予以办理毕业生的接收手续和户口关系。(4)报到证是毕业生在工作单位转正和干部身份的证明。
报到证目前仍在中国人事管理体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毕业生们应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报到证,并在报到期限内到相关单位报到。如在报到期限内遗失报到证,毕业生应及时向学校写申请说明情况,并由学校报省就业指导中心给予补办。除此之外的情况不予受理。
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他部门印刷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不论是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2.报到证的形式和内容
一份报到证由正副两联组成:正联(蓝色)由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发放给学生个人,副联(白色,也叫通知书)连同档案由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寄至报到证开具的接收部门。报到证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学生个人基本资料(姓名、性别、毕业院校、专业、学历、修业年限)、接收单位名称、报到地址、档案材料寄送方式、报到期限和备注等。毕业生报到的期限原则上为1个月。
例如,××××大学的李明,已确定至广州××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就业,该单位可以解决档案和户口等关系,其报到证样本如图2所示。
(六)就业派遣
毕业生离校后,应持《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到用人单位、人事主管部门或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报到手续,由上述单位或机构办理接收和落户手续。1.回生源地就业
已与生源地具体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将派遣回生源地。报到证上开具的接收部门为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备注栏注明具体的用人单位名称。
2.省内跨地区就业
如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接收,表明该单位能够解决毕业生户口、人事关系,派遣该生时可直接派遣到单位所在地。报到证上的接收部门为就业单位所在地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备注栏根据接收函而定单位名称。
如该单位无法解决户口和人事关系,而又未申请暂缓就业的毕业生,按规定派遣回生源地,其报到证上的接收部门为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例如,生源地为梅州市的毕业生,现联系到广州某电脑公司从事市场销售工作,但公司无法落实户口、人事关系,则该毕业生的报到证开至梅州市人事局。
3.到省直及中央驻粤单位就业
到省直及中央驻粤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报到证上的接收部门为该省直及中央驻粤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
4.到省外就业
到省外就业的毕业生,派遣至该地省一级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有具体工作单位的,在报到证的备注栏中注明。
5.未落实就业单位
未落实就业单位且没有成功申请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将派遣回生源地,接收部门为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6.其他情况
(1)办理了暂缓就业的毕业生,不签发报到证。暂缓期间,档案集中在省就业指导中心免费托管,党团关系保留在原毕业院校,户口保留在原所在地。
(2)升学深造的毕业生。升学深造要以获得录取通知书为依据。①保送、考取研究生和普通专插本的毕业生,不签发报到证;②考取成人专升本或其他非普招系列的毕业生,签发回生源地的报到证;③免试推荐或考取研究生、普通专插本的毕业生,在学校就业方案上报后提出不再攻读的,应回生源地就业,不签发报到证。
(3)毕业前申请出国(出境)的毕业生。不纳入国家就业派遣计划,不签发报到证。毕业前申请出国(出境)的毕业生,要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学校不再负责就业。在派遣时未获得出境的,学校可将其档案、户粮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自谋职业。(4)外籍学生、留学生、休学、退学和结业生。不签发报到证,不能申请暂缓就业。结业生如果找到就业单位,且单位确实需要就业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的,凭单位证明可签发报到证,但必须在报到证上注明“结业生”字样。
(5)毕业后入伍的毕业生。报到证签发回生源地。
(6)延长学制的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资格后3个月内找到工作或要求回生源地就业的,可以纳入当年就业方案派遣,签发当年的报到证。超过3个月后不再受理。
(七)调整改派
毕业生的调整改派,是指在学校上报就业方案及主管部门核发报到证后,毕业生正式报到前进行单位及地区调整的一种做法。通俗地说,即指将派到原单位的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和档案等人事关系,重新派到新接收单位或其上级人事主管部门。
1.申请调整改派的条件
根据《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后调整办法》,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毕业生可提出调整工作单位申请:
(1)确属专业不对口,学用不一致的。
(2)要求到基层单位或老、少、边、穷地区工作的。
(3)要求到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及国家重点加强部门工作的。(4)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原因的。
2.办理调整改派的原则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在派遣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改派的,按下列原则办理:
(1)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用人单位之间调整的,由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审批并办理改派手续。
(2)跨部委、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的,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统一报国家教委审批并下达调整计划,学校所在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按照调整计划办理改派手续。
(3)毕业生调整改派须在1年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有关调整改派手续。毕业生就业后的调整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办理。
根据广东省政府制定的就业工作意见,对派遣到广东省12个山区市(韶关、清远、湛江、茂名、阳江、肇庆、河源、梅州、潮州、揭阳、汕尾、云浮)的毕业生,只要当地需要,原则上不做调整;对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原则上不做调整;在人才市场空挂档案的,不做调整改派。
3.调整改派的时间
从当年的7月至次年的6月,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由学校统一向省就业指导中心报送有关材料(原派遣单位的退函、新录用单位的接收函、原报到证、学校的意见),办理应届毕业生调整改派手续。省就业指导中心不接受学生自行前来办理。
4.不再负责其就业的情形 根据国家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学校报送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在其向学校缴纳全部培养费和奖(助)学金后,由学校将其户口关系和档案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1)不顾国家需要,坚持个人无理需求,经多方教育仍拒绝改正的。(2)自派遣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3个月不去就业单位报到的。(3)报到后,拒不服从安排或无理要求用人单位退回的。
(4)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