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与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4:0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依法行政与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依法行政与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共)》。

第一篇:依法行政与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共)

要谈中国法治建设,首先不得不谈谈依法行政。

我国推进依法行政的历史沿革和进程

宋代开国宰相赴普曾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这里讲的是以德治国。但是,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古今中外普遍走的是依法治国之路。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撰写准备这篇文字时,我无法掩饰自己对韩非这句名言的偏爱。唯有崇尚和信奉集人民之智慧、聚民族之精神、合一国之力量的良法,才能万众一心,所向披靡,推动国家走向强盛。

建国于公元1776年的美国,之所以能在短短的100多年后即成为世界首强,首功当归因于美国的开国精英们制定了一部顺应法治规律、适合美国国情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以及在此宪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法律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

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开始从‘人治’向‘法治’迈进,是“盛世”的表现。“法治”已不再是仁人志士的梦想,而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高度共识,是中国21世纪唯一正确的政治选择。法治,由于我们各级政府和公民的不懈努力,而变为可触可摸的实实在在的具体制度乃至生活方式。“奉法者强,则国强”。两千多年前,韩非子揭示的这一深刻道理,正在21世纪的中国再次成为现实。

依法行政的内涵。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我国依法行政的历程:新中国成立时,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之路。随后,依法行政的沿革也经历了数个阶段,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条法治之路,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正式开始的。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第二阶段:以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为标志。《行政诉讼法》的颁布,表明了我国对依法行政的重视,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视,对行政机关正确合理行使职权的重视。

第三阶段:从1996年至今,我国的依法行政开始注重建立、健全依法行政机制,依法行政越来越被视为依法治国的重点、核心和关键。

在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依法行政与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展不平衡,工作力度自上而下有逐级递减的趋势。部分领导干部法律素养不高,法律思维能力不强,遵守行政规则和程序的意识不够,还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是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市县政府的招商引资、资源管理中,不遵守诚信原则和法律程序,习惯于“长官意志”,随心所欲,影响了群众利益和发展环境,损害了政府形象。

三是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工作不够完善。

四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各级行政机关在履行法定职责过程中,既存在越位、错位的问题,也存在缺位、慢到位、不到位的问题。

五是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有待加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存在,执法乱作为和不作为问题比较突出,滥用自由裁量权、相互推诿、以罚代管等问题还时有发生。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服务意识淡薄,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依法行政新形势的要求。

六是依法行政监督制约机制功能发挥不够。部分行政机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护短遮丑”的倾向,内部监督不力,接受外部监督主动性不够。

七是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机关的政府法制部门和部门法制机构力量薄弱。县市法制办机构的地位有待提高。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妨碍了依法行政工作的推进,影响了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削弱了行政机关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在我看来,对于推进依法行政、法治建设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以提高认识为前提,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

2、以提高干部法律意识为重点,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3、以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为关键,全面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4、营造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们欣喜地看到政府行政理念发生深刻转变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党的坚强领导,法治政府的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第二篇: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中国下

本次考试结束啦,您在此次考试客观题得分为

您通过考试!

90.0 分!

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判断题

1.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从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中来。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我国已经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劳动教养制度面临法律障碍,需要改革。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4.行政权力与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5.现行行政执法体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责任上移,以确保权责一致。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6.不实施的宪法是没有权威的。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7.我国《刑法》尚未确定无罪推定原则。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8.《立法法》规定,所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处罚和强制性措施都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来规定。

A.正确

B.错误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9.法治中国建设主要是法治部门的建设。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0.在现有制度下,乡村和街道办事处拥有部分执法权。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正确 √

正确 √

第二部分;单选题

1.改革司法管理体制,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实现()。

A.地方管理

B.内部管理

C.统一管理

D.政府管理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2.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主体责任。

A.政府

B.纪委

正确 √

正确 √

C.党委

D.宣传部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3.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必须构建()、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

A.依法行政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决策科学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4.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

A.学习观念

B.法治观念

C.教育观念

D.纪律观念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5.20世纪90年代,我国执法机关经费实行()。

A.国家拨款

B.单位自筹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C.部分国家拨款,部分单位自筹

D.地方拨款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6.行政执法与()存在衔接问题。

A.司法

B.法律监督

C.刑事执法

D.审查机制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7.()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依法治国

C.以德治国

D.科学发展观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8.法律的权威来自于()。

A.权力

B.公平

C.正义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D.法律的实施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9.综合执法中的大综合是()的执法权合并,进行综合执法。

A.不同执法部门

B.一个部门内部

C.大部门

D.一个部门不同环节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10.行政执法体系纵向关系体系存在的问题是()。

A.综合执法体制不合理

B.大部门执法体制不合理

C.相对集中处罚权的执法体制不合理

D.权力在上级,责任在下级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11.文化综合执法是()。

A.大综合执法体制

B.大部门执法

C.小综合执法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D.相对集中处罚权的执法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12.()年颁布了《立法法》,规定了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处罚应有法律规定。

A.2010

B.2009

C.2008

D.2000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13.劳动教养制度是()规定的。

A.法律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大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4.相对集中处罚权的执法体制是()的结合。

A.部门

B.机制

C.体制

D.权力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15.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要()。

A.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

B.健全法官、检察官招录制度

C.整合执法主体

D.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16.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法治政府与()并列提出。

A.高效政府

B.廉洁政府

C.服务型政府

D.阳光政府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17.我国现在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A.有法必依

B.执法必严

C.有法可依

D.违法必究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18.在党风建设中,要更好地发挥()的作用。

A.党内监督

B.制度监督

C.群众监督

D.行政监督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19.农业部所实行的部门执法是()。

A.大综合执法体制

B.大部门执法

C.小综合执法

D.相对集中处罚权的执法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20.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要建立()。

A.法律顾问制度

B.法律监督机制

C.问责机制

D.违法必究机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答案分析:

第三部分;多选题

1.法治政府建设要落实()制度。

A.重大决策听证

B.重要事项公示

C.重点工作通报

D.政府信息查询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2.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的行政执法体制。

A.权责统一

B.权威高效

C.公正

D.公平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

答案分析:

3.行政执法体制之间存在冲突,如()之间的权限交叉现象十分多见。

A.城市规划局与城管局

B.工商局与城管局

C.卫生局与教育局

D.地税局与工商局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

答案分析:

4.我国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的执法体系。

A.规范

B.严格

C.文明

D.公正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5.()、()和()是有机统一的。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法治中国建设

D.依法治国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D

答案分析:

6.维护宪法权威,建立健全全社会()宪法法律的制度。

A.忠于

B.遵守

C.维护

D.运用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答案分析:

7.国家赔偿分为()。

A.行政赔偿

B.民事赔偿

C.刑事赔偿

D.司法赔偿

您的答案:AC

正确答案:AC

答案分析:

8.冤假错案的产生是在司法过程中对()原则落实不到位的产物。

A.罪刑法定

B.疑罪从无

C.无罪推定

D.疑罪从轻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BC

答案分析:

9.法治政府集()于一身。

A.阳光政府

B.责任政府

C.有限政府

D.诚信政府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10.深化改革,为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要()。

A.把国家的各项事业和工作都纳入法治化轨道

B.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C.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D.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重在实施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正确 √

第三篇: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大力推动文化法治建设 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目标、任务和措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纲领性文献,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是我们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里程碑。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也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文化法治建设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为文化系统依法行政、依法治文指明了方向。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

一、加强文化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纵览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改革触及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特别是近年来主流价值观受到大众文化解构,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的任务更加艰巨。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为文化的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更便捷的渠道,也对依法行政、依法治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我国文化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化法治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细、从分散到体系的发展过程,在文化立法、执法监督、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我国文化法治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在文化法规体系建设方面,文化立法层次仍然较低,文化领域法律很少,大部分为法规和规章;文化建设各领域立法不平衡,现行文化立法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市场管理方面,其他领域的立法较少;文化领域至今没有一部统领全局的基础性法律。二是在文化执法方面,相比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法律保障显得仍不充分。这让执法的有效性受到影响,文化市场监管工作变得更复杂艰巨,与文化执法面临的重要任务及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承担的重大责任不相适应。三是专业化的文化法治队伍数量太少。据统计,全国只有40%的省级文化部门设有法规处或政策法规处,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难以满足文化发展对政策法规工作的需求。

三、推进汉阳文化法制建设的建议 1.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缩减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二是动态跟踪规范性文件的实际执行情况,坚持立改废并举,及时修改、废止不符合工作实际的规范性文件,并做好规范性文件实施后的评估工作。三是深入推进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的上线运行工作,进一步规范平台使用,初步实现审批数据和执法数据实时共享,提升我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技术监管能力。四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例行发布、应急发布、政策解读等机制,主动、及时、准确公开有关政府信息,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

2.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与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适应,规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职能,保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职能界定准确、完整,确保事后监管能落实到位。大力提升执法水平,加强执法队伍法治理念、法治素质建设,增强法制意识和纪律意识,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文化市场综合监管,提升文化综合执法水平,做到程序公开、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进一步提高公信力和满意度。

3.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我国对文化性质、功能及作用的认识起步较晚,对于文化以产业形态发挥作用的认识尤为滞后,因此造成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尚未建立,而地方性的扶持政策则更为缺乏。近年来,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显著,文化产业总量持续增长,文化产业结构体系逐步健全。但是与其他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大型文化产业园汉口有8家,武昌有11家,我区仅有2家,存在数量小、规模小、产业结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针对现状,我区还需要加大力度积极赶超,才能实现“文化汉阳”的目标,为实现汉阳全面崛起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作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来说,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重视,积极争取区发改委、财政局、商务旅游局、教育局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积极推动出台文化产业土地、财政支持、出口、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主动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4.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宣传核心,在文化系统组织“文化法学名家”系列讲座,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做好“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总结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普法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服务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改变管理服务方式,提高法制意识。引导创作一批弘扬依法治国、法治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全社会宣传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氛围。通过培训、办刊、建立平台等多种方式,培养文化系统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培养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提高学法用法能力。将是否具有法治思维、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和推进法治建设能力作为考察干部重要方面。加强依法行政理论研究和法制信息报送工作。

未来一个时期,推动法治建设将是全党全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立足文化改革发展的全局和长远进行统筹谋划,充分认识加强文化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抓住机遇,趁势而上,把握好文化法治建设的着力点,大力推动汉阳文化法治建设,为汉阳文化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为实现汉阳全面崛起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第四篇:《法治中国——依法行政》观后感

《法治中国——依法行政》观后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人惊叹,但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前所未有。只有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善党的执政方式,保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可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依法行政的号角声中,法治政府建设换挡提速。

依法行政,首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法制观念、学会法治思维,带头遵守法律。如今,在步入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深水期的关键时刻,之所以要把依法行政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在中央全会上进行研究讨论,并加以重大完善和改进,就是为了有助于各级领导干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树立法治思维。而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也是为了有力地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自觉地学法守法用法,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在决策和施政当中,善于应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学会用法律的眼光看问题、置身法律的框架下做决策。

依法行政,其次要求各级zd机关和执法执纪部门要奉公守法、严格自律,模范执行法律。zd机关作为国家法律载体和具体执行部门,理应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职权。然而,当下的许多乱像表明,为数甚多的zd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注重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法不依执法不公执法不严以罚待法的案例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律部门的形象,滋长了黑恶社会的蔓延坐大。“打铁必须本身硬”,要实现依法行政的宏伟目标,各级zd机关和执法执纪部门理应深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自觉学法、带头守法、严格执法,时时处处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自身的形象,让法纪观念蔚然风行。

依法行政,更主要的广大人民群众从我做起、学法守法,以遵纪守法为荣。法治精神、法治文化,很大程度是老百姓的参与和自律。在过去,普法工作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与社会经济事业的飞速发展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形态相比,普法工作依然空白很多,大有可为。依法行政,就是需要广大公民,都有明确的法制观念,了解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遵纪守法,规范自己的言行,恪守社会道德底线,不钻制度的漏洞。牢固树立“任何事情只要是违法的,不管做成什么效果,都是不可行的”法治意识,遇到问题首先从法律角度看一看,习惯于通过法律渠道来解决问题,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大环境。

第五篇:微博推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

微博推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

关注就是力量:中国法治在“微时代”推进

骆兰兰李铁柱

“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微博的巨大影响力,在一次又一次重大法治事件中得到印证,成为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从“微博打拐”开始,诸多新闻事件中,微博显现的推力令人难忘。中国法

治也借助这种“微力量”,迎来“微时代”。

微言法治:以“围观”参与法治建设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微博报告》称,截至11月底,微博用户已增长到3.2亿,微博每天发布和转发信息超过1.5亿条。是真正的“微博应用元年”。

3.2亿,占中国网民数量(4.85亿)的66%。这3.2亿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舆论场”,这个“舆论场”几乎“围观”了发生的每一起法治热点事件,或发布信息,或评论,或质疑,然后借助舆论的力量一次又一次推动着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微博质疑,考验行业公信力。一个自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年轻女孩郭美美在微博上炫富,于是“炫富”与“慈善”瞬间冲突,引爆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乃至整个中国慈善行业的信任危机。中国慈善行业和有着百年历史的红十字会开始了反思现有的慈善体制和机构。慈善立法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微博传播,事故真相第一时间抵达受众。“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第一条求救微博在事故发生后的10小时内被网友转发10万余次,为事故伤员献血的动员微博在12小时内被转发17万余次……无数网民通过微博追寻真相,传递哀痛和关注。网民对事故真相的追问,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随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

微博关注,推动相关制度建设。甘肃幼儿园校车事故发生后,校车安全问题立刻在微博上发酵。随着事故原因调查的深入,舆论也从关注甘肃校车事故这一个案转向关注中国校车制度建设上来,最终促成相关部门加紧制定校车安全条例。

回顾这些法治热点事件,正是由于微博的存在,为公众参与法治建设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并由此极大地提升了民众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热情和程度。那些曾经在微博上被快速传播和放大的事件或者人物,经过网民评论、转发,在不经意间开启了民智,推动了中国法治的进步。

政法微博:搭建创新社会管理新平台

在媒体盘点的政法工作亮点中,政法微博赫然在列。

9月27日,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法院开通官方微博,由此迈出了政法机关利用微博亲民互动的第一步。

截至目前,短短两年间,公、检、法、司政法机关和政法官员仅在腾讯平台开通官方微博就达7101个,发布微博132万余条,粉丝超过2.1亿余个。政法微博呈现出一种方兴未艾的趋势。

这些政法机关、政法官员或利用微博线索执法办案,或通过新媒体手段提升政法机关的网络公共形象,或与草根网民、社会精英在这一新媒体平台上激烈论争、平等对话、公开交流,全方位铺陈出web3.0时代官民互动、凝聚共识的全新网络政治图景。微博为政法机关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安徽省阜阳市公安局模仿《见与不见》的文体在微博上发布的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通缉令《逃与不逃》,让众多网友耳目一新。此后,各地公安机关的微博通缉令相继出现了“淘宝体”、“三国杀版”等多种形式。政法机关在微博平台上采用多种形式发布信息,一改刻板、严肃的传统形象。

微博自首事件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中山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中山”收到网友私信,称想了解目前网上追逃人员自首的有关政策,并且询问:“这种情况,如果自首能否取保候审?”中山警方对这则来自微博的自首信息高度重视,并积极动员其尽快自首。在得到“平安中山”的答复后,该网友很快就“主动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在化解社会矛盾、平息网络舆情方面,微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对“女狱警殴打修车老人”事件的应对堪称经典。8月,山东济南发生了一起女狱警伤人事件,济南警方迅速通过官方微博公布大量现场细节,并对动手打人的女狱警及时作了处罚。事态很快得到平息。

“微博为政法机关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这个渠道可以让政法机关能够迅速、快捷地了解到突发事件现场不实的言论,并准确、及时地对不实言论进行引导。”济南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侯长峰认为。

此外,政法机关在利用微博公开部门信息、服务民生、宣传公共形象、普及法律、执法办案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而这些探索积累起来的经验将为政法机关观察社情民意、推动网络问政、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如果没有微博,我们可能达不到社会管理创新中最大

程度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目标。至少目前,还没有一个工具可以代替微博。”江苏省徐州市司法局矛盾纠纷协调处处长李健说。

舆通政和:重构官民互动依法执政新生态

如果说微博给政法机关带来的是全新的执法手段、执法理念,那么当我们将视线再深入一点,微博或许正在改变执政者的执政理念,正在重新构建一种全新的官民互动形式。

微博的崛起,对中国政府管理产生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说。

目前,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课程表上,“提高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引导能力”等课程已经开设,微博等新媒体已经被列入中央党校的培训课程,微博的作用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政府官员的重视。的确,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借助微博发布信息、提供服务,微博逐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便捷平台。同时,微博也为公众监督政府依法执政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公众可以通过微博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11月17日,“北京微博发布厅”在新浪上线运行,首批20个北京市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加入这一发布平台,成为全国首个省市级政务微博发布群。“北京微博发布厅”除了发布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最新政策法规、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最新的工作进展情况外,还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此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实名认证的“上海发布”微博平台也开始“发声”,不到10天时间,“上海发布”粉丝数量在新浪网上已突破36万,在腾讯网上突破64万。

“政务微博开通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座里程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廖圣清说。

对于政府部门和官员纷纷开通微博,网民则报以热烈的回应,借助微博这一平台,官民之间良性互动日渐增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因开通微博而成为网络红人,拥有数千万粉丝。微博在畅通官民对话渠道、拉近官民距离、塑造政府机构亲民形象方面所产生的巨大无形收益正在凸显。

在很多人看来,微博带来的或许并不仅仅是传播手段的创新,更重要的还在于促进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微博只是一种形式,在微博推动下,发生变化的将不只是公众打开电脑之后看到的内容,还将是政府为公众服务模式的巨大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令人欣喜的是,客观、公正、理性的声音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微博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微博实名制。公众说话的勇气与信息传播的责任,由此得到了较好的统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出建设性的声音,助推政府提高执政能力。

微力量,考验了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同样,对依法执政将会渗透更深的影响力。

微博,正以理性的姿态,为大家在众声喧哗中提供了一种客观公正的视角,一份依法建言的姿态。这,也许才是微博对于当下法治、当下政治最为宝贵的贡献。

下载依法行政与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依法行政与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范文

    浅谈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国家,要求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法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是社会公正和人民权利、自由的保障,是生产力发展所决定并服务于生产力的上......

    继续推进依法行政,助推法治中国建设5500

    继续推进依法行政,助推法治中国建设摘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建设法治中国,其要求为: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讲课稿(共5篇)

    “法制”的制度的“制”改成了治理的“治”;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之中,使这一治国方略获得了国家根......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讲课稿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在不断地深入展开。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乡镇(大全)

    坚持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乡镇 (2014年12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乡镇。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法治......

    2015年法治建设及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范文]

    2015年法治建设及依法行政工作计划 201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工商系统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攻坚年。我局将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总结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总结一年来,我镇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工作部署,以依法行政、规范执法,铸造新型行政执法队伍为目标,认真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着力抓好各......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地税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地税 马伟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行政管理准则,也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一切行政机关都必须依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