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依法行政 服务海西建设
[摘要] 要坚持依法行政、服务海西建设,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本文分析当前依法行政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推进依法行政、服务海西建设的具体措施。目的在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有限政府、廉洁政府、诚信政府和效能政府。为海西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关键词] 依法行政;法治政府;海西建设
依法行政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遵循的法治原则,也是现代政府管理模式和行政观念的重大变革,要求行政机关的一切权力的来源、运行及其监督都要有法律依据。这里的“法”主要是指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监督法。加快海西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两岸关系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西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施《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维护社会管理秩序,为海西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当前依法行政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党的十五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针以来,我国依法行政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成绩与问题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阻力并存、紧迫性与长期性并存。要在2013年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宏伟目标是相当困难的。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依法行政体制不顺,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形成全方位的对接;对依法行政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甚至认为依法行政会妨碍改革开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依法行政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嘴巴上“法治”、实际上还是传统的“人治”套路。
(二)对行政决策的合法性、民主性、和科学性重视不够,决策程序不完善,决策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出现“做决策、拍脑袋;做事情、拍胸脯;出问题、拍屁股”的不良现象。行政决策失误频频发生,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三)行政立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订中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化倾向,制订程序不规范。有的没有重视重大事项决策前的社会公示,未经公开举行听证会、论证会和座谈会,违背民主立法原则,缺乏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度,缺乏充分的专家论证。对这些“土政策”、“土办法”,受处罚的管理相对人意见较大,一定程度上伤害群众感情。
(四)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牟取私利现象普遍存在,缺乏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度。个别执法人员习惯于抖威风、耍特权、牟取个人或部门利益,甚至在少数地方和部门形成了以案件为资源,以执法为手段,执法护违法,违法养执法,执法与违法互相依存、恶性循环的黑色“执法产业”。大搞权钱交易,大肆收受贿赂,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执法部门违反执法程序,雇佣没有执法权的农民当诱饵,搞“钓鱼执法”。
(五)政府解决矛盾纠纷的机制不够完善,相关部门缺乏沟通协调、各自为政。信访、调解、复议等纠纷解决方式缺乏衔接和整合,制约着政府化解社会纠纷功能的全面发挥。有的地方
对社会治安综治维稳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行政首长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能力不强;有的行政权干预司法权,对人民法院已经判决生效的案件重新予以处理解决。
(六)违背法制统一原则和政令不够畅通问题比较突出,如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同一位阶的法律规范之间互相冲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原则损害法制权威。有的部委规章违反国家法律。如2000年,国家质量监督总局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出台对食品免除检验的部门规章,导致发生“三鹿毒奶粉”的严重事件。
(七)行政权制约、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行政权力在行政决策、行政立法和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执法、行政司法等方面相当程度地被滥用。行政立法比较注重设定公民责任,忽视设定政府责任;一些规范政府行为、规范自由裁量权的综合性法律法规难以及时出台,一些单行法律法规中对政府责任的规定处于空白状态或者过于虚软不具有威慑力。有的行政执法过于重视行使行政权力,不重视承担行政责任。单位内部监督由于受部门“利益关联”影响而形同虚设;外部监督尽管主体多,但难以形成监督合力,效果欠佳。
(八)公务人员的法律素质参差不齐,依法行政观念不强、执法水平和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有的人平时不注重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没有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宗旨意识不强。在“主人”与“公仆”问题上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有的领导滥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贪污受贿、包养情妇;在“法治”与“人治”问题上,台上讲“法治”,台下搞“人治”;而且对法治认识不足,错误认为法治是治民、治事,不是用来治官治权的。在“政策”与“法律”关系上,没有从过去单纯“依政策办事”,过渡到既要“依政策办事”也要“依法办事”而主要是依法行政,因为法律比较明确具体,又注重程序。有些执法人员工作方式简单,态度粗暴。
以上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妨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推进依法行政、服务海西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围绕海西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主动对接、力求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立足实际,依据海西建设的总体布局,集思广益,高屋建瓴地谋划发展蓝图;切实发挥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县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强对省级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县工作的指导,深入调研交流,推动示范县大胆创新,辐射带动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继续强化推进依法行政绩效评估工作,建立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开展市县政府法制建设的理论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对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和对策性研究,通过理论创新进一步指导和推进工作。
(二)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公务人员应该彻底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理念,以人为本。变“官老爷”为“人民公仆”、变“管理”为“服务”。大胆改革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跟踪分析,综合运用各种经济运行调节手段,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加快政府机构改革,深化县乡镇机构改革和小城镇机构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加快垄断性资源、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开放和多元化发展,不断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领域,并逐步向基层延伸。如推行探矿权、采矿权“招拍挂”出让制度,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市场。有关部门要继续抓好市场中介组织治理工作,巩固和扩大政府与中介组织“四分开”工作成果,研究制定《市场中介组织管理办法》,促进中介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加强监督检查,并逐步完善配套制度,加强后续监管工作;继续完善和拓展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模式以及行政服务规范化做法。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积极推行网上审批、网上办事、网上服务,真正做到便民利民。继续推广运用行政指导等方式,实现管
理与服务相结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只有真正公开透明,才会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要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尤其是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公开;不断加强办事制度公开工作,着力推进政务、校务、厂务、医院院务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公开工作。进一步健全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继续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完善公开指南和目录,规范公开形式,拓展公开内容,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妥善办理依申请公开事宜,逐步完善监督保障机制。建设阳光透明和对人民极端负责任的政府。
(三)完善决策机制,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继续完善行政决策听取意见、专家论证和集体决定等制度。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切实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认真做好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工作,积极为重大经济社会活动提供法律服务。建立健全对重大决策事项的全程跟踪、运行监控以及问题处理机制,开展决策执行情况评估。强化对决策的监督,明确决策责任追究的主体和权限、对象和范围、程序和形式,对随意决策、违法决策、越权决策、决策失误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决策机关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四)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海西建设的法律支撑
在《宪法》和《立法法》授权范围内,做好行政立法工作,认真抓好海西发展急需的规范性文件制订修订工作,切实加强对台交流与合作相关领域的立法研究,加强立法调研,先行先试,勇于创新,不断改进和创新立法方法,努力提高涉台工作立法水平,为两岸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提供法律服务。提高规范性文件的质量。完善重要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和意见采纳情况反馈制度,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推行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制度,有重点地选择一至两项重要规范性文件进行后评估。严格执行《福建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继续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与汇编。
这里的规范性文件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发布的规范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行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政令。它属于抽象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政令。它非常切合中国实际,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而且数量多如牛毛,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都有权制定。全国2053个县区、40161个乡镇主要靠它来解决基层问题。严格来讲,行政规范性文件不属于行政立法范围。但今天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明天就可能上升为规章而成为行政立法。
(五)规范权力运行,推进行政执法公开透明
依法行政的重心是制约行政权力,必须全面开展规范行政权力活动。制定《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方案》,在各行政机关开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出台配套的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公开制度、查访制度、考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通知》,严格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建立行政执法相关制度,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构建阳光电子政务网上运行平台。将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纳入平台集中运行,大力推进电子监察。依法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为。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出台相关的监管制度;在条件成熟的执法机关把规范事项从行政审批、行政处罚逐步向行政征收、行政强制、行政确认等领域拓展。继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加强指导条件成熟的县(市)开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加强对林业等部门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的指导。完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进一步清理行政执法机关聘用合同工、临时工执法问题,及时换发新的执法证,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及证件信息管理系统,并统一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对外公示,接受监督。
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制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方案,探索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机制、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及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处理决定、行政执法委托等备案审查工作。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积极运用法律措施保障行政权力规范运行。
(六)积极拓宽渠道,强化行政行为的监督问责
行政问责制度对政府及其公务员追究责任的制度。其本质在于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以及对过失权力进行责任追究,是责任政府的具体体现形式,其最终目的在于保证政府系统的正常运行,遏制权力腐败以及保障公众利益不受损失或损失最小化。目前,涉及行政问责的党纪国法、行政法规有《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公共卫生突发条例》等。行政问责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还不够完善,存在主体缺位、对象不清和事由太窄等问题。哪里突发公共事故,哪里的官员就会被免职。必须逐步建立由党内外人士、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人民群众及新闻媒体、互连网络等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行政问责体系。把行政问责与行政监察、效能监督相结合。各个政府部门必须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法院依法实施的监督,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与沟通,主动接受质询。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行政应诉管理规定》,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尊严。完善政府法制与行政审判的良性互动机制,共同化解行政争议;建立科学的审计监督机制,强化民生审计和绩效审计,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强化政府法制监督,继续开展直接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专项监督。
(七)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认真贯彻《信访条例》,继续推行依法办理信访事项的“路线图”,全面落实抓预防、抓排查、抓化解、抓查处、抓责任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实行综合治理,创建平安社区。认真落实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的医院内部沟通调解、应急处置联动、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救助机制,扎实推进“五位一体”长效机制建设。强化行政复议组织机构建设,加大行政复议工作力度,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审理方式,提高办案质量,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充分发挥行政复议意见书和建议书的作用。完善行政复议与信访工作的协调机制,解决群众“信访不信法”、“找市长不找法院”的现实问题,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减少赴省进京上访和突发群体性事件。积极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展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领域,深化大调解理念,构建大调解格局,探索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紧密结合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
(八)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推进依法行政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办事讲法律依据,执法按法定程序,处理问题考虑法律后果。继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认真学习《人大监督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重要的法律法规。继续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基本法律知识的培训。建立健全干部任职前和新录用公务员的法律知识测试制度;加强对法制机构工作人员及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可以邀请法学专家学者开展法制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开展专题法制讲座,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在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全面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干
部队伍建设,重点解决县级政府法制机构不健全的问题。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开展县级政府工作部门以及乡镇政府配备兼职法制员试点工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对市县政府法制机构、有关部门法制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认真落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继续开展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督导检查,及时总结、交流、推广依法行政工作经验,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总之,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依法行政的核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涉及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系统、各部门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强化责任,严格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努力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为海西建设护航保驾。
[参考资料]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意见》,国法〔2009〕62号。
2、《福建省2010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载于《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
3、尚文杰,张淑惠:《关于“海西经济区”的法律问题研究》
4、董玉明,王彤慧:《关于制定区域经济基本法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于《政府法制》,1999年第3期。
第二篇:服务海西,安溪县新农村建设
服务海西,安溪县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安溪县隶属泉州市,地处泉州、厦门、漳州的中间结合部,是闽中与闽南的重要交通走廊。2004年以来,我县先后六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四次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三次入选中国县域商标发展百强县,是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和经济发展十佳“双优县”。2006以来,我县深入实施“重点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四年来,县财政拨专项资金1129万元补助新农村建设。共筛选出114个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有代表性的村进行重点示范和整治。初步培育了“企业联动型、商贸促进型、产业带动型、生态效益型、和谐新风型、改旧建新型 ”等六种新农村建设典型,有力推动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14个示范村总共启动新农村建设项目590个,投入资金1.9亿元,项目涵盖“六图一书”规划、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业区建设、农贸市场建设、家园清洁行动、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道路硬化、绿化工程、亮化工程、人饮工程、村部建设、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建设等方面。六种典型推进新农村建设具体如下:
①是企业联动型。通过盘活土地建设村级工业园区来加强招商引资,大力引入企业,引导解决农民劳动力转移,同时又让企业反哺新农村建设,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城厢镇经岭村以“土地出租转让制”的方式,成功建设第一期200亩规模工业园区,引进一家年产值4亿多元、年创税利上千万元的工艺品企业。在该工业园区的带动下,净水厂、食品厂、商贸、餐饮等服务行业也相继发展起来,不但解决了本村3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吸纳了外乡劳力1200多人。
尤俊是福建藤铁工艺之乡,现有落户企业19家,全村工业产值上亿元。在公路硬化费用不足时,企业家们慷慨解囊凑足资金,公路征用占地时,群众无偿地把自家田让出来,在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上,企业家们出资让农民的孩子全免费上学并改善教职工的教学及生活条件。
②是商贸促进型。对经济贸易较繁荣的村,通过建立大型专业市场或物流中心,完善配套设施,引导集中搞活专业经济贸易交易活动,规范专业市场秩序,打造专业市场形象,促进农村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
虎邱镇金榜村茶青交易市场较为活跃,但已不适应发展需要,沿线的公路变成了茶青交易市场。为提高茶叶的质量卫生安全和减缓交通压力,村里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设7700平方米大型农贸市场,同时成立村物业管理公司。长坑华美是产茶大村,今年也把建设茶青市场纳入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③是产业带动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引导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培育新型农民,从而带动村社会经济和事业的发展。
感德镇五甲村、华地村大力发展茶产业,以安溪县开展“茶业万人培训”为契机,迅速推广应用“空调做青”技术、无公害茶园和生态茶园建设知识,茶叶品质大幅上升,价格大幅上涨,今年两村销售的茶叶收入分别达到3600万元和3000万元。
④是生态效益型。围绕地方特色产业,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实施现代农业建设,有意识地创建和保护产业品牌,从而提升产业链品质和效益。
蓬莱镇鹤前村位于省级风景区清水岩山麓脚下,通过修筑水沟、硬化角落公路、安装路灯、填埋露天旧厕50口和推广用沼气池30口,全面整治村卫生环境,并建设生态茶园300亩,安装喷灌等现代农业设施,既美化了村庄提升人居环境档次,又逐渐显出发展壮大旅游业的经济效益。金谷镇芸美 “三清一平一光”16公里,建设生态茶园1500亩,安装路灯1200盏,美化、净化了村容村貌。
⑤是和谐新风型。通过建设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或挖掘特色文化底蕴,积极宣传好人好事,学习先进科技文化,倡导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城厢镇经兜村经商人口较多、经济较活、思想开放,群众自发捐资100多万元建设高规格老人活动中心,大力倡导文明新风,设置了“好样榜、成才榜、能人榜、功德榜、寿星榜”等五榜,以表彰一批好长辈、好夫妻、好媳妇、好青年以及计生模范户、科技示范户、诚实经营户等模范。官桥草版村利用各种媒体积极宣传动员进行新农村建设,积极承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庆‘五·一’和谐社会大家唱”“草扳杯篮球赛”等各种文体活动,成立“奖教奖学基金会”关心下一代成长,做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等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⑥是拆旧建新型。对土地资源有限、地段较好、经济较强的村,通过较大规模的拆除旧房旧厕,重新规划新村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湖头镇湖四村、美版村,龙门通过整合闲置地、拆除旧村址、旧学校及旧民房,规划出商贸小区,解决群众的建房和经商用地,美化了村庄、搞活了经济还增加了群众收入。
第三篇:海西建设
1、请详细列举出闽北的所有老区县。
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建阳市、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
2、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实践主题是什么?请说出它的具体内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实践主题是“四谋发展”,即“好”字当头谋发展、改革创新谋发展、以人为本谋发展、统筹协调谋发展。
3、实现海西绿色腹地跃升发展任务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保持“好”的态势,发挥“锋”的作用,做足“通”的文章,突出“民”的利益,营造“和”的氛围。
4、“十五”以来,南平建设与发展取得成效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主要经验是“持续”。即持续发展,持续为民,持续务实,持续创新。
5、南平市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新”阶段性目标是什么?
产业有新发展、生活有新提高、文明有新进步、环境有新变化、管理有新机制。
6、南平市林业“三大工程”是什么?
是指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生物多样性工程、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
7、南平市本级产业组团是哪三个?
第一是以南平工业园区为主,整合大横、江南等各个组团,形成南平中心城市工业组团。第二是位于建阳和武夷山之间的闽北产业集中区。第三是位于浦城的荣华山组团。
8、南平市政府提出实现南平市工业跃升发展的“五大”要求是什么? 观念必须大转变,环境要有大改善,园区要当大前锋,产业需要大提升,素质务必大提高。
9、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被誉为什么?(请说出四项)“昆虫世界”、“鸟类天堂”、“蛇的王国”、“世界动物之窗”。
10、南平市第三次党代会的主题是什么?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开放、发展、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
11、南平市委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要求是什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加快海西绿色腹地建设,打造纵深推进前锋平台,全面落实“五个南平”目标任务,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2、南平市畜牧水产“五大”优势产业区是什么?
就是“一城”、“两带”和“两区”。“一城”即南平奶城;“两带”即生猪产业带和优势养鳗带;“两区”即特色养禽区和草食牲畜优势区。
13、为持续推动工业跃升发展,2007年下半年,市政府陆续出台了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哪3份文件?
《关于修订工业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关于扶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的意见》。
14、大武夷旅游经济体系布局中“四个基地”指的是什么?
“四个基地”指的是建阳朱熹理学文化旅游基地、顺昌生态休闲旅游基地、政和高山区旅游度假基地、浦城边贸旅游基地。
15、请具体说出南平市与泉州市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的县市。
泉州市对口帮扶南平市、泉州鲤城区帮扶松溪县、惠安县帮扶政和县、南安市帮扶光泽县。
16、到“十一五”末,南平市确定企业改制上市的目标是什么?
力争实现全市新增股份有限公司2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8家,通过首发、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途径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30亿元目标。
17、请说出南平市流域面积在4000平方公里以上的8条河流。闽江、富屯溪、金溪、沙溪、建溪、崇阳溪、南浦溪、松溪。
18、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面临哪些机遇?
(1)海西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南平将不再是“沿海的山区”,而应该是“东部的沿海”;不仅是“海西的腹地”,更是“海西的前锋”。(2)南平作为后发展地区,北联长三角、南接珠三角,有条件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技术、资金转移。(3)随着三大产业组团的快速推进和高速路网的逐步形成,南平具备了与先进发达地区产业对接的有利条件。
19、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面临哪些挑战?
(1)经济总量偏小,大项目特别是生产性大项目不多,工业虽然突出还没有实现突破。(2)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使南平面临巨大压力。(3)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20、什么是“一点一线一重心”?
“一点”,即以闽北产业集中区为代表的产业组团,其核心是三大产业组团:闽北产业集中区、南平中心城市工业园区、浦城荣华山产业组团。“一线”,即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高速公路所带动的县域经济。“一重心”,即南平中心城市。
21、在建设海西绿色腹地中,需要突破哪些思想障碍?
需要突破五种思想障碍:一要突破妄自菲薄的心态障碍,增强发展信念;二要突破小进则满的观念障碍,倡导闯拼精神;三要突破简单片面的思维障碍,树立辨证观点;四要突破只顾小局的利益障碍,确立大局意识;五要突破计划体制的传统障碍,提升市场观念。
22、南平市绿色产业带重点抓哪些?
重点抓好延平畜牧业、邵武烟业、武夷山茶业、建瓯笋竹业、建阳食用菌业、顺昌杉木业、浦城丹桂业、光泽鸡业、松溪绿茶、政和白茶等区域特色规模产业。
23、什么是“五南式”企业?
“五南式”企业主要是指由我市南孚、南铝、南缆、南纺、南纸等五家骨干工业企业延伸出来的年产值(或销售额)5亿元以上,发展前景较好、潜力较大,投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产业发展规划、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可行,处于产业链核心位置,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对促进财政增收和劳动就业作用较为明显的工业企业。
24、请分别说出目前南平市年产值超5亿元的9家企业。
南平铝业有限公司、南平太阳电缆有限公司、南平电业局、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南纸股份有限公司、圣农实业有限公司、邵武化肥厂、南纺股份有限公司、华银铝业有限公司。
第四篇:服务海西新闻稿
“服务海西、情系平潭、环保节能行”实践新闻稿
7月25日上午,化学与材料学院08级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一行4人抵达福州市平潭县,开展以“服务海西、情系平潭、环保节能行”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队首先参观平潭县城,讲解过去和现在的平潭有哪些惊人的变化以及这些建筑后面感人的故事。然后来到平潭县环保局了解平潭环保的现状。环保局相关人员与实践队的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交流。交流中学们积极地提出了有关平潭生态环境等问题,也得到了详细的解答。到平潭的乡村去参观了解环境卫生情况。通过此次组织实践队深入海岛平潭综合实验区,了解海西建设的新成就,在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中深入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让同学们认识到平潭在综合实验区的背景下将构建两岸经济的活力岛,体会到平潭综合实验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感受海西巨变!同时,他们对自己的大学专业学习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更明白身为大学生应该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真正地为环保事业做贡献。
第五篇: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建设总结
临县人民政府
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建设总结
近年来,临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总体目标,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强化行政监督,坚持依法行政,促进了全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制度建设是依法行政的基础。一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突出制度建设工作重点,坚持以制度规范行政行为,以制度约束行政权力,努力实现工作机制的创新。
(一)创新了政府决策机制。研究制定了《临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完善了政府行使职权的程序审查机制,充分发挥了政府法制机构在参与政府决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实行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确认制度。对拟提交政府常务会和县办公会研究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必须先经政府法治机构确认把关,并出具相关的法律意见,否则不能进入政府决策程序。实行了重大行政决策的公开听证制度、新闻发布会制度,建立并完善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新型行政决策机制。近两年来,我县就城市用水、用电、取暖、供气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价格调整和重要城市建设项目,举行了多次价格听证会和行政许可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力推行了诚信政府建设工程,要求行政机关应当带头讲求诚信,作出的招商引资承诺、或行政许可决定及其他政策措施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不得随意改变,树立了阳光政府、诚信政府良好形象。
(二)建立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审查机制。制定了《临县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和《临县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严格对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备案审查,做到了“有件必审、有件必备、有错必纠”。制定了《临县重大行政许可事项备案制度》,加强了对行政合同、重大民事行为和重大行政许可事项的备案审查。自2003年以来,共审查各类规范性文件和有关法律类文件600多件,备案审查行政合同400余件。建立规范性文件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质量评估和清理。自2003年以来,先后四次对1990年以来市政府和政府办公室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废止310多件规范性文件,对130余件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
(三)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机制。一是强化层级监督,切实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认真贯彻执行《行政复议法》和《山西省行政复议条例》,认真受理行政复议申请。自2003年以来,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一件,及时化解了大量的行政争议,维护了社会稳定。我县将行政复议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来抓,行政复议案办理做到了“快、准、实”,进一步提高了办案质量,开创了行政复议工作的新局面。
二是强化审计、监察专门监督。在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同时,研究制定了《平度市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暂行规定》、《平度市贯彻<山东省审计结论落实工作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平度市加强审计监督工作暂行办法》,加强了审计、监察的工作力度,落实了部门审计制度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三是强化了社会监督。公开了各类监督举报电话和政府电子信箱,畅通了信访渠道,加大了对各类违法行为媒体曝光力度,拓宽了监督的层面,形成了监督的合力。
(四)建立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制定了《平度市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暂行办法》及其考核细则,将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全市各部门的年终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部门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挂钩。广泛开展行政执法“双十佳”评选活动,将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使考核内容更为科学全面,推动了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
(五)完善了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制定并严格落实《平度市错案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平度市个案监督办法》以及《平度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制暂行办法》,建立了依法行政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做到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近两年来,追究行政错案30起。
二、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四项改革
(一)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努力为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的同时,认真开展了对行政许可事项和实施行政许可主体的清理工作,对设定依据不合法,有碍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行了取消,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07项,公布保留行政许可事项149项,公布市级实施行政许可主体33个,取消事项占到原审批事项的4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过多”、“过滥”的问题得到了较为有效地解决。在完成行政许可清理工作基础上,相继制定出台了《平度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监督规定》、《平度市实施行政许可程序规定》、《平度市行政许可公开暂行规定》等七个实施行政许可配套制度,全面规范了许可行为,为行政许可法的正确、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改善了全市的行政审批环境,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二)深入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2004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率先开展了城市管理相对处罚权试点工作。设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涉及市容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绿化、市政府管理、公安交通管理、文化市场管理等8个城市管理领域的近200余项行政处罚权,集中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自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市管理中的多头执法、交叉执法现象得到有效解决,城市管理秩序明显好转。
(三)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和建设施工程招投标制度,推进政府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制定了《平度市人民政府政府采购办法》、《平度市人民政府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和《平度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从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到项目的计划、项目的建设以及项目资金的管理进行了全程规范,并将政府出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并纳入了政府采购范围,严格规范了建设工程招投标行为,加强了项目的监管。2003年至2005年第一季度,我市完成政府采购计划12579.96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0451.13万元,节省资金2128.83万元,节省率达16.92%。
(四)建立了依法行政财政监督保障机制,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市所有部门实行了会计集中委派制度,设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加强会计集中核算,深化了部门预算改革。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支付,逐步将行政执法经费纳入财政统一支付,严格执行了“收支两条线”制度,落实了依法行政财政保障机制。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制定了《平度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意见》,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集中统一管理。重点加强了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土地、房屋资产权益的监管,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出租门头房进行了统一清理,将出租权收缴由市财政局统一行使,收益集收缴市财政,增加了政府收入,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三个保障
一是落实组织保障。市里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平度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我市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制定了工作配档表,强化了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措施。各镇、街道办事处和政府各部门也相继制定了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方案,落实了推进依法行政一把手工作责任制,加强了监督考核,为推进依法行政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是落实了机构和人员保障。作为政府工作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市政府对政府法制机构建设高度重视,从组织机构到人力、物力的配备,都给予大力支持。截至目前,我市政府法制机构经费划拨实行了完全独立,机构的专业法律人才已达10人,全部实行了网上自动化办公。机关建设也进一步加强,在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基础上,正逐步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机关转变,为政府服务的能力越来越强,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2003年起,又在全市31个镇、街道办事处和开发区设立了兼职政府法制联络员,明确了联络员的8项工作职责,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政府法制机构网络,全市从事政府法制工作的人员达到了160余人。在健全机构、明确职责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法制机构的内部工作规范,实行定岗、定责、定员、定办事时限、定工作质量、定目标效益的“六定”绩效管理机制,推动了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落实了队伍建设保障。我市有2000余名行政执法队伍,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依法行政工作的好坏。我市高度重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把好三关。一是把好用人关,自1997年以来,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新进工作人员都严格统一考试公开录用,并对从事行政执法岗位的人员实行了资格认证制度,统一颁发行政执法证件,实行以证管人。二是把好培训关。加强对全市执法人员的岗前和岗上培训,不断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队伍建设质量,全市每年累计培训执法人员达两万余人次。三是把好监督考核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和行政执法考核未位淘汰制度,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增强了执法队伍的活力,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