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西建设—造福我们
海西建设——造福我们
【摘要】我们的社会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每一„变‟都在无形之中造福着人类。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更是给人类带来无数利益。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
建设
变化
发展
家乡
【正文】高楼大厦拔地起,舒适小区破土出。几年的光阴,一栋栋陈旧的平楼蜕变成了气派的摩天大厦;一条条泞泥的土路整修成了柏油马路;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切的变化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密不可分。
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海西建设促发展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三个战略意义:一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将导向海峡经济圈或中华经济圈;二是从福建省的著眼点来说,这是闽省全面推动自身发展壮大的战略;三是从中央的总体战略来看,是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和部署。
从福建省的角度来看,“海西”从战略构想到具体计划的形成,既是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更是为了本省的发展需要而提出并说服中央批准的。这个战略计划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发展壮大闽东北、闽西南两翼,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紧密对接、联动发展;加强两岸三地联系,逐步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依托大型港湾和基础设施,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极,促进海峡两岸城市群加快崛起。
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的变化,加快海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对台交流与合作。从“小三通”凸显的地域交通优势,从闽南话、功夫茶体现出的“五缘”渊源,闽台这种一衣带水、血脉相连的优势被市民群众广为认同。对于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市民群众不仅认同,更是欢迎和积极建言献策。特别是当前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散去,两岸关系出现回暖,人们对加快两岸经贸合作,推进民间往来,共克时艰、共同发展的愿望表现尤为明显。
与此同时,这几年以来,我们的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温福、福厦、厦深等快速铁路开工建设,全省建成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主干网;闽台经贸合作更趋紧密,台商投资势头强劲,产业对接加快;海西版图不断壮大,浙南、江西、粤东的相邻城市,积极融入海西,区域间的联动发展更加紧密;闽台文化交流持续升温,两岸民间往来日益密切,文化交流好戏连台……正是身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市民真切地感受触摸到了海西的脉搏,体会到了海西的发展。人民群众是海西建设的主体,在海西建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共享了许多公共资源,见证了海西建设的成就。
有些我并没有亲身体验过,也许说出来不具有代表性。因此,就来说一说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好了。
交通:出行越来越便捷,公共汽车、快速公交、动车、客运大巴、私家车等等交通出行工具任君选择。对于私家车越来越多,停车位逐渐紧张的情况下,在桥下设了许多的停车位,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 夜景:夜景工程形成了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装点着整个城市,而且在我看来它不仅仅只是起装饰作用,还可以作为一种路标,指引方向,因为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各不相同,容易区别。
公园的公共设施:公园提供了男女老少皆宜的活动设施,为人们的休闲娱乐健身提供了良好的去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彼此相互交流增进感情提供了机会与平台。不仅仅是公园,还有许多的娱乐休闲场所开放给广大群众,让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得到休息和享受。
绿化: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息息相关,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在此得到了体现。绿化带行道树处处可见、比比皆是,还有专门的人进行种植以及维护,让整个城市充满绿色和活力,生机盎然,成为城市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使空气得以净化,使人的精神状态也变得好起来。
经贸交流: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简称“海交会”,是由国台办、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贸促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商务部作为支持单位的海峡两岸合作规模最大的经济贸易展览会之一。以及“9.8”投资贸易洽谈会等,这些海峡两岸交流和对台经贸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平台内容涵盖两岸合作、区域协作、商品交易、项目招商、经贸研讨、文化交流等方面,是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对台经贸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窗口。
通过举办投资项目对接、高峰论坛以及两岸民间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海峡两岸商品交易、推动两岸产业互补链接、增强两岸双向投资、促进两岸民间交流,不断提升海交会的规模、档次和实效,努力打造“立足海西、联结两岸、面向世界”的一流经贸盛会。
两岸小三通和大三通:在于从经济、文化和人民交流等方面,将两岸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为国家的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石,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交流:图书馆总会不定期的开展一些有关两岸图书文化交流的活动,激起两岸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海西建设促和谐
求和谐促发展是当今社会所广泛提倡的,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也顺应了这一社会潮流趋势。海西建设为两岸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促进了两岸一家亲。两岸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为海峡两岸之间的和谐提供了催化剂。
和谐之美,和谐之悦,不仅体现在社会,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处理好与朋友间老师间的关系,提高自己的形象与影响力。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人际方面的和谐将会影响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和谐。如师生间、父母间、个人与社会间的和谐等。“和谐”二字说的虽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是有些难度的。朋友间的关系要处理的好必须诚信待人,相信朋友是必不可缺的,但也要用心择友,好友能够相互帮助而损友只能将自己引入左右为难甚至触犯法律的地步,而在社会中就更要讲求诚信了。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的基础设施建设、商业贸易、民生等方面的发展。同样的海西建设的发展也会促进和谐。
【结语】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央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贯彻落实政府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伟大实践;海西经济区承担全国发展大局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重任;是站在新 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海西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我国政府做出加快发展海西经济区建设的英明决策,是惠及两岸同胞的重大举措,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尽自己的努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做出贡献,以完成自己的时代使命。
社会天天在发展,科技时时在进步,生活水平渐渐在提高。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的美好,更加的幸福。
第二篇:海西建设
1、请详细列举出闽北的所有老区县。
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建阳市、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
2、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实践主题是什么?请说出它的具体内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实践主题是“四谋发展”,即“好”字当头谋发展、改革创新谋发展、以人为本谋发展、统筹协调谋发展。
3、实现海西绿色腹地跃升发展任务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保持“好”的态势,发挥“锋”的作用,做足“通”的文章,突出“民”的利益,营造“和”的氛围。
4、“十五”以来,南平建设与发展取得成效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主要经验是“持续”。即持续发展,持续为民,持续务实,持续创新。
5、南平市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新”阶段性目标是什么?
产业有新发展、生活有新提高、文明有新进步、环境有新变化、管理有新机制。
6、南平市林业“三大工程”是什么?
是指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生物多样性工程、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
7、南平市本级产业组团是哪三个?
第一是以南平工业园区为主,整合大横、江南等各个组团,形成南平中心城市工业组团。第二是位于建阳和武夷山之间的闽北产业集中区。第三是位于浦城的荣华山组团。
8、南平市政府提出实现南平市工业跃升发展的“五大”要求是什么? 观念必须大转变,环境要有大改善,园区要当大前锋,产业需要大提升,素质务必大提高。
9、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被誉为什么?(请说出四项)“昆虫世界”、“鸟类天堂”、“蛇的王国”、“世界动物之窗”。
10、南平市第三次党代会的主题是什么?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开放、发展、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
11、南平市委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要求是什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加快海西绿色腹地建设,打造纵深推进前锋平台,全面落实“五个南平”目标任务,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2、南平市畜牧水产“五大”优势产业区是什么?
就是“一城”、“两带”和“两区”。“一城”即南平奶城;“两带”即生猪产业带和优势养鳗带;“两区”即特色养禽区和草食牲畜优势区。
13、为持续推动工业跃升发展,2007年下半年,市政府陆续出台了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哪3份文件?
《关于修订工业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关于扶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的意见》。
14、大武夷旅游经济体系布局中“四个基地”指的是什么?
“四个基地”指的是建阳朱熹理学文化旅游基地、顺昌生态休闲旅游基地、政和高山区旅游度假基地、浦城边贸旅游基地。
15、请具体说出南平市与泉州市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的县市。
泉州市对口帮扶南平市、泉州鲤城区帮扶松溪县、惠安县帮扶政和县、南安市帮扶光泽县。
16、到“十一五”末,南平市确定企业改制上市的目标是什么?
力争实现全市新增股份有限公司2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8家,通过首发、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途径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30亿元目标。
17、请说出南平市流域面积在4000平方公里以上的8条河流。闽江、富屯溪、金溪、沙溪、建溪、崇阳溪、南浦溪、松溪。
18、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面临哪些机遇?
(1)海西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南平将不再是“沿海的山区”,而应该是“东部的沿海”;不仅是“海西的腹地”,更是“海西的前锋”。(2)南平作为后发展地区,北联长三角、南接珠三角,有条件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技术、资金转移。(3)随着三大产业组团的快速推进和高速路网的逐步形成,南平具备了与先进发达地区产业对接的有利条件。
19、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面临哪些挑战?
(1)经济总量偏小,大项目特别是生产性大项目不多,工业虽然突出还没有实现突破。(2)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使南平面临巨大压力。(3)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20、什么是“一点一线一重心”?
“一点”,即以闽北产业集中区为代表的产业组团,其核心是三大产业组团:闽北产业集中区、南平中心城市工业园区、浦城荣华山产业组团。“一线”,即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高速公路所带动的县域经济。“一重心”,即南平中心城市。
21、在建设海西绿色腹地中,需要突破哪些思想障碍?
需要突破五种思想障碍:一要突破妄自菲薄的心态障碍,增强发展信念;二要突破小进则满的观念障碍,倡导闯拼精神;三要突破简单片面的思维障碍,树立辨证观点;四要突破只顾小局的利益障碍,确立大局意识;五要突破计划体制的传统障碍,提升市场观念。
22、南平市绿色产业带重点抓哪些?
重点抓好延平畜牧业、邵武烟业、武夷山茶业、建瓯笋竹业、建阳食用菌业、顺昌杉木业、浦城丹桂业、光泽鸡业、松溪绿茶、政和白茶等区域特色规模产业。
23、什么是“五南式”企业?
“五南式”企业主要是指由我市南孚、南铝、南缆、南纺、南纸等五家骨干工业企业延伸出来的年产值(或销售额)5亿元以上,发展前景较好、潜力较大,投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产业发展规划、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可行,处于产业链核心位置,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对促进财政增收和劳动就业作用较为明显的工业企业。
24、请分别说出目前南平市年产值超5亿元的9家企业。
南平铝业有限公司、南平太阳电缆有限公司、南平电业局、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南纸股份有限公司、圣农实业有限公司、邵武化肥厂、南纺股份有限公司、华银铝业有限公司。
第三篇:建设海西 责任烟草
建设海西 责任烟草
编者按:XX年11月15日,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表彰了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企业、社团及个人。省局荣获“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称号;经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评审,省局被授予“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基地”,并于XX年8月20日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四实”企业文化暨福建烟草商业“母子文化”创新研讨会上授予证书,正式揭牌。至此,省局成为全国首家“母子文化融合”示范基地。
引子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所产生的现实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此,省局党组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并善于审时度势地打造自己企业文化的领导集体。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企业自身实际,“在挖掘中提炼,在传承中提升,在共建中融合,在创新中发展”,创造出了不断丰富发展、独具特色的“母子文化融合”体系。
福建烟草商业领导集体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自主探索,始于1990年时任省局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姜成康提出“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企业价值观和“规范、廉 洁、服务、高效”的企业作风,系统创建于XX年国家局提出“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根据《中国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纲要》的要求,从XX年起,福建烟草商业以“建设海西,责任烟草”为主旨,围绕“创新、规范、奉献、廉洁、和谐”的管理思想,坚持“倡导文化自觉行为,立足企业自身实际,依靠员工自主创新,系统建设自成体系”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深入探索实践“母子文化融合”新体系、新模式。
“要联系烟草的实际,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现实,贴近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打造属于烟草商业自己的、有血有肉并充满活力的、企业员工认同并乐于接受的企业文化。” 杨培森为福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定下了调子,身体力行,带头深入调研,带头提炼文化理念。其后,省局召开全体职工动员大会、党组中心组会议专门研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成立企业文化创建项目组,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一步都饱含着领导集体的殷殷期望和不懈努力。这种领导舵引的强大力量,推动着从公司高层到一线员工,从省局到市、县局每一位福建烟草人,都以满腔的热情,向着共同的远方前行。
1XX份征集表
XX年的春天,福建烟草商业九个市局子公司和两个烟叶复烤厂、一个烟草进出口公司、一个多元化经营投资集团公司共有1 XX余名干部职工收到了省局下发的《福建烟草商 业文化主体理念征集表》,这份表格上列出“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行为信条”等八项内容供干部职工填写自己的想法。在此之前,省局企业文化创建项目组已经对全省各单位进行了两个月的调研访谈和诊断工作。同期,省局利用《福建烟草》杂志和福建烟草网站专题不间断地介绍有关企业文化创建和理念提炼的知识,充分发动群众共同参与企业文化创建工作。
“以前觉得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事,企业文化理念是决策层的事情,从未想过自己也能参与进来,和领导们一起思考,第一次有了参与感。“市场经理梁秀华说。在单位的动员大会后,她翻阅了《福建烟草》杂志和网站相关内容,还对管辖片区内的其他5名客户经理进行了填写指导:“我知道企业精神是在回答‘我是谁’,企业使命是在回答‘为了谁’,企业愿景是在回答‘去哪里’,企业经营思想是在回答‘怎么去’,知道了企业文化各理念之间的关系,在填理念征集表时,也就更清楚要怎么填了。”她的话代表了大部分职工。
关于企业文化的话题一时占据了职工们的午餐时间,他产互相询问:“你填好了吗?”也对填写内容交流看法:“烟草具有特殊性,老百姓一般不了解我们做的工作。如果能在企业理念中体现我们的作为,效果才会好。”送货员阿俤连续几天在餐桌上听到这些议论,开始对这份表格重视了起 来。这次征集活动从上到下历时一个月,共征集到有效表格11000多份,文化理念91200条,提练出的企业愿景——尽责诚信,和谐烟草;企业使命——益国利民,成就员工;企业精神——依法治企、惟国惟民,以德达人、重信重义等母公司主体理念。省局企业文化分管领导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要“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省一万多名员工,只有信靠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的作用,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不断向前迈进。这种“群众路线”,使福建烟草弥漫着“创建自已的企业文化”的浓郁氛围。
儒家“五常”与企业核心理念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四年前发起了一场以反哺烟农、回报社会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形象工程,积极响应中央“以工哺农,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号召,以实际行动贡献社会和人民。近五年来投入在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零售户经营条件等方面的支出高达30亿元。这种责任感由来已久,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途径,为其寻找一脉相承成长的“根”,企业文化创建项目组同志为此日夜思索。“中华文化传统是经过历史风雨而积淀的文化精华,它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广泛认同,成为中华文明的共同特有的文化基因。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注入企业文化之中,有利于广大员工认同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更好地转化为广大员工的思想认识和自觉行动。”也就是说,借助中心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最终发 现那条最结实的根正连接着古老中国的思想内核——道德。而这寻根之旅也是企业正视自我,求本溯源的过程。
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文化思想,其实质量是伦理文化,道义文化,以“五常——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因此,在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重“义”重“信”企业价值观。“五常”里,“仁”是仁德,仁慈爱民,崇尚道德,即奉献;“义”道理,志存高远,和而共生,即和谐;“礼”是法度,讲求礼法,崇尚秩序,即规范;“智”是智慧,施展才智,自强不息,即创新;“信”是承诺,忠信诚实,推崇廉勤,即廉洁。这与福建省烟草局杨培森局长总结提炼以“创新、规范、奉献、廉洁、和谐”的企业管理思想,古今呼应。这种认知使福建烟草的企业文化既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又赋予民族文化新的内涵。
这种思路延伸下去,项目组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在一遍遍学习领悟国家局“整体协同、明确边界、共享核心、分层定位、各具特色”的母子文化融合原则后,福建省局提出了“大统一、小自主,统一架构、分层表述”的创建原则,统一了全省企业文化架构体系。
统一后的福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架构体系包括烟草行业文化核心理念和全省烟草商业主体文化理念以及下属企业的子文化理念。其中,福建烟草商业主体文化理念包括行 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经营思想、服务品牌观、企业行为信条、企业作风、服务理念。下属企业子文化理念体系包括企业决策理念、企业支行理念、企业管理理念、企业行业规范。其中企业管理理念包括党建管理理念、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工青妇工作理念、投资管理理念、财务管理理念等制度理念。
一株烟草不同叶 不同叶片皆属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多元开放理念曾为中国文化带来了勃勃生机。根植优秀传统文化的福建烟草商业在其“母子文化”的融合方式上,亦遵循这一中国式哲学,提出了“母公司突出管理主旨,子文化丰富经营内涵,地域、彰显特色”的融合模式。下属企业在“在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和福建烟草商业“责任文化”的指引下,组织广大基层员工挖掘、提炼自身的文化内涵。经全省归纳提炼,省局企业文化项目组提出“相同基因,不同个性,深度融合,兼容并蓄的融合方法,让13个子文化既在“责任”主旨上找到了连接点,又符合各自企业发展特点:泉州市公司“成德搏进,以德载责”;莆田市公司“忠诚事业,以诚显责”;厦门市公司“精实以恒,以实履责”;宁德市公司“宁和致远,以宁维责”;福州市公司“海容通达,以容至责”;海晟投资公司“融融兴晟,以融传责”;南平市公司“协和共进,以和系责”;漳州市公司“心以正 意诚,以正赋责”;龙岩市公司“智圆行方,以方通责”;进出口公司“勤业尽职,以勤示责”;三明市公司“聚智薄发,以智明责”;武夷烟叶公司“精进勤行,以精承责”;三明烟叶公司“严明敬业,以严尽责”。德、诚、实、宁,容、融、和,正、方、勤,智、精、严。一个个因“责”而衍生的13个具有“特征凸显”的文化符号,纵向相融,横向相依,使我省烟草“母子融合”文化达到了深度的融合,真正做到相同基因、不同个性,和而不同,兼容并蓄。
其中“德、诚、实、宁”寓意“修身正已”,只有严格修
身正己,才能较好地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容、融、和”寓意“谦和待人”,只有处理好人际关系,才能做到爱民、恤民。“正、方、勤”寓意“廉勤立本”,“正”即清,“方”即慎,“勤”即“劳”。“清、慎、勤”最能体现为政者贤能优劣,因此历来为朝野所重。“智、精、严”寓意“忠信尽职”,只有尽心竭力地忠于国家事业,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以国家利益为重,而潜心实干增长才能,努力去从事那些艰苦细致的工作。
福建省局要求下属子文化根据企业文化特征,以“立志、修身、为人、处事、建功”五大方面阐述企业文化内涵。
莆田烟草人对自身文化的“诚”字认知度很高。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们莆田烟草的发展历程决定了我们用 “诚”的气度、‘诚’的胸怀、‘诚’的智慧来进行持续的发展。‘诚’的内涵是真诚、秉诚、坦诚、精诚、忠诚,我们将坚持以‘真诚’的姿态去树立企业志向,以‘秉诚’的心境修身养性,以‘坦诚’的态度为人,以‘精诚’之态处事,以‘忠诚’之心建功立业。”
“母公司统一管理主旨,子公司丰富经营内涵:母文化突出管理特征,子文化彰显经营特色”的创建方式,让全省烟草商业系统13个子企业紧密围绕全省烟草商业“责任文化”的“创新、规范、奉献、廉洁、和谐”企业管理思想,不断丰富其内涵,形成了各地融经营经验、历史传承、地域特色于一体的文化特征:如,泉州市公司的“德”文化秉承泉州“海丝”文化“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之精髓;莆田市公司的“诚”文化传承“妈祖”真诚博爱、无私奉献之气量:厦门市公司的“实”文化源于“三角梅精神”,嵌入了厦门市花所代表的文化因子;福州市公司的“容”文化与福州城市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形成呼应:南平市公司的“和”文化则彰显了武夷山清水秀、地利人和之气度;龙岩市公司的“方”文化弘扬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之精华。
“母子文化”的有益尝试
目前,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创建的“母子文化融合”在充分认同省局的“责任文化”是和主体文化理念统一的同时,各子文化的创建工作与省局同步跟进,收到了良好的初期成效。福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既统一规范、又丰富多彩的企业母子文化融合建设的新格局。
“体制属性、产权属性、经营属性把握准确,省、市两级实施的行动路径清晰,采用‘智圆行方,以方通责’等方式,既突出主题,又彰显个性。”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在评价福建烟草商业系统的母子文化融合模式时给予如此的评价。他形容这个模式是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可贵尝试,开拓了母子企业文化融合的新方式。
“把握一个核心,分清两个层面,抓好三个环节,推进四个转化,彰显五个特色”的企业文化路径和文化结构,让子公司在“统一母子文化融合结构,而不约束其文化内容;关注企业文化内在实质,而不拘泥其外在形式”的氛围中,自觉、自愿、自主、自创的企业文化种子就此在子公司的土壤中生根。
全省烟草商业以“责任文化”为主线,子公司以各自的文化个性内涵为珠,以线串珠,提炼自身的制度文化理念与行为规范,并逐步搭建全方位平台,构建起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系统实施的运行机制、保证机制、激励机制和传播机制,让“和而不同”的母子文化转化为强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运用到企业的各项管理经营实践中。“和而不同”中的 “兼容并蓄”,让各个子企业在“责任文化”的统领下和谐发展。
由传统文化土壤中勃发而出的福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善于吸纳源自基层员工的丰富实践,着眼于理念与案例、理论与实践、现实与前瞻的结合,向上融入国家局母文化核心,向下兼容各下属单位子文化内涵,解答了“我是谁、为了谁、去哪里、怎么去”;制度文化部分覆盖了我省烟草商业纯销区和烟叶产区的生产经营主要方面,一个具有融合性、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福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架构体系和理念体系终于展示在世人面前。
在挖掘中提炼 在传承中提升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企业文化项目组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收集与整理,编写出以历史重大事件为脉络,以事件当事人为主体的调研访谈纲要。项目组充分挖掘和系统整理了福建烟草商业发展历程。通过员工、零售户和烟农对福建烟草发展历程客观事件的回忆和内心感受的表达,福建烟草商业发展白的文化轨迹悄然与它的历史轨迹合二为一。福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履责之路》丛书,采用报告文学体裁,以创业起步、奠定基石、奉献社会、展望未来四大部分,1 5章48节的篇幅,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产权制度的变革为背景,围绕履行社会“责任”主题,反映福建烟草商业专卖管理、烟叶种植、卷烟营销、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历史重大事件,全景式地展现福建烟草商业的发展史,并用微观视角记录烟草人酸甜苦辣的情感经历。
用一部纯正的报告文学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全部由烟草行业人员进行写作,这对于没有聘请任何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福建省烟草局项目组而言,是件难事。始终坚持自主探索,没有复制,不靠模仿,全部抽调烟草行业人员组成的省市两级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创建项目组,就这样,在省局党组高度重视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杨培森局长精心策划下,企业文化工作者依靠全省烟草广大员工的智慧,对烟草行业的企业文化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在母子文化融合体系中,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把丰厚而深邃的责任文化内涵编辑形成《履责之义》 ;把朴实而精炼的文化理念编辑形成《履责之魂》,把通俗而深刻的思想认识编辑形成《履责之悟》;把艰辛而执著的企业实践编辑形成《履责之路》;把平实而规范的企业员工行为编辑形成《履责之行》 ……其中,省局为上册,下属单位为下册。企业文化母子融合的“形”与“神”都做到了“和而不同”。
历史的轨迹就是文化的轨迹。福建烟草人25年改革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通过文化而展示,有助于社会各界更加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了解福建烟草改革发展的历程和全体员工的精神风貌;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在 建设海西中,牢记“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社会责任。
第四篇:争做海西建设先行者
争做海西建设先行者
十七大报告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首次被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并放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部分加以阐述。
2007年,福建省委提出“构建扩大开放的平台、推动全国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平台,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的新要求。漳州市位于福建省最南端,地处闽南金三角地带,与台湾一水之隔。漳州还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35.8%的台湾同胞祖籍地在漳州。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对台优势使得漳州成为台商投资大陆最典型的重要密集区之一。有调查显示,漳州市实际利用台资额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三,仅次于苏州和东莞;在福建省位居首位,占闽南地区的三分之二,福建的“半壁江山”。既处海峡西岸,又是“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漳州的双重身份赋予了其双重责任。不仅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而且还承担着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重任。
福建省漳州市是全国最早开放的地区之一,曾经也是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最早受益者。1985年漳州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年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被批准为全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1996年又被国务院台办、农业部和原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和开放政策,使漳州的农业发展始终保持全国的先进地位,成为全国闻名的水果之乡、花卉之都和水产基地。世纪之交,在巩固农业优势的同时,漳州扛起了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旗帜,加速了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型。
近年来,漳州市坚持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对台优势,坚持经贸先行、文化先行、和谐先行,力争在海西建设中当好先行者,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漳州进一步发挥漳台农业互补性和兼容性强的优势,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为载体,打响海峡两岸(漳州)花卉博览会这个国家级品牌,由最初引进台湾农业品种、技术,向引进先进管理、资金和市场转变,形成工贸农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特别是近年来,台商创办大量的农产品加工保鲜企业,采用流态单体速冻、膨化和低温真空脱水、果蔬饮料等先进加工技术,引发了漳州食品工业的一场革命。目前漳州市已建成速冻果蔬生产线80多条,年产量20多万吨,每年速冻蔬菜出口货值近亿美元,占全国出口量的1/13,速冻毛豆还成为日本市场开盘报价的标准
企业在漳州投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军,是一个质的飞跃。近几年漳州突出引进台资工业项目,促进台资企业发展由单一型、小规模、低层次向配套型、大规模、高层次转变,成为漳州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一大推动力量。
港口是漳州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全市海岸线长达715公里,天然良港多,可供开发建设万吨级以上码头100多个,已建成万吨以上泊位8个,其中10万吨以上泊位3个。2006年市委、市政府依港立市的战略决策,吹响了漳州进军港口、发展临港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强音。目前,漳州正在全力打造港口大市,为承接国内外临港产业转移创造条件,港口将成为漳州一个新的对外开放窗口和带动工业强市的龙头。
漳浦县制定海西建设十年发展定位
经过十年努力,把漳浦建设成为:①海西重点临港石化产业基地;
②海西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③海西重要的新能源基地;④海西对台现代农业合作基地;⑤海西重要的旅游目的地;⑥生态、宜业、宜居的滨海城市。在发展目标上,确定分三个阶段奋斗目标:第一阶段,到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亿元,力争达到4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30亿元。第二阶段,到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入全省先进行列,财政总收入达到84亿元。第三阶段,到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万元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150亿元。发展思路上,紧紧围绕“海西建设、漳州先行、漳浦先锋”的发展主线,深入实施“两轮驱动、三层面推进”工作布局,以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工作举措及落实力度,加快推进漳浦赶超崛起、强县富民,凸显漳浦在海西建设中的先锋作用。
第五篇: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
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泉州市各界热议抢抓机遇科学发展
海西崛起 泉州先行
2009年05月11日08:53来源:《泉州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来,连续多天,泉州大地上,无论是沿海还是山区,不管是机关干部还是普通百姓,都在为这件大喜事而激动、兴奋;从报纸到电视到网络,海西话题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在“海西崛起”中抢抓战略机遇走前列,加快推进新一轮发展,成为全市上下共同的期盼。
党委政府:泉州当好海西建设排头兵
5日下午,泉州市委立即召开常委扩大会,学习领会有关精神,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与会人士认为,国务院首次出台政策明确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是全省人民的一件大喜事,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发展始终关怀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五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不懈、持续运作的结果,也是全省人民矢志不渝、团结拼搏的结果。这一重大战略,进一步明确海西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的重要位置和我省在海西的主体地位,使建设海西经济区战略从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使福建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服务两岸和平发展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作为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地处海西经济区前沿,具备独特的“五缘”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着支撑带动作用。海西就像一面旗帜,鼓舞着全省全市干部群众奋勇前行。市委常委扩大会要求,泉州各级各部门要百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历史契机,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做好政策对接、项目对接等方面的工作;要充分发挥泉州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致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深化泉台交流合作,加快推进台商投资区、重大台资项目建设和产业对接,力争在“科学发展、四求先行”中走前列、挑大梁;要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广泛凝聚推动海西建设的强大合力,发挥泉州人爱拼敢赢的精神,先行先试,为泉州新一轮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使泉州走在海西建设的前列。
侨乡各地:优势产业搭乘海西新干线
“台湾石化专区经过了八年长跑,本月将正式挂牌设立办事处,开启泉台石化对接新局。”泉港区委书记游祖勇说,海西战略的每一步向前推进,都让台商热情澎湃,信心倍增。专区的启动,正是海西战略的一个有力体现。未来,以泉港、石狮、晋江、南安、惠安等为代表的沿海县(市、区)将利用港口优势,发挥前沿效应,在石化船舶、物流电子、纺织鞋服、建材机械等领域与台湾先进产业更紧密地对接。
而在山区德化,陶瓷的泉台对接已有不少新动作。德化县委书记陈全顺表示,今年德化陶瓷赶赴台湾巡展,并与台湾的陶瓷名镇开展文化交流,旨在打开台湾市场。不久,借助国务院对海西的支持和泉三高速公路带来的时空变化,安溪、永春、德化等山区县也能像沿海一样,发挥茶叶、生物医药、陶瓷、芦柑等特色产业优势,同时打造更多旅游目的地,实现全面发展。
作为中心市区的一员,泉州开发区则对申报台商投资区更有信心。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远东认为,面对来之不易的海西发展契机,开发区将加快申报台商投资区和国家级开发区步伐,打造全国主要台资聚集地和高新技术的产业高地。将来,丰泽、鲤城、洛江、开发区等中心城区将汲取更多国内及台湾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促进优势产业和先进文化交流,为产业提升、港口发展、城市壮大带来全新动力。
部门:用好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
“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申报迎来了最好的契机!”在市外经局局长刘明亮看来,国家赋予福建先行先试的政策,为泉台产业对接打开一扇新门。经过多年发展,泉州市已经形成国内领先的纺织鞋服、建筑建材等多个优质产业集群,为两岸产业对接打下良好基础。“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心愿。
市港口管理局局长吕刚也看到了泉州港的新商机。今后,泉州港将以对台经贸交流为中心,集中发展全方位对台海运直航和港口物流,建设面向全国、服务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和合作发展平台,力争台湾往大陆的货物更多地通过泉州中转交易,大陆往台湾的货物也先在泉州中转交易。
“一个宜居宜业宜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泉州,将以更快的速度崛起。”市建设局局长刘文儒对此满怀期待。泉州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承上启下作用明显。今后,与台湾及浙、赣、粤等相邻区域间的密切合作将为泉州城市发展带来乘数效应,在拓展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泉州都将迎来发展新机。“在福建对台文化交流上,泉州当仁不让地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市文化局局长龚万全认为,海西建设获得国务院支持,将为闽台文化交流提供最坚实的后盾。今后,曾14次登上宝岛的泉州提线木偶将带领南音、高甲、梨园、武术等闽南文化瑰宝频上宝岛,使闽台文化在交流中发展提升。
此外,交通、旅游、农业等也正争先恐后地搭上海西建设这列“希望班车”,泉州发展正迎来最具想象力的黄金时代。
专家:“给政策比给钱更重要”
“政策空间是最大利好”、“给政策比给钱更重要”,海西建设获国务院支持,华侨大学、泉州师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们,期待泉州因此得到更灵活的扶持政策,迈出更大的发展步伐。
此前,在相关部委的政策支持下,率先零关税进口台湾水果、率先开放福建居民赴金门和马祖旅游、率先赴台举办商品展„„一个又一个“全国率先”在福建实现。有关人士相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深化改革开放,赋予福建先行先试的政策,将为泉州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扫除政策性障碍,为泉州台商投资区的申报和泉台产业合作创造机遇。
市政府经济顾问组组长王文泰表示,市委、市政府历来注重做好泉台两地产业对接规划,积极主动与台湾产业对接,现已初显成效。泉州已经形成纺织鞋服、建筑建材、石油化工等多个较成熟的产业链,为两岸产业对接打下良好基础,“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泉州要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完善两岸产业对接规划,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泉州师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院长欧阳钟辉认为,泉州要抓住机会,从政策、软硬环境上承接,充分利用“五缘”优势,吸引更多的台湾企业西移,促进产业的升级。
企业:借东风挖掘新商机
从中嗅到机会的还有泉台的企业。
在中国美旗控股集团决策委员会主席谢秉臻眼中,随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区域的投资成本进一步提高,地处于海峡西岸的泉州,正步步凸显打造新的台商投资聚集地的诸多优越条件。他坦言,将泉州打造成继昆山、东莞之后的国内第三个台资集聚中心,是美旗的愿望,也是很多台商的愿望。
“每位在泉台商都会信心倍增!”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省政协特邀委员郑建良认为,在金融海啸大背景下,海西获国务院支持,泉州的区位优势已经凸显,将吸引更多台商来泉投资兴业,进行产业整合、垂直分工,完善相关产业链,推动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全面发展。
借海西东风加强海峡两岸合作、打造世界名牌的念头在匹克集团总经理许志华的脑海里愈加强烈。他相信,国务院支持海西,不仅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提振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对泉州乃至海西的经济提升都是个好契机。泉州以品牌著称,如果在随后颁布的实施细则中,能看到支持海西做大品牌的内容,泉州企业品牌走向国际的步伐将因此加快。
群众:海西明珠扬帆远航
“海峡西岸春雷到,泉州经济景色好,八闽风卷先行旗,万马奔腾康庄道。”在泉州网()温陵社区论坛,网友“岸礁”在获悉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见这一消息后,即兴写下的一首《春雷》,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
“海西明珠,从今焕发异彩”、“希望泉州借这股东风迅速崛起”、“往前看,加足马力,充满自信向前发展”„„网友留言喊出了群众激动的心情。网友“0709”更是作了一首打油诗为泉州鼓劲:“中央喜事传温陵,俺等网友即抒情,等待春雷终有影,海西泉州一定行。”
激动之余,群众对泉州如何乘着国家支持海西发展东风加快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市民老陈看来,资金总是朝投资环境好、较有竞争力、回报率高的区域集中、流动,海西就是最好的投资环境。海西战略提出以来,产生巨大吸引效应;如今,国家对海西的支持将更有利于泉州发挥创业型城市的支撑带动作用,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拓展效应。(记者 苏兴秋 屈人文 黄小玲 林绿波 陈凌鹭 朱娟娟 谢曦 曾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