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居委会民主法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居委会民主法治工作经验与做法
加强民主法治工作,搞活法制宣教活动
X居委位于无锡市南郊,人口3342人,面积1平方公里,管辖14个居民小组,普法对象达6000人(其中包括4500个外来人员)。我居委在新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监督下,在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司法办的指导下,按照民主法治的总体规划要求,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和全民法制教育,使全社区居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提高了法律意识,自觉地依法律己、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维权和参与管理社会各项事务,高起点、全方位地开展了民主法治和法制宣教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社会效果。
由于民主法治工作的努力开展和认真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同。因此,X居委会先后被市、区、街道授予“防激化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依法治村先进单位”、“人民调解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民主法治目标方略得以实现,主要有以下经验与做法: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管理。
党总支部、居委会认真贯彻落实新区、南站街道关于民主法治、依法治理规划精神,始终把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每年下发关于实施依法治理工作意见的文件,严格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从而确保了民主法治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地按步骤实施。
为充分发挥民主法治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职责,组成了以党总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领导小组人员职责,由领导小组根据年初制定的考核细则年终对各单位、各人员实行考核,依据考核情况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了基层开展民主法治工作的积极性。
200X年3月,我居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下发了《X村委民主法治及依法治村规划》,明确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步骤、方法、组织领导和保障,对顺利实施民主法治工作及依法治村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层层落实,层层发动,确保了法制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落到实处。
二、形式多样的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制意识。
1、成立了近40人的法治骨干队伍,举办了三期法治骨干培训班,结合自身工作和居委法治重点,对他们进行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了法治骨干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了对法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他们深入到居民群众中宣传,在整个居委形成了人人学法、自觉守法的良好氛围。
2、抓好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一是制定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和领导干部年度学法计划;二是对领导干部学法采取在一起集中学习和自学,交流学法心得,检查学法笔记等方式;三是不定期地邀请专家举办法制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就领导干部工作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
3、做好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工作。对中小学生,我们一是坚持发挥法制课教育主阵地作用,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和根据实际教育需要对中、小学生、青少年进行法律、法规辅导,重点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内容,以案释法,对同学们进行警醒教育;二是发挥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关心下一代活动基地的功能作用,多样化的开展对青少年的暑期教育活动,通过参观、讲座、听故事、看录像等形式,让青少年在活动和娱乐中获得法制和道德的学习教育;三是在学校深入开展“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维权和监管;四是制作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图板12块、禁毒宣传图板10块在学校巡回展览,教育他们从小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争做带头守法的小公民。
4、做好普通干部的法制教育。一是制定了居委干部学法考核制度,对居委干部的学法任务做了明确规定;二是利用会议、培训集中辅导,在每年干部冬训时,邀请上级政法部门领导为居委干部进行有关法律知识的大课辅导,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三是专题宣讲,结合新颁布的法律法规邀请专家进行授课讲解,共举办了“新婚姻法”、“宪法修正案”、“行政许可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专题报告会。
5、抓好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工作。我们以服务流动人口为重点,结合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向他们法制宣传,为流动人口提供法律咨询,解答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涉法问题,受到了居委流动人口的欢迎。
6、抓好普通群众的法制宣传工作。民主法治的目标就是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识,对普通群众我们一是送法到村、组,通过发放普法宣传资料,致群众一封信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与他们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利用居委法制宣传栏、黑板报、撑牌等宣传阵地施教;三是多种形式地开展法律咨询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群众受教育面达80%以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遇到纠纷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民事纠纷逐年减少。
7、能够将法制宣传与大型活动、事件相结合。(1)现在我居委面临大量的拆迁任务,为使拆迁群众了解无锡市及新区拆迁的法律法规,做到心中有数,我们向拆迁户广泛宣传新区关于拆迁方面的文件,并制订了《X村农民多层住宅公寓楼购置办法》以及《X村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办法》等拆迁规定,使他们能够了解相关的法律、政策,主动配合拆迁。(2)在防治传染病工作中,我们积极向群众和流动人口开展防治传染病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做到科学防治与依法防治相结合。(3)为配合做好禁建工作,我们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禁建法规,在6.25土地宣传日宣传《土地法》,散发致全居委居民群众的一封信等,配合市、区进行拆违工作宣传,使控违禁建深入人心。
三、依法治理重点,走依法行政轨道。
在开展依法治理工作中,着重抓好了以下几个重点:
1、抓依法治村。统一布署,制定下发了《X居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结合村换届选举,由村向居委的过度,大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条例》,提高村民自治、居民自治水平,使(村)居委会依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把推进村务公开与减轻农民负担结合起来,增强透明度;推进村务公开与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推进村民议事制与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在推进依法治村中,我们规范了村务和财务公开的内容、项目、为村民办实事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依法治村工作的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居委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2、抓依法行政、依法治理。针对新形势下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出现的难点问题,开展依法治理。一是对村巷道路的翻新,绿化带的建设,给居民一个清新的生活环境。联合X环卫站对区域内的卫生死角、坑洼地带等居民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清理、修补,以及粪坑、坟墓等不雅之处,都进行了依法处理;二是与街道爱卫办、卫生监督办对居委的卤菜加工点进行检查,依法查封无工商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的非法卤菜加工点;三是协同街道执法队、村镇管理部门对居委养猪、养鸟、养鸡等影响生活环境的居民户进行清理整顿,有效地打击了危害居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违法行为,整洁了居委的区容环境面貌。
3、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居委先后开展了打击“两抢”和入室盗窃等侵财性犯罪专项斗争,对流动人口实行专项治理,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法轮功”人员的监控管理、转化教育力度,严防邪教组织相互串联、相互渗透,严厉打击上京滋事、扰乱社会稳定的行为。对区域内的不稳定因素,加以控制,对社会不稳定人员,加以普法教育、思想开导。妥善协调处理因拆迁、民事纠纷及企业工资协商等引发的各类矛盾、不稳定因素,为X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为“建设平安X,创建最安全地区”的争创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4、强化法律服务,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依法治理的目的是保障本地区的社会事业和经济健康发展,依托法律做保障,把法律服务不断深入领导干部、企业法人代表、居民群众。一是居委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地方性政策,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二是为企业改制、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法律服务,制定法律文书,参与合同制订的审核鉴定,保障企业改制的规范性、合法性;三是为居委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解答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涉法问题,帮助他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四是积极调解钝化民事纠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8%,有效地维护了居委的社会稳定,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四、规范运行、完善法治,民主法治见成效。
居委民主法治领导小组始终围绕“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努力实现法治社会”这一扎实性的目标开展工作,建章立制,加强对居委依法治理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研究探索,树立典型,多形式地开展依法治理和法制工作,将法制宣传深入人心。在开展反邪教宣传中,我居委利用展板、录像片等形式,具有针对性的向“法轮功”练功者宣传邪教的危害;在对本村流动人口多的情况中,居委流动人口管理站设立了调解室,成立了流动人口协管队伍、调解组织,为他们调解纠纷,并在调解纠纷的同时,宣传法律、法规,教育他们遵纪守法,为第二故乡服务。在抓村容村貌中,成立环卫队伍,抓好宣传和服务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区容环境。居委会还加强了社区的“五个一”工作,成立了法制学校,健全了法制宣传栏和法治辅导员队伍,促进法律进社区的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居民的法制意识得到了增强,邻里和睦,社会安宁,依法治理、民主法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二篇:居委会民主法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居委会民主法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居委会民主法治工作经验与做法
加强民主法治工作,搞活法制宣教活动
X居委位于无锡市南郊,人口3342人,面积1平方公里,管辖14个居民小组,普法对象达6000人(其中包括4500个外来人员)。我居委在新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监督下,在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司法办的指导下,按照民主法治的总体规划要求,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和全民法制教育,使全社区居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提高了法律意识,自觉地依法律己、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维权和参与管理社会各项事务,高起点、全方位地开展了民主法治和法制宣教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社会效果。
由于民主法治工作的努力开展和认真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同。因此,X居委会先后被市、区、街道授予“防激化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依法治村先进单位”、“人民调解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民主法治目标方略得以实现,主要有以下经验与做法: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管理。
党总支部、居委会认真贯彻落实新区、南站街道关于民主法治、依法治理规划精神,始终把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每年下发关于实施依法治理工作意见的文件,严格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从而确保了民主法治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地按步骤实施。
为充分发挥民主法治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职责,组成了以党总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领导小组人员职责,由领导小组根据年初制定的考核细则年终对各单位、各人员实行考核,依据考核情况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了基层开展民主法治工作的积极性。
200X年3月,我居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下发了《X村委民主法治及依法治村规划》,明确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步骤、方法、组织领导和保障,对顺利实施民主法治工作及依法治村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层层落实,层层发动,确保了法制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落到实处。
二、形式多样的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制意识。
1、成立了近40人的法治骨干队伍,举办了三期法治骨干培训班,结合自身工作和居委法治重点,对他们进行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了法治骨干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了对法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他们深入到居民群众中宣传,在整个居委形成了人人学法、自觉守法的良好氛围。
2、抓好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一是制定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和领导干部学法计划;二是对领导干部学法采取在一起集中学习和自学,交流学法心得,检查学法笔记等方式;三是不定期地邀请专家举办法制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就领导干部工作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
3、做好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工作。对中小学生,我们一是坚持发挥法制课教育主阵地作用,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和根据实际教育需要对中、小学生、青少年进行法律、法规辅导,重点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内容,以案释法,对同学们进行警醒教育;二是发挥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关心下一代活动基地的功能作用,多样化的开展对青少年的暑期教育活动,通过参观、讲座、听故事、看录像等形式,让青少年在活动和娱乐中获得法制和道德的学习教育;三是在学校深入开展“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维权和监管;四是制作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图板12块、禁毒宣传图板10块在学校巡回展览,教育他们从小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争做带头守法的小公民。
4、做好普通干部的法制教育。一是制定了居委干部学法考核制度,对居委干部的学法任务做了明确规定;二是利用会议、培训集中辅导,在每年干部冬训时,邀请上级zd部门领导为居委干部进行有关法律知识的大课辅导,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三是专题宣讲,结合新颁布的法律法规邀请专家进行授课讲解,共举办了“新婚姻法”、“宪法修正案”、“行政许可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专题报告会。
5、抓好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工作。我们以服务流动人口为重点,结合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向他们法制宣传,为流动人口提供法律咨询,解答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涉法问题,受到了居委流动人口的欢迎。
6、抓好普通群众的法制宣传工作。民主法治的目标就是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识,对普通群众我们一是送法到村、组,通过发放普法宣传资料,致群众一封信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与他们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利用居委法制宣传栏、黑板报、撑牌等宣传阵地施教;三是多种形式地开展法律咨询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群众受教育面达80%以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遇到纠纷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民事纠纷逐年减少。
7、能够将法制宣传与大型活动、事件相结合。(1)现在我居委面临大量的拆迁任务,为使拆迁群众了解无锡市及新区拆迁的法律法规,做到心中有数,我们向拆迁户广泛宣传新区关于拆迁方面的文件,并制订了《X村农民多层住宅公寓楼购置办法》以及《X村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办法》等拆迁规定,使他们能够了解相关的法律、政策,主动配合拆迁。(2)在防治传染病工作中,我们积极向群众和流动人口开展防治传染病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做到科学防治与依法防治相结合。(3)为配合做好禁建工作,我们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禁建法规,在6.25土地宣传日宣传《土地法》,散发致全居委居民群众的一封信等,配合市、区进行拆违工作宣传,使控违禁建深入人心。
三、依法治理重点,走依法行政轨道。
在开展依法治理工作中,着重抓好了以下几个重点:
1、抓依法治村。统一布署,制定下发了《X居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结合村换届选举,由村向居委的过度,大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条例》,提高村民自治、居民自治水平,使(村)居委会依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把推进村务公开与减轻农民负担结合起来,增强透明度;推进村务公开与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推进村民议事制与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在推进依法治村中,我们规范了村务和财务公开的内容、项目、为村民办实事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依法治村工作的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居委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2、抓依法行政、依法治理。针对新形势下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出现的难点问题,开展依法治理。一是对村巷道路的翻新,绿化带的建设,给居民一个清新的生活环境。联合X环卫站对区域内的卫生死角、坑洼地带等居民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清理、修补,以及粪坑、坟墓等不雅之处,都进行了依法处理;二是与街道爱卫办、卫生监督办对居委的卤菜加工点进行检查,依法查封无工商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的非法卤菜加工点;三是协同街道执法队、村镇管理部门对居委养猪、养鸟、养鸡等影响生活环境的居民户进行清理整顿,有效地打击了危害居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违法行为,整洁了居委的区容环境面貌。
3、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居委先后开展了打击“两抢”和入室盗窃等侵财性犯罪专项斗争,对流动人口实行专项治理,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法轮功”人员的监控管理、转化教育力度,严防邪教组织相互串联、相互渗透,严厉打击上京滋事、扰乱社会稳定的行为。对区域内的不稳定因素,加以控制,对社会不稳定人员,加以普法教育、思想开导。妥善协调处理因拆迁、民事纠纷及企业工资协商等引发的各类矛盾、不稳定因素,为X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为“建设平安X,创建最安全地区”的争创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4、强化法律服务,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依法治理的目的是保障本地区的社会事业和经济健康发展,依托法律做保障,把法律服务不断深入领导干部、企业法人代表、居民群众。一是居委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地方性政策,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二是为企业改制、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法律服务,制定法律文书,参与合同制订的审核鉴定,保障企业改制的规范性、合法性;三是为居委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解答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涉法问题,帮助他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四是积极调解钝化民事纠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8%,有效地维护了居委的社会稳定,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四、规范运行、完善法治,民主法治见成效。
居委民主法治领导小组始终围绕“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努力实现法治社会”这一扎实性的目标开展工作,建章立制,加强对居委依法治理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研究探索,树立典型,多形式地开展依法治理和法制工作,将法制宣传深入人心。在开展反邪教宣传中,我居委利用展板、录像片等形式,具有针对性的向“法轮功”练功者宣传邪教的危害;在对本村流动人口多的情况中,居委流动人口管理站设立了调解室,成立了流动人口协管队伍、调解组织,为他们调解纠纷,并在调解纠纷的同时,宣传法律、法规,教育他们遵纪守法,为第二故乡服务。在抓村容村貌中,成立环卫队伍,抓好宣传和服务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区容环境。居委会还加强了社区的“五个一”工作,成立了法制学校,健全了法制宣传栏和法治辅导员队伍,促进法律进社区的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居民的法制意识得到了增强,邻里和睦,社会安宁,依法治理、民主法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三篇:2011全区民主法治创建工作经验交流观摩会信息
浦口区召开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
经验交流观摩会
为更好地推进全区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创建工作质量水平,促使国家、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申报单位创建工作扎实有序进行,确保申报单位顺利通过各项考核验收,浦口区司法局于近日在司法局会议室召开了全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经验交流观摩会。各镇街司法所、本申报国家、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村(社区)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泰山街道司法所、星甸镇司法所代表、桥林街道西山社区、盘城街道老幼岗社区代表分别就本辖区近年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做了经验交流汇报;区司法局法制宣传科万明就法治创建台账制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关注意事项做了讲解,并与参会代表共同讨论交流;区司法局钱洪洋副局长就全区民主法治创建工作现状做了总结归纳,并从民主法治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工作方法等方面对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了要求与期望;最后,各家参会代表共同观摩了泰山街道桥北社区、沿江街道
路西社区、桥林街道西山社区、盘城街道老幼岗社区、江浦街道白马村、星甸镇石窑村2010和2011“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台帐,彼此交流创建工作方法与心得。桥林街道司法所阮厚铨所长会后感慨道:“这样的活动非常实在非常有效,希望司法局以后多举办此类经验交流活动,促进镇街之间工作沟通,为活跃工作氛围推动工作完善提供平台。”
第四篇:民主法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互为前提,相互推进,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成了改革开放大潮中交相辉映的两道主线。在30年社会主义法治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解决了中国要不要搞法治、要搞什么样的法治、如何搞法治这三个重大课题,明确了中国法治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道路,社会主义法治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推动和保障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旗帜,将法治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奋力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到新水平和新阶段。
【关键字】依法治国; 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民主法治向着“三者有机统一”的方向迈进;立法成绩显著;法律服务日益增多;法学教育迅猛发展.【前言】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方针政策,我国的法律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国家法制化进程发展迅速。
【正文】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理论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重视和实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
一、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国家基本方略和全社会共识。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服务大局为重要使命、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确立。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增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二、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
1982年宪法突出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从1954年宪法第三章改为第二章,放在更加显著的位置。2004年修宪,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成为宪法原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
1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规定县、乡两级人大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人民政府副职领导人员,一律由差额选举产生。为了加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其违法和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人身权是关于人身、人身健康、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等的权利,是享有其他基本人权的前提。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由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讯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刑事诉讼法明确禁止刑讯逼供,对于拘留、逮捕、搜查、取证等涉及人身自由和安全的强制方法和手段作了严格规定。1996年和1997年我国先后对刑事诉讼法和刑法进行了修改。有关人权保障的两点重要修改,一是刑法总则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二是刑事诉讼法总则规定了无罪推定原则。为了保证司法公正,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国家还通过修改法律,改革司法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公开审判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辩护制度、法律监督制度、死刑复核制度、诉讼代理制度和司法救助制度。
重视人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经济权利方面,宪法规定,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还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在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方面,宪法规定,国家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国家建立健全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依据宪法,国家
制定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以保障劳动就业、生产安全和退休、失业职工以及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国家制定了产品质量法、食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沙治沙法等,以保障人民的生存环境和健康权。国家制定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科学教育普及法、体育法等,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知识。
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民主法治向着“三者有机统一”的方向迈进。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依法治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二,依法治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三,依法治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先进文化按照人民的期待和要求进行。第四,依法治国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发展氛围。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为目标,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三大目标。依法执政是党执政转型的三大目标之一,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依法治国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和深化,是从依法治国出发对党执政转型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依法执政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丰富和发展,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应当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以党代政、以党代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一环[1]。首先,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要求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全社会形成尊崇法治的氛围;而依法执政则要求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次,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长期重视政策而轻视法律,依靠政策而不是法律治理国家,依靠人治而不是法治推动社会变迁,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的产生。只有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才可能成为人民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治国理政方略。再次,依法治国为依法执政提供氛围,对依法执政提出新的时代要求。依法执政随着依法治国的发展而形成和不断完善。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伴随的是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的转型。真正落实依法执政,我们党在执政方式上应当实现三大转变:即从主要依政策执政向主要依法律执政转变;从强调严格遵守法律执政向既严格遵守法律、又主动创制和运用法律执政转变;从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与领导国家法治建设分头实施向两者同步推进,统一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变[2]。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促进依法执政,促进党的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不断提出新的时代要求和使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在“三者有机统一”原则和思想的指导下,从实践中探索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循序渐进的成功模式,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路径、内容、原则更加清晰了。
四、立法成绩显著。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目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08年2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29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国务院制定了600多件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近7 0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依照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现行有效法律各部门立法数量的多少来排序,它们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行政法79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34.49%;经济法54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23.58%;宪法及宪法相关法39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17.03%;民商法32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13.97%;社会法17件,占现行有效法律总数的7.42%;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7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3.0%;刑法1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0.43%。
[2]
坚持制定法律与修改法律并重,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关系不断变迁,加之法律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高,导致法律修改的任务越来越重,制定法律与修改法律并重,成为60年立法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现行有效的229件法律中,有71件法律被修改,占现行有效法律总数的31%。按照7个法律部门进行统计,其修改多
寡的排序是:刑法1件,修改1件,修改率100%;民法商法32件,修改15件,修改率46.8%;经济法54件,修改21件,修改率28.8%;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7件,修改2件,修改率28.5%;行政法79件,修改22件,修改率27.8%;宪法及宪法相关法39件,修改7件,修改率17.9%;社会法17件,修改3件,修改率17.6%。从年份来看,现行有效法律的修改情况是:1978—1982年制定法律22件,没有修改法律,制定与修改之比率为0;1983—1992年制定70件,修改1件,制定与修改之比率为1.42%;1993—2002年制定98件,修改33件,制定与修改之比率为33.67%;2003—2008年32件,修改37件,制定与修改之比率为115.62%。
五、法律服务日益增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服务的发展,主要体现了三条主线:一是专业化,即对法律服务人员的学历、专业知识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二是正规化,即加强了法律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在机构设置、职业准入、执业许可、市场监管、纪律惩戒等方面,都加强了规范化建设。三是市场化,法律服务从国家机关逐步转变为社会服务行业,人事管理、经营机制方面逐步实现市场化。我国的律师制度、基层法律服务、公证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均取得了长足进展。[3]
六、是法学教育迅猛发展。
在1977年恢复高考前,全国只有北京大学法律系和吉林大学法律系尚在培养法学专业学生,1978—1987年,中国法学教育进入全面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招收法学本科专业学生的院校从1978年的6所迅速增加到1988年的106所,10年间增长了17.67倍;到1998年,法学院系增加到214所,较10年前增长了2.02倍;截止2008年10月,法学院系达634所,较10年前增长了2.96倍,改革开放30年增长了105.67倍。
1978年,全国6所院校录取法学本科专业学生1 299名,1988年,当年本科在校生达28 325人,10年增长了21.80倍;至1998年,当年法学本科在校生达87 977人,10年增长了3.11倍;至2002年,当年法学本科在校生达264 039人,5年增长了3.00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法学本科在校生在30万人左右,改革开放30年均增长了200多倍。
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研究所)等院校首批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228人。1988年,在校法学硕士研究生达3 847人。1998年,在校法学硕士研究生达12 180人,较10年前增长了3.17倍。截止目前,106所拥有
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的院校设有387个硕士专业点,在校法学硕士研究生60 000多人,在校法学硕士研究生人数较10年前增长了5倍多,较1978年增长了260多倍。
1984年,中国法学博士研究生开始招生时只录取1人。至1998年,在校法学博士研究生达1 340人;至2002年,在校法学博士研究生达4 157人。2008年,中国法学博士毕业生人数1 700余人,法学博士招生人数2 500余人,法学博士在校学生人数8 500余人。据统计,1990 —2004年,在校法学博士研究生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8.34%,高于同期全国各学科研究生在校生数量年平均增长速度的16.82%[4]。近3年,法学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趋于稳定。截止目前,35所拥有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的院校设有111个博士专业点。有13个法学教育机构设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结束语】在过去的30年中,我们明确了中国法治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将法治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奋力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到新水平和新阶段。
注释:
[1] 李步云:中国法治历史进程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2007,(9):34.[2] 杨绍华:十六大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新发展——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袁曙宏[J].求是,2007,(14):41.[3] 汪永清:坚持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学习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J].求是,2005,(2):30~31.[4] 朱景文:中国法律发展报告数据库和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26.
第五篇:岚丰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经验交流材料
民主法治示范村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民主法治结硕果 与时俱进谱新篇
金沙县岚头镇岚丰村党支部书记 黄 玲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有幸被大会安排发言,现将我们岚丰村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情况在此向大会和同志们作个介绍,并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
在此,先作一下自我介绍,我叫黄玲,现任金沙县岚头镇岚丰村党支部书记。
我村位于金沙县东南部,距县城40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组,1041户,3004人,境内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多种少数民族,全村现有党员89名,其中女党员7人,初中以上文化党员45人,少数民族党员5人,预备党员3人,有耕地面积1368亩,其中:田467亩,土901亩。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有机农业发展初具规模。境内有丰富的煤、铁、镁、钾等矿产资源。2007年来,根据司法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紧密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村委会及其下属的治保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把法制宣传、依法治理与村级服务有机结合,依法治村水平得到了提高,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一、加强领导,夯实创建工作基础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是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式。我村高度重视‚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在县司法局、民政局的正确领导和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村成立了岚丰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把依法治村工作列入村支两委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领导。其次是制订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实施方案和责任制,在村、组、户之间建立共创民主法治示范村网络,村干包片、包组,组干包户,并建立和完善了《岚丰村村民自治章程》、《岚丰村村规民约》、《岚丰村村务公开制度》、《岚丰村远程教育学习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开办法制课堂,加强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组织村民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法》、《人民调解法》、《婚姻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培训,使广大村民掌握和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与此同时,还完善依法治村的其他配套组织建设,即抓好村创安办、治保会、调解小组、帮教小组、治安联防队建设,加强其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保证依法治村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同时,为了让村、组干部在广大群众中能起到表率作用,我自已以身作则,要求村民组长及党员在生产生活中做好表率,带动群众积极学习,积极实践,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并对全体党员实行目标量化、设岗定责。我自己出钱组织村、支两委班子到贵州农科所和遵义市余庆县、重庆市江津县、云南蒙自县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养殖项目,示范基地建设、基层组织管理、依法治村等工作,让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转变观念,增强其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党组织建设,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机制,推进民主建设规范化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才能使民主建设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开展依法治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实践中,在民主建设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村民选举法律法规,推进民主选举。紧紧围绕‚四民主两公开‛,严格遵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结果当场公布,保证了选举工作严格依法进行,选举出充分体现民意的班子领导,选举无非剥夺村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无暴力、威胁、贿选、欺骗、伪造选票等来严重破坏选举的行为,为全村的民主管理和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完善村民议事和党员议事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建立和健全了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做到了凡是村里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坚决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按多数村民的意见作出决定。如在村级公路改造、新寨片区人畜饮水建设、文化广场建设的工作中,我组织召开村民座谈会、村民代表会十余场次,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力,激发了村民的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保证了经济发展建设中的社会稳定。
(三)不断扩大村务党务公开,推进民主监督。按照村务党务公开的要求,对日常事项每季度公开一次,对重大事项专题公开,阶段性事项随时公开,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内容上以财务公开为重点,对群众关心的优抚资金发放、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工程建设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公开,使村干部各项管理行为臵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并建立和落实了村干部分工负责、干部值班、财务管理、村干部廉政承诺等项制度,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服务功能,实现了村干清白、群众明白的目标。
在村支两委干部共同的努力下,2008年,我村被贵州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被中共毕节地委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2011年,被毕节地委评为‚全区先进党组织‛,被金沙县委评为‚十佳村级党组织‛等各种荣誉,村支两委干部齐心协力,为构建岚丰的美好明天共同努力。
三、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民主管理能力和村民的法治意识
四年来,我们始终把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民主管理能力和村民的法治意识,营造农村良好的法制环境,作为创建法治示范村的重点工作。
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普法规划和每年的普法计划。在村建立了普法教育网络,做到了村有一所法制学校,一个法制专栏,配备了一套法律图书和报刊和组建设一支法制宣传队伍。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栏等形式,向村民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宣传宪法、农业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宣传农业生产与农村土地承包、家庭婚姻、计划生育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自2008年以来共举办学法培训班11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册,办法制宣传栏25期。通过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二是为保障农民当家作主,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普法与村平安建设相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治安巡逻联防队和警务室工作运转正常。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村内治安热点问题得到及时整治,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得到帮教无再犯罪和违犯监管规定被收监的情况发生。四年来,共调解纠纷56件,调解纠纷受理率达100%,成功率为95%,治安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三年来无新增吸毒人员,无群众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该事件发生,无因民间纠纷引起的非正常死亡和群体性事件发生,无常住人口重大刑事犯罪,村辖区内治安良好,平安村创建显成效,为营造良好的农村法治环境奠定了基础。
三是通过组织文艺演出、远程教育等形式,组建‚文艺法治宣传队‛开展法律进村入户宣传活动,‚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活动,村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健全,实行了村委会向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确保广大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和保障了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村、支两委成员无被评为不合格的村、支两委成员,无村民委员会成员被依法罢免,无党组织成员受党纪处分。同时结合实际,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制定了《岚丰村十二五发展规划》,坚持走生态有机农业的道路,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发展农业与二、三产业有机结合,打造宜农宜居新岚丰。
四、关注民生,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四年来,我村始终把‚发展为了人民‛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察民情、听民声、排民忧、解民难、不断加大惠民力度,努力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社会和谐。
(一)村级经济不断壮大发展。
1、农业种植协会基地:2010年利用岚丰短期实践培训基地和远程教育平台,充分利用我村土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基地+农户+远教+协会+市场‛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在全村范围内充分发挥示范典型引导和带动效应。
2、岚丰村新寨组养殖协会示范基地:存栏生猪500头,年出栏300头。到2013年逐步可达到1100头。实现年收入60万元以上,年纯收入40万元以上。到2013年实现年收入80万元,纯收入60万元。示范基地将成为岚丰村党员群众学习养殖业发展经验的重要场所,将发挥其应有示范带动效应。
3、雄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村级培育形成了以规模较为庞大的‚金沙县雄泰绿色食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这样一个‚农字号‛龙头企业。2008年5月参与了‚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公司与镇计生协会及项目办签订了《实施‚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项目》协议书后,使我们有机会闯出了一条让贫困母亲迅速致富的道路,这就是‚公司+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在短短的两年里,受助对象通过入股分红,每位入股的贫困母亲都分到400至600元不等的红利,共计分发红利61100元,同时,为救助对象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月收入千元以上;‚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项目在雄泰公司的运作模式和运作结果,实现了政府、社会、企业、农户的多赢,2009年5月得到了中央国家机关幸福工程考察团领导的高度称赞和肯定。
由于公司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符合国家‚三农‛政策,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爱护下,通过自身的努力,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公司已经拥有年产10000吨蔬菜加工厂1个、有机蔬菜种植基地2000亩、常规蔬菜种植基地3000亩,为社会提供按劳动就业岗位154个,相继被评为毕节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毕节地区扶贫重点龙头企业、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三〃八‛红旗集体。2010年12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为响应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户居住环境,几年来,我多方筹资十多万元,率领全体村干部发动党员和村民投工投劳改房、改厕、改圈、改灶、建花池、修入户水泥便道和硬化通组公路,通过上级项目资金扶持,硬化通组道路4.8千米,人行步道8.5千米,危房改造75户、新农村改造189户、改厕178个、改圈171个、改灶238户,新建花池145个、沼气池211个,改善村级基础设施方面找到了很多突破口,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也让广大党员群众尝到了甜头。
(三)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在岚头镇老年大学的指导下,成立了岚丰村文艺宣传队,成员多达48名,其中年龄最大的68岁。我自己私人出资2.5万元,为文艺宣传队购买了乐器、服装、道具等必备道具。并亲自参加了文艺宣传队,带领这支队伍活跃在本镇各村及彼邻乡镇的各种大型文艺活动中,积极以表演的形式广泛在农民群众中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让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进入田间地头,入户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家中,深埋在广大农民群众的心中,使他们能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用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法制民主化。同时,在岚丰村集镇中心广场安装音响,召集群众到广场学跳各种现代舞蹈、学唱各类红歌,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让他们更多的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努力营造一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严格守法的良好环境。每到傍晚,广大农民群众,不约而同的集中到广场,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一展歌喉,歌颂党的好政策,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心广场的有效利用,提高了群众娱乐品味和学法、用法意识,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和保障了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甩掉了以前的一些不良陋习,成为岚丰村的一大亮点。
如今的岚丰村,是毕节地区授予的‚小康村‛,是毕节地委的‚先进基层组织‛;我们创办的雄泰企业,是毕节地委确定的‚党员示范基地‛和金沙县的‚远程教育实训基地‛,2009年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同时还是全国‚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先进单位;而我自己亦先后获得‚‘全国、全省三八红旗手’、‘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幸福工程活动爱心使者’‛等多项殊荣
我们通过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乡风文明了,村容整洁了,管理民主了,全村富余劳动力全部实现向集镇和第三产业转移,村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群众生活过得殷实富足,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我将带领村支两委干部用足用活各种优势,大胆进行实践探索,以‚公司+农户+科技‛模式,大力加强有机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有机农业产业化;以远程教育实训基地为载体,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以社区建设为中心,改善村内人居环境,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岚丰村在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法制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迈上更高的新台阶,努力为岚丰谱写出华丽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