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出重点,努力开创新形势下信访工作新局面
突出重点,努力开创新形势下信访工作新局面
今年的信访工作,当务之急就是要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以新的《信访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全力推动《信访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重点抓好信访突出问题的处理解决,努力构建新的大信访工作格局。
(一)深入宣传发动,全力推进新的《信访条例》的贯彻实施。第一,要深入地学习《信访条例》。第二,要广泛地宣传《信访条例》。第三,要对照新的《信访条例》,认真梳理现有的政策措施,该废止的要废止,该完善的要完善,同时要制定配套的措施和办法。加快《信访条例》贯彻落实的进程。
(二)着重控源治本,下大气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省、市联席会议第二阶段的部署和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继续加大解决农村征地,城市拆迁,国有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突出信访问题的力度,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一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在建立健全预测排查,接访劝返等机制的基础上,今年要突出抓好信访听证、督查、复信等机制的建立和落实。三要把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沟通,情绪疏导结合起来,扎实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四要继续全力推动乡、镇、办事处“公开承诺制”和“首问责任制”建设,做到网络畅通,人员配齐,制度落实,工作扎实,真正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把上访群众稳定在当地,从源头上减少信访突出问题的发生。五是要突出抓好集体上访和群体性突发事件特别是越级集体上访的处理工作。
(三)不断开拓进取,着力创新完善大信访工作格局。新的《信访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要求,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一是要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的要求,落实党政一把手抓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职责,既要确保领导有力,又要充分发挥信访部门在信访工作中的指挥,调度、协调和督查督办职能,确保工作到位。二是要按照“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要求,明确各有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具体解决信访问题,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三是要按照“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要求,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政治思想教育等各种手段和方法,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突出问题。
第二篇:努力开创群众和信访工作新局面
努力开创群众和信访工作新局面 当前信访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信访工作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站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高度,对新形势下信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一、深刻认识当前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不断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紧迫感。
二、深刻认识当前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充分发挥信访工作不可替化的重要作用。
三、深刻认识当前社会矛盾的长期性,信访工作必须坚持常抓不懈。
第三篇: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
胡锦涛
(2009年9月18日)
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全党智慧,深入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总结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要举措,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战略部署,体现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适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客观需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制定一份好的文件不容易,把文件落到实处更不容易。全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贯彻全会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第一,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贯彻全会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迫切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迫切要求,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迫切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政治力量纵横捭阖,围绕国际秩序、综合国力、地缘政治、国际市场、科学技术等的全方位竞争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我们党要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掌握主动,领导人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就要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能力,提高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更好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共克时艰,奋力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向前进。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要把这个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关键在我们党。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所以,党的十七大鲜明地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党建工作总体布局。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总体部署,充分运用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更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的干部队伍构成发生很大变化,干部队伍思想、素质、能力出现许多新情况,不少年轻干部缺少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和重大政治风浪考验,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更重要的是,目前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党的队伍的主流,但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
我们党是一个拥有370多万个基层组织、7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建设好这样一个大党任务十分艰巨。党内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客观存在。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出现什么问题就抓紧解决,不能放任不管,否则就会积重难返。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抓紧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第二,充分运用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全国执政6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紧密结合治国理政实践,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进行长期探索,取得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围绕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全党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要求全体党员“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奋斗”。党的八大着重提出了执政党建设问题,为党在全国执政后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的目标,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推动领导干部新老交替,对党的思想、作风、组织进行全面整顿,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的深刻教训,分析党员干部队伍在国内外政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确立了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提出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
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的实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党的政治路线正确、党的建设抓得好,党领导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政治路线出现偏差、党的建设抓得不好,党领导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全会总结概括的基本经验集中体现了党在全国执政后加强自身建设的丰富实践,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这些经验是党极为宝贵的财富,必须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切实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第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动党的建设创新。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这是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说到底是要不断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执政党建设是长期任务,探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是永恒课题。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实效。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关键是要坚持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有其客观规律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把握,有大量复杂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破解。现在,一些党建工作还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得不够不深。我们要在加强实践探索的同时,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任务,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加强党建理论研究和创新,努力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执掌政权的客观规律,深入研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总结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建理论。
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保证。要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违反规定该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方法的运用对提高党的建设水平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我们在探索和运用党的建设科学方法方面取得不少成效,应该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和完善。比如,现在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党的建设提出挑战,也带来机遇。全会提出要办好党建网站、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等等,目的就是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各级干部要学习和熟悉信息网络,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提高运用信息网络进行引导和管理能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既要有决心和信心,也要有科学方法,既要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方法,也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借鉴外国政党的有益做法。
第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特别是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实现大进步大发展。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我们只有勤于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真正担负起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正因为如此,全会鲜明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全党要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我们中央委员会的同志要自觉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做好领导工作的根本途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学得更深一些,掌握的理论和知识更丰富一些,努力作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要在全面系统掌握马克
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走在前面,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要在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上走在前面,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在学习中拓宽视野,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要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走在前面,全面了解和深入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带头探索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紧密联系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开展学习,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减少应酬,挤出时间抓学习,以自己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党全社会形成良好学习风气。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必须落实到基层,每一个党组织都要认真履行组织党员学习的职责。要紧紧围绕服务中心任务,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完善学习制度,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要把组织学习同党性锻炼结合起来,把搞好党员学习作为完善党的组织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党组织既成为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又成为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要引导广大党员树立重视学习、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要把组织学习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带着问题学习、围绕工作钻研,使工作过程成为努力学习、增长才干的过程。要提高学习实效,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在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实效上狠下功夫,坚决避免形式主义、一阵风、一刀切。
第五,加强对党的建设的领导,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决定,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落到基层。对中央已经作出的党建工作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要继续抓紧抓好,不断抓出成效;对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的新的要求和举措,要抓紧研究制定实施办法,切实贯彻落实;对全会决定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方向性要求,要抓紧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早日提出工作方案。要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在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形成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共识。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扎扎实实抓党建,通过抓党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加强各有关部门相互沟通和配合,增强党建工作整体合力。要重视建设高素质党务工作队伍,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选拔优秀人才从事党务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思想、作风、能力都过硬的党务工作队伍。
(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求是》)
第四篇:创新机制 强化措施 努力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好范文原创投稿
近年来,我们立足区情实际,坚持把创新机制推动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要抓手,先后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区级领导接访下访、信访接待大厅、信访工作通报奖惩等工作机制,全区信访工作迈上了新台阶。2010年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4%,全面完成了市上下达的“一控制、三下降”目标,达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无”县区目标。我们主要做法是:
坚持未雨绸缪、预防为先,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一)健全机构,落实责任。我们根据全区人口多、地域广,东西经济发展差距大、基层矛盾纠纷多的实际,制定了《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施细则》,为川塬镇和区级5个重点部门各选派了1名正科级实职领导作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的主任;为西部山区8镇增设了1名副科级领导,专管信访工作。每个镇和区级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了2—3名专职工作人员,做到了全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组织健全、人员落实、责任职责明确。
(二)及时排查,限时化解。坚持村(社区)每周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镇和部门每半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区信联办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每月15日(逢节假日顺延)召开全区矛盾纠纷排查例会,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由区委维稳办、区信联办牵头进行分析归类,逐类研究解决方案,按责任进行交办,限时化解。经过长期坚持,矛盾纠纷在基层的化解率大大提高,减少了信访存量,实现了信访总量逐年下降。
(三)认真研判,分类施策。去年以来,我们全区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98件,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纠纷和问题经过归类、分析、研判,分类施策,认真调处,并做好信访人群思想工作,共化解了586件,化解率达到97%,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来区去市赴省信访人员明显减少。2006年以来,宝鸡高新三期、陈仓现代物流园区等国家重点项目在我区征地2万多亩,由于我们信访工作网络健全,区镇村各级上下联动,积极介入,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全区没有出现大的上访事件,确保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坚持主动介入、突破难点,建立健全领导接访干部下访机制
(一)审视区情,建章立制。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区作为宝鸡大城市东扩的主战场和老工业基地,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区的信访维稳造成了很大压力。面对这一实际,我们通过认真调研,于2008年以区委、区政府文件出台了《陈仓区区级领导接访、干部下访工作制度》,对领导接访责任进行了明确,要求领导“五带头”,即带头执行制度、带头了解情况、带头出面协调、带头集中办公、带头过问督办,构建了一把手亲自抓、相关领导全力抓、部门领导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月10日接访,四大班子领导每周一接访和定期约访。在领导接访中落实首接负责制,做到接访、包案、调查、化解、稳定“五落实”。并把领导接待日制度向区级部门和乡镇延伸,迅速扭转信访工作的被动局面,实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接前梳理,掌握主动。区信访大厅将每周二至周四接访情况,进行疏理、分类后每周五向相关领导或部门呈报,协调安排领导接待,对信访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在问题疏理过程中,对需区级领导接访的问题,由区信联办下发“四书”,即:为信访人下发领导接访通知书,为责任单位下发参与接访通知书,为接访领导呈报接待信访人通知书,领导接访后根据批示,区信联办给责任单位下发督办通知书。明确了包抓领导、责任主体、督办单位,为信访接待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访中联动,情理兼容。针对群众信访中涉及多部门的问题,我们坚持联合办公。在安排区级领导接访前,区信访局根据信访人反映的问题,提前与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沟通,拿出初步处理意见。在此基础上,向信访人发出约访通知,与区级领导、相关部门和信访干部碰头,实现了“四方”现场联合办公,在接访中始终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信访问题得到及时协调和有效处理,让信访人满意而归。2006年以来,我区共清退1480多名代课人员,先后有多人集体上访,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接待,与清退代课人员面对面交谈,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根据信访人的意愿,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按相关政策给予妥善处理,使代课人员息诉罢访,确保全区的和谐稳定。3年多来,区级领导共接待群众来访310件(次),办结率达到了99%。
(四)访后督办,真心为民。为确保每项信访案件得到及时化解,我们不断强化访后督办,按时限和标准有效落实,实行了跟踪督办、定期通报。责任单位按时限结案后,向接访领导汇报处理结果,最大限度地维护信访人的权益。通过督办,使接访领导掌握了办结情况,基层单位增强了信访工作责任意识,信访人的诉求得到了有效解决,达到了“三方满意”。
三、坚持着眼长远、顺应时势,建立完善信访大厅工作机制
(一)高标准建设信访大厅。去年以来,我们认真学习借鉴沈阳经验,区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基金,足额购置办公设备,建成了高标准的信访大厅。信访大厅设有综合接待室、投诉受理中心、城市建设、社会事务、涉农事务、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专项接待室7个,并成立了维稳执法大队、综合信息中心、督查办案室,及时配备充实
了36名工作人员,组织区级13个部门常驻信访大厅,其他部门也确定了专门接访干部,随时参与信访接待工作。
(二)依法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责任。一是统一登记,分类接谈。群众来访先在综合接待室侯访登记,来访群众填写《信访事项登记表》,接待工作人员审核后,将来访人员的信访事项录入信访管理系统;综合接待工作人员根据群众来访事由和诉求,引导来访群众前往有关接访室联合处置。涉及非驻大厅部门信访问题的来访和反映综合性的问题,综合接待员负责接待处置。二是现场受理,立案调处。对相对简单、相关政策明确、可直接答复处理的,当面答复来访人、解疑释惑;对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实行村(社区)、镇(部门)、区信访大厅、区联席会议“四级会诊”调处机制。第一级,对属于各部门职责内的问题,由各部门驻大厅接访室主任直接决定调处;第二级,对涉及多个部门的疑难复杂案件,由大厅分管主任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驻厅接访室联合“会诊”,集中研究、协商解决;第三级,对联合“会诊”仍不能解决的,由大厅主任召开主任联席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及责任主体部门领导专题研究解决;第四级,大厅主任联席会议解决不了的,提交区信访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三是督查督办,法律救助。凡是在大厅内接谈并需要立案交办的信访案件,一律以区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名义办理,并安排专人督办,直至结案。对符合行政复议、仲裁条件或司法调解、诉讼的信访事项,引导来访群众到相应部门反映。如调处不成,引导群众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三)设立解决疑难信访问题专项基金。我区设立了200万元专项基金,对全区重大信访群体中生活困难人员给予生活困难补助,并安排部分公益性岗位解决困难人员生活。由于机制的建立,工作协调到位,近年来困扰我区信访工作的涉军群体、各类清退人员群体相对稳定,避免了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推动了信访工作新机制向前发展。
四、坚持政策激励、稳定队伍,建立健全信访通报奖惩机制
(一)加强督查通报。从2006年开始,每月将该月信访工作情况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连续2个月被通报为后3名的,由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发给限期整改督查通知书,要求被通报的单位写出书面整改意见,提出整改措施,报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审定。连续3个月被通报为后3名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向区委、区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并在年终信访工作考核时扣分降等。
(二)加大表彰奖励力度。2008年,我们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意见》,把信访工作岗责考核中的分值提高了40%,对信访工作考核前三名的单位分别重奖3万元、2万元和1万元。每年开展“十佳”信访干部评选活动,在全区范围内通报表彰和重奖。
(三)提高信访干部政治待遇。在信访工作岗位连续工作三年以上的副科领导,经考核享受正科待遇。并将信访工作岗位作为培养后备干部基地,对在信访工作岗位工作的同志优先列为后备干部,在干部任用中优先考虑,进一步激发了信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近年来,我区在信访工作上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县区和新形势下做好信访工作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信访工作的安排部署,学习兄弟县区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创新机制,狠抓落实,推动信访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shiqv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篇:调整思路、创新机制,努力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调整思路、创新机制,努力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平昌县信访工作的现状及做法近年来,我县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积极探索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准信访工作切入点,从调整思路、创新机制入手,增添信访工作活力,努力提高信访工作的实效和水平,开创了全局抓信访的良性互动局面,信访工作成效显著。近来虽然信访量逐年攀升,但集访、越级访、缠访却逐年下降,集访、群访、越级访较过去同期下降20%,缠访由前年的15人减少到今年的3人,到市以上信访量在全市相对教少。
一、群众信访表现出新的特点
1、信访数量一升二降。去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到县信访共4500件次,比以往同期上升8%,其中来信1950件,增长6%,来访2550人次,增长10%。但信访中的集访、重复访和越级访数量下降,集访仅35批1100余人次,批次和人次分别较前年同期下降25%、18%,越级访和重复访较过去同期下降20%。
2、信访方式多元化。一是采用联名信访方式反映问题。今年以来共80件,占来信总数的4%。二是采用发电报、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反映问题和联络群众集体上访。去年来我县收到反馈电报和电子邮件4件,受理电话信访199件。三是出现拉标语、发传单、贴大字报现象。四是信访人情绪激昂,采取堵党委、政府办公室,拦截领导等方式要求解决问题。来访群众往往期望值高,求决心切。
3、信访内容多领域。一是关、停、并、转企业职工要求解决养老保险、兑现风险金和生活困难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丝绸公司、医药公司、交通等系统。二是机构改革后被清退的临时人员纷纷要求进入养老保险,兑现清退补偿金和原欠发的工资、借款等信访突出。目前表现在治安室人员、成人学校教师、乡企业办人员和计生、林业、国土、民政等行业的清退对象。三是农村部分退休教师要求将超64元福利纳入工资直发,并兑现1993年工资改革时欠发的增加工资,并出现两次规模集访。四是一些被撤乡镇的场镇居民,要求加强被撤乡镇的服务和建设五是一些债权人要求督促乡镇村兑现借欠款,唐巴公路债券持有者,要求兑现债券的信访有所增多。六是一些困难群众、下岗职工、待业人员要求解决生活困难问题的信访有增无减。
4、信访对象多层次。近两年来,信访的群众集中到了干部、企业职工、清退的临时人员、城镇居民,农民信访仅占10%;少数激躁分子也无事生非。
二、形成的原因
1、客观上存在“三大三多”的因素。一是改革力度大,聚集的矛盾多。今年是改革撞关之年,任务十分繁重,责任非常重大,许多历史积淀集约的、体制陈旧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因改革的全方位纵深推进日渐显露。特别是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乡镇债务相对集中,偿还难度增大,乡镇运转困难。被撤乡镇场镇因行政事业机构撤除变得冷落萧条,场镇固定资产相对贬值,影响到小商业主利益。部分偏远村社农民群众办事不便,意见较大,集聚了许多矛盾。二是建设力度大,激发的矛盾多。近年来,我县“三库三站三园三路”建设快速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位居全市之首,今年1-6月,全县gDP实现10.7亿元,同比增长12.8%;工业实现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27.3%;民营经济实现产值(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5.8%;劳务输出17.6万人次,收入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2.5亿元,同比增长29.8%。农民现金收入675元,同比增长21.1%。由于建设力度大,从而激发的矛盾较多,特别是牛角坑水库工程移民、双滩电站林地征占、西城新区房屋拆迁等重点工程建设中矛盾和问题突出。三是利益关系调整大,失利者意见多。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共有31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下马”,1200余名事业人员下岗。企业改制步伐加快,下岗分流人员较多,仅粮食企业和茧丝绸企业两项改革,合计分流企业人员近1万余人。城镇经营管理力度大,去年开始实行淘汰三轮车、分流长安车、开通出租车和公交车。由于利益关系调整,个别业主利益受损,从而怨声载道,意见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