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信用联社信贷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信用联社信贷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为有效规避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近年来,省联社制定出台了多项信贷管理制度和办法,各县级联社立足自身实际,也实行了严格的信贷管理考核办法,全体信贷人员认真执行各项制度,信贷管理日趋规范、信贷质量不断提高。然而,在近期省联社组织的信贷专项检查中,发现基层社信贷管理方面仍存在着
诸多问题,致使信贷潜在风险增加,不良贷款持续反弹。笔者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办法学习不透,做不到融汇贯通。
基层信用社未组织信贷人员对省联社印发的各种信贷制度进行学习讨论,没有吃透文件精神,许多新东西不能充分理解和认识,只凭原有经验办理业务,致使执行中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各级联社虽举办过多次信贷业务培训,但信贷员把培训看作是只写写笔记而已,没有真正掌握新的业务要领,更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甚至个别信贷员连借款合同与担保合同都不会规范填写。
(二)“三查”制度执行不严,做不到真实有效。
一是在贷前调查工作中未能按照调查内容进行调查。信贷人员仅凭借款人口述与报告为依据,主观臆断发放贷款。审批贷款中,仅知道借款人的手机号码,其它情况一概不知。二是个别社到现在仍未执行贷款双人调查、办理制度。只是由一个信贷员前去办理各项贷款手续,回来由另一个信贷员进行签字,致使贷款手续和借款合同存在风险。三是贷后检查不真实。部分信用社主任与信贷员认为贷后检查只是应付差事而已,主要体现在贷后检查报告内容简单、空洞,有的信用社甚至没有贷后检查。四是贷款催收通知书签发不及时,未能较好执行半年签发一次通知书的规定。
(三)信贷档案管理不当,做不到规范完整。
一是信贷档案归档不及时。信贷员在办理完业务登记后,未及时交信贷内勤存档保管。二是信贷档案资料不全。信贷内勤不能按照档案清单内容进行资料整理,存放混乱,造成档案缺项或少项。三是未能执行定时对帐制度。未对信贷档案帐实按照会计原则进行对帐。有的社两个月未对信贷档案帐实进行核对。四是档案要素不全。签章、签字不全,日期填写不规范等。
(四)不良贷款责任不清,做不到管理连续。
部分社借款没有认定好责任人,造成不良贷款管理脱节。特别是信贷人员工作调动原因,造成老贷款无人问津,新的信贷员对不良贷款的管理只是从表面上对超过诉讼时效的向联社申请诉讼。由于责任不明,造成信贷员不是千方百计清收不良贷款,清收措施过于单一,只是把起诉判决做为清收手段,没有按省联社提出的如债权拍卖、委托清收、招标清收、打包处理等方式进行清收。
二、加强信贷管理的对策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立足信用社实际,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一)强化信贷制度学习,做到学以致用。
基层社要制定信贷学习制度,每月必须组织一次信贷员集中学习,对各种信贷知识达到真正掌握、熟练运用。县级联社每年要组织3-4次全体信贷人员集中培训,训后通考,不合格的取消信贷员资格。通过学考、考学,使全体信贷员熟谙各种信贷政策和管理要求,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强化“三查”制度落实,做到执行到位。
一是各县级联社要从岗位职责入手,完善“三查”制度,每一岗位必须对制度承担落实责任,让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贷款贷前调查必须由双人实地调查办理,共同签字负责,决不允许出现单人办理的情况。三是贷后检查不但要对正常贷款进行检查,重要的是对不良贷款进行贷后检查,对落实岗位责任的贷款要求岗位信贷员对岗位贷款作出真实的评价,出具借款形成不良的原因、现状、担保状况、今后处置方式及采取措施,要写出一份完整的贷后调查报告存档并交联社资产保全部。四是做好贷款日常检查。对于公司类贷款要每季度全面检查一次,首次跟踪检查后不足一个月,可免当季检查;低风险(质押贷款、承兑汇票贴现)借款到期后,未归还的要进行日常检查;个人类客户50万元以下,按照借款到期前、延期后及发生不按期结息的客户要进行催收和日常检查。
(三)强化信贷档案管理,做到归整有序。
一是更新观念,落实责任。提高档案员对信贷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依法收贷,降低信贷风险程度和减少信贷资产损失法律依据。同时,落实信贷档案管理员的管理责任,对玩忽职守者进行严肃处理。二是加强对档案员规范化操作、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化被动为主动,提高档案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加大对信贷档案资料收集的力度,确保信贷档案的齐全完整。主管主任对其工作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做到信贷档案资料整理的及时、完整及连续性。三是做好在贷款
本息按期收回后和逾期贷款相关资料的及时立卷归档工作,提高信贷档案管理水平。
(四)强化不良责任认定,做到定责追究。
一是对旧贷款实行“谁在岗谁负责”的管理方式,落实岗位责任人,承担管理、收回、保全资产的责任,彻底杜绝“新官不理旧帐”的问题。二是严格实行借款责任认定。首先,对所有贷款进行一次全面认定。按着
时间划分确定岗位责任人及贷款清收责任人。其次对落实岗位清收的贷款,由信用社将借款落实到每一位信贷员名下,并与县联社签定岗位借款管理责任书,对岗位借款的管理、收回、盘活与保全措施做出管理责任承诺。第三,认定责任人的责任贷款,信贷员及信用社与县级联社资产保全部签订贷款清收责任书,负责贷款的收回。已调离本社,由岗位信贷员及责任人与资产保全部共同签订管理与清收责任书。三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根据省联社李志国理事长在4月17日电视电话会议讲话要求,对不良贷款一定要按照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办法进行严格追究。对经过认定责任的责任人除按照“省联社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办法”进行追究外,还要对责任人按照认定责任贷款的额度每月按金额的千分之十进行外罚。对数额较大或严重违规的贷款按照在岗清收及离岗清收原则进行处罚。
第二篇: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从某一个方面去努力是不行的。既不能脱离农村信用社的实际,不顾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土壤,而简单适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办法。我们应该敢于正视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农村金融环境变化的现实,制定与时俱进的管理措施,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坚持服务“三农”方向,在确保信贷资金安全营运的同时,努力实现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的提高。笔者现就做好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谈以下粗浅看法。
一、存在问题
众所周知,信贷管理工作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因其位置重要、意义重大,所以我们大会讲、小会讲,不断警示每一位干部职工。近年来,舞钢市农村信用社信贷运行总体情况平稳,贷款质量逐步提高,但就全辖信用社整体情况来看,贷款质量不容乐观,仍存在不良贷款占比较高、前清后增、“源源不断”等现象,且部分社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如果我们不引起重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势必会影响我们全辖的整体工作,会丧失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遇,也会阻碍全面铺开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通过结合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梳理,当前信贷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贷新还旧、收息换据、债务置换,将本来有问题的贷款或者说非正常贷款通过这些手段人为转为正常贷款。这些弄虚作假、靠调整贷款形态来应付检查和盘活资金的做法,不仅违反了信贷管理规定和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原则,而且也误导了联社的整体经营决策,为以后的工作埋下了隐患。
(二)信贷管理落后。良好的信贷管理有助于信用社及时识别、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然而从部分信用社的信贷运作的全部过程来看,由于各种原因,信贷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存在问题。
1、信贷档案管理不规范。完整的信贷档案可以帮助信用社提高贷款质量并减少贷款损失。然而有些信用社并没有重视信贷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信贷档案不完整,记录要素不全,信息反映失真,分散管理,没有明确的档案存档、借阅和检查制度等问题。
2、信贷“三查”制度流于形式。从贷前调查来看,有些人员不知道贷前调查从何处入手,没能认真坚持实地原则、多人原则、多方原则、多次原则等,调查报告信息收集不全、不准确。有些信贷工作人员在进行授信调查时经常犯先入为主的毛病,即带着某种假定,并不自觉地把它作为结论看待。结果授信调查就成了印证或取证的过程,必然片面、不客观;从贷时审查来看,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存在,有些审贷委员会成员不敢或者不愿提出异议,结果使信贷集体审批变成了个人审批;从贷后调查来看,有部分信用社把贷款发放出去之后就不管了,一直到贷款到期才去催收,不能及时发现借款人的各种风险。
3、对同一个借款人有多元授信主体。一般来说,对同一借款人只能有一个主办授信信用社,然而由于信用社之间相互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使有些借款人在多个信用社借款,增大了贷款风险。
4、第一责任人制度落实难。信贷理机制不健全,贷款的发放与回收,没有充分贯彻落实第一责任人追究制,平时有些社只注重贷款的收息及总体盘活的考核,而没对单笔不良贷款进行量化考核,对因发放人工作失误导致的风险,没有制定责任追究的可操作办法,致使贷款第一责任人追究制很难落实,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三)信贷人员素质落后。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不能正确分析风险和应对风险,是造成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1、专业能力差。目前大多数信贷人员边工作边学习,零星学过一些信贷管理方面的知识,没有真正系统地学过企业会计、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客观上存在学识水平的先天不足。
2、职业道德差。一是钻制度的漏洞。任何制度、规定都不可能严密到一点漏洞也没有。所以信贷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就必不可少,如果信贷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或企业忠诚意识,就会去补漏洞;反之,就会去“钻漏洞”。是“钻”,还是“补”,对于信用社经营来说效果是天壤之别。二是违规违纪。有些信贷人员利用手中的职权或者不顾信用社的信贷纪律,以贷谋私,向贷户“吃、拿、卡、要、报”,不见好处不办事,严重败坏信用社的整体形象和声誉,挫伤社农感情,发放关系人情贷款、跨区贷款、冒名贷款、垒大户贷款、超权限贷款、私贷公用贷款、自批贷款、先斩后奏贷款等。还有极少数信贷人员甚至伙同贷户一起骗取信用社贷款。三是责任心不强。个别社主任对贷款把关不严,得过且过,放松管理,集体审批流于形式,明知是违规贷款,还审批发放,使信贷管理制度棚架。
(四)制度制定落后。制度供给上的缺陷,使某些信贷人员失去了责任和纪律约束,结果给信用社的信贷资产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
1、对信贷调查人员缺乏制度约束。为部分信贷人员提供了违规违纪发放贷款机会或为他们信贷调查走形式、不负责任提供了环境。
2、人员调动缺乏制度约束。由于部分信用社信贷工作人员调整、调动频繁,导致信贷信息收集中断,责任贷款“推诿扯皮”出现断档,更有部分农户因为此种原因不愿还款。对于贷款责任人调动,许多信用社也没有明确规定责任人应承担什么样的清收责任,往往一走了之。
3、没有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不良贷款的产生,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不会在短期内成为不良贷款。在正常贷款成为不良贷款,或已形成的不良贷款在进一步恶化之前,往往会出现很多征兆。通过建立贷款预警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采取措施,解决或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然而许多信用社没有建立信贷风险预警系统,通常是贷款已出了问题才引起重视。
4、对信贷决策人缺乏有效制度约束。有些信用社从上至下虽然建立了逐级审批贷款管理体制,但实际上还是一个人说了算,贷款集体审批流于形式。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信贷人员队伍建设。“事在人为,人定胜天”是古之名理,“以人为本”是真知灼见。提高员工素质是信贷风险控制的关键要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员工素质是关键,特别是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信贷管理队伍。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把提高职工素质体现信贷管理工作当中,下大力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贷职工队伍。一是要时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职工的责任感、事业心,提高做好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同时要抓好职业道德教育,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树立“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十字行风;抓好员工的法制及遵章守纪教育,做到依法合规、稳健经营。同时,要加强对信贷人员的行为监督管理;二是要提高管理素质,强化道德约束。信贷管理说到底是要人来完成的,有什么样的人员素质,就有什么样的信贷管理绩效。要提高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的能力,就必须有一支具有良好正直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信贷业务知识、丰富的风险识别、控制的经验和能力的信贷管理人员队伍。因此,加强对现有信贷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说是当务之急。要建立严格的双考制度,抓好员工的业务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使在岗人员达到应知应会的要求。三是要培育、打造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树立团结、自信、奉献、必胜的人文精神,把信贷人员感召到“社兴我荣、以社为家”的氛围之中。
(二)强化内控制度建设。信贷管理工作要健康的发展下去,必须要有制度作保障,没有有效的制度,个人的行为就有可能四处游离,影响正常信贷资产运行质量。要用制度作保障,用制度引导信贷工作人员的行为,使他们明白什么信贷行为是可行的,什么信贷行为是不可行的,违反规定要受到什么样的制裁。一要完善贷款公开制度,关口前移,变贷后公开为贷前公开,做到不公开不审批;二要突出“控制风险的三道防线”,完善自控、互控、监控的体系,不仅要“控下”,而且还要“控上”,突破决策层内控的“盲区”,使内控制度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三要从岗位职责入手,完善内控制度。参与信贷管理的不同岗位,职责要分配合理、明确、科学,体现相互制约的目标,每一岗位必须对内控措施的落实承担责任;四要建立健全业务、会计、稽核和监察事前监督协调运转的内部控制制度。要通过严格的贷款责任制和合理的授信授权等制度安排,规范贷款的操作程序,增加贷款发放的透明度,抑制内部违规行为,弱化道德风险影响。加强对贷款管理过程的监督,加大对违规贷款和违规责任人的检查和处罚力度,从根本上遏制不良贷款“非正常”增加的趋势。做到一笔贷款,从发放之日起,就要连续监控,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变化将其划分到适当的档次,并且采取措施催收,必要时停止向同一借款人发放新的贷款。要走出“没到期的贷款就是正常贷款”这一认识误区。许多人正是认为没到期的贷款就是正常贷款,放松了对正常贷款的日常管理,注重更多的是非正常贷款,一旦贷款逾了期、出了问题才会引起重视,然而已是“亡羊补牢”。
(三)实施信贷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实施信贷管理责任追究,将新旧贷款划分成两个部分,对新发放的贷款适用新规定,实行严厉的追究,保证贷款低风险高质量;对历年存量的旧贷款,实行“谁在岗谁负责”,靠清收责任追究逐步收回,从而达到盘活旧贷,增加优质资产总量的目的。一是对旧贷款实行“谁在岗谁负责”的管理。在岗信贷员对旧贷款承担管理、收回和保全资产责任,属于人为造成未能保全而发生损失的贷款,由在岗信贷员承担赔偿责任,杜绝“新信贷员不理旧帐”、“新办法不管老贷款”的问题。二是对新发放贷款实行“三包一挂钩”责任制。即包发放、包管理、包收回,同信贷员的收入挂钩。三是严格实行贷款责任认定,做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对在发放和管理贷款过程中,因违规、失职行为导致贷款风险的,由联社稽核、业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调查核实,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联社贷款责任评定小组确认后,下达贷款风险责任认定通知书,责任人在规定期限内收回贷款本息。对损失数额巨大,责任人无力收回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直至移交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通过完善信贷管理责任追究制,改变以往贷款发生损失后责任不清的状况,增强信贷责任人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确保贷款低风险高质量。四是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对造成贷款损失的应给予处罚,对正确决策带来良好经济效果的给予奖励。有效改善在信贷管理中对信贷员只罚不奖、重罚轻奖的考核办法,调动信贷员发放、管理、收回贷款的积极性。
(四)创新信贷管理机制。一是实施业务创新。拓宽创新思路,要努力开发具有风险转移、风险降低、降低交易成本等功能或多种功能融为一体的金融产品,改善当前信用社金融产品比较单一的局面。二是资产业务创新。别人有的,我们可以申请办,别人没有的,可以自主去办,积极扩大低风险权数的贷款品种。要积极为富裕资金找出路、想办法。要完善期限管理,坚持贷款期限与农产品生产周期相吻合,根据季节、生产期限,实行常收常贷,到期收回,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要扩大服务对,重点支持农户经济、乡镇产业结构调整大户和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三是实施客户中心战略,巩固和稳住一批原有的优质客户,开发一批新的黄金客户,清理淘汰一批劣质客户,对效益高、风险小、前景好的产业,我们要适时发放贷款,通过优化贷款投向带动信用社效益的全面提高。四是创新小额农贷模式,推行“客户经理”和“农户协管员”制度,适度突破授信额度的限度,推行联保贷款等方式,优化小额农贷营销方式组合,保持小额农贷的活力。同时要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资源和对市场的预期,有计划地控制或扩大小额农贷投放量,并坚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原则,以防止风险向单一项目集中。五是实行信贷员评级奖惩制度。改革信贷员工资分配办法,根据信贷员工作业绩确定收入。改变以往信贷员工作业绩好坏一个样、工资多少一个样的状况,有效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六是要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探索不良贷款盘活新路子,对以前形成的沉淀贷款,进行重点攻坚。并且要尝试不良贷款“公开竞价招标”、“打包出售”等盘活新路子。充分调动信贷员盘活不良贷款的主观能动性和贷户还款的积极性。七是坚持“小额、分散、流动”的信贷管理原则。小额是前提,分散是基础,流动是结果,因为小额、分散是安全性的具体表现,安全性愈高,流动性愈大。
第三篇:君山区信用联社信贷管理暂行办法
君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印发
《君山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信用社(部):
现将《君山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君山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暂行办法
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君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规范信贷经营管理行为,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农村信用社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贷款的发放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金融监管、行业管理规章,应当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方针合理确定贷款的投向,优先为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及社区经济的发展服务。
第三条 贷款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坚持为区域服务的原则,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信贷资金自求平衡,不盲目扩张贷款规模,不盲目垒大户,坚持按期偿还的原则,到期贷款未还清之前,原则上不发放新贷款。
第四条 贷款管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和分级负责制,君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可以授权信贷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信用社主任管理贷款。联社主任对理事会负责,信贷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信用社主任对联社主任负责,信用社主管信贷的副主任及信贷管理人员对信用社主任负责。
第五条 本办法所指信贷业务是本联社及信用社对客户提供的各类信用的总称,包括贷款、票据承兑、贴现、或有资产、抵债资产等业务。
第六条 本办法所指信贷人员是本联社及信用社从事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的人员。
第二章 贷款管理机构、权限及原则
第七条 本联社理事会是信贷业务重大经营管理的决策层,负责批准信贷工作制度、目标计划,决定授权、奖惩等重大事项。负责审批经营层所拟定的信贷流程,集中重大交易决策权。
第八条 根据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责权明晰、相互制衡的原则,本联社成立贷款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贷审会),负责大额贷款管理相关事项的审查审批,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考核办法,理事长对贷款业务审批(咨询)实行“一票否决权”,但没有“一票通过权”;按照前、中、后台分开的原则,联社设立业务拓展部、业务管理部、风险管理部三个部门,业务拓展部承担大额信贷业务的开发、受理、调查评估及审批后信贷业务的经营管理,直接参入和组织各信用社搞好贷款的评估调查,对事实认定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准的责任;业务管理部承担制订信贷业务计划、制度办法,履行信贷日常管理职能,审查信贷评估论证材料,对权限范围内信贷业务予以审批对事实的准确性负责、承担权限范围内审批失误的责任;风险管理部承担对联社整体风险控制,对借款人和经营项目进行合规性审查,对其抵(质)押物和保证进行风险控制的合法合规性审查,负责贷款发放后对贷款进行检查监督管理、风险监测和清收处臵等工作,承担检查失误、清收不力的责任。
第九条 审批权限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制度。信用社审批权限根据城乡差别、贷款质量、经营管理水平,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第十条 信用社成立由主任、副主任、信贷员、主办会计等成员组成的贷款管理小组和贷款审查小组(简称“贷审组”,下同),具体负责贷款的三查、监管和清收工作,负责本级授权权限内和超过本级授权权限范围信贷业务的风险及可行性的评估审批、审查上报。实行信用社主任负责制,建立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和岗位职责,并将审贷组成员名单报联社业务管理部备案。
第十一条 实行驻厂(场、司)管理制度。对已建立信贷关系的企业,根据客户经营规模、贷款数量、管理水平等指标派驻驻厂信贷员,负责对信贷项目的监控管理。驻厂信贷员是信贷业务“三包”主责任人,并按季(每季初5号前)以文字形式向业务管理部汇报企业运作及贷款使用情况。
第十二条 建立客户重大经营事项报告制度。对客户发生名称、法
定代表人(负责人)、住所、经营范围、注册资本金等变更,发生承包、租赁、股份制改造、联营、合并、兼并、分立、合资、申请停业整顿、申请解散、破产、发生停产、歇业、被注销登记、被吊销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从事违法活动、涉及重大诉讼活动、生产出现严重困难、财务状况恶化等重大经营事项,信用社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向联社报告,联社接到报告后,将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第十三条 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信贷业务调查、审查、审批各环节主责任人制度,根据主责任人尽责表现,追究相应的包收、包赔和行政、法律责任。
第三章 基本规定 第一节 信贷业务种类
第十四条 贷款是指本联社根据借款人申请,对其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一)贷款按期限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贷款。中长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0年(个人住房贷款除外)。
(二)贷款按用途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是指为解决借款人在正常生产经营、商品流通过程中,临时发生流动资金不足而发放的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一般按生产经营周期确定,原则上最长不超过一年。
固定资产贷款,是指为解决借款人新建、扩建,提高和维护再生产能力,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购臵设备以及土建工程等资金需要而发放的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要从紧掌握,确需发放,主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期限一般控制在3年以内,最长不超过5年。
(三)贷款按方式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从严控制信用贷款。
担保贷款,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
1.保证贷款,是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信用社只发放连带责任的保证贷款。
办理保证贷款,应当对保证人保证资格、资信状况等进行审查,并签订保证合同。
2.抵押贷款,是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办理抵押贷款,应对抵押物的权属、有效性和变现能力以及所设定抵押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物的有关登记手续。要根据抵押物评估值的不同情况,合理确定贷款抵押比例。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最高不超过70%,但以正在建造的建筑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抵押的,最高不超过50%,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住房抵押率,最高不超过70%;森林、林木及林地使用权,最高不超过50%;通用生产设备最高不超过40%,专用生产设备最高不超过20%;存货,一般不超过50%,最高不超过70%;不在上述范围的其他可抵押财产,抵押率由联社参照上述规定中性质相似的抵押物合理确定,最高不超过50%。
3.质押贷款,是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
办理质押贷款,应对质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所设定质押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与出质人签订质押合同,并办理相关的登记或移交手续。质押贷款额不得超过动产质押物变现值的50%,一般不得超过权利质押凭证面值的70%。
第二节 信贷产品的定价
第十五条 贷款利率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上下限合理确定,并在贷款合同和相关凭证中载明,贷款利率实行一年一定。
第十六条 除国务院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决定停息、减息、缓
息和免息。
第十七条 贷款展期利率按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期限利率档次时,从展期之日起,按新的期限档次利率执行。
第十八条 农户贷款实行利随本清计息,其余贷款原则上实行按季结息或按月结息。
第十九条 对计收的利息,借款人不能按期支付的,应按财务会计的相关制度进行核算。
第二十条 经贷款人同意,借款人可以提前归还贷款。提前归还贷款,应当按实际借款的时间计收利息,如合同另有约定,可从其约定。
第二十一条 票据贴现按规定的利率计算贴现息,并在贴现当日从贴现额中收取贴现息。
第三节 借款人 保证人
第二十二条 借款人: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含外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其他自然人或本联社区域内的农户。
(一)借款人申请贷款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农户贷款条件:①信用社辖区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②遵纪守法,信用好,有偿还能力;③从事正当生产经营活动,有可靠收入来源;④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等级评定在“一般”以上,对“级外户”不予贷款。
2、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业等经济实体和自然人贷款的条件。①应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恪守信用,不挪用信贷资金等基本条件;②生产经营项目合法、可行、有效,符合产业政策和当地经济发展规划;③自有资金符合规定比例,借款有计划,用途合理;④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债务清偿力充足;⑤在信用社开立基本帐户或一般存款帐户,接受信用社监督,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按规定办理了营业执照年检手续,同时企业法人按规定办理了贷款卡年检手续;⑥企业按规定己进行
了评级授信,贷款金额控制在授信额度之内;⑦能落实贷款的风险保障措施。
项目贷款还应具备:贷款项目业已通过有权部门的立项,有开工通知;项目完成了开业前期准备工作;在开户社存入项目总投资30%以上的货币资金;项目竣工投产后所需流动资金落实。
3、信贷人员可根据贷款对象的具体情况,提出合法、合规、合理的贷款条件。
(二)借款人的义务
1.应如实向贷款人提供所要求的资料、所有开户行、账号及存贷款等情况,积极配合贷款人的调查、审查和检查。
2.应按贷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和及时清偿贷款本息。3.应接受贷款人对其使用信贷资金的情况和生产经营、财务活动的监督。按期向贷款人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有关资料。
4.申请贷款所需的登记、公证、评估、保险等一切费用,由借款人承担。
5.因实行承包、租赁、联营、股份制改造、分离、被兼并或合并、对外投资及其他原因而改变经营方式或产权组织形式时,应事先就债务落实和还款措施征得贷款人同意后方可实施。
6.有危及贷款人债权安全情况时,应当及时通知贷款人,同时采取保全措施。
(三)对借款人的限制
1.不得在本联社辖区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级信用社取得贷款。2.不得向贷款人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
3.不得套取贷款,相互借贷牟取非法收入或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第二十三条 保证人
(一)必须是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公民,方可作保证人。
(二)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提供保证。
(三)同一债务可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合同不得约定保证份额,由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
(四)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作为贷款保证人: 1.国家机关(各级政府,含村委会等)、社会团体; 2.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 3.企业法人的信用社(授权的除外)、职能部门; 4.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5.家庭成员之间;
6.不具备担保资格的金融机构。
(五)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强令他人为借款人提供保证,贷款人不得指定或强令第三人为借款人提供保证。
第四节 抵押 动产质押 权利质押
第二十四条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一)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1.抵押人所有的房屋(须有两套以上房屋,其中一套可以抵押)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2.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3.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4.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5.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
6.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二)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1.土地所有权;
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本条第(一)项第5条和第(三)项第2条第三款规定的除外;
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
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 5.依法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6.居民个人所有的必须具备的住房及其他生活设施和简单劳动工具;
7.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三)需掌握事项:
1.借款人用财产抵押的,其财产价值折现后应高于贷款本金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之和。
2.以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应当将抵押时该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同时抵押。
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以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必须征得区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批准,抵押确定贷款额度时应考虑抵押变现时需支付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3.用国有资产抵押的,必须由国有资产管理局或主管部门出具同意抵押证明。
用乡(镇)企业集体财产抵押的,必须由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出具同意抵押证明。
用村办企业集体财产抵押的,必须由村民委员会出具同意抵押证明。4.以财产抵押的,抵押人(包括财产共有权人)应出具同意抵押的证明。同一债权有多个抵押人的,应由抵押人分别出具同意抵押证明。
5.用土地使用权和房产抵押的,应验证土地使用证和房产权证原件并登记保管。
6.抵押的财产应参加财产保险。
7.抵押期限根据抵押物的价值变化情况及贷款期限确定。第二十五条 抵押物登记及折现率
(一)办理抵押物登记的部门:
1.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为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
2.以城市房地产或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为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
3.以林木抵押的,为区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
4.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为运输工具的登记和发证部门; 5.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为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局;
(1)抵押物在一地,由所在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2)抵押物在两地,由主要抵押物所在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3)无法确定主要抵押物所在地,由共同上级指定管辖;
(4)在上一级工商部门注册的,由上级委托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
6.以其他财产抵押的,可以自愿办理抵押物登记,登记部门为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证部门。
(二)办理抵押物登记,应向登记部门提供主合同和抵押合同,抵押物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贷款的发放不得早于抵押物登记时间。
(三)抵押物应由登记部门出具登记证明,做为贷款合同附件。贷款归还后,应将登记证明退回登记部门。
第二十六条 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贷款人占有时生效。
(一)用动产提供质押的质物,应具备下列条件: 1.易于保管和变现; 2.须经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3.折现率不得高于质物评估价格的70%; 4.质物的合法性(所有权合法证件)。
(二)金银首饰、玉器、古董、字画等暂不予办理质押。
(三)质物必须参加财产保险,其保险费、评估费、保管费均由借款人承担。
(四)借款人以第三人质物质押的,应由第三人提供书面同意质押证明。
(五)质物有损坏或者价值有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贷款人权利的,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借款人不提供的,贷款人可以拍卖或者变卖质物,并按合同约定用于提前归还担保的贷款。
(六)借款人按期履行债务的或者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贷款人应及时返还质物。
借款人未能按期清偿债务,可与贷款人和出质人协议以质物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质物,所得价款优先清偿所欠贷款本息及相关费用,不足部分仍由借款人清偿。
第二十七条 权利质押(一)下列权利可以质押:
1.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 2.依法可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3.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
目前只办理本辖区内信用社代理发行的国家债券、财政债券和银行担保发行的企业债券,本辖区内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单(核押)和省内银行承兑汇票(核押)的质押。
(二)以权利质押的,应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权利凭证交付给贷款人。质押合同自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对企业自行发行的债券不办理质押。
可挂失的权利凭证,必须由出证机构出具停止挂失登记证明。(三)以载明兑现或者提货日期的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质押的,兑现或提货日期先于借款履行期的,贷款人可以在贷款履行期届满前兑现或提货,并与出质人协议提前用于清偿所担保的贷款或者向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四)权利凭证办理质押时,应将凭证及证件交贷款人保管,贷款人应出具保管证明。
(五)权利折现率的规定:银行承兑汇票、存款单、国家债券,银行担保发行的企业债券质押时,最高不超过票面金额的80%。
第五节 贷款人及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 信用社在本联社授权范围内办理贷款发放,只限于授权责任人(即信用社主任、分管信贷的副主任和信贷员),其它人员不得审批发放贷款。
第二十九条 贷款人的权利
(一)要求借款人提供与借款相关的材料。
(二)根据借款人提供的材料,经过调查核实确定贷与不贷、贷款金额、期限和利率等,不受任何部门或个人的干扰。遇有行政干预,应及时向上一级业务管理部门汇报,待批复后实施。贷款发放后应上报一份贷款材料备案。
(三)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四)依合同约定从借款人账户上划收贷款本金和利息。
(五)若借款人未能履行贷款合同规定的义务,有权依据合同约定要求通知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或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直至从账户扣收贷款。
(六)对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到期的贷款,有权行使诉讼权,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借款人、保证人归还贷款本息,依法处分抵押物、质押物,所得款项用于归还贷款本息。
第三十条 贷款人的义务
(一)应公布所经营贷款业务的种类、范围、程序和利率等信息,并向借款人提供咨询。
(二)应公开贷款的发放条件和审查的资信内容。
(三)在收到贷款申请后,应及时给予答复。短期贷款一般不超过7个工作日,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中长期贷款一般不超过30个工
作日,最长不超过90个工作日。
(四)对借款人的债务、财务、生产、经营情况保密(依法查询者除外)。
第三十一条 对贷款人的限制
(一)贷款的发放必须严格执行银行业监管有关限制性规定。(二)不准发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的贷款(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准发放从事有价证券、期货等投资贷款;不准对未依法取得经营房地产资格的借款人发放经营房地产业务贷款;不准发放用于财政性收支的贷款;不准向企业发放信用贷款;不准向逃废本联社债务的企业发放新贷款;不准对有不良贷款企业及以资抵债企业、抵债资产出租(租赁)经营企业发放新贷款;不准向企业发放月初放、月末收等临时周转贷款;严格控制关联企业贷款,不准对关联企业发放关联企业间担保贷款。
(三)未经本联社批准不得向所辖区域以外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发放贷款,不得受理系统外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委托发放委托贷款。
(四)不得发放贷款用于收取利息。(五)不得在贷款合同之外收取任何费用。
(六)不得泄露其在办理贷款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七)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对其发放贷款: 1.国家明文禁止生产、经营和投资的产品、项目;
2.建设项目按国家规定应当报有关部门批准而未取得批准文件的; 3.生产经营或投资项目未取得环境保护部门许可的;
4.在实行承包、租赁、联营、合并(兼并)、合作、分立、产权有偿转让、股份制改造等体制变更过程中,未清偿原有贷款债务、落实原有贷款债务或者提供相应担保的;
5.超出核定经营范围的; 6.有其他严重违法经营行为。
(八)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原则上不再发放新贷款。1.出现可疑或损失类贷款的借款人; 2.资产负债比例超过85%的;
3.对同一借款人贷款额度超过本联社资本金比例10%的; 4.在信用等级评定中,未核定等级的。
第六节 信贷档案管理
第三十二条 信贷档案是信用社提供、管理、收回信用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包括客户及担保人的资料档案和信贷运作档案,其载体包括文字、图片、盘片、声像等。
(一)各经办信用社要建立信贷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资料齐全、管理有序、参考有据、监控有力。
1、信贷资料档案包括:本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本地区一定时期内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及规划,本地区农、工、商及其他行业经济发展情况;贷款申请书、贷款审批程序、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催收通知书(存根)及展期申请、贷款台帐、监测凭证等原始资料;信贷方针、政策及制度,信用等级评定资料;贷后检查表及分析报告、信贷计划、工作总结资料及有关统计报表等。
2、信贷资料档案按常用类、备查类、参考类、专户类四大类分门别类整理和管理。凡属未收回贷款的原始资料为常用类,按科目分户归并集中,设专夹管理,户额1万元以上(含)的贷款原则上要求一户一档。凡己收回贷款的原始资料为备查类,按清理装订成册,存档备查。凡属农村社会经济情况、信贷方针、政策及制度、贷款单位的基本经济资料、信用等级评定资料、信贷检查总结资料及有关统计报表,均为参考类,应分别装订成册,存档参考。对己处理呆帐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助学贷款、以资抵贷、扶贫帮困贷款、诉讼类贷款等要建立专户类档案。
3、各信用社应设立信贷资料档案专柜,建立档案登记和档案整理及使用制度,并由信贷内勤专职负责整理、调整和管理。信贷员调离时,要办理交接手续。对常用类(未收回的贷款)档案必须逐户逐笔逐项资料造出移交明细表。
4、贷款发放后,经办信贷员应及时按业务操作流程将所有资料整理
入册,移交信贷内勤编制目录后,验收归档。
(二)信贷运作档案指从信贷业务的受理到收回等整个过程的资料,包括贷审会(组)审议、有权审批人审批过程中的有关资料。
(三)建立档案调阅登记制度。设立登记簿,记载调阅批准人、调阅时间等,明确责任。信贷档案不得外借,如因特殊情况需外借时,应经有权批准人批准。重要资料如抵押物权证和质物等应交由出纳部门存放保险柜保管,不得外借,如因特殊情况需外借时,须书面征得联社批准。
(四)定期检查信贷档案管理情况。联社要定期检查指导信用社做好信贷档案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十三条 信贷档案应作为重要文件资料长期保管。信贷档案的销毁根据信贷业务状况,由档案保管部门会同信贷部门商议后共同提出申请,经有权审批人审查批准后,有关部门负责监销。未经批准不得销毁信贷档案。
第四章 操作程序 第一节 企业贷款基本程序
第三十四条 本联社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积极拓展客户,巩固稳定优良客户,限制淘汰劣质客户。
(一)建立信贷关系
建立信贷关系的客户必须符合第三章第三节第二十二条的第2、3点规定的条件。
信用社对有意建立信贷关系的借款人,要及时安排双人(四眼原则)对客户提供的情况进行核实,对符合条件的,经有权人审查同意方可建立信贷关系。
(二)贷款申请 1.流动资金贷款
(1)新发生信贷关系的借款人申请贷款时应提供下列资料: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特种经营许可证、开户许可证(经验证后的复印件);②贷款卡;③经授权的,应出具《法人委托书》或《法定
代表人委托书》;④借款人申请贷款上及前期财务报表;⑤借款人的书面申请报告和《借款申请书》;⑥借款人及保证人基本情况(含公司章程、验资报告、财务主管履历、经济实力、理事会股东大会同意借款或同意抵押担保决议等);⑦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委托人申请贷款的应提供居民身份证(经验证后的复印件);⑧其它有关资料。
(2)原已发生贷款关系的借款人,经调查没有发生变化的,申请贷款时,只需提供第(1)项中的②、⑤、⑥、⑧即可;如有不合理占用贷款和应收息的,应提供纠正、归还情况及还款计划。
遇有下列情况应视同新发生贷款关系:
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变更营业地址或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更换的;
②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有效期满更换新照的。③原信贷资料不齐的。
因实行承包、租赁、联营、股份制改造、分离、被兼并或合并,对外投资及其它原因而改变经营方式或产权组织形式的,应事先就债务落实和还款措施提供相应的有关文书和方案,并补办有关手续。
(3)企业申请贷款属保证担保贷款的,若保证单位无信贷关系的,保证单位须提供以下材料:
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验证后的复印件),经授权的应提供《法人委托书》或《法定代表人委托书》;
②前期的财务报表; ③其它有关资料。
(4)借款人申请贷款属抵押担保贷款的,除按第(1)、(2)项规定执行外,无论新老借款人还应提供以下资料:
①抵押物品清单和抵押物的合法权属证明,包括:房产权证、土地使用权证、机器设备购货发票等;
②抵押物品保险单;
③抵押物品所有权人及主管部门同意抵押的证明。
(5)借款人申请贷款属质押担保贷款的,除按第(1)、(2)项规定执行
外,无论新老借款人还应提供以下资料:
①权利凭证及合法权属证明; ②出质人同意质押的证明。2.项目(固定资产)贷款(1)借款人应提供以下资料:
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特种经营许可证、开户许可证、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管身份证(经验证后的复印件);
②经授权的应提供《法人委托书》或《法定代表人委托书》; ③贷款卡;
④贷款上和前期的财务报表;
⑤项目建议书及区级以上的经委(或发改委)等有权部门的批文; ⑥固定资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 ⑦环保等有关部门的批文;
⑧借款人的书面申请报告和《借款申请书》; ⑨其它有关资料。
(2)下列情况应提供的资料:
①属保证担保贷款的,除提供第(1)项资料外,还应提供《保证人基本情况表》和同意担保证明;保证人无贷款关系的还应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第(3)项之内容;
②属抵押担保的贷款,除提供第(1)项资料外,还应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第(4)项之内容;
③属质押担保贷款的,除提供第(1)项资料外,还应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第(5)项之内容。
3.信用社对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核实后,应及时查询信贷咨询登记系统,准确掌握借款人、担保人的相关信息,核实贷款、担保资格。
第三十五条 贷款调查。实行调查主责任人与协办调查人双人 调查制度。调查主责任人要对调查材料和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并对因调查不实而产生的贷款风险承担主要责任,协办调查人负次要责任。
(一)调查的内容 1.综合调查的内容
(1)贷款单位的概况。①)企业成立时间、性质、资本结构及核算方式、生产经营场所、企业发展概况、信誉状况等;②企业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主要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的学历、资历,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治理结构、技术力量等;③企业发展前景、主要产品结构、生产经营周期、新产品研制开发能力、经营效益等;④关联企业、客户群体的基本情况等;⑤抵押物是否有效足额,保证单位是否具备保证能力等;⑥企业提交的借款申请书及其他资料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等等。
(2)贷款用途及财务状况调查。①贷款用途以及贷款项目的产、供、销是否衔接,购销合同是否合法、有效,项目效益等;②企业还款能力和还款资金来源的构成;③财务报表的分析;④企业流动资产结构情况和资本来源结构情况;⑤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前三年比较情况);⑥企业往来账务情况,即应收、应付款的具体情况;⑦贷款金额、期限是否合理,还款资金来源是否有保证。
(3)企业资信调查。①企业偿还债务的历史记录,有无不良信用现象;②企业以往合同执行情况、履约率情况、有无违约记录;③企业资产的质量和数量,企业实力和在同行业的竞争力等。
(4)借款人对本联社业务发展的贡献度。2.流动资金贷款调查内容(1)保证担保贷款的调查
①保证人提供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与原件是否一致,并在复印件批注“与原件核对无误”字样,核对人签字负责;应提供《法人委托书》或《法定代表人委托书》、贷款卡的是否已提供;
②保证人提供的财务报表是否完整、真实; ③保证人基本情况表是否填写真实、完整;
④保证人是否自主同意担保,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人是否已由本人签字盖章。
(2)抵押担保贷款的调查
①抵押物是否属可以抵押的财产,合法的权属证明是否真实,应提供的原件和复印件是否已提供;
②抵押物所有权人及主管部门是否已同意抵押,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人是否已签名并盖章;
③抵押物折现能否足以抵偿贷款本息及有关费用; ④抵押物是否已办理财产保险并提供保险单; ⑤需调查的其它资料,按第(1)项的有关内容调查。(3)质押担保贷款的调查
①权利凭证是否有合法的权属证明,是否经出具凭证的单位验证并出具盖章证明的《有价证券质押声明》;
②出质人是否同意质押,并签字盖章;
③需调查的其它资料,按第(1)项中的有关内容调查。3.固定资产贷款的调查内容
①项目是否经区级以上的经委或发改委等有权部门批准立项,是否已下达建筑、投资计划,是否开出《开工许可证》或批文;
②项目自筹资金是否到位,来源是否符合规定和真实; ③环保等有关部门是否批准;
④对于固定资产贷款,在调查的基础上,要对项目写出“可行性和不可行性评估报告”;投资较大的项目可邀请上级有关部门一同参与调查;
⑤其它需调查的事项按“流动资金贷款”的要求内容调查。(二)调查的程序
调查主责任人和协办调查人员要深入借款人和担保人实地了解情况。调查应遵循如下程序:
1.听。听取借款人的汇报; 2.查。查实企业相关资料;
3.核。实地验证申报材料中所列内容的真实性和抵押物、质物的真实性,以及保证人的真实意思表示;4.析。分析借款人经营效益及贷款风险。
(三)撰写调查报告
贷款调查报告是贷款决策的重要依据。调查报告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企业基本情况(成立时间、住址、性质、规模、经营范围、业务发展及经营概况);
2.企业管理水平及资信状况(企业负责人经历、能力和业绩、组织机构,运作方式,以往债务偿还情况及合同执行情况,有无重大诉讼事项);
3.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生产经营状况、生产经营周期、存货数量及结构、应收应付账款及递延资产情况);4.贷款用途、金额、期限、还款能力(本次贷款用途、自有资金或企业自筹资金能力,还款资金来源);
5.贷款担保情况(抵押物、质物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变现能力 , 办理抵押物登记或质权人获得质物占管权的可能性,保证单位的保证资格及经济实力、财务状况等保证能力情况);
6.贷款风险评估(发放本次贷款可能承担的风险种类、大小及控制风险的途径及方法);
7.还款的可能性分析:(1)财务分析;(2)评估抵押品和担保;(3)非财务因素;
8.借款人对本联社的贡献; 9.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10.结论性意见(贷款金额、种类、方式、期限、利率或拒贷理由)。(四)调查主责任人签署意见后应将相关资料移送审查部门。第三十六条 贷款审查。实行审查主责任人和初审、复审责任人制度。审查主责任人要对审查的全面性、合规性、准确性负责,并对因审查不严而产生的贷款风险承担主要责任,初审、复审责任人负次要责任。贷款审查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基本要素的审查。借款人及担保人有关资料是否齐备;贷款调查资料是否齐全。
(二)主体资格的审查。借款人及担保人主体资格、法定代表人有关证明材料是否符合规定;借款人及担保人组织机构是否合理,产权关系
是否明晰;借款人及担保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部门负责人有无不良记录。
(三)适用政策规定的审查。贷款用途、期限、方式、利率等是否符合信贷政策规定;是否符合监管限制性比例规定。
(四)抵、质押物的审查。抵、质押物是否符合担保法和有关规定。(五)信贷风险的审查。审查测定的借款人信用等级、授信额度;分析揭示借款人的财务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市场风险、贷款风险等,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审查结束后,撰写审查报告,贷款审查主责任人在报告上签字后连同有关资料移送贷审会(组)。其中审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借款人基本情况,项目背景及可行性,借款人信用及与信用社的合作情况;2.借款人财务、生产经营管理、经营效益和市场评价;3.贷款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4.提出明确的审查结论意见,包括贷款的种类、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担保方式及限制性条款等。
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提出否定意见,将材料退回,并做好记录。对报告的贷款资料不全、调查内容不完整的,可要求上报信用社在规定期限内补充完善材料,补充材料只限一次,否则将材料退回。
第三十七条 贷款审批和咨询
实行两级审批、两级咨询的审批制度,即信用社自主审批权限内贷款,由有权审批人签批;超权限的上报联社,联社按规定程序审批权限内贷款,由有权审批人签批。联社超权限贷款按规定上报咨询。
第三十八条 贷款发放(一)签订信贷合同
所有信贷业务都必须与客户签订省联社统一制式的信贷合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除外)。合同签订应按借款人的申请、审批人的审批意见填写。属担保贷款范畴的,应根据情况签订保证、抵押、质押担保合同。对于一次性审批、分期发放的贷款,可以使用《最高额保证担保贷款合同》或《最高额抵押担保贷款合同》,同时应办理抵押物、质押物登记手
续。
1.信贷合同的主要内容:贷款种类、用途、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担保方式、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违约责任等。对外签订信贷合同由具体贷款社办理。
2.信贷合同的填制要求:(1)合同必须采用钢笔书写或打印,内容填制必须完整,不得涂改;(2)相关条款应与贷款业务审批的内容一致;(3)信用社必须当场监督客户、担保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在信贷合同上签字盖章,核对预留印鉴,确保签订的合同真实、有效。
3.信贷合同的审查。对填制后的合同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文本的使用是否恰当;合同填制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客户、担保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是否在合同文本上签字盖章。
4.信用社应区别不同担保方式,要求客户、抵押人或质押人办理以下事宜 :(1)以抵押担保的要到相关的房产、土地、林业、车辆、工商行政等有权登记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并将他项权证交信用社执管;(2)以存单、国债、债券、保单等质押的权利凭证应办理止付手续或到有关登记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动产质押担保的,要对质押物进行评估、鉴定,取得有关书面证明,质物交接应填制“ 质物交接清单”,信贷部门要与出质人共同签字盖章办理质物交接手续。
(二)填写贷款借据及凭证
信用社应按照信贷合同内容填制贷款借据及贷款凭证。贷款借据要由借贷双方签名盖公章。贷款借据的抬头应根据发放贷款的方式不同填写“保证担保”、“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字样。贷款凭证的大小金额必须相符。分笔发放的,贷款凭证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相应贷款合同的金额。
(三)贷款发放的基本规定
1.贷款合同、借据、凭证的相关栏目必须保持一致,要真实、全面、完整地填写,不得出现应填而不填的现象;贷款合同、借据、凭证上的
签名盖章必须一致。
2.借款人、保证人、抵押人、质押人及其它有关方需要签名盖章的,必须签名盖章,签名工整、印章清晰。
3.信贷合同、借据、凭证内容严禁涂改、挖补、消蚀;借款单位、金额大小写、日期、利率严禁更改,其它内容可以按会计基本制度规定,将错误的用红线划销,在上方填写正确的并由借款人、保证人、出质人等相应经办人员在右端签字盖章。
4.柜台监督人员按有关规定严格复审贷款相关资料和收取抵押担保权证,应拒绝办理违法、违纪、违章贷款。
5.超权限需报批的新放贷款在办好贷款合同、抵押登记等手续后,必须将所有手续报送至联社业务管理部门进行手续审查,由业务管理部出具《贷款发放手续审查意见书》后方可放贷。否则因担保无效造成贷款损失由责任人承担100%的损失赔偿责任。
6.贷款手续中的贷款贷出日、到期日要连贯,不能出现先贷款后申请或审批现象;贷款的发放日、到期日应与贷款合同一致(最高额保证、抵押贷款合同和办理抵押登记的除外)。
7、贷款严禁提现,只许办理转帐。
8、贷款手续办好后,信贷员或信贷内勤要及时录入征信管理系统等系统。
第三十九条 贷后检查(一)对借款人的贷后检查
1.贷款发放后,信贷人员应在一个月内对借款人执行贷款合同情况及经营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检查。经确认,检查发现借款人未按信贷合同的有关约定履行义务的,信用社要按合同约定和有关规定采取计收利息、停止提供新信用、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信用、依法起诉等措施。
(1)贷款余额在100 万元(含)以下的每季度检查一次;(2)贷款余额在100万元至300万元(含)的每两个月检查一次;(3)贷款余额在300 万元以上的每月检查一次。2.贷后检查的主要内容:
(1)查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否正常,企业法人、领导班子有无变更和企业是否发生分立、合并等机构变化;
(2)查表:看企业近期财务报表中资金运用、销售收入、完成利润情况等,是否有重大变化和异常情况;(3)查账:看在本信用社结算和贷款变化情况;(4)查用途:看贷款是否专款专用,有无被挪作他用的情况;(5)对拖欠贷款及欠息户要查明原因,了解其还本付息的计划和资金来源。对有问题的贷款,要写出贷后检查报告及时上报,并将报告存入信贷档案管理;
(6)查抵押物:看抵押物现状及价值有无变化。
3.根据检查情况, 必须按规定撰写贷款分析报告,填制检查表格,记述贷款运用情况、合同执行情况以及评价处理意见,并由检查人在分析报告上签名。贷款检查分析报告连同有关检查表格、资料一并归档管理。
(二)联社对信用社部的贷后检查
联社对信用社部的信贷工作检查内容如下:信贷业务政策、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贷款管理责任是否落实,贷款业务操作是否合规;贷款发放后的检查制度是否落实,检查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报告,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被查部门是否在限期内整改,并及时上报整改情况。
第四十条 贷款到期的处理
(一)信用社部要在短期贷款到期前的1个星期,中长期贷款到期前的1个月,填制一式三联的《贷款到期通知书》,一联发送客户并取得回执,一联发送担保人并取得回执, 一联留存备查。
(二)贷款到期归还时要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期限和还款方式,由借款人主动归还。贷款合同中有直接划收约定的,信用社可按约定从借款人的账户中直接划收。
(三)借款人还清全部贷款后,信用社应将抵押、质押的权利凭证交还抵押、质押人,并做好签收登记。
(四)到期后未归还的贷款列入逾期催收管理,信用社应填制一式三
联《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进行催收,一联发送客户并取得回执,一联发送担保人并取得回执,一联留存备查。会计结算部门从贷款到期的次日起计收贷款逾期利息。
(五)对于早已关停倒闭,借款人已不存在的,应向其主管部门、保证人、抵押人或出质人每年发出《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一式三联,签字盖章后保管。
(六)本金已收回,尚欠应收未收利息的,应签订还息协议,每年发送《应收未收利息催收通知书》。
第四十一条 贷款展期:借款人由于不可抗力或因生产计划变更等因素造成到期贷款不能按期归还的,可以申请贷款展期。
(一)短期贷款借款人应当在贷款到期前10日内,中长期贷款借款人应当在贷款到期前1个月内,向贷款人提出书面申请,是否展期由贷款人决定,并按规定权限逐级报批。
(二)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
(三)已办理抵押物、质押物登记的,一般不予展期,确需展期的应征得抵押人、出质人书面同意和登记机关的认可;权利质押贷款不办理展期。
(四)经批准同意的贷款展期,借贷双方应填制贷款展期协议书,并完善相关担保手续,未完善的,不得办理贷款展期。
(五)借款人未申请展期或申请展期未得到批准,其贷款从到期的次日起,转入逾期贷款账户。
第四十二条 贷款借新还旧(一)借新还旧的条件:
1.借款人的经营状况无不良变化;2.借款人未欠息;3.借款人在信用社的结算往来无明显减少;4.能提供认可的担保;
5.借新还旧应归还原贷款金额20%以上。
(二)借新还旧合同的规范要求
借新还旧贷款申请书和信贷合同、贷款借据中应直接写明“本贷款用于偿还XX合同项下借款人所欠贷款人债务”。借新还旧贷款必须留存原借据作附件,与新借据一同保管。借新贷款不改变贷款原有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原贷款属担保贷款的,还应重新与担保人签订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所担保的贷款是借新还旧。借新还旧贷款利息按在同档次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计收。
(三)审批权限及操作程序
借新还旧的审批权限视同新放贷款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四十三条 其他自然人贷款可比照上述企业贷款操作程序办理。
第二节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条件及基本程序
第四十四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条件:居住在信用社的营业辖区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资信良好;从事土地耕作或者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合法、可靠的经济收入,有清偿贷款本息的能力。
第四十五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程序(一)农户向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二)受理农户申请;
(三)信用社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核定授信额度,对授信农户发放信用等级证;
(四)发放贷款(农户须持信用等级证、身份证办理贷款发放手续);(五)贷款检查;(六)贷款收回。
第四十六条 农户信用等级评定。
(一)信用社应成立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小组,专门负责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评定小组由信用社、村(支)两委负责人、农民代表组成。
(二)信用社应根据自身资金实力,合理核定授信额度,并颁发贷款证。只要在核定的授信额度内,农户凭贷款证、身份证到信用社直接办
理贷款,不需要每笔审批。
(三)信用社应对评定的农户信用等级每年进行年审。对信用发生变化的农户,应及时变更信用等级及授信限额。对随意变更贷款用途,出租、出借或转让贷款证的农户,应及时收回贷款证,并取消其小额信用贷款资格。
第四十七条 信用社建立各类农户贷款档案,定期公开农户信用贷款情况。
第三节 农户联保贷款的条件及基本程序
第四十八条 农户联保贷款条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从事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经营活动;需要生产资金;遵守联保协议;借款人在得到贷款前,应在信用社存入不低于借款额5%的活期存款。
第四十九条 农户联保贷款的程序:
(一)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联保小组并签订联保协议;(二)受理贷款申请;
(三)信贷人员对联保小组成员进行调查;
(四)信用社审定联保小组成员并核定贷款最高额,与小组成员签订联保贷款合同;
(五)开立有关存款账户;(六)办理贷款发放手续;(七)贷款检查;(八)贷款收回。
第五十条 贷款时,按借款额的1%设立小组互助金。小组成员的活期存款和小组互助金存入信用社专户,归小组成员所有。借款人还清贷款本息后,小组成员可自主决定处理存款和小组互助金。
第五十一条 信用社应根据借款人申请的生产项目实际需要确定合理的借款额度。单次借款额度原则上不得超过当地农户的年平均收入。此后,可根据借款人还款情况是否良好,逐次增加借款额度。
第五十二条 农户联保贷款期限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周期确
定,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
第五十三条 农户联保贷款每年检查一次。
第四节 存单及有价证券质押贷款的条件及基本程序 第五十四条 他行(社、局)他人存单及有价证券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凡持他行(社、局)存单要求办理质押贷款的,贷款社要到存入行(社、局)核证,由存入行(社、局)出具不办理挂失、不办理提前支取、到期凭单支取的书面证明,加盖他行有效印章和经办人私章。他人存单及其有价证券办理质押贷款的,存单及其有价证券所有人应当面到场签订质押合同,并在质押合同中注明“贷款到期,借款人不按期归还,愿以本人存单及其有价证券抵还”。同时,存单及其有价证券所有人应在存单及其有价证券背面签字盖章,并将身份证复印件附后。
第五十五条 借款人以自己或他人在贷款社的存单办理质押时,要出具借款人和存单所有人身份证明(经验证后的复印件),经审查无误后,由借款人书面申请,签订质押担保贷款合同,抄列质押物品清单,三方(借款方、质押人、信用社)签署意见后交柜面办理,柜面同时办理存单止付手续。质押贷款的本息之和要小于存款的本息,贷款期限不超过存款期限。质押贷款不得展期、延期。
第五节 其他信贷业务的管理及操作程序
第五十六条 银行承兑汇票的条件及基本程序
按照《君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银行承兑汇票管理实施细则》操作。第五十七条 十大贷款户的监管
建立十大贷款户的监管制度,强化十大贷款户的监管。
1、监管责任:实行信用社主任和责任信贷员(客户经理)双重监管,信用社主任为该信用社十大户监管的第一责任人,联社风险管理部门经理为联社十大户监管第一责任人。
2、监管目标:①确保十大户正常贷款的正常清息,且不增加新的不
良资产;②确保十大户新增贷款有完善有效的担保手续,原有贷款能补办担保的,补办好有效的担任手续;③确保十大户已形成的不良资产能适时进行分类处臵,逐步降低十大户不良资产占比;④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使贷款户自觉遵守本联社的有关规定,接受本联社监督;⑤逐户确立监管目标,确保按户监管目标各项指标的实现。
3、日常监管:①实行专户建档制,建立专户档案,并按期清理、登记,补充档案;②实行按月监测制,按月监测贷款余额变动及贷款收息情况,并按月填制变动情况表,按季分析经济活动和重大决策变化情况;③实行定期检查;④实行跟踪督促制;⑤实行按期约见制。
第五十八条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及操作程序
按照《君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五十九条 呆帐贷款的核销及已核销呆帐贷款管理
按照《君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不良贷款分帐管理办法》和《君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已核销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五章 贷款风险管理
第六十条 本联社信贷市场风险控制遵循中国银行监督委员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的有关准则,将信贷市场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的最大化。
第六十一条 合理确定贷款方式
除5万元以内的(含5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采用信用贷款方式外,其他贷款原则上一律采用担保贷款方式,担保贷款包括抵押、质押、保证三种方式。
第六十二条 贷款风险早期信号监测
在严格贷款的调查、评估、审批等制度,切实办理有效担保同时,还要对贷款建立风险监测防范制度,主要是:
1、财务早期报警信号。如应收款数额急增,资产与负债比例失当,不能按期报送有关报表,账务混乱或财务审计不合格等。
2、管理早期报警信号。如:关键人物、董事会成员或隶属权发生重要变动,对本联社或本联社工作人员的态度变化,缺乏合作,对市场变化反映迟缓等。
3、经营状况早期报警信号。如经营业务变化或经营混乱,出现亏损。
4、企业往来,资信的早期报警信号,如:在本联社的存款余额下降,应付票据延期过多,各种还款来源不能落实,从其他机构取得贷款,或多方设定抵押等。
5、企业机制、体制、产权变动的早期报警信号。如企业实行承包、租赁经营、企业实行整体股份制改造、联营、合并、兼并等。
6、贷款发放后,信贷员要经常跟踪检查,及时向贷款管理小组报告,发现贷款早期报警信号,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不同的报警信号,采取不同的对策,或限期整改,或加罚息,停止发放贷款,收回所有贷款等。特别要注意做好企业转制中贷款债务落实工作,信贷员必须参与实行承包、租赁、联营、合并(兼并)、合作、分立、产权有偿转让等体制变更过程中借款人的债务重组,落实贷款还本付息事宜,或者提供相应担保,坚决制止变相逃、废本联社债务。
第六十三条 以资抵贷的管理
本联社抵债资产管理遵守中国财政部《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以资抵贷必须进行认真审查把关。除借款人、担保人无货币资金还贷,必须以资抵贷才能收回贷款这一特殊情况外,不得办理以资抵贷。
1、只能采取协商、诉讼、仲裁等方式取得抵贷资产。
2、接受以资抵贷先由信用社贷款审批小组集体讨论同意,然后报联社批准。
3、抵贷资产要妥善保管,严禁使用,动产抵贷物资由主办信贷员负责保管,不动产抵贷物资指定专人保管。
4、设立抵贷资产登记簿,由主办信贷员负责登记保管,同时建立以资抵贷专户类信贷档案。
5、抵贷资产未变现之前,不能视为贷款收回,但该笔贷款在收到实物之
日起,不再计息。
6、抵贷资产的处理,必须经信用社贷款审批小组集体讨论,然后报联社审批,通过变卖,拍卖,出租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理,抵贷资产处理损失在2000元以上的,未经过拍卖拍租程序,本联社关系(联)人不得购买和租用抵贷资产。
7、不得擅自将抵贷资产转为自有资产,如确需要使用,必须比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履行报批手续。
具体操作按照《君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抵债资产管理办法》执行。第六十四条 信贷制裁规定
1、建立依法收贷制度。对借款方贷款无故逾期即转为逾期处理,停止新贷款,同时实施行政、经济、法律等办法催收。
2、凡抵押贷款逾期6个月拖欠不还的,信用社可与抵押人协议折价处理抵押物,协议不成必须通过诉讼等方式处理抵押物清偿贷款。
3、在借款人清偿力不足时,凡是办理了保证贷款协议的,应通知保证单位(人)清偿,同时各行有权根据协议直接扣收、处理保证单位(人)提供的保证帐户资金和物资财产,用以抵偿债务。
4、借款人已死亡,其债务的清偿由其遗产继承人依法承担。
5、借款人有违法、违纪、违反信贷原则和借款合同的行为或迹象,信用社应根据情节轻重对其进行信贷制裁。主要方式有:警告通报;按规定加息或罚息;限制或停止发放新贷款;扣收未到期贷款或提前收回贷款,追究保证人清偿贷款本息的连带责任;依法处理借款抵(质)押物;通过司法途径依法冻 结借款企业帐户,强制收回贷款本息。
第六章 贷款管理责任制
第六十五条 贷款审查审批责任划分
联社审查贷款的责任主要是协助基层社在投向、投量上把关堵口,重点审查:①信用社办理的信贷业务是否在存贷比例之内;②审查是否符合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及信贷政策;③审查信用社的调查、评估及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合规、合法。各信用社承担贷款的发放、管理、收回
责任,并对贷款的安全性负全部责任。
第六十六条 实行贷款审批责任分担制
发放贷款时必须填制贷款审批责任书,参与审批且同意放款的人必须分担审批责任,且所分担的责任之和必须等于100%。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或造成损失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审批责任。同时,会计部门必须凭有权人审批的贷款审批责任书办理贷款发放的核算手续。无审批人的,由经办人承担100%的审批责任;对少数人愿意承担100%的,审批责任而其他多数人不同意发放的贷款,不能发放;违者视同发放“三违”贷款处罚。
第六十七条 贷款管理实行主任责任制
信用社主任兼任信贷管理小组组长,是信用社信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信用社信贷资金的安全有效营运和管理承担领导责任,对不同意发放的贷款有一票否决权,但无一票通过权。但对主任同意发放,而多数人不同意发放的贷款,也不能发放。其具体职责是:①负责组织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上级信贷工作精神。对违章违纪发放贷款承担责任。②负责组织编制本信用社的信贷计划;③负责对信贷岗位人员分工并明确职责;④负责组织制订相应的网点贷款管理办法、考核办法和奖罚办法;⑤负责组织信贷管理小组审批贷款,分担贷款审批责任,落实贷款包收责任人,并对审批贷款的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把关,以及负责组织管贷小组,决策其他重要事务。⑥负责各信贷岗位的协调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查处,重大违章违纪问题报联社处理。⑦负责组织抓好“清非”目标的分解和考核,并负责组织清非攻坚。对管理期间丧失诉讼时效的贷款,承担领导责任。⑧负责贷款延期的审查审批。⑨负责责任片内的贷款管理,并承担包收责任,履行贷款管理职责;⑩负责辖内转制企业的债务落实;⑾负责抵贷物资的监管,并按要求处理;⑿负责信贷管理中的其他事项。
第六十八条 实行主办信贷员岗位责任制
①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制订
的各项规章制度;②受理借款人申请书,负责组织贷前调查或项目评估论证;③负责组织呈报超权贷款,并对呈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④负责组织办理贷款发放的有关手续,并对其合法合规性、完整性、真实性负责,并自觉接受和服从柜台监督;⑤检查监督贷款户合理使用信贷资金,预测贷款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反馈调节,对于问题较大的,及时提交贷款审批小组讨论决策。同时经常检查和完善贷后抵押担保手续,货款归社情况,确保信贷资金安全;⑥负责抓好《贷款卡》管理,按照人民银行规定要求,协助贷户办好《贷款卡》搞好年审和登记;⑦受理贷户延期申请,并进行审查,提出个人意见;⑧负责责任片内的贷款管理,承担贷款包收责任,履行贷款管理职责,努力完成收贷、收息、收储及贷款质量管理等信贷考核指标;⑨负责信贷管理工作的检查、辅导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和纠正,较大的问题报信用社主任处理;⑩负责协办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⑾协助主任搞好转制企业的债务落实,并承办有关手续;⑿责任贷款台帐的登记,做到及时、准确。⒀管理信贷档案,对信贷档案的建档、归档、清理、分类、保管及资料的完整性负责;⒁负责填报各种信贷报表,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信贷工作任务;⒂负责信贷资金债权保全,对任职期间,丧失诉讼时效的贷款承担责任;⒃撰写信贷总结及各种分析材料。信贷员的变动,必须报经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同意,并办理岗位审计和监交手续。
第六十九条 贷款管理实行贷款管理责任人制度
所有的贷款存量都必须逐笔落实包收责任人和管理催收责任人,同时,包收责任人或管理催收责任人必须在相关资料上签名;新放贷款必须在贷款发放前落实包收责任人,方可放款。
第七十条 实行柜台监督制,由委派会计负责柜台监督。第七十一条 对新增不良贷款实行责任追究制,原则上由包收责任人负责。
第七章 信贷纪律与违纪处理办法
第七十二条 信贷纪律
信贷纪律是提高贷款质量,减少贷款损失的重要保证,本联社员工必须遵守以下信贷纪律:①不准超比例放款;②不准以权谋私,以贷谋私,索贿受贿,收受各种回扣或手续费。③不准参与经商或参股分红;④不准擅自拆出、拆入资金和委托放款;⑤不准发放自批自贷贷款;⑥不准发放冒名贷款;⑦不准发放化整为零的贷款;⑧不准擅自发放交叉贷款;⑨不准弄虚作假,隐瞒实情,提供虚假情况帮助贷户骗取贷款;⑩不准帐外吸存放款和拆入资金帐外放款;⑾不准担保贷款;⑿不准发放跨省、市地区贷款;⒀不准放贷收息;⒁不准发放人情利率贷款;⒂贷款未还清,不准取走质押物和有关产权证明;⒃不准泄露本联社及客户机密及经济情况;⒄不准有其他违反信贷纪律的行为。
第七十三条 违反信贷纪律,按照相关处罚规定进行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君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信用社、营业部以及南湖分社的信贷管理。
第七十五条 本办法由君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解释和修订。第七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文章标题: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国家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法一例两个办法”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也发生了转变。即:由过去的条例制度到现在的法治;由过去的粗放管理到现在的全方位服务;计划生育的对象不再是被管理者,而是计划生育的主人。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坚持稳定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任不动摇;坚持稳定计划生育机构队伍不动摇;坚持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机制和方法不动摇。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和谋划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人事人才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本文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做一粗浅探讨。
一、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不到位
近几年来给广大群众的感觉是计划生育工作不紧了,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宣传不够,没有很好的宣传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在计划生育转变管理方式上没有引起重视,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安排,人员配备等方面,都不是按照首位工作的考虑。而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计划生育工作负总责任不动摇,再次明确了计生工作的重要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对象面广、文化素质差异较大、层次复杂、年龄跨度大、由于至今没有一个全民性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协调的明确的政策与文件规定,计划生育部门很难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尤其是文艺团体和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单位收费较高,大大限制宣传力度。
2、违反生育政策时有发生
由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部分城市干部职工和农村群众生育观念滞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弄虚作假、偷生、超生,另外还有假双胞胎、假收养等问题依然存在,非法收养增多。按照《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在不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可以由民政、公证和计划生育部门批准收养一个子女,然而部分人为了躲避行政和经济处罚,千方百计把亲生的子女审报为收养、拾养,钻政府的空子。
3、组织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难
在农村传统的生育观念还存在,计划生育工作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村育龄群众。他们整体生活水平低,一年播种、施肥、收割、复种,全靠劳力,农活繁多;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家庭条件不同,一部分人先治富了家里用电磁炉,有的还用柴火做饭,在山区的居民连吃饭的醋都没有;居住环境不同、分散,有的住在交通便利的公路旁,有的住在川地里,有的住在山区,几座山上分散的住着几户人;另外,部分农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认识不够,总是存在抵制情绪,认为是跟他们过不去,对开展的计划生育工作不支持、不配合,发送的资料根本不看,造成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重复工作,但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不见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对流动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存在着不好管理和流动性问题,组织群众不便。
4、技术服务水平低
关爱母亲,关爱女孩奖励扶助等都使工作具有时代性,需要大力宣传。以“服务”为主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人员就是做好整个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人员。但是有些计划生育服务所人员,敬业精神差,服务水平低,只停留在会环检、孕检、放环的简单技术水平上,无法做到对妇科病的全面检查,这与我们所做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严重脱节,技术服务人员不做产前、产中、产后、术后访视,造成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前矛后盾,生搬硬套,对计划生育工作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本来计生站人员就少,再减去技术服务所人员,计划生育工作只能由计划生育专干完成,可计生工作量没有减,以致出现人员分配上过少,心有余力不足的现象。
5、经费保障不健全。
按照国家规定,对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和二女户结扎户享受的优惠政策要不折不扣的落实,但长期以来,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落实的不好。计划生育事业费人均投入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供给等方面落不实,因而远远跟不上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影响了群众实施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其次,计划生育工作是一个循环式工作,而在乡镇一些地
第五篇: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文章标题: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国家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法一例两个办法”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也发生了转变。即:由过去的条例制度到现在的法治;由过去的粗放管理到现在的全方位服务;计划生育的对象不再是被管理者,而是计划生育的主人。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坚持稳定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任不动摇;坚持稳定计划生育机构队伍不动摇;坚持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机制和方法不动摇。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和谋划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人事人才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本文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做一粗浅探讨。
一、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不到位
近几年来给广大群众的感觉是计划生育工作不紧了,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宣传不够,没有很好的宣传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在计划生育转变管理方式上没有引起重视,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安排,人员配备等方面,都不是按照首位工作的考虑。而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计划生育工作负总责任不动摇,再次明确了计生工作的重要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对象面广、文化素质差异较大、层次复杂、年龄跨度大、由于至今没有一个全民性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协调的明确的政策与文件规定,计划生育部门很难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尤其是文艺团体和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单位收费较高,大大限制宣传力度。
2、违反生育政策时有发生
由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部分城市干部职工和农村群众生育观念滞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弄虚作假、偷生、超生,另外还有假双胞胎、假收养等问题依然存在,非法收养增多。按照《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在不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可以由民政、公证和计划生育部门批准收养一个子女,然而部分人为了躲避行政和经济处罚,千方百计把亲生的子女审报为收养、拾养,钻政府的空子。
3、组织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难
在农村传统的生育观念还存在,计划生育工作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村育龄群众。他们整体生活水平低,一年播种、施肥、收割、复种,全靠劳力,农活繁多;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家庭条件不同,一部分人先治富了家里用电磁炉,有的还用柴火做饭,在山区的居民连吃饭的醋都没有;居住环境不同、分散,有的住在交通便利的公路旁,有的住在川地里,有的住在山区,几座山上分散的住着几户人;另外,部分农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认识不够,总是存在抵制情绪,认为是跟他们过不去,对开展的计划生育工作不支持、不配合,发送的资料根本不看,造成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重复工作,但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不见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对流动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存在着不好管理和流动性问题,组织群众不便。
4、技术服务水平低
关爱母亲,关爱女孩奖励扶助等都使工作具有时代性,需要大力宣传。以“服务”为主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人员就是做好整个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人员。但是有些计划生育服务所人员,敬业精神差,服务水平低,只停留在会环检、孕检、放环的简单技术水平上,无法做到对妇科病的全面检查,这与我们所做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严重脱节,技术服务人员不做产前、产中、产后、术后访视,造成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前矛后盾,生搬硬套,对计划生育工作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本来计生站人员就少,再减去技术服务所人员,计划生育工作只能由计划生育专干完成,可计生工作量没有减,以致出现人员分配上过少,心有余力不足的现象。
5、经费保障不健全。
按照国家规定,对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和二女户结扎户享受的优惠政策要不折不扣的落实,但长期以来,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落实的不好。计划生育事业费人均投入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供给等方面落不实,因而远远跟不上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影响了群众实施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其次,计划生育工作是一个循环式工作,而在乡镇一些地区,没有专门设置这一部分专款,造成计划生育方式单一,停滞不前;医疗设备单一,计生技术服务站不能全面给育妇体检、看病。最后,计划生育工作主要由计划生育站的计生专干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去完成。而凡是在乡镇工作过的人员都知道“最苦最累的是计划生育专干,挨骂受气的也是计划生育专干。”而计划生育专干的工资,待遇也很低,有些计划生育站没有经费,没有奖金,下村入户,无论远近,只能徒步。
二、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对策
1、提高领导班子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扩大宣传面。
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基本国策,成立了计划生育法,说明计划生育工作的完备性、重要性。在全局工作中对计划生育工作不能忽略,应该放在首位。在人员分配上给予全力支持,现在计划生育工作是全员管理责任制;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力度,在乡镇中,作为每一名干部,计划生育工作都有自己的责任。一方面,随着乡镇的管理机制改革,税费减免,全局工作重心任务有所转变,计划生育工作则显的更为重要,单凭计划生育站的几名计划生育专干想把全乡、全镇的计划生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是不够、不足的,主要领导要提高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宣传工作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要与优待奖励结合起来,与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结合起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宣传媒体要给计划生育工作以大力支持,扩大宣传面,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是全民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应制定宣传媒体给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协调或配合的明文规定。例如:“文化三下乡”活动中,文化团体可以少编排一些关于计划生育工作内容的节目;广播可以定时少量播放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街道边固定设立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牌,专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内容;电视中可以在屏幕下方出现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内容的字幕,这样即不影响电视节目的播出,还可以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做宣传。通过媒体单位给予配合与发达地区的计生宣传形成一个有机网络。
2、依法加强对计划生育的管理
强化教育,增强干部职工和农村居民实施计划生育的责任感。干部职工计划生育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的生育政策,规范生育行为,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干部群众应彻底转变生育观念,促使城乡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均衡发展;加大政策宣传,消除生育观念上的偏差。我国生育政策的制定是按照一定的特别人群结构、地理、民族、社会经济等进行微观调控,属于一胎的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生育;属于生育二胎的要通过申请审查审批方可生育;属于少数民族的经批准,按少数民族政策可以允许生育第三胎,对政策外生育的,严格按照《社会抚养费征收办法》做出处罚决定,依法征费和强制执行。对在生育上相互诱导,钻政策空子的现象,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加强对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管理,要定点办理各种证照,严格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要求予以执行,认真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企事业单位制定计划生育优待奖励措施,做好与户籍地的信息反馈衔接服务,杜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断层脱节现象。为了更有效的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能否有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持低生育水平等问题。《人口与计划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2006年4月19日,**省人口委员会、**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等联合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通告。
3、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要将计划生育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结合起来,与群众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尽可能满足家庭在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需求,促进家庭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转变。计划生育工作要坚持面向家庭、面向群众、以人为本,就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事实证明,只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做工作,人民是欢迎的。例如:奖励扶助政策,凡是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生育;现存活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年满60周岁。同时,双方各有一个子女(不论男女)的再婚夫妇也纳入奖励扶助对象。奖励扶助金标准:奖励扶助金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整,奖励扶助对象凭身份证和奖励扶助光荣证在当地委托发放机构领取,直至亡故或外迁。使计划生育工作的形式、内容、政策和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能够更好的被群众了解和掌握,变成群众的自觉行为。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计划生育工作才能植根于民众之中,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提高计生服务所人员队伍素质,调动计划生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乡镇改革、人员调整,针对基层工作量大,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选拔有能力,有文化,思想好的年轻干部从事计生工作。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05年11月8日,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新时期最可爱的人”表彰会在北京举行。31人受到表彰。姜淑琴等老先进、是全国52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人口计生精神的集中体现。他们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定理想信念、塑造良好风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名利观,始终以群众要求为导向,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要以他们为楷模,学习他们的优良品格和道德情操,在本职岗位上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再创辉煌,谱写出更加壮丽人生篇章,同时,加强乡镇、站人员工资管理,制定绩效分配管理办法及奖惩标准,加强村(居)计划生育管理,落实好村(居)计生专干和自管小组长的报酬,从而调动计划生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计生服务人员可以划分到医院、卫生院。一方面,壮大卫生系统队伍。另一方面,便于技术服务人员提高医疗水平,创造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使他们的专业学有所用。或服务所人员到医院进修提高医疗水平,竞争上岗,真正的把服务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培养一支业务精、纪律严、素质高的计划生育工作队伍,从而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5、加大资金投入,为居住地计生管理提供物质保障
为确保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化,必须解决经费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计划生育事业费已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要保证事业费投入到位和使用的两个效益最大化,在管理形式上应“下管一级、分类划拨、专款专用”。为了使计划生育经费不被挤占,应设立计划生育专项经费,如独生子女享受的优惠政策、二女户的养老保险、奖励扶助资金,以及其他社会保障金,全部通过银行兑现,这有利于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的开展。社会抚养费等依法上缴国库的资金由县设专门银行帐户,取消收费中间环节,群众直接到银行缴费,用于计划生育扶助奖励、宣传教育、优质服务、科学管理等人口社会福利事业。构建以市计生指导站为龙头,镇乡中心服务站和医疗单位为纽带,镇乡一级服务站为基础,村卫生室为依托的阶梯式计生技术服务新体系,分别规定和完善医疗单位、计生服务站、村服务室在开展计生技术服务时人员、用房、项目、制度等方面的要求。把服务站分为一级站和中心服务站,明确一级站主要承担咨询指导、宣传教育、妇女生殖健康指导与随访等服务;中心站主要设立门诊、B超、视听、宣教、休息、化验室和手术室,配备先进的辅助检查设备等,打造“温馨、舒适、精致、优质”的服务环境。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工资必须保证,并稳中有升,才能使计生队伍健康稳定的发展,从而达到有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持低生育水平的目的。
《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