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调查报告(共5篇)

时间:2019-05-12 14:3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信息技术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信息技术调查报告》。

第一篇:中学信息技术调查报告

关于永嘉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调查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卿化梅20080511796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成为每一位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工具。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全面普及,从学生的发展来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到底现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如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重庆市铜梁县永嘉镇永嘉中的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学校名称:永嘉中学

学校地址:重庆市铜梁县永嘉镇

该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构成有一定的了解,并学会基本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pt等的基本应用,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概况:学校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不重视,仅初

一、初二开设有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每周只有一节,共有计算机老师2名。该校拥有电脑数量有限,上课时两到三人共用一台电脑。课堂上老师很少讲课,课堂纪律差,学生不听老师安排,老师准备也不够从分。同学们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如画图,或者玩小游戏等,很难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可见该校信息技术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使用教材:《信息技术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校使用的是循环教材,每学期期末教材都要回收以供下一届使用)

计算机老师主要工作:除平时上计算机课外,计算机老师还需负责学校学生饭卡的充值,机房电脑的维修,和校内网站的建设和管理等。

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很差,很多初三学生对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对基本的办公软件也不会操作,没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老师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

计算机教授学生的软件有:office系列软件,如Word、excel、ppt.记事本基本应用,即开始菜单中一些windows自带的软件,如计算器、记事本、画图和录音工具等。

教学技能情况:教师教学技能较差,没有将知识有效的的传授给学生,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也不够,课堂纪律有待加强。

讨论与建议:通过上面的调查,发现该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可能是由于信息技术并没有纳入考试的范围,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对该课程不重视。该校的软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如计算机,教学软件等的投入较少。学校缺少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有待完善。要解决

(共 2 页,第 1 页)

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升,要让同学和老师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提高全校老师和同学的信息素养。

2011年2月25日

(共 2 页,第 2 页)

第二篇: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调查报告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调查报告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21 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不能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提供支持,就会使学生被信息化社会所淘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并且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信息技术课程能使未来的社会成员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 这样才能有利于人的素质不断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提升公民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培养已与读、写、算等能力一起构成新时代学习者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生学习、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使学生提高自己在知识方面的竞争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信息技术中有关技能的学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就使学生更能主动的去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信息时代国家发展国际竞争力所需人才的关键,也是蕴含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可见,在中心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调查目的随着历史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受多种因素影响,人们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加强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首先必须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来实现。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是否良好且得到重视是急需进行调查的。当今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存在诸多阻力和问题。

1、信息技术学科不高考,不受重视。

信息技术学科,早期是以计算机学科的身份出现,那时根本没有教学大纲,只要学生一学期摸两下电脑,会打打字就行了,所以那时也谈不上重视。自从2001年以来,国家把信息技术确立为必修科目,这样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在上硬件,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也应运而生,而且这些教师的绝大多数任务仍然是使用、维护设备。信息技术教学其实还是和劳动技术等差不多,所以还是未能得到重视。信息技术学科不会像语文数学那样让学生进行题海学习,影响高考的成绩,进而影响学生的人生。所以从学生自身也不会对信息技术学科下多大功夫。

2、信息技术课程在各个重点与非重点中学,城市与乡村,发达与不发达地区存在差异。我们说的硬件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主的教学设施建设,软件指可供教与学的各种资源建设。有许多学校建成了多媒体网络机房,有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但机器数少于学生数,使得在上机练习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事做,影响教学效果。有的学校只建有单机机房,没有建成网络机房,个别学校现有的微机房仍是以前的486机器,且都是4MB内存和120M~540M硬盘,无法安装教学必须的软件,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较少。相比落后的硬件环境,软件资源更为贫乏。学校在建设校园网的时候基本上是关注硬件,对配备相应软件和人员培训却关注很少。形成“硬件硬,软件软”的现象。调查中我们没有发现有能够自己开发CAI课件或购买一些精品教育软件的学校,也很少有学校利用网上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教学和学

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即使有些学校具有相应的硬件环境,在缺乏软件资源的条件下.也很难发挥作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很少有教师会综合使用学校现有的信息化环境上课。

综上所述,调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解决正是我们本次调查的目的。

三 调查方式问卷座谈会议交流其他信息反馈

四存在的问题师资力量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门高耗课程,它的开展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作 后盾。然而,我们所看到的中学电脑室的现状是:(需要的数据)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建设还局限于添置硬件设备、网络建设滞后的层面上。部分学校电脑没有联网,导致城市优质教育信 息资源无法通过信息化基础设施传送到农村地区实现共享。在有限的条件下,学生的信息工具、信息技术使用技能较差,绝大多数学生只会计算机的开关、文件存 取、简单文字处理等基本操作,尚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更不可能从网络上获得学习资源。在我们学校情况相对挺好,配备两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具有将近60台电脑的微机房还配备网络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不过不少班级还是没办法做到一人一机的教学,这样开展教学比较麻烦,很多时候要花时间来安排学生的位置以确保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使用电脑。从我们学校七年级学生 情况来看有%的学生都没有接触过电脑,讲课时有很多学 生都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每次课老师都要走到学生当中辅导甚至手把手教学,而班级人数多、资源不足难以保证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进度与质量。

2学校重视程度

一是学区学校对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缺乏足够认识,有的学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缺乏组织领导,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人领导,造成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二是教育观念转换滞后,虽然我们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去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在他们看来,前途与素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三是管理机制跟不上。很多学校的领导对这门课认识不够,加上自身对计算机接触不多,所以很少去关注,致使一些学校软硬件的配置不能保证教学的需求。现在虽然把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很多学校领导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也很模糊,所以导致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身兼数职,不受人重视,把大多数时间耗在教学以外的杂事上,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

3硬件环境、有资料显示,我国县镇级以下的农村中小学有50万所,在校学生1.5亿,占全国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80%以上。这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与

城市相比严重不足,差距甚大。据统计,北京市平均每13.2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我省平均每93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就XX县而言,全县5540名教师、11万学生,教学用计算机还不足800台。全县29所初中只有条件较好的14所学校建成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305所农村六年制小学中仅有1所项目学校建成多媒体计算机教室,6所学校建成了卫星地面接收站。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教师、学生的信息工具、信息技术使用技能可想而知。绝大部分只会开机关机、文件存取、简单的文字处理等基本操作,尚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更不可能从网络上获取教育资源。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致使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举步维艰。

五 改进建议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席卷全球的信息化建设浪潮,我国社会的全面信息化已经逐步走向现实。我们看到,信息化发展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社会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然任务。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 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 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其操作性和实践性强,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上机练习之 后,学生才能掌握信息技术。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关注、共同探讨,通过实践教学发现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 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二是要把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进 而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艰难困境,必须从根本上解决。

1、落实资金渠道,切实解决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缺乏资金投入的问题,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一是完善“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中央、省、市、县各级对义备教育,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只有经费总体投入增加了,才能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留有相对较宽松的经费余地,这是解决普及工作经费不足的治本之策。二是必须明确普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机制。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所需经费应与农村中学危房改造一样纳入县以上各级政府财政专项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逐年有所增加。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被称之为基础教育的第二次跨越式发展。如果不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专项资金投入机制,这次发展将完全失掉了可行性。

2、调整政策,为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开设松绑。要充分保证中学生平等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权力,必须改变“一费制”不能征订信息技术教材的现象,应将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列为必订科目。

3、建立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贫困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对口扶持机制。由各级政府规定扶持对象、扶持时间,通过扶资金、扶设备、扶技术、扶师资等方式减轻贫困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压力。

4、建立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的培训机制,逐步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

5、明确政府职责,加强专项督导。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要与“普九”工程一样,列为地方政府行为。同时,通过对地方的普及工作进行定期的专项督导,使地方政府充分地履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职责,从而推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研制新的课程指导纲要

1、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 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 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 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 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2、选择适切国情的课程结构

(一)模块设计的理念

1.在共同必修的模块基础上设计选修模块中学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基础性。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信息社会的进程加快, 使得信息素养成为未来社会全体公民必备的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而且这种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

术课程作为国际范围内的新兴学科, 其价值认同、学习环境、教师力量等方面发展状况各地相当不平衡, 在国家课程中设置共同必修的基础模块有利于教育均衡的实现和学科课程的 建设。同时, 为体现中学课程的选择性, 在共同必修的模块基础上设计若干选修模块。

2.必修模块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必修模块为全体中学学生共同学习的基础内容。其内容 选择首先体现出整个信息技术课程最为基础的部分, 同时它还要成为各个选修模块的基础。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与后续选修模块的衔接性、重复度等。另外, 必修模块在突出信息技 术的同时兼顾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学方面, 与选修模块比较而言考虑较多。

3.选修模块的划分以技术为主要线索

信息技术领域宽泛, 发展日新月异, 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而学时(学分)又有一定限度, 所以选修模块的划分主要依据了信息技术的基本分类。此外, 这种设计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

三:改进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各中学,在初中阶段根本没接触过计算机,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是一片空白。在教学中,我们全方位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向学生演示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增加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和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欲望。上网聊天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因而学生在学习汉字输入时,教师可以开放聊天室让学生尽情聊天,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这种技能。

2.改进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生,是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1)改革教与学的过程,增强教与学的有效性。在传统的教学中,当学生做完作业 后就直接把作业 交给教师,对于学生作业 的评价也是由教师一个人完成的,其它学生无法参与。而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环境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网上看到其它同学的作业,并能通过网络对别人的作业 提出帮助性的反馈意见。而且教师可以把对每个学生的反馈意见保存在网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把累积的反馈意见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参考。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某个学生的作业 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个别反馈,学生收到教师的反馈信息后,如果没有完全理解,则还可以继续与教师交流,直到完成对问题的理解。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使

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我们能够尝试进行“局域网的教学模式”,达到了人机交互双向多向互动式的教学目的,大大提高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数量、质量、速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我们在课堂上应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由几个兴趣、个性、学习倾向、学业成绩等几个方面相近的学生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使课堂教学更加民主、科学。

(3)应用“个别化教学,个别化辅导”的模式,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适应每个学生现有的水平。一些农村的学生,以前都没有接触过电脑,一下子接触感到很突然,不知所措。当他们看到一些城镇学生熟练地操作电脑时,他们更感到自己的差距。有时,一些学生迅速敲打键盘发出的声音对这些农村的学生更是产生了刺激。因则这种个别化教学辅导的模式对农村的学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3.利用计算机辅助信息技术的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利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教育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即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师执行教学。CAI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往往人们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CAI只是用计算机来辅助其它学科的(不包含计算机学科)教学活动,其实,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利用计算机来辅助信息技术的教学收到良好效果。比如,在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时,我们让学生拆开一台计算机或组装一台计算机来增加学生对硬件各部分组成的感性认识,有时我们通过展示一台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让学生认识各部件名称。但是计算机的发展相当迅速,硬件的各部分型号、种类繁多,我们无法一一展示给学生,我们就找到它们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如今年的新教材《信息技术》就有随课本发行的光盘,有许多是硬件方面的资料,我们就借助它辅助我们的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4.营造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

当前,以多媒体和Internet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学生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因而,要让学生能一同了解课本以外的信息、一同进步。我们根据学校现有网络环境,尽可能开放计算机房让学生学习;组织计算机信息小组,向学生推荐好和计算机刊物和最新信息资料;组织“信息技术沙龙”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学习心得的机会。

5.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积极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选拔优秀的计算机学科教师担任教练。我们采取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对同一个问题,我们要求学生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每一位学生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网页制作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2002是我校100周年校庆,为了让世界各地的校友能很好地了解母校,并方便与母校联系,兴趣小组的学生对学校的网页进行重新的改版和充实,学生们还专门制作了学生会网页等。在网络普及的今天,网上聊天已成为广大学生上网的一项内容,然而学校有一间旧机房因受硬件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上网,兴趣小组学生黄晓煌根据平时兴趣小组所学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用VB 语言编写了一个模拟网络聊天室,在学校机房很好地运行,使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之余感受聊天室的虚拟境界和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

四:改进师资队伍建设

各地区、各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师资建设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师培训,鼓励和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学历教育等国家和地方的教师培训,规划和开展持续的校本培训;要通过案例培训、参与性培训等多种多样的教师培训模式,持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a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凡具备条件的师范院校要积极开办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鼓励和引导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院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各级各类师范院校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使大部分学生能基本胜任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鼓励和支持师范院校师生到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进行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咨询、普及等工作。积极研究探索计算机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b 大力开展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结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一轮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培训;抓紧做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进行新大纲和新教材的培训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配备标准,在教学工作量计算、职务聘任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第三篇: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21 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不能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提供支持,就会使学生被信息化社会所淘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并且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信息技术课程能使未来的社会成员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 这样才能有利于人的素质不断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提升公民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培养已与读、写、算等能力一起构成新时代学习者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生学习、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使学生提高自己在知识方面的竞争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信息技术中有关技能的学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就使学生更能主动的去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信息时代国家发展国际竞争力所需人才的关键,也是蕴含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可见,在中心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调查目的随着历史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受多种因素影响,人们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加强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首先必须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来实现。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是否良好且得到重视是急需进行调查的。当今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存在诸多阻力和问题。

1、信息技术学科不高考,不受重视。

信息技术学科,早期是以计算机学科的身份出现,那时根本没有教学大纲,只要学生一学期摸两下电脑,会打打字就行了,所以那时也谈不上重视。自从2001年以来,国家把信息技术确立为必修科目,这样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在上硬件,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也应运而生,而且这些教师的绝大多数任务仍然是使用、维护设备。信息技术教学其实还是和劳动技术等差不多,所以还是未能得到重视。信息技术学科不会像语文数学那样让学生进行题海学习,影响高考的成绩,进而影响学生的人生。所以从学生自身也不会对信息技术学科下多大功夫。

2、信息技术课程在各个重点与非重点中学,城市与乡村,发达与不发达地区存在差异。我们说的硬件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主的教学设施建设,软件指可供教与学的各种资源建设。有许多学校建成了多媒体网络机房,有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但机器数少于学生数,使得在上机练习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事做,影响教学效果。有的学校只建有单机机房,没有建成网络机房,个别学校现有的微机房仍是以前的486机器,且都是4MB内存和120M~540M硬盘,无法安装教学必须的软件,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较少。相比落后的硬件环境,软件资源更为贫乏。学校在建设校园网的时候基本上是关注硬件,对配备相应软件和人员培训却关注很少。形成“硬件硬,软件软”的现象。调查中我们没有发现有能够自己开发CAI课件或购买一些精品教育软件的学校,也很少有学校利用网上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教学和学

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即使有些学校具有相应的硬件环境,在缺乏软件资源的条件下.也很难发挥作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很少有教师会综合使用学校现有的信息化环境上课。

综上所述,调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解决正是我们本次调查的目的。

三 调查方式问卷座谈会议交流其他信息反馈

四存在的问题师资力量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门高耗课程,它的开展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作 后盾。然而,我们所看到的中学电脑室的现状是:(需要的数据)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建设还局限于添置硬件设备、网络建设滞后的层面上。部分学校电脑没有联网,导致城市优质教育信 息资源无法通过信息化基础设施传送到农村地区实现共享。在有限的条件下,学生的信息工具、信息技术使用技能较差,绝大多数学生只会计算机的开关、文件存 取、简单文字处理等基本操作,尚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更不可能从网络上获得学习资源。在我们学校情况相对挺好,配备两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具有将近60台电脑的微机房还配备网络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不过不少班级还是没办法做到一人一机的教学,这样开展教学比较麻烦,很多时候要花时间来安排学生的位置以确保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使用电脑。从我们学校七年级学生 情况来看有%的学生都没有接触过电脑,讲课时有很多学 生都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每次课老师都要走到学生当中辅导甚至手把手教学,而班级人数多、资源不足难以保证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进度与质量。

2学校重视程度

一是学区学校对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缺乏足够认识,有的学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缺乏组织领导,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人领导,造成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二是教育观念转换滞后,虽然我们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去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在他们看来,前途与素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三是管理机制跟不上。很多学校的领导对这门课认识不够,加上自身对计算机接触不多,所以很少去关注,致使一些学校软硬件的配置不能保证教学的需求。现在虽然把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很多学校领导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也很模糊,所以导致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身兼数职,不受人重视,把大多数时间耗在教学以外的杂事上,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非主考科目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非高考课程,在中学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缺乏行之有效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学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学生的期末成绩单上没有《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一

席之地。有的教师虽然自定标准给了学生一个成绩,但与高考无关,与学生成绩的名次无关,客观上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硬件环境、有资料显示,我国县镇级以下的农村中小学有50万所,在校学生1.5亿,占全国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80%以上。这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严重不足,差距甚大。据统计,北京市平均每13.2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我省平均每93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就XX县而言,全县5540名教师、11万学生,教学用计算机还不足800台。全县29所初中只有条件较好的14所学校建成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305所农村六年制小学中仅有1所项目学校建成多媒体计算机教室,6所学校建成了卫星地面接收站。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教师、学生的信息工具、信息技术使用技能可想而知。绝大部分只会开机关机、文件存取、简单的文字处理等基本操作,尚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更不可能从网络上获取教育资源。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致使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举步维艰。

五 改进建议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席卷全球的信息化建设浪潮,我国社会的全面信息化已经逐步走向现实。我们看到,信息化发展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社会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然任务。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 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 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其操作性和实践性强,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上机练习之 后,学生才能掌握信息技术。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关注、共同探讨,通过实践教学发现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 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二是要把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进 而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艰难困境,必须从根本上解决。

1、落实资金渠道,切实解决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缺乏资金投入的问题,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一是完善“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中央、省、市、县各级对义备教育,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只有经费总体投入增加了,才能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留有相对较宽松的经费余地,这是解决普及工作经费不足的治本之策。二是必须明确普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机制。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所需经费应与农村中学危房改造一样纳入县以上各级政府财政专项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逐年有所增加。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被称之为基础教育的第二次跨越式发展。如果不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专项资金投入机制,这次发展将完全失掉了可行性。

2、调整政策,为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开设松绑。要充分保证中学生平等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权力,必须改变“一费制”不能征订信息技术教材的现象,应将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列为必订科目。

3、建立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贫困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对口扶持机制。由各级政府规定扶持对象、扶持时间,通过扶资金、扶设备、扶技术、扶师资等方式减轻贫困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压力。

4、建立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的培训机制,逐步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

5、明确政府职责,加强专项督导。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要与“普九”工程一样,列为地方政府行为。同时,通过对地方的普及工作进行定期的专项督导,使地方政府充分地履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职责,从而推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研制新的课程指导纲要

1、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 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 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 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 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2、选择适切国情的课程结构

(一)模块设计的理念

1.在共同必修的模块基础上设计选修模块中学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基础性。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信息社会的进程加快, 使得信息素养成为未来社会全体公民必备的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而且这种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

术课程作为国际范围内的新兴学科, 其价值认同、学习环境、教师力量等方面发展状况各地相当不平衡, 在国家课程中设置共同必修的基础模块有利于教育均衡的实现和学科课程的 建设。同时, 为体现中学课程的选择性, 在共同必修的模块基础上设计若干选修模块。

2.必修模块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必修模块为全体中学学生共同学习的基础内容。其内容 选择首先体现出整个信息技术课程最为基础的部分, 同时它还要成为各个选修模块的基础。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与后续选修模块的衔接性、重复度等。另外, 必修模块在突出信息技 术的同时兼顾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学方面, 与选修模块比较而言考虑较多。

3.选修模块的划分以技术为主要线索

信息技术领域宽泛, 发展日新月异, 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而学时(学分)又有一定限度, 所以选修模块的划分主要依据了信息技术的基本分类。此外, 这种设计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

(二)各模块的任务、教学要点与组成1.“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

2.“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

3.“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

4.“网络技术应用”模块

5.“数据管理技术”模块

6.“人工智能初步”模块

三、构建STS 视野下的课程内容STS 是Science, Techno logy and Society 的缩写。一般认为,“STS 是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诞生于美国的一个新兴的学科。由于它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学术需要之中, 代表着

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和新的思维模式, 所以日益显示出它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基于STS 的视角思考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时, 我们认为有两点时刻不可以忘记, 即:(1)不论何种状况, 学校信息教育课程的学科体系总是由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相关内容构成的, 可能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三者比重会有所不

同, 但三者中任何一部分都不可或缺;(2)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相关的内容间是联系的, 不可以分割、断裂

三:改进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各中学,在初中阶段根本没接触过计算机,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是一片空白。在教学中,我们全方位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向学生演示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增加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和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欲望。上网聊天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因而学生在学习汉字输入时,教师可以开放聊天室让学生尽情聊天,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这种技能。

2.改进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生,是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1)改革教与学的过程,增强教与学的有效性。在传统的教学中,当学生做完作业 后就直接把作业 交给教师,对于学生作业 的评价也是由教师一个人完成的,其它学生无法参与。而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环境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网上看到其它同学的作业,并能通过网络对别人的作业 提出帮助性的反馈意见。而且教师可以把对每个学生的反馈意见保存在网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把累积的反馈意见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参考。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某个学生的作业 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个别反馈,学生收到教师的反馈信息后,如果没有完全理解,则还可以继续与教师交流,直到完成对问题的理解。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我们能够尝试进行“局域网的教学模式”,达到了人机交互双向多向互动式的教学目的,大大提高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数量、质量、速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我们在课堂上应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由几个兴趣、个性、学习倾向、学业成绩等几个方面相近的学生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使课堂教学更加民主、科学。

(3)应用“个别化教学,个别化辅导”的模式,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适应每个学生现有的水平。一些农村的学生,以前都没有接触过电脑,一下子接触感到很突然,不知所措。当他们看到一些城镇学生熟练地操作电脑时,他们更感到自己的差距。有时,一些学生迅速敲打键盘发出的声音对这些农村的学生更是产生了刺激。因则这种个别化教学辅导的模式对农村的学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3.利用计算机辅助信息技术的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利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教育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即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师执行教学。CAI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往往人们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CAI只是用计算机来辅助其它学科的(不包含计算机学科)教学活动,其实,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利用计算机来辅助信息技术的教学收到良好效果。比如,在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时,我们让学生拆开一台计算机或组装一台计算机来增加学生对硬件各部分组成的感性认识,有时我们通过展示一台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让学生认识各部件名称。但是计算机的发展相当迅速,硬件的各部分型号、种类繁多,我们无法一一展示给学生,我们就找到它们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如今年的新教材《信息技术》就有随课本发行的光盘,有许多是硬件方面的资料,我们就借助它辅助我们的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4.营造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

当前,以多媒体和Internet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

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学生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因而,要让学生能一同了解课本以外的信息、一同进步。我们根据学校现有网络环境,尽可能开放计算机房让学生学习;组织计算机信息小组,向学生推荐好和计算机刊物和最新信息资料;组织“信息技术沙龙”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学习心得的机会。

5.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积极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选拔优秀的计算机学科教师担任教练。我们采取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对同一个问题,我们要求学生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每一位学生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网页制作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2002是我校100周年校庆,为了让世界各地的校友能很好地了解母校,并方便与母校联系,兴趣小组的学生对学校的网页进行重新的改版和充实,学生们还专门制作了学生会网页等。在网络普及的今天,网上聊天已成为广大学生上网的一项内容,然而学校有一间旧机房因受硬件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上网,兴趣小组学生黄晓煌根据平时兴趣小组所学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用VB 语言编写了一个模拟网络聊天室,在学校机房很好地运行,使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之余感受聊天室的虚拟境界和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

四:改进师资队伍建设

各地区、各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师资建设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师培训,鼓励和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学历教育等国家和地方的教师培训,规划和开展持续的校本培训;要通过案例培训、参与性培训等多种多样的教师培训模式,持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a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凡具备条件的师范院校要积极开办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鼓励和引导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院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各级各类师范院校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使大部分学生能基本胜任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鼓励和支持师范院校师生到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进行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咨询、普及等工作。积极研究探索计算机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b 大力开展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结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一轮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培训;抓紧做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进行新大纲和新教材的培训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配备标准,在教学工作量计算、职务聘任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第四篇:信息技术实习调查报告

信息技术实习调查报告

调查形式:

通过听课、上课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交流沟通、与任课教师交流沟通、与学校领导沟通、调查学校计算机房及网络配置情况。

调查对象:

麻栗坡县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相关的人员(教师、学生及领导等)。

一、前言

21世纪,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的速度加快,我们西部边疆地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信息技术教育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地区,距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是还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在边疆农村地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据调查,我国城市和发达地区信息化指数与农村相差5倍多。发展和普及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势在必行,这正好就是我国目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难点之所在。

二、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

(一)教学硬件建设情况

计算机教室的建设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资金、技术、校舍以及技术的更新速度、软件对硬件的配置要求等等。也就是说,机房的建设永远也难于适应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为了保证正常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一些设施的投入是必备的。

学校现有1 个计算机教室,共计30台计算机,还有一个多媒体教室

(二)信息技术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信息技术教师一名;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技能、网络技术、课件制作、指导学科教师、常用软件的使用等)掌握情况良好。

(三)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开设情况

学校初一和初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共七个班,每个班每周两节,上机操作。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考核(课时安排、上机课时、教材、教案、教学要求)同学校其它科目。

(四)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情况

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一般。通过信息技术培训,在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上的有了较大的进步,多数教师能制作课件、上网、收发邮件,少数教师能制作网页。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各学科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提高全体学生、教职工的信息素养,关系到课程改革所涉及的诸多问题,所以,进一步普及信息技术和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就是极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现阶段绝大部分任课教师仍然依赖于信息技术教师。

(五)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情况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备课的有各学科教师,大部分教师都能在网上查资料等,但部分教师(如老教师)对电脑的熟悉度很弱,基本上都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的情况一般,由于网络教室很少,所以使用频率较高,使用人数比例80%以上。

三、学生信息技术情况分析

学校采取的是半封闭式的管理,因此学生除了上信息技术课时有机会体验网络带来的便利外,没有其他的机会涉及计算机。学生在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较为薄弱,甚至有些同学从没有接触过电脑。鉴于这中情况老师在备课时,教学的内容设置的都比较基础,达到讲授适用于大多数学生的目的。调查中信息技术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认识有偏差,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不是很重视,或者只是用来上网和玩游戏,不能很好的应用网络。尤其是信息技术这门课,和其他主修课目不同,学生也并不重视考试的成绩高低。种种原因造成了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重视这门课程。因此首先要改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观念。

我还发现进行理论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但是在机房进行实际操作时学生的纪律较差,自觉性不足,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上网功能的盲目。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未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想认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更好的使用网络,让网络资源服务于学习。许多学生不明白学习信息技术的用处,而且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在这个信息时代,学好信息技术还是有不少好处的,也是当代青年的一门必修课。毕竟以后踏入社会后,计算机已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应用,学会使用计算机是少不了的。

有的学生说学习信息技术时有时老师只是讲课本外的实际使用内容,其实这

些他们在没有进行边操作边学习时有时不能看得懂,进而排斥计算机的学习。老师如果不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便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些学生对于计算机一窍不通,而课余时间又没有进行复习操作的机会。该校学生作息时间紧凑,学生每天忙于学习语文、英语,数理化,政史地,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进行课外的学习。这也是他们信息技术能力差的一大原因。

四、教师任务分析

(一)承担常规的教学任务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任课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要面对的是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初中或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而且操作水平严重参差不齐。因此,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往往成为上好信息技术课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制作课件,与课程整合农村教师缺乏专业技能。当前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的,所仅有的信息技术知识都是凭兴趣自学的一点或者通过教师进修计算机等级获得的,但在制作课件等方面还能够让大家接受与借鉴。其他教师依赖性强,在开发课件等方面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缺乏更新能力。

所以,应不断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为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平台,使各学科教师能够充分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概念生动形象;枯燥的事物或过程描述通过计算机模拟展示,让教学极富情趣;危险的、不可模拟的实验,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体会到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在以后各种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中,信息技术将直接扮演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角色。

(三)计算机的管理与维修

计算机房可谓学校学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自然受到的重视,但由于诸多方面的限制,使得人员配置及相应的素质要求不匹配,这时信息技术教师又理所当然地承担了部分或全部工作。机房计算机的管理与维护一般也是由信息技术教师直接负责。

同时在计算机维修方面,由于人员配备不齐等各种原因,各单位、年级组的计算机维修工作都落到了计算机教师身上,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计算机教师承担着比较重大的责任。

(四)网络维护

网络维护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硬件系统的维护;二是系统软件的应用和基本维护。部分硬件的维护工作由电脑公司等专业人士完成,而其中大量的日常维护工作全部由信息技术教师承担。校园网站的建设与管理也是由信息技术教师完成。

五、改进建议

(一)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进行分层次教学,使得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取与之相匹配的知识容量,真正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工具,信息素养成为学生受益终生的基本素质之一。

(二)教材的选择上,应更加灵活、多样,更具人性化的特点,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作为知识扩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突破口,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现代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为规范等基本素质,此时教师的言传身教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也就是说,学生从模仿教师到自我约束,再到自我控制的良性自控与自我调节之中。所以,建议加大课堂教学的基础研究工作,在条件还不充分的情况下,使课堂教学成为实现、体现信息素养较为充分的渠道,使学生得到最大化的教育实惠。

(四)教育的各级领导部门都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资金、技术、软件、硬件的支持,尤其是人员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保证的基本和重要的前提。

(五)建议将网络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渠道,使学生更早地适应其中的多种规则及行为规范,教师尽可能地基于网络的开展教育教学。当然,此项工作受多方面的制约,真正实施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可以在有条件的学校实验研究,然后逐步扩展。

近些年来,在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关注与关怀之下,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信息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挡。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又是充满光明的。

学校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五篇:中学调查报告格式

中学调查报告格式

调查要做好很多的提前的工作,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中学调查报告格式,欢迎大家查看!

1中学调查报告格式

调查对象:家乡所有中小学学生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在我的家乡,英语学习并没有很好的去贯彻落实。很大一部分问题是由于的短缺,包括老师和书本络。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要求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对此并不引起重视,所以学了几年,只会最基本的日常交流,然而这对要学好英语是完全不够的。多数学生上课时也不怎么认真,考试时也自己蒙混过关,及格了变抛之千里。对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去落实英语的学习。

一、培养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来,我在教学过实践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1,情感诱导,调动兴趣

著名的外语教育家曾说过:“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注重英语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把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英语教师应了解所教的学生,对他们尊重、爱护,课间课后与他们多交谈。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相互作用,有利于创造和谐的语言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外语学习的兴趣。

2,教法多样,激发兴趣

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首先必须使学生有学习的欲望、要求和动机。学生学习动机是多样的。需要、兴趣、思想、情感等都可以成为学习英语的动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便利。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语段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就会深刻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习情趣,迅速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学英语的能动力。例如,把词汇放到句子里,再运用投影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以各种绚丽多彩的画面呈现,动词以动作表现,名词以实物或静物画面表现,其它难以单独表示的就配以恰当的语言环境,或老师用手势、表情来辅助表现,这样就会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3,成功教育,培养兴趣

成功是每个学习者所追求的学习目标。运用所学知识与别人交流,体验成功能让学习者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并使他们乐于学习。英语教学的成功决不仅是学生考试分数的成功,而是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提高。目前有许多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考试成绩又不好,再加上教师经常指责,他们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反复的失败使他们不愿学英语,更不敢说英语。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给学生成功感,要通过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是学生说对的每个单词,每个句话,翻译对的每一个句子,回答对的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成为成功的一次表现。我们教师要特别留意,要及时地真诚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自己成功的愉快中,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1.要勤学苦练。

学英语没有捷径可走,要真正掌握英语,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非下苦功夫不可。下苦功夫就是要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各项技能达到纯熟的地步。语言知识应该了解,但不下苦功在听、说、读、写上练习,仅靠死记硬背一些孤立的单词、一些语法条条,是很难掌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的。应该是Learning English而不是Learning about English。就像学游泳、跳芭蕾舞一样,对其理论掌握再好,不通过反复训练是永远也学不会的。

2.要持之以恒。

学习英语既然是练功夫的过程,就并不是那么轻松。要不怕困难,坚持学习。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要日积月累,付出长期的努力。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三、正确的运用身边的 1,络

21世纪是络教育的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和络技术及应用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英语学习中的全面应用成为现实,通过对络在英语学习中的优势、络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上英语学习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互联上的信息传播以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出现,使学生有机会全面提高听、说、读、写技能;在上利用各种络如电视、电影、片断、电子邮件、查找各种资料,会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水平,体会到运用英语语言这个工具的乐趣。

2,课外书本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利于孩子的个性教育,也能够为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而打下基础。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适当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是不会影响学习的,反而会提高活学活用的能力。多看课外书籍,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丰富自己的书本以外的知识。当然还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开阔视野,不论在交谈还是在写作方面,都可以出口成章、文思泉涌。

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贸易往来,资讯传递,文化交流,英语更是任何国家赖以生存的不二法门。因此迈向国际化才是现代人的生存之道,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具有国际观,并且具有口语的沟通能力,才是明智之举。然而现今最强势的国家莫过于美国,美语更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所以学好美语才有资格踏入国际的世界。如果国人没有好的美语能力,真的是一件极为严重的大事。在全球经济体系中,英文成为重要的沟通语言,要与世界接轨,流利的英语势将成为重要的关键。虽然, 有多数国人的英文读写能力相当不错,但口语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却是一大碍。因此,在这个竞争愈趋激烈的市场上,英语能力便成为英语教育中非常重的一环。今日,的英语教者,不要只是要著重英语的读写技巧,应该体认到提升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性。英语学习,更应该从小就抓起,这样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中学调查报告格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习惯亦随变化。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的提高,养成挑食的坏习惯,不注重饮食结构,致使营养失衡。好吃的零食,好吃甜食在学生中是存在的,这样的饮食对学生的身体受到极大的伤害。

许多中学生不吃早餐,应付中餐,晚餐不在乎,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中学生面黄肌瘦,身体免疫力差,频繁生病。更另人担心的是许多人买吃的不看保质期,时常买到过期食品。而街头小吃的流行,更是加大了学生的饮食卫生问题。除了饮食卫生,就是中学生的校食堂的问题了,有的学校食堂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餐具不干净,饭菜不卫生,不时会发生学生中毒事件,使学生、家长忧心重重。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有叫外卖的习惯,或是不在学校食堂吃饭,很有一些女同学也朝这方向去发展,为了形体的美,或者是说找一些借口不在学校吃饭,说学校食堂饭菜不好吃,排队时间太长,饭菜里有不干净的东西,不过根据我们的调查一些学校食堂的卫生饮食也确实有问题,例如饭菜里有石头、昆虫,甚至烟头等这方面的问题,食堂的这么不注意,当然就加大了中学生在食堂饮食的逆反心理。问题很明显就出来了。所以说如果说住读学校要求一定要在学校食堂就餐,那么食堂就更应该注意饭菜问题、清洁工作,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至于学生呢?要改变长期认为学校食堂漏洞的问题,出现问题要及时于食堂相关部门反映。这样学生与学校双方配合,才能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

1、关于正餐的分析。

经过校内大部分学生询问得知,有许多学生有不吃正餐的习惯。不吃正餐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仓促,其次是为了减肥。只有少部分表示不吃正餐是由于饭堂伙食差,没胃口。不吃正餐,那些中学生就选择叫外卖、面包和方便面代替正餐,更有少部分人以零食作为主食。

学习任务繁重使中学生深感时间的不足。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更使本来就紧张的时间更显紧张。为求学业和活动间的平衡,大部分学生会从生活时间中挤压,如吃饭、睡眠的时间。于是就有学生出现有不吃正餐的现象。饭堂的伙食是经学校管理,食物安全系数相对较高,营养结构比较科学合理,价格也比较公平。选择饭堂的伙食,不仅有安全保障,而且有利于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节约金钱。然而在饭堂打饭要浪费时间,这无疑使时间紧张的中学生舍而避之。而有的中学生特别是女同学,为了追求形体美,忍饥挨饿,以至营养不足,更有甚者危及生命健康这种盲目的行为无疑是不可取的。

因此,尽管时间仓促,中学生还是应该食用正规的正餐。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学生才应考虑以其它食品代替正餐。而正处身体发育中的中学生更不应盲目追求形体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2、关于中学生食品的安全意识分析

中学生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会选择购买食品代替到饭堂吃饭,那么中学生对购买食品的安全意识又如何呢?

少部分的中学生在购买食品时会看食品的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如知晓食品过期后不会进食该食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并不高。只有约为一半的中学生会注意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无疑加大了中学生食物中毒的风险。在面对食物中毒的情况时,有的中学生会选择自行急救,或马上到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有的会先找些药吃,或因情况而定,甚至有的会置之不理。由此,我们可得知大多数中学生能正确处理食物中毒的现象,但仍有少部分中学生没有意识到食物中毒的严重性并及时进行处理。所以,引导中学生正确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任重道远。

建议

1、学习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帮助学生正确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

学习任务重,在加上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学生的时间十分紧迫。于是,大部分中学生选择牺牲吃饭、睡觉等生活时间,以求取得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平衡。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应适度调整时间安排,引导学生正确地安排时间,帮助学生认识到吃正餐对身体的重要性。

2、中学生应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学会正确地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

中学生有不吃正餐的情况,可见中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和认识不足。因此,中学生应提高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学会正确的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地安排时间。另外,广大中学生不应以身体健康为代价追求所谓的形体美。

3、因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忽视,才会发生各类的食物中毒事件,所以学校各宣传部门机构应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中毒的急救知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学习的本钱。中学生只有从运动、饮食等方面保持身体健康,才有可能有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面对时间仓促的问题,中学生应更注重时间的安排,做到使生活与学习习近平衡。

中学生在生活中应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其他基本信息。另外,中学生选择食品时应更多地从营养角度考虑,不要只是一味地追求口味。

总之,提高中学生的的食品安全意识,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是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共同的责任。

下载中学信息技术调查报告(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信息技术调查报告(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2018学年度春季学期 信 息 技 术 工 作 计 划 左鸠戛中学——杨才俊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学校本学年的工作计划,结合我校的设备条件和师生的实际情况,以多媒......

    中学信息技术教案

    中 学 信 息 技 术 教 案 2012年9月 第1课 字体的动态效果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字体的动态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字体的动态效果[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目标] 学会......

    2018年中学信息技术

    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

    中学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信息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立足实际、搞好教学,并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为一线教师和职能科室做好服务工作,在这个基础上,还为......

    中学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本学期工作即将结束,现将我组的各项工作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教研活动 根据上级的要求,及时地参加了所有上级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和培训。有时还通过集体备时......

    中学信息技术学期工作总结

    学期工作总结 2011年9月根据教务处安排,担任高二年级7个班级的信息技术课程,和往年一样,本学期高二年级学生将迎来12月底的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所以,本学期的工作压力还是很大的。......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作者单位:南乐县东方中学 姓名:张志彬 电话:*** 科目:中学信息技术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初期。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从那个时代发展到信......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已影响到整个社会的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时代对信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计算机与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