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

时间:2019-05-12 14:0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

第一篇: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

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

【摘要】信息共享是决定供应链企业能否有效、快速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关于信息共享策略的研究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先对供应链有关概念进行简单的概述,强调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重要性,并分析了供应链上的企业信息不共享的主要原因,从而得出如何提高信息共享的机制。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信息共享 牛鞭效应 机制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已经步入了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就是建立在各节点企业之间快速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基础上,信息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要素,企业能否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并立即作出反应,是决定供应链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共享的概述

1、所谓供应链,其实就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同一企业可能构成这个网络的不同组成节点,但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不同的企业构成这个网络中的不同节点。比如,在某个供应链中,同一企业可能既在制造商、仓库节点,又在配送中心节点等占有位置。在分工愈细,专业要求愈高的供应链中,不同节点基本上由不同的企业组成。在供应链各成员单位间流动的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和产成品等就构成了供应链上的货物流。

2、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信息共享, 优化各供应链参与企业的生产、库存、营销等决策, 所以供应链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实现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间的信息共享。通过对供应链管理中信息不共享的原因的分析,供应链管理信息的共享需要诸如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等的保障, 从而保证信息共享的实现, 已实现提高供应链整体和链内各企业效益的目标。

3、供应链成员信任是指供应链成员对核心企业公正维护供应链网络秩序、所有成员不存在通过各种手段损害其他成员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所有成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预期和信心。这种预期和信心使他们在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相信其他成员能够履行义务、恪守承诺, 从而使自己处于一种脆弱性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供应链成员信任是基于个体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群体信任, 具有群体传递性, 信任的利益与风险并存。同时,这种信任是供应链成员长期博弈的结果。

4、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是指在供应链环境下,合作企业间关于供应链运行的各种信息,例如客户订单、销售数据、库存报告、产品需求信息、订单传递信息等,能够从一个企业,开放地、有效地、自动地流向另一个企业,即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分享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不是物质财富,它并不因为产权的转移而丧失对信息的使用权,它不遵循收益递减法则,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使得信息使用得越多,产生的收益越大。因此,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加强信息的共享,可以降低企业中成员获取信息的成本,提高信息运用的速率,进而提高整个供应链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和质量。

二、供应链成员之间进行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联盟是动态的,他们以信息作为载体来进行相互间的沟通与协作,因此保证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实施信息共享后,使其在提高柔性、响应能力等方面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1、可以提高沟通效率。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但是由于他们各自所追求的利益不同,这给供应链的运行带来了极大地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从而削弱了信息的重要性,导致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低下。

2、缓解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它非常不利于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会造成客户的需求量远远低于制造商的产量,造成产品积压,占用企业流动资金,降低整条供应链的运行效率。虽然牛鞭效应无法避免,但可以使用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来减少牛鞭效应产生的不良影响。对企业而言,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就是有效减少牛鞭效应的有效途径。因为牛鞭效应是由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失真造成的,而供应链信息共享恰恰可以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滞后和信息失真。

3、协调各企业目标间的矛盾。供应链是由相互之间存在供需关系的企业组成。而这些企业的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解决此问题依赖于供应链机制的有效协调,而协调机制的运行则依赖于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间能够充分、及时、有效地沟通信息。所以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就应在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就利益分配达成共识,这样可以缩小甚至消除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分歧,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

4、有利于企业成为受欢迎的业务伙伴。实施供应链管理使供应商和销售商实现信息共享,供货商们可以直接进入到企业的系统,相互的信任度大大加强,双方不再是零和关系,而是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受欢迎的业务合作伙伴。例如像沃尔玛实行的“零售链接”。通过零售链接,供货商们就可以随时了解销售情况,对将来货物的需求量进行预测,以决定生产情况,这样他们的产品成本也可以降低,从而使整个供产销成为一个“无缝”的流通过程。

5、有利于企业实现精确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供应链来说,供应链的赢利就是从顾客那里赚取的收入与供应链的全部成本之间的差额,供应链的成本越低,就意味着企业的获利空间越大。供应链管理就是要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就是说供应链管理就是不断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信息共享又是供应链企业能否获得最大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等各方面的重要因素。

三、供应链企业之间信息不共享的原因分析

在错综复杂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链成员之间会以动态联盟的形式来构成一种彼此合作的伙伴关系。在开展对这种合作关系研究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各个企业战略目标的差异,他们都会从各自的企业利益出发,试图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获得额外的企业利润。由此可以得出导致信息不共享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共享需要成本

供应链上个企业对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一个企业所投入的信息共享的成本大于其所能获得的利益,那么就会发生抵

触行为。虽然信息共享对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运行具有重大的作用,人们在考虑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考虑信息共享的成本。

2、供应链企业之间缺乏信任

一方面,在目前缺乏有效监管的市场机制环境下,企业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实际上往往并不愿意相互信任;另一方面,由专业化分工带来的资源优势互补和重组,使得企业可以集中资源发展其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并由此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的合作伙伴关系。然而由于缺乏信任,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会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两种信息风险。这对双方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协调高效运作都是极为不利的。

3、利益分配不均衡

出于各自企业战略目标的考虑,利益冲突应该是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不共享信息的关键原因。因为并不是所有参与信息共享的企业都能获得同等的利益,而往往是那些核心企业或者是信息共享的发起者能获得较大的利益。尽管从长期来看,所有参与的企业都能得到好处,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在信息共享中处于非核心节点的企业在信息共享方面往往处于一种缺乏主动性的状态,因而他们在信息共享这一问题上的利益考虑是必不可少的。

4、信息安全

供应链伙伴企业之间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对,对企业来说是安全的也是必须的,但是企业之间的无缝集成造成信息的过度共享,则可能会导致企业的机密泄露,如:财务状况、客户资料、企业的核心支撑技术等等,这就必然要涉及到企业信息的安全问题。因此企业在进行信息共享的同时对企业的核心机密进行保护,因此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成为阻碍节点企业之间进行信息共享的瓶颈。

5、信息不对称

在供应链管理中,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组织和协调的控制者,与其他企业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他企业的具体状况,核心企业很难完全掌握。核心企业有可能掌握更多更准确的信息,而处在下端的供应链企业则有可能掌握比较少的信息,因此就容易出现信息多的一方不愿意与信息少的一方进行共享,从而降低了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

四、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策略建议

1、建立和增强供应链成员间的信任关系

供应链成员间的关系式错综复杂的,而作为一个一实现共赢为目标的联盟,如果没有一个相互信任基础,他们就不能结成一个稳定的联盟,也不可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有三种:一是契约型信任;二是能力型信任;三是信誉型信任。这三种信任企业都很重要,企业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应建立在这三种信任的基础之上。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于供应链上的企业而言,建立一系列的信息共享激励机制可以促进信息共享行为的有效实施,从而使得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增强信任,共享资源,同时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资源整合发挥他们之间的核心能力水平,进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的程度,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价激励方式。定价激励是指上游企业根据下游企业所提供信息的价值, 对下游企业的供货价格采取特殊区别对待。二是技术支持激励。供应链信息共享的阻力部分可归因于

客观技术因素。比如因企业管理水平差异导致的信息处理能力差异, 因企业支持软件不同导致的业务处理能力和逻辑的差异等。有条件的核心企业在推进供应链信息共享过程中, 可以向技术实力相对弱小的企业提供通用性的技术支持。三是订单激励。主要是指供应链企业中的一方(因与另一方信息共享)给对方带来收益而获得对方更多订单的激励机制。订单激励是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一种激励, 以使上游企业能够考虑到以后的利益而提供真实可靠的生产供应信息, 从而降低下游企业可能的风险。

3、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供应链伙伴企业之间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平台,协调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系统的接口,从而实现信息的快速、准确、高效的传递。建立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信息共享平台,由核心企业控制信息的流量,保证物流、信息流能够顺畅、快捷的流通。

4、加强信息访问控制,保证信息共享安全

在保证供应链成员企业间能获取所需信息的同时,拒绝非成员企业的访问,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进行信息共享的一个重要安全问题,因此要对信息共享访问进行控制。根据信息的不同分类来确定信息共享级别和访问权限,并识别和确认访问系统用户的角色,决定用户对某一资源进行访问的类别,根据角色信息进行访问权限的设置,从而保证信息共享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供应链的竞争,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关系到整个供应链企业运作的整体效益,而信息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保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正常运行,就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共享,以确保供应链企业之间快速、有效、准确的运行。

【1】 陈国庆,黄培清.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以激励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学

报,2007(12).【2】 师洁,牛继瞬.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及治理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1)

【3】 郭岚,张祥建.信息共享与激励机制:现代供应链中的双赢策略

[J].Finance& Trade Economics NO 4,2008.【4】 吕贤睿,单汩源.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的激励策略和信任机制[J].科技信

息.【5】 黄勇,曾薇,张海滨.信息技术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

理现代化,2007,10(5)17-18

【6】 潘旭阳,张红星.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商品储运与养

护,2007,29(6):77-79

【7】 商晓艳.基于信息共享角度的供应链牛鞭效应研究[J].现代商贸工

业,2009(4):25-28.【8】 谭文超.供应链中信息共享价值与激励机制研究综述[J].Logistics S

ci-Tech No.10,2008.

第二篇:信息共享(本站推荐)

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

【摘要】

信息共享是决定供应链企业能否有效、快速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关于信息共享策略的研究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先对供应链信息共享进行简单的概述,强调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重要性,分析了供应链上的企业信息不共享的主要原因,从而得出如何提高信息共享的机制。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信息共享 牛鞭效应 机制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已经步入了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就是建立在各节点企业之间快速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基础上,信息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要素。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二、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的概述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信息共享, 优化各供应链参与企业的生产、库存、营销等决策, 所以供应链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实现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间的信息共享。通过对供应链管理中信息不共享的原因的分析,供应链管理信息的共享需要诸如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等的保障, 从而保证信息共享的实现, 已实现提高供应链整体和链内各企业效益的目标。

三、供应链成员之间进行信息共享的好处

1、有利于提高沟通效率。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增强供应链运行效率,提高各企业间的信任程度,有利于实现双赢的目标。

2、有利于缓解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它非常不利于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会造成客户的需求量远远低于制造商的产量,造成产品积压,占用企业流动资金,降低整条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就是有效减少牛鞭效应的有效途径。因为牛鞭效应是由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失真造成的,而供应链信息共享恰恰可以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滞后和信息失真。

3、有利于协调各企业目标间的矛盾。供应链是由相互之间存在供需关系的企业组成。而这些企业的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供应链系统有一个有效调节机制,而这个机制恰恰是建立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供应链信息共享有利于协调各企业之间的矛盾。

4、有利于企业成为受欢迎的业务伙伴。实施供应链管理使供应商和销售商实现信息共享,供货商们可以直接进入到企业的系统,可以提高相互信任程度,从而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受欢迎的业务合作伙伴。

5、有利于企业实现精确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资企业效率。信息共享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从而有效防止决策失误,此外信息共享系统可以有效配置各企业间的资源做到资源合理利用从而有效降低各企业之间的成本,良好的信息共享能使供应链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获得最大效益、四、供应链企业之间信息不共享的原因分析

1、信息共享需要成本

供应链上个企业对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一个企业所投入的信息共享的成本大于其所能获得的利益,那么就会发

生抵触行为。虽然信息共享对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运行具有重大的作用,人们在考虑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考虑信息共享的成本。

2、供应链企业之间缺乏信任

一方面,在目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企业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实际上并不愿意相互信任;另一方面,很多企业集中资源发展其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很多企业担心泄露商业秘密同样不愿意互相信任。

3、利益分配不均衡

出于各自企业战略目标的考虑,利益冲突是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不共享信息的关键原因。因为并不是所有参与信息共享的企业都能获得同等的利益,而那些核心企业或者是信息共享的发起者比较容易获得较大的利益。尽管从长期来看,所有参与的企业都能得到好处,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在信息共享中处于非核心节点的企业在信息共享方面往往处于一种缺乏主动性的状态,因而有些企业对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热情不高。

4、信息不对称

在供应链管理中,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组织和协调的控制者,与其他企业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他企业的具体状况,核心企业很难完全掌握。核心企业有可能掌握更多更准确的信息,而处在下端的供应链企业则有可能掌握比较少的信息,因此就容易出现信息多的一方不愿意与信息少的一方进行共享,从而降低了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

五、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策略建议

1.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系统

由于供应链中的企业都是独立的经营实体,且地理位置分散,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建立统一的供应链信息系统成为实现信息共享的关键,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基础平台,构建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来加强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信息的流通。

2.建立企业间合作信任关系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信息共享来达到企业之间的合作,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因此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信任是合作关系的基础。

信息的共享需要合作伙伴之间能够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可减少供应链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要达到此目的,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培养企业间的信任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于供应链上的企业而言,建立一系列的信息共享激励机制可以促进信息共享行为的有效实施,从而使得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增强信任,共享资源,同时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资源整合发挥他们之间的核心能力水平,进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的程度,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价激励方式。定价激励是指上游企业根据下游企业所提供信息的价值, 对下游企业的供货价格采取特殊区别对待。二是技术支持激励。供应链信息共享的阻力部分可归因于客观技术因素。三是订单激励。主要是指供应链企业中的一方给对方带来收益而获得对方更多订单的激励机制。

4、建立保障监督机制

在供应链中,不能仅仅依靠信息技术的依托来实现信息共享,要真正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还需要明确制定信息共享的保障监督制度。在供应链环境中,企业在享有自身信息资源的情况下还部分享有其他企业的信息资源。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将各方面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实行分级监督模式,是信息共享得到全面有效地监督。

六、总结

供应链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可以有效的整合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资源,从而降低整体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在建立信息共享中各企业之间需要互相信任。最好是和与自己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这样可以减少信任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成本。最后国家应该鼓励各个企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各个企业来做担保人。

七、参考文献

1.陈国庆,黄培清.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以激励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12).2.师洁,牛继瞬.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及治理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1)

3.郭岚,张祥建.信息共享与激励机制:现代供应链中的双赢策略[J].Finance& Trade Economics NO 4,2008.

第三篇:农业电商信息共享策略

农业电商信息共享策略

内容摘要:“互联网+”战略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共享和降低农业生产与交易成本。本文基于“互联网+”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背景,研究农业电商生产信息共享的具体策略。本研究在“互联网+农业电商”的发展趋势下,构建出“互联网+农业电商”下的供应链生产信息共享理论模型,并提出生产者参与生产信息共享、经营者生产信息共享和顾客全面共享生产信息三种生产信息共享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农业电商生产信息共享策略:完善技术更新和电商平台建设;生产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与理念引导;加强生产信息资源的整合;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培养农产品生产信息共享的环境与氛围等。本研究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及提升农业产业链信息协同能力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电商信息共享

引言

当前移动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互联网+”与各个行业也不断深度融合,“中国工业 4.0”、“互联网+农业”等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互联网+”的本质在于传统行业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达到效益协同的目的,并创造出新的商业生态模式。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也是不断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化科技相融合以实现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那么“互联网+农业”也就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方向,其中“互联网+农业电商”相较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的其他环节而言,在技术密集和科技融合方面凸显出独特的优势和地位,也成为农业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虽然增速快,但是在核心技术和平台构建方面与国外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呈现出区域性和行业性的特征,比如农业电商发展的集中区域在东部沿海,而内地相对较为落后,同时农业现代化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的末端环节,对于农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环节还是处于空白状态,这是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环节整体协同能力较差造成的,而国外率先搭建了农业电商平台,在提升农业产业链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共享能力方面已占据先发优势。但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为提升农业产业链信息化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市场氛围。随着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互联网+农业电商”已经成为潮流风向标。在这一主流趋势的引导下,农产品市场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个农产品企业与各个电商平台进行合作,但如何实现农业产业链生产信息共享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的研究盲点。本研究基于“互联网+农业电商”的视角来分析农产品供应链生产信息共享问题,以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及提升农业产业链信息协同能力提供新的思路。

一、“互联网+农业电商”对生产信息共享的影响

(一)农业生产者生产信息共享

生产信息作为产业链中最重要的资源,对于降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沟通壁垒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是提升现代化农业水平的关键载体。一般来说,传统农业的生产者处于供应链环节的起点,而从供应链末端传递的生产信息都较难以准确地到达农业生产者,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牛鞭效应”。而“互联网+农业电商”改变传统农业中生产

者在供应链中孤立的位置,降低由于处于供应链环节的上游而造成生产信息传递的时间误差。同时“互联网+”打破了各个生产者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生产者之间生产信息的共享,从而对生产者的生产行为进行调整和优化,改善生产者处于信息共享的劣势地位。此外,农业电商可以简化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端的直接交易,从而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如图 1 所示,农业生产者 A 借助电商平台 P 将动态化的市场信息 M 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在由多名农户构成的农业生产者群组之间实施信息共享,将大大降低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壁垒。

(二)农业经营者生产信息共享

农业经营者在供应链中扮演着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的连接和传递的角色,在收集市场消费需求变化的同时也为供应链上游的生产者提供动态化的生产信息,降低市场波动对整个供应链造成的不良影响。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了精益化的沟通和管理方式,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供应链部分存在,同时农业经营者之间的生产信息共享也扩大了生产信息的共享范围。如图 2 所示,农业经营者 A 通过电商平台 P 连接消费者与农业生产者 O,将从终端消费者捕获的生产信息 M 在农业经营者内部进行共享之后再传递给农业生产者实现信息共享。

(三)顾客全面共享生产信息

消费者作为农产品的最终消耗主体,在传统农业供应链体系中消费者只能接受终端市场的农产品,无法获取农产品生产制造环节的信

息,这一“黑箱”状态伴随着消费者安全和维权意识的增强逐渐被揭示—农产品企业以产品生产加工环节透明化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消费者信任和竞争力。农业电商使农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共享生产信息的行为成为可能,一方面消费者生产信息共享可以提高农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定位和信任感,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为农产品企业的生产制造环节提供科学化的建议,有助于“互联网+农业电商”下供应链体系的完善和提升。如图 3 所示,终端消费者通过对农产品企业 S 所展示的生产制造环节的信息,在消费者群体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并将生产环节中的不足为企业提供意见。本文发现消费者生产信息共享是一个双向回馈的过程,较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来说,消费者生产信息共享对于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的作用更大。

二、“互联网+农业电商”下的供应链生产信息共享理论模型

(一)生产信息共享主体识别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农业生产者难以有效获得生产经营信息,导致产品生产与销售脱节最终造成资源浪费。而农业电商是将现代生产技术与农业生产进行结合的一种模式,它能够实现农业产品销售的现代化、组织化和规模化,减少农业产业化销售经营效益低下的问题,从销售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传统农业发展中生产信息对于农户(农产品生产者)至关重要,直接决定农产品的市场收益。但是,在电商环境下,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三个主体之间的生产信息共享都显得非常关键。农业生产者。“互联网+农业电商”环境下,农业生产者不仅要保障农产品的质量,更要关注终端市场消费主体需

求的变化,以消费为导向的农产品生产模式已经形成,那么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实时捕捉到消费者需求的动态变化对于生产而言至关重要。电商平台与农业相结合既可以扩大农业生产者产品销售的渠道,也可以是依靠电商平台获取生产信息,实现农业生产者生产信息的共享。农业经营者。农业经营者在“互联网+农业电商”的模式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经营者相对于生产者来说能够更快、更早捕捉到终端市场生产信息的变化。依据电商平台所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工具,经营者可以更快捷地发现消费者潜在的需求,实现经营环节的信息共享,同时将生产信息传递到供应链的上游,有助于生产者调整和优化产品生产结构,实现供应链中上游的信息共享。消费者。“互联网+农业电商”为消费者提供了个性化需求的表达方式,相较于传统被动接受产品,电商环境拓展了消费者需求的广度和宽度,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网络平台“货比三家”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农产品企业也在不断调整产品策略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消费者与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信息共享机制既提升产品生产的透明度,监督农产品企业产品生产保障质量,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因此,消费者的生产信息共享是“互联网+农业电商”下市场信息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供应链生产信息共享理论模型构建

通过对“互联网+农业电商”下市场信息共享主体的识别,本文提出供应链生产信息共享的理论模型。如图 4 所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分别处于供应链的上、中、下游的位置,并且由多个个体组成群组,生产信息共享不仅在群组内部,也发生在群组外部。农业生

产者信息共享的渠道有两条:直接与终端消费者进行生产信息共享 N,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直接与经营者进行生产信息共享 X 间接获取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虽然不是直接的生产信息捕捉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的生产信息共享是通过这一渠道实现的。农业经营者连接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生产信息共享,既可以与终端消费者进行信息共享 Y,也可以与上游生产者进行信息传递 X。消费者信息共享的方式有 2 种:直接与生产者进行信息共享 J,这一方式虽然最有效,但实际过程中消费者直接接触生产者的机会较少,不易实现生产信息共享;直接与经营者进行生产信息共享 K,能够将需求变化传递给经营者,对于调整产品结构和优化供应链都是非常关键的。图4 说明了在“互联网+农业电商”的发展模式下,从供应链上端到终端生产信息的共享途径,发现电商平台在生产信息共享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发挥着收集终端消费者和中上游生产者和经营者生产信息的作用,一方面将消费者群组所反馈的产品信息汇总到系统内并传递给生产者和经营者,指导生产者对产品进行调整和升级,另一方面将生产者和经营者展示的生产信息整理到平台内,向终端消费者提供企业的产品生产细节,从而实现消费者对农产品生产信息的获取,并发挥消费者的监督作用,提升产品质量。互联网与农业电商紧密结合的过程中,许多电子商务农业企业发展迅速,在电商平台构建方面多是通过第三方电商实现农产品的销售,如阿里巴巴和京东等平台都可以实现当前的农业电商的发展。虽然第三方平台在销售方面表现较好,而且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电子商务,农业企业可以在物流、信息安全、支付安

全等问题上减少维护投入,但是在生产信息共享方面,还是需要农业企业注重技术研发,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生产信息共享平台,包括实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即时通讯,农产品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和精准营销等。因此,对于电商平台的搭建和适配是整个生产信息共享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自身搭建,还是借助第三方平台,都要将电商平台作为农业电商发展的核心。

三、依靠“互联网+农业电商”实现生产信息共享的策略

(一)完善技术更新和电商平台建设

“互联网+农业电商”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商业模式,聚焦于传统成熟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移动互联技术的双向融合,而电商平台作为供应链各个环节实现生产信息共享的媒介,现已成为“互联网+农业电商”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当前针对于电商平台建设的企业多致力于电商平台技术的研发和设计,而农业企业多借助于第三方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等,但要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共享的无缝对接需要农业生产与电商平台高度融合,不能仅依靠第三方电商物流平台。因此,农业企业要借助于“互联网+农业电商”的技术基础和优势,不断增加电商平台的研发投入,引进专业人才,与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提高电商平台的研发能力和生产信息的整合分析能力。同时,由于当前国内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农业企业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如大型的软件公司或科技企业,致力于研发能够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的专业技术。此外,在具体的电商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硬件环境建设。对此要对生产信息共享的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进

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和考察论证,再根据农产品的特性购置相关的设施设备,为平台构建实现生产信息共享创造一定的物质基础;软件环境建设。在进行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的过程中,要关注信息交互的友好性,便于供应链各个节点之间生产信息共享的便捷性,同时也要不断对软件进行更新升级提升生产信息共享的效率;网络环境建设。互联网技术是优化网络环境的主要保障,定期对生产信息共享平台的网络环境进行改造和升级,减少平台由于网络不畅导致的生产信息共享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企业既要关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技术,也要保障为平台提供一个健康的运行环境,通过平台建立完备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生产信息共享风险的预测和控制,降低信息共享的成本和风险。

(二)生产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与理念引导

依靠“互联网+农业电商”实现生产信息共享不仅要关注实现信息共享的技术基础,也要重视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的生产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和共享理念的引导。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下,由于供应链企业多以自身的发展为出发点导致节点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合作共享的机会几乎不存在,这也是由于传统供应链各环节相对独立的特性所决定的。在互联网与农业高度融合的过程中,互联网打破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让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共享信息成为可能,因此,如果互联网技术为生产信息共享提供基础,而供应链各个企业之间无法建立信任关系,那么整个生产信息共享机制也无法实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行业领导者或政府需要承担起构

建供应链生产信息共享机制的责任,作为标杆企业,如果能够率先对供应链企业进行整合,实现生产信息共享,那么对于农产品行业中的众多企业将会产生一种“复制”的行为,进而会提升行业的生产信息共享水平。同时,注重提升员工素质,培养学习型文化和氛围,加强生产信息吸收和转化能力,通过举办行业峰会或企业分享会的形式对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进行理念的培训和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农业生产者作为供应链中的最小单位,如果能够从心理上接受来自消费者或经营者的生产信息,将有助于产品生产的调整和优化。对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各企业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建立生产信息共享保障机制,提升信任水平,降低生产信息共享可能带来的风险。此外,农产品企业可以定期举办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生产信息共享会议,也可以进行生产者群组、经营者群组和消费者群组内部的生产信息共享活动,目的是让供应链节点企业意识到生产信息共享对于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益的重要性。生产信息共享量的增加可直接正向影响生产信息共享收益,有效的激励措施和长期的合作关系是加大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生产信息共享量的关键。因此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建立农产品生产信息共享基金,对那些通过生产信息共享实现企业产品生产的改进和优化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给予现金奖励等。总之,企业需要通过内部的激励、培训和外部的行业引导去构建生产信息共享体系。

(三)加强生产信息资源的整合

电商环境下,农产品市场充斥着各种信息资源,对于生产信息资

源的整合和分析是实现生产信息共享的前提。由于传统农业的供应链信息未能进行完整的收集和分类,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农业要实现与互联网相融合必须对信息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对于终端消费者与农业企业的生产信息共享而言,比如消费者要求牛奶在奶源上要保证绝对新鲜,在生产过程中不能添加任何的化学物品等,对于这些生产信息的处理需要借助电商平台对牛奶的奶源和生产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消费者与牛奶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生产信息共享的重点上保持一致;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来自终端消费者的生产信息和经营者的共享生产信息,如何区分以及识别有效的生产信息是生产者在共享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比如消费者向经营者传达了牛奶的纯度较低,而消费者也可以直接在电商平台进行生产信息的表述,那么如果经营者在共享消费者生产信息的过程中能够准确表述则有助于生产者调整牛奶纯度,否则一旦消费者共享的生产信息无法被经营者准确共享的时候,将会造成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质疑,进而降低生产信息共享的有效性。同时,如果生产者直接通过电商平台共享消费者的生产信息对牛奶进行改进,将会满足消费者关于产品的需求。但是如何提高经营者在共享来自消费者的生产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水平呢?笔者认为加强生产信息资源的整合就尤为重要,电商平台将来自消费者的生产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并整合,实现从消费者到生产者之间生产信息共享的无缝对接才能最大程度提升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水平。因此,依靠“互联网+农业电商”对共享的生产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能够降低人工分享的误差,提高生产信息分享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

在电商环境下,当消费者发现生产信息共享的成本提高时,比如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来反馈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就会大大降低消费者进行生产信息共享的意愿和积极性;对于农产品经营者来说,如果共享来自消费者的生产信息从而降低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时,那么经营者会对生产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产生质疑,出现不共享生产信息的行为;农业生产者如果未能准确把握和吸收生产信息,那么整个信息共享行为就会失效,降低生产信息共享的协同效应。因此,在存在诸多生产信息共享风险和问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需要构建生产信息共享机制,但政府更需要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生产信息共享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首先,政府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农产品供应链生产信息共享的规章制度,比如政府设置适当的供应链各个环节生产信息差异距离,形成信息相似性和互补性,来提高生产信息共享的效率;其次,政府要注重培养行业领导者,对进行生产信息共享的农业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优惠,发挥主导企业的带头作用;最后,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供应链生产信息共享的范式对行业农产品企业进行培训和科学指导。政府最重要的角色就是通过政策的引导和生产信息共享氛围的培养,为农产品生产信息共享提供导向作用,最大程度上降低生产信息共享的成本与风险,提升生产信息共享的总量,提高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生产信息共享的效率与水平,发挥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生产信息共享的协同效应。

作者:赵礼玲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第四篇:信息共享管理制度

信息共享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运行与应用管理规章制度》的统一要求,特制定信息共享管理制度。

1.信息标准化管理制度

(1)所有数据都必须在指定地点连续输入并供全系统使用。

(2)同一个模板准许多人操作,但必须统一按标准执行。

(3)对系统的使用、管理、质量评估也需要按照统一标准执行。

(4)系统设计必须根据相应的标准,在设计和使用中如发现有新标准

应补充完善标准。

(5)一切标准和规范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

(6)实现信息的标准化还应遵守统一格式,因此应遵循一定原则,主

要有唯一性原则(尽管每一个元素在不同的系统中可能有不同的叫法、不同的描述,但基本元编码、含义只能有一个)、规范性原则(数据标准要规范化,这样才能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是指遵循有关标准基础形成的,不可随意改动)。

(7)凡格式化数据都应是规范的标准的,所有名词术语和项目名称都

必须规范并有一个合理的代码;一切分类、统计、查询都必须依据代码进行;数据传输、交换必须依据标准。

(8)数据字典编码标准。数据字典包括国家标准数据字典、行业标准

数据字典、地方标准数据字典和用户数据字典。为确保数据规范,信息分类编码应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对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部门标准的数据字典,应采用相应的有关标准,不得自定义。使用允许用户扩充的标准,应严格按照该标准的编码原则扩充。在标准出台后应立即改用标准编码,如果技术限制导致已经使用的系统不能更换字典,必须建立自定义字典与标准编码字典的对照表,并开发相应的检索和数据转换程序。2.信息查询制度

(1)在门诊大厅屏幕显示屏上显示医疗服务价格及药品价格,不定期

进行滚动,并经常维护,确保信息准确、显示系统运行正常。

(2)针对调价及时更换公示内容。

(3)在医院门诊大厅和住院大厅放置的触摸查询系统,与医院内信息

系统实时连网,方便病人查询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

(4)住院费用清单。每日由病区向住院病人提供医药费用汇总清单,住院病人对费用有疑问,病区护士站应及时向病人或家属解释清楚。出院病人由住院处提供明细清单。

(5)门诊病人提供配药明细清单。门诊病人对费用有疑问,可在触摸

屏上查询,对不会使用触摸侨查询的病人,门诊服务站给予协助说明。

(6)凡门诊及住院病人对医疗费用有疑异,可向相应服务台咨询,做

到有问必答,有错必纠,并做好病人的查询及投诉记录。

(7)非医院信息部门系统维护人员不得私自进入医院内网数据库进行

信息查询,如因工作需要调阅数据库信息,须由本科室申请,经主管部门或主管院长签字批准后,在信息管理科安全管理员的协

助下方可实施查。

(8)电子病历查询严格按照《电子病历管理制度》执行。

3.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和总体原则

(1)实现信息共享是医院信息化建设及政务公开的基本任务,是开展

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2)实施信息共享是各科室的责任和义务,各科室要本着规范公开的原则,主动上报共享信息。

(3)为了更好地进行信息共享工作,各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本部门需

要发布的信息汇总到信息管理科发布并存档。

(4)信息共享工作由院办公室组织,信息管理科负责信息的存档、网

上发布及相关技术工作。

(5)根据信息的具体情况要实施安全分级管理、分内外网管理,设置

不同的权限,并落实安全管理到人,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

第五篇:政府信息共享调查报告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调查报告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在政府各部门将拥有的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公开,使其他部门、企业、个人可以公开、公平的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从形式上讲,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就是政务信息在政府机构内部,政府机构之间,政府机构与政府信息相关者之间的传递、交流与共享过程,这种传递、交流与共享服从于政府履行职责和工作的需要,因此从实质上讲,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是政府在以传递和交换信息的手段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履行政府的职能。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可以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定义为政府通过政务信息的传递、扩散、交流、共享,在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与外界环境之间实施怜理、控制和协调,以履行政府职责和发挥政府功能的过程。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则是指基于网络等电子信息技术,在特定范围内以电子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类型包括:参与政府流程改革,即电子化管理(e一administration);联接民众,包括电子公民(e一CitiZenS)和电子服务(e一ServiCeS);构建外部互动平台,即电子社会(e一soCiety)。这三方面的建设不断推进,将大大减轻政府运转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情况,使政府能为社会与民众提供更优良的服务。

具体到对电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分析,从信息共享所涉及到的主体来讲,电政务建设中要实现二种类型的信息共享: 1.上下级政务系统之间要实现互连互通:上下级政府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主要是政务信息的上传下达。由于上下级政府存在的关系,再加之目前很多电子政务系统是按部门条线来建设的(尤其是像工商、税务这些直线管理部门),因此这部分的信息共享不是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2.同级政府部门系统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以前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大部分项目都是由各个部门各自主导建设的,造成这些部门在建设电子政务时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对与其它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与协作考虑不足,再加上政府体制中广泛存在的条块管理模式,造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这是目前电子政务建设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前两种均属于政府机构内部的政务信息共享,其目的主要是维持自身存在和协调政府内部机构和人员的行动。

3.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共享。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公开即是信息公开问题,也就是指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公开有利于公民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政务信息公开方面的条例,其目的是使我国的政务信息公开活动,获得更为充分的法律法规保障。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的建设使得政府能利用互联网等计算机通信技术将大量的处于离散状态的信息集中起来。这些游离在政府组织外部的大量信息转化为政府决策信息后能使信息的及时加工和处理成为可能,从而使政府决策效率和决策水平得到大大提高。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和作用:政务信息公开是主权在民的体现,是公民行使有效监督权的重要前提,是政府科学决策的保证,是市场经济实现公平竞争的必要保障,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从根源上防止腐败、增强党和国家凝聚力的必要措施。

政府信息化在世界各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且人们已普遍认识到,政府信息化,对于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监怜能力,增强部门协调,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和勤政廉政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政府信息化的作用决不限于此,其所带来的影响将推动整个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工作。

归纳起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可以用“两个面向”来概括,即面向策支持和面向公众服务。面向决策支持就是提高政府部门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政府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划和宏观调控;面向公众服务是建设高效、公开、勤政的公众服务系统为目标,以政府部门日常业务处理信息系以及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为基础,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向社会、企业和公众提供政府部门的服务,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1、信息资源共享存在利益纠葛

从本质讲,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既是对政府信息资源这一特殊无形物品产权的重新安排,也是把原来为少部分人掌握的信息利益归还给公众,此举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剥夺部分政府官员的政治或者经济利益,失去信息特权的官员也会随之失去相应的利益,利益驱动会促使他们以各种理由和手段来阻碍信息资源共享的进程。在传统的政府体制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与部门所有之间矛盾十分突出。信息资源共享背后隐藏的是利益驱动。在信息资源的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触动现有的权力结构和既定的利益格局。各政府部门为了各自利益实现的最大化要么不断强化自身在共享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么有意识地抵制或排斥共享机制的运行。中央政府要求的是信息资源共享尽可能的最大化,以满足政府之间和公众之间的信息需要,而地方政府所考虑的是利用手中的信息资源垄断优势,获得最大利益。同理,在一个地方政府的内部部门之间,也存在这样的利益考虑,导致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从80年代开始中国的政府部门普遍设立的各种信息中心,由于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大都被划为事业单位面临着生存危机。于是,利用手中所掌握的信息从事商业经营就成为这些信息中心的必然选择。由于这些信息中心与国家机构的密切关系,它们利益。许多国家机构为了从控制的信息中牟利,同时也为了逃避公众的指责,也愿意与信息中心合作,通过特许使用或者独家提供的方式,将政府信息提供给信息中心。结果为了便利信息流通设立的信息中心,实际上成为了限制信息流通的障碍。

2、缺少统一规划和科学论证

电子政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实施过程复杂,必须统筹规划和有制度的保障。当前中国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尚未对电子政务进行全面规划,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标准和规范。当前各地的信息系统,很多是行政领导凭主观意愿盲目决策,由不同的网络公司依据各自的标准开发的,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和兼容性,形成了众多分散、异构、相互封闭的信息资源系统,难以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信息孤岛”。中央政府网站和地方政府网站、地方政府各部门网站之间几乎是互不联接,大量基础的信息资源库建设尚处于空白阶段,许多功能无法实现,造成了高投入、低效用现象,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源而且对系统的整合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以北京为例,当初北京市政府做网上办公系统时,针对工商、税务、经委、科委等15个不同部门,同时发了15个标,结果形成了15个不同的门户,信息传递的高效率无法保证,浪费了宝贵的建设资金,也给政府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带来了困难。

4、信息管理缺乏专门化、制度化

政府信息管理工作必须以专门化、制度化作为保障,而当前从行政领导到工作人员都把信息工作当作一种“副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多数部门内部没有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也没有专人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对信息的采集、审核、发布等没有一定的标准,使得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核心的各部门内部信息库五花八门,信息极不完整,也极不规范。

5、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政府管理信息化需要法律和法规来加以保障如政府信息公开法、个人隐私保护法、国家安全保密法、商业秘密法等。当前中国信息化法制建设明显滞后,在信息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信息安全、工程建设等方面没有基本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保障,严重制约了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例如,对电子邮件是否具备法律效率,电子签名是否合法等问题缺乏明确的司法解释,造成多数需要身份确认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工作无法开展。

6、传统政府运作机制阻碍电子政务的发展

当前中国政府管理运作体制及机制,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原来的行政管理体系难以灵活应对新环境和有效解决新问题,在许多方面显得越来越不适应。首先,大量中间管理层次的存在,减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网络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以各个节点相连接的一个多样性联系的扁平化组织社会,信息传递呈现快速化直接化的态势,行政组织随之扁平化,过多的中间管理层只会增加时间成本,影响政府办事效率和决策质量。其次,条块分割的二维模式,极易形成信息的部门垄断,严重影响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于是,下面的情况便屡见不鲜:一个企业在工商局那里被吊销执照,可是发票还在使用,税务机关觉察不到,可能在税务部门吊销税务登记,工商部门的执照还在继续使用。电子政府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整合工作流程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各部门信息共享和跨部门业务整合,如果依据现有分工设计,必然加重企业和公众的负担,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我国政务信息管理方面的立法,就总体而言,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如关于知识产权、信息保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等方面的法律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已有的法律、法规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准备了立法经验与理论支持。但是也还存在着许多空白。我国政务信息管理立法的首要任务,就是先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整个政务信息法律体系作全面、宏观的分析,明确它所应包含的各项法律制度,并由此规划政务信息法的大体框架;其次,对政务信息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加以分析,以便制定出符合政务信息特点的有效的法律制度,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政务信息法律体系。具体操作上应加快与电子政务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的立法过程。如电子文件法、电子版权法、数据保护法、电子交易法、电子身份证法,法律上认可的数字签名技术标准、认证授权管理等都需要加快立法或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涉及政府行政管理中的许多行政法规和法令的修订和补充。例如关于政务公开与透明的规定,关于简化行政管理过程的规定,关于促进电子文件、电子签名的使用的规定等等。除了以上提到的几项措施,相关部门和机构还应加大电子政务应用宣传的力度,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和百姓的认识和了解;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完善信息化培训和考核体系,使越来越多的人能驾驭计算机技术,以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求,减少数字鸿沟的危害。

此外还要求政府工作人员改变思想,主动迎接“政府转型”所带来的挑战。电了政务要求政府部门改变权力观、利益观,改革现有的行政程序,特别是工作方式、组织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树立“科学符理、优质服务”的职能意识,合理界定和划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建立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实行一站式不受时空限制的服务,为社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通过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增强电子政务的社会知名度,使其获得发展的内生动力,走上良性循环。

下载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供应商信息共享平台

    拓展企业信息系统,建立与供应商的信息共享平台 在当今企业采购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与采购管理有关的各种概念、技术纷纷涌现,诸如供应链管理、采购外包、竞价、反拍卖技术......

    农村档案信息共享

    9月21日至22日,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及西南、西北12个省、市、自治区领导和专家将莅临重庆市九龙坡区,对九龙坡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进行验收,并召开......

    循序渐进的外链策略

    循序渐进的外链策略 内容为王,外链为皇相信不少做SEO都会知道这几话,而我比较重视内部优化,但外链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做外链我们要考虑: 1)在那里发外链(这个就不详细说了可以看......

    香港区块链共享单车办公室管理制度

    (shiyilang)十一郎区块链单车 深圳壹叁壹叁装饰有限公司 办公室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维护办公室工作秩序,给员工营造一个舒适、整洁、安全的办公环境、合理利用各项资源、办......

    武威市区块链共享单车人事管理计划专题

    (shiyilang)十一郎区块链单车 人事筹备 一、员工的招聘 (一)本酒店的用工以招聘为主,招聘人员可分为酒店合同工和临时工。 (二)招聘人员必须按拟定的用工条件、要求(如个人素质、......

    莆田市信息咨询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莆田市信息咨询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吴江梅 来源:《海峡科学》2011年第04期......

    浅论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对策的研究论文(大全5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不断的增加,工厂的污水排放量剧增且不能及时处理,导致我国水资源被污染,水质量下降;我国部分地区开发过度,加快沙漠化,水资源......

    京津冀区域人才资源协同共享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精选)

    京津冀区域人才资源协同共享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落地执行,京津冀区域人才资源的协同共享成为重要问题。因为,人才是基础,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