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教学实施策略》体会
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教学实施策略》体会
海南省屯昌县红旗中学 王茀旺
这几天学习研究了《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教学实施策略》后深有体会,当前信息技术课堂存在许多问题,如课堂效率低,学生不感兴趣,老师难于控制课堂等等。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是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教学设施(软硬件)、考试制度等等因素造成的。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我们首先学习研究《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教学实施策略》,才能更好的解决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诸多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兴趣,从而有利于调控信息技术课堂,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在《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教学实施策略》这一讲座中,李冬梅老师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学习动机分析”、“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策略”等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信息技术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教师采取相应的策略,这也为我们教师提供理论支持和教学实践上指导。李冬梅老师讲的三方面分别是:
一、信息技术学科特点:1.科学性;2.实践性;3.创新性;4.应用性;5.综合性;6.基础性。
二、学习动机分析。
三、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策略。1. 从培养信息素养出发,基于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情境。2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3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4. 给出详细的学习指导。5 .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6. 布置难易适中、具有创新空间的实践内容。7 .交流、评价与反馈。
充分理解体会这三方面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更好的解决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二篇: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实施策略
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实施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先进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包括古代诗词歌赋、民风民俗、传统节日等。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我们教师要找到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的结合点,把它其中蕴含的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挖掘出来,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我国丰富的民族数学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文化素养。
一、以图呈现数学之美
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世界文明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从那些变幻无穷,淳朴浑厚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在数学教材第十册《图形与变换》一课,展示给学生有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代花鸟纹锦、瓷器、剪纸图案、年画、脸谱、等等一些吉祥图案。在学习之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图案的资料,了解每副图案的出处,年代、以及代表的含义或者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学生们经过调查、上网、查阅书籍等方法,了解图案的来历和发展;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以人突显人文精神
运用教材中反映我国历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实例教育学生,如: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的原理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使学生懂得我国不但有古老文明,我国人民也富有聪明才智。从而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从小树立起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而发奋读书、顽强拼搏、积极奉献的责任感。
三、开展数学研究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价值
(1)、在学生中开展以“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学”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活动,赛后同学们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2)、在课堂上开展解古代名题的竞赛活动,主张多种算法,评比最优算法。(3)、开展了“100以内加减算盘比赛”,“数学诗词比赛”,“数学家的故事朗诵”,“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表演”,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方法也应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
第三篇:浅谈信息技术课程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通力“合作”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信息技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首先要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其次,要合理规划分组,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以及学生差异进行分组。最后,教师营造宽容多元的评价氛围。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还要注意合作学习目标与合作任务的设定、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度等问题。【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时机 规划 监控 评价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信息技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笔者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总能发现一些处在“边缘状态”的学习小组。在小组讨论中,这些小组的学生甘于“边缘”,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好像自己置身于讨论之外;在探究学习中,他们甘于孤寂,“冷眼”看其他小组同学忙碌的身影;自主学习中,这些小组的部分学生甘于将主动权交还给老师,或者交给其他同学,没有自觉,没有主动,甚至做起了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相同的学习任务,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互助中习得知识,在合作中掌握技能,在分享中全面提升信息素养①的初衷是相违背的。针对着这些问题,笔者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新理念的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实施策略进行了如下的思考。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合作学习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不能替代其他优秀的教学方法,因此,开展合作学习首先涉及的一个问题是何时进行学习,或者说哪些教学内容采用合作学习比较合适?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中综合性应用教学内容比较适合作学习的开展。因为,在运用各种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或用多种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或教师设计的拓展(提高)任务时,势必涉及问题的分析、任务的分解以及实现技术的选择等环节,而这些要素的确定,学生不通过讨论、协作肯定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一些复杂任务的完成,还会带来实现技术的复杂性的多样化,分工合作是理想的选择。在教学《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一 ① 郑金洲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 福建教育出版社 课时,拓展任务要求学生在掌握两个图层动画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完成多个图层的动画制作,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操作是有难度的。笔者此时将任务进行分解,布置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索多图层动画的方法,学生通过小组相互讨论,能较快并能得出“物体同时运动时,要将不同的运动对象放在不同图层中”的猜想,教师趁势再让学生用操作去印证自己的猜想。此时,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的操作方法,最主要的是通过小组探究将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也为今后的动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在教学《我行我秀——主题动画创作》一课时,如让学生独自完成动画的创意、脚本的编写、动画的制作等学习任务,显然是有难度的。可按课堂的情况将学生编成若干个4~6人的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的框架内完成对知识的迁移与任务的分解,集中团队智慧,通过讨论,确定小组创作主题,按小组成员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相互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失败的原因。互相寻找各自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合理规划分组,营造合作氛围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目的,合理规划小组分组不仅可以高效地达成既定的知识目标,而且可以体现和达到课程性目标,即在信息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的能力。②
笔者观察发现,如果任意分组,处于“边缘”游离学习状态的学生,所处的位置多在课室的后排,而坐在前排的学生虽然合作学习的氛围很浓,但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印证了“魏拉德·沃勒尔(Wilard Waller)”效应③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同样适用,同时也说明信息技术课程合理的小组分组,是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受计算机设备的限制,我们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无法像其他课程一样,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需要摆放学生的座位。怎么办,这就要信息技术教师在学生的座次上采取一些策略,在尊重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性的基础上,考虑“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组际平衡”分组原则,将优、中、学困三类学生组合在一起,力求每组力量均衡,避免出现强势小组和弱势小组。通 ②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如果座位的选择是随意的,坐在教室前排座位的学生大多是些在学习上过分依赖教师的学生,可能也有部分学习热情特别高的学生坐在其中,而坐在后排座位的往往是些捣乱和不听讲的学生。过组内合作、讨论、交流,对于学困生来说,改变了他们处于“旁观者”的身份,更重要的使他们觉得他们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关心、爱护、帮助他们,他们不再是一叶孤舟,不再会感到孤立无援。而且,通过与成绩优秀生的合作,可以提高学困生的个人学习能力。
“实践出真知”。笔者经过近一年的探索与实践,遵循“设计→观察→调整→优化”的实验原则,根据所在学校计算机室设备摆放情况,总结了一套较为可行信息技术课程座次编排策略。首先,在新学期初,与任教各班的班主任密切配合,调查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兴趣、爱好、性格,各科学习成绩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进行基础分类。其次,按学生相关表现进行分类,最后依据学生个性分成A~F类。按4—6人一组将学生分配到8—12个不同的学习小组(见下图)。将学困生的座次提前,使它们有最多的与老师交流的机会。每组安排1~2名A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当“小老师”,履行小组内学困生的“传、帮、带”的职责。安排前好基本座位,每三~四周轮换一次,这些学生位置相对稳定,全班学生的学习素质均匀分布。各班确定学习小组组长8—12人。按学生意愿,部分调整个别学生座位,以优生为代表树立学科权威,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教师对个别、“热点”对个别、个别对个别等形式,达到教育提高个别学困生的目的。
(说明:A—学科权威; B—善于语言表达者;C—善于推理者;D—善于操作者;E—善于观察者;F—学困生。)
三、确定学习目标并对小组及成员进行有效的监控
在合作学习中,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归宿,而学习活动是学习目标的体现。3 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性活动,所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确定好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明确。
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教师的监控。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自我监控水平和合作水平还较低,如果没有教师适当的监控,其合作学习有时很可能会放任自流,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教师要让每一个成员都积极投入到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去,首先必须进行明确的分工,建立个人责任分工表,以便在以后能及时进行跟踪和指导监督。其次,在监控、跟踪过程中还要注意做好共同奖励与督促、组织学生进行资源共享,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别外,教师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对小组成员给予及时的鼓励与关心、适时的认可,使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的兴趣,并不断从中发现新的东本。必要时,也可适度利用小组之间竞争的心态,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激发和维持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如笔者在教学《制作旅游计划》一课,布置了“畅游世博四天游”的任务,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EXCLE知识,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含有住宿费用、旅游线路、时间安排等资料的旅游计划。接下来学生填写分工记录表(如右图),明确各自的分工。完成的小组可以到黑板上画一个个性标签,并上台汇报整个旅游的过程。通过小组分工记录表、个性化标签、小组上台汇报这些隐性的化的管理和督促手段,有效地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责任感和阶段成就感的驱使下,最终达成对总目标的实现。
四、营造宽容而多元的评价氛围,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评估工作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应是对合作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和促进作用。合作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的积极性④。因此教师应用多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 ④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88.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如上例中的《制作旅游计划》一课,笔者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后,要求学生填写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如右图)。这不但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更主要的是各小组能通过听取其他几个小组的总结后,尝试改进方案。努力培养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价的习惯,并能从评价中吸取经验教训,加以改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这需要许多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特别是关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和评价方法要经过反复地试用、反馈、修改来完善。另外,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会更加丰富多彩,不拘一格。随之而来的一定有许多新的问题,有待我们继续去研究。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郑金洲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2、《中国当代教育理论丛书》——《教育论》 顾明远等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3、《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的文化主题性实施策略》 黄振余编著 海南出版社
4、《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李艺、李冬梅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88.
第四篇: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实施策略
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实施策略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方式的丰富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韵深远、内涵广大,要把中华传统文化所有精华都以可观可感的形态呈现出来是不可能的,但是可观可感的呈现方式是了解、学习、参悟中华传统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儒释道三家文化来说,三大文化流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流传了几千年,如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文化意识。了解、学习三家文化主要是通过它们各自的代表作品,然后在生活、处事上进一步理解三家文化的精髓,不断感悟、收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理念通过可观可感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教科书、博物馆和美术馆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外延的实践化。“四书”之《中庸》中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它的文化内涵是:好学就能接近智慧,将学到的各种道理在实践中理性落实的人才是一个仁德的人。一个人只有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时时反省,日日进步,才能得到智慧,才能在生活中得到满足和快乐。《弟子规》中也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由此可见,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智慧。在学校里,可以定期开展汉服走秀比赛,在传统节日中继承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等;在社区开展“尊老爱老”孝心活动,走入养老院,做力所能及之事。
充分发挥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当今,整个社会充满了现代工业文明和西方资本主义气息,我国政治经济虽呈迅猛发展态势,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弟子规》作为蒙学读物之一,首先教育小孩知孝悌,知谨信,然后泛爱众,而亲仁,最后才是有余力则学文。由此可见,儿童在学习文化知识之前,必须进行德育教育。光有知识而没有品德的人是不完整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充分发挥其德育教化作用,是全社会都需要努力践行的重任。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1.在学生中开展以“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学”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活动,赛后同学们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2.在课堂上开展解古代名题的竞赛活动,主张多种算法,评比最优算法。
3.在五月的数学学科周活动中,开展了“100以内加减算盘比赛”,“数学诗词比赛”,“数学家的故事朗诵”,“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表演”,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4.在教师中开展了围绕小课题的教学公开课活动。有圆周率的认识,有鸡兔同笼问题等等。
5.各位老师能及时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写成教学随笔和论文等。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的几点体会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的几点体会
吴英华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信息技术和教学的结合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方便,我在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更有利于结合的顺利进行。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做到有利于教师的教,有利于学生的学,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三者缺一不可。这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的前提。
有利于教师的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围绕教学内容,分散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采用启发式和直观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把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形象、逼真、多形式、多侧面地把知识传输给学生,变抽象为具体,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思考,使其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知识的认识与积累,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的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宗旨。
有利于学生的学,就是要考虑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更不是计算机多媒体。要把信息技术、多媒体作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工具,但绝不是唯一工具。课件的研制、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要以学生现有的状态、实现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为出发点,以多个层面学生的积极参与并在各自基础上得以提高为支撑点,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培
养为落脚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地探索,逐步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提高。
有利于素质教育,就是需要我们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结合的进程中,要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坚持主体性原则、适度性原则、交互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这些原则更有利于教师实现真正意义的“结合”。
主体性原则,就是要彻底解决或克服应试教育中把学生当作一个可随意往里填装置时的袋子、重结果不重过程,重学生被动的接受不重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的现象和弊端。要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模式。将学生的学习由原来“被动接受、模仿在现、封闭读书”变为“主动参与、探究发展、合作交流”。同时还要防止“以信息技术、以课堂为中心”的现象发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主体。
适度性原则,这里的适度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时间要适中。
(二)是选择要适当。
(三)是信息要适量。教学过程中过早或过晚的实用信息技术,有时会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如果不能适度,教学效果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应该教师讲解的、应该教师板书的、应该学生思考的、应该学生提问的,决不能用多媒体技术代替。应该用计算机辅助课件的,应该用录像的,应该用录音的,那种手段最佳就用那种,但也不是多媒体越杂,越花哨越好。可用可不用的,就不在选用;多用少用一样
时,尽量少用。多媒体技术确实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但过量的信息无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会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消化吸收。所以教师要适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交换性原则,就是要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有利于师生互动,有利于生生互动,有利于教师与多媒体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与多媒体间的互动。“互动”要动在“过程思维”中,让课堂成为思考的王国,让学生真正投入进去,主动学习,要通过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巧用信息技术,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多种问题,或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或聚焦牵动教学的敏感区。抓住“愤悱”之机,巧设思维支点,或引导学生读书,或类比相关知识,或联系时政热点,或上网查询,使问题解决在“互动”之中。
创造性原则,不论教学内容的更新,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信息技术的运用,都要由教师的教学实践来实现。没有创新性的教师,就实现不了创新性的教育,也培养不出创新型的人才。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要用创造性思维制作能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课件,运用信息技术,以问题为中心,巧妙的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电脑”不能代替“人脑”。
凡是妨碍学生观察、分析、想象,不利于学生思考的多媒体技术不要使用。必要的板书、规范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是绝不可以用多媒体代替的。该版书就一定要板书,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总之,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不是代替或妨碍学生的思维,离开学生思维的课堂教学是无法想象的。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手活动是不能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的。所以,凡是不利于学生动手的多媒体技术不要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教学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实验技能,理解概念和规律,巩固学科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得实验数据,掌握试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试验能力的动手活动是不能用多媒体技术代替的。
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逐步实现的。所以,制约学生“动口”的多媒体技术不要使用。也就是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述(动口),进而,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有利于促使学生表述,不利于或替代学生表述的,坚决不用。
总之,不管我们采用那种媒体、那种信息技术,都要遵循对学生的实效性,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让我们的设计能有效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能有效的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