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朝阳县农机局2011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大全
朝阳县农机局2011年依法行政工作计划
2011年,我局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工作全局,按照县政府2011年依法行政工作安排的要求,以农机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宣传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的农机行政执法队伍为基础,针对农机行业管理特点,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开展农机行政执法工作,现将全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农机工作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大量农业机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机部门是国家购机补贴等惠民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实施的大多数行政行为都涉及广大农民朋友的具体利益,也承担着大量社会矛盾和纠纷的处理和化解。我们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进程。我们要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实,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围绕建设服务型机关的目标,把依法行政工作融入到农机化工作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总结新经验,努力把我局依法行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机制,落实制度
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积极主动 1
开展工作并抓好落实,认真开展政务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及时向县政府报告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的进展情况、主要成绩和突出问题。在工作机制上,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分解任务,确保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
三、突出重点,抓好依法行政各项工作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局机关要全面履行其职能职责,做好股与股及三个事业单工作,按照县政府保留行政审批项目通用目录和取消、转变管理方式行政审批项目目录要求,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认真落实行政审批(许可)实施办法,完善行政许可、审批运行机制。健全监督制度,定期检查行政许可制度的执行情况,防止变相恢复已撤销的行政许可项目。明确办理时间和责任人并对外公布,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
2、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落实专人负责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梳理信息,编制、修订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提高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保证本部门信息及时、全面和准确增强,公信力。完善信息公开的发布机制,加快政务外网信息的维护和更新,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价、年度报告、责任追究等制度,保障条例的顺利实施。
3、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继续安排对《农机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与农机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并纳入对职工的年度考核。每年学习不少于4次。增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养成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习惯,自觉运用
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形成全局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4、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农机市场清理整顿,加大对农机购机补贴监管力度,加强农机安全监理;严格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行为,认真落实省农机局制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规范处罚行为,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5、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进一步做好执法人员资格证换发工作,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并做好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工作。
6、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健全责任追究和奖励机制。大力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扩大评查范围和内容。严格控制和减少低效重复的检查,逐步减少执法层次。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二〇一一年一月
第二篇:农机局依法行政问题探讨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中央确立的跨世纪治国方略。如果说依法行政是实施这一方略的核心,那么依法行政的关健是依程序法办事。人们一般认为,法律活动的程序性是指立法和司法活动的程序性,而行政活动程序性是被排斥在外的。随着法治进程的推进,行政程序已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行政程序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如何?如何通过健全行政程序的途径来严格依法行政?本文试对此作粗浅的探讨。
一、重实体轻程序是当前影响依法行政的重要原因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虽然我国行政法制建设成绩斐然,但它相对于我国经济、民事和刑事等方面的法制建设仍比较落后。这种落后最重要的表现就是:
(1)立法上重实体轻程序,重事后程序轻事前、事中程序。我国行政立法多只注重解决行政前的实体问题,如行政机关的权限、职责,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行政行为的条件、标准等;而忽视对相应程序上的规范,如对行政的方式、步骤、时限,行政机关的程序义务,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等,在有关立法中很少规定。在现有行政程序规范中,多只是涉及监督和救济,如行政监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而很少规定事前、事中的程序,如行政公开、事前听取相对人意见、向相对人说明理由、作出行政行为过程中举行听证等。
(2)程序概念意识淡薄。不少人认为依法行政只是依照实体法办事,甚至片面认为行政执法只是依照法定职权,对法定程序无关紧要;违反法定职权才是违法,违反法定程序不算违法。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依法行政,阻碍国家法治进程。
——造成有法难依,有法不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制定了不少法律。可以说,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领域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我国的法律执行得不是很好,人民群众对一些地区和部门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反映强烈,不依法行政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原因之一就是不重视行政程序法,可操作性差。以至有法难依,有法不依,法律虚置。
——有碍公民行使正当权利。依法行政不仅是对行政机关的要求,也是对公民的要求。由于行政程序的不健全,法律上虽然规定了公民的实体权利,但难以实现。而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没有很好履行。然而程序规范的不完善使得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对行政机关答复时间没明确规定,使公民不知何时实现其权利;对办理条件不作界定,使公民不知怎样实现其权利。由此可见,公民只有在实体上和程序上的权利才是全面的,才能更好依法行政。
——影响对行政行为的有效监督,难以实现法律正义。依法行政是法律正义、社会正义的表现,由于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机关是管理者,相对一方是被管理者,行政机关这种法定地位具有我命令你服从的特权性质。在这种强弱不平衡的情况下,保护的重点只能是公民个人,这是正义观念的起码要求。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现代行政程序(其作用就是控制和约束强大的行政权),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缺乏有效监控,因此对行政行为还算不上真正有效监督,各种不依法行政、滥用职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法律正义的实现。例如,对各种“三乱”现象,从中央到地方虽然一再进行专项治理,但还没有得到有效根治,其原因之一是程序监督不够力度,再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虽然是我国较为完善的行政程序法,但它多只注重保持行政管理的效率,而对权力制约、防止行政权滥用和保持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却有所忽视。如为保持处罚裁决和处罚执行的效率,规定了一系列有关的程序,包括规定对轻微违法行为的当场处罚等,然而另一方面该法对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进行行政处罚行使调查权、取证权、裁决权、强制执权等都没有规定相应完善的制约程序,如调查权与裁决权分离、调查取证应出示相应的证件等。由此而经常出现公安人员滥用职权、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的现象。
4、健全行政程序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行政程序一方面为行政权力的行使设定了严格的规则,行政权力尤其是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被限定按事先设计好的公正合理程序进行,起到防止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作用。另一方面,行政程序又为公民提供了程序权利。一般来说,行政程序对行政机关来说是义务性的,而对行政相对人来说则是权利性的。例如听证程序就是使当事人拥有听证权,可以申辩和质证,并有得到通知权、申请回避权、委托代理人权等。行政相对人通过这些程序权利来保障实体权利,从而保持了行政与相对人权利的大体平衡,公民更好依法办事。
三、健全行政程序制度
落实依法行政重在程序办事,因此落实依法行政必须树立重视行政的民主程序意识,尤其是行政人员要带头遵守行政程序,国家要加强行政程序立法,各级行政机关要重视程序制度建设,要根据行政事项的性质、内容设定一系列具体、适当的程序制度,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当前应看重健全和执行以下行政程序制度:
1、职能分离制度。为了加强权力制约,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滥用权力、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必须将行政机关内部的某些相互联系的职能加以分离,使之分属于不同的机关或不同的工作人员掌握和行使。例如我国《行政法》就规定了两种职能分离制度:一是办案与决定处罚相分离;二是罚款决定的机关与收缴罚款的机关相分离。由于罚款这一行政处罚具有特殊性,极易导致各种形式的腐败,因此该法规定,除个别情形外,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不得自行收缴罚款,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的银行交纳罚款。同时罚款必须全部上交国库,任何行政机关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私分和截留。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这一领域内的腐败现象的发生,也有利于行政决定的公正、准确。
2、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分离制度。设定行政程序不仅要保障公民的权利,而且要提高行政效率,即行政程序的严格程度取决于行政行为影响到的相对人的权益和行政程序本身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要对不同的行政行为规定严格程序不同的行政程序;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对一些影响当事人利益较少的行政行为可设定简易程序,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应付庞大复杂的行政管理。当然简易程序简便,可以当场作出决定,但执法者也必须出示执法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决定书。而正式严格的行政程序一般手续繁琐、费用较高,国家所付出的较当事人受到保护的利益更大。因此对影响当事人利益较大的行政行为才应设定普通程序,这一程序应有严格的调查、质证、抗辩、决定、送达等规定。普遍程序与简易程序要相互分离,按不同条件分别适用。
3、说明理由制度。说明理由是指行政机关作出涉及相对人权益的决定、裁决、特别是作出对相对人权益不利影响的决定、裁决,必须在决定书、裁决书中说明根据(法律、法规根据或政策根据)和理由(事实证据和有关分析说明等)。说明理由不仅是政治文明的要求,而且有利于相对人更好地理解相应的行政行为,从而使相对人更好地理解相应的行政行为,从而减少行政机关执行公务的困难和阻力,以提高行政效率,保证法律和政策的顺利实施,落实依法行政。
4、不单方接触制度。行政机关某一行政事项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人作出行政决定或行政裁决,不能在一方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单独与另一方当事人接触(包括接受一方当事人的宴请,在家接待一方当事人的求见等)和听取其陈述,接收其证据。不单方接触也包括行政处罚裁决机构就相对人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的过程中,不能在被处罚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单独与调查违法行为和提出指控的行政机构或工作人员私下商量,交换意见和讨论处罚内容。
5、听证制度。听证就是当面听取相对人的意见、申述、建议,接收其提供的证据和有关材料,并根据需要组织当事人辩论、质证,行政机关在充分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权衡各种意见后再作出行政决定。
6、行政公开制度。行政公开是现代行政程序的重要制度之一,它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行政法规、规章、行政决策、行政决定以及行政机关据以作出相应决定的有关材料、行政统计资料、行政机关的有关工作制度、办事程序及手续等。所有这些资料,凡事涉及相对人权利和义务并不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保密的范围,都应依法向社会公开,任何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均可依法查阅和复制。行政分开制度是行政的手段,公民行使依法权利,履行法定义务的重要条件,它可以增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加强公民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防止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中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例如目前政府公开发行的《政报》、公开办事制度等都是这一制度的体现。
除了上述几项重要制度外,现行行政程序的其他制度如时效制度、实行公务公开制度、回避制度、复议制度等等,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只要结合实际来制定健全这些制度,依法行政就可以更好地落到实处。
第三篇:农机局依法行政问题探讨(精)
农机局依法行政问题探讨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中央确立的跨世纪治国方略。如果说依法行政是实施这一方略的核心,那么依法行政的关健是依程序法办事。人们一般认为,法律活动的程序性是指立法和司法活动的程序性,而行政活动程序性是被排斥在外的。随着法治进程的推进,行政程序已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行政程序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如何?如何通过健全行政程序的途径来严格依法行政?本文试对此作粗浅的探讨。
一、重实体轻程序是当前影响依法行政的重要原因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虽然我国行政法制建设成绩斐然,但它相对于我国经济、民事和刑事等方面的法制建设仍比较落后。这种落后最重要的表现就是:(1)立法上重实体轻程序,重事后程序轻事前、事中程序。我国行政立法多只注重解决行政前的实体问题,如行政机关的权限、职责,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行政行为的条件、标准等;而忽视对相应程序上的规范,如对行政的方式、步骤、时限,行政机关的程序义务,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等,在有关立法中很少规定。在现有行政程 序规范中,多只是涉及监督和救济,如行政监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而很少规定事前、事中的程序,如行政公开、事前听取相对人意见、向相对人说明理由、作出行政行为过程中举行听证等。
(2)程序概念意识淡薄。不少人认为依法行政只是依照实体法办事,甚至片面认为行政执法只是依照法定职权,对法定程序无关紧要;违反法定职权才是违法,违反法定程序不算违法。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依法行政,阻碍国家法治进程。
——造成有法难依,有法不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制定了不少法律。可以说,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领域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我国的法律执行得不是很好,人民群众对一些地区和部门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反映强烈,不依法行政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原因之一就是不重视行政程序法,可操作性差。以至有法难依,有法不依,法律虚置。——有碍公民行使正当权利。依法行政不仅是对行政机关的要求,也是对公民的要求。由于行政程序的不健全,法 律上虽然规定了公民的实体权利,但难以实现。而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没有很好履行。然而程序规范的不完善使得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对行政机关答复时间没明确规定,使公民不知何时实现其权利;对办理条件不作界定,使公民不知怎样实现其权利。由此可见,公民只有在实体上和程序上的权利才是全面的,才能更好依法行政。
——影响对行政行为的有效监督,难以实现法律正义。依法行政是法律正义、社会正义的表现,由于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机关是管理者,相对一方是被管理者,行政机关这种法定地位具有我命令你服从的特权性质。在这种强弱不平衡的情况下,保护的重点只能是公民个人,这是正义观念的起码要求。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现代行政程序(其作用就是控制和约束强大的行政权),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缺乏有效监控,因此对行政行为还算不上真正有效监督,各种不依法行政、滥用职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法律正义的实现。例如,对各种“三乱”现象,从中央到地方虽然一再进行专项治理,但还没有得到有效根治,其原因之一是程序监督不够力度,再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虽然是我国较为完善的行政程序法,但它多只注重保持行 政管理的效率,而对权力制约、防止行政权滥用和保持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却有所忽视。如为保持处罚裁决和处罚执行的效率,规定了一系列有关的程序,包括规定对轻微违法行为的当场处罚等,然而另一方面该法对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进行行政处罚行使调查权、取证权、裁决权、强制执权等都没有规定相应完善的制约程序,如调查权与裁决权分离、调查取证应出示相应的证件等。由此而经常出现公安人员滥用职权、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的现象。
二、依法行政的关键是依法定程序办事
法治的基本原则主要就是程序规则,法治的关键是程序问题,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程序办事。在当代要特别强调依照法定程序办事,按照预设的程序规则行为。
1、健全行政程序是落实依法行政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法制的内涵包括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简单说,就是有法可依,依法办事两大部分。现在大家都承认我们已制定了不少法律,无法可依的局面大为改观,当务之急是在加强立法的同时,要花大力气使已有的法律得到实施、遵守,即做到依法行政。如何寻找这一途径?健全行政程序是必然选择。因为:其一,实体不能取 代程序。行政程序,是由行政行为的方式和步骤;按一定时限和顺序构成的行为过程,它包括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空间,指行政行为的步骤、方式和形式;时间,指行政行为各步骤的时间及其相互间的顺序。如果没有程序,实体规定就等于零,是写在纸上的无法操作的空规定。从这一意义上说,没有程序也就没有实体,正如没有形式也就没有内容一样。我们所颁布的大量的实体法,要使之得到落实,就必须健全程序尤其是行政程序。因为我国有80%以上的法律由行政机关来执行,建立健全行政程序尤其重要。其
二、对法律价值的评价,不能仅从实体内容本身去评判,而更应从程序方面去判断。法律的价值只有在实施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评价。其三、一切实体上的弊端都必须最终在程序上得到解决。例如,法律赋予税务官员一定的减免税实体权力,是必要的,但它又可能给税务官员带来贪污受贿等弊端。要克服这些弊端不能靠削减其实体权力来解决,而必须要运用程序上的规范来解决,例如公开减免税条件,监督审批环节等。由此可说,行政程序法是一部行政操作法,程序的完成过程就是法治的实现过程,也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过程。
2、健全行政程序是提高行政水平的关键。在行政管理的行政机关和相对人这对矛盾中,行政机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能否依法行政是主要的。如何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是现代管理的根本要求。行政程序是科学管理的方式和步骤的法制化,是科学性与法律性的统一。设置合理、科学的程序,将大大提高行政效率,保证行政行为的公正和正确。当然,行政程序法只是行政行为重要的法律,并不是要求所有行政程序都由法律规定。非普遍性行政行为可由一定范围适用的行政程序来规范。而且行政程序具有明显的条件导向性,即当具备一定条件时,依行政程序势必会得出一定的结论。因此,行政权力如果依严格的要件进行,一般应视为合理的,这样不仅使行政决定具有合法性、相对稳定性,而且强化了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决定的服感、认同感,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3、行政程序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由于现实生活是无限丰富、复杂、多变的,法律规定总是有限的,不能包涵、括尽一切,因而法律为行政机关赋予羁束裁量权的同时,也赋予自由裁量权,使行政机关在适用法律时针对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如何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包括行政滥用职权的有效监控,便成为依法行政的重要 内容。这需要立足于制订科学的行政程序。行政程序一旦成为法律规范,就与法律的实体权利义务一样,形成程序权利义务,从而对行政行为起到监督制约作用。这种作用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止滥用权力。行政职权具有法定性和有限性的特点,程序规范则是维护这一特点的有力武器。每一种程序是对权力范围、权力行使方法、行使对象的界定,超出该范围或不按规定行使权力即属违法。例如,《身份证条例》规定公安人员在检查居民身份证时,必须先出示自己的工作证件,这是表明身份的程序。由于这一法律规定,被检查身份证的公民就取得了程序权利,有权要求公安人员出示工作证件;公安人员承担了程序义务,必须出示自己的工作证件。如果公安人员侵犯公民的程序权利,同样是违法行为。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对此提起诉讼,程序违法是构成具体行政为被撤销的理由,从而对公安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实行有效监督。二是防止行政机关失职。行政机关在享有某一职权的同时,就承担了合法行使职权的义务即职责,行政机关不能放弃职权,否则就是失职。通过制订行政程序,可使行政机关受到严格的监督,不致于失职。例如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对公民申请许可证或执照的行为必须在一个月内答复,公民就有权力要 求该行政机关在一个月内答复的程序权利,该机关就承担了一个月答复的程序义务。如果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擅自放弃职权,不履行法定职责时,上级行政机关或权力机关将追究其失职的责任;公民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健全行政程序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行政程序一方面为行政权力的行使设定了严格的规则,行政权力尤其是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被限定按事先设计好的公正合理程序进行,起到防止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作用。另一方面,行政程序又为公民提供了程序权利。一般来说,行政程序对行政机关来说是义务性的,而对行政相对人来说则是权利性的。例如听证程序就是使当事人拥有听证权,可以申辩和质证,并有得到通知权、申请回避权、委托代理人权等。行政相对人通过这些程序权利来保障实体权利,从而保持了行政与相对人权利的大体平衡,公民更好依法办事。
三、健全行政程序制度
落实依法行政重在程序办事,因此落实依法行政必须树立重视行政的民主程序意识,尤其是行政人员要带头遵守行 政程序,国家要加强行政程序立法,各级行政机关要重视程序制度建设,要根据行政事项的性质、内容设定一系列具体、适当的程序制度,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当前应看重健全和执行以下行政程序制度:
1、职能分离制度。为了加强权力制约,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滥用权力、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必须将行政机关内部的某些相互联系的职能加以分离,使之分属于不同的机关或不同的工作人员掌握和行使。例如我国《行政法》就规定了两种职能分离制度:一是办案与决定处罚相分离;二是罚款决定的机关与收缴罚款的机关相分离。由于罚款这一行政处罚具有特殊性,极易导致各种形式的腐败,因此该法规定,除个别情形外,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不得自行收缴罚款,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的银行交纳罚款。同时罚款必须全部上交国库,任何行政机关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私分和截留。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这一领域内的腐败现象的发生,也有利于行政决定的公正、准确。
2、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分离制度。设定行政程序不仅要保障公民的权利,而且要提高行政效率,即行政程序的严格程度取决于行政行为影响到的相对人的权益和行政程序本 身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要对不同的行政行为规定严格程序不同的行政程序;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对一些影响当事人利益较少的行政行为可设定简易程序,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应付庞大复杂的行政管理。当然简易程序简便,可以当场作出决定,但执法者也必须出示执法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决定书。而正式严格的行政程序一般手续繁琐、费用较高,国家所付出的较当事人受到保护的利益更大。因此对影响当事人利益较大的行政行为才应设定普通程序,这一程序应有严格的调查、质证、抗辩、决定、送达等规定。普遍程序与简易程序要相互分离,按不同条件分别适用。
3、说明理由制度。说明理由是指行政机关作出涉及相对人权益的决定、裁决、特别是作出对相对人权益不利影响的决定、裁决,必须在决定书、裁决书中说明根据(法律、法规根据或政策根据)和理由(事实证据和有关分析说明等)。说明理由不仅是政治文明的要求,而且有利于相对人更好地理解相应的行政行为,从而使相对人更好地理解相应的行政行为,从而减少行政机关执行公务的困难和阻力,以提高行政效率,保证法律和政策的顺利实施,落实依法行政。
4、不单方接触制度。行政机关某一行政事项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人作出行政决定或行政裁决,不能在一方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单独与另一方当事人接触(包括接受一方当事人的宴请,在家接待一方当事人的求见等)和听取其陈述,接收其证据。不单方接触也包括行政处罚裁决机构就相对人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的过程中,不能在被处罚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单独与调查违法行为和提出指控的行政机构或工作人员私下商量,交换意见和讨论处罚内容。
5、听证制度。听证就是当面听取相对人的意见、申述、建议,接收其提供的证据和有关材料,并根据需要组织当事人辩论、质证,行政机关在充分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权衡各种意见后再作出行政决定。
6、行政公开制度。行政公开是现代行政程序的重要制度之一,它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行政法规、规章、行政决策、行政决定以及行政机关据以作出相应决定的有关材料、行政统计资料、行政机关的有关工作制度、办事程序及手续等。所有这些资料,凡事涉及相对人权利和义务并不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保密的范围,都应依法向社会公开,任何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均可依法查阅和复制。行 政分开制度是行政的手段,公民行使依法权利,履行法定义务的重要条件,它可以增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加强公民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防止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中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例如目前政府公开发行的《政报》、公开办事制度等都是这一制度的体现。
除了上述几项重要制度外,现行行政程序的其他制度如时效制度、实行公务公开制度、回避制度、复议制度等等,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只要结合实际来制定健全这些制度,依法行政就可以更好地落到实处。
第四篇:市农机局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市农机局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20**年,在XX市政府法制办的具体指导下,XX市农机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法制办《XX市2009政府法制工作要点》,完成了农机依法行政工作任务。根据XX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关于对2009全市依法行政责任目标考评工作的通知》精神,对照依法行政目标管理责任书,认真进行了总结。现将我局2009年依法行政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局领导班子把农机依法行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局长韩德怀任组长、副局长张权任副组长、各科室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农机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为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3月初,安排全年工作时,局班子对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制定了2009年农机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二、认真学习农机法律法规,强化服务意识
农机执法部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法律知识、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农机执法工作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XX市、XX市、XX县、XX区、XX区、XX县等农机部门以“三法一条例”即《行政许可法》、《农机化促进法》、《道路交通法》和《道路交通法实施条例》以及农业部《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拖拉机登记规定》和两个工作规范为主要内容对农机执法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XX县农机局对农机执法人员开展实施“百千工程”教育,要求农机执法人员进百村,入千户,将服务意识落实到为民服务工作当中去。
三、深入开展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
1、公示行政执法有关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市农机局行政审批职权》,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和XX市农机信息网上进行了公示,内容包括市农机局行政审批的职能、权限、责任、执法标准、监督办法等,包括拖拉机行驶证牌照核发等审批事项的法律法规依据、承办科室、分管领导、申请人需提交的材料、收费标准及依据、服务承诺时限、业务咨询及投诉电话等。
2、部门内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内部执法机构、执法人员的监督机制,与二级执法机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建立完善了评议考核机制,对各县(市、区)和农机执法人员坚持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上级考核与自查自评相结合、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相结合,以增强考评的全面性、客观性、公正性、可操作性。目前,按照《关于对2009农机工作目标考核验收的通知》,市农机局组成三个考核组分别对各县(市、区)进行包括依法行政在内的有关重要工作进行考核验收,一旦发现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将进行责任追究。
3、认真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阶次制度、行政处罚首查先行整改制度和行政处罚备案制度。组织全系统执法人员认真学习了市农机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阶次制度、行政处罚首查先行整改制度和行政处罚备案制度,确保了其在农机执法过程中得到认真贯彻落实。2009年,我局未发生因执法违法、徇私枉法或行政不作为引起的重大事故、事件,没有收到行政复议案件。
4、严格执法证件年审工作,严把执法证件审验关。在农机执法证件的审验过程中首先对农机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考试,然后有依法行政办公室进行初审,由主管局长进行审核,最后才报送市政府法制办进行审验。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了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不存在无执法主体的单位和个人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情况。
四、做好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工作
建立了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制定规范性文件法制审核率100%;规范性文件向市政府法制办备案率100%。没有出现规范性文件违法或者不适当在全市范围内造成负面影响,或者导致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损害的现象。
五、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坚持执法人员学法制度。为使大家学习有的放矢,我们印发有关法律、法规复习题160余题,通过学习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明确了执法程序。在工作中做到了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树立了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良好风尚。
2、坚持依法办案、亮证执法。认真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依照法定职责和权限开展行政执法活动,行政执法活动符合法定程序,运用法律、法规正确,查办案件做到了不超越管辖和职权,保证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无行政执法违纪案件发生。
3、为了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严格管理,对每一个执法人员都建立了个人档案。
六、认真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
成立了XX市农机局“企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责任领导。按照制定的具体措施每月到市农机总公司巡回服务,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七、坚持学法制度,积极进行法制宣传
领导带头学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在全市农机系统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负责抓,执法人员具体抓”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局长办公会议坚持定期研究部署依法行政工作,星期五下午组织农机执法人员深入学xxx省、市有关依法行政的文件精神及有关农村、农业、农民方针政策,并每月出两期黑板报宣传依法行政有关内容。及时上报有关依法行政的信息。积极宣传依法行政工作,在今年3月的法制宣传日期间,我局制作了2块宣传板面和1条横幅,由主管法制工作的副局长亲自带队,在鹰城广场进行了集中宣传。
20**年的依法行政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在今后的依法行政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五篇:农机局工作计划
农机局工作计划
2014年全市农机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上级农村、农机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加大农机化政策落实力度,培育发展新型农机经营服务主体,在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和农业全面机械化,促进农机和农艺、机械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装备技术支撑。
主要目标:争取农机总动力超过82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超过86%。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两个支撑”,持续增强农机化发展动力
(一)强化政策支撑。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报废更新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严格程序、规范管理,确保实施成效。以经济作物机械、玉米收获机械和保护性耕作机械为重点补贴机具,推动农机装备升级和结构优化。继续把农机合作社作为优先补贴和扶持对象。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规范经销行为。加大政策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政策实施的透明度。与财政、纪检部门加强联合监管,改进监督检查方式,确保政策落实。实行绩效管理评价,考核结果与下项目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和评比表彰挂钩。
(二)强化科技支撑。适应农业规模化、精确化、设施化等要求,继续实行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布制度,加快农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农机化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农机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引进试验示范航空植保、宽幅精量播种、保护性耕作、玉米机收、土地深松等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机具技术,积极推进烘干仓储机械化,提高农机化科技水平。加快淘汰报废高能耗老旧农机,推进农机化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把今年确定为农机培训管理规范化建设年,积极推进业务、教学、制度和档案管理规范化。把培训体系向镇村、合作社和示范区延伸,建设标准化农机培训中心和乡村农机培训基地18处。实施农机阳光培训基地工程和现代农机化人才支撑计划,分类别分层次培训,加快复合型农机管理人才、专业性科技人才和职业性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培训农机合作社成员和农机手,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职业农民。完成农机培训1万人次、农机职业技能鉴定1000人次。
二、完善“两个体系”,培育新型经营服务主体
(一)完善农机公益性服务体系。按照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要求,以推进乡镇农机服务机构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机化公益性服务体系。结合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倡建立以县管为主、“三权归县”的区域化农机管理服务站。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创建活动,争创全国、全省先进单位。
(二)完善农机经营性服务体系。对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等新型农机经营组织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机经营性服务体系。重点扶持发展农机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推进固定资产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创建规范化示范社30处。积极创造条件,鼓励规模和实力较大的农机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成为从事现代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其他农机合作社开展托管式、承包式和代耕、代种、代收等多种规模化经营服务,提高农机经营效益。采取政府采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农机合作社参与公益性服务,逐步成为延伸农机化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争取新增农机合作社50个,总数达到420个以上,承担全市60%以上的大田农机作业量。
三、推进“两个全面”,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
(一)推进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通过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发挥部级和市级机械化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组织各类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场会,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及配套技术等综合措施,扩大经济作物机械化种植和收获面积,争取六大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63%。重点补贴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大力发展花生直播、适时收获机械化技术,使花生机收率超过66%。
(二)推进农业全面机械化。精心组织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充分发挥农机在抢农时、保丰收、提效率、促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分区域、有重点地推进农机化:平原地区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依靠机械化引领农业结构调整。丘陵山区积极发展小型轻便、经济适用机械。沿海滩涂地区以发展高效、生态机械为主导,推动海水健康养殖和盐碱地开发机械化。郊区积极发展轻便、精准、智能化农机具,促进以观光休闲为主要内容的都市农业发展。各区、市要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找准切入点,在率先推动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等方面有所作为,全面服务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完善全面农机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四、促进“两个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