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投公司债务隐形调查
城投公司隐性债务调查
城投债:偿债能力堪忧
城投债“井喷”的结果,就是去年仅城投债发行规模已然超过2000亿元。但偏低的发债评级,正让两会代表纷纷担心其潜在的巨额偿债风险。
“现在城投债基本都很难放行,主要是银监会方面卡得紧。”一家券商投行部门人士对记者透露,去年一度“井喷”的城投债发行热潮,现在已不复存在。
“现在城投公司找我们讨论能否发行城投债,我们多半选择婉拒,即使有些城投资质还不错。”前述投行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该券商根据去年下半年城投债发行状况做了统计,发现发行成功的城投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城投类企业发债募集资金所投向的基建项目,最好签订应收账款等比较安全的担保协议;二是发债主体评级必须达到AA-,债项评级AA+以上;三是不涉及互保、连环保。
城投债“井喷”的结果,就是去年仅城投债发行规模已然超过2000亿元。但偏低的发债评级,正让两会代表纷纷担心其潜在的巨额偿债风险。李金华表示:“我在审计署工作的时候,曾经调查过,确实存在着严重的财政风险。”
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透露,台风险在于,去年出现了一批新的地方融资平台,地市、区县甚至乡镇都设立了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越是基层,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越大。
然而,为了顺利发行城投债,一些地方城投公司依旧想方设法“提高”信用评级与偿债能力。记者调查发现,比较常见的增信方式有五种,即以BT协议做质押担保、与当地其他城投企业互相担保、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担保物、及第三方担保与应收账款做担保。
然而,上述增信方式未必真正提升城投公司的偿债能力,只是起到美化财务报表的作用。
据前述券商投行部人士透露,他曾碰到一家城投公司要求以一两条省市级高速公路若干年收费作为应收账款担保物,要求发行城投债。“但我们看到的预期评估收入,却看不到测算这个收入数据的合理性计算公式。”
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以土地使用权为担保的城投债发行模式。一家城投公司给予土地很高的估值,但是情况介绍中却找不到具体位置与面积。谁能保证这些土地的真实价值?谁又能保证若干年后这些土地还值多少?
“后来,我们看到一些城投公司要求以BT协议作为城投债发行担保时,基本不会看BT协议内容,就直接询问地方政府能否用足够的财政收入作为项目回购的资金源,然后判断信用评级高低。”他直言,无论城投公司以哪种增信方式发行城投债,最终还是考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是否具备偿债能力。
两会期间,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对此强调说,若地方融资平台以土地为抵押产生的借款,因为在土地价值的上升阶段,有可能会出现高估,而未来当土地价值下降的话,就可能使得对贷款的判断出现差别。
“城投债信用评级的计算方式其实是固定的。城投公司提供的财政收入与担保物估值数据,往往左右着城投债最终的信用评级与偿债能力。”汉华评值(上海)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毅强告诉记者,“但选择怎么样的数据,却是一门学问。”
这些内含“学问”的数据,放大着地方融资平台的城投债偿还风险。一位城投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有些地方融资平台就是依靠发行城投债募集资金,作为基建项目自有资金,再套取银行贷款,等于城投公司不花一分钱就能投产基建项目,将来再还本付息。
但是,还本付息的资金从何而来?据上海国泰君安证券提供的抽样统计数据发现,2009年前4个月发行的城投类债券,地方补贴收入总额为81亿元,而同期发债主体城投公司净利润总额只有83.7亿元,这意味着地方补贴收入占城投公司净利润的比重高达96.7%,这笔利润绝大多数将用于还本付息。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这类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同样值得关注,由城市政府进行综合还款的,就是说项目本身不具备充分的还款能力,蕴含着城市政府以及财政性的风险。
城投类信托:门槛低成本高
低发行门槛意味着更高的融资成本,通常城投类信托产品期限在3-5年,比城投债更短,但利息在7%-9%,比城投债略高。
同样的举步维艰,相比城投债“发行无门”,城投类信托产品依旧艰难地维系着城投公司融资需求。
“和去年鼎盛期相比,现在城投公司靠发行信托产品募资的规模的确小了,以前一个月能发行50亿-60亿元,现在只有城投类的集合理财信托产品还在发行,一个月大概能发出20款类似产品,规模在约20亿元。”用益信托工作室李旸透露。
记者调查发现,以往替城投公司发行信托产品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信托公司自有渠道发行集合理财类信托产品,但这类信托产品规模基本不超过2亿元,且最
低认购额度在100万以上;二是银信类城投产品,规模通常超过10亿元,通过银行渠道发行,最低认购额度只有1万-5万以上。
目前基本处于停发阶段的,是银信类城投信托产品。“以前发一个信托产品,只要总行批复同意就基本能发行,但现在都要先到银监会备案报批,不过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过高已被广泛关注,基本都很难被批准。”一位银行投行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去年信托公司与城投公司合作发行基建项目信托产品非常多,甚至有些信托公司都深入到某些二三线城市区县级城投公司。”
信托公司之所以受到城投公司青睐,一是相比城投债发行主体需要很高的信用评级,而信托公司往往只看城投公司能否替产品还本付息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二是城投债有额度限制,但信托产品计划不受此限,很多银信的城投类信托产品发行规模甚至超过10亿元,比某些城投债还高。当然,低发行门槛意味着更高的融资成本,通常城投类信托产品期限在3-5年,比城投债更短,但利息在7%-9%,比城投债略高。
但城投公司依旧对信托产品发行模式乐此不疲。前述城投公司负责人承认,一些依靠BT协议或第三方担保、应收账款作为担保物的基建类信托产品,城投公司未必需要将它计入负债表。“这等于把部分由城投公司承担的债务转移到表外”,但它们依旧在“创造”巨额违约风险。
对信托公司而言,发行城投类信托产品无疑是新的“创收源”。据悉,信托公司替一家城投公司发行信托产品,一般会收取1%-2%的财务顾问佣金与1%-2%的信托产品发行佣金,规模若超过10亿元,也能收到3%的综合费用。
“因为信托公司相信地方融资平台不大会出现违约风险。”一位信托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至今没听说过一家城投公司的信托产品有违约事件。”
他的自信,源于信托产品中的一项条款:县市财政局必须出具承诺函,将安排专项补贴资金列入县本级财政建设资金预算,并报经市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意:当信托贷款资金归还出现缺口,市县财政局给予足额的专项补贴,将专项补贴款用于本项目信托贷款本息的偿还。
不过,一旦地方财政收入“意外”出现资金缺口,最后的保障条款会不会形同虚设?多位信托公司人士对此选择了沉默。
全国政协委员、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梅兴保强调说:“我最担心的是一些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之下,参与的项目贷款可能隐含着较大的风险。”的确,这又是一笔被隐没的城投公司隐性债务。“去年这类城投类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至少达到500亿-600亿元。”上述信托公司负责人透露。
中期票据:资金流向不明
不排除有些地方政府在地方融资平台信贷被收紧的情况下,先依托偿债能力强的融资平台发行中期票据募集资金,再将所募资金转移给偿债能力偏差的融资平台。
城投债与城投类信托产品发行“渐行渐难”,中期票据融资,已成为城投公司最后的“融资天堂”。
“目前,城投类中期票据市场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收紧的影响并不高。因为能发得出中期票据的,都是偿债能力最强的一批城投公司。他们嫌发行城投债要支付太高的利息,才选择发行中期票据。”一位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通常这些城投公司在中期票据利率谈判时,都相当强势,至少票据发行成本绝不能高于同期贷款利率。”
然而,“强势”的城投公司,现在同样面临种种挑战。“中期票据基本都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流通,以前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只要这些中票能卖得掉,地方投融资平台评级能达到AA级,总行就基本同意放行,但现在我们设计的城投类中期票据都得先去银监会报批,有时也得考量这家城投公司的综合资质。”前述银行内部人士透露,资质考量的内容相当多样化,主要是城投公司现金流是否长期稳定,应收账款的违约率是否上升、地方政府给予“实质性”的支持等等。
所谓的“实质性”,就是地方政府是否已在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城投公司中期票据还本付息,这笔专项资金是否已到位。如兴蓉投资201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的还款来源,已在成都市财政开支有了专项安排,甚至2009年成都市的7.6亿元用于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和水价补贴、融资抵押的相关补贴经费已经全部到位。“这对中期票据成功发行,有着实在帮助。”前述银行内部人士表示。
然而,随着城投公司信贷风险过高被银监会等监管部门警示,这些城投公司中期票据募集资金的流向问题,同样受到关注,因为它隐藏着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转移隐患。前述城投公司负责人表示,不排除有些地方政府在地方融资平台信贷被收紧的情况下,先依托偿债能力强的融资平台发行中期票据募集资金,再将所募资金转移给偿债能力偏差的融资平台,或用于其他贷款项目还本付息,或后续开发建设某些项目。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对此担心说:“地方政府借的钱究竟哪里去了?我建议对银行的这部分贷款也进行调查,很多贷款是以政府的名义借的,将来到底要怎么样?”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指出:“作为监管部门,我们对商业银行提出三个底线。一是不要再任意参与大学园区、科技园区等建设;二是只能与拥有具体项目的平台公司签订贷款,不能再与地方政府签订无特定项目和用途的贷款
协议;三是注意防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管理能力低、资本金不足甚至可能改变资金用途等风险。”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两会期间表示,接下来可能要从几个方面去防范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要更好地体现量力而行、优化结构、保持适度规模的要求;对于目前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进一步清理、核实,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加以处理;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地方财政的偿债机制;加强金融机构对平台公司发放贷款的管理,加强资本约束,控制集中度,对贷款对象要严格进行审核。
第二篇:城投公司债务风险防范机制设计
城投公司债务风险防范机制设计
城市投融资事业部 杜亚 葛芳芳
【摘 要】:近年来,地方政府性债务愈发受到关注。国务院7月26日下午发特急明电,要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本次全国性审计工作将于8月1日起全面展开,全国审计机关将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作为地方财政和政府信用担保的主要举借主体,城投公司已然成为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及直接、或有负债,极大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从城投公司负债特点出发,进一步研究债务风险防范机制,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管理提供研究思路与借鉴意义。【正文】
城投公司是地方政府城市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在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上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仅通过城投公司融资和承担融资债务来满足巨大的城市改造、建设资金需求的方式,留下了自身债务居高不下和地方政府隐形财政债务的隐患。由于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目前大部分依赖预算外的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偿还,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大的调整,地方财政的偿还能力将捉襟见肘,隐性债务问题可能迅速“显性化”。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债务风险防范机制,有利于降低地方融资平台资产负债率,同时也在平台债务偿付与地方财政之间设立了一道债务风险防火墙。
一、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
2013年8月份审计署将进行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上一次全国地方政府性审计工作开展于2011年,此后审计署陆续开展相关审计,并发布了2012年第26号公告:54个县财政性资金审计调查结果,以及2013年第24号公告: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依据审计署2011年、2013年审计结果公告得出以下数据结论:
(一)表外债务两年翻倍
2011年对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审计结果是: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84679.99亿来自银行,占79.01%;10449.68亿来自其他单位和个人,占9.75%;7567.31亿来自债券,占7.06%;剩下的来自上级财政借款。
而两年之后,这部分债务显然还在迅速增加。根据银监会2013年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截至2013年6月末,平台贷款余额9.7万亿元;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投向基础设施的信托余额为2.11万亿元,在大部分情况下,这部分信托的还款来源都是地方政府;而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中债登)统计,截至2012年末,城投债余额为1.44万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在2010年国发19号文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后,商业银行加强了对平台贷的管理,通过信托、城投债等其他方式的政府债务两年时间都全部翻倍。此外,通过理财产品和同业资金池进入银行系统的地方政府融资无法统计。
(二)部分地区债务规模增长较快
审计署2013年第24号公告指出,部分地区债务规模增长较快,一些省会城市本级的债务风险凸显。36个地方政府本级中,有11个省本级和13个省会城市本级2012年债务规模比2010年有所增长,其中4个省本级和8个省会城市本级债务增长率超过20%。
一些省会城市本级债务率和偿债率指标偏高,2012年,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达188.95%,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的达219.57%。有13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偿债率超过20%,最高的达60.15%;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偿债率最高的达67.69%。
由于偿债能力不足,一些省会城市本级只能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5个省会城市本级2012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借新还旧率超过20%,最高的达38.01%。14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已逾期181.70亿元,其中2个省会城市本级逾期债务率超过10%,最高的为16.36%。
(三)融资平台公司仍是主要的举借主体
从债务举借主体看,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融资平台公司、政府部门和机构举借的分别为49710.68亿元和24975.59亿元,占比共计69.69%。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中,融资平台公司、地方政府部门和机构举借的分别占45.67%、28.96%、25.37%,融资平台公司仍是主要的举借主体。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单位债务余额增长较大,分别比2010年增加3227.34亿元和1295.72亿元,增长比率分别为22.50%和32.42%。
具体数据对比如图1所示:
二、城投公司负债特点归纳 作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重要及主要主体,城投公司极力应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资金需求,大多容易造成自身债务的居高不下,为地方政府带来隐形财政债务的隐患。
(一)巨额存量债务“可持续”循环——宏观现状
依据审计署最新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至2012年底被审计的省市区地方债务总额共计38475.81亿元,比2010年增长12.94%。其中,9个省会城市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达188.95%,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的达219.57%。据专家保守估计,从2010年末至2012年末,中国地方政府的直接和担保债务可能已经上升13%,至12.1万亿元。
依据经济学常识,如此巨额债务一旦发生违约风险,后果不堪设想!在存量债务无法快速消释,增量债务难以严控的现状下,只有靠不断吸收大量资金供给,方能维持表面的暂时平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大量新增资金供给替代原有债务并偿还债务利息,以保证债务的可持续循环。如此一来,城投公司在债务偿还上必然会引致较高的借新还旧率和逾期债务率。2010年底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余额49710.68亿元,有358家融资平台公司通过借新还旧方式偿还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1059.71亿元,借新还旧率平均为55.20%;有148家融资平台公司存在逾期债务80.04亿元,逾期债务率平均为16.26%。
(二)债务规模巨大增长较快,偿债负担较重——风险催化剂
依据审计署最新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36个地方政府本级的223家融资平台公司中,有94家年末资产中存在不能或不宜变现的资产8975.92亿元,占其总资产的37.60%;有5家注册资本未到位56.19亿元;6家虚增资产371.07亿元;3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违规向融资平台公司注入公园、道路等公益性资产45.53亿元。从偿债能力来看,有68家资产负债率超过70%;有151家当年收入不足以偿还当年到期债务本息;有37家2012出现亏损。在2012年融资平台公司偿还的债务本息3618.85亿元中,以财政资金偿还1205.75亿元、占33.32%,举借新债偿还738.93亿元、占20.42%,两项共占53.74%,虽然比2010年下降15.81个百分点,但融资平台公司自身偿债能力仍显不足。
由此可见,城投公司普遍负债逐步增多,且增速较快,偿债压力较大。常年、大面积这样状况的持续势必会引致政府相应部门的高度重视,监管也必然会愈发严厉。
(三)管理制度不规范下的高负债风险——负债根源
目前很多城投公司尚未形成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导致高负债、高风险。由于城投公司性质特殊,存在浓厚的行政色彩,其管理决策往往以政府意愿为导向,且财务和运营主要由地方政府控制,难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合理规划而导致债务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的低下,进而导致债务资金不能有效使用。现实结果表现为很多城投公司业务单一,缺乏稳定资金收入,偿债风险不断加剧。
由于这种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加上城投公司本身的定位不清晰,责任不明确,高资产负债已然成为城投公司的代名词。当高额负债到期无法清偿,地方政府可能采用多种方式来偿还债务(包括挪用其他财政支出资金、增加税费或向上级政府转嫁债务等),这将有可能引发其他财政支出项目资金缺口从而进一步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债务资金的公益性使用——政府性标签
城投公司与普通的国有企业相比,同样具有非企业化特征。最突出的一点即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或是说基本没有盈利的可能性,这是由城投公司成立初衷决定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债务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非经营性项目或准经营性项目,以社会性、公益效益为追求目标,基本无盈利可言(除少数可产生现金流的自偿性项目,如:收费公路项目)。
三、债务风险防范机制设计
结合以上财务数据和城投公司负债特点来看,要想平衡城投公司融资与偿债能力、公益性需求与资金供给,必须站在城投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建立长效机制,维护政府信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关键任务目标即是控制债务规模和风险,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
(一)政府层面——债务风险防范顶层设计
1、建立综合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组织
在对各种政府债务进行分项管理基础上,需要成立一个综合的管理机构,负责对政府债务进行统一归口管理,履行协调各项债务政策,制定统一的债务管理制度,综合统计、监控本级和下级政府债务风险等。
从具体实践来看,建立较为完善的政府债务综合管理组织架构,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风险管理决策机构,这是债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最高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对关于债务管理的根本性的政策原则进行审议,以及根据审议项目单位的申请及风险管理执行部门审核意见的结果审查项目;二是风险管理执行机构,这是债务风险管理最主要的责任部门,负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和监控;三是第三方监督机构,是由风险管理决策机构授权对地方债务风险状况进行监督的机构,这个机构可以是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是审计机构。
2、构建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债务风险预警系统,对财政运行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及早地发现债务危机信号,预测财政面临的风险,使政府在债务危机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危机的出现。
根据中国现代集团多年来对政府债务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一个具体从事财政资金运作的财政部门而言,其对本级财政的风险程度是有一些把握的,但具体风险现在到了什么程度,目前降低或延滞风险重点何在,则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这就需要利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测算。在构建地方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侧重于在风险描述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风险等级进行,在此基础上找出风险潜在的方向作为风险防范的重点监测对象。
债务风险预警系统旨在通过可量化的风险指标,评估和预警债务风险,是债务风险控制的核心制度。应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利用财政状况指标对政府的债务风险定期进行评估,按风险的高低等级,对地方政府的债务和举借主体进行分类后,对债务整体进行宏观的指导和控制,从而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切实的过程管理模型。
3、构建地方债务偿债机制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必须通过构建地方债务偿债机制,从制度上规范偿债基金的合理运用,有条不紊地削减和清偿逾期债务。各级地方政府应组织严密的债务清理排查,针对经常性债务和资本性债务、直接债务和间接债务、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进行分类交叉登记。根据各类债务的历史逾期存量、新增违约流量和自身拥有的财政资源情况,制订中长期偿还计划。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类型错综复杂、规模庞大和偿债的长期性,偿债基金一旦建立,就应保持其连续性,在部门预算内设定为固定支出项目,随地区经济、财政运行状况做相应调整。各级地方财政衡量自身偿债基金规模和各类债务的最低偿债金比例,对于有部分偿债能力的项目,财政可要求项目单位制订出偿债计划,督促其按时将偿债资金汇入财政部门专门设置的偿债基金专户,统一由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管理和还本付息。偿债基金除用于防范新增违约和清偿逾期债务外,待条件成熟后,还可委托专业机构投资于低风险债券组合,将投资收益并入该基金,实现偿债资金不断保值增值。
(二)平台层面——自身能力提升
1、推动政策性业务和市场化业务“分类经营,分业管理”
从长期经营和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城投公司要兼顾好政策性业务和市场化业务的关系,重新梳理子公司业务结构,逐渐改变混业经营和管理的局面。
分类经营,就是根据项目的非经营性、准经营性和经营性特征,结合城投公司下属企业的资产、业务和资源分布情况,从战略发展和管理重构的需要,把平台旗下的二级公司进行重新整合和优化重组。对各类可经营的资产和资源,按照成长性和收益性综合排序,选择收益稳定,成长性良好的产业,由相对独立的运作平台作为债务主体和经营主体;公益性项目则以平台下属的二级子公司为债务主体,以财政资金为偿债来源,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解决投资需要。
分业管理首先从子公司的业务管理上实现对不同资金性质的项目进行“分业管理”,逐步形成母公司对政策性业务和市场化业务两条差别化的业务管理脉络。从财务核算,投资决策,绩效考核,薪酬体系等方面,制定符合市场化需求的经营性业务的管理机制。
图2.城投公司业务“分类经营,分业管理”示意图
2、追踪政策变动,优化资产结构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非经营性、准经营性和经营性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它可以随着具体的环境条件而变化。城投公司要积极追踪政策变动可能导致的资产的非经营性向准经营性和经营性的转变机会。同时积极建议政府根据需要,通过制定特定政策或者提高产品定价,提升某些非经营性或者准经营性项目的经营系数,实现非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的良性转换。
优化资产结构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规模约束,公益性项目应以专项偿债基金为付息与还本保障,约束投资规模,专项偿债基金由政府财政资金进行拨付,额度应最少覆盖还本与付息需要。经营性项目应立足于经营性现金流安排融资规模。二是风险隔离,公益性项目应有专门主体进行融资、投资,独立运作。对拥有稳定经营回报的投资项目尽量采用项目融资的方式进行操作,降低集团资产负债率,同时将风险主要隔离在项目本身,也有利于减轻集团的负债压力。
3、培育城投公司自身造血功能
“与其节流,不如开源。”对城投公司而言,组建自主经营实体,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增加现金流量是债务偿还的快效保障。根据城市的特有资源和平台自身已经掌控的资源,针对项目类型和业务特点,从结构上考虑业务体系布局,对现有的业务进行细分,设置相应的业务板块,通过独立的平台运作,并逐步进行纵向延伸,完善产业链链条,提高运营效率。在产业链的延伸上,应紧跟城市发展阶段,要防止选择盲目。
四、结语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主体,其使命巍然,责任重大,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管理方式更加强调对债务问题的重视与控制。随着新一轮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开展,根据中国现代集团多年来服务城投公司发展的经验,债务风险管理将成为各级政府和城投公司下一步发展必须关注的焦点和重点,结合融资平台负债特点,构建科学有效的偿债机制是应对这一焦点问题的重要手段。
第三篇:城投学习心得[模版]
《城市建设投融资战略、模式及案例分析》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城市建设投融资战略、模式及案例分析》一书,我对城市建设投融资方面的问题有了初步认识。结合书中具体案例分析,我对各种融资方式也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从这些案例来看,无论是企业改制重组,还是具体项目的直接融资,他们基本都指向了同一个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在目前各地纷纷成立城投公司的背景下,城投公司就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因此透过这些案例,我们也可看到我国城投公司目前的状况。在学习这本书的同时,我也查阅了有关城投公司的资料。在这里,我将从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和城投公司的发展历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中的四大特征
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大,这对我国基建市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结合本书的学习,我将对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1、市场化改革是趋势
从书中案例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市场化运作为基建项目融资是普遍采用的方法。这也是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改革的方向。通过市场化的竞争,可以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市场化运作可以盘活存量资产,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
从书中也可以看到,虽然市场化是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发展的趋势,但目前这个市场还不完善,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毕竟市政项目不是普通的商业项目,它的市场化改革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另外,市场化改革还涉及到相关人才的储备。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改革还处在摸索前进的阶段,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创新融资渠道是手段
书中介绍了很多融资方式,而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这些融资方式的运用正是市场化改革的具体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资金筹集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地方政府财政又不能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渠道为项目融资显得尤为迫切。通过创新融资渠道,为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了更多的融资形式。因此,创新融资渠道是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最重要的手段。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很多融资方式,而且成功的案例也不少,但这些融资方式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运作过程中需要很多专业人才。因此储备专业人才是融资成功的关键。
3、加强监督管理是保障
虽然市场化是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的方向,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监管就显得尤为必要。监管主要包括政府监管和公众监督两方面。政府监管一方面是为了监督项目的合法合规性,避免投资者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是要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以提高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公众监督主要是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监督这些基础设施是否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因此,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监督管理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书中有些案例也提到,由于监管不严,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加强监管可以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以提高基建项目的运作效率。
4、提高城市品质是目的
书中介绍了很多案例,这些案例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存在的问题。但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些项目最终都是为了完成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基础设施最终都要为整个城市的运营服务。这些基础设施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的运营效率。这些项目更多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因此,通过市场化改革,创新融资渠道,加强监督管理,都是为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
平,进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高城市品质。
二、城投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五大转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运用市场手段来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我国很多城市都成立了城投公司。我国城投公司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城投公司自身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19号文颁布之后,国务院加大了对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清查管理,因此城投公司也面临着投融资平台体系重构的危险。在此背景下,笔者在这里将对城投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五大转变进行详细的解析。
1、职能的转变
城投公司和政府之间是“委托——代理——经营”的关系。城投公司是各地方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平台。但在成立初期,公司资本金和项目资本金很多都是由财政拨款,以及由财政担保向银行贷款提供,城投公司没有太多自身的利润来源,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投公司的发展。1995年,国家《担保法》出台后,这种模式更是难以为继:财政不能担保,而这类公司没有自己的资产,债务上升,举步维艰。
随着城投公司的发展,城投公司逐渐摆脱原来被动地承接市政项目,项目资金主要靠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的局面,现在城投公司通过基础设施存量变现和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又改善了城市形象,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现在,城投公司的职能不仅仅是代表政府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要负责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并从中获取经济效益,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经营理念的转变
这是城投公司最重要的转变。因为我国的城投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成立时主要由财政部门、建委等共同组建,使其无法摆脱行政的干预。虽然城投公司是按
公司制成立的,但在成立初期受行政干预的影响,城投公司并不能完全按公司制运行。这就导致城投公司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没有正确的竞争意识。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城投公司自身素质的提高,城投公司已经意识到应该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比如现在很多城投公司都非常注重自身发展,积极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制定自身的发展规划,优化自身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各个项目的盈利模式,以增加自身的利润来源,这样有利于实现城投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城投公司正朝着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现代企业方向发展。
3、业务目标的转变
城投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可分为三种类型:纯公益项目、准经营项目和经营项目。公益性项目追求政府目标实现和最大限度的社会效益;准经营性项目兼顾有限的经济效益;经营性项目则以实现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这样就导致城投公司不能完全追求经济效益。而且在成立初期,城投公司以一级土地开发为主,二级土地开发为辅。这样城投公司自身的利润来源就非常少,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在成立初期有政府财政的支持,城投公司可以维持运营,但这并不能使城投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2010年发改委发2881号文,明确规定,凡是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的投融资平台公司,其偿债资金来源70%以上(含70%)必须来自公司自身收益,政府补贴只能占30%。这一政令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预防地方政府财政开支太大,间接带来中央政府大规模财政赤字。但这也给城投公司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城投公司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求自身的利润增长点。因为市政项目大都以社会效益为主,因此城投公司若想弥补市政项目的亏损,必须开拓市政项目以外的,能给公司带来更多利润的业务。这也是城投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拓展的领域。这样城投公司就能实现自身造血功能的转变。
4、筹资渠道的转变
前面提到,成立初期,城投公司的资本金和项目资本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即使是银行贷款最终还是要由财政来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政府财政
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就是“举债搞建设”,加之城投公司的偿债机制不健全,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债务风险。
2009年3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另外,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文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这不仅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为城投公司开辟了更多的融资渠道。而且融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像BOT、BT、TOT等融资模式的应用为城投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还款方式的转变
由于在城投公司成立的初期,主要是在政府信用和有限财力的支持下,举债搞建设。因此这一阶段的还款方式主要由政府财政来承担。虽然项目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收益,但这并不能完全弥补整个项目的投入。在政府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城投公司的债务积累越来越严重,拖累了城投公司的发展步伐。面对如此严重的债务压力,2010年6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以下简称19号文),该文件一方面可以有效治理目前城投的债务问题和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势必会导致投融资平台体系的重构。这对城投公司的还款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城投公司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城投公司的还款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在新的融资模式下,城投公司可以不再依靠政府的信用和财政支持来完成筹资,城投公司可以通过项目自身的市场化运作来完成项目建设;其次,城投公司通过拓展业务范围,有了自身的利润来源,这就为城投公司的还款提供了补充。城投公司还积极建立完善的偿债机制,这也为债务的偿还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小结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学习进行的归纳总结,虽然并不能完全概括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概况和城投公司发展的所有变化,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和城投公司发展的基本方向。这些认识对我以后的工作会有一定的指
导作用。由于自己认知水平有限,对有些问题的理解还有些欠缺,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还会进一步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第四篇:城投赞歌
城投赞歌
用一个词来赞美城投
那就是顽强
历经五年的艰苦岁月
终于有了今天的辉煌
用一个词来赞美城投的领军者 那就是高瞻远瞩
他们睿智而犀利的目光拨开阴云,刺破苍穹 科学冷静的思考、抉择
让城投的历史翻开新的篇章 让城投的未来步向新的辉煌
优秀的城投人
城投未来的希望
爱岗敬业团结协作
勇于奉献顽强拼搏
抓机遇造优势创业绩燃起激情 放飞理想
构建和谐城投
实现科学发展
城投人的心中洒满阳光 缀满希望 伴着和谐的音符
将发展的渴望插上翅膀
放飞天空 自由翱翔
迎着朝霞
城投人笑迎市场经济的潮汐 向着太阳
城投人搏击着市场竞争的巨浪。乘市场之潮砺炼成钢
城投是一片孕育希望的热土
城投人的希望在这里萌芽生长 在未来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城投人同心协力
以勤奋、以执著
担负起和谐发展的使命 将目标铺向远方
城投 我们的骄傲
城投 我们的自豪
让我们用嘹亮的歌喉
满腔热情的同唱一首城投赞歌。
置业公司〃刘洁
第五篇:2012城投工作总结信息
城投召开2011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并
签订责任状
3月13日,市城投公司召开2011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2011年工作,部署2012年工作,表彰2011先进个人。
2011年城投公司紧紧围绕市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我市融资和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在建设中认真组织,科学调配,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融资额度再创新高,累计签订贷款合同13.2亿元,已到位7.46亿元; 发行城投债券获国家发改委核准。二是全面完成工程项目建设任务,2011年城投承担了24个新建、续建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7亿元,2011年内完成投资11.12亿元。包括保障性住房、校安工程等一批全市重点工程顺利实施。较之2010年,中心在项目管理上更注重稳步推进工程进度,工程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的方向努力。三是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建设厅等多次深入保障性住房项目参观视察,各外地城投公司先后来我公司学习交流。
会议指出,今年是我市“城市提质年”,公司全体工作人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满怀激情、积极作为、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全市工程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努力完成30余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安全质量工期三确保。
为圆满完成全年工程建设项目,提高公司管理能力,增强各部室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能,城投公司领导与8个部室负责人签订了2012年目标责任状,确定了各部室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指标,并以此作为年终考核奖罚依据。
大会还要求,公司全体员工以先进为榜样,团结一致,勤奋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开创我市建设新局面,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