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饲料企业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2 14:5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饲料企业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饲料企业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饲料企业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

第70期(2010-9-30)> 第七版

财经论坛:关于饲料企业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

●袁俊民(贵港万千)

饲料板块是集团各产业板块中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比较成熟的一个板块,也是较早实现电算化和数据集中的板块,但与行业优秀企业相比,我们仍有很多亟待提高的地方。

一、部分会计要素核算的可靠性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饲料企业还存在优扣、奖金和工资延后结算和支付的现象,造成会计利润和负债情况不客观、不真实。以优扣为例,当期应结算优扣一般是次月或次年支付,而会计核算上是在支付时抵减销售收入,造成当期支付优扣与收入不配比。同时,应结算优扣没有在财务软件系统里体现在每个产品和客户明细上,系统无法核算和反映每个产品和客户的盈利情况,这也是会计核算上的一大硬伤。虽然部分饲料公司通过手工编制产品利润明细表,但时效性和准确性要远低于财务软件系统,也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虽然集团使用财务软件的历史比较长,但会计核算的准确度和效率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目前,我们应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尽可能将优扣和工资等延后结算和支付的费用在当期确认,以确保利润以及资产负债项目的客观真实。

二、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的会计处理需要明确和规范

因为饲料产品目前免征增值税,所以,饲料企业大多没有在应纳税和免征税这两个环节做会计处理。一些税务局对此是有异议的,因为税法和会计两方面都有如实核算和反映应纳和免税情况的要求。饲料产品应纳增值税税额应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核算,而应免征税额应转“补贴收入”科目,从而把应纳税额和免征税额的核算过程清晰地反映出来。当然,由于多数饲料企业销售业务量较大,逐笔把应纳税额从应税价格中剔出来开票和核算操作难度比较大。这个问题我们也与税务局讨论过。饲料企业目前免征收增值税,购入环节也没有全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我们不可能完全达到正常的一般纳税人的核算要求。但是,从趋势来看,规范饲料企业增值税核算是迟早的事,一些地市已对上规模的饲料企业强行要求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并作为一般纳税人管理,会计上把饲料产品应纳增值税按正常程序核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有鉴于此,第一阶段我们可以先从帐务处理上做一些改进,在月末或年度用一笔分录把应纳增值税从收入中分离出来,并转入补贴收入,第二阶段再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推广通用机打发票的情况,在开票时通过技术处理,把税额分离出来。当然,对此进行帐务核算的改变,需要提前与税务机关沟通,并向税务机关备案。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需要完善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如下问题:1.员工借款大多数公司一般记入“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但一般公司在员工借款时都没有确定这笔借款的去向,在借款发生时记入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下面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但如果这笔借款后来改变用途,用于购买固定资产,那么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就不准确了。还有,员工冲借款也有两种方式,一是交回现金,二是报费用冲销,这也涉及到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处理有所不同。2.购买五金器材入库一般被记到“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这个项目,但如果入库的五金器材后来被用于在建工程,进入了固定资产的价值,那么这笔现金支出的归集就不正确。

要规范这些问题,首先要把现金流量表中每个项目的口径和内容明确下来,特别是“其他”项目更要限定范围;其次,在这个基础上,为适应现金流量表,对会计核算上的帐务处理作一定调整。比如,我们规定员工支付借款记入“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交回现金冲借款的则冲抵“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那么在会计核算就不允许报销费用直接冲借款,必须把报销费用和还借款分解成两个动作完成,报销费用的支付现金,还借款的再交回现金,同时由出纳出具收据,这样就可以解决不便核实借款用途的问题。对于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方面的往来支出,都归集到“在建工程-预付工程款”科目核算。另

外,在库房领用材料用于在建工程的,分两种情况处理,一是定向采购用于在建工程的,入库时就不要用“原材料”科目核算,而改用“工程物资”科目核算,从源头上把用途区分开,二是对于中途领用材料改变用途用于在建工程的,可以先把这部分材料调拔到工程物资库房,科目上同时换成“工程物资”,再从“工程物资”领出,编制现金流量时,可以通过统计“原材料”调拨到“工程物资”的金额,然后把这部分金额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调整到“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即可。当然,以上观点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只要我们重视现金流量表,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积极思考,编制“可靠、可信、可用、可比”的现金流量表就能顺利实现。

第二篇:饲料企业绩效考核的思考

绩效管理是当今企业管理学者、企业管理人员谈论的热门话题,很多企业在积极探索、运用、完善绩效管理这一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过去,很多企业在考核中对管理结果有强硬的指标,往往只认结果,而忽视了管理过程,导致指标完成了,而结果不是最合理、最好的,并且很多是以牺牲品牌、透支声誉而得来的短期高指标,又有很多企业对过程管理者是很重视,制定了很多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但由于内容太繁杂,而且基本都是面上文章,与被考核对象实际没能很好地贴近和对接往往也是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管理效果不好。

绩效考核正好避免了上述问题:一是它非常注重管理工作中的过程管理。二是考核很具体,针对性很强,与考核对象的工作过程、收入结果直接发生关系。由于指标量化,看得见、摸得着非常好操作,管理效果非常好。

绩效考核也非常适应于我们这种多工种、岗位要求不一致的饲料企业。饲料企业绩效考核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考核指标制定。

首先:考核指标制定由业务线路相关人员编制,要有鲜明的针对性,根据各部工种,岗位的性质、工艺要求、岗位责任,明确指标。

其次:指标尽可能地量化,越是具体、直观,越便于操作,越是有效。

第三:考核指标不易太多,要简明,只要管用,有说服力,直接反应工作成效,所占比例量要大一些。

第四:考核指标筛选、指标制定后,要交被考核对象了解、优选,最好是吸收一部分工作人员直接参与考核指标制定。

二、考核方案实施:

首先:将各业务线路编制的考核方案,由各基地公司组织实施,各业务主管考核其下属人员,公司主管考核各业务主管。

第二:将考核方案组织被考核人员学习,深入了解考核方案中的各项指标,逐渐形成习惯。

第三:积极做好考核方案实施跟踪,了解考核情况,掌握考核指标针对性和有效性,反馈考核信息,及时修正考核指标,逐步完善,趋各合理。

第四:考评、兑现:考核指标与被考核者的一部分工资挂钩,真正落实干好干差结果是不一样,收益是不同。宜采取渐次推进的方式,开始每月考评一次,指标较成熟后,可以每季度考评一次。考评时,可吸收基本员工中的优秀分子参与,使考评工作更贴近基层,真正使考评起到实效,达到绩效考评与薪酬收入多寡的目的。

第三篇:浅谈关于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思考

浅谈关于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思考

【摘要】基建财务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应将其全面纳入到企业管理范围内,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从筹资到还贷、从筹建到生产、从投入到产出的完整、连续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体系。基于此点,本文对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加强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基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

企业基本建设活动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业务种类繁多的综合性工作。强化基建项目财务管理,规范基建项目会计核算有利于企业及时掌握基建资金的使用及运动情况,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各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地杜绝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差错和舞弊现象。然而,当前企业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必须制定与此相对应的措施以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足,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一、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情况来看,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其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难以满足当前基建发展要求,在诸多方面存在空白或存在可操作性差的问题,致使财务管理常常面临无章可循的尴尬局面;其二,监督约束机制失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将过多的精力投之于项目的建设上,而忽略了对财务的监管,使得财经法规无法贯彻执行,甚至部分企业滋生了****现象;其三,资金管理不到位,企业基建项目管理部门疏于费用支出管理,致使费用支出远远超过预算编制的数额,甚至存在违规使用管理费的现象,从而导致基建成本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其四,会计核算不规范,部分企业基建会计在处理业务时存在建账规范性差、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成本核算不连续和不完整等问题;其五,财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层对基建项目的会计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没有为其配备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致使财会人员的岗位安排随意性较大。加之,所配备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难以处理好工程成本结转、竣工财务决算等复杂业务,从而导致基建项目会计核算缺乏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加强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应针对基建项目情况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核算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概算编审制度、报表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竣工财务决算制度等,确保基建活动中的存货、设备采购、材料等财产物资记录齐全,根据工程的进度及时做好财产清查工作。财务管理应贯穿于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之中,涉及概算编制审核、工程成本控制、资金筹集、竣工据算等各个环节,并以概算编制为指导依据,确保工程实际施工情况与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相一致。企业还应健全财务管理流程,保证财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评价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准确计算融资成本、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数据,从经济性评价的角度为基建管理层提供建议资料。此外,基建工作人员要与财务工作人员保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的关系,通过建立例会制度,使两者之间的信息资源得以共享,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确保基建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而且有利于基建管理部门加强成本控制,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2。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全的监督约束机制应涉及到基建项目的各个环节。在基建项目建设前期,以财务的角度审核相关项目,并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资金来源以及现金流量等因素对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同时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对项目的概算进行严格审核,防止立项审批后出现随意修改项目基础指标的情况;在基建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审核资金筹措方案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以及时刻监督投资预算计划的落实情况。通过实施监督制度,对基建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并对财务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为强化项目内部控制奠定基础;在基建项目竣工决算阶段,重点强化竣工验收和调适投产的财务监督,做好项目财产物资、债权债务清理监督工作,确保各项交接手续合规合法。

3。强化资金管理。资金是基建项目得以顺利建成的命脉,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所以必须强化基建项目资金管理。首先,实施银行账户统一管理,确保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均在可监控的范围内。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开设银行存款专户,由财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核算,严禁发生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其次,企业应根据基建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资金申请和拨付制度。按照投资计划合理安排项目建设进度,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及时了解工程施工进度、投资情况以及资金到位情况,将用款计划作为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再次,制定规范的基建项目资金审核程序。资金的审批必须经过经办人审查、财务部门审核以及主管领导审核三个程序才可以办理资金支付手续,财务部门应全面掌握资金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益,防止资金滥用的现象发生;最后,落实基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信息反馈制度和报告制度,财务部门应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重点审查是否存在资金挪用、挤占、人为滞留等违法违规的行为。

三、加强企业基建会计核算的措施。

1。规范会计核算。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会计人员应准确掌握基建核算在会计科目设置、“在建工程”核算内容、固定资产核算方法、资金结转以及竣工决算等方面的变化;建立新的会计核算流程,摒弃传统的全项目工程成本核算模式,根据不同性质的投资支出分别进行会计核算;处理好项目概算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设立完善的明细账和辅助账,以确保财务管理部门对项目投资的实时监控;规范竣工决算编制方法,保证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地反应出项目资金投入产出情况。

2。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由于企业基建项目的内容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其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涉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较为广泛,会计核算工作量大,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应具备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如经济学、工程造价学、税法、会计学等。企业应针对基建项目配备专门的基建会计,以减少会计的流动,使会计能够很好地完成费用摊销、工程成本结转、竣工财务决算等复杂业务,从而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此外,财会人员还应增强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认真做好各项基建资料的收集、加工、处理、整理以及归档工作。同时向主管部门及时、准确、如实地报送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确保基建项目成本核算的真实性,进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

供可靠依据,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将决策风险降至最低。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应当重视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通过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强化资金管理、规范会计核算、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等一系列措施完善现有工作中的不足,以达到控制基建成本,保证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维护财经纪律的目的,从而为确保基建项目的顺利完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明亮.煤炭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21).[2]吴桂祥.关于国企基建财务管理的几点体会[J].集团经济研究.2007(13).[3]周丽滔.新形势下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探讨[J].消费导刊.2011(10).[4]王轩宁.企业基建会计核算方法的实践和探讨[J].会计之友.2007(11).[5]程显平.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基建会计的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

第四篇:饲料企业品管工作问题思考

饲料企业品管工作问题思考

品质管理一词,在国内的饲料企业耳熟能详(欧洲没有),但是企业经营中,愈是熟悉的事物,人们的诠释愈时常隐含偏见和先入为主的谬误,并给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针对饲料企业品管工作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解析,希望能对饲料企业的质量从业人员和老板有所帮助。

一、品管部是干什么的?

这个问题,其实说的是品管部职能的问题,目前来看,没有设立品管部的饲料企业少之又少,但品管部是干什么的,不同的企业解读就会有不同,在个人看来,其最重要的职能可归纳为下面3点: 1.进行质量教育,尤其要努力提升企业中高层的质量意识,以获得更多的工作支持。

2.建立、推动、维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3.可持续的创新质量管理工具和手法。

至于检化验等质量监测工作,虽然是多数饲料企业品管工作的重点,但其实只是品管部最基本的日常事务而已,饲料企业要避免出现舍本逐末的情况。一个只重视检化验的饲料企业,是搞不好品管工作的。

二、品管工作的核心

任何事情都要核心。饲料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看起来琐碎,也不例外。那么,品管工作的核心是什么呢?个人认为,简单的讲就是老板(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和标准。其中老板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重视和支持。标准是微观需要;最后再看在管理者支持下的执行力怎么样了(说白了就是相关部门听不听你的)。

老板(管理者)重视,标准也强,品管工作超一流。老板(管理者)重视,标准不强,品管工作也有搞头。老板(管理者)不重视,标准强,绣花枕头表面光,品管工作难有作为。

老板(管理者)不重视,标准弱,品管工作不谈也罢。核心如果抓不住,搞不好,那品管工作从小的说事倍功半,大的说就会流于形式。

三、饲料企业品管工作最大的误区是什么?就是分不清责任。一有质量问题,就是品管部要负责。简直是糊涂(不排除有的是装糊涂),没有一点“法治意识”。谁犯错谁负责,品管部最多只是监督不周之责。品管好比警察,不能发生案件让警察坐牢。举个例子,一个投料工漏投了一袋小料,造成饲料质量事故。第一责任人是谁?当然是这个投料工,其后才是现场班组长、生产经理,乃至分管老总,最后才可能论到品管部这个“警察”身上。可惜的是,我们却常常看到,品管部的工作人员成为了事故的重要责任人。

类似的事情也曾发生在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在公司的一次高层会议上,销售总监一开始就说:“公司的销售业绩不错,但是接到的投诉也很多,说明我们的质量还有问题。”许多人将目光转向当时主管质量的副总裁菲利普•克劳斯比,“你们都不要看我!”克劳士比站起来,对大家说,“质量人员的工作是什么?监督抽检而已;第一,他不负责具体的采购;第二,他从不参与产品的设计,第三他不制造也不装备产品。是不是?”大家都点头,然后无语。确实,品管人员只是在这些过程中负责监督的作用(即通常所说的裁判的角色),在监督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反倒挨批、或承担责任。这或许是所有品管人员过得比较郁闷的原因所在,不乏有消极怠工者。所以,现在是我们应该转变一种思维观念来看待质量问题的时候了。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从问题的出处或来源来命名质量问题,而不是笼统地归结为质量问题,不然问题将永远也得不到解决。因此,换句话说,只有具体到采购问题、配方设计问题、加工工艺问题、售后服务问题等等,而不是全部归结为所谓的质量问题。

菲利普•克劳斯比的关门弟子、零缺陷管理中国研究院院长兼总裁杨钢先生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天行健”总裁班上,对目前存在这样的怪圈感慨颇多。他分析说:“我们不能让发现麻烦的人来承担责任,遭到指责,却让制造麻烦的人逍遥法外。但遗憾的是,许多企业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总跳不出这种怪圈。各个部门矛盾多、沟通难、使得公司把超过20%甚至更多的时间白白地浪费在做错事、处理错事和重做事上了。”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很多饲料企业存在的通病。

四、怎么判断企业是否重视品管工作?

如果针对饲料企业的老板做一个问卷调查:是否重视品管工作?相信不会有一个老板说自己不重视的。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老板也是经常把品管工作重要挂在嘴头上,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的企业其实并不重视品管工作,那么,如何判断一个饲料企业是不是真的重视品管工作?其实很简单。看品管部在企业的地位。看是不是比得上销售部?技术部?生产部?有技术总监、销售总监,是否有同级别的质量总监?看品管部工作人员的收入如何。看是否比得上技术人员,甚至销售人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地位、权限、待遇这些东西上不去哪怕老板一天到晚喊重要也没有用。口惠而实不至,说明老板的本意并不重视品管工作,老板都不重视了,其他人也就重视不起来了。当然,有一部分人是想重视,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品管部的工作人员。

五、大部分品质问题责任在谁?

一般而言,多数人会认为第一线的作业人员应该为品质问题负最大的责任,因为他们未按照标准的作业程序操作、粗心大意、发现问题未主动呈报等,因为他们最接近产品,而管理人员只是负责监督而已。少数人会认为品管应该负最大的责任,品管就是负责质量问题的,出了质量问题不找你找谁?确实,第一线的作业人员应该为品质问题负责任,品管人员也应负一部分责任,但比重和程度是多少呢?有品质的产品是基于下列因素造成的:配方设计、原料、设备的生产能力、工作环境、激励制度,以及作业人员所接受的训练和指导。作业人员具有高度的品质意识也只能使品质问题的发生机率降低,要彻底解决所有的品质问题,必须从高阶管理者先投入了解品质。大部分品质问题责任在谁?85%的品质不良是管理决策或组织制度造成的。饲料企业里最大的品管员应该是总经理。

六、饲料企业需要现场品控吗?

每一个饲料企业都想自己的生产部门能永续的生产出优质产品,那么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也许会有老板认为是现场品控,然而我也敢肯定,如果这些老板始终坚持此理念,他的企业距市场淘汰也就不远了。生产车间的现场品控是做什么的?不外乎监督生产工人是否按照流程工作。然而,生产只是影响质量的因素之一。如果担心别人做不好、可能会犯错就要设“现场品控”,那么,配方设计环节需要设现场品控吗?采购环节需要设现场品控吗?仓储环节需要设现场品控吗?生产车间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在接受质量意识的培训后,考试合格才能上岗工作。在操作程序文件健全的情况下,所有的人员严格的按规定操作,则必定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对于一个科学规范的生产工艺流程,每个人对其操作质量负责,那一环节出了问题就由该操作人员负责。同时,下工序为上工序的监督者。这样就职责分明,各负其责。如果再去配一个归属于品管部的现场品控人员,只是画蛇添足、弄巧成绌了。这只会引起双方的责任推诿,生产人员出了质量问题而由品控人员来负责,这是天大的笑话。如果没有现场品控,就不能保证生产出合格产品?那还要生产部干什么?既然没有现场品控,也能保证生产出合格产品,那么设置现场品控那不是多此一举?

结论就是:设置一个编制不在生产部门的“现场品控”人员来监督生产过程的质量是一个错误。在很多人看来,现场品管能促进生产部门的质量意识,但事实上,基本上它起的作用是相反的。也就是说,现场品管其实是生产部门质量意识低的重要促因之一。不少的饲料企业在生产现场设有归品管部管理的现场品控,这是企业品管水平低的直接表现,是企业部门权责不清的直接表现,也是企业整体实力不足的表现。

七、品管从业人员的出路在哪里?

熟悉行业的人都知道,业内的老板集中在两个出身:一是销售,二是技术。熟悉行业的人还知道,企业内有影响力,有话语权的人,老板之外,要不就是搞销售的,要不就是搞技术的。目前行业的现状,品管部门在企业内多数地位低下,是二流部门,即使部分名义上是一流部门,实际上也是二流部门。一个责任很重要的部门,为何享有的资源在企业内反低?有两个原因:一是有心想搞好质量,却不知如何搞,原地兜圈子。二是知道如何搞好质量,却不想搞。在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精神下搞质量工作,不仅企业内大大小小部门多了品管部门的监督,就是老板也要在质量领域听品管的。这怎么能行?就 算俺老板觉悟高,不介意被下属“管”,其他的重要人物愿意吗?以上种种,决定了品管工作的难做,也决定了品管工作人员的出路相对窄。然而,这不是啥大问题。没有路尚能走出路来,何况这只是路窄? 具体说 作为从事品管工作的员工,要能从品管经理的角度对待和观察工作。作为品管经理,要能从总经理的角度对待和观察工作,还要能站在行业外看品管工作。品管人员有前途吗?其实这不应该是个问题。360行,行行出状元。饲料行业有多少大企业,就有多少质量总监,关键的还在能力。能力到了,该有的也就有了。另外,在饲料行业出身品管转行它做的也有很多。这中间不凡后来当上老板、总经理、技术总监、销售总监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孕育饲料行业复合型人才最好的场所。如果你能成为行业内前50名,甚至前10名的品管人才,还用担心出路的问题吗?环境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自己。上面的7个问题,是近年饲料企业品管工作中的一些热点,饲料企业如果要想产品质量上一台阶、管理质量上一台阶、核心竞争力上一台阶、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一台阶,对他们就需要有一个重新的思考和认知。产业环境在变化,社会环境在变化,饲料企业的品管理念也需要有创新和提升,这是发展带来的必然。

第五篇:高新技术企业会计核算

高新技术企业会计核算大全.txt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话想说。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我的话说完了对付凶恶的人,就要比他更凶恶;对付卑鄙的人,就要比他更卑鄙没有情人味,哪来人情味

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收银员说:没零钱了,找你两个塑料袋吧!高新技术企业的会计核算

2009-8-25 16:29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自购自制方式的核算(成本核算流程)

1、原材料的购进企业在购进原材料时应该填制材料入库单,将原材料入库。

单到货到:

借:原材料(购货发票)

贷:银行存款(支票根或电汇单)

在货到发票账单未到的情况下,月末应该按合同价格或者计划成本填制入库单暂估入账,到下月初用红字做与暂估入账相同的会计凭证冲回,发票账单到后按正常的材料入库处理。

货到单未到,月末时:

按合同价格或者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暂估入账)(入库单)

贷:应付账款——暂付应付账款

次月初:

借: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帐款(红字)

单到后付款时:

借:原材料(购货发票)

贷:银行存款(支票根或电汇单)

2、原材料的领用领用原材料时填制材料出库单,根据材料的用途,按实际成本记入相应的会计科目。

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出库单)

贷:原材料

3、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包括:(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费包括直接参加生产的人员的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3)其他直接费用。(4)制造费用是指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注意: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分: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是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4、汇总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5、完工产品入库入库时要填写产成品入库单。

6、产品销售时结转销售成本销售时要填制出库单。

生产成本包括:①直接人工。②直接材料。③其他直接费。④制造费用。

借:产成品(成本分配表)

贷:生产成本产

成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入库单)

贷:产成品

销售产品: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进账单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发票)

月末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成本出库清单)

贷:库存商品

二、委托加工方式的核算

1、委托加工材料的发出在发出材料时要有发出委托加工材料清单,设置“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核算。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发出委托加工材料清单)

2、结算加工费、税金、及运杂费等结算加工费和应负担的运杂费等,增加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支付加工费的增值税,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即: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3、加工完成后收回物资验收入库加工后收回物资时,按收回物资的实际成本和剩余物资的实际成本,借:库存商品贷:委托加工物资

三、研究开发费的核算企业实际发生的研发费,应在“管理费用”中设子科目“研究开发费用”,借: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用贷:银行存款等研究开发费用包括:材料费、研发人员工资、研发设备折旧费、会议费、差旅费等。

研究开发费用应按研发机构人员工资,研发人员差旅费、研发设备折旧费等明细设置三级科目。

研发人员工资:是指研发部门(技术中心)人员工资以及专为开发项目聘请的专家等人员的劳务费。

研发人员差旅费:是指研发部门(技术中心)人员的差旅费用和用于科研技术交流为目的的相关人员的差旅费用支出。

研发设备折旧费:包括研发部门(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和中间试验设备的折旧,对于与生产共用的设备,可按受益台班(或者工时)计算折旧后,将用于研究开发和中间试验方面的折旧额计入。

四、补贴收入企业取得国家财政性补贴收入和其他补贴收入以及企业取得的返还减免流转税收入,内资企业记入“补贴收入”科目,外资企业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本科目既包括应税补贴收入,又包括免税补贴收入。

税收规定:企业取得的免税补贴收入,必须有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规定,凡不能提供的,一律不得免税。

软件企业生产的软件产品,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的增值税的退税款,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和研究开发软件产品,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园区管委会的返还税款记入补贴收入,应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

五、以前损益调整的税收会计处理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能在本期发现前一期或前几期会计差错。这类差错可归结为两类:一类为不影响损益的计算;另一类为影响损益的调整,需要在发现时调整损益。对于前一类直接调整相应科目即可;对后一类问题,税法规定:会计差错不论重大与非重大,均在“以前损益调整”科目反映。

另外税法规定,企业年终申报纳税前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涉及的应纳所得税调整,应作为会计报告的纳税调整;企业年终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涉及的应纳所得税调整,应作为本的纳税调整。

关于“以前损益调整”科目的纳税处理:由于新申报表已经没有以前损益调整的项目,纳税人要在纳税申报时分析处理。一般情况下“以前损益调整”科目中以前应扣未扣各类项目的借方发生额,由于税法规定不得在以后扣除,不能在申报表中的扣减项目中反映:“以前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属于应计未计的收益应单独补交所得税后,将应补交税款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第七十六行(期初多缴所得税额)用负数填列,实际上交数在第七十七行(实际上交所得税额)填列。

对于纳税人自查或税务机关检查出的以前应补税的各类问题,应单独计算补税。一方面纳税申报表事项应反映对纳税所属期税款的计算;另一方面将以前的各类收益并入当期,有可能冲抵当期亏损。

六、税收优惠的会计处理

1、税率式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税率式优惠即直接减低适用税率,例如:对于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其适用税率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税率式优惠属于法定减免,并且在申报表中不直接反映减免的所得税额,一般不作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只需按照实际应缴税额计提并缴纳所得税。

2、税额式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税额式优惠即直接减少应纳所得税额,如:对于乡镇企业减征应纳税款的10%,用于补助社会性支出;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以从当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以及在一定内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3、税基式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税基式优惠即直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例如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以上,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的应纳税所得额等。

4、混合式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混合式优惠即上述三种优惠的组合,例如税率式优惠与税基式优惠的组合、税率式优惠与税额式优惠的组合等。

对于上述2、3、4种情况的减免的税额应记入“资本公积——减免所得税”科目。

如果不按照上述原则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就会出现企业在“所得税”科目只记录实际应缴纳的所得税费用,无形中增加了税后净利润,使少记录的所得税费用转化为可供企业分配的税后净利润,税后净利润既有可能转增资本(股本),更有可能直接分配给投资者,当然也有可能弥补以前亏损,因此必须对减免的所得税进行规范的会计处理,将减免的所得税用于转增资本(股本)或弥补亏损,防止用于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要点分析

2009-9-24 17:47 田志华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近年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带动作用最大的产业,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方面起了关键作用。在依靠外部环境改善和国家政策支持谋求发展的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利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结合自身的企业特征及运营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制一套最优税收筹划方案,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降低企业整体税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每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一、未雨绸缪——做好前期规划工作

这是作为每个企业投资者首先必须抓住的基本要点,更是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是要确定有利的产业领域。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涉及的产业领域很多,有电子产业、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软件开发、集成电路等等,不同领域产业所涉及的税收政策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投资者认真考虑不同领域税收政策的差异,进行必要的税收规划。

二是要办理必要的资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往往是建立在企业资质之上,每项政策优惠最终能否获得,关键看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和审批,其直接依据就是各类资质证书文件。所以,企业应尽快申报自身的知识产权或提前安排以独占使用方式拥有该自主知识产权,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软件企业证书等资质至关重要,这也是税收筹划不得不把握的关键环节。

三是要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一项税收优惠能否获得,税收筹划能否成功,最终决定在当地税务机关对税收优惠的审批这一关上,这就要求企业的相关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时常与当地税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信息,适时调整纳税筹划策略,才能保证筹划的时效性、超前性和成功率。

二、明智选择——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高新技术企业销售、进口货物以及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都必须依法交纳增值税。增值税的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健全与否,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虽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权按规定领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享有进项税额的抵扣权;而小规模纳税人不能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享有进项税额的抵扣权,但是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不一定会重于一般纳税人。

首先,最近新修订的增值税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6%和4%),将征收率统一降低至3%。同时对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也作了调整,将工业和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应税销售额标准分别从100万元和180万元降为50万元和80万元。该项规定的调整,无疑大大减轻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负。其次,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多为高附加值产品,增值率高的可达60%以上,但其消耗的原材料少,因而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再次,企业在暂时无法扩大经营规模的前提下,实现由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的转换,必然要增加会计成本。如增加会计账簿,培训或聘请高级的会计人员等。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由于税负减轻而带来的收益尚不足以抵减这些成本的支出,则宁可保持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最后,企业购入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被排除在可抵扣的进项税额的范围外,这无疑加重了利用先进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负担,直接影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总之,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生产的大多为高附加值产品,这些技术含量高、增值率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可以抵扣的进项税的成本含量很低。所以,对于规模不大的高新技术企业,选择为小规模纳税人较合适;对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企业一般纳税人,可以通过分立的形式,尽可能降低分立后各自的销售额,使其具备小规模纳税人条件而变为小规模纳税人,从而取得节税利益。

三、降低税基——费用最大化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具体来讲,原计税工资标准取消,可以按实际支出列支;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标准、捐赠扣除标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条件放开,对于内资企业来说,扣除限额得到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新所得税法限额内,在不违规的前提下,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即在规定范围内充分列支工资、捐赠、研发费用及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尽量使扣除数额最大化,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

例如,新《企业所得税法》第30条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结合过渡期税收优惠政策,特区新办高新技术企业“三免三减半”,西部地区鼓励类企业“两免三减半”的优惠,对于研发费用集中性的投产初期的企业可以做一定的选择,以便能充分享受税收优惠。

四、准确把握——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筹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可以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充分享受到位。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新设高新技术企业需经营一年以上,新设立有软件类经营项目的企业可以考虑先通过申请认定“双软”企业资格,获取“二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五年经营期满后,再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能获取更大的税收利益;无法挂靠“双软”企业获得优惠政策的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并变更设立一年以上的公司获取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不同的时期都有许多条款,如:免征增值税、不征收增值税、软件生产企业软件产品的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集成电路产品其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政策,一般纳税人销售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制成的生物制品,可按6%的征收率计算纳税,并准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等。高新技术企业要具体分析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同税收优惠政策的条款相对照,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更是随处可见。举例如下:

一是对于符合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其中对于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作出了规定,因而对于欲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企业必须对研发费用从长计划。

二是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结转抵扣。

三是一个纳税内,居民企业转让技术所有权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是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从税收的角度看比直线法可以增加当年的费用,抵减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做好准备,规划好企业的经营范围、研发费用、高新收入、科技人员等关键性的技术点。

另外,高新技术企业在日常核算中也要关注细节。在财务核算上,注意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的差异;避免将资本性支出变为经营性支出;正确区分各项费用开支范围,注意不要将会务费、差旅费等挤入业务招待费;在免税和减税期内应尽量减少折旧,在正常纳税期内应尽量增加折旧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等等。

值得指出的是,税收筹划作为纳税人的一种理财手段,可以为企业节约纳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但也存在筹划不当违法偷税的风险。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立足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遵循科学的税收筹划原则,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税收筹划策略,才能真正取得税收筹划的成功,为企业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会计的六大问题

2009-8-25 16:27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企业价值评估

价值评估是企业寻求外部支持、特别是资金支持时的基础环节,是融通资金的必要程序。高新技术企业在价值评估方面与一般企业存在较大差别,如果将企业分为创立、发展、壮大三个阶段,其区别就能鲜明地体现出来。

首先,高新技术企业在创立阶段不一定具有成型的产品,而往往只是具有某一方面的技术,有时甚至只是基于一种理念。其次,其成长阶段表现为将成型的理念或者可以创造价值的技术开发成可供应用的高新技术产品,并满足产品市场推广和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最后,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后,为了保持技术上的优势,往往会收购其它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以不断获得新技术增强科技开发能力。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在高新技术企业创立时,需要的是对创业家提供的技术或创业家的能力进行评估;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时,评估的对象是产品未来的获利能力;而在其壮大期,则是对其投资的未来收益进行评估。因此对其评估的中心是潜在的技术、产品开发能力,运营能力以及风险,有时也会是企业的综合实力等。只有通过这样的评估,才能为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融资双方提供企业价值确认的依据,而这样的价值评估带有高新技术企业的特色,与一般企业大相径庭。

从价值评估的构成内容来看,高新技术企业本身的特点也很鲜明,即高新技术企业在各生产要素中智力投入多,在资产构成中无形资产比重大。但是,相对于我国现行财务、会计的记录方式,这样的价值无法可靠计量,难以入账。其结果必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价值或者是其内在价值会远远高于其账面资产价值,其真正价值是会计报表无法反映的创业家的智慧与经验、企业拥有的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等潜在盈利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计量难度大的人力资源,这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能否适用于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近期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遇到的问题可以看到,投资者需要较为确切的获利数据,而现有的企业价值评估却对此无能为力。这样的事实迫切要求我们在企业价值评估上进行创新,深入研究在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中应重点考虑的因素。我们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应着力于无形资产方面,其着眼点应在于技术可行性和人力资源的未来价值,着眼于先进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及其创业者的智慧和运作能力。因此,如何在这方面取得成就,扫除障碍,应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资金融通管道

过去,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管道主要是政府科技拨款、银行信贷和企业自筹。如今,政府拨款能力有限,银行信贷又不能承受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而企业较小的有形资产额也无法满足抵押的要求;加之高新技术企业本身不能满足主板市场较高的上市要求,无法直接通过现有的证券市场融资。这样,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可融通的资金主要是从银行获得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由于发展资金的短缺,已经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从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看,风险投资业的兴起对其成功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但是,风险投资主要是在企业的创立阶段和成长阶段的前期发挥作用,对已经具备条件、迫切需要大量资金的成熟型企业却无力再予支持。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国家在主板市场之外设立了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的二板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筹资管道,同时亦为风险投资提供了有效的退出途径。

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自1985年以来,已有20多个省、市先后组建了一批科技投资公司,加之民间资本和国外风险资本的积极参与,风险投资业在我国已呈快速发展的态势;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目前中国证监会正在加紧二板市场的组建工作。

面对我国刚刚兴起的风险投资业、正在建立之中的二板市场,无论是风险投资从业者、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还是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均有必要深入了解与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的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的运作机制。而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管道,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的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也就必然成为我国会计工作者须研究的新问题。

三、员工激励与成本控制

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智能型人才作用的发挥,其发展需要员工智力的不断创新。首先,高新技术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只有不断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才能在市场中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其次,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的客户需求差异较大,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必须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变化,而这需要很高的技术性。还需指出,创新不同于普通生产,没有标准可供参照,很多情况下不具重复性,同样的工作不同的人去做,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去做,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有时其差异甚至会很大。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拥有一支科研队伍,并进行大量的科技开发投入。只有在有限的资金投入范围内,使智能型人才充分发挥其效能,高新技术企业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问题的核心在于,由于智能型人才的突出作用,适应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标准成本法在高新技术企业已不适用。这无疑会加大管理的难度,以致企业无力对成本费用实施有效的控制。面对这种情况,虽然有的企业打破了传统的事业部管理体制,采用项目管理制,也有的企业使原本的刚性管理有了更大的变通性,但都未取得理想的效果。迫切需要我们探讨智能型员工行为的可控性和非标准化产品的柔性化管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成本控制体系。

一般认为,将工资制度与员工持股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管理,激励员工的创造积极性,进而因人制宜地构建项目责任考核,乃至系列产品的绩效考核,是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当前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即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构成、员工的绩效考核和员工持股方案、因人而异的项目预算方案等进行研究,寻求员工激励机制和成本控制制度的创新,以使高新技术企业攻克管理方面的难关。

四、产品定价策略

任何一种产品都会有其开发、成长、成熟和衰退的过程。相对于普通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还有其前期投入高,更新换代快两个特征。这两个特征都要求高新技术企业能够迅速打开市场,并在短时间内收回前期投资,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策略非常重要,而市场策略的关键又在于产品定价策略。

责任编辑:zoe新技术企业会计的主要核算内容 2009-3-29 17:9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会计主体的一种专业会计。技术企业是以技术开发为先导,以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为目的,集科技开发、产品生产、商品贸易和技术服务的一体的新型企业。它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技术性收入占企业总收比例很高。与此相联系,高新技术企业还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企业不断把大量资金投入科技开发活动之中,旨在通过技术上的持续创新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获取愈来愈高收益。另一方面,其科技开发活动具有高风险性,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会计上的,主要表现在科技开发活动、技术服务活动、技术收入与减免税等方面的会计处理上。

(1)科技开发风险准备的的提取。科技开发是指企业从事的应用性技术开发活动,也就是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及其他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以及对旧产品、旧工艺作重大改进的活动。它不包括研究活动在内。由于科技开发具有高风险性,因而需要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科技尖提取科技开发风险准备,以抵偿可能失败的科技开发成本。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谨慎性原则的要求,避免高估资产低估费用。

(2)科技开发成本的处理。主要是科技开发成本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的问题。财政部于1993年5月颁发的《关于科技企业执行新的行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发生的科技开发成本应在一个成本类科目中汇集,开发完成后登记适当的资产科目,但失败项目的成本应冲销预提的科技开发风险准备。

(3)技术服务活动的会计处理。技术服务是指企业对外提供技术性劳务,包括工程设计和承包、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维修服务等等。技术服务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满足国家考核高新技术企业的收入分别进行核算。对此,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时一项交易是技术服务还是商品销售难以区分。一般作法是:凡商品提供附属于技术服务者,应视为商品销售;凡技术服务与商品分别定价者,应视为技术服务与商品销售峡谷项业务同时发生。对于短期技术服务活动,企业于劳务已经提供,并已取得价款或索取价款的凭证时,确认技术服务收入的实现。对于长期技术服务合同,一般应采用完成进度法或完成合同法确认营业收入。

(4)国家扶持基金的核算。为了促进高新按照我国现行法律,对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的金额应用为“国家扶持基金”留在企业,用于生产发展,不得用于分配。这种规定与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规定不规定不同,因而产生特殊处理问题。目前国家科委规定的处理方法是,将“国家扶持基金”作为盈余公积的一部分,并在盈余公积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应在计算所得税时,将减免税金确认为“国家扶持基金”,作为盈余公积入账。

一、自购自制方式的核算(成本核算流程)

1、原材料的购进企业在购进原材料时应该填制材料入库单,将原材料入库。

单到货到:

借:原材料(购货发票)

贷:银行存款(支票根或电汇单)

在货到发票账单未到的情况下,月末应该按合同价格或者计划成本填制入库单暂估入账,到下月初用红字做与暂估入账相同的会计凭证冲回,发票账单到后按正常的材料入库处理。

货到单未到,月末时:

按合同价格或者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暂估入账)(入库单)

贷:应付账款——暂付应付账款

次月初:

借: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帐款(红字)

单到后付款时:

借:原材料(购货发票)

贷:银行存款(支票根或电汇单)

2、原材料的领用领用原材料时填制材料出库单,根据材料的用途,按实际成本记入相应的会计科目。

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出库单)

贷:原材料

3、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包括:(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费包括直接参加生产的人员的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3)其他直接费用。(4)制造费用是指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注意: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分: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是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4、汇总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5、完工产品入库入库时要填写产成品入库单。

6、产品销售时结转销售成本销售时要填制出库单。

生产成本包括:①直接人工。②直接材料。③其他直接费。④制造费用。

借:产成品(成本分配表)

贷:生产成本产

成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入库单)

贷:产成品

销售产品: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进账单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发票)

月末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成本出库清单)

贷:库存商品

二、委托加工方式的核算

1、委托加工材料的发出在发出材料时要有发出委托加工材料清单,设置“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核算。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发出委托加工材料清单)

2、结算加工费、税金、及运杂费等结算加工费和应负担的运杂费等,增加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支付加工费的增值税,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即: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3、加工完成后收回物资验收入库加工后收回物资时,按收回物资的实际成本和剩余物资的实际成本,借:库存商品贷:委托加工物资

三、研究开发费的核算

企业实际发生的研发费,应在“管理费用”中设子科目“研究开发费用”,借: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用贷:银行存款等研究开发费用包括:材料费、研发人员工资、研发设备折旧费、会议费、差旅费等。

研究开发费用应按研发机构人员工资,研发人员差旅费、研发设备折旧费等明细设置三级科目。

研发人员工资:是指研发部门(技术中心)人员工资以及专为开发项目聘请的专家等人员的劳务费。

研发人员差旅费:是指研发部门(技术中心)人员的差旅费用和用于科研技术交流为目的的相关人员的差旅费用支出。

研发设备折旧费:包括研发部门(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和中间试验设备的折旧,对于与生产共用的设备,可按受益台班(或者工时)计算折旧后,将用于研究开发和中间试验方面的折旧额计入。

四、补贴收入

企业取得国家财政性补贴收入和其他补贴收入以及企业取得的返还减免流转税收入,内资企业记入“补贴收入”科目,外资企业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本科目既包括应税补贴收入,又包括免税补贴收入。

税收规定:企业取得的免税补贴收入,必须有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规定,凡不能提供的,一律不得免税。

软件企业生产的软件产品,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的增值税的退税款,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和研究开发软件产品,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园区管委会的返还税款记入补贴收入,应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

五、以前损益调整的税收、会计处理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能在本期发现前一期或前几期会计差错。这类差错可归结为两类:一类为不影响损益的计算;另一类为影响损益的调整,需要在发现时调整损益。对于前一类直接调整相应科目即可;对后一类问题,税法规定:会计差错不论重大与非重大,均在“以前损益调整”科目反映。

另外税法规定,企业年终申报纳税前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涉及的应纳所得税调整,应作为会计报告的纳税调整;企业年终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涉及的应纳所得税调整,应作为本的纳税调整。

关于“以前损益调整”科目的纳税处理:由于新申报表已经没有以前损益调整的项目,纳税人要在纳税申报时分析处理。一般情况下“以前损益调整”科目中以前应扣未扣各类项目的借方发生额,由于税法规定不得在以后扣除,不能在申报表中的扣减项目中反映:“以前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属于应计未计的收益应单独补交所得税后,将应补交税款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第七十六行(期初多缴所得税额)用负数填列,实际上交数在第七十七行(实际上交所得税额)填列。

对于纳税人自查或税务机关检查出的以前应补税的各类问题,应单独计算补税。一方面纳税申报表事项应反映对纳税所属期税款的计算;另一方面将以前的各类收益并入当期,有可能冲抵当期亏损。

六、税收优惠的会计处理

1、税率式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税率式优惠即直接减低适用税率,例如:对于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其适用税率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税率式优惠属于法定减免,并且在申报表中不直接反映减免的所得税额,一般不作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只需按照实际应缴税额计提并缴纳所得税。

2、税额式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税额式优惠即直接减少应纳所得税额,如:对于乡镇企业减征应纳税款的10%,用于补助社会性支出;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以从当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以及在一定内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3、税基式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税基式优惠即直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例如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以上,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的应纳税所得额等。

4、混合式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混合式优惠即上述三种优惠的组合,例如税率式优惠与税基式优惠的组合、税率式优惠与税额式优惠的组合等。

对于上述2、3、4种情况的减免的税额应记入“资本公积——减免所得税”科目。

如果不按照上述原则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就会出现企业在“所得税”科目只记录实际应缴纳的所得税费用,无形中增加了税后净利润,使少记录的所得税费用转化为可供企业分配的税后净利润,税后净利润既有可能转增资本(股本),更有可能直接分配给投资者,当然也有可能弥补以前亏损,因此必须对减免的所得税进行规范的会计处理,将减免的所得税用于转增资本(股本)或弥补亏损,防止用于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

【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医药生产制造。取得财税[2008]151号中提到的财政补贴,企业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解答】

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通常会计处理为:

1.国家投资,应当作为权益,计入并增加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税务处理同会计处理一致,也不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2.资金使用后要求返还的本金,会计处理应当作为负债,计入借款或其它应付款处理,税务处理同会计处理一致,也不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3.企业取得的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的其他财政资金,会计处理作为损益,原来规定计入补贴收入,新准则要求计入“递延收益”或当期“营业外收入”具体处理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件企业会计科目设置

2009-9-3 16:57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问】我们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计算机软、硬件的研制,开发,销售、技术服务、咨询等业务。像这些业务的成本应该分别采用哪些会计科目?

【解答】应该说软件企业会计科目与一般企业的科目大同小异,根据经营项目进行设制收入和支出科目,在记账时进行分类登记就可以了。软件开发收入,软件开发成本,软件开发研制费用,经营费用,销售费用,应收款和应付款,低值易耗品,待摊费用等。明细根据需要制定。

责任编辑:文会计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2009-3-29 17:1 张西娟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研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会计的计量总是依托于会计确认,确认的不同也决定了计量的差异。可以看出,企业在对研究与开发费用进行处理时,有以下三种方法:(1)全额费用法,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作期间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2)全额资本法,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期内归集起来,待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时列作无形资产,分期摊销。(3)成果决定法,即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期内,设置多栏式账户专门记录其相关支出,最后按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成果来决定采用何种处理方法。倘若已经取得成果并预计能够产生收益时,就将相关支出全部资本化;反之则将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笔者认为,就我国来说,各类企业应该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但需强调的是同行业应该采取大致相同的方法,在不同行业,则可以酌情选择:(1)若研发费用支出较小,可以采取全额费用法。这一般应用于传统产业,它遵照了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即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适当简化核算并反映。(2)研发费用比重较大的企业,则采取成果决定法。这主要应用于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如果宣告失败的开发活动,由于时间长且成本大,采用全额费用法使得当期利润的波动过于剧烈时,可以考虑列作“待摊费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分期摊销,并在会计报表中如实披露该项目的有关内容、失败成本处理方法及其对利润的影响程度等,以便有关方面详细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3)目前,有的企业专门以研究开发或是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主,在这些以研究开发为主要业务活动的单位,可以采用全额资本法,将研发费用全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如果研究开发活动失败,则应将失败成本全部、及时地转入管理费用。

由于全额费用法是传统的记账方法,且在会计制度上与会计准则上有明确的规范,本文不作更多的阐述。而全额资本法,其实质就是把研发时发生的所有支出都列作资产,这种方法简单且适用面不广。所以,下文将重点讨论成果决定法。

成果决定法,笔者认为当今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采用此方法。高科技产业其本身的制造费用相对较低,间接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包含在间接费用内的研发费用就有必要按照相关的作业分别进行归集,然后,再根据最后的研发结果,来决定费用的分配。这是作业成本思想的体现。

由于研究开发并不一定能最终取得成果,所以,在处理研发费用时,应该分别对待开发不成功与开发成功两种可能。当然,不管研究开发是否成功,在最初的研发期间并不能知道未来的结果,但是研究开发费却发生了,所以需要有一个过渡账户来登记这笔费用。笔者认为较为合适的账户是“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即在费用发生期,作会计分录: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贷记相应科目。

这里应注意一个问题:企业研究开发某项产品、技术、设备,初衷是认为会成功的,会获得收益的,而不是相反,而且,企业毕竟是一个营利性的组织,所以预期研发收益高于成本是我们继续讨论的前提。

研发是否取得成功,在最初阶段无法确知。此时可以设置一个类似于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的“坏账准备”一样的备抵账户,建立一个“研发费用备抵”与研发的“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相对应,期末以技术分析其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来决定各期应该提取和实际提取的“研发费用备抵”(以下简称费用备抵)。企业每期期末应该计提的费用备抵=总的投资额×(1-期望成功率),而每期实际计提费用备抵应为当期应该计提的减去其账户的贷方余额(或加上借方余额)。当期计提的费用备抵,计入管理费用,予以费用化,待研发成功时,计提的费用备抵一次转回。

(二)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

基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实质重于形式”和对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要求,企业应将研究开发费用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单独披露。“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及“研发费用备抵”的期末余额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以向报表使用者明示企业在研究开发的投资力度,提示报表使用者对研发进程的关注。对于自行研发成功的无形资产,则将“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及“研发费用备抵”转为无形资产,并列入无形资产项目,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

同时,在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中,笔者建议增加一张附表——“无形资产的具体构成明细表”,在该附表中对企业的每项研发项目及其进度进行列示。包括当年投入成本、累积投入成本、预期成功率、研发费用备抵计提以及研发费用净值等。此外,对于自行研发成功的无形资产,在转入无形资产后也应列入此表,并反应其折旧和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以披露企业在研发中的实际能力和进展情况,以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研发情况和科研技术力量进行评价。

责任编辑:vivien高新技术企业会计要点

2009-3-26 9:17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会计主体的一种专业会计。技术企业是以技术开发为先导,以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为目的,集科技开发、产品生产、商品贸易和技术服务的一体的新型企业。它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技术性收入占企业总收比例很高。与此相联系,高新技术企业还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企业不断把大量资金投入科技开发活动之中,旨在通过技术上的持续创新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获取愈来愈高收益。另一方面,其科技开发活动具有高风险性,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会计上的,主要表现在科技开发活动、技术服务活动、技术收入与减免税等方面的会计处理上。

(1)科技开发风险准备的的提取。科技开发是指企业从事的应用性技术开发活动,也就是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及其他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以及对旧产品、旧工艺作重大改进的活动。它不包括研究活动在内。由于科技开发具有高风险性,因而需要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科技尖提取科技开发风险准备,以抵偿可能失败的科技开发成本。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谨慎性原则的要求,避免高估资产低估费用。

(2)科技开发成本的处理。主要是科技开发成本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的问题。财政部于1993年5月颁发的《关于科技企业执行新的行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发生的科技开发成本应在一个成本类科目中汇集,开发完成后登记适当的资产科目,但失败项目的成本应冲销预提的科技开发风险准备。

(3)技术服务活动的会计处理。技术服务是指企业对外提供技术性劳务,包括工程设计和承包、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维修服务等等。技术服务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满足国家考核高新技术企业的收入分别进行核算。对此,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时一项交易是技术服务还是商品销售难以区分。一般作法是:凡商品提供附属于技术服务者,应视为商品销售;凡技术服务与商品分别定价者,应视为技术服务与商品销售峡谷项业务同时发生。对于短期技术服务活动,企业于劳务已经提供,并已取得价款或索取价款的凭证时,确认技术服务收入的实现。对于长期技术服务合同,一般应采用完成进度法或完成合同法确认营业收入。

(4)国家扶持基金的核算。为了促进高新按照我国现行法律,对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的金额应用为“国家扶持基金”留在企业,用于生产发展,不得用于分配。这种规定与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规定不规定不同,因而产生特殊处理问题。目前国家科委规定的处理方法是,将“国家扶持基金”作为盈余公积的一部分,并在盈余公积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应在计算所得税时,将减免税金确认为“国家扶持基金”,作为盈余公积入账。

责任编辑:小雨

下载关于饲料企业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饲料企业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范文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总则一、为加强和规范财务管理等会计工作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提高企业效益根据国家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会计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特......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总则 一、为加强财务管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提高企业效益,根据有关会计法规和公司实际,特制定如下制度。 二、公司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从公司整体利......

    关于养老金会计核算的思考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养老金会计核算中的成熟经验,针对我国养老金会计中的会计核算主体、核算原则、年金计划、处理方法和信息列示和披露等方面的理论缺憾与实践不足进行了较为......

    会计核算中心若干问题及其思考

    会计核算中心若干问题及其思考 会计核算中心作为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在从源治理腐败规范财务行为方面无疑有着极其深刻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会计核算中心运行过......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思考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思考 编辑: 会计职称考试 【摘要】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自1998年实施以来,笔者在《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教学......

    关于《建造合同》与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建造合同》与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 作者:韩 拓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3期 [摘要]财政部于1998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建造合同......

    企业会计核算现值计量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企业会计核算现值计量浅析 作者:梁 宁 来源:《财会通讯》2008年第09期 新企业会计准则与以往会计准则显著变化之一在于公允价值和现值的引入,特别是其中......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及常用会计分录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及常用会计分录 XX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及相关业务流程 现金的核算 1. 6月2日,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0元,以备日常零星开支. 应作会计分录: 借:现金 10000 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