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欣赏课中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欣赏课中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提到爱国主义教育,同学的思路往往一下就会想到那些英雄人物的壮举,把“保家卫国”、“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誓死不做亡国奴”等口号喊得震天响,可真让他们从音乐中体验这种情感时,他们却有一种嗤之以鼻的神态,大多数同学往往会说:“音乐就是音乐,哪有那么大的魅力,好的音乐是让他们受到良好的熏陶。深深地被他们所感染,但我们不愿听那些大道理……”虽然他们说的是不一样的话,但意思我以非常明确。针对这番话,而且是不止一界同学如此,我思索很久。我抓住“好的音乐让人受良好的熏陶,并被音乐所感染”这句话,我知道他们以被优秀的作品所打动,但在教学中缺乏引导,教学手段不够灵活,例如,我在和他们一起欣赏合唱歌曲《在太行山上》时,运用歌曲的时代背景,通过声像的结合等手段,将同学带到战火年代,使他们如身临其境,并更加珍惜时光,热爱自身的国家,对人友善等等教育,感悟了人生。于是,在接下来的欣赏教学中,我努力让我的教学更具吸引力,不但让他们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更让他们多听、多领会音乐的内涵,将多门学科知识真正与音乐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
在欣赏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时,我首先和他们一起回顾或翻阅有关拿破仑侵略俄国、俄国人民奋起反击、捍卫祖国并最后获得胜利的那段历史,然后再欣赏音乐作品,边听边讲述,乐曲的开始是一个序奏,第一主题缓慢、庄严,仿佛是叙述了拿破仑军队来犯,国难当头,俄国人们祈求上帝的保佑:
1=bE 3/4 1 1 | 2 3 11 | 2 3 4 4 4 | 4--| 3 3 3 3 3 | 3 3 3 |2.2 2 2 | 3 – 3 |
接着,音乐逐渐加快,力度逐渐坚强,弦乐器和木管乐器用三连音做紧张的上行模进,仿佛叙述着战火正在蔓延,俄国人们抗敌卫国的热潮在不时高涨;第二主题是由木管和圆号吹出的骑兵主题,象征着俄国军民同仇人忾、奋起抗敌的英雄形象。
1=bE 4/4 05512 3212 31 1 | 05512 3212 31 1 |
在主部中间,出现了《马赛曲》的旋律片断,他代表着拿破仑军队步步迫近:
1=bE 4/4 055 55 | 1 1 2 2 | 5 – 5 |
副部第一主题抒情而优美,具有俄罗斯民歌的风格,描述了俄罗斯军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1=#F 4/4 1 | 5.5 54 32 | 5 5 0 1 | 5.5 54 32 | 5 – 0 5 | 6 1 2 34 | 5 – 0 |
序曲的展开部和再现部是运用上面的各种音乐资料来叙述战斗的局面的。最后的结尾是绚烂辉煌的钟声,鼓声、礼炮声响成一片,描写了俄罗斯人民举国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局面。同学们跟着教材的提示与教师交叉讲解,顺着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引起情感震动,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联想,很容易地理解了音乐作品中所叙述的故事情节。欣赏总结时,同学很自然就谈到: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表示,音乐真的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励人奋发向上。
第二篇:浅谈音乐欣赏课中的体验教学
浅谈音乐欣赏课中的体验教学
美妙的旋律,和谐的音符,可以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徜徉辽阔的音乐空间,展开丰富的联想,运用深刻的体验方式,学生就会进行艺术殿堂。在职业中专音乐欣赏教学中,笔者尝试用体验式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获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准确地体验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炼。“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由情感而引起。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情感体验,唐诗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比拟,他是描写人对于情感的最基本的体验,是植物和动物所少有或没有的生理体验。而音乐创作的初衷正在于让欣赏者和自己有一样的或相同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共鸣。因此,准确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课中的首要要求。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主题:如罗西尼《霍拉舞曲》。我们自然会从这由弦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泼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这是由于快速引起的生理情感反应。又如鲁丁的《江河水》,我们听到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心头涌起。这是由于缓慢的速度引发的最基本的生理反应。又如波.肖邦《C小调练习曲》,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这是由于音乐本身的动态美给我们以直观的情感体验。以上是无标题的音乐给我们的较直观的音乐感受,这些音乐本身就存在着较容易理解的音乐内容和模式,欣赏者对它们的情感把握是一般人很容易做到的;对于有歌词的歌曲,欣赏者更容易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去把握音乐的情感内涵。
二、深刻地体验音乐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侯,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课堂实?表明:深刻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一个基本要求。例如,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这一段音乐时,学生听完后,我让大家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①回忆的、依依不舍的。②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③充满深沉的情绪。④欲言又止的。⑤远方的倾诉。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音乐是描写祝英台通过抗婚失败后,和梁山伯的最后相见,言语中流露出哀伤的、酸楚的、依依不舍的情感,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再如,在欣赏《牛车》,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学生回答出以下几种答案:①沉重的。②悲伤的。③艰难的,缓慢的。这些情感的表达,与内容也比较吻合,这是穆索尔斯基曲、拉威尔配器的《图画展览会》的一个纯情景的音乐,学生的答案分别从各个侧面反应了音乐的内容。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
三、全面地体验音乐欣赏知识的积累和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音乐之所以能够让不同层次、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和共鸣,是因为音乐本身有着许多共性的东西。如①速度的行进是音乐的脉搏:快速的乐曲善于表达快乐、愉悦的情感;慢速的乐曲善于表达哀伤、悲痛的情感;中速的乐曲善于表达抒情、流畅的情感。②力度的要求是音乐的气息:弱的乐曲善于表达安静、祥和的情感;强的乐曲善于表达强烈、张扬的情感;特强的音乐表达的是激烈、辉煌的情感。③音色的要求是音乐的色彩:柔和的弦乐善于表达细腻、甜美、抒情的情感;高昂的铜管善于表现坚强、奋发的情感;细腻的木管善于表现活泼、华丽的情感;强劲的打击乐善于表现激烈、兴奋的情感。④旋律的走向是音乐的风格:平稳的曲调表现平缓、流畅的情感;起伏的曲调表现强烈、高昂的情感;特殊的音程走向是某些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这些经验的获得有两种途径,一是乐曲欣赏的积累,有目的的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反复体验音乐的高低、强弱、轻重、缓急便可以获得较普遍的、大众化的欣赏能力。二是音乐实践的积累,在演奏或演唱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把握乐曲的情绪,就要细致地、认真地做到乐曲中各种技术的要求,这种实践活动对于直接欣赏音乐来的更直接,欣赏能力更容易获得。总之,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全面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选择最优秀的作品作为范本加以分析、解释、评价,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让学生在审美实践中,由浅入深地知晓音乐艺术,从而达到培养音乐审美力的教育目的。
第三篇:音乐教学欣赏课中的体会
内容摘要:
摘 要:“感受与鉴赏” 音乐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与根据学生厌听音乐的现象,对如何通过音乐欣赏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进行了重开放式地提问题和重体验式教学法两方面的浅谈与描述。
摘要:“感受与鉴赏” 音乐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与根据学生厌听音乐的现象,对如何通过音乐欣赏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进行了重开放式地提问题和重体验式教学法两方面的浅谈与描述。关键词:音乐感受能力;开放式;体验式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音乐心 理学 家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音乐能力,都是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 发展 起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发表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树立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的目标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多次尝试和 总结,如今,得到了以下两点体会: 1重开放式,轻关闭式 在这里的“开放”,本人诠释为问题的答案范围宽:而“关闭”则是局限在某个具体情况的小范围问题去思考。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偏重开放式地提问题,让学生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与感受发表自己个性化见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反之,则要尽可能地避开关闭式地提问题。学生是教学最有用而广泛的资源,我们应从多方面去开发他、塑造他,如果把学生引入一种思维或关在一个“峡谷”,以我个人的实践来看,会出现三种结果:
(1)不适应或这种思维较弱的学生对课堂产生厌感,甚至恐惧感;
(2)就算是适合某位同学的强项思维,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也会成为定向思维,出现智力偏向;
(3)整个课堂会很冷清,因为它不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注重四面鲜花齐放的创设。据此,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在欣赏课《瑶族舞曲》中,进行到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时,我第一次是这样设计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完成以下三个问题:拍子(3/4);速度(中速);力度(较弱)。学生听后,老师按顺序逐个引导回答。实践后,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但由于受到关闭式问题的局限,学生的表现为两种;一是根据提问都不会的学生干脆不说;二是知道个别答案但顺序不对的也静止不动。由于没有空间让学生去畅谈,所以整个课堂陷入了冻结阶段,轻松、愉快的情绪一时被紧张、恐惧取而代之,结果以失败告终。之后,本人经过请教别人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第二试教,把这个问题设计为: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并说说你的感受。欣赏音乐后,课堂真是像炸开了花,精彩不断,想说的同学非常多,既分别答出了以上的答案,又增添了很多个化的见解。如:“这一部分主题速度较慢,力度较弱,旅律悠扬,让人听后的感觉是悠闲自如,心情舒畅,所以我很喜欢。”我给予肯定鼓励说:“谈得真好!掌声谢谢他的精彩回答!”又如另一位同学说:“这一部分是以木管乐器独奏为主,音调统一,音色清晰、悦耳,让人陶醉其中。”我也及时给予表扬说:听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完整,掌声表扬!„„虽然这些说法有时会出现大同小异,但是它是学生自己独立感受的结果,是开放课堂产生的效果。学生高兴、自由,老师轻松、自如,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课堂,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最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是最容易的环节。
第四篇:肖邦音乐欣赏课
音 乐 欣 赏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肖邦
一、课题:音乐欣赏
二、教学对象:七年级
三、课时:一课时(40分钟)
四、教学用具:电脑
五、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肖邦个人生平与欣赏肖邦作品
六、教学重点、难点:欣赏肖邦作品
七、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周杰伦的《夜曲》吗?同学们听过后,感觉这首歌的意境是怎样的呢?大家都知道,“夜曲”是一种钢琴曲的体裁。而周杰伦这首歌在我初中2年级的时候才出,当时我没有正正经经的欣赏过钢琴曲,只知道“夜曲”是钢琴曲的一种体裁,在听过周杰伦《夜曲》这首歌后让我感觉,“夜曲”是很黑暗压抑,让人伤心的音乐。但在我真正欣赏“夜曲”时,才知道“夜曲”是一种旋律优美,如诗如画如景,夜的沉浸与人的内心抒发。大家知道谁是这一体裁最为出色的代表作?看来大家的课外知识很丰富。师:西方古典音乐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18世纪是古典音乐的分界线,在18世纪以前宗教音乐占有很大的地位,18世纪以后,进入古典音乐时期。大家知道什么是古典音乐吗?古典音乐的定义非常广,一般的理解就是所谓的“正统”音乐,或者是距离我们很远的音乐。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因为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下环境不同,而出现了很多的音乐流派;比如说巴洛克音乐时代,浪漫主义乐派,印象主义乐派。而肖邦就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入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的世界。
八、新课教学
师:肖邦全名是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在1810年3月1日出生于波兰的首都华沙,1849年10月17日在巴黎病逝,享年39岁。他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6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一生都在创作。
肖邦1926年从华沙音乐学院毕业后,就想去欧洲最主要的音乐中心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在20岁时决定出国,当时波兰是被异族统治的国家,政治形势不断紧张,革命一触即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他的音乐事业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在1830年12月开始了他的艺术旅行。肖邦没有意识到他就要永远离开他的祖国。在巴黎,肖邦的第二故乡,他很快的解释了一批当时的艺术家,包括李斯特、舒曼、门德尔松,这些朋友为他在巴黎的艺术之路做了很大贡献。肖邦的作品有自己独有的风格,他的音乐诗意连绵并具有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爱国热情。他一生创作了大约200部作品。欣赏《G小调玛祖卡舞曲》 又名《G小调波兰舞曲》“玛祖卡”是波兰一种舞蹈的名称。这首钢琴曲创作于1817年,当时肖邦才7岁。作品为g小调,不过分的快板。其内容非常明朗,中部有着优美的旋律。
欣赏《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肖邦的即兴曲作品中,代表作品是《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它是在肖邦去世后才发表的,因为肖邦在作曲完毕后才发现,作品的中段与波希米亚作曲家莫舍列斯的一首钢琴作品惊人地相似,所以肖邦不愿意将其发表。“即兴曲”一词,一般是指作曲家未经事先预备而临时作成的乐曲,即往往是一时灵感的流露。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肖邦的即兴曲在形式上相当自由,但也不是毫无规则地发展,而是有着明显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欣赏《降E大调夜曲》
本曲作于1830年,是肖邦夜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也是最明朗的一首,作品的风格明显地流露出传统夜曲的痕迹。这首夜曲具有典型的肖邦早期作品的风格,平易优美、饱含诗意,可见此时的肖邦已无愧于“钢琴诗人”这个雅号。恬静优美的旋律和精雕细琢的钢琴织体是其主要的特点,描绘着大自然的夜色,也倾诉着作者心灵的话语。《降E大调夜曲》是肖邦最好的夜曲之一。欣赏《升C小调圆舞曲》
这首是最能体现肖邦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本曲作于1847年,在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当时他刚与他的女朋友乔治.桑中断关系,身染重病,这首曲子细腻抑郁,隐藏着肖邦抑郁,彷徨,憧憬,感叹等复杂心态。
欣赏《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第二乐章 浪漫曲
这是他初到巴黎时的演奏曲目。本曲作于1830年。《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共分三个乐章,我们听的是第二个主题。第二主题充满浪漫情感,旋律相当优美,作者当时正处于恋爱时期,作品中处处洋溢着爱情的欢娱与芬芳。第二乐章是慢板,钢琴在乐队的衬托下缓缓奏出优雅而浪漫的旋律,就象情人们在明媚的月光下,伴着潺潺流水声在溪边互诉衷肠,缕缕清风轻拂树梢,和着树叶的簌簌声传来夜莺婉转流长的歌声。为了纪念肖邦,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严格、最权威、级别最高的钢琴比赛之一,从1927年开始在波兰华沙每五年举办一次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严格、最权威、级别最高的钢琴比赛之一。
最近一次比赛是2010年,是第十六届。中国有两个人获此奖项,1955年举行的第五届比赛的获奖者,第三名:傅聪。一个是2000年第14界李云迪。在李云迪之前前3届金奖一直空缺。当时李云迪才18岁,是中国的骄傲啊。
九、小结
伟大作曲家创作音乐时,都会让你感觉到深刻的情感,因为他伟大,因为他在音乐中有话要告诉你,因此伟大音乐家的音乐会永远持续,或许到永远。那种永恒的特质,或许是“古典”这个词最重要的意义,古典是永垂不朽的东西。
作为浪漫派艺术鼎盛时期的肖邦钢琴作品,他的每一首乐曲都堪称划时代的经典之作,他用钢琴演奏与创作这种罪单纯的艺术形式,创造出了完美的艺术风格。他作品所展示出的独特风格和完美精湛的技巧对后世界音乐产生着长久的影响。
第五篇:音乐欣赏课心得
音乐欣赏的心得体会
李琳琳 师大班 201013201242
我很幸运能选上音乐欣赏这门选修课,因为我自己本身就很喜欢音乐,在没上这节课之前我对音乐的理解全部都停留在流行音乐上。本着对音乐的喜欢和学习音乐的心态,我选择了音乐欣赏这一门课程。从小我就非常喜欢音乐,经常一个人放声歌唱。因为我觉得音乐不仅仅是音乐,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盛宴。音乐就像我的一位老朋友,他听我述说心事,为我分担忧愁。可以说,在音乐的世界里,你不必伪装自己。你能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与音乐一同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在音乐的自由国度里,你的思绪可以凭借音乐的翅膀自由飞翔。在这个学期的音乐欣赏学习过程当中,我不仅学习到了更多关于音乐欣赏的技巧,还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下面就由我简单说说这个学期学习音乐欣赏课的收获与体会吧!
子曰“三月不知肉味。”一直都觉得音乐这东西很深奥、很有内涵、很奇妙,我也很喜欢音乐,不过只是喜欢听听唱唱流行歌曲,对于那种专业的音乐,还有肖邦、贝多芬什么的,虽能听听,却不知所云,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感叹,我一直觉得自己听不懂所谓的音乐,也许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意识,反正我就是一直都有这种想法,而且也从来没有去试过听那种音乐的感受。本来这次选修音乐欣赏课是因为随便玩玩才选的,之前也是抱着一种随便听听的心态,不过渐渐地我被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视唱,还给我们能介绍乐曲和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让我记起周国平先生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也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
领略最高音乐艺术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魅力,从前的我并不喜欢交响乐,但是自从听了老师的音乐欣赏课后,我对交响乐有了新的看法。其实交响乐也是音乐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所包含的艺术魅力是不可言喻的。欣赏交响乐需要一颗包容的心,当你摒弃一切的负面情绪,静静地倾听音乐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融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里,你感受着交响乐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是快乐,或是忧伤,或是平凡,或是辉煌。当你置身其中的时候,你会若有所悟。
之后的课上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乐器。让我对音乐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的也认识到了音乐的深奥。一个简单的乐器,却能演奏出许多美妙的乐曲。不同的乐器又各具特色,也反映出地域文化,民族风情的不同。其实在欣赏音乐的过程当中,我们不仅仅是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官享受,我们更是在透过音乐深思更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不仅欣赏各个歌星的美妙歌声,更是在分析歌手本身。在歌手身上我们需要学习些什么和反思些什么。如今的社会跟从前相比,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但是我们的精神境界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也许我们更应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它能净化人的心灵。让我们将音乐发扬光大,共同构建我们和谐美好的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