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虚拟仪器检测论文
1硬件构成检测系统主要由信号接口及虚拟仪器两部分构成(图1)。待测信号由控制机柜上的接口引出,通过信号选择、调理之后送入工控机,由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并最终由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显示、存储等。步进电机系统由脉冲控制器、驱动电路和步进电机等几部分构成,根据不同的检测要求如常规检测、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等,需要对脉冲控制器的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以及电机绕组的信号分别进行检测。为更有效的利用采集卡的硬件资源以及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在接口部分设置了信号选择电路,负责把需要检测的信号送入后续系统。接口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通过两个选择开关的不同组合,分别实现从驱动板输入级引出脉冲控制器信号、从驱动板输出级引出驱动电路信号、从电机回路引出步进电机绕组电流信号。
信号调理电路采用运算放大器对取样电阻两端的信号进行差分运算,得到电压、电流信号并以单端方式输出至数据采集卡。步进电机常采用方波电压驱动,从其频谱构成来看包含一定的高频成分,属于有突变的大幅值信号,故选用LM318高速宽带运算放大器,其增益带宽为15MHz,转换速率为70V/μs。为进一步提高待测信号的信噪比,减小软件数据处理的难度以及减少运算量,在LM318的电源部分加入了2个1000μF的电解电容退耦合,在其输出端加入了0.2μF的瓷片电容以滤除高频噪声。
虚拟仪器的硬件采用基于pCI总线技术的DAQ数据采集系统,选用的pCI-6071E数据采集卡可实现对32个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电路和脉冲控制器的多路并行检测。
2软件设计
根据模块化的编程思想,检测程序(图3)的结构自上而下分为主程序层、逻辑层、驱动层。主程序层由用户界面和测试执行部分构成,逻辑层负责逻辑关系的验证以及相关决策的制定,驱动层负责与仪器、被测设备以及其他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软件的开发平台为NI公司的LabVIEW。检测程序的主要任务为多通道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存储,因此程序的优化及运行效率问题都显得较为重要,在软件的开发中运用了LabVIEW所支持的多项先进编程技术,如数据流、多线程、定时循环、状态机等。
3信号处理
虚拟仪器的实质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具体分为在线处理和事后处理两部分。在线数据处理主要包括运算量较小的电流、电压以及脉冲的时域分析。对于系统的运转状态通过对对应信号的计数得到电机运转的步数、驱动板提供的电压周期数、脉冲控制器发出的脉冲数;对于电机的运转参数通过测量电流的频率得到电机的速度曲线,对此进行微分得到电机的加速度曲线,通过对电流进行数值积分得到电机的功率曲线。
另一方面对电流信号进行较为详细的时域分析以提供系统分析的时域特征值。使用peak Detector进行信号的波峰检测得到每个周期内最高点的数值、位置等数据,以此为基础作出电机的特征曲线。电机正常运转时特征曲线近似为一条水平直线,运转异常时则会产生平移和起伏,其均值和方差都有较为显著的变化。使用pulse parameters进行信号的参数检测,得到信号的超调量、上升时间等参数,这些参数描述了电流波形的细节信息。因此选取了电流信号的超调量和幅值之比、上升时间和频率之比以及特征曲线的均值和方差作为系统状态分析的3组时域特征值。
事后数据处理主要包括电流、电压的频域分析。对于步进电机系统的检测,一个较为重要的应用是识别出正常信号中夹带的短暂反常现象并展示其成分,为了克服傅里叶变换没有时间分辨率的缺陷,采用了对异常信号段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分析方法。信号
算法实现短时傅里叶分析得到信号的幅值谱,表明了在短时间段上绕组电流、驱动电压的能量分布。电机系统发生异常时的电流、电压信号除正常的基频及倍频成分外,出现了额外的低频成分或直流分量,其倍频和基频的幅值之比也有明显的变化,因此选取了信号的3倍频和基频的幅值比作为系统状态分析的频域特征值。
对于在线检测及故障诊断系统来说,除了选取适当的信号处理算法提取有效的特征值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对被测系统的历史数据的归纳和分类,给出各特征值的典型值作为系统状态的判别条件。以下是在瑞士ARSApE公司的微型两相永磁式步进电机1020上测得的典型值,其驱动方式为采用A3966SLB驱动模块的两相单四拍驱动。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开发的步进电机检测系统,在发生故障时针对故障单元进行的诊断提高了系统的维护效率,大大缩短了故障恢复时间。
参考文献
[1]Gary W.Johnson, Richard Jennings.LabVIEW图形编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马建明,周长城.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 01.[3]吕勇,等.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2,(2).[4]王宗培,任雷,史敬灼.五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绕组电流波形的分析[J].微特机电,1997,(5).
第二篇:虚拟仪器数据采集应用论文
虚拟仪器是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来设计和发展的仪器,他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自动测试、过程控制、仪器设计和数据分析等领域,其基本思想是在仪器设计或测试系统中尽可能用软件代替硬件,即“软件就是仪器”,他是在通用计算机平台上,根据用户需求来定义和设计仪器的测试功能,其实质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最新技术来实现和扩展传统仪器的功能。
虚拟仪器的特点和构成 1.1 虚拟仪器的特点
与传统仪器相比,虚拟仪器具有高效、开放、易用灵活、功能强大、性价比高、可操作性 好等明显优点,具体表现为:
智能化程度高,处理能力强 虚拟仪器的处理能力和智能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仪器软件水平。用户完全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将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人工智能技术和专家系统应用于仪器设计与集成,从而将智能仪器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复用性强,系统费用低 应用虚拟仪器思想,用相同的基本硬件可构造多种不同功能的测试分析仪器,如同一个高 速数字采样器,可设计出数字示波器、逻辑分析仪、计数器等多种仪器。这样形成的测试仪 器系统功能更灵活、更高效、更开放、系统费用更低。通过与计算机网络连接,还可实现虚 拟仪器的分布式共享,更好地发挥仪器的使用价值。
可操作性强,易用灵活 虚拟仪器面板可由用户定义,针对不同应用可以设计不同的操作显示界面。使用计算机的 多媒体处理能力可以使仪器操作变得更加直观、简便、易于理解,测量结果可以直接进入数 据库系统或通过网络发送。测量完后还可打印、显示所需的报表或曲线,这些都使得仪器的 可操作性大大提高而且易用、灵活。
1.2 虚拟仪器的构成 虚拟仪器的构建主要从硬件电路的设计、软件开发与设计2个方面考虑。
硬件电路的设计主要根据用户所面对的任务决定,其中接口设计可选用的接口总线标准包 括Gp IB总线、VXI总线等。推荐选用VXI总线。因为他具有通用性强、可扩充性好、传输速 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以及良好的开放性能等优点,因此自1987被首次推出后迅速得到各大仪 器生产厂家的认可,目前VXI模块化仪器被认为是虚拟仪器的最理想平台,是仪器硬件的发 展方向。由于VXI虚拟仪器的硬件平台的基本组成是一些通用模块和专用接口。因此硬件电 路的设计一般可以选择用现有的各种不同的功能模块来搭建。通用模块包括:信号调 理和高速数据采集;信号输出与控制;数据实时处理。这3部分概括了数字化仪 器的基本组成。将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的通用模块组建起来,就能构成任何一种虚拟仪器。例如使用高速数据采集模块和高速实时数据处理模块就能构成1台示波器、1台数字化仪或 1台频谱分析仪;使用信号输出与控制模块和实时数据处理模块就能构成1台函数发生器、1台信号源或1台控制器。专用接口是针对特定用途仪器需要的设计,也包括一些现场总线 接口和各类传感器接口。系统的主要硬件包括控制器、主机箱和仪器模块。常用的控制方案 有GpIB总线控制方式的硬件方案、MXI总线控制方式的硬件方案、嵌入式计算机控制方式的 硬件方案3种。VXI仪器模块又称为器件(devices)。VXI有4种器件:寄存器基器件、消 息基器件、存储器器件和扩展器件。存储器器件不过是专用寄存器基器件,用来保存和传输 大量数据。扩展器目前是备用件,为今后新型器件提供发展通道。将VXI仪器制作成寄存器 基器件,还是消息基器件是首先要做出的决策。寄存器基器件的通信情况极像VME总线器件,是在低层用二进制信息编制程序。他的明显优点在于速度寄存器基器件完全是在 直接 硬件控制这一层次上进行通信的。这种高速通信可以使测试系统吞吐量大大提高。因此,寄 存器基器件适用于虚拟仪器中信号/输出部分的模块(如开关、多路复用器、数/模转换输出 卡、模/
数转换输入卡、信号调理等)。消息基器件与寄存器基器件不同,他在高层次上用A SCII字符进行通信,与这种器件十分相似是独立HpIB仪器。消息基器件用一组意义 明确的 “字串行协议”相互进行通信,这种异步协议定义了在器件之间传送命令和数据所需的挂钩 要求。消息基器件必须有CpU(或DSp)进行管理与控制。因此,消息基器件适用于虚拟仪器 中数字信号处理部分的模块。
软件的开发与设计包括3部分:VXI总线接口软件、仪器驱动软件和应用软件(软面板)。软件结构如图1所示。
VXI总线接口软件由零槽控制器提供,包括资源管理器、资源编辑程序、交互式控制程序和 编程函数库等。该软件在编程语言和VXI总线之间建立连接,提供对VXI背板总线的控制和支 持,是实现VXI系统集成的基础。
仪器驱动程序是完成对某一特定仪器的控制与通信的软件程序,也即模块的驱动软件,他 的设计必须符合Vpp的2个规范,即Vpp3.1《仪器驱动程序结构和模型》和Vpp3.2《仪器 驱动程序设计规范》。
“软面板”设计就是设计具有可变性、多层性、自助性、人性化的面板,这个面板应不 仅同传统仪器面板一样具有显示器、LED、指针式表头、旋钮、滑动条、开关按钮、报警装 置等功能部件,而且应还具有多个连贯操作面板、在线帮助功能等。
虚拟仪器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利用虚拟仪器制作数据采集器可以按照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两个步骤来完成。
2.1 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要完成以下内容:
1)模/数转换及数据存储
设置具有通用性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一般应满足能对多路信号尽可能同步地进行采集,为了使所采集到的数据不但能够在数据采集器上进行存储,而且还能及时地在采集过程中 将数据传送到上位机,选用存储量比较适中的先进先出存储器,这样既能满足少量数据存储 的需要,又能在需要实时传送数据时,在A/D转换的同时进行数据传送,不丢失任何数据。)VXI总线接口
VXI总线数据采集器通常可以利用两种VXI总线通用接口消息基接口和寄存器基接口。消 息基接口的作用是通过总线传送命令,从而控制仪器硬件的操作。通用寄存器基接口是由寄存器简单的读写来控制仪器硬件的操作。利用消息基接口进行设计,具体消息基接口的框图见图2。
3)采样通道控制
为了满足几种典型系统通道控制的要求,使通道的数量足够多,通道的选取比较灵活,可以利用寄存器电路、可预置计数器电路以及一些其他逻辑电路的配合,将采样通道设计成最多64路、最少2路可以任意选择,而且可以从任意一路开始采样,也可以到任意一路结束采样,只要截止通道号大于起始通道号就可以了。整个控制在虚拟仪器软面板上进行操作,通过消息基接口将命令写在这部分的控制寄存器中,从而设置计数器的初值以及采样的通道总数。
4)定时采样控制
由于不同的自动测试系统对采样时间间隔的要求不同,以及同一系统在不同的试验中 需要的采样时间间隔也不尽相同,故可以采用程控的方式将采样时间间隔设置在2 μs~13.0 ms之间任意选择,可以增加或减少的最小单位是2 μs。所有这些选择设置可以在虚拟仪器软面板上进行。
5)采样点数控制
根据不同测试系统的需求,将采样点数设计成可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中任意选择,该选择同样是在软面板上进行。
6)采样方式控制
总结各种自动测试系统的采样方式不外乎软件触发采样和硬件 触发采样。在硬件触发采样中又包括同步整周期采样和非同步整周期采样,这2种采样又可 以是定时进行的或等转速差进行的。所有这些采样方式,对于数据采集器来说都可以在软面 板上进行选择。
2.2 软件设计
软件是虚拟仪器的关键,为使VI系统结构清晰简洁,一般可采用组件化设计思想,将各部分彼此独立的软件单元分别制成标准的组件,然后按照系统的总体要求组成完整的应用系统,一个标准的组件化的虚拟仪器软件系统,如图3所示。
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了建立虚拟仪器和扩展其功能的必要工具,以及利用pC机、工作站的 强大功能。同时Vpp联盟提出了建立虚拟仪器标准结构库(VISA)的建议,为虚拟仪器的研 制与开发提供了标准。这也进一步使由通用的VXI数据采集模块、CpU/DSp模块来构成虚拟仪 器成为可能。
基于虚拟仪器的数据采集器的软件包括系统管理软件、应用程序、仪器驱动软件和I/O接 口 软件。以往这4部分需要用户自己组织或开发,往往很困难,但现在NI公司提供了所有这 四部分软件,使应用开发比以往容易得多。
下面简单介绍以NI公司的Lab Windows/CVI为开发环境,来进行VXI虚拟仪器的驱动程序开 发的方法。
第一步:生成仪器模块的用户接口资源文件(UIR)。用户接口资源、文件是仪器模块 开 发者利用Lab Windows/CVI的用户界面编辑器为仪器模块设计的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一个Lab Windows/CVI的GUI由面板、命令按钮、图标、下拉菜单、曲线、旋钮、指示表以及 许多其他控制项和说明项构成。
第二步:Lab Windows/CVI事件驱动编程。应用程序开发环境Lab Windows/CVI中设计一个 用户接口,实际上是在用户计算机屏幕上定义一个面板,他由各种控制项(如命令按钮、菜 单、曲线等)构成。用户选中这些控制项就可以产生一系列用户接口事件(events)。例如,当用户单击一个命令按钮,这个按钮产生一个用户接口事件,并传递给开发者编写的C语 言驱动程序。这是运用了Windows编程的事件驱动机制。Lab Windows/CVI中使用不同类型的 控制项,在界面编辑器中将显示不同类型的信息,并产生不同操作的接口事件。在Lab Wind ows/CVI的开发平台中,对事件驱动进行C程序编程时可采用2种基本的方法:回调函数法和 事件循环处理法。
回调函数法是开发者为每一个用户界面的控制项写一个独立的用户界面的控制函数,当选中某个控制项,就调用相应的函数进行事件处理。在循环处理法中,只处理GUI控制 项所产生的COMMIT事件。通过Get User Event函数过滤,将所有的COMMIT事件区分开,识别 出是由哪个控制项所产生的事件,并执行相应的处理。
第三步:应用函数/VI集与应用程序软件包编写。应用函数/VI集需针对具体仪器模块 功能进行编程,应用程序软件包只是一些功能强大、需要完善的数据处理能力的模块才需要 提供,如波形分析仪模块、DSp模块等。结语
本文探讨了虚拟仪器的基本组成,以及实际的虚拟仪器软硬件设计的一般方法,这些方法经过实际设计工作运用证明是可靠的,可供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在组建具体的基于VXI总线的虚拟仪器数据采集、测试时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勇.虚拟仪器软件平台和发展趋势[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2,(1)
2]陈光禹.VXI总线测试平台[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3]孙昕,张忠亭,薛长斌.集成VXI总线自动测试系统的方法[J].测控技术,1996,15(4)
4]张毅刚,彭喜元,姜宁达,等.自动测试系统[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5]汪红.基于组件的虚拟仪器软件系统[J].微型计算机信息,2001,(1):76-77
第三篇:虚拟仪器 实验报告3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三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实验目的:LabVIEW编程软件入门学习
二、实验内容: LabVIEW程序结构
三、实验步骤:
1、顺序结构(Sequence Structure)
2、For循环
3、While循环
4、Case结构
5、事件结构(Event Structure)
6、使能结构
7、公式节点(Formula Node)
8、跟着实例学—模拟温度采集监测系统
三、实验结果:
练习1:
练习2:
-0练习4:
练习7:
作业题3:
思路:其实对1—5的数取余就行了,然后与布尔连接。
作业题6:
作业题7:
第四篇:虚拟仪器学习心得总结
虚拟仪器学习心得总结
姓 名:王水根
学 号:1083420213 班 级:0801101班 学 院:电气学院 指导老师:付宁
虚拟仪器学习心得总结
王水根
刚开始接触虚拟仪器这个概念的时候是在大三的上学期,我不记得那天具体是什么日子了,只记得公寓前面展板上多了一个很大的海报,内容大概是哈工大虚拟仪器协会成立招新和第一届全国虚拟仪器设计大赛的相关说明。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虚拟仪器”这个当时陌生的新词。一看到这个词我马上想到我们经常用的仿真软件Multisim,那里面就有好多虚拟的电源、示波器、万用表,还有频谱分析仪、逻辑分析仪等。顿时,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啊,要是能自己在电脑里设计一个示波器那就厉害了。可是那个虚拟的仪器又是怎么集成到其他电路仿真软件上的呢?还有虚拟仪器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不知道。所以我带着这些疑问上网查找和虚拟仪器的相关文档,看看虚拟仪器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虚拟仪器在哪些领域有应用。
后来,我参加了协会组织的招新,初次接触了Labview,在花了一个通宵做完招新布置的作业后,我也成了一名Labview的初学者。这之后我知道了Labview这个软件是用来设计虚拟仪器的,而虚拟仪器是用计算机设计的一个软件,它能完成一台台式仪器的功能。比如可以用Labview设计一个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任意占空比矩形波等。
而Labwindows/CVI我上大二时实验室的师兄跟我说过,他那时跟我说CVI是用来设置界面用的,一般都是硬件配上CVI一块用。可是在系统学习CVI之前我从没用过Labwindows/CVI。CVI和Labview都是很好用很优秀的软件,在自动化测试领域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Labview采用的是G语言,也就是图形化语言,它不仅是一种编程环境,也是一门编程语言。Labview因为采用的是图形化语言,所以和CVI比起来学习更容易,编程也更简单,比较适合于专业知识比较薄弱的学习者。Labview采用的编程思想和传统C语言一样,是嵌套,主函数包含子函数的思想。所以,当要编写比较大的程序时,整个结构就显得很大很复杂,编写起来比较困难。这时,CVI相对就比较适合,因为C语言相对G语言逻辑性强,结构性要强。下面我就说说这次学习CVI的心得感受。
首先,老师帮我纠正了之前我对虚拟仪器的理解。虚拟仪器是在通用计算机上加上一组软件和/或硬件,使用者在操作这台计算机时,就像是在操作一台他自己设计的专用电子仪器。虚拟仪器是一种软件定义的系统,它基于用户需求的软件定义了一般测量硬件的功能。这就应证了前面师兄跟我说的那句话,光有软件也是不行的,还得有硬件配合,任何软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们都是基于操作系统平台的,而硬件是不需要任何平台的,它自身就可以成为一个平台。
后来,我知道了如何用CVI去设计一台虚拟仪器,了解了设计虚拟仪器的步骤。和Labview设计虚拟仪器的步骤很像,用CVI设计虚拟仪器首先也是先设计软面板,在CVI中是“.uir”文件,然后是编写程序代码,最后是编译调试运行。后来,我们比较系统性地学习了CVI测试数据的显示、分析、存储和传输方面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练习信号发生器的设计、TCP/IP网络通讯和RS232通讯的设计,我基本上掌握了CVI的测试数据相关处理的设计。也是在这个短暂的学习过程中,我越发发觉CVI的功能是如此的强大。再后来,我们简单学习了动态链接库和多线程的应用,动态链接库和多线程技术在CVI高级程序设计中都特别有用。CVI可以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动态链接库来实现一些很有用的功能,而多线程技术在工程很复杂时就大有作为,这时设计程序时就可以使用两个线程、三个线程或者更多,这对提高编程效率非常有用。最后,我们简单学习了仪器驱动程序的设计,大概了解了仪器驱动程序设计的发展是跟随着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仪器驱动程序从早期的底层I/O操作和高层仪器交互,逐渐发展到仪器编程语言的标准化和软件分层(也就是独立的仪器驱动程序)。这也就是现在我们还在采用的仪器驱动程序设计方法,仪器驱动程序和仪器模块分立,仪器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之间也独立。后来这方法就发展成了现在的VPP规范,VPP规范对虚拟仪器软件结构和仪器驱动程序的开发进行了标准化,它的核心是定义了标准的I/O接口软件——VISA库。这样就实现了个厂家仪器的互操作。
最后我们学习了LabView知识入门,初步掌握了其设计虚拟仪器的方法和步骤,老师的讲解很到位,简单易懂。
通过学习虚拟仪器这么课,我不仅了解了虚拟仪器的相关知识,而且比较好地掌握了LabWindow/CVI的编程设计,能够编写简单的虚拟仪器。但是我也知道要想成为一名CVI编程高手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需要不断地学习。
第五篇:论文检测
大概当今所有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都会经过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即便最后不被盲审。这个系统的初衷其实是很好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即将踏入中国科研界的硕士研究生们一个警示作用:杜绝抄袭,踏实学问。但正所谓“世界万物,有矛就有盾”的哲学观,中国知网的这个“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并不是完善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目前的图文识别技术还不够先进;其二是目前的机器识别还达不到在含义识别上的智能化。求索阁一贯的观点就是“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破敌,必先知敌;要过学术检测这一关,当然必先了解这一关的玄机。
一、查重原理
1、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对于3万字符以上文字较多的论文是可以忽略的。
对比数据库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个人比对库,其他比对库。部分书籍不在知网库,检测不到。
2、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分段检测。
3、有部分同学反映说自己在段落中明明引用或者抄袭了其他文献的段落或句子,为什么没有检测出来,这是正常的。中国知网对该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设置了一个阀值,该阀值为5%,以段落计,低于5%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大段落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举个例子:假如检测段落1有10000字,那么引用单篇文献500字以下,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实际上这里也告诉同学们一个修改的方法,就是对段落抄袭千万不要选一篇文章来引用,尽可能多的选择多篇文献,一篇截取几句,这样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
4、一篇论文的抄袭怎么才会被检测出来?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连续13个字相似或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但是必须满足3里面的前提条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袭的A文献文字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中要达到5%。
二、快速通过论文查重的七大方法
方法一:外文文献翻译法
查阅研究领域外文文献,特别是高水平期刊的文献,比如Science,Nature,WaterRes等,将其中的理论讲解翻译成中文,放在自己的论文中。
优点:1、每个人语言习惯不同,翻译成的汉语必然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段文字,不同人翻译了之后,也 不会出现抄袭的情况。2、外文文献的阅读,可以提升自身英语水平,拓展专业领域视野。
缺点:英文不好特别是专业英文不好的同学实施起来比较费劲。
方法二:变化措辞法
将别人论文里的文字,或按照意思重写,或变换句式结构,更改主被动语态,或更换关键词,或通过增减。当然如果却属于经典名句,还是按照经典的方法加以引用。
优点:1.将文字修改之后,按照知网程序和算法,只要不出现连续13个字重复,以及关键词的重复,就不会被标红。2.对论文的每字每句都了如指掌,烂熟于心,答辩时亦会如鱼得水。
缺点:逐字逐句的改,费时费力。
方法三:google等翻译工具翻译法
将别人论文里的文字,用google翻译成英文,再翻译回来,句式和结构就会发生改变,再自行修改下语病后,即可顺利躲过查重。
优点:方便快捷,可以一大段一大段的修改。
缺点:有时候需要多翻译几遍,必须先由中文翻译成英文,再翻译成阿尔及利亚语,再翻译成中文。
方法四:转换图片法
将别人论文里的文字,截成图片,放在自己的论文里。因为知网查重系统目前只能查文字,而不能查图片和表格,因此可以躲过查重。
优点:比google翻译法更加方便快捷。
缺点:用顺手了容易出现整页都是图片的情况,会影响整个论文的字数统计。方法五:插入文档法
将某些参考引用来的文字通过word文档的形式插入到论文中。
优点:此法比方法四更甚一筹,因为该方法日后还可以在所插入的文档里进行重新编辑,而图片转换法以后就不便于再修改了。
缺点:还没发现。
方法六:插入空格法
将文章中所有的字间插入空格,然后将空 格 字 间距调到最小。因为查重的根据是以词为基础的,空格切断了词语,自然略过了查重系统。
优点:从查重系统的原理出发,可靠性高。
缺点:工作量极大,课可以考虑通过宏完成,但宏的编制需要研究。
方法七:自己原创法
自己动手写论文,在写作时,要么不原文复制粘贴;要么正确的加上引用。优点:基本上绝对不会担心查重不通过,哪怕这个查重系统的阈值调的再低。缺点:如果说优缺点的话,就是写完一篇毕业论文,可能会死掉更多的脑细胞。呵呵。。
三、几个查重网站与软件
一般来讲,这个查重系统如果按照初衷来讲的话,只允许在答辩前又一次查重机会,这样会起到一个警示作用。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与中国知网的合作关系,每年都会有超过毕业生人数的查重次数。如此一来,每个毕业生可能会有1–N次不等的机会,学术不端系统也就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情化了。但对于那些执行严格的少数高校来说,在通过学校的查重
之前,自己尽量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先查重一次。有需求就会有商机,下面介绍几个这样的网站,基本上是10元/万字。
查重网站:paperpass、copycheck、paper119
查重软件:ROST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