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信仰与当代大学生
信仰与当代大学生
一、信仰的概念:
百度对于“信仰”的解释是: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由此可见信仰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和作用是极其巨大的。信仰价值的关键在于它的“支柱”作用。信仰支柱体现着人生价值的可靠落实,其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能够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这种精神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决不能离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信仰支柱的基础之上的。
二、信仰与当代大学生
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信仰的价值作用是不一样的,在所有类型的社会群体中,大学生应该是一个特殊的部分了。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大学生正处在一个远离社会又即将进入社会的阶段。对于我自身而言,因为我本身的角色就是一名大学生,身处这样一个“当事人”的角色,所以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特性,心里,价值观等等是有一个大概的体会和认知的。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以及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也间接决定了整个社会即将出现和面临的种种问题。
有人评价我们这群人,说“这一代年轻人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躁。”的确,我们是躁动的一代,我们的生活处在一个飞速更新换代信息时代。这样一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快速、简单、方便、时尚。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大大的提高。可是大学生心中那填补不了的空洞却在日益扩大。大学生们从之前强迫式的学习环境中解放出来之后,以为自己总算找到一片属于自己任意发挥的空间。现在不是流行一句宣言“我的地盘我做主”吗!这样一种自我的思想形态在大学生们心里根生蒂固。
(配合情景表演)
三、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各种新观念、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加上思维方式不成熟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状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在崇物的多元化上。在大学校园里,各种理论都可能占有一席之地。
2、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是正常的。但是,一部分学生对此不加以理性的思考。他们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当我们的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挫折时,他们便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和不信任,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灵了;当我们打开国门,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时,他们又认为资本主义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
3、由于过去我们在开展信仰教育中的悬空化,导致部分学生厌恶信仰教育,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谈不上为祖国献身,他们奉行事不关
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他们有难不帮,见死不救,把见义勇为视为傻子,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刺激下,世俗化心态使部分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根本谈不上什么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理想,这种世俗化倾向已经严重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
4、高校思想教育的缺失。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大多是单方面“灌输式”的静态沟通,受教育者只能处于被接受的“不平等”地位上,传递出来的教育信息对于他(她)只是一种被“知会”的信息而己,因而对其思想认识触动有限,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拒受”的情况,这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他们把马列主义教育放到最低的位置,以至于学生们对这方面的教育出现抵触情绪。
5、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因此不可避免地养成一种狂妄自大、自信心十足的性格。同时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要求别人以成人看待他们,以成年人自居,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行动上具有很强的反抗性,易于偏激,缺乏克制,往往产生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他们宣扬个性解放,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这部分学生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之高校内部改革步伐加快,超过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他们价值观的混乱。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很容易受到蒙蔽。
四、对大学生信仰的教育的措施:
形势发展越迅速,每个单位时间里发生的变化就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也就更需要具有坚定信仰的人来承担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在缺乏信仰的情况下,当然可以通过强化外部控制来维持社会秩序,但强化外部控制意味着增大社会压力,社会压力高则容易导致心理对抗,反而使社会控制能力降低。面对当前大学生在行为上的迷茫和混乱,在精神上的痛苦和失落,我们高校教育者应当积极应对挑战,加强对大学生信仰的教育。对大学生信仰的教育,关键是搞好理想信念教育。
(一)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舆论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方式,正确的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强化信仰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们在信仰方面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各种报刊杂志甚至于电视电影都很少看到有关信仰方面的内容。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舆论宣传的手段,净化舆论环境,恰如其分地宣传理想信仰。报刊杂志可以开辟专栏,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市场经济的现象,以正确的方法对待和吸收西方文化,大力弘扬共产主义价值观和信仰。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主渠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理论脱离实际,只重视课堂上简单的灌输,对学生的思想了解不够,教师不能顺应时代 发展,与时俱进。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老师在同学的发言中了解其思想状况,并对此提出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对策。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还必须强调实践和体验环节,广泛运用 现代 化教育手段,如互联网,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三)把理想信念教育与积极的心理引导结合起来。理想信念会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改造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既要靠思想教育,还要靠心理引导。总之,要循循善诱地搞好疏导,入情入理地进行教育,耐心细致地帮助大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用 科学 理论武装大学生的任务落到实处。
(四)为了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还要研究大学生的接受心理。研究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有助于高校思想 政治 工作者转变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过去,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是从党和国家的需要来考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不大注意同时考虑受大学生的需要。久而久之,在大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不是他们自己的需要,而是党和国家的需要。这样就把二者对立起来,在现实中形成了某种对立和分裂。如果我们把握准了大学生的接受心理,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结合起来,就可以摆脱理想信念教育的被动状态,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不仅要研究受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而且还要研究其不接受心理。
(五)全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高校的根本任务来进行。胡锦涛总书记在《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中,希望广大青年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二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深入研究和掌握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这一特点。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认真分析其原因,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三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 规律 和教育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与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相衔接,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相统一,要根据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结语: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信仰在于肯定灵魂。”
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具有一种信仰的真挚的人就达到了崇高。” 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自己的信仰,以给自己的灵魂找到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以使自己有一种真正的内心自由。正确对待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现状,并对此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重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前途,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实验教学报告
课程名称: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调查与分析
二0一一年十一月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信仰、人生追求、社会、教育
摘要:大学生并不是都有信仰,大多数同学是有一定的人生目标的,但多数仍是处于自己的生活被人安排的,并不是自己主动地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时,社会的风气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是很大的。
问卷如下
也许考大学是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也许只是父母的希望,可如今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读书到底为了什么?奋斗的意义何在?”“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这辈子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我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未来又在哪里?”......这些问题常常絮绕在我们的心中,引起我们对人生真谛,生活的意义,自我的发展以及人生之路的深深思考。
第1题您的性别:
A男(2762.8%)
B(1637.2%)
第2题您属于以下哪个年龄段
A15~19(1023.3%)
B0~24(3376.7%)
C25~29
第3题您所在的年级
A、大一(49.3%)
B大二(3581.7%)
C大三(12.3%)
D大四(37%)
多数是大二,可能使调查问卷缺乏信度
第4题您有什么追求或人生目标(最主要的)?
A为成功人士,热爱工作并有较大的作为2251.2%
B与心爱的人好好过日子49.3%
C但求平凡而简单的生活即可1023.3%
D还在考虑当中49.3%
E其它人生追求37%
由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是有一定的人生目标的,超过一半的同学想要成功,四分之一的同学希望过平凡的人生,可见大学生总体来说是对自己未来抱有
希望的。
第5题以下哪项最接近于您的当下生活的常态?
A常忙碌,但过得充实而精彩1227.9%
B经常很忙,却似乎得不到什么1227.9%
C时常感到无聊或空虚,甚至有混日子的倾向1023.3%
D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自己比较满意920.9%
各种情况基本均分体现了一句在大学里很是流行的一句话“大学里有两类人:
1、忙极无趣
2、闲极无聊”可见大学生里有一部分的人时没有明确的、有实际效应的、可执行的人生目标。多数仍是处于自己的生活被人安排的,并不是自己主动
地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可能由于调查人多为大二的,这段数据缺乏一定的信度)。
第6题您进大学的主要目的是:
A拿文凭,顺便编织人际网络,主要是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1227.9%
B完善、发展与超越自己,锻炼智商与情商2660.5%
C暂时没能力也不想面对就业的问题,先“由我玩四年”再说吧!24.7%
D其他原因37%
超过一半的同学希望在大学里自己学习的不仅仅是一些职业培训,而是对自己的综合素质的锻炼学习;四分之一的同学则是希望广交朋友,满足市场,可能有一
些功利,与社会的实际情况应该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当然也有些同学的想法
不同,可能比较颓废。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上普遍反映的大学生堕落颓废可能有点
有过其实了。
第7题请选择一项最符合您的信仰
A认为金钱至上或万能511.6%
B宗教信仰12.3%
C马列毛邓三0
D法律与秩序511.6%
E科学主义,即认为自然科学可解决一切问题49.3%
F其它信仰716.3%
G无任何信仰,不会想太多,活在当下就好2148.8%
无信仰的观点占大学生的主流,这与整个社会的信仰观点相统一,我国不一个宗
教国家,国家的统治机构推行的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虽然选项中没有
人选“马列毛邓三”,但不得不承认其对我们民族的影响。选项“金钱万能”与”法制”
相同是个有趣的数据,它可能表明我国国民的金钱观与法律观,社会上的一些金
钱买通关系的实例对大学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由此看出要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
与校园风气。
第8题您现时的信仰对您的帮助或贡献如何
A很大418.2%
B较大836.4%
C一般1045.5%
D较小0
E几乎没有0
对有信仰的同学此题反映出信仰并不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第9题为何您没有信仰?
A信仰在某程度上可算是一种对精神的束缚2
9.5%
B我也想找,但无奈找不到真正合适自己的,先暂时凑合着过吧314.3%
C没有特别的理由,就是不愿意想太多942.9%
D我是属于实干型的,想太多反而会对工作有所阻碍628.6%
E其他原因1
4.8%
对没有信仰的同学来说此题反映出不同的想法,有一部分是由于觉得没有合适的,大多数是由于觉得它是一种束缚。
第10题您平时会否时常主动地采取某些措施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A会3786%
B不会614%
此题说明多数同学对于精神世界的是有自己的修补的。
第11题请选择以下您常用于充实精神世界的措施多选
A音乐3286.5%
B书籍3697.3%
C视频2670.3%
D讲座或演讲1745.9%
E参加宗教仪式38.21%
F冥想或瑜伽1129.7%
G找人交谈2464.9%
H其他410.8%
当代大学生通过电子设备改善自己的精神的生活已成为主流,当然传统的书籍依
然是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可以通过多样的方式进行改善的,也就对想要改变大学生现状的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
第12 您认为造成你现在精神状况的原因是
A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下,社会过于浮躁与功利2367.6%
B政府缺乏重视411.8%
C政府有重视的意识与行动,但路子走错了514.7% D其他原因25.9% 社会的风气对大学生影响是很大的,要想改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与人生追求,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整个社会的风气的改变,这不仅仅是校园里的工作,更要全社会的努力的。政府的方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的到学生的认同。
问卷中反映出两方面问题——
一、大学生有没有信仰;
二、大学生信仰是什么,主要受什么影响。
一、大学生并不是都有信仰,但是,大学生普遍还是有一定的人生追求
和在大学的目标的。但是,当代大学生信仰或理想有一定的盲目而且不
是非常明确。大多数的大学生知道自己希望的方向,并不能很是合理的去找到自己努力的途径,还有一些同学存在一些认识的上的偏差,片面的缺乏自己思考的就认为很多真正应该信仰的是不对的。
二、在无信仰占主流的大学生团体里,那些有信仰的学生中有一大部分的信仰也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意义。而当代大学生有信仰的一部分
同学受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应当进一步的加深社会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整体的风气。
那么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呢?
人类的经验表明,信仰对于维护社会的秩序,保证社会安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信仰有助于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健全,从而给予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以内在的自我约束。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着理想信念淡薄信仰发生危机等不可忽视的倾性思想问题,若任其发展,将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到国家前途命运。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同计划经济体制及观念紧密的结合起来,当由计划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人们很难把共产主义同计划经济区别开来,相反的却极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同计划经济一同怀疑和否定,造成大学生在接受时的错误观念,造成一种信仰上的危机。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即将灭亡,社会主义即将胜利的基础上的”。然而资本主义并没有灭亡的迹象,好像更加繁荣。1989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和东欧各国发生巨变,走上非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再坚持马克思主义,这种格局的变动,给中国原有的共产主义信仰造成很大的冲击,大学生从历史中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及其共产主义理论是否正确,能否实现,于是就产生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各种新观念、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加上思维方式不成熟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状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在崇物的多元化上。在大学校园里,各种理论都可能占有一席之地。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是正常的。但是,一部分学生对此不加以理性的思考。他们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当我们的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挫折时,他们便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和不信任,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灵了;当我们打开国门,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时,他们又认为资本主义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
由于过去我们在开展信仰中的悬空化,导致部分学生厌恶信仰教育,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谈不上为祖国献身,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他们有难不帮,见死不救,把见义勇为视为傻子,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刺激下,世俗化心态使部分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根本谈不上什么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理想,这种世俗化倾向已经严重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
高校思想教育的缺失。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大多是单方面“灌输式”的静态沟通,受教育者只能处于被接受的“不平等”地位上,传递出来的教育信息对于他(她)只是一种被“知会”的信息而己,因而对其思想认识触动有限,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拒受”的情况,这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他们把马列主义教育放到最低的位置,以至于学生们对这方面的教育出现抵触情绪。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因此不可避免地养成一种狂妄自大、自信心十足的性格。同时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要求别人以成人看待他们,以成年人自居,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行动上具有很强的反抗性,易于偏激,缺乏克制,往往产生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他们宣扬个性解放,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这部分学生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之高校内部改革步伐加快,超过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他们价值观的混乱。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很容易受到蒙蔽。
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已在大学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无法改变。关于金钱和前途的灌输,已经形成无法改变的记忆。在学校中,我们接受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主流的东西,然而,当代在校大学生面对现实的选择,面对社会中各种利益的诱惑,选择往往是现实的,对共产主义理论及其思想道德教育不感兴趣。这种教育体制和大学生现实的选择相脱离。
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中“人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选择的困惑。原因是社会中多元化文化的存在,给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同时树立多种价值标准,造成人们无法判断对错。
结束语:
感谢赵老师给我们一个了解自己的信仰与追求的机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在未来的大学生活里会有一个更加好的规划。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与信仰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与信仰的调查报告
欧月娴、林 璇
内容摘要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有树立人生追求及信仰的意识但仍有小部分同学没有对人生进行规划缺乏目标与追求。在有人生追求及信仰的大学生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价值观、人生观及其影响未来的导向的重要因素。然后对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宗教与非宗教信仰对其人生追求进行简要探讨最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关键词大学生 人生追求 信仰 本暑假期间我们对社会上的大学生进行了一个关于当代他们的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研活动。在调查当中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的生活情况分部分展开学习、工作、情感。当今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有一部分大学生陶醉沉浸在时代的奢华享乐主义胜于奋斗意识忘乎所以没有信仰的支撑忘却了人生的追求。另外一部分人能够树立人生追求及信仰意识明确人生目标对人生有着长期或者短期的计划。这部分人是占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大多数。但这些大学生当中很多都是各种各样的原因频繁地更改和人生追求信仰并且没有为理想付诸于行动或者没有完全身体力行。对于当代是怎样看待人生追求及信仰的我们分别向大
一、大
二、大三和大四几类大学生做了社会调查
一、调查的对象与目的 调查时间8月10号——8月20号 调查地点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调查对象三间学校部分大一至大四的学生 调查内容了解他们是否已经有人生追求与信仰。通过调查探讨影响他们的人生追求及信仰的导向因素这些追求及信仰又如何反作用与他们的大学生活着重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工作与情感。最后引导广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自己的信仰明确人生追求。
二、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信仰与追求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现状 数据 1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现状 数据 A信仰或追求坚定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17.65 B有信仰或追求但不能完全身体力行 47.06 C受身边各种人或事的影响信仰或追求总是变动 25.49 D无所谓走一步算一步带点空虚 7.84 E有无信仰或追求与我的生活毫无联系 1.96
三、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与信仰图表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与信仰数据分析表格 2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学习15 20 45 20 工作 40 35 20 40 友情情感 25 20 20 25 爱情情感 25 25 15 15
四、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与信仰表格汇总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表格汇总 学习工作 友情情感 爱情情感 大一 认真学专业基础自学语言尽量参加学生会、学生社团组走向社团、广交朋友多交异性开展一段同校恋情尝试同性恋 3 拿奖学金过英语四级考试不挂科逃课不被抓 织担任班干做勤工俭学或者兼职 朋友与宿舍友和谐相处 尝试异地恋继续旧恋情不打算大学拍拖 大二 通过基本技能考证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绩点更高拿奖学金 学生组织的副部长或者部长办公室助理担任班干 寻找知心朋友与其他专业、系人交友 男性尝试找师妹女性尝试与师兄继续旧恋情 大三 扎实专业知识通过专业上的证件以及一些非专业证 担任班务助理做与专业有关的实习继续扩大交友圈结识外校朋友 男性尝试找师妹女性希望顺其自然继续旧恋情 大四 学习社会生存技能注重实践性的学习
实习找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找专业不符但适合自己的岗位 结识新朋友保持旧友联系稳定人脉拓展交际圈 不合适的情侣选择分手、希望对方找到更好合适情侣稳定现状感情共同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信仰表格汇总 宗教 基督教比例较多、佛教、回教等等 非 宗 教 学习例子 工作例子 友情例子 爱情例子 相信自己 理论源于书本实践始于生活…… 学生干部是为学生们服务的…..将心比心播种我的真诚收获一份友情…..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座右铭 活到老学到老….有志者事竟成。……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常有 Love me love my dog……..一句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 认真工作更认真地工作工作到底.....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但和敌人对面却必须刻刻防备。…….爱情是自由自在的而自由自在的爱情是最真切的。…..一首歌 《最初的梦想》…….《我相信》《飞得更高》…….《朋友》…..《你是我的眼》…… 名人事迹 信仰马克思、鲁豫有约、何冰心、巴金与文章与马伊 4 李阳….炅….萧乾…..琍陆毅与鲍蕾 备注 信仰可以是宗教也可以是非宗教的。其中宗教约占信仰的10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和民族家庭的客观因素也有自己的主管因素。不同人的信仰不同可以是相信自己、一个座右铭、一句话、一个名人………..通过对上面的表格汇总下面三至五点是对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工作、情感的详细分析与总结接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引导广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定人生追求与信仰反作用于实践
五、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分析——学习根据调查很多大一同学思想比较放松学习态度不明确。但部分同学仍会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认真学习的决心吧早日争取拿到奖学金作为自己奋斗的动力。相较之大
二、大三的同学重视专业知识和英语的学习以考级考证作为短期的学习目标和追求希望通过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以便将来更好立足社会。这也看出大学生意识到拥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大四的同学即将涉足社会更迫切学会社会生存技能。承受做人稳重处事是莘莘学子的信仰与追求
一 弊端分析 1.大一部分同学刚从高考中解放对大学充满好奇与新鲜感自制能力差 没有明确目标与追求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2.没有注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习。在空闲时间男同学打网络游戏女 同学沉迷电影。3.信仰很少为学习带来激励作用。计划经常更改摇摆不定信仰容易收 周围朋友或者家人影响。4.文化层面单一只重视专业知识没有全面综合发展。5.大学纪律制度宽松部分同学思想觉悟较低。逃课成了自然赱堂变了习惯。6.很少关心时政只关心明星娱乐。二 建议的纠正方案 1.从大一开始就要规划大学四年。寻找信仰明确学习目标追求。2.大一开始就要重视专业基础和英语学习以便大二考证的通过率更高 也可以学习更多非专业的知识考取其他所需证件。3.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突破坚持不懈勤奋努力。4.重视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多请教多应用紧跟时代的步伐。5.多去图书馆博览群书多阅报关心社会现状与国家大事。
六、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分析——工作 很多大一学生刚进大学对学生工作充满热情。大
一、大二空余时间较多纷纷加入学生会或者其他学生组织或者在班上担任班干。很多同学一任多职 5 希望争取更多学分并且把我机会锻炼能力培养责任感。另外可以拓展人脉构建人际
关系网。有些同学通过做兼职多赚外块。而大三同学对学生工作的热情大为降低开始尝试在社会里找工作。他们更倾向于积累实习经验。大四的同学即将涉足社会对照工作大多都满怀信心。有些同学希望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另外一些觉得尽管与专业不符但较为适合自己前景发展的岗位都愿意尝试但有些希望找到高薪并且舒服的工作。一弊端分析 1.大一同学盲目加入多个学生组织没有重点地进行能力锻炼。导致最终 拖垮学习专业基础不够扎实。2.有些大四同学刚踏进社会对工作岗位追求过高往往造成眼高手低的 问题。二建议的纠正方案 1.建议同学有目标、有重点地加入一个学生组织或者在班上担任班干 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2.大四同学从自身出发寻找较为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不断自我增值 完善自我以便有更强的能力立足社会。
七、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分析——情感 在友情上——大一同学很多走向社团广交朋友开始打造自己的交际圈并且多结交异性朋友。另外希望与舍友和谐共融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但难免会遇到宿舍矛盾大多数都会选择互相忍让平心沟通交流来解决。大二同学希望能寻找知己并将自己的交际圈伸入其他专业或者其他系。大
三、大四同学望能够扩大交际范围把人脉拓展到外校或社会上。并且结识新朋友保持与旧朋友联系不断完善交际网便于走上社会。在爱情上——部分同学在大学前已经开始谈恋爱但伴侣大部分不在同一学校。他们希望维持一段异地恋和恋人继续更好相处。但有些没有对象的同学希望在大学交际圈中结识异性朋友开始一段大学恋情。甚至有些同学曾经在爱情上受过伤或是好奇心的驱使打算进行一段同性恋。另外一些同学打算自我增值积累资本不在大学期间拍拖。大
二、大三的同学中没有对象的男性有部分打算在师妹里挑伴侣而女性侧重于同届或者师兄中寻找。大四有些情侣因为价值观或者人生观的分歧或即将面临异地恋的会选择分开让大家在社会上寻找新的幸福。而双方合适的情侣会选择不离不弃共同准备闯荡。一弊端分析 1.在友情上—— ① 同性与异性朋友里失调 ② 加入社团的部分同学因与舍友沟通较少矛盾相对较多。很多同学大二 6 开始与舍友的生活矛盾逐渐激化。③ 新朋友增多与旧朋友的了联系渐行渐远。④ 因为利益瓜葛友情没有初、高中时纯洁。2.在爱情上—— ① 心灵曾经受过伤害或者新鲜感驱使个别同学追求同性恋。② 部分情侣不会异地相处 ③ 遇到真爱敢追求缺乏勇气与信心。男的追求方式过于极端女的过于 自封保守拘泥于传统。④ 情侣间价值观与人生观相悖。二建议的纠正方案 1.在友情上—— ① 学会与两性相处多看心理交际书寻找信仰支撑。② 与舍友平心沟通交流互相理解与尊重。③ 合理分配时间与新旧朋友相处。④ 利益是矛盾的根源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应该用成熟的心智对待朋友。用真诚去换取信任。2.在爱情上—— ① 在思想品德课上宣传正确的恋爱观潜移默化渲染同学 ② 异地恋的同学应该多沟通、多联系 ③ 大胆追求真爱不拘泥于传统但行为得当。④ 多学习、多看书、多思考、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⑤ 与朋友和家长多沟通勇于表达自己看法。
八、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情感的人生追求与信仰总结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中大一的同学只有部分对自己人生有明确的追求和信仰。在其
中大多数同学为能为理想真正奋斗或者完全身体力行。他们大多对学习上较为放松将大部分热情和精力放在学生工作上热衷于学生会或者其他学生组织或是经营自己的大学交际圈。大二很多人的觉悟开始变高。合理安排自己学习、工作、情感的时间。他们将精力逐步放在专业学习上对学生工作的热情开始减退谈恋爱的同学增多。但拍拖的学生中异地恋的同学开始减少。到大三大部分都对未来有了明确的目标将重点放在忙于考取各种证件。并开始积累社会经验在校外实习工作。而大四的同学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尽量将眼光投入社会学习社会生存技能。另外他们不断完善人际交往网络加强与旧朋友的联系同时广交朋友。有部分情侣因为即将分隔两地或者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分歧选择分手而部分将准备共同出社会闯荡普奏下一站的幸福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不能用计划说服自己不做计划。确立信仰追求人生从大一开始吧
第四篇: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
摘要:大学生是青年一代中的精英,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储备力量,他们的政治信仰状况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活跃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多,尤其是大学生,他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价值观念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而且,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多样的冲突矛盾不可避免。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充分认识和深刻分析影响大学 生信仰倾向的原因,探析和阐述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大学生中主导地位的时代意义,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
关键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指出,“信仰的本质,在于人类对自身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的把握。”[1]信仰就是人们对其认定的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渝的信赖和执著的追求,是一种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和对不朽精神的追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指对马克思的理论及其奋斗方向坚信不移,并且愿意身体力行。青年,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目光的关注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2]
现在“信仰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和流行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说的信仰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信仰教育,即我国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教育。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压力、灾难与迷茫,人们在享受自身发明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尤其是精神信仰上的迷失。面对这一切,不少大学生也在逐步失去方向,丧失信仰,陷入到一个毫无目标的困境中无法自拔。正如马尔库塞所说:与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相伴随的是人的精神的不断丧失,人们在更多的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对如思想、信念等许多东西却越来越淡漠。在这种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已经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表面富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对落后使得当代中国大学生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邓小平曾经说过: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它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腐蚀人们的灵魂和意志,助长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泛滥,助长一部分人当中怀疑以至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思潮。而中国现存的如贫富差距问题、官僚腐败问题、政治体制问题等更使得一些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失之偏颇。
二、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
马克思主义是崇高的科学的信仰,但最近报纸文献上很多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却存在淡漠的倾向。列举如下: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科中心曾以“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为课题立项。课题组有重点地选择了国内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山东大学、广州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北电力大学和成都医药大学作为调研的主要样本采集地,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研结果认为,当前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同时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中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和理想淡化、思想多元化等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缺乏最基本的认知。调研结果显示,对于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问题的回答,文科生的正确率为69.2%,理科生的正确率为39.8%,而理科研究生的正确率仅为20%。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回答马克思主义是否有说服力和是否过时了这个问题,有4.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说服力,完全过时了”,而有16.4%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
三、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成因分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势必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调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迷失或信仰动摇是难免的社会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的理性认识不够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其身体和生理机能处于成熟高峰,心理发展迅速,处于成熟而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同时,他们的人生实践经验匮乏,对外界的认识经验不足,因而对一些错误思潮识别能力不强,往往容易上当受骗、迷失方向而做出错误判断,常常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心理。
(2)转型期的社会变化 目前大学生所面临的信仰危机,从本质上来讲是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价值体系断层的现象,即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传统社会和文化特质的一种断裂”的一种表现。这种断裂主要表现为:伴随着社会的变迁,由传统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日渐衰落所带来的旧的信仰体系(父辈一代的主流信仰体系)的逐渐解体。这一过程又由于现代社会特质向各个领域的渗透而得以加速。而新的适应现代性社会特质的信仰体系又由于缺乏支持的基础而尚未建立,这就出现了价值体系转型时期的断层现象。
(3)西方多元文化的侵蚀和苏东剧变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学者大肆鼓吹“文化趋同化”和“文化同质化”,试图用资本主义文化来主导世界文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除了利用其经济、政治、军事优势来控制世界各国外,还试图利用其多元文化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抛弃马克思主义信仰。20世纪后期的苏东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了低谷,一时间国际上反对共产主义的思潮一浪高过一浪,这种情况自然会使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
(4)现实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吸收和借鉴了世界上大量优秀的东西,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人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种意识,如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等。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过程,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也乘机而入,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混乱,影响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等原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日渐暴露,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先富与后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以及腐败问题、社会信用下降等问题,都严重困扰着人们的实际生活,也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四、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持久的生命力,自19世纪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150多年来,它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马克思主义深刻地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规律、道路、方法、战略和策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实践,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所以能够与时俱进,就在于它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就是脚踏实地的一步步有改造现实世界的过程,而其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都是理想实现的过程,都是追求并实现和谐的过程。对现实的每一步改造都是理想的具体化。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的实现就是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进程中的重要一步,而当代大学生理想的实现又是为共同理想的实现做出的努力。
参考文献:
①中国社科院“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研[J].中国干部论坛,2005,01.②卢黎歌、王成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对策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③王兴家.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7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⑤于海清.对中国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研[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25-28.⑥唐倩,陈燕锋.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6-28.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信仰的思考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信仰的导向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国外多元的思想文化涌入中国,会主流意识得到坚持和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在这一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信仰观似乎走向淡化,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的导向作用成为我们必须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多元化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当代特定的社会背景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
1、日益开放和发展的中国、日益多元化的思想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现代社会转型期,即处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期,处于从传统的非市场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并存。这样的巨大变迁,冲击着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政策,从此打开了中国紧闭已久的大门,使中国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对外的开放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民生活水平也是日趋改善,各种信息愈益快速地传播,各种观念四处流传扩散。世界不同类型的文化和思潮在更加众多的领域广泛交流。在相互学习、借鉴和融合中,各种文化思潮发生碰撞和冲突,从而影晌大学生的思想变化。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并不完全一致,比如2010年中 国GDP为58798亿美元,赶超日本的54742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但是整个社会的精神信仰却不容乐观,如前段时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小悦悦事件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事件,也不能说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既然事件发生了,我以为有一定的必然性。十八个路人面对一个被车碾压的女童都能保持漠然,这说明了什么,仅仅是道德问题吗?我认为不是,我想这是一个特定的时代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创伤,是整个社会对于真善美信仰缺失的危机,从我爸是李刚到李双江之子打人,从对喊出救命的人讨价还价到广受关注的彭宇案,从曾经的范跑跑事件到后来的药家鑫杀人,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上存在着信仰危机,是人们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的体现。
这让我们看到与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相伴随的是人的精神的不断丧失,人们在更多的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对如思想、信念等许多东西却越来越淡漠。这些不良的社会思想风貌必然会使当代大学生感到迷茫,从而在逐步失去方向,什么是信仰、应该信仰什么变得越来越模糊,从而陷入到一个毫无目标的困境中无法自拔。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客观、科学的对待事实,把追求真理、崇尚真善美,作为自己明辨是非、为人行事的座右铭,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那么那些令人痛心的事件就有可能避免。
2、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
一项关于当代大学生究竟重不重视马克思主义
--调查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心中的地位的调查问卷得出了如下结果
1.学生个人思想状况的调查
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同学目前对于马克思主义都是一知半解,基本原理等内容有所了解翻不全面竟然有60.5%的不想看,没兴趣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的竟有41.9%,只有少数同学对马克思主义比较了解。
2.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态度和看法以及教学相关情况的调查。同学们针对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动力大部分都视为是为了修学分,只有少部分的同学是个人兴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非常大的一部分是通过理论课堂的学习了解,高达97.7%,只有非常少一部分是通过其他渠道来的,都不大看好学校教育,大部分同学都觉得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3.学生对马克思足以在中国前景的看法的调查
从问卷调查报告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有65.1%的同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少数同学否定了这一观点,有41。9% 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在我国长期发展,少数同学有其他看法。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大部分是肯定的,但是却并不重视,不了解其重要性,甚至会出现抵触的情绪,使得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走向淡漠。
二、浅谈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的原因
1、社会全面转型的负面影响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改变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使当代中国出现了全面的社会转型。这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当代中国已经走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建设时期,与炮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有了很大的区别。在挽救民族危亡的革命战争年代,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作用以显性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从感官上深深地体会到了其价值所在。但在和平建设时期,尤其是在转型期,我们没有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作为崇高科学的信仰,它发生作用更多的是以隐性的方式呈现,人们不易从感官上直接感觉到。又由于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受到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西化”、“分化”的影响,人们难免就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淡漠。
2、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使人们更加注重物质需要和经济利益,这是经济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2] 王成文,宋颖惠.转型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多元的社会利益矛盾日益由隐性的潜伏状态转向显性的公开状态,易使年轻的大学生把对理想的人生追求与信念转为一种功利性的为现实所接纳的个人实现价值,造成人生理想的失重,人对共产主义信念的追求一旦被一种功利性的物质追求所取代时,理想主义就变成了实用主义。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和功利主义抬头的原因之一。
3、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背离与情感疏远
改革开放开阔了视野,人们往往会忽视中国具体的发展阶段而
盲目的把中国与发达国家相对比,再加上国内的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下岗失业等现象的增多,使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怀疑,从而动摇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又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着诸多漏洞和不健全的地方,致使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有些领导干部索贿受贿,钱权交易,执法枉法,弄虚作假,漠视人民群众意愿,侵犯群众利益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疏远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情感。
4、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
当代青年人中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生长在自我威权的环境中,长大后经常有狂妄自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甚至还以成年人自居,对任何事物都抱批评态度,在行动上也有很强的反抗性,由此产生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用之在对社会主流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上,就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信仰。
它不仅是支撑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还是人类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拥有巨大的物质价值,不但给人类带来最大的物质利益,还拥有最崇高的精神价值,激励人类进入最高的精神境界,塑造更完美更高尚的新人格。目前,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和健全的信仰,正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支柱和精神力量。“我们要倡导一种科学、合理的信仰理性,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导向作用。”
2、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一些普世的价值,这些普世价值不会随时间的流失而消退。诸如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使人摆脱寂寞的困扰,弥补因科技发展对人心理和情感联系造成割裂的弊端 ; 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可以帮助人实现人生价值,补在物质的极大富足之后所产生的精神空虚和人生目标的扭曲 ; 同时,人们还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信仰中汲取精神力量,使自身变得更加坚强,从而可以消弭在现代人身上出现的悲观失望、堕落自杀等现象。比如小月月事件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对于真善美的怀疑,过度的利己主义。这其实也反映了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对于我们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的精神武器。”,因此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
1、社会方面
现代网络信息以及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各种社会舆论和热门的社会事件都会快速的在大学校园中传播。然而出现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大学生往往过分关注社会上一些负面舆论,对于社会上一些正面、积极的事件却视若无睹,由此便会产生一些悲观情绪,从而也就淡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社会舆论应该大力宣扬一些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反映社会进步的事件,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适当的在大学校园里举行一些有关方面的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
2、学校方面
.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问题高校领导应充分重,同时高校要从学生实际需要
出发,将对学生信仰观念的教育从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学转变到重视马克思主义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来,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重点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体系应进一步完善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授内容有所侧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理论教材应侧重实际。
3、学生自身方面
第一,认真学习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第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反复用实践的结果来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才能坚定地信服马克思主义。
第三,努力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经常地、大量地存在,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侵袭着人们的思想,干扰着人们的科学信仰。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
五、小结
信仰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现象,其表现为人们对
某种思想、主义的信奉和遵循。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应引起社会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加强对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与信仰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3】信仰理性的合理形态及其生成的社会基础研究,梁小花,陕西师范大学,2009
徐习军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