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构调整心得体会
“加快信贷结构调整与转型”大讨论
头脑风暴活动的心得体会
2011年8月22日,二级分行统一组织都匀地区九个县市的信贷人员及分管行长以会议形式开展 “加快信贷结构调整与转型”大论头脑风暴活动,参会人员由全州信贷人员、各支行分管行长、公司部、个贷中心、信管部的全体人员组成,由都匀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何俊及吴奇副行长主持,内容主要是围绕“个人信贷如何合理调整信贷结构,寻找市场和客户群;如何做好公私联动协调发展”为主题进行分析和讨论。首先由公司部和个贷中心进行目前的信贷业务发展情况的介绍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目标,然后由何骏行长及吴奇副行长讲话,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批示,最后在听取各支行的成功经验和措施以后还开展了分析和讨论。在经过一天的学习和讨论后我深感信贷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我结合自己的专业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1.今年以来,我行认真贯彻落实省分行“调结构、促转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要求,积极推动个人贷款的结构调整,个人贷款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非个人住房贷款增量占全部个人贷款增量的比重达到62.47%,高于总行提出的非个人住房贷款高收益个人贷款品种增量要占到全部增量60%的要求。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是靠在二级分行的正确领导以及全行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全面的统一了思想,保障了信贷调整结构的顺利实施。
2.我行个贷中心今年以来积极与总行、省分行及二级分行
思路保持高度一致,明确了方向、制定了目标、建立了机制、打牢了基础,效快地推进信贷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指导各县支行要紧紧围绕全行经营战略和工作重点,每月都要进行个贷业务发展情况的通报,对结构调整较好的支行给予表扬,对结构调整及业务发展较慢的支行通报批评并给予帮助。并对个人贷款规模进行统筹安排,注重将有限的个贷规模重点投放到高收益的非个人住房贷款品种,进一步优化调整我行个人贷款结构,逐步实现业务转型。
3.加大对优质客户的筛选及营销力度,积极营销非个人住房贷款品种,不断提高对个人贷款新产品业务的熟知度,积极拓展新产品业务市场,确保个人贷款新产品业务发展不留空白,同时做好个人贷款资源储备工作,最大限度的维护和稳定客户资源,确保我行个人贷款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4.不断提高个贷综合议价能力,强化利率管理,提高收益,积极拓宽个贷非息业务收入来源渠道,现阶段,信贷规模紧张的问题已成为各家银行普遍问题,但也是提高综合收益的最好时机,我们要把握好机遇,提高个贷收益水平。
5.下一步我们还需要加强信贷队伍的培训机制,省分行已启动了重点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通过对专业人才的系统培养,培养一批专业团队,全面提高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更好的提升我行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6.在信贷结构考评机制上我们还要再下功夫,要建立信贷结构量化的目标考评体系,加大信贷结构调整经营绩效考核指标,对于信贷结构调整好的行给予信贷资源的优先配置,对于调整进度缓慢的行加强督导,全面加快调整进度。
7.做好公私联动机制,分层次做好“源”头信息渠道维护、采集工作,注重信息的传递实效性,积极配合公司部、法客部、各支行及网点,组成一个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并对有个贷需求的要大力给予帮助和支持,发挥好全行“上下联动”的综合优势和团队合力。
以上是我在这次讨论会上的一些想法和认识,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信贷政策、制度、流程和系统操作,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议价能力,为我行信贷结构调整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的根本性变化,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由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了需求约束。在此形势下,农业进一步发展,须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改革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了较快的调整,但是与变化更快的市场关系相比,却总是慢半拍。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变,我国农业发生了重大的阶段性转变,农产品出现供给过剩,农民收入增加受到“卖难”和价格下跌的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变得非常突出。
二、政府与市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特别是目前,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要求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在原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完全是政府的行为,是通过中央计划、层层下达任务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的诱导机制实现的,是农业生产者的行为和自下而上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经营能力十分有限,市场发育离成熟完善的程度还相差甚远,加之农业特殊的产业特性,致使广大农民很难顺利实现结构的调整。这表明,目前微观决策与宏观供求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障碍。因此,政府必须充分关注我国农民人数众多、经济容量狭小和抵御风险能力很弱这一特点,既要看到市场化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利益,也要认识到市场经济对个体小农的冲击。
因此,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民的利益问题,并在政策安排上有充分的体现。特别提出以下几点:1.调整农业结构,首先要调整总量供求关系。2.保持农民利益,妥善处理财政负担与农民收入的关系。3.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结构是否能够得到优化调整,取决于产品和要素的价格信号是否真实、准确,即在发展市场农业的过程中,价格信号是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规模和速度的核心因素,进而是引发结构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变化的基本动因。
三、进一步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1.扩大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增加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农产品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矛盾。通过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程度如何,归根结底是取决于科技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大力推广和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的水平,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优质率和产出率,使我国农业的整体科技含量能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取得较好的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2.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逐步优化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国土荒漠化趋势加重,自然灾害频繁,都是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关系。而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和开垦草原。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在粮食充裕情况下的一时安排,而是长远的战略性措施。
3.调整农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除了要从全国着眼农业总体结构外,还必须从各个地区着手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和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有着直接关系。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既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劣势,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确立较为有利的地位,进而形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全国农村产业结构,并且促进和保持农业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区域优势没有很好形成,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4.健全农业产业体系,保证农民收益增加。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应当是生产、加工、流通等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完整的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包括农产品的生产环节,而且包括农产品的加工环节和流通环节。在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早已不是指单纯的农产品生产环节,而是包括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在内完整的农业体系。相比之下,我国农业至今基本上仍然没有摆脱单一生产环节的束缚,总体上存在着与加工、流通环节脱节的结构缺位,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个举足轻重的任务就是解决结构缺位问题,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连成一体、协调运转的农业产业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带领农民有组织走向市场的组织形式,形成有利于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利益分配机制
第三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材料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广大人民群众,围绕“三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一调(产业结构调整)一转(转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于“六抓六促(抓设施建设,促经济发展;抓扶贫攻坚,促农民致富;抓农村教育,促素质提高;抓龙头企业,促结构调整;抓工业发展,促财政增收;抓统筹发展,促社会进步)”和逐步建成“四个中心(水城县南部交通枢纽中心、工业组团中心、农产品交易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的发展思路,本着“产业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的原则,逐步构建“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已任,调整优化结构,稳定粮食基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扩大经作比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水城县西南部,全乡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距市心中76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温度18.5℃,降雨量1100-1200mm,气候温热,雨量便低,干湿季节明显,属典型亚热带河谷气候,素有“天然温室”之称。耕地面积21210亩,其中水田9810亩,旱地11400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全乡辖15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布依、苗、彝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45%。2008年,全乡生产总值完成86093万元,农业生产总值9183万元,粮食总产量完成10828吨,财政收入完成8371万元,人均占有粮319公斤,人均纯收入2698元,-1-
粮经比35∶65。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情况
***乡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从本乡的实际出发,引导群众抢抓机遇,充分发挥***的区位优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种养殖业,走姜、果、蔬、猪、蜂的发展路子。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日益增强,几种支柱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一)抓春耕生产,促规模发展。在春耕备耕中,农用物资准备方面:进杂交玉米种45000公斤,杂交水稻13000公斤,氮肥800吨,磷肥400吨,复合肥60吨,农膜40吨,农药0.4吨;春播进度方面:完成蔬菜种植13000余亩,占县下达任务8500亩的147%马铃署种植8300亩,占县下达任务8000亩的103%,玉米种植7150亩,占县下达任务7600亩的94%,大豆种植800亩,占县下达任务1300亩的61.53%,杂粮种植400亩,占县下达任务3000亩的13.33%,杂交玉米高产示范基地1个,面积200亩,正在移栽。在工作中主要围绕“五抓”落实春耕生产工作。一是抓“早”。提前安排部署,2008年未召开会议对春耕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提前调运优质良种,确保了种子及农用物资的供应,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户进行种植规划,推广良种良法。二是抓“巧”。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由分管农业的副乡长带队,组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及驻村工作人员组成的宣讲组,带政策、带信息深入全乡15个村,千方百计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召开村组干部会和群众动员会,向广大种植农户发放《致***乡种植户的一封信》5500余份,在全乡范围内采取悬挂宣传布标、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牌坊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三是抓“实”。专门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春耕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和以乡纪委书记为组长的春耕生产工作督查组,专抓春耕生产工作。乡政府与各单位各村签订责任书,将各项春耕生产工作任务落实到相关单位、村和人头上。督查组一周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各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将种植指标落实到村,再由村组分配到户。在技术指导上,定点到人,实行量化考核,与月工资挂钩,确保了种植技术。春耕生产工作做到措施、督查、人员、责任、技术五到位。四是抓“好”。各点上的农技指导员与各挂村工作组、各村齐心协力,从整体规划布局到指标分配、良种选购、种植指导和病虫防治等进行了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春耕生产指标完成,形成规模,种出实效。五是抓“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注重连片种植,因地制宜,种出特色。以新联村为示范点,规划了3000亩的茄子和辣椒等早春蔬菜基地,切实带动了早春蔬菜的发展。在民主村规划200亩优质玉米高产示范种植基地,在市、县每亩补助3斤良种的基础上,乡政府每亩补助农户地膜50元。目前,地块丈量已结束,种子、农用物资等已调运到位,正组织农户做各项准备工作。
(二)抓产业模式,促结构优化。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初步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二厂五合作社”(金农食品加工厂、生姜脱硫加工厂、四季鲜果蔬专业合作社、横发养蜂专业合作社、永鑫兔业合作社、天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德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正在形成,精肉渣、蜂蜜产品已打开省内市场,生姜脱硫加工厂已投产,产业化经营的步子在迈进。继续加大“四个基地”的建设力度。一是双井村建黑山羊基地1个,养殖规模500只以上,投资50万元,实行圈养;二是加大大寨村养猪基地建设力度,2011年饲养母猪达3000余头,产仔猪达20000余头,生猪年出栏达2万余头;三是白岩脚村继续实施好种
草养牛基地,有基础母牛160头,计划将规模发展到种草100亩,养牛300头;四是新光村大力发展养蜂基地,已发展4000箱,产值120万元;五是发展万亩蔬菜基地,投入12万元给果蔬协会建常年大棚20个,投入3万元解决民主村500亩辣椒基地的种子地膜,促成基地与金农食品厂签定保护价销售协议,价高随行就市,促进了订单农业的发展。通过资金帮、科技扶、人员带的方式,扶持和鼓励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带动全乡产业结构的发展。
(三)抓区域布局,促农业增效。根据交通、气候、水资源及销路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在交通便利的5个低海拔村大力规划蔬菜种植;在4个中海拔的村大力发展生姜种植;在铁路沿线5个村发展经果林种植,在特色村扩大种养殖规模。为确保科学种植,引导好农民选好品种,做到品种调优、规模调大、结构调特,切实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在抓好农业工作上,建立健全了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2008年,投入蔬菜种植经费12万元,在大寨村发展8亩常年蔬菜大棚的建设;投入资金10余万元,建成民主村300亩“百果园”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成500亩辣椒基地、500亩弥猴桃基地、500亩杨梅基地、500亩雪莲果基地。为确保农产品能及时进行市场,在小城镇为蔬菜商贩搭建收购摊位20个,卖肉摊位20个,保证了蔬菜和生猪产品的畅销。加大养殖业扶持力度,抓好春秋两防工作,全年W疫苗注射密度达98%以上、猪温注射密度达95%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注射密达98.5%以上。目前全乡母猪存栏8408头,年出栏仔猪4万头,生猪存栏32304头,家禽存栏129336羽。
(四)抓技术推广,促质量提升。为强化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加强农技科技培训力度,2008年完成农技普及培训
2.5万元人次;完成“绿证”培训6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0人,引导性培训220人。组织各村支书、主任和部分种养殖大户到大寨村四季鲜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常年蔬菜基地和养猪基地进行实地参观,由乡农技人员现场作技术示范和讲解;组织农技便民服务队深入各村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群众科学种植;由农业服务中心和兽医站技术人员实行定点指导,为农户提供选种、种植、喂养、防疫等全程管理服务。有力提高了群众的科技意识和技术水平。
(五)抓资源优势,促特色种植。
充分利用***区位和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早熟蔬菜种植。2008年完成早熟蔬菜种植11125亩,品种10余个,产量达到16092吨,2011年为全乡种植户补助地膜和种植50万元,发展早春蔬菜13000亩。在蔬菜种植上推行“三不”政策。一是不买单。保证种植规模的基础上鼓励农户发展种植;二是不强求。在种植品种上不强求农户种植单一品种;三是不一刀切。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群众按什么品种价格高种植什么品种的自愿方式进行种植。在政府引导上注重“三性”。一是注重示范性。通过为大寨村示范点在网上购买新品种实行示范种植,成功后再在全乡推广;二是注重引导性。乡农业服务部门在充分分析市场的基础上,再引导农户种植,努力克服供过于求,价贱伤农的问题;三是注重综合性。不要求农户统一种植单一品种,对早熟蔬菜种植进行综合发展。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充分利用***乡气候自然资源丰富的这一大优势,做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产业,进行规范化种植和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建设和开发。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做好***优质早
春蔬菜和仔猪养殖两个特色产业的开发,突出打基础、找市场、调结构三个特点,努力培育等支柱产业,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乡战略、特色经济战略和集镇化战略。
(二)以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地规范化建设,有条件的村大力发展科技示范种植和养植。
(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围绕支柱产业,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逐步建成各类经果林、养殖业、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等。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农副产品加工、完善小城镇农产品交易市场。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使***产业平衡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利用***煤电项目开发的大好机遇,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片区开发等,着力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环节。优化产业布局,发展优势产品。特别是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积极鼓励发展商贸、餐饮、运输及文化和其它公共事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全乡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以二、三产业来拉动***农业的发展,使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第四篇:农业结构调整
甘肃农业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的思路与对策
李丽莉
(甘肃经济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城乡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新时期、新的经济环境下赋予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目前我省农业结构现状以及前几轮农业结构调整中取得的成果和遗留问题的分析,提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甘肃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对策;甘肃省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在内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农村三次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五业的结构、种植业以及林牧副渔内部结构、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内部结构、作物品种结构等五个层次的调整。农业结构(区域)合理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是自然经济向集约化经营和高度商品化农业转变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范围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省的农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虽然前几轮调整也留下不少问题,但经过调整,我省农业在农产品存量和质量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尤其农产品存量增加为甘肃解决粮食问题作出很大贡献,而且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逐步改善。当前,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入世”已取得成功的经济形势下,我省农业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必须在农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
甘肃省地域狭长,按经济区域划分为五个主要的经济区域:河西(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金昌)、陇中(兰州、白银、定西)、陇东(平凉、庆阳)以及陇南(天水、陇南)和民族经济区(甘南、临夏)。各经济区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水平各有千秋,层次不齐。总体上除河西经济区(除武威)外,全省大部分地区农业结构尚处于不合理或极不合理阶段。结构性问题在陇中、陇南以及民族经济区表现得较为突出。本文根据目前农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和说明我省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重点对策。甘肃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取得的成就
1.1 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农村产业结构是农业结构的一个子系统,这一层次的合理调整,对整个农业结构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农村各产业之间有一个内在的演变规律,在第三产业占居第一,而第二、第一产业分别位居第二、第三的阶段为合理的农村产业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地通过加大农村第二产业的规模,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使我省部分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趋于二产位居第一、而三产和一产位居第二、第一的趋于合理化阶段。目前,处于这一阶段主要是河西经济区,其中酒泉市最具有优势。近年来,该市大力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先后调减粮食种植面积27万亩,着力培育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奶牛养殖、优质饲料和粮经作物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共建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149户,年加工储藏能力达到35.7万吨,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二、三产业的比重,使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
1.2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基地逐年壮大
我省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地势、海拔、降雨量、光热等各不相同。在这样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里,要普遍发展某一产业或少数产业,显然是与天时、地利相违背的。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是资源,各地只有对本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生产出具有当地资源特色的优质产品,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我省的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
米、马铃薯、油料、果蔬和棉花等。畜产品有猪、羊、马、鸡等。主要从面积和产量上讲,我省的马铃薯和甜菜在全国居第四位,占有较大份额。在河西和沿黄灌区,建立了优质专用
料粮、棉、油、糖、菜基地;陇中、陇东等黄土高原地区在发展优质小杂粮(谷子、豆类)、专用马铃薯、名优果品和花卉、蔬菜、药材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主要畜产品马、骆驼、骡的饲量均在全国的前十位。甘肃高山细毛羊以及山丹马等品种在省内外享有声誉,成为我省农畜产品的优质品牌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
1.3以扶贫开发和黄土高原农业综合开发为主的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到2000年,甘肃的“四七”扶贫功坚计划均如期完成。贫困地区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农业
生产的基本条件进一步改善,并引用一批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到2001年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已实施65项,初步形成了第二代日光节能温室及蔬菜产业、优质马铃薯脱毒微
型种薯产业,干旱地区节水灌溉系统以及装备产业。如河西连片的日光温室使河西经济区不
仅发展成为我国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而且还是全国第二大制种基地,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与
地方财源的后劲力量。我省黄土高原农业综合开发起点高,重视合理开发,加大了造林、修
梯田的力度,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设施基础。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2.1 甘肃目前农业结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结构先后进行了几轮大的调整。改革之初以及80年代和90年代
前期都是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其主要目标是扩大农产品的供给量、解决总量不足的问题。90
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相对过剩,在此条件下,要实现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是关键。20年来我省部分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一
个由浅入深、由高到低、不断优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带动了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升级,促
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但从总体来看,我省大部分地区农业结构仍是在满足数量的前提
下的小范围调整,农业在GDP的比重偏大,其中陇中、陇东等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占到了60%
以上,而农林牧副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调整更是举步艰难。目前农村经济还远没有摆脱以农
业为主,而农业又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基本生产格局,农业结构远未达
到合理化阶段。目前国家已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已加入WTO,甘肃和全国一样,农业
生产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发展由受自然风险约束变为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由于农业资源的破坏与紧缺,农业发展不再以牺牲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此,甘肃农业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优质化和专用化的新要求,实现农
业的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的调整显得既重要又迫切,甚至到了不调不发展,只有
调才能谈发展的地步。
2.2 甘肃省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问题
2.2.1 省内大部分地区大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自给自足的农户经营难以形成一定规模的农
业经济。除河西经济区外,省内大部分地区由于以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种植为主,农业结构的调整只能徘徊在大农业内部进行调整,尤其牧业和渔业的发展以牺牲林业为代价。同时占主
导地位的“小而全”的农户生产仍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技术上、且以简陋的农用工具为手段;
以粮食种植为中心,以传统养殖业和微弱的家庭手工业为补充,严重阻碍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2.2.2农产品质量差,科技含量低,适销不对路。
在农产品供给相对充足的条件下,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说到底是质量、特色、品牌的竞
争。目前我省虽然多数农产品总量过剩,但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还是供不应求,这说明结构
调整在提高农产品质量方面潜力很大。总体上,我省农产品的品质矛盾还很突出,表现在名
优产品少,大路产品多;平路产品多,畅销产品少,这是当前农产品“卖难”的症结所在。
历年来,我省调整产业结构的总体思路是“减少低产作物,增加高产作物;压粮食作物,增
经济作物”。但由于农产品质量差以及科技含量低等缘故,年年搞调整,年年收效不大。可
见要解决目前“卖难”等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
2.2.3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我省农业发展不可逾越的屏障。
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农业结构调整中反映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不仅自然供给是人类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资源,自然本身也是人类生活
必不可少的要素。由于历史、自然、经济、文化等原因,我省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农业生态
环境不断恶化。在诸多环境问题中,水土流失成为我省农业生态面临的核心问题。水土流失
面积达22.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0.2%,每年流失土壤达5.45亿吨。集中体现在土地退化,即水蚀导致土壤养分流失、风蚀沙化使得农用耕地逐年减少、森林和草场的破坏
更加加剧环境的严重恶化。近年来,我省多风的气候条件常使风蚀成灾,形成严重的沙尘暴,其中河西走廊的沙尘暴次数由60年代的平均每年7次增加到90年代后期的年均23次,而
且强度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经济快速发展
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区域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思路与对策
3.1 围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生态农业建设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利用系
统工程方法,优化生物种群结构和农业技术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出,农村经济的高效
益,环境优美,资源持续利用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它强调农业生产既要改善生态环境又要
增加农业效益的“双赢”结果。从我省生态环境脆弱且农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的实际出
发,我省的生态农业建设可采取以下措施。
3.1.1因地制宜,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控制水土流失。
目前,甘肃省植被覆盖率不足23%,自然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因此科学
合理地安排退耕还林还草,是关系到能否实现恢复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甘
肃南部高寒阴湿地区,中部干旱地区,河西荒漠化地带,生态环境最为恶劣,是实施退耕还
林还草的重点区域。根据自然规律,在河西地区、沿黄灌区、沿沙漠一线及纵深地带,由于
降雨量小,蒸发量大,要求充分利用河水和地下水,优先还草固土养水,再在草地上种灌木,然后根据需要发展乔木;在降雨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应选择种植多年生牧草为主;在降
雨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区选择经济林木。其中多年生牧草在我省大部分地区适种植,它不仅
能通过根系固氮,增加土壤养分,而且对水土流失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国内外市场对
草产品的需求明显,所以在我省发展草产业有很大的潜力。
3.1.2从实际出发,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水资源短缺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环境制约因子。所以,管好、用好、合理开发水资源是取得我省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良好生态效益的有力措施。在不同地区,要发展
不同类型灌区节水灌溉模式。在河西地区的黑河流域与石羊河流域气候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发展大田灌溉小渠化、井灌农田管道化、高效农业微灌化。同时对输配水系统要优化设计,尽可能作到井、泉、河输配系统的高度统一;在农陇中、陇东等干旱半干旱经济区,应全面
推行常规节水措施,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同时直至注重研究蓄积雨水的工程和生物技术,把7、8、9三个月的集中降雨通过工程和生物的方式变为全年均衡利用;包括甘南和临夏州的民族经济区林牧草地原区以发展草原牧草喷灌为主,自流灌区以发展常规节水灌溉技术为
主。同时,根据市场需要积极发展温室蔬菜滴灌。另外,各地要研究和推广防止水体污染的技术,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和基本水分利用率。
此外,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还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和林牧渔业相结合,发展大农业与发展第二、三产业相结合,通过人工设计生态
工程,协调农业经济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循环,实现甘肃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优化农产品品质,增强我省主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甘肃农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和成本效益来看,发展传统大宗产品没有明显的优势。但
是我省有着自己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优势,适宜于发展制种、优质水果、中药材,土豆
等的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优势产业和优质农产品为方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3.2.1 以调整农作物结构为基础,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
农产品品质包括优质、安全、专用等,当今消费者对优质、特色、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
越高,这类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发展潜力很大。而且,加入WTO后,随着国外优质农产
品进入中国市场,质量竞争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从政府职能部门到最基层的农业生产者,都要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切实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河西经济区应利用其
光、热充足、温差大的资源特点,在加快发展优质专用粮、棉、油、糖、菜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发展优质瓜果、蔬菜、啤酒、葡萄酒原料的生产。以逐步扩大外运销售和西菜东运的局面,提高本地区农产品的竞争力。我省的大部分地区适宜马铃薯的生长需要,特殊的自
然条件造就其含粉量较高,因此我省马铃薯的质量在全国具有接绝对优势,且产量位居全国
第三,列西北五省区第一。目前,限制我省马铃薯出口竞争能力的是加工环节不能完全适应
国际市场要求。入世以后,我们更应该迅速改良品种,提高栽培技术水平,搞好加工专用型
马铃薯的推广和生产,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优势。此外,我省陇南山区的药材、花椒、茶叶、油橄榄、银杏等特色产业也要在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上面下功夫,才能提高其经
济效益。
3.2.2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农产品深加工和发展畜牧业两个方面。目前,甘肃省农业结
构仍以种植业为主,加工业比例甚小。据有关资料,农业发达国家初级产品占加工产品在消
费的比例以达2:8,而我国还是8:2。发达国家的食品加工业产值一般为农业总产值的1-2
倍而我国仅为农业总产值的15%-20%。可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
民收入潜力很大。甘肃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要与生产基地结合起来,求特色、求规模、求
深度。形成农产品加工的特色产业带。具体讲:河西应继续扩大制种业与反季节蔬菜加工业、以粮食作物为主的酒类深加工为主。陇东、陇南以林果业为主的果品深加工和中药材生产与
加工,高寒阴湿地带应注重发展草食畜牧业。陇中干旱农业区应突出马铃薯的生产优势,进
行优质、专用马铃薯的深加工。各地应把开拓市场与扩大规模结合起来,相互联动,树立品
牌意识,作出特色,增加各地农业效益。
3.3 面对资源调结构,通过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将我省建成草业大省和畜牧强省
刚刚结束的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将我省建成草业大省和畜牧强省作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我省属于典型的内陆高原气候类型,干旱缺水的自然地理特点为畜牧业的发展
奠定了资源基础,加快发展我省畜牧业、草产业,既是我省自然和历史选择的结果,也是农
业生态系统平衡的需要。而且发展畜牧业不仅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渠道,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入WTO后,面临国内外市场的双重需求,优质、高效的畜牧业有很大的发展
潜力。其具体措施有:
3.3.1下大力气调整畜牧业结构
畜牧业是大农业内部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包含三个层次。而我省的畜牧业结构问题主
要突出体现在第一层次。即畜牧业占大农业的比重及畜牧业生产与种植业生产相互联系的基
础结构。我省大农业内部结构尚处于不合理阶段。1999年,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占75.71%,牧业占21.05%,同发达国家地区相比,畜牧业的比重严重偏小。由于经济效益低的种植业占
较大比例,畜牧业的调整发展困难重重。今后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指
导下,继续调高大农业内部畜牧业所占的比重,积极发展草产业、畜牧业、林果业,使其
成为未来甘肃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3.3.2提高畜产品质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畜产品
质量是畜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要从产销过程严格把关,以生产高质量的畜产品占领市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我省的特色畜产品河西绒山羊、藏羊、甘肃高山细毛羊、双峰驼、甘肃
白猪、河曲马、山丹马等品种在省内外享有名气。特别是细毛羊产量仅次于新疆、内蒙,居
全国第三位,是全国细毛羊生产战略重点基地。“入世”后,国内外市场对这些名优畜产品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加上生产能力的局限性,预计价格将会上涨,发展潜力很大。所以,今后在发展我省畜牧业中,注重这些畜产品的培育和发展,使其成为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
来源。
3.3.3建立和完善畜产品加工及市场流通体系。
畜产品大多属于鲜活性产品,其保存、加工、销售既有时间限度,又要有技术和设备的支持,才能使大宗产品达到无损和利润最大化的目的。畜产品加工、销售是畜牧业市场价值体现的终端环节,而这方面正是我省欠发达地区畜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不仅影响了畜产品的多层
转化增值,而且极大地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建设不但是畜牧业二次
增值的基础,还能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这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龙方.2001.论农业结构调整的层次与目标[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7):10~11
[2] 白明.2001.农业和农村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阶段性标准及量化评价[J].甘肃农业
(12):10-13
[3] 冯汝英.1993,92.农业经济管理概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 45-47
[4] 汪建国.2001.对甘肃农业结构调整的理性思考[J].甘肃农业(9)19-21
[5] 史俊通.2001.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3):102-105
[6] 陈万良.2001.西部地区旱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之浅议[J].甘肃农业.12:12-15
CountermeasurestoregulationofGansuagriculturalstructureatthenewtimes
Li li-li
(Gansu academy of economy Gansulanzhou 730070)
AbstractPeasant's increasing revenue,agriculture synergism,banlance of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nd improvement of ecology environment are initial part in the rugulation of
structure at the new situation.This paper gives somethoughtsandmeasuresto regulation
of Gansu agriculture structure through analynising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Key wordRegulation of agreculture structure;Thoughts;countermeasures;Gansu
province.
第五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结合农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与目标
1、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工作力度,做优特色产业、培植优势产业,确保农业优质高效发展、职工持续稳定增收。
2、发展目标:力争到2018年,哈密瓜种植面积缩减到1万亩,其中精品哈密瓜面积达到6000亩;小麦、饲草种植面积6000亩;蔬菜等其它作物种植面积1000亩;畜禽存栏2万头/只。
二、具体做法
(一)做优哈密瓜产业
按照“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的发展思路,每年推进1000亩哈密瓜精品园创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园区林路渠配套合理,引进优质、抗病的品种,推广膜下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统一重大技术措施,哈密瓜商品率达到85%。积极引进哈密瓜深加工企业,修建哈密瓜保鲜库,延长哈密瓜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哈密瓜文化产业,建设集观光、游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精品瓜园,宣传哈密瓜文化。
(二)做大畜牧业
1、落实职工多元增收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大田劳动力向畜牧业转移,专业化从事畜牧养殖工作。
2、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推行“合作社+养殖户”的经营模式,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稳步提升经济效益。
3、建设饲草种植基地。合作社与饲草种植职工签订饲草订单合同,按时足额保证牲畜的饲草供应。
(三)发展蔬菜产业
以现有的设施大棚为基础,积极发展大田蔬菜种植,建设500亩的蔬菜生产基地一个,由绿康果蔬专业合作社牵头经营。根据市场需求种植蔬菜品种,为区域群众提供新鲜的蔬菜。
(四)发展其他产业
1、招商引资助力结构调整
引进农业生产经营企业,种植适合区域生长的作物,企业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农场为其提供发展的土地。
2、新作物引进示范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其他经济作物进行试种植,不断总结经验并制定出相应的栽培技术规程,经济效益较好在农场逐步推广。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全场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抓好落实,确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顺利推进。
2、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配套资金投入比例,逐步改善基础设施现状。
3、加强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职工主动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