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司考大纲新增条文整理归纳
2013年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
作者:李峰 来源:找法网 日期:2013年01月04日
2013年新年第一天,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以及《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开始正式实施。
“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诉法 多部法律打包修改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订后的刑诉法将于今日起正式实施。“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写入修订后刑诉法,这是继2004年人权写入《宪法》,2007年《物权法》出台之后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第三次的飞跃,也是本次刑诉法修改最大的亮点。此次刑诉法修改内容涉及100多处,修改内容总计超过原内容的80%,修改覆盖了所有诉讼流程:从立案到侦查,再到起诉、辩护、审判、执行,外加证据制度。新刑诉法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要求嫌犯被捕24小时内通知家属;此外,新刑诉法不强迫近亲出庭作证。
为配合刑诉法实施,最高人民法院12月24日公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公安部12月25日公布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均从今日起与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同步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明确肉刑属刑讯逼供行为。司法解释规定,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或者采用其他使被告人在肉体上或者精神上遭受剧烈疼痛或者痛苦的方法,迫使被告人违背意愿供述的,应当认定为 “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
此外,司法解释规定,不得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摄影,或者通过发送邮件、博客、微博客等方式传播庭审情况,但经人民法院许可的新闻记者除外。据最高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项规定主要针对个别诉讼参与人 “直播”庭审情况,试图引发舆论关注、炒作,制造“舆论压力”,干扰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审判。
公安部修改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要求,传唤、拘传、讯问犯罪嫌疑人,都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规定》明确了讯问应当录音录像的案件范围,对“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严格解释;要求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以后,应当在看守所讯问室内进行讯问。
为保障律师会见权,《规定》强调看守所应当在48小时以内安排律师会见到在押犯罪嫌疑人,保证律师能够在法定期限内确实会见到在押犯罪嫌疑人。《规定》还进一步要求公安机关不得派员在场,不得监听,保证会见权的充分实现。
此外,为衔接新刑诉法,全国人大对监狱法等7部法律“打包”修改:对监狱法进行了7处改动,对律师法进行了6处改动,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赔偿法和人民警察法各作了一处修改,共18条。上述修改只解决与刑事诉讼法之间衔接的问题,是法律清理性质,不修改其他条款。与修改刑诉法决定实施的日期一致,都将自今日起实施。
公益诉讼首次入法小标的民事诉讼一审终审
2012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改涉及59处70多个条文的调整,其中许多新制度、新措施反映了中国民事司法制度的新发展。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今日起正式实施。
新民诉法设立了公益诉讼制度,这也是公益诉讼制度首次写入法律。修改后民诉法明确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新民诉法规定小额民事诉讼一审终审。“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专家解析称,小额诉讼最大的好处是节约司法资源和诉讼当事人的成本。
根据新修改的民诉法,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逃避债务、侵占他人财产的;或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逃避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可以罚款、拘留、刑事处罚。
修改后的民诉法还明确,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也就意味着QQ聊天记录、微博私信,都可成为呈堂证供。
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时未结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是最高院就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的适用问题出台的第一个司法解释,就民事诉讼法新旧衔接适用的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对于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前已经受理、施行时尚未审结和执结的案件应当适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但该司法解释及以后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部门行政法规修改民政部门无权强制平坟
《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将于今日起正式实施。《决定》删除了《殡葬管理条例》中民政部门有权对拒不改正违法土葬、建造坟墓行为强制执行的条款。这也就意味着2013年起民政部门将无权强制平坟,而此前河南省周口市部分地区强制平坟曾引发争议。
同时,《决定》删去《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删去这一条文,意味着铁路旅客一旦发生人身伤亡,可获得的赔偿金额不再只有15万元的上限,每名铁路旅客自带行李损失的赔偿金额也不再只有2000元的上限。
此外,《决定》还对《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部分条款作出修改。根据《决定》,《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非贸易非经营性外汇财务管理暂行规定》、《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五部行政法规将废止。
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一万元以上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今日起实施。解释分别对刑法第三百九十条行贿罪的“情节严重”、“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犯罪情节作出具体规定。
根据解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解释规定,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行贿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此外,解释还规定,多次行贿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行贿数额处罚。行贿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与行贿犯罪实行数罪并罚。行贿人揭发受贿人与其行贿无关的其他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依照刑法中关于立功的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卖淫嫖娼赌博案件不适用当场处罚
由公安部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今日起实施,《规定》强调,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以及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侵害人陈述、其他证人证言,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同时,《规定》还要求,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的,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或者依法不执行的情况通知被处罚人家属。在简易程序方面,《规定》指出,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不适用当场处罚。
公安部日前制定《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这是第一部全面规范公安机关执法公开的规范性文件,也将于今日起实施。《规定》指出,关于向社会公开,原则规定自执法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开;限制交通措施、交通管制和现场管制信息应即时公开。此外,《规定》还要求,办案部门向社会公开涉及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案事件调查进展和处理结果时,应当征求政务公开主管部门、法制部门、保密部门的意见。
学生、教师替人代写论文可被开除
近年来,有关学术造假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为遏制这一不良风气,教育部日前出台《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办法》指出,一旦发现论文造假将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或者撤销学位,至少3年内,各学位授予单位不得再接受其学位申请。
该办法是教育部颁布的首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部门规章。《办法》要求,为他人代写学位论文、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买卖、代写的人员,属于在读学生的,其所在学校或者学位授予单位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属于学校或者学位授予单位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其所在学校或者学位授予单位可以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任合同。
指导教师指导的学位论文存在作假情形的,学位授予单位可以给予警告、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降低岗位等级直至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任合同。
此外,由财政部会同教育部修订后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也将在今日起实施。
修订后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明确,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根据新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中小学校食堂应当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在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下,实行单独核算,定期公开账务。
修订后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指出,高等学校财务工作实行校(院)长负责制。新制度要求,高等学校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新制度强调,高等学校应严格控制对外投资,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
食品标签中“高钙”、“低脂”不得随意标注
由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今日起正式实施,其属于强制执行的标准,对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营养成分作了规范性规定。根据《通则》,须在标签上强制标注的项目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能量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否则不得销售。《通则》明确规定,“高钙”、“低脂”等信息不能再随意标注,相应营养素含量必须达到规定值。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今日起施行。新标准在食品类别中删除了食盐,意味着不再允许食盐添加除碘之外的营养强化剂,对婴幼儿营养强化剂的品种、使用量、化合物来源等作出特别规定,适应了当前食品安全、营养改善和慢病防控的需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将于今日起实施。《规则》指出,当事人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冒充其他药品,或者以其他药品冒充上述药品的;生产、销售以孕产妇、婴幼儿及儿童为主要使用对象的假药、劣药的,应当依法给予从重处罚。
由卫生部修订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今日起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同时,《办法》要求性病防治机构和从事性病诊断治疗业务的个体医在诊治性病患者时,必须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严格为患者保守秘密。
东方网12月31日消息:开车不能拨打手机、速冻水饺等需标注营养成分„„从明年1月1日起,又有一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式实施。
闯红灯罚100元记6分
2013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全面实施,平常不太注意的开车习惯,一不小心就会把你的分扣完。
按照新规,两类严重违法行为将终身禁驾:一是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二是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新交规”同时规定,“涉酒”类的交通违法被吊销驾照的,最快5年后方可重新申领。其中,因“酒驾”或“醉驾”依法被吊销驾照的,5年内不得重新申领;因“醉驾”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驾照的,10年内不得重新申领。
新交通法规记分项从38项增加至52项,可谓“严”字当头。增设的新处罚规定包括闯红灯记6分,罚100元;不系安全带记3分,罚100元;副驾不系安全带记1分,罚50元;行驶途中拨打手机,记3分,罚100元;行驶途中抽烟记1分,罚100元;有意遮挡号牌,记12分,顶额处罚;超速驾驶,记6分等。
速冻食品需标注营养成分
食品标签上的营养信息可以帮助市民做出合理膳食选择,告诉人们每天摄入多少食品营养能达标、不过量。近年来,由于食品标签不明确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明年1月1日起,我国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将正式实施,消费者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可实现明白消费了。
《通则》明确规定,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饮料、薯片、咸菜、酱油等预包装食品均需强制增加营养标签,标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四大核心营养素及能量的具体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从明年起,若不标注食品营养标签,生产企业将负相应的法律责任;若营养标签不规范,所生产食品将不得销售。
劳务派遣工伤责任有说法
《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调整或增加有关工伤医疗和康复费用支付渠道的规定,并明确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人员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调整了工伤人员部分待遇的计发基数和标准,并提高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计发月数,调整和提高了一次性因工死亡补助金计发基数和标准。
《办法》还调整了有关因第三人原因造成工伤的赔偿处理规定,明确当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时,工伤人员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原则。《办法》还增加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工伤保险责任承担的规定,明确工伤保险浮动费率责任由用工单位承担;劳务派遣单位的从业人员在劳务派遣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工伤保险责任由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承担。
第二篇:2014年司考大纲新增考点及新增法规变化
根据司考新增必考的规律,现整理出2014年司法考试大纲新增考点及新增法规变化,如下: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新增考点: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法条:无变化
二、宪法
新增考点:删除“基本义务的概念与特点”
法条:无
三、经济法
新增考点:消费者权益的社会保护
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3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99次会议通过 2013年12月23日公布 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法释〔2013〕2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决定》修正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 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修改)
4.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2002年9月7日国务院令第362号公布 根据2012年11月9日国务院令第628号第一次修改 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令第638号第二次修改)
四、国际法
新增考点:群岛水域和国际海峡(群岛水域 国际海峡)
法条:无变化
五、国际私法
新增考点:无
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据国际公约和双边司法协助条约办理民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和调查取证司法协助请求的规定
(2013年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8次会议通过 2013年4月7日公布 自2013年5月2日起施行)法释〔2013〕11号
六、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新增考点:
检察官的等级
删除考点“律师执业限制性规定”
删除考点“律师收费规范”
法条:
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
(2006年2月21日司法部令第101号公布 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七、刑法
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3年12月18日)法发〔2013〕15号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6次会议、2013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次会议通过 2013年5月2日公布 自2013年5月4日起施行)法释〔2013〕12号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
(2013年10月23日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法发〔2013〕12号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9次会议、2013年9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 2013年9月6日公布 自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法释〔2013〕21号
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9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92次会议、2013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12次会议通过 2013年11月11日公布 自2013年11月18日起施行)法释〔2013〕25号
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5次会议、2013年4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2次会议通过 2013年4月23日公布 自2013年4月27日起施行)法释〔2013〕10号
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9次会议、2013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次会议通过 2013年7月15日公布 自2013年7月22日起施行)法释〔2013〕18号
8.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1次会议、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 2013年6月17日公布 自2013年6月19日起施行)法释〔2013〕15号
八、刑事诉讼法
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
(2013年10月9日)法发〔2013〕11号
2.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2002年3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105次会议通过 2006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68次会议第一次修订 2013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14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九、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适用质证程序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规定
(2013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00次会议通过 2013年12月19日公布 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法释〔2013〕27号
十、民法
新增考点:
注册商标的无效宣告
考点“商标权的合理使用”改为“商标权的限制”
驰名商标的宣传
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3年8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精彩司考及法律职业资讯随身带,让在司考及法律职业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十一、商法
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根据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2006年3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4年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07次会议《关于修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修正)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2008年5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7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4年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07次会议《关于修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修正)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2010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4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4年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07次会议《关于修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修正)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2013年7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6次会议通过 2013年9月5日公布 自2013年9月16日起施行)法释〔2013〕22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2009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3次会议通过 2009年9月21日公布 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9〕12号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2013年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7次会议通过 2013年5月31日公布 自2013年6月8日起施行)法释〔2013〕14号
十二、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
新增考点:
时间上的效力
第三篇:新增必考:2014年司考大纲新增法规列表(新增必考)
2014年司考大纲新增法规列表
(新增法规日期:2013年3月到2014年4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正案2013年12月28日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
(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
(2013年8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4、《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正案
5、《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修正案
6、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审查起诉期间犯罪嫌疑人脱逃或者患有严重疾病的应当如何处理的批复
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8、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9、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1、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
1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
18、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
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尽享独家、独到、有价值的原创司考资讯,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2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2014修正)
2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2014修正
2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2014修正
2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2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
2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的决定
29、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四篇:2010司考大纲--宪法学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宪法学
说明:红色字体为新增内容,紫色字体为调整内容,绿色字体为删除内容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基本要求:
了解:宪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宪法产生的条件,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正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作用,宪法渊源,宪法结构,宪法效力,宪法规范,宪政的含义与特征。
理解: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及其在我国宪法上的具体表现法/律教育/网整理。
熟悉: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改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并能够结合宪法文本的相关规定分析和评价有关宪法现象、宪法事例或宪法问题。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宪法的含义
宪法的基本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宪法的分类
第二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
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现行宪法的修改)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 法治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
第四节 宪法的作用
宪法的一般功能
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立法 执法 司法 守法)
第五节 宪法的渊源与宪法典的结构
宪法的渊源(宪法典 宪法性法律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 国际条约)
宪法典的结构(序言的效力 正文 附则)
第六节 宪法规范
宪法规范的概念
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根本性 最高权威性 原则性 纲领性 相对稳定性)
宪法规范的分类(确认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 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 程序性规范)
第七节 宪法效力
宪法效力的概念
宪法效力的表现
宪法与条约关系
第二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上)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的内容。
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我国宪法关于文化制度的规定。
熟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文化制度的一般原理,并能够具体运用。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与性质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三资”企业)]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私有财产
第三节 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文化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我国宪法关于基本文化制度的规定 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规定
第三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下)
基本要求:
了解:政权组织形式的含义与分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含义与特征,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含义和特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直接和间接选举的组织与程序,我国的行政区划,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的概念与特征,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
熟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与作用、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任务并能够结合《宪法》、《选举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分析有关的宪法案例、宪法事例或法条法/律教/育网整理。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的概念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秘密投票原则)
我国选举的组织与程序(选举的组织 划分选区和选民登记 候选人制度 投票选举 对代表的罢免和补选)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对破坏选举的制裁)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概念
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第五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和特点
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特别行政区政府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予以保留的原有法律 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法律)
第六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和特点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基本要求:
了解:公民与国籍的含义,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一般原理,人权与公民权的含义,基本义务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概念、内容与特点。
熟悉:公民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和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宪法文本和相关法律规定分析有关的宪法案例、宪法事例或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
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概念
基本权利效力
基本权利限制界限
基本权利与人权2004年修宪载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意义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主要特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六项政治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生命权 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 劳动权 休息权 获得物质帮助权)
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的权利 文化权利和自由)
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法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基本义务的概念与特点
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基本义务)
第五章 国家机构
基本要求:
了解: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国家机构特征,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与划分。
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不同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职权、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职权和基本制度,审判中的宪法原则,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领导体制和职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相互关系。
熟悉: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宪法地位,并能够结合宪法文本分析有关的宪法案例、宪法事例或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国家机构的概念和分类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责任制原则 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精简和效率原则)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的性质和地位 全国人大的组成和任期 全国人大的职权全国人大的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
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和地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和任期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与工作程序)
全国人大各委员会(常设性委员会 临时性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的权利代表的义务)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家主席的性质和地位
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国家主席的产生 国家主席的任期)
国家主席的职权 国家主席职位的补缺
第四节 国务院
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国务院的组成 国务院的任期)
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总理负责制 会议制度)
国务院的职权
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各部、各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 各部、各委员会的领导体制 各部、各委员会的职权)
审计机关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和任期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
第六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大的性质和地位 地方各级人大的组成和任期 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 地方各级人大的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 专门委员会和调查委员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地位、组成和任期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代表的权利 代表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任期和领导体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第七节 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的组织与制度(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 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 人民法院的职权)
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与制度(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 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 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的关系法
第六章 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
基本要求:
了解:宪法实施的特征与意义,宪法修改,宪法解释。
理解:宪法修改的程序,宪法实施保障的内容,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
熟悉:宪法解释的原则和方法,宪法修改的程序,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并运用宪法文本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分析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宪法问题或相关的宪法事例。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宪法实施概述
宪法实施的概念(宪法实施的含义 宪法的执行和宪法的适用 宪法的遵守)
宪法实施的主要特点(广泛性和综合性 最高性和原则性 直接性和间接性)
第二节 宪法的修改
宪法修改的含义
宪法修改的方式(全面修改 部分修改)
宪法修改的程序(提案 先决投票起草和公布 通过公布)
第三节 宪法的解释
宪法解释的机关
宪法解释的原则
宪法解释的方法
宪法解释的程序
第四节 宪法实施的保障
宪法实施保障的内容(保障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 保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行为的合宪性)
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司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 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 专门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
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事先审查和事后审查 附带性审查和宪法控诉)
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体制
附录:法律法规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1988年4月1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1993年3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2004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反分裂国家法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4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0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公布 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 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第一次修正 根据l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根据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法/律教/育网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1989年10月3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1989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0号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14号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第一次修正 根据l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0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6号公布 自1997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1993年3月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公布 自1999年l2月20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98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公布 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6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3号公布 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2014年司考大纲变化总结
根据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理论法学的内容进行部分调整。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根据总书记关于“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相关内容,并在“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中,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作为一个重要考点予以增加。通过这些调整,进一步丰富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突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国家法治建设中的统领地位和指导作用。
民法。大纲和教材根据《商标法》的最新法律修改成果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并增加“注册商标的无效宣告”、“商标权的限制”、“驰名商标的宣传”三个新考点。
刑法。大纲和教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最新司法解释精神,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
民事诉讼法部分增加“庭前调解”作为新考点
刑事诉讼法。大纲和教材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的最新司法解释精神做了修订。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大纲和教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适用质证程序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规定》的最新司法解释精神做了修订。
商法。大纲和教材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最新法律修改成果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
改。
经济法。大纲和教材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最新法律法规修改成果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并增加“消费者权益的社会保护”作为一个新考点。
国际私法。大纲和教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据国际公约和双边司法协助条约办理民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和调查取证司法协助请求的规定》的最新司法解释精神做了修订。
国际法部分增加“群岛水域和国际海峡”作为新考点。
在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部分增加“检察官的等级”作为新考点。
针对大纲教材的变化对2014年考生的复习备考存在的影响及应该注意问题,张能宝老师给予详细解答。
首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的修改对考试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发表了一系统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这些新要求和重要讲话精神对进一步丰富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更好实现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大纲和教材在这方面的内容修改,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必将在今年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考察中得到体现,希望大家多加关注。
其次,大纲纳入的最新司法解释对考试的影响。最新司法解释一直是司法考试的热点,前几年甚至出现过根据司法解释出大的论述题的情形。去年5月,在大纲发布访谈中提到的司法解释,比如刑事诉讼法解释、买卖合同解释等,在考试中均有较大力度的考察。相比去年,今年大纲和教材纳入的最新司法解释数量要少一些,但仍然比较重要。特别是国际私法、刑法、行政法方面的重要解释,需要认真学习把握。
第三,公司法修改对考试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励社会投资热情,鼓励创新创业,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3年12月28日对公司法进行了重大修改。突出表现在:
1、改法定资本制为授权资本制。对于公司注册资本额,修订后公司法不再硬性要求,而交由公司章程规定。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
2、改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将认缴出资额、出资期限等交由公司章程规定;
3、修改货币出资与非货币出资的比例限制。取消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的限制;
4、简化登记事项和登记文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额、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公司法分数占据着商法的半壁江山,上述重大修改内容都是2014年公司法考察的热点,希望大家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