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司考大纲经济法部分复习提示

时间:2019-05-14 01:2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司考大纲经济法部分复习提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司考大纲经济法部分复习提示》。

第一篇:2013年司考大纲经济法部分复习提示

2013年司考大纲经济法部分复习提示

【新增考点】 2013年司考大纲经济法部分新增考点:第五章第二节:新增“劳务派遣岗位”。

【新修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2002年9月7日国务院令第362号公布,根据2012年11月9日国务院令第628号修改);

第64条修改为:税务机关执行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的规定,扣押、查封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参照同类商品的市场价、出厂价或者评估价估算。

税务机关按照前款方法确定应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价值时,还应当包括滞纳金和拍卖、变卖所发生的费用。

第65条修改为:对价值超过应纳税额且不可分割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税务机关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担保人无其他可供强制执行的财产的情况下,可以整体扣押、查封、拍卖。

第69条修改为:税务机关将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变价抵缴税款时,应当交由依法成立的拍卖机构拍卖;无法委托拍卖或者不适于拍卖的,可以交由当地商业企业代为销售,也可以责令纳税人限期处理;无法委托商业企业销售,纳税人也无法处理的,可以由税务机关变价处理,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商品,应当交由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

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罚款以及拍卖、变卖等费用后,剩余部分应当在3日内退还被执行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根据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修正);第57条修改为: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第63条修改为: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第66条修改为: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第92条修改为: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对劳务派遣单位,吊销其劳务派遣业务经营许可证。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锋芒初试】:

(1)关于劳务派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务派遣单位的注册资本不能少于50万。

B、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未经许可的,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C、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

D、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期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

答:BCD。劳务派遣单位的注册资本不能少于200万。参见上述修改法条。

【备考提示】:

1、通过研究对经济法部分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考试重点突出但比较分散(2)题目紧扣法条理论性不强(3)大纲新增内容必考,需考生格外关注

2、从整体上讲考生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重点内容重点复习(2)认真研究真题把握重点。

3、《反垄断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及适用除外规定,垄断行为的种类及认定,实施机构,垄断协议的禁止,垄断协议的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经营者集中的情形、申报、审查程序,行政垄断行为,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反垄断法实施机构。

4、《反不正当竞争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含义及认定标准,经营者的赔偿责任,虚假宣传的责任,政府主管部门违法责任,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经营者责任的承担(需要考生注意生产者、销售者、运输商、仓储者之间责任分配和最终责任承担问题),“三包”问题的法律规定,欺诈行为的惩罚性规定

6、《产品质量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及适用除外规定,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产品的瑕疵责任(注意销售者的先行负责及赔偿义务和追偿权,生产者的产品缺陷责任,销售者产品缺陷责任,产品缺陷责任的承担,第三人责任,追回责任以及惩罚性赔偿。

7、《食品安全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的实施主体、对象、内容等,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相关部门、代言人(名人代言问题食品要负连带

责任)的责任,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处罚的种类,职业限制,赔偿责任,民事赔偿优先原则,食品添加剂实施许可制度。

8、《商业银行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的设立审批,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的法定最低限额,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及其法律地位,商业银行贷款规则,商业银行的接管及其期限,商业银行的破产(破产的原因、清算组的组成、破产财产的分配)。

9、《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适用范围,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监督管理措施(现场检查,责令披露重大事项,接管、促成机构重组或撤销)。

10、《企业所得税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及税率,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项目。

11《个人所得税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免纳个人所得税的所得项目以及减征个人所得税的所得项目等

12、《税收征收管理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纳税申报,税收保全措施(适用对象、适用条件及适用措施),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13、《审计法》需考生 了解以下知识点: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审计事项,审计机关的权限,审计程序。

14、《社会保险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15、《劳动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终止、用人单位的经济补偿、集体合同、劳务派遣制度、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与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发包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的连带赔偿责任。),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加班加点的工资支付),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认定、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及其关系、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调解协议、可申请支付令、先予执行的特殊案件)。

16、《土地管理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耕地保护,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确权纠纷解决。

17、《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房地产开发用地(取得方式、划拨的法定情形),房地产开发(《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6条的具体规定),房地产交易(转让、抵押、划拨土地在房地产的转让、抵押和租赁上的限制、商品房的预售制度)。

18、《城乡规划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城乡规划的范围,城乡规划的实施(建设规划许可、建设规划变更、监督检查)。

19、《环境保护法》需考生理解掌握以下知识点: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环境标准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民事责任(注意免责事由),环境纠纷的处理。

第二篇:2013年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大纲部分变化及考点提示

2013年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大纲部分变化及考点提示

新增考点

变更考点 无。1.第二章第三节:“公约的适用范围(适用公约的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的任

意性、中国加入公约时的保留)”变更为“公约的适用范围【适用公约的货

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的任意性、我国对《公约》的保留(保留与撤销)】” ;

2.第六章第二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约束关税制度、数量限制的禁止与例外)、服务贸易总协定【特点、最惠国待遇义务、具体承

诺(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减让表】、争端解决机制(制度特点、争端解决程

序、通过争端解决报告的方式、专家组、上诉机构的职能、争端种类)”变

更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约束关税措施、数量限

制的禁止与例外)、服务贸易总协定【特点、最惠国待遇义务、具体承诺(市

场准入与国民待遇、减让表)】、争端解决制度(制度特点、争端解决程序、通过争端解决报告的方式、专家组、上诉机构的职能、争端类型)”

删除考点 无。

【备考提示】:

1、通过研究对国际经济法部分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考试灵活但基础(2)考点集中,主要集中国际贸易。

2、国际货物买卖。本部分重点掌握公约与《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1)公约的考点集中在《公约》的适用范围,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卖方的担保义务),违约救济与免责等(2)《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变化规定成为考试重点。

3、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货物运输部分的考点集中在提单的法律属性和基本分类,承运人最低限度义务,承运人的免责事项,保函的效力等几个方面。国际货物运输保险部分的考点集中在我国人民保险公司三种基本险别的承保范围和除外责任。“单独海损不赔”是历年考查重中之重。

3、国际贸易支付。(1)对汇票的考查重点是汇票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出票、承兑、拒付、追索等基本过程。(2)对托收的考查重点在托收银行的责任。(3)对信用证的考查集中在信用证的独立原则及其例外。

4对外贸易管理制度。重点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调查程序和措施。

5、世界贸易组织。了解基本原则,内容等基本常识。

6、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其他法律制度。(1)国际投资法重点掌握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在投保主体,保险对象,承保风险范围等方面的特殊性。重点掌握《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承保的险别、合格的投资者、合格的东道国的定义。还有重点掌握解决投资争端的国际中心的管辖权。(2)国际税法主要掌握国家税收管辖权,双重征税与重叠征税的区别及二者各自的解决方法。

第三篇:国际经济法复习大纲

1.国民待遇115在经济活动与民事权利义务等领域,一国给予其境内外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其本国国民所享受的待遇,或说相同与本国国民所享受的待遇。

2.税收抵免137资本输出国允许海外投资者在其本国应纳税款中扣除其已在资本输入国实际缴纳的税款,以解决双重征税问题。

3.税收饶让137资本输出国主动放弃本国对海外投资企业的征税权,只承认投资东道国的征税权。

4.MIGA 147为外国私人投资提供政治风险担保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1988年4月,“MIGA公约”的批准国达29个,其认缴资本总额为53.38%,被宣布生效。其目的鼓励生产性企业在会员国之间,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流动,以补充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其他国际开发金融机构的活动。

224 1958年联合国《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是最全面最重要的普遍性公约。

6.国际商事仲裁210关于国际:以实质性连结因素为判断依据,包括仲裁地点、当事人国籍、住所或居所、法人注册地、公司管理中心所在地等,英国等欧洲国家和中东国家的立法采用该标准;以争议性质作为判断依据,争议涉及到国际商业利益,解决该争议的商事仲裁即为国际商事仲裁,法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以及国际商会采用该标准;混合前两种标准作为判断依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采用该标准,兼采有点,对国际商事仲裁作最广义的解释。关于商事:1985年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第1条第1款注释中解释:“商事”一词应给予广义的解释,以便包括所有具有商业性质的关系的是想,不论这种关系是否为契约关系。我国仲裁法明确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我国也从广义上规定“商事”范围。

7.国际经济法1是调整从事跨国经济交往的自然人、法人、国家或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间经济关系的规范,是国际社会中经济关系和经济组织的国际法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是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法的部门。

8.委付62当保险标的出现推定全损时,被保险人可以选择按部分损失求偿或按全部损失求偿,若选择后者,则被保险人应将保险标的物的所有权转让给保险人,而由保险人支付全部的保险金额,这种方法被称为委付。

9.托收66是卖方以买方为付款人开立汇票,委托银行代向买方收取货款的一种结算方式。

10.倾销107Dumping指一项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该产品在出口国的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正常价值)的行为。

1.最惠国待遇114一国(给惠国)在经济贸易关系中给予另一国(受惠国)及其国民的优惠待遇不低于现在或将来它给予任何第三国及其国民的待遇。

2.银行信用证69Letter of Credit L/G银行根据买方的请求开给卖方的一种保证有条件承担支付货款责任的书面凭证。在信用证内,银行授权卖方在符合信用证所规定的条件下,以该行或其指定的银行为付款人,开具不得超出规定金额的汇票,并随附信用证规定的装运单据,按时在指定地点收取货物。

3.倾销幅度109反倾销裁决中,终裁后征收反倾销税,税额为倾销商品正常价值与倾销价格之差,即倾销幅度。

1、提单48Bill of Lading 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管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凭以交货的单据。

2、TRIPS 84《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al Property Rights)

3、海外投资保险制度138指资本输出国政府对本国海外投资者在国外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提供保证或保险,投资者向本国投资保险机构申请保险后,若承保的政治风险发生,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失,则由国内保险机构补偿其损失,承保人在向投保人支付保险金后获得代位求偿权,向东道国索赔的制度。

4、ICSID 145《华盛顿公约》规定,“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在华盛顿组建成立,作为负责组织处理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的专门仲裁机构。

四、简答题:8分*2=16分

1.WTO体制的基本原则有什么?114

(1)最惠国待遇原则,指一国(给惠国)在经济贸易关系中给予另一国(受惠国)及其国民的优惠待遇不低于现在或将来它给予任何第三国及其国民的待遇。具有多边化、无条件与制度化的特点。

(2)国民待遇原则,在经济活动与民事权利义务等领域,一国给予其境内外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其本国国民所享受的待遇,或说相同与本国国民所享受的待遇。防止缔约方政府在根据总协定规定削减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后,又采取增加国内税费或其他国内措施的方法来抵消其承担的义务,达到对本国产品提供保护的目的。

最惠国待遇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外国产品之间的关系,强调一国在入境和清关过程中要对所有外国产品一视同仁,保证总协定所有缔约方享受相同的待遇;国民待遇处理进口的外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之间的关系;要求在外国产品入境后,应与本国产品同等对待,保证原产自协定其他缔约方的产品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产品平等的待遇。

(3)非歧视原则、互惠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4)市场准入原则:一成员方允许另一成员方的货物、劳务与资本参与本国市场的程度。

(5)关税减让原则:各成员方在世贸组织的支持下,通过多边谈判,互相让步,承担减低关税的义务。

(6)公平贸易原则:各成员方和出口经营者都不应采取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国际贸易竞争或扭曲国际贸易竞争。

(7)贸易透明度原则:成员方正式实施的有关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法令及条例,以及成员方政府或政府机构与另一成员方政府或政府机构签订的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现行协定,都必须公布。

2.提单的概念及作用是什么?48

提单(Bill of Lading)是一种应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管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凭以交货的单据。主要适用于散杂货定期班轮运输,航次租船。作用:提单是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订有海上运输合同的凭证;是承运人收到托运人交付承运货物的收据;是货物所有权的凭证。

3.国际经济法的特征是什么?3

①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包括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自然人、法人,还包括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

②调整对象的特定性:其调整的特定的社会关系是国际经济关系。

③法律规范构成的多重性:构成国际经济法规范不局限于某些特定的法律规范。

④调整方法的综合性:国际经济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具有边缘性、综合性,在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过程中,公法规范、私法规范,实体性规范、程序性规范、冲突性规范,国内规范和国际规范等不同性质、不同渊源的法律规范,彼此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共同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由此决定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方法是综合的,包括直接调整方法、程序性的调整方法、间接调整方法。

4.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概念和类型如何?213-214

仲裁协议就是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前合同中载明或在争议发生后以任何书面形式达成的将该争议交付仲裁的一种协议。类型:仲裁条款: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国际商事合同时,包括在合同中的表示愿意将履行该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交付仲裁的专门条款,该仲裁协议是针对将来发生的争议订立的。

仲裁协议书:是在双方争议发生后就争议解决方式达成的仲裁协议,是独立于交易合同的一项专门协议,为现存争议订立,显然具有事后性。

能证明双方愿意将争议交付仲裁的共同意思表示如信函、备忘录、电子邮件和传真以及接受仲裁管辖的书面表示等形式也被认为构成仲裁协议。

5.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是什么?2122

国际商事仲裁具有一般国内仲裁的特点的同时,又有不同于国内仲裁的特点,概括地表现在其国际性上:

①仲裁机构都是聘请不同国家的法律和业务专家任仲裁员,而且且同一案件中通常是由不同国籍的仲裁员组成仲裁庭。②当事人可以在众多仲裁机构中选择一个组成仲裁庭,③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规则选择仲裁地点,即可以选择一个非仲裁机构所在地作为仲裁地。

④当事人可以在仲裁协议中规定选择适用的仲裁程序,即选择该仲裁机构之外常设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

⑤仲裁裁决可以根据国际公约在国外得到承认和执行,1958年的《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纽约公约》)现已有100多个成员国,使仲裁裁决不致因相关国家拒绝执行变成一纸空文。

6.WTO体制内法律规则体系如何?11

3(二)

由WTO协定的正文及其统领的四个附件两大部分规则组成。正文有16个条款,规定WTO的宗旨、调整范围、职能、组织机构、法律地位、决策程序、成员资格及其WTO协定与WTO体制内其他协定的接受、生效、保留和修正等内容。附件1《货物贸易多边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附件2《关于争端处理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书》。

附件3《贸易政策审查机制》。

附件4《复边贸易协定》构成WTO体制的仅有例外,允许WTO成员方选择决定是否接受。

1.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13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从事跨国经济交往的自然人、法人、国家或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间经济关系的规范,是国际社会中经济关系和经济组织的国际法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是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法的部门。

特征:①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包括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自然人、法人,还包括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

②调整对象的特定性:其调整的特定的社会关系是国际经济关系。

③法律规范构成的多重性:构成国际经济法规范不局限于某些特定的法律规范。

④调整方法的综合性:国际经济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具有边缘性、综合性,在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过程中,公法规范、私法规范,实体性规范、程序性规范、冲突性规范,国内规范和国际规范等不同性质、不同渊源的法律规范,彼此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共同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由此决定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方法是综合的,包括直接调整方法、程序性的调整方法、间接调整方法。

2.反倾销的调查程序包括哪些阶段?109

指一国反倾销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内受到倾销损害的相关产业的起诉,对被控倾销的产品进行立案调查的过程。① 反倾销申请:利害关系人即自然人、法人或行业协会以书面方式向有管辖权的机构提出。

② 反倾销立案:有关机构如受理则予以公布

③ 反倾销调查:在一定期限内以书面方式或其他形式调查,以确定出口商品的正常价值、倾销幅度、损害程度等 ④ 反倾销应诉:出口方提供书面申诉材料,进行抗辩

⑤ 反倾销裁决:包括初裁与终裁。初裁后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终裁后征收反倾销税,税额为倾销商品正常价值与倾销

价格之差,即倾销幅度。

3.各国对外国投资的管制措施有哪些?130

包括规定外资进入的条件和对外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两个方面:

① 外国投资项目的审批:资本输入国政府依据一定的程序、标准,对进入本国的外国投资进行审查、评价,并金额定

是否给予许可的一种制度。

② 投资范围和出资比例的限制:明确规定外国投资的范围,并以一定的出资比例规定来决定外国投资的参与程度。投

资范围是允许外国投资的行业领域。受限制的行业领域通常是一些战略性或敏感性较强的国防安全部门、支配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作部门以及需要重点保护的民族工业。

③ 经营管理权和雇佣职工的限制:如美国设立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通过专门法律规定外国公司、合资公司必须提供

投资状况报告、经营、季度等报告、资料,以便审查、监督和间接控制外资企业的经营活动。发展中国家通常要求外国投资企业尽可能雇佣当地职工,限制雇佣外国人。

④ 对投资期限的限制:如越南的外国投资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期限不超过20年,但必要时可以延长。我国

外资法限制较少,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可自行约定经营期限,约定的经营期限届满后,经合营或合作各方同意,可申请延长;外商独资企业的经营期限则由投资人在开办前自行申请,期满后也可依法申请延长。

⑤ 对外国投资“本地化”要求:主要体现在外资企业的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方面。我国外资法规定,外资企业采

购物资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尽先在中国购买。产品销售,鼓励外国投资企业产品外销,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允许内销或者以内销为主。

4.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210212

关于国际:以实质性连结因素为判断依据,包括仲裁地点、当事人国籍、住所或居所、法人注册地、公司管理中心所在地等,英国等欧洲国家和中东国家的立法采用该标准;以争议性质作为判断依据,争议涉及到国际商业利益,解决该争议的商事仲裁即为国际商事仲裁,法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以及国际商会采用该标准;混合前两种标准作为判断依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采用该标准,兼采有点,对国际商事仲裁作最广义的解释。关于商事:1985年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第1条第1款注释中解释:“商事”一词应给予广义的解释,以便包括所有具有商业性质的关系的是想,不论这种关系是否为契约关系。我国仲裁法明确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我国也从广义上规定“商事”范围。

①仲裁机构都是聘请不同国家的法律和业务专家任仲裁员,而且且同一案件中通常是由不同国籍的仲裁员组成仲裁庭。②当事人可以在众多仲裁机构中选择一个组成仲裁庭,③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规则选择仲裁地点,即可以选择一个非仲裁机构所在地作为仲裁地。

④当事人可以在仲裁协议中规定选择适用的仲裁程序,即选择该仲裁机构之外常设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

⑤仲裁裁决可以根据国际公约在国外得到承认和执行,1958年的《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纽约公约》)现已有100多个成员国,使仲裁裁决不致因相关国家拒绝执行变成一纸空文。

1、简述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一般程序。70

①进口方按照合同规定向当地银行提出申请,填写申请书,并提供若干押金或其他担保,要求银行(开证行)向出口方开出信用证。

②开证行将信用证寄给出口方所在地的分行或代理银行(通知行)。

③通知行将信用证转递出口方(受益人)。

④出口方经审查信用正认可后,即可按规定条件装货。出口方发货后,备妥信用证规定的货运单据,开具汇票,在信用证有效期前送当地银行议付。

⑤议付行经与信用证核对,确认汇票与单据符合信用证规定后,按汇票所开金额,扣除若干利息或手续费,将垫款付给出口方。

⑥议付行将汇票、货运单据等寄开证行(或其指定的付款行)索偿。

⑦开证行经审核单据无误后,付款给议付行。

⑧开征行在办理转账或汇款给议付行的同时,通知进口方付款,赎回单据。

⑨进口方付款并取得货运单据后,凭以提货。

2、简答国际许可协议的定义和分类。77-78

国际许可协议,又称作国际许可合同,指技术出让方将技术使用权在一定条件下跨越国境地让渡给技术受让方,而由受让方支付使用费的合同。按受让方在特定区域内取得的使用权限划分,可分为:

①独占许可协议(Exclusive License Contract)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在合同确定的区域,被许可方对合同项下的技术享有独占或垄断权,许可方或其子公司不得在该区域内使用该技术,也不得将该技术许可给该区域内的第三人。

②排他许可协议/独家或全权许可(Sole Licensing Agreement)在指定区域内,除被许可方外,没有其他的被许可方,但许可方或其子公司可以在该区域内使用该技术。

③普通许可协议/非独占许可协议(Simple or Nonexclsive Licensing Agreement)普通许可仅构成技术使用的授权,许可方或任何其他被许可方都可以在该区域内使用该技术。一般含有最惠受让方条款:同一区域内,被许可方享有的条件不低于以后的被许可方享有的条件。

3、简答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107-108

征收反倾销税只是对部分倾销行为采取的措施,而非针对所有倾销行为。其条件为有倾销的事实存在,并且倾销行为已对进口国的某项工业造成了严重损害或存在在严重损害的威胁。

(1)倾销的认定:一国出口商在另一国市场上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①相同商品或类似商品在出口国的国内价格;②相同产品或类似产品在第三国的价格;③推定价格/构成价格或规定价格:指以相同产品在出口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费用以及利润所形成的价格;④替代价格: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商品正常价格,往往选择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相似的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以替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国内价或向第三国的出口价格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商品的正常价值。

(2)严重损害的认定:指对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造成的严重损害:①进口数量:进口数量大,损害程度加深;②对进口国相同商品价格的影响:进口国国内相同产品的价格因该商品进口而大幅度削减或妨碍了进口国相同商品价格的合理提高;③对进口国国相同产品工业来讲,如使其产量、生产能力、就业、工资、利润等方面造成大幅度减低,构成严重损害。

(3)因果关系:严重损害必须是由商品倾销造成,如不是由商品倾销引起,则不能采取反倾销措施。

五、论述题:15分

1、论国家经济主权原则16

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即国家经济主权。依照《各国经济权利义务宪章》,国家经济主权指国家在经济上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利,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主权,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并得自由行使此项主权。具体包括:

(1)国家对其自然资源拥有永久主权。自然资源是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核心内容。任何国家不得阻碍资源国自由行使这一权利。还包括应当尽一切努力,通过对自然资源行使主权来结束一切形式的外国占领、种族歧视、种族隔绝和新旧殖民主义的外国统治和剥削;尽一切努力挫败妄图阻止自由和有效地行使每个国家对自己的自然资源享有充分的和永久主权的权利的尝试。

(2)国家有权对其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国家对其境内的一切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主权,有权按照其法律和规章并依照本国的目标和优先顺序,对其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投资加以管理和行使权力。任何国家不得被迫给予优惠待遇。有权采取措施保证跨国公司的活动遵守其法律规章和条例及符合国家经济社会政策。跨国公司不得干涉所在国内政。

(3)国家有权将外国财产收归国有或征用。有权把外国资产收归国有、征用或转移其所有权。同时应当考虑本国有关的法律、条例和本国认为有关的一切请抗,给予适当的补偿。因赔偿问题引起的任何争议均由实行国有化国家的法院依照其国内法加以解决,除非有关各国自由和互相同意根据各国主权平等原则并依照自由选择方法的原则寻求其他和平解决方法。

第四篇:司考复习(范文模版)

思考复习

民法:李仁玉,众合刑法:柏浪涛《指南针刑法讲义》,乐毅 民诉:杨秀清、郭翔、韩友谊

刑诉:杨雄、陈少文

经济法:张海峡的票据法,史越 三国法:杨帆、杨秀清

理论法:何滨的讲义

行政法:魏建新

法治理念:学法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观题:杜洪波《最后三页纸》

第五篇:2010司考大纲--宪法学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宪法学

说明:红色字体为新增内容,紫色字体为调整内容,绿色字体为删除内容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基本要求:

了解:宪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宪法产生的条件,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正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作用,宪法渊源,宪法结构,宪法效力,宪法规范,宪政的含义与特征。

理解: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及其在我国宪法上的具体表现法/律教育/网整理。

熟悉: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改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并能够结合宪法文本的相关规定分析和评价有关宪法现象、宪法事例或宪法问题。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

宪法的含义

宪法的基本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宪法的分类

第二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

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 

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现行宪法的修改)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 法治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

第四节 宪法的作用 

宪法的一般功能

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立法 执法 司法 守法)

第五节 宪法的渊源与宪法典的结构

宪法的渊源(宪法典 宪法性法律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 国际条约)

宪法典的结构(序言的效力 正文 附则)

第六节 宪法规范 

宪法规范的概念

 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根本性 最高权威性 原则性 纲领性 相对稳定性)

 宪法规范的分类(确认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 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 程序性规范)

第七节 宪法效力 

宪法效力的概念

宪法效力的表现

宪法与条约关系

第二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上)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的内容。

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我国宪法关于文化制度的规定。

熟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文化制度的一般原理,并能够具体运用。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与性质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三资”企业)]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私有财产

第三节 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

文化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我国宪法关于基本文化制度的规定 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规定

第三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下)

基本要求:

了解:政权组织形式的含义与分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含义与特征,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含义和特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直接和间接选举的组织与程序,我国的行政区划,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的概念与特征,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

熟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与作用、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任务并能够结合《宪法》、《选举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分析有关的宪法案例、宪法事例或法条法/律教/育网整理。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选举制度 

选举制度的概念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秘密投票原则)

我国选举的组织与程序(选举的组织 划分选区和选民登记 候选人制度 投票选举 对代表的罢免和补选)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对破坏选举的制裁)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 

国家结构形式概念

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第五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和特点

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

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特别行政区政府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予以保留的原有法律 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法律)

第六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和特点

村民委员会 

居民委员会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基本要求:

了解:公民与国籍的含义,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一般原理,人权与公民权的含义,基本义务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概念、内容与特点。

熟悉:公民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和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宪法文本和相关法律规定分析有关的宪法案例、宪法事例或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 

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概念

基本权利效力

基本权利限制界限

基本权利与人权2004年修宪载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意义

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主要特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六项政治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生命权 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 劳动权 休息权 获得物质帮助权)

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的权利 文化权利和自由)

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法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

基本义务的概念与特点

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基本义务)

第五章 国家机构

基本要求:

了解: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国家机构特征,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与划分。

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不同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职权、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职权和基本制度,审判中的宪法原则,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领导体制和职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相互关系。

熟悉: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宪法地位,并能够结合宪法文本分析有关的宪法案例、宪法事例或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

国家机构的概念和分类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责任制原则 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精简和效率原则)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的性质和地位 全国人大的组成和任期 全国人大的职权全国人大的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

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和地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和任期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与工作程序)

全国人大各委员会(常设性委员会 临时性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的权利代表的义务)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国家主席的性质和地位 

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国家主席的产生 国家主席的任期)

国家主席的职权 国家主席职位的补缺

第四节 国务院

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国务院的组成 国务院的任期)

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总理负责制 会议制度)

国务院的职权

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各部、各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 各部、各委员会的领导体制 各部、各委员会的职权)

审计机关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和任期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

第六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大的性质和地位 地方各级人大的组成和任期 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 地方各级人大的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 专门委员会和调查委员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地位、组成和任期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代表的权利 代表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任期和领导体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第七节 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

人民法院的组织与制度(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 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 人民法院的职权)

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与制度(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 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 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的关系法

第六章 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

基本要求:

了解:宪法实施的特征与意义,宪法修改,宪法解释。

理解:宪法修改的程序,宪法实施保障的内容,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

熟悉:宪法解释的原则和方法,宪法修改的程序,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并运用宪法文本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分析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宪法问题或相关的宪法事例。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宪法实施概述 

宪法实施的概念(宪法实施的含义 宪法的执行和宪法的适用 宪法的遵守)

宪法实施的主要特点(广泛性和综合性 最高性和原则性 直接性和间接性)

第二节 宪法的修改 

宪法修改的含义

宪法修改的方式(全面修改 部分修改)

宪法修改的程序(提案 先决投票起草和公布 通过公布)

第三节 宪法的解释 

宪法解释的机关

宪法解释的原则

宪法解释的方法 

宪法解释的程序

第四节 宪法实施的保障

宪法实施保障的内容(保障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 保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行为的合宪性)

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司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 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 专门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

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事先审查和事后审查 附带性审查和宪法控诉)

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体制

附录:法律法规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1988年4月1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1993年3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2004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反分裂国家法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4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0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公布 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 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第一次修正 根据l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根据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法/律教/育网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1989年10月3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1989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0号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14号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第一次修正 根据l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0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6号公布 自1997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1993年3月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公布 自1999年l2月20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98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公布 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6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3号公布 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下载2013年司考大纲经济法部分复习提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司考大纲经济法部分复习提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司法考试大纲国际法部分备考提示

    2013年司法考试大纲国际法部分备考提示【新增考点】1. 第七章基本要求“了解”中新增了:“当代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各项方法的性质和特点”。【变更考点】1.第一章第一节:“国......

    经济法复习

    【考题·单选题】(2011年)孙某与甲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月工资1200元(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为800元)。期满终止合同时,甲公司未向孙某提出以不低于原工资标准续订劳动合同意......

    经济法复习材料整理

    经济法复习 第四章 2、3节:设立条件,组织机构,股权转让,债券发行,利润分配顺序 第五章 2、3节:判断设立条件,合伙企业与第三人关系,入伙与退伙。 第七章 合营企业的资本制度,股份有......

    经济法复习

    1、经济法形成的一般原因和规律 1、经济法的产生必须以发达的商品经济为条件 2、经济法的产生只能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 3、经济法是国家自觉发挥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职能并......

    经济法复习

    经济法的应考应当以法条为主,在司法考试中涉及法条多而繁杂。对于一些冷门法条建议可以果断放弃,如果在考前一周有时间,在看其他部门法的闲暇时间可以适当看一下。对于庞大的经......

    司考复习经验

    3、分科复习下面我按各科目一一细说。 民法:李健伟《民法六十讲》+录音+王利最后冲刺讲义(要到八九月份才有,出题人弟子)。《民法六十讲》是我唯一推荐的万国的书,用这本书再结......

    司考复习建议

    听课看书做真题三者有效结合 1、看书:适合于复习后印象还可以的学科,主要把握前期复习老师所讲的重点知识上,力求全面准确,知识的掌握要有层次感 2、做题:通过真题的练习来强化知......

    2012司考复习规划

    2012年司考复习规划 第一阶段(预热,整理思路) 时间:1月-3月,其中包括寒假 主要任务:民法和刑法占了司考140分,重者恒重。 这个阶段只看民法和刑法,理清思路,知道考点是什么,一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