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会议发言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建筑节能墙改与供热计量工作,部署安排2011年各项工作任务,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为全面完成2011年建筑节能墙改与供热计量工作目标
任务,下面我就全区建筑节能墙改与供热计量等方面的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一、关于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支持和指导下,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在相关部门及各市县人民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干部职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全面超额完成了 “十一五”和年度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目标工作任务。重点作了以下工作:
(一)建章立制,扎实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建筑节能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截止2010年底,全区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比率为100%,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比率达99.2%,完成目标任务的104.5%。其中五个地级城市竣工验收阶段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为100%,银川市城市规划区内实施65%的节能标准,其他地级城市开展65%节能标准的示范工作。全区新增节能建筑1407.9万平方米,建成抗震节能示范农宅 6800套。“十一五”期间累计新增节能建筑4413万平方米,全区累计已建成节能建筑5299万平方米,占全区既有民用建筑总量13777万平方米的38.47%,新增节能潜力78万吨标准煤/年,累计用于新建建筑节能的增量投资约53亿元。
二是完善政策,强化监管,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力大幅提升。出台了《**民用建筑节能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第22号政府令),印发了《**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管理办法》、《**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标志着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健全;发挥图审、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关口作用,建立完善建筑节能从设计审查到竣工验收备案全过程闭合监管体系,标志着闭合监管机制形成;建立建筑节能墙改责任考核制度,与五个地级市和18个县(市)建设主管部门签订建筑节能墙改目标考核责任书,组织对全区各市县建筑节能墙改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做到年初建账、年中查帐、年底交账,切实将建筑节能墙改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位,标志着建筑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基本建立;强化建筑节能和新墙材应用质量监管,组织建筑节能墙改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建筑节能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规范建筑节能工程各实施主体的质量行为,全面提升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力,标志全区监督检查成为常态。
三是启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率先实现我区绿色建筑零的突破。印发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代自治区人民政府编制完成《**绿色建筑“十二五”专项规划》(报批稿),编制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技术标准及政策汇编》,成立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联合举办全区绿色建筑培训班,我区13位专家荣获国家绿色建筑评审专家资格证书。“中房—东城人家(一期)工程”经专家评审、我厅审核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备案,被授予**首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二星级称号。标志着我区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已经形成。
四是攻坚克难,全面完成我区“十一五”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任务。按照《关于加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厅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分三批下达了全区2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及配套资金,在各市县的共同努力下,“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208万平方米,占改造任务的104%,2010年完成改造任务58万平方米,银川市改造任务量大,完成效果好,质量高,速度快;**县做到应改尽改,完成改造面积51平方米,改造面积占全县既有建筑总量的95%以上。改造过程领导重视,宣传到位,改造效果好,群众满意,由动员住户改到住户要求改。通过改造节约了供热成本和住户采暖费,提高了供热效率和热费收缴率。
五
是积极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提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起草印发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制定《**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工作方案》,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民用建筑能耗调查统计工作,固原、**等市县已完成建筑节能及能
耗信息统计调查。
(二)抢抓机遇,创新工作,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稳步推进。
一是建立健全政策环境。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若干意见》(宁政发[2009]75号)文件精神,由我厅代拟,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发布了《**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10-2020)》,制定印发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管理办法》,编制发布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和产品目录》。二是实行强制配建机制。从2010年1月1日起,在五个设区市城区12层以下住宅、宾馆、公寓、宿舍等有热水需求、具备应用条件的民用建筑统一配建太阳能热水系统,并实现太阳能建筑应用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全面推动我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规模应用。截止2010年底,我区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达330万平方米。三是示范市县、示范项目重点推进。我区中卫农村光伏屋顶发电项目、“惠农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列为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银川市、海原县被住房和城乡建部、财政部确定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四是自治区财政支持力度加大。2010年自治区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划拨6000万元,支持我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年内两厅联合组织了两批区内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对银川一中、**中学、**高级中学、彭阳县城太阳能路灯、**学校和医院等8个列入第一批示范工程的项目给予3105万元的资金补助,同时对两个列入国家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分别给予600万**500万元的奖励,有效推动我区建设领域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的健康发展。
(三)以节能、节地节材、利废为导向,大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应用。
一是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技术、产品、工艺和设备。支持新墙材企业重点研发节能自保温或复合保温的煤矸石烧结制品,形成与结构同寿命自保温或复合节能保温新墙材体系。成立课题组,对“煤矸石页岩自保温砌块”、CL新型节能抗震结构体系、HS系列建筑节能结构体系和JT砖自保温结构体系进行专题研究,并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在示范工程基础上,编制发布地方标准,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应用,切实做好节能抗震新型墙材和结构体系推广应用的项目筹备。**中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制的煤矸石页岩烧结自保温砌块,已形成20万m3产能,在石嘴山市汉唐庭院住宅小区进行试点应用;**奥伯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和**东方建材厂研制的(复合保温)烧结多孔砖,已形成250万块标砖产能,已在贺兰县宝庆花园住宅小区试点应用。
二是支持建材企业更新改造和技术升级。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本地粉煤灰、硫石膏、工业废渣等,发展符合建筑节能轻质高强的复合墙板和蒸养制品以及南部山区高孔洞率、高质量的粘土类墙材制品。2010年改造和新上砖、砌块、板材3种类型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线8条。节能保温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已经逐步走上自动化,新型墙材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我区符合建筑节能轻质高强的复合墙板、复合节能保温砌块以及烧结蒸养制品等各类新型墙体材料规格齐全,能够满足各种结构体系民用建筑工程应用。
三是完善制度,培育新型节能建筑体系,加**型墙材规模化推广应用。制定印发《**回族自治区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宁建(科)发[2010]第35号)、《关于发布**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产品目录的通知》(宁建发[2010]第9号),成立“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委员会”,建立我区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评审专家库,完善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技术支撑体系。经组织评审,将ASA外墙复合保温板等11个项目列入新型墙体材料示范项目,将**市阳光骄子C、D区二期等3个工程列入新型墙体材料示范工程。举办石嘴山市汉唐庭院“煤矸石页岩烧结自保温砌块节能体系”应用现场观摩会,通过示范观摩,引领和带动优质节能自保温结构体系的新型墙材的生产和应用。
四是新墙材应用成效显著。截止2010年底:新墙材产量达到19.2亿块标砖,完成目标任务的106.7%;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比例达到64%,完成目标任务的107%;节约标煤11.9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08%;利用工业废物230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06%,减少CO2排放29.7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35%。“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新墙材产量75.82亿块标砖,节约土地12510.9亩,节约标煤49.2万吨,利用工业废物860万吨,减少CO2排放104.3万吨。
(四)扎实推进城镇供热计量改革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加大供热计量改革推进力度。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意见》(宁政办发[2010]47号文件),同时会同自治区物价局印发了《关于实施供热计量收费的指导意见》(宁建城发[2010]16号文件),明确了供热计量改革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回族自治区城市供热条例》(草案)已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人大审议。2010年10月-11月,自治区政府督查室联合我厅对五个地级市供热计量改革工作进行了督查。2010年底,结合“明珠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竞赛活动考核验收,对全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项考核。通过督促考核,各地供热计量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积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组织供热计量培训,召开供热计量产品推介会,落实开发商和供热企业主体责任,供热计量装置安装面积大幅度增加,为全区开展供热计量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是新建建筑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设施。从2010年1月1日起,竣工验收的新建建筑必须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设施和室内调控装置。截止2010年底,新建建筑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装置面积达508.73万平方米,银川市还对2007年10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竣工的307.75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和5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安装了供热计量装置。
三是积极落实供热计量收费政策。银川市率先制定出台了两部制供热计量价格并制定了具体的计量收费办法,从2010年采暖季开始,对具备供热计量收费条件的建筑全部实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全部实施供热计量收费,并认真做好计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制定和完善我区供热计量收费政策提供数据和支持。石嘴山市、**市、固原市、中卫市、**县等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正在制定或报批。
2010年是建设领域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收官之年,一年来,我们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求真务实,奋力拼搏,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城乡建设事业快速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在此,我代表住房城乡建设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的自治区财政厅、经信委、发改、物价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向建设系统支持和帮助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的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回顾2010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建筑节能和墙材机构尚需完善。部分市县未设立独立的建筑节能墙改工作机构,有的虽然设立机构,但工作人员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尚不能满足建筑节能和新型墙材管理工作需要;二是部分市、县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和返还政策执行不力,墙改基金的收缴率、使用率不高,墙材基金用于支持建筑节能的机制尚未健全,墙改专项基金的调节功能和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三是对供热计量改革紧迫性的认识不到位,供热计量改革步伐较慢,节能建筑即不节能也不节费的“怪圈”,未能突破,制约和影响着5000余万平方米节能建筑潜在节能量的考核和显现:一边是用户开窗散热,以便是供热企业容量有限、增容缺钱,末端用户暖气不热收费困难;四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资金缺口较大,激励政策不配套,市场机制还未形成,投融资渠道不畅;五是节能保温技术和材料体系单一,目前还是以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为主,存在防火和耐候性隐患。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在2011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指导思想: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将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住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以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提升能力建设为为突破口,以完善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为手段,以改善建筑功能、提升建筑品质、调整建筑用能结构和方式的转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目标。强化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力,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大供热计量改革力度,大力推进新型墙材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全面实现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为全区建设事业跨越式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11年底:全区县级以上城市(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为96%以上;银川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建筑执行节能65%标准的比率为95%以上;石嘴山市、**市、中卫市三个地级市规划区内开展建筑节能65%标准的示范试点建设,启动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完成178万平方米非节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具备供热计量收费条件的民用建筑全部实施按用热量计量收费;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200万平方米;全区新型墙材的生产能力达到18.5亿块标砖,新型墙体材料在城区建筑应用比例达到62%以上;启动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全年建筑节能及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实现节能23万吨标准煤,节约土地3052.8亩,节约标煤11.47万吨,利用工业废物220万吨,减少CO2排放57.5万吨;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装置应装尽装,供热计量收费五个地级城市全覆盖。
到2015年:全区县级以上城市(镇)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阶段执行节能50%标准的比率为100%;五个地级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建筑执行节能65%标准的比率为100%。其中银川市2011年执行65%的节能标准;2013年,石嘴山、**市和中卫市执行65%的节能标准;2015年,固原市执行65%的节能标准。各县城镇规划区(城关镇)范围内进行节能65%标准示范试点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节能75%的试点示范工作;争取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安排的非节能适宜改造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任务,完成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及既有居住节能建筑的供热计量改造;完成区、市两级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全区新型墙材的生产能力达到31.5亿标块,新型墙体材料在城区建筑应用比例达到70%以上,全面完成县级规划区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进山区乡镇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稳步推进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在自来水普及的农村,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供应和太阳房技术。
(三)强化监管,落实责任,全面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严把“三个关口”:设计图审关,竣工验收备案关,工程交付使用关;落实 “三项制度”:节能监督检查制度,能耗信息公示制度,节能专项验收备案制度。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及所属质量监督、节能墙改、图纸审查机构,要强化监管,切实履职,严格落实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执行,确保全区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到位率96%,五个设区市100%达标。
(四)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认真总结评估“十一五”期间我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主要经验,完成 “十一五”2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国家验收。各地要尽早安排布置“十二五”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力争2011年内完成178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争取1-2个市县列入国家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重点市县。大力推进既有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造,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政府办公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并实行计量收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2007年10月1日以后竣工验收的工程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建设单位负责补装供热计量和室内温度调控设施。
(五)加大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力度,五个设区市年内供热计量收费全覆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四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实施意见》,按照“政府主导、热企实施、社会监督”的原则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限时出台热计量收费政策。我厅会同物价部门督促未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的市县要尽快出台供热价格和收费办法,2011年—2012年采暖期前,五个地级城市具备供热计量条件的民用建筑必须全部实施供热计量收费(新建、既改、公建)。二是加**建及既改建筑建筑供热计量调控装置同步安装的监管,确保安装到位,责任到位,收费到位。三是落实责任,设计不到位找图审;竣工验收不到位找质量监督、节能机构;交付使用不到位找权属登记主管部门。安装责任是开发商(建设单位),费用计入工程成本,选型、实施、维护责任是供热单位。
(六)积极推进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和能耗统计报表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全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全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搭建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数据平台,对典型建筑进行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启动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建节能改造,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全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建立并及时报送建筑能耗统计报表,盘清建筑能耗家底。
(七)全力推进建设领域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一是扩大强推范围。在2010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范围,在经济条件和太阳能资源较好的贺兰、永宁、**、**、青铜峡等县城(县级市)规划区内,12层及以下,具备太阳能热水应用条件的民用建筑,配套安装太阳能热水应用系统,不断扩大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规模,加大建筑用能结构调整;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按照《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财建【2011】61号)要求,会同自治区财政厅,认真做好2011年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及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申报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提升申报质量,力争我区整体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应用重点地区,2-3个城市(或县)和3-5个项目入选国家示范城市、示范县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三是确保项目实施效果。认真做好我区8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3个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及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示范县的监督实施和验收工作;四是加大技术标准支撑。区标办、节能墙改办、新技术协会做好重点技术集成和综合示范技术研究,指导各地扩大示范规模,提升示范工程技术含量和辐射带动效应。
(八)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为抓手,继续完善我区绿色建筑评价配套标准及政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完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提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实施《**绿色建筑“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技术集成、政策引导和成果推广力度,加快绿色建材产业、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推动适宜性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加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启动三星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评审工作,大力发展二星级绿色建筑工程建设,促进我区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九)抓大项目,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利废新型墙体材料。充分发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杠杆,大力扶持和鼓励新墙材企业建设上规模、上档次、满足50%以上建筑节能标准的新墙材项目。通过大项目建设,消纳宁东重化工基地以及各大电厂产生的上千万吨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渣,促进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新型墙体材料的健康发展。
三、关于保障措施和关键要求
(一)对于新建建筑,重点是执行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关键是严把许可备案关口。积极做好《**建筑节能条例》(草案)的调研和起草工作,力争使其列入2012年人大立法计划。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民用建筑节能办法》确定的基本法律和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建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管,强化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各环节监管措施。切实把好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竣工验收备案和交付使用“三个关口”,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图纸不得通过设计审查,不得通过设计审查备案,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不得开工建设;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不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设施和室内温控装置的民用建筑工程,就是不合格工程,坚决不予通过节能专项备案和竣工验收备案,不得交付使用,不得办理交易手续。确保100%满足结构抗震安全、环保节能强标的建筑交给用户使用。
(二)建立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协调管理和目标任务考核机制。加大与发展改革、财政、经信、教育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力度,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建立并落实建筑节能协调机制,定期交流和研究解决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形成内外联动的工作局面。继续坚持建筑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考核工作,进一步修改完善考核办法,强化考核手段,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工作开展好、成绩突出的市县和部门实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效果较差的追究责任和行政问责。
(三)创新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体制和机制。一是积极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研究制定配套激励政策,扶持专业节能公司,培育节能市场;二是鼓励供热企业投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立谁投资谁受益,多投资多受益的建筑节能投融资市场机制,吸引和调动社会力量投入节能改造,拓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投融资渠道,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健康发展;三是加大墙改基金支持既有建筑节能节能改造的力度。
(四)严格落实供热计量改革各方实施主体责任。供热单位是供热计量的实施主体和收费主体,要认真落实供热计量改革政策,完成各项供热计量改革任务,切实担负起供热计量设备选型、实施和运行维护的义务,并参与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经工程验收合格符合供热计量收费条件的民用建筑,供热单位必须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不得再按面积计价收费,拒不实施按用热量计价收费的,用户可按建筑面积收费价格的70%缴纳采暖费;新建民用建筑、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和实施供热计量改造的民用建筑必须同步安装供热计量及室内温控设施。新建建筑不同步安装供热计量及室内温控设施的,不得投入使用,擅自交付使用的,应按《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对建设(开发)单位予以处罚,供热单位可不予供热;供热单位不能如期提供供热计量设备的选型或提出不合理要求,建设单位有权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计量和温控设施进行安装,供热单位不得拒绝正常供热,必须按热计量实施收费。
凡完不成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任务的地区,不得申报国家及自治区园林城市、人居环境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凡是不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装供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的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不得受理鲁班奖、住宅性能认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广厦奖、西夏杯优质工程等奖项的评选。对已获得上述奖项、称号的市、县(区)和建筑项目将进行复查督办,要求限期整改达标,未整改达标的,一律不予通过复查。
(五)加快技术进步,提升能力建设。继续推动建设领域科技进步,以国家和自治区示范项目为依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应用和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的新突破。继续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我区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地方标准,为推进建筑节能提供技术支持。加大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的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型房屋结构体系的研发力度。推广适用我区农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节能农房建筑技术。研究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开展农村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带动和指导农村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的健康发展。
同志们: 2011年是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区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的各项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携手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苦干,为全面完成全区2011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二篇:关于2011年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总结报告
关于2011年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
计量及节能改造总结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积极稳妥推进我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确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十二五”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目标,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8‟95号)和辽宁省建设厅•关于印发†辽宁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的通知‣(辽建发„2009‟25号)有关规定,我市现已完成2011城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现将具体改造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既有居住建筑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供暖总面积2744万平方米。中心城区现有供暖面积2060万平方米,其中居民住宅1510万平方米,非居民住宅550万平方米。供热单位141家,大小热源222处,到2008年底,百分之百实现分户供暖。既有居住建筑以1980年以后建成的建筑为主,结构形式以砖混结构为主,其中非节能建筑能耗高。建筑采暖以城市集中供热为主,建筑室内采暖系统以上供下回单管顺流式为主,没有热计量设备。
二、我市2011改造任务及完成情况
(一)承担的改造任务
目前,我市具备改造价值的老旧住宅400万平方米,已达到节能50%强制性标准,但没有安装热计量设施的建筑有220万平米。
针对具有改造价值的400万平方米老旧住宅,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工序完成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40万平方米。针对已达到节能50%强制性标准,但没有安装热计量节能改造的22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我市将在2015年前分批进行,完成“十二五”期间改造工作目标。
(二)2011年任务开工建设及完成情况
今年7月份,市政府采购办、供暖办组织相关人员专家对2011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工程进行了公开招标,对多个生产热计量表的厂家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选取适合朝阳特点的热计量表,并在义美家园进行[1] [2]
[3]改10.4万平方米,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
三、配套措施
(一)组织机构设置
今年4月份,为切实加强对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朝阳市供热计量工作领导小组。
(二)工程质量管理情况
在工程施工的每一分部、分项过程中: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密切配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程的检查。检查中严把质量关,对需要整改的地方,一经提出,便立即认真整改,整改后监理方进行复查验收,达到标准后,才能进入下
道工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要求施工,配合各参建单位完成了本工程的施工监理任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工序都严格按照监理大纲、监理程序做,保证了工程质量。
(三)技术、标准体系及材料使用情况
依据•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和•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在开展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承受能力及城市建设规划,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年限、供热质量及方式、群众参与积极性和试点区域代表性等因素,编制我市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规划,确保实施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符合四个方面要求:一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建设的、房屋生命周期相对较长、结构完好、符合安全要求的既有居住建筑;二是供热质量相对稳定,供热企业信誉好、参与改造积极性较高,基本具备连续供热条件的集中供热区域范围内的既有居住建筑;三是位于群众认知程度高,节能改造愿望迫切、参与意识较强的区域;四是位于城市重要景观区域,具有较强代表性和示范作用的既有居住建筑。根据上述要求,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确定分类改造的范围和级别,统一规划、科学实施改造。
四、明年工作计划
根据国家及省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规定‣、•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
知‣和辽宁省财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我市制定明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30万平方米的任务。
第三篇:棚户(旧城)区改造发言材料
棚户(旧城)区改造发言材料
2020 年,市委、政府加大市中心城区棚户(旧城)区改造工作力度,征拆任务量 X 倍于往年,涉及土地近X 亩,征收房屋 X 万平方米,征收 X 万户,投资 X 多亿元,规模和体量之大,史无前例。我们全员投入,日夜奋战,十大片区已完成签约 X 户,腾房 X 户,签约率 X%,腾房率 X%;签约补偿资金 X 多亿元,拨付资金 X 亿元(公产 X 亿暂未拨付,将统一转市财政),量、速、质超出预期,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扬,获得群众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统一步调,创新方法。按照中央部署,2020 年,全国完成棚改任务要提升到 X 万套,国开行增量发放棚改专项低息贷款及国务院对棚改直补资金安排增至 X 万亿,我市必须抓住机遇,换档提速。十大片区棚改项目启动之初,有的部门心有“五怕”,怕成本高,收入不能平衡;怕征收问题多,项目推不下出;怕任务重,无法完成;怕推进太快,引起一些社会矛盾;怕征收中突破政策,承担责任等。为统一思想,吃透精神,在罗局长亲自指挥以及建国副局长一线调度下,通过各种形式宣讲党中央、国务院的棚改政策,引导树立全局的“大经济”观,科学算好成本帐,逐步消除了有关部门的疑虑,形成共识。同时,紧扣国家棚改政策机遇,立足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率先在全省推行公租住房、集体土地房屋征收拆迁新办法,开拓攻克征收拆迁“天下第一难”新途径。
二是忘我拼搏,全力以赴。只为完成任务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全面实行“5 十 2”、“白十黑”工作机制,在加速棚改高效推进的同时,锻炼了一支能打大仗、打硬仗的棚改工作队伍。我们先后组织召开各类协调、调度会 X 多次。X 局长百忙中每周至少都要召集 X 次专题会,经常到问题多、矛盾多的征拆一线现场办公;一头扑在棚改工作上的XX 副局长,肩周炎发作也顾不上治疗,日以继夜督战在一线;陈赛同志积极对接协调组织了 X 次房源展示会,每次清晨 6点多钟就赶到了现场;X 副主任不厌其烦的多次到公产单位作思想工作,化解矛盾;X 同志为写材料,经常加班到深夜;X 同志因经常加班,没有时间陪女朋友而分手。我的父母年过八旬,居住在长沙,看望他们也只能晚上去,早上回。此外,XX 等同志分工协作,尽职尽责,作了大量基础工作。通过实施“三集中”行动,市直部门抽调 X 名干部,X 区、X区抽调 X 多名工作人员参与一线征拆。打桩定位,责任到人。
三是注重服务,解决民忧。棚改涉及居民切身利益,改造范围改制企业多,居民住房、社保、医保等新旧矛盾经常在棚改中集中爆发。我们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调研,尊重历史,依法依规,分类处置,尽最大努力保障群众利益,化解了一大批矛盾。同时,积极在房源服务上想办法,解决棚改户后顾之忧,将征收拆迁与消化房产库存紧密衔接,建立了“1124”工作方式,即成立了一个房源服务组,出台一项奖励措施,构建“两个”信息平台(网上选房信息平台和社区张榜公布房源信息墙),组织了“四类”房源(现房、期房、预控房和二手房)。共服务棚改居民购买现房 X 套,二手房 X 套,订购期房 X 套,共去房地产库存 X 套。
四是强化责任,依法征收。为确保棚改 “公开、公平、公正、廉洁”,按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与市监察局共同牵头,成立了 X 个督查组,集中对十大片区棚户(旧城)区改造依法征收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对发现的合法性认定、评估报告和政策把握等三大类九个方面的问题,及时向两区反馈,督促逐一整改。同时,会同国土、规划、房产等部门对房屋合法性和安置人口认定及住改非的补偿等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明确补偿标准。棚改工作开展至今,未发生一起因征拆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廉洁”不到位而引起的群体性上访事件。
20XX-20XX 年,市委、市政府要求两年内基本消化市中心城区城中村棚改 X 万户,征收房屋面积 XX 万平方米,征收投资估算 XX 亿元,其中,20XX 年计划完成 X 万户,棚改
任务更为艰巨,工作压力更为巨大,我们将在局党组坚强领导下,再接再厉,以责任激发担当,以锐气攻坚克难,又快又稳的推进城市棚改工作,为加速建设“X”江湖名城挥洒汗水,添砖加瓦。
谢谢大家。
第四篇:区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区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民政项目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提升民政兜底保障能力、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近年来,xx区不断创新思路举措,把项目建设作为民政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全力以赴谋项目、抓项目、促项目,以项目大突破,推动民政事业大提升。
一、在谋项目上下实功,厚植发展潜力
(一)立足优势谋项目。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围绕“xx”民政工作思路,即出台x个《实施意见》(xx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形成x个专项方案(“一老一小”和“殡葬改革”方案),完成x个布局规划(民政“十四五”发展、区域性养老中心建设、全区公益性公墓布局),强化x个项目支撑(XX馆建设、烟灯山陵园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区失能半失能养护中心提档升级、大院社区及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争取x大亮点突破(多元化社会救助大格局全省示范区、党建引领老澴河xx个社区治理全省示范带、全省社区智慧养老示范区、婚姻登记服务全省示范区、慈善事业全市示范区、智慧殡葬全市先行区),切实把党中央和省市区关于民政事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有形、可操作的民政项目,实现“重点项目工程化、重点事项清单化”。
(二)悟透政策谋项目。
深入研究中央和省、市层面政策导向,积极主动与上级部门进行沟通,立足区位优势找政策,聚焦弱项短板找政策,筛选储备一批符合上级投资导向政策的项目,建立民政事业发展重大项目库。截至目前,围绕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服务、殡葬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等重点方向,谋划“十四五”民生服务项目xx个,总投资x.xx亿元,成功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x.xx亿元。
(三)锚定重点谋项目。
锚定重心、聚焦重点,将重点工作任务项目化,成立项目领导组,实行“五个一”推进机制,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张时间表、一抓到底运行机制,做到纲举目张、高效推进。强化“五化”管理,以过程管控保证重大项目在轨运行。XX馆、区公益性骨灰堂、区域性养老中心、党建引领老澴河xx个社区治理等重点项目,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以上率下,狠抓落实,形成项目投资实物量。
二、在抓项目上用实劲,激活发展动力
(一)以改革精神推进殡葬领域项目。
备受领导关注、百姓关切的XX馆项目,在土地要素不全、资金保障紧缺的情况下,经过两年的研判、选址、决策,已完成一期项目建设,正在谋划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区公益性骨灰堂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批复、土地划转、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办理等前期手续工作。红山寺陵园公益转型项目也在积极谋划中。
(二)以创新精神推进养老服务项目。
积极引入先进市场主体,XX红心养老服务集团、XX春意养老服务公司等社会养老机构,联合朋兴福利院、三里社区创新开启养老运营“公建民营”和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新模式。在郑阁社区、星火社区等x地,分别开展了辐射式和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高标准建成区社会福利中心及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养护中心。结合“平安工程”“冬暖工程”将全区xx所农村福利院提档升级,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民办养老机构xx家,服务xx名老人,高标准超额完成适老化改造任务,工作经验在省市推广。
(三)以创优精神推进社区服务项目。
坚持争先创优精神,全面开展社区公益创投项目策划工作,去年成功举办全区首届公益创投大赛,《邻里是一家.爱在你我他》等xx个优质项目展示推介;先后有x个项目在全省、全市社区公益创投大赛中获奖。“十三五”期间高标准建立完善城市社区和村级综合服务设施项目xx个,在xx个社区(村)开展了社区党建、环境整治、服务提升、平安创建“四大”行动。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展“爱满XX”“牵手计划”、社工设岗、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等系列社会服务项目,推动社会服务触角不断延伸,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三、在促项目上求实效,释放发展活力
(一)健全项目推进机制。
坚持对标市委“五个一流”工作标准,贯彻落实“xx十则”要求,树立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理念,成立综合协调推进专班,一线解决项目问题、一线推动项目建设。创新“年计划、月安排、周推进”模式,细化全年工作任务,分解责任到单位、个人,每月一总结、一梳理、一督办,一季一汇报一评议一安排;实行项目“一周两表”制,在系统公示公开、相互监督,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做到干有目标、做有措施、人有责任、事有成效。
(二)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积极向上争取债券资金xx万元,保障XX馆一期改造项目顺利完工;计划争取xx万元建设区公益性骨灰堂,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办理。先后投入x.xx亿元,用于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全区农村福利院提档升级、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运营管理、街道综合养老服务建设、养老机构以奖代补等项目建设,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先后投入x.xx亿元,用于社区公益创投项目补贴、示范社区建设以奖代补、城市社区工作经费、社工站建立、“爱满XX”等系列社会慈善项目,推进社区治理和慈善事业稳步向好发展。整合资金xx万元实施养老机构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分散供养对象独立烟感报警设施项目,守牢了特困群体安全底线。
(三)健全项目服务机制。
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跟踪服务。在养老服务方面,联合消防、安监、食药等部门,强化全区xx家养老服务机构安全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运营,对新铺镇等x所农村福利院,实行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养老服务外包,聘请护理人员、签约医生等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基政建设方面,统筹社会组织和社工机构,开展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创投和示范社区建设,全面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和居民幸福感。每年组织城乡社区干部xx余人次,参加省、市、区社区工作者实务能力培训班,组织社工考前培训xx余人次,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社区治理与服务水平。在社会慈善方面,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XX一中及益邦等社工组织,开展退役军人关爱、慈善阳光班等系列慈善活动,组织社会各界人士为民生大爱项目奉献爱心。在殡葬服务方面,开展了殡葬陋习专项整治、城乡公益性公墓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百姓身故一件事”一事联办项目线上线下同步运行,智慧殡葬平台服务惠及更多百姓,殡葬领域改革深入推进。
第五篇:区教学工作会议发言材料(定)
区教学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让“五项教育”在课堂闪光
枣庄市台儿庄区实验小学
台儿庄区实验小学响应区教育局的号召,积极推行“三六五”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把“构建高效课堂、关注学生发展、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课改目标,落实“五项教育”,让课堂焕发生命与活力,使课堂成为育人的主渠道,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五项教育,让课堂回归育人的原点
“三六五”课堂教学贯穿“五项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成功。
(一)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的、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规范语言、规范板书,科学安排学习时间,用自身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养成以下良好习惯:(1)认真倾听的习惯。按照倾听“四字诀”去做:一用眼看,二用耳听,三用脑想,四要管好自己的手。
(2)集中精力的习惯。做每件事情都要聚精会神,不能三心二意,完成一件事情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3)大胆质疑的习惯。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释疑,养成质疑的习惯。(4)踊跃发言的习惯。展示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声音洪亮,使用普通话。(5)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学校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放在首位。教师在课堂上做到学生不认真时不讲,学生走神时提醒,班级纪律不好时暂停,学生习惯好时及时鼓励,树立榜样。听课评课时,根据学生学习习惯表现提出建议,下次听课重点评提高情况。学校制定《小学生学习习惯要求》,通过校园广播明确,在班会课解读,并出台巡课制度,按照习惯要求巡课,一月一重点,评出等级,期末评选“学习习惯示范班级”,给予表彰奖励。
(二)自主合作教育
“三六五”课堂教学模式是全过程的自主合作学习过程。课堂上,先让学生自学、交流,暴露出疑难问题,个人不能解决时,就需要老师、同学的帮助。再让学生合作学习——展示汇报、更正和讨论。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自主合作教育。一是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组内成员强弱搭配,结成“一帮一”学习对子。二是创新评价方式,课堂发言、作业均实行“积分制”,在课堂上不论 1
回答对错均计分公布。三是实施“捆绑式”小组团队评价。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得与失均影响着整个小组的得与失,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良性竞争氛围,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
(三)信念信心教育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在教学中,学校要求教师积极运用赏识教育,善于扑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放大,及时表扬和鼓励。用过渡语激励,学校总结出“三六五课堂过渡语30句”,其中之一是:“有没有信心!”这句话既提神又提气。让“学优生”帮扶、“中等生”发言、“学困生”展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成功也伴随着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另外,我校还推行“留住精彩、星星换月亮”的“足迹式”的评价方法,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坚定了信念,培养了自信心。
(四)感恩孝心教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尽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校遵循既“尊师爱生”又“尊生爱师”的原则,要求全体教师“务必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在多学科教学中开展“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教育,利用爱国英雄杨靖宇、“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等名人的爱国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利用《花瓣飘香》、《第一次抱母亲》等课文,让学生们去体会那份浓浓的亲情;利用《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等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感恩师长教育;利用学生感激帮助过自己的人培养感恩同伴之情。同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拓宽感恩孝心教育渠道,设立感恩月,开设感恩课,组织开展“给父母洗脚”、“写感恩日记”、主题班队会、国旗下的讲话、“感恩小明星”评选等活动,培育校园“感恩文化”,使学生形成“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的为人之道,让感恩孝心伴随学生成长。
(五)道德法制教育
道德法制教育是一种塑造人的精神与心灵的工程。我校立足课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从小树立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首先与课堂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个好学生。其次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如,语文课学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将“文本感悟”与“人生感悟”有机配合,品味父亲话语——“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从中受到严以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第三,与课堂法律法规学习相结合。结合品德与社会课《未成年人保护法》,科学课《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其它法律法规开展教育,自觉告别不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全力推进,让措施保障育人的支点
学校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采取积极措施落实“五项教育”。
(一)学习课堂育人经验。一是外出学习先进经验。上学期,学校投入11.8万元,派出教师100余人次,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学习培训,学习课堂育人之道。二是积极开展同伴互助活动。实施“城乡教师双向轮岗锻炼”活动,促进
教师快速成长。三是开展送课下乡活动。2011年,学校开展了两次送课下乡活动,语、数、英等八门课程同步开展。送去了课堂育人经验,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枣庄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等给予了报道。
(二)加强四级育人备课。一是独立备课,做到有育人内容。二是集体备课,讨论育人方法。三是“二次备课”,在课堂上及时调整育人思路。四是教后反思再修改备课,课后反思育人得失,在不断改进中进步。
(三)规范育人课堂。首先,制定“五项教育”落实制度,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有机渗透“五项教育”。其次,确立典型“育人示范课”。举行首席教师观摩课和优秀教师示范课活动,借鉴他们的育人之长。第三,举行赛课节节评活动。学校制定赛课方案,安排赛课进程,天天赛课,让赛课成为习惯。实行听课评课加分制、级部赛课奖励制。创新开展主题赛课活动,丰富了赛课形式,自开学以来,开展了轮岗教师主题赛课活动、聘任教师主题赛课活动和常规赛课活动。听后即评,注重说课,采用了“一说五评”的形式,即赛课教师首先说课,然后同学科教师、把关教师、级部主任、教导主任和校长分别评课。本学期将评选课改十佳首席教师。有效的措施,促进了“五项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三、收获成功,让成果形成育人的亮点
“五项教育”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一年来,学生作品有500多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李文琪同学被山东电视台体育频道聘为特邀主持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市孝心教育先进学校等10余项荣誉。在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验收中,省语委领导李志华主任动情地说:“五个地市,一路走来,台儿庄区实验小学教师的板书最好!”江苏徐州、滕州市教育局、峄城区教育干部多次来校参观学习。台儿庄古城名片也提升了学校形象。编写“台儿庄古城文化”校本教材、开设“英雄台儿庄”校本课程,开展“古城小导游”、“古城小报童”等系列活动,2011年5月22日,中央四台《海峡两岸》栏目对此项活动进行了报道。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台儿庄区实验小学通过出色的教学改革、创新的育人模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今后,学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开拓的精神、开放的步伐,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坚定不移走课堂育人之路,为推进素质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台儿庄区实验小学
201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