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化专业在职研究生专业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化专业在职研究生专业优势
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主要培养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管理、电子政务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复合人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正是国内培养该领域人才的主要基地。
一、学院介绍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史成立于1955年,是中国人民大学专门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教学与科研的机构,学院秉承“兼纳文理,发展智能,进德修业,唯实唯新”的教育理念,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不懈的努力,充分利用我校多学科互动平台,积极发展相关学科,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管理及相关学科教学与研究的整体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高等专业教育体系,是我国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知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二、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职教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教授总数的74%,总体师资实力在全国同类学科专业中居于领先地位。由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政府高级官员组成的客座教授或者兼职教授队伍,已经成为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学术交流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积极致力于与国外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合作交流,系国际信息资源管理学会(IRMA)在中国大陆的首个会员。作为国际档案理事会(ICA)会员及教育指导委员会(ICA/SAE)委员单位,学院承担了数项ICA委托的全球档案教育合作项目。同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InterPARES3等多项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合作项目;与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机构等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互访、讲座、师生交换项目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并多次成功举办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将致力于开展更多、更广泛、更深入的国际合作交流。
四、课程设置
信息化管理:随着当今“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信息经济化和经济信息化”的发展,信息资源的战略作用日益凸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成为人类创新性智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推进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助力器。社会对胜任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无论政府部门,还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组织,都形成了对这一专业的迫切需求。
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全球性的网络化、信息化进程正改变着人们的日常办公方式,行政管理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及全面的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实行电子政务,有利于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行政管理现代化的真正实现。将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已经成为各级
政府机关单位,各大企业单位构建“新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
信息分析与咨询:信息分析与咨询是一种基于各种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有效利用和反馈的活动。通过利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对各类信息开展搜集、加工、整理、分析、传递,从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等。信息分析与咨询的服务领域几乎涉及社会工作、经济工作、政治工作的每个方面,如企业管理分析与咨询、房产行业现状分析与咨询、财务管理分析咨询、政务分析与咨询等等。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咨询途径可以获取新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更能有效增强政府决策的准确性,提高政府的执政水平,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档案学: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第一,是我国档案学专业的最高学府。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其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是各类型单位长远发展必须建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立一套适应单位业务特点、体现单位管理水平的文档管理体系,使得文档工作的发展不置后于企业发展速度,这将是单位各项业务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对规避和抵御各种风险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详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室,电话010-62515519。
第二篇: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专业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室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专业优势
优势一:学院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作为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的重要基地,成立于1950年,是我国最早开办MBA教育的商学院之一。2010年,商学院在成立60周年之际率先通过了国际EQUIS认证。国内唯一同时拥有企业管理、会计学、产业经济学三个国家重点学科的学院,学科综合实力在国内高校名列前茅。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是全国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点,在国内同等院校中,率先获得企业管理、会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在首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企业管理学科成为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
优势二:学术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办管理教育的商学院,在我国经济管理学界具有极高的学术地位。将“突出优势学科,推动科研发展,形成相辅相成、各具特色的研究团队,运用深厚的学术积淀,培养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兼备的一流管理人才”作为发展战略。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商学院为企业和政府培养了大批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为中国的高校培养了大量师资;开设了许多新的教育项目;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编写的教科书曾在国内高校广泛使用;为政府的决策和企业的改革发展积极进言献策,是中国管理教育重要的开创者。
优势三:师资优势
商学院汇聚中国人民大学最强的师资阵容,结构完整,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绝大多数教师拥有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现有专职教师 150人,其中教授 50TEL: 010-62515519010-82500681
人、副教授 58 人。
优势四:教学内容
商学院积淀了深厚的学术传统,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企业管理专业,以MBA核心课程为主,秉承商学院国际化的教育特色,结合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实践模式,创建出独具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教育体系,旨在培养理论功底扎实且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国际战略眼光、决策应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优势五:对外交流
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作为全国重点学科,以其国际化的具有前沿性的教学模式闻名于国内外,经常与国内外著名大学进行教学科研交流。此外,还有多位海内外著名院校的访问学者定期为商学院学生讲学授课,国内外著名教授前来商学院举办讲座,传播前沿知识。与若干海外院校有合作办学项目,以利于推进国际化进程和国际知名度,借鉴海外合作院校的管理经验,促进院际学术交流。
优势六:毕业生去向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管理教育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联,为中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经济管理人才。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以其绝对的优势,在国内外同等院校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毕业生以其理论功底扎实且具开拓创新精神、国际战略眼光和决策应变能力在国内外的企事业单位中广受欢迎,广泛就职国内外著名公司和管理机构,活跃在国内大城市的各类工商企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知名大学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等。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五大研究生方向
01.企业管理方向
面向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招生,企业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着重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和创新挑战精神的管理者,具有较强分析和解决能力的理论研究人才,强调企业管理理论基础的同时,更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02.市场营销方向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市场营销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业务,市场营销专业人员存在着巨大缺口。该课程从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训练营销方法与技巧,增强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能力入手,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03.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从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基本职能出发,结合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该课程培养企业里专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和高级企业管理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的专业才能与决策能力。04.项目管理方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变化,席卷全球的项目管理热潮代表着现代管理学的最新发展趋势,其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该课程主要培养在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以及部队等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各项任务的人才。05.财务与金融方向
伴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业日益繁荣,社会上财务与金融高级人才出现巨大缺口。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财务与金融管理专门人才的需要,并协助企业和个人应对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面向企业、银行业、金融公司等部门开设企业管理
财务与金融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第三篇:在职研究生专业
在职研究生专业
1、华中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
专业: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
2、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
专业;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教育学硕士
3、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在职研究生)学校网址:http:///
专业:中共党史(2009)、马克思主义哲学(2009)、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4、中山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
2009年以前授权专业: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临床医学硕士(M.M.)、公共管理硕士(MPA)、口腔医学硕士(S.M.M.)、公共卫生硕士(MPH)、会计硕士(MPAcc)、教育硕士(Ed.M)、翻译硕士(MTI)、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社会工作硕士(MSW)、工程硕士(M.E.)(计算机技术方向、环境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方向、生物工程方向、光学工程方向、地质工程方向、项目管理方向、材料工程方向、集成电路工程方向、物流工程方向、水利工程方向、控制工程方向、交通运输工程方向);
2010年授权专业:金融硕士(MF)、应用统计硕士(M.A.S.)、税务硕士(MT)、国际商务硕士(MIB)、保险硕士(MI)、资产评估硕士(MV)、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护理硕士(MNS)、药学硕士(M.Pharm)、旅游管理硕士(MTA)、图书情报硕士(MLIS)、工程管理硕士(MEM)、工程硕士(M.E.)(动力工程方向、化学工程方向、生物医学工程方向)
2011年授权专业:审计硕士(MAud)
中山大学博士专业:临床医学博士(M.D.)1998年授权、口腔医学博士(S.M.D)2009年授权
第四篇: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汇总
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
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汇总:保险学、财务管理、法学、房地产、工程硕士、国学、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公共关系学、广告学、公共管理、金融学、经济学、教育学、计算机、会计学、、、、、、、、、、语、项目管理、行政管理、心理学、信息化、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医学、周易、哲学、资源管理。
第五篇:产业经济学专业产业经济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优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
专业优势
在职申请硕士学位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入改革,加入WTO后与国际惯例接轨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及组织所认识,企业决策者开始认识到运用经济管理知识、工具和技术可以大大减少项目的盲目性,减少项目中种种失误带来的巨大损失。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既了解政府经济管理又懂得企业经营管理,既了解宏观经济又懂微观经济,既了解中国国情又懂国际惯例,既了解计划又懂“市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市属重点大学。经济学院已有三十年的办学历史,并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拥有经济学硕士点、博士点,形成了本科、研究生、博士多层次、高水平的办学模式。
经济学院建院基础的经济系创建于1974年,是北京市各大院校中建立经济系最早,也是师资力量最雄厚的院系之一。目前是中国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学院下设经济学系、国际经贸系和国民经济系三个教学单位,建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所、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研究中心、中国流通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品牌研究中心等6个科研单位。同时,还建有一个经济运行和国际贸易实验室以及一个信息资料中心。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有关规定,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批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特举办在职研究生课程班。010-65951908。
/ 3
【课程优势】 一流学府、专业平台;
优势专业、全国领先;
核心师资、权威课程;
实战教学、资源独享;
论坛讲座、搭建人脉。【培养方向】
以培养经济与经营管理高级人才为目标,打造复合型高素质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产业经济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流通经济理论基础,具备高层次管理思维和技能,在各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经济管理部门及其它机构从事经营管理、市场分析、投资分析、国际商务,结合中国经济形势的需要培养具备文化产业管理专门知识与政策分析能力,掌握国内外文化产业新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具有较宽知识面的复合型、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式】
1、学制两年,利用周末及公众节假日上课;
2、北京周末班:利用周六或者周日上课;
3、全国假期班:利用公众节假日上课; 【入学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在职人员;
2、大学专科(含)及以上学历;
【报名手续】
1、填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报名登记表》;
2、提供4张1寸同底免冠彩照;
/ 3
3、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3、报名费200元,学费15000元、教材资料1000元(两年)。
【课程设置】
学位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公共课:产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管理,商品流通理论与实践,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专业课:高级财务管理,营销传播与策划,零售商业经营管理; 专业论坛:新媒体经济,现代商业技术;
注:每年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最新“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趋势调整设置。【证书授予】
1、按教育部规定,完成该研究生班学习课程,经考试合格者,颁发经济学研究生课程班证书,证书加盖校长签名章、学校钢印和红印;
2、符合申硕条件的学员可申请硕士学位。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