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2 14:4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案例分析》。

第一篇: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案例分析

很久以前,我的脑袋里装满了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公主,偷偷的想着谁是我的谁谁谁。很久以后,我依旧期觉得童话故事的王子公主很美好,却不会再幻几时出现的那个人。于是,我知道,我所期待的这些,会在时间的流逝下,慢慢变淡,变没。

很久以前,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屁大点儿的小孩子需要人保护,为读书考试而发愁。很久以后,我或许已经不是一个孩子,我有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我开始忙于工作。于是,我知道,这就是小时候一直羡慕的大人的生活,被“束缚”的自由。

很久以前,我听陈奕迅的《十年》,想着他怎么这么倒霉,不是失恋就是被抛弃。很久以后,我还是听他的《十年》,想的却不再是陈奕迅,而是我自己的心情。于是,我知道,有些事情必须自己经历了,才能体会到他的心酸。

很久以前,我从不会在乎自己的身体,想吃什么吃什么,也不懂得什么是保护牙齿。很久以后,我去了杭州牙科矫正牙齿,专家告诉我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于是,我知道,一副洁白整齐的牙齿,能为自己的第一印象添加不少的分数。

很久以前,我会天真的把所有认识的人都当做朋友,以为能天天说话,就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很久以后,看到这些人一个个的离开我的生活,才发现距离是那么让人无奈。于是,我知道,世界上没有永远不改变的东西,唯一的没变就是改变。

很久以前,发生了太多的太多,就像冬天的雪经过彻骨的寒冷刺心的疼痛,什么也不再。甚至连伤疤,都只是一种奢侈。很久以后,我发现我不再拼命寻找那些所谓的过去了或是想看到自己的未来。真的不想在参与那些刻苦铭心。于是,我发现,那些过了太久的事情,慢慢的,就被沉淀了。我会告诉自己还太年轻,还没遇到能让自己坚持一辈子的东西。

我不想期待在希望和绝望中。

我不想沉浸在得到和失去中。

更不想挣扎哪些从前以后中。

所以,我告诉自己,即使世界曾经荒芜如沙漠,即使那些从前曾经让我湿了眼眶红了眼圈,即使岁月的雕刻让我的心棱角不再分明不再清澈,即使年华老去,也要走出过往。

一直认为最好的心境,不是避开车水马龙,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尘世的纷纷扰扰,总是会让人疲惫不堪,找一个清闲的午后,关上心灵窗子,隔离这些繁华的喧嚣,一杯果汁,一本书,便是一段静谧的光阴。轻拥一米阳光入怀,和着书香,任流淌的心事,在季节中浅漾,生命就在这悠然的时光中婉约成一朵花。

遇见或者离散都是定数,我知道,曾经的缘分,早已被岁月更改。时光,就在我们的念念不忘和低眉浅笑中,渐行渐远,经年的莫失莫忘,也只是生命中刻骨铭心的一笔。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来人往就有多少擦肩而过,一些风景再好,也不属于自己,有些东西,路过交错,已然是最好的结局,回忆中,总会有些瞬间,能温暖整个曾经。

跟过去的自己说声对不起,这些年自己跟着自己委屈自己。像未来的自己说声谢谢你,那永远无怨无悔的陪伴走过人山人海。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2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10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处罚办法

新司法解释出台 恶意透支5000元以上可判3年刑

为进一步打击信用卡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2月15日公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相关信用卡犯罪的量刑标准,明确了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法律适用中的一系列疑难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用卡产业高速发展,信用卡犯罪活动日益增多,新的犯罪形式不断出现,特别是一些违法犯罪分子进行信用卡虚假申请、信用卡诈骗和信用卡套现等活动已发展到公开化、产业化的程度。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熊选国表示,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而且侵害了银行消费信贷资金和持卡人财产。200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 刑法修正案(五)》,增加规定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修改了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

熊选国表示,随着形势的发展,信用卡犯罪的手段不断翻新,防范和打击难度进一步加大,为了有效惩治信用卡虚假申请、信用卡诈骗、信用卡套现等犯罪活动,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相关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据了解,该司法解释共八条,主要有以下重点内容:

——明确了伪造金融票证罪中“伪造信用卡”的认定,以及伪造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规定伪造信用卡1张即可构成犯罪。

——明确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认定问题。

——规定了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涉及1张以上信用卡的,即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

——规定了为信用卡申请人制作、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的行为,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或者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追究刑事责任。

——明确了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认定问题。

——明确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恶意透支”认定处罚的相关问题,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了界定,以区别于善意透支的行为。

——规定了对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进行信用卡套现,情节严重的行为,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该司法解释自2008年12月16日起施行。

量刑标准

数额特别巨大刑期10年以上

《解释》第六条第二款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规定了具体定罪量刑标准。

北京海淀法院刑庭副庭长游涛解释,根据刑法规定,恶意透支信用卡5000元以上就构成刑法上的信用卡诈骗罪,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恶意透支5万元到20万元之间就属于数额巨大,可能被判处5年到10年有期徒刑;2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刑期在10年以上。

游副庭长解释,一般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刑,都是经银行催账不还的人,这样才构成恶意透支。此次“两高”的司法解释体现了对恶意透支信用卡这种行为在审判上的宽严相济的政策。也就是说,如果恶意透支的人把钱还上了,那么就可以从宽处理。因为诈骗罪属于财产犯罪,行为人侵犯的是他人的财产,如果他人的财产得到了弥补或者挽回,这说明行为人有悔罪表现。该司法解释是有益于被告人的。

信用卡套现

情节严重以非法经营罪定罪

《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使用POS机等方法进行信用卡套现行为如何定性处理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熊选国说,《解释》第七条规定了对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行为,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以维护国家的信用卡管理秩序。

第二篇:恶意透支信用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司法解释信用卡恶意透支将

被追究刑责

根据《解释》,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介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这次“两高”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一,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这里面就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恶意透支”。

第二,因为“恶意透支”这种信用卡诈骗犯罪是故意犯罪,因此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该行为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非法占有”是区分“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一个主要界限,只有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透支的才属于“恶意透支”,才构成犯罪。

这次司法解释中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合近年来的司法实践列举了六种情形,比如明知无法偿还而大量透支的不归还;肆意挥霍透支款不归还;透支以后隐匿、改变通讯方式,逃避金融机构的追款等。这些情形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表现。

第三,这次司法解释明确了“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第四,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决或者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偿还了这些透支款息的,从轻处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既依法追究那些“恶意透支”的诈骗行为,同时又发挥法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尽可能地缩小刑事打击面。

第三篇:浅析信用卡的恶意透支

浅析信用卡的恶意透支

随着信用卡的日益普及,莱阳市利用信用卡诈骗的案件不断增多,严重破坏了我市的金融管理秩序。1999年至2004年,莱阳此类案件共发案3起,然而2006年7月至12月期间,莱阳市信用卡诈骗案发案就达到4起之多。7起案子表现形式都是恶意透支。针对当前莱阳市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不断蔓延的实际情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法律界定

根据2004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出台的司法解释,刑法所指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所谓透支,是指持卡人在发卡行帐户上已经没有资金或者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根据发卡协议或者经银行批准,允许其超过现有资金额度支取现金或者持卡消费的行为。透支实质上是银行为客户提供的短期信贷。

透支可分为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

善意透支可分为完全合法的善意透支和不当透支。

恶意透支可分为一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和犯罪性的恶意透支。

一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违反信用卡章程与约定进行透支,逾期不还,但诈骗金额较小的行为。一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是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由于其社会危害性较小,不构成犯罪。

犯罪性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拒不归还的行为。犯罪性的恶意透支按照行为类型,又可分为超限额的犯罪性恶意透支和超期限的犯罪性恶意透支。莱阳市山前店卫生院职工黄贤美,自2005年8月至2005年10月份期间,持金穗贷记卡透支消费8099.23元,经多次催收,一直到2006年12月底,仍拒不偿还,此为明显的超期限的犯罪性恶意透支。犯罪性的恶意透支,即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196条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恶意透支与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的信用卡一起,是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恶意透支的追诉标准与法律惩治:

根据《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有关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或者明知无力偿还,透支数额超过信用卡准许透支的数额较大、逃避追查,或者自收到发卡银行催收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仍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5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恶意透支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恶意透支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定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对此也作了进一步明确:“恶意透支,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刑法》对于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的惩治也很严厉: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恶意透支存在的原因

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缘何如此猖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部分持卡人的信用级别较低。部分持卡人收入较不稳定,一旦个人资金出现困难时,其

在平时所透支的资金又积少成多,造成较大数额透支的情况,此时能否归还透支款就要视持卡人的信用度而决定了。有些持卡人因信用级别较低,即使收到发卡银行的催讨通知书,也会置之不理或变更通讯方式逃避银行追讨,从而造成恶意透支。

2、持卡人的法律意识淡薄。信用卡恶意透支同其他诈骗类犯罪相比其诈骗性不是特别明显,人们往往因此同民事借贷混同,对恶意透支是一种犯罪行为认识不足。当他们的行为已经构成恶意透支时,还认为其没有利用信用卡诈骗。有的持卡人一直到被公安机关传唤时,才发现这也是犯罪行为,原来恶意透支也是信用卡诈骗犯罪中的一种。可见,在许多人的思想中,法律意识相当淡薄,尤其是信用卡恶意透支方面的法律意识。

3、发卡银行对持卡人把关不严。发卡银行自身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为犯罪分子利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埋下了隐患。当前,我国信用卡种类相当多,发卡银行为了争夺市场,往往只重数量,不重质量。且各发卡银行均制定信用卡增长百分之几的计划,规定各分支机构务必要完成,还将此与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这就势必会出现银行员工对申请领卡人资格审查把关不严,使某些够不上领卡资格人轻易领到信用卡。犯罪嫌疑人于峰涛于2003年11月以张波、宋品修、于庆双三人名义办理某银行贷记卡,超期限透支29246元,这种状况,如果银行工作人员在发卡时对持卡人严格把关,这种现象则可以避免。

4、清算不及时,报案不及时。有些银行为了稳住客户,对信用卡用户的一些违反信用卡管理规定的行为听之任之,致使一些持卡人在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时轻易得手。顾虑太多,心慈手软,将该恶意透支名单一押再押,等时过境迁人去楼空时再移交公安机关,这就给侦查破案和追赃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给发卡行造成严重损失。2006年一直到年底,我大队才接到一家银行一并举报的三份恶意透支名单,但是已经丧失了破案的良好时机。

5、技术实施手段相对落后。我国的信用卡业务虽然已经日渐普及,但受技术条件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相应的电子化结算系统和网络技术仍然未能达到控制风险的程度。正常止付名单从上报到分发至本地特约商户和银行受理网点的时间过长,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Vh}SCUof'

第四篇:一件恶意透支信用卡的信用卡诈骗罪辩护案例(范文模版)

一件恶意透支信用卡的信用卡诈骗罪辩护案例

案情简介:

嫌疑人冬某2014年7月9日因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刑事拘留,8月14日批准逮捕,经两次退侦后,由检察院在2015年4月27日向法院提起公诉,2015年5月15日开庭审理此案,6月10日辩护人拿到判决书,判处有期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20000元。

办案过程:

冬某在2009年、2010年左右在5家银行办了多张信用卡,从事类似传销的事业,在这5家银行总共透支20多万元本金,通过以卡养卡的方式循环,终于在2013年3月最后一次还款后再也无法还上信用卡透支金额了,再这之间,搬了家换了工作换了电话,银行只有当时办卡留下的父母家里的固定电话能联系到其老父亲,其中A银行在2014年7月以冬某在该行开办的一张信用卡透支34985元,经多次催收,仍不归还欠款,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向公安报案,公安以信用卡诈骗罪刑事立案,在2014年7月8日抓获冬某后进行刑事拘留,冬某家属在2014年7月14日委托我们作为其辩护人后,我们根据其家属提供银行查询记录和本人,知道其一共在5家银行透支本金有20多万元现在无法偿还,家里也没有还款能力,所以在这个案子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被动的辩护策略:

1、在侦查阶段,当办案人联系家属要求其归还A银行透支款息时(本金加利息7万多元),一是其家庭无还款能力,更主要是我们担心一旦冬某偿还了A银行的信用卡,可能造成其他四家银行也向办案单位报案,那样会增加其违法犯罪金额,最终会加重其量刑,也会造称后期退还压力,所以虽然有司法解释“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责,但在公安立案后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我们能在侦查阶段还清全部款息,当然是个很好的不批准逮捕取保候审申请的理由,但是就本案而言,考虑前面两个理由,我们并没积极去争取退款息;

2、在审查起诉时,我们也没有积极的去催检察机关加快进程和提出相应法律意见,大家看我其他刑事案件办理,对于轻罪案件,我一般会积极联系办案单位以加快进程,这些轻罪案件判决跟关押时间有很大的关系,实际关押时间长,判决就长,实际关押时间短,判决时间就短,另外,对于案件中某些定性和情节问题,我也一般会在审查起诉时提出书面意见,以使最终起诉书中会有确定的更有利的定性和减轻、从轻的情节,而不是将这些重大的辩护意见都放到审判时去辩论,实际上我是尽量将辩护工作提前,因为越到最后,等这些证据材料沉淀下来,在庭上很难翻的动,很难去改变,在这个案子中,这样做的一个实际好处就是,案子第一次退回补充侦查时,检察意见没有涉及到要对另四家银行信用卡透支进行补充侦查,白白浪费一次补充侦查的机会,到第二次退回补充侦查检察意见提出了对另四家银行信用卡透支进行补充侦查时,整个补充侦查时间才只一个月,等公安给四家银行发函要求对方提供报案、透支、催收证据材料时,只有约20天的时间,结果导致最终时间太短,这四家银行提供的相关催收证据不足,所以最终起诉书只有A银行的34985元,实际上就使得透支20多万d的事实,但起诉只能起诉3万多,这无疑是对冬某最有利的结果,在这三次审查起诉总计四个半月时间,我们只是最开始将所函,委托手续提交给了承办检察官,要求对方起诉状出来时告诉我们去拿就行,因为我们不能去提醒对方还有另外四家银行信用卡透支事情需要明确,4月29日,我们知道案子刚送到法院去阅卷,就和法官讲,我们将积极去做家属工作,争取将全部本金34985元退还给银行,法官也很高兴,安排了5月12日开庭。这个案子开庭辩护也有独特的亮点,A银行在报案提交的证据中有一种《公安报案通知函》共三份,它是用来证明银行向冬某催收过,因为根据刑法196条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这个罪名成立,是必须有催收证据的,A银行为了充实这方面证据,可能是后来补做的证据,但是补做的不严谨,当天开庭,质证公诉人证据时我提出来:

1、这三份函有两份函编号和时间颠倒,开具时间在后面一个月的函,其函的编号却在开具时间在前的前面,明显有伪造嫌疑,2、这三份函跨度时间有一个半月,其函的编号只是缺了一个,作为一家全国性的银行信用卡催收中心,一个半月发了四份催收函,其中三份都是发给冬某的,明显也存在伪造的嫌疑,这个证据应该是A银行为了报案做出来的证据,应当在诉讼中排除,当时提出来,法官很意外,因为他们之前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虽然最终我们结合本案其他情况做的是最轻辩护,但无疑这个质证意见在本案中是最犀利有利的,所以在最后发表辩论意见,我们提出希望判处一年以下有期量刑意见时,法官当庭问公诉人有无意见,公诉人回答是无意见,这个案子开庭前,冬某家属一直说愿意把34985元还给银行,争取轻判,所以开庭前后,我们也是和主办法官沟通,开庭后由法官来联系银行到法院签协议办理还款手续,也只需还起诉书上本机金额即可,但很遗憾,庭后双方按法官要求去了法院,但其家属因家庭中各帮其分担多少出现分歧,最终放弃了还款争取从轻的情节,最终这个案子在2015年6月10日(2014年7月9日刑拘,到2015年7月8日满一年)判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2万,大家从时间上可以看出来,如果能退款,最少减三个月,那么我们的辩护是非常成功的,判决结果一年,那么被告拿判决书到刑满释放还不足一个月时间,就会完美实现关多久判多久的辩护结果。

审判结果:

冬某判处有期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办案总结:

冬某案子需要具体结合案子看和分析,如果单纯看34985元判有期一年三个月,可以说无多出彩的地方,但是看这个案子实际透支20多万,最终只能起诉34985元就是一个成功的地方,另外,因为存在透支20多万的事实,所以这种案子是注定会退查两次的案子,所以从侦查到移送法院时间从2014年7月9日到2015年4月27日已经是9个半月也是必然(刑拘37天+逮捕2月+审查起诉三次4个半月+退查两次2个月),到案子开庭已经是近10个半月了,我们的针对证据辩护很犀利有力,如果后续家属还了银行的那3万多元,案子按一年判,2015年6月10日拿判书,被告人就只需要在里面关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可以刑满释放,百分百实现了关多久判多久最佳的辩护结果,不过,就是因为不还多判那三个月,结合到具体本案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了,在这个案件中,我们发现银行报案材料上的矛盾地方,表面看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很不易,银行催收人员都是相对比较专业的但没有发现、银行委托代理举报的律师没有发现、公安侦查人员没发现、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公诉人没发现、办理案件的法官也没发现,我们能发现是因为我们更负责、更认真、更专业。

第五篇:浅谈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

浅谈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

当今社会,信用卡的使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它以携带方便、功能多等优越条件被公众所认可,特别是它的透支功能,使得人们在急需用钱的时候可以解燃眉之急。透支是信用卡的一大特色功能,是信用卡市场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信用卡的透支功能,信用卡只能作为结算凭证,类同于支票结算,没有优越性、方便性可言,也不会受到广大客户和商户的青睐,因而银行对持卡人提供适度的信贷或透支功能,既可方便持卡人的使用,促进和刺激消费的增长,也有利于增加银行的利息收入。然而,透支过度和失控,也将产生负面作用。特别是不法分子利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诈骗银行资金,更具危害性,是阻碍信用卡透支功能正常发挥、扰乱信用卡市场的一大祸害。刑法第196 条对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一、信用卡透支的概念

信用卡透支,是指持卡人在其信用卡帐户无存款或存款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信用卡从发卡银行获取短期、小额贷款用于消费的行为。

为了加强对信用卡透支的管理,各发卡银行均规定了透支的限额和期限。我国信用卡章程中规定:持卡人在存款帐户上应保持足够金额以备支付,如确有急需,允许限额透支。章程还规定了透支利息,自透支当日起,15天内按日息万分之五计算,从第16天起按日息万分之十计算;超过一个月或透支超过限额,按日息万分之十五计算,并可取消其使用信用卡的资格,追回所欠本息。

二、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的认定

恶意透支,是一种故意的违法行为,根据其危害性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即违法型恶意透支和犯罪型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数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尚未触犯刑律,不够刑事处罚的,即属违法型恶意透支,它要承担相应的违法责任,除承担民事上的返还、赔偿责任外,还可由公安机关视情处以15日以下拘留、5000元以下罚款。恶意透支,数额较大或情节恶劣,已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即属犯罪型恶意透支,它要依照刑法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违法型恶意透支和犯罪型恶意透支之间,仅仅在客观危害程度上存在量的差别,而在主观故意上是相同的,即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恶意”-非法占有银行资金的目的。在这一问题上,有种观点把划分违法型恶意透支和犯罪型恶意透支的依据,建立在有无非法占有的目的之上,认为违法型恶意透支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犯罪型恶意透支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我国新刑法将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以下称“使用型犯罪”)与恶意透支信用卡(以下称透支型犯罪)规定在同一条文之中,统称为信用卡诈骗罪,但实际上恶意透支型与使用型犯罪既有联系又有重大区别。恶意透支型犯罪在刑法的构成要件上与使用型犯罪相比,有其特殊的地方:(一)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

在信用卡学说上和实践中,一般将这种在规定限额和规定期限内的透支,称为善意透支,而将超出规定限额或规定限期,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无效的透支,称为恶意透支。本人认为,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志内容不同,即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银行资金的不法意图,没有这一不法意图的,即为善意透支;有这一不法意图的,即为恶意透支。

(二)恶意透支的犯罪构成

1.恶意透支的主体为“持卡人”,而使用型犯罪则并不限于“持卡人”。

所谓“持卡人”,是指直接向银行申办并核准领取信用卡的人,也就是享有该信用卡使用资格的人。反之,不是经申办程序从银行领取信用卡的人,均不属持卡人,例如因盗窃、抢劫、侵占、拾取、收赃购买等行为非法取得他人的信用卡或者非法持有某种伪卡、废卡的人。这些人虽手头也持有信用卡,但并不是刑法意义上的持卡人。这类持卡人如果利用手中的信用卡实施诈骗犯罪,造成了大量透支,实质上是刑法所规定的使用伪造卡、使用作废卡、冒用他人卡、盗窃信用卡诈骗等行为,而不应以恶意透支型诈骗论处。

为了与上述这类非法持卡人相区别,学说上通常将恶意透支的主体设定为“合法持卡人本人”。如有的认为:“从主体上看,因透支是信用卡章程赋予持卡人信用借贷的一种权利,故恶意透支的主体必须是特定的,即是信用卡合法持有人”。“凡使用伪造或作废的信用卡、冒名使用拾得或窃得的信用卡进行‘透支’的‘行为人’和‘持卡人’不是合法持卡人,不能成为恶意透支的主体”。有的认为“在犯罪主体上,恶意透支必须是合法持卡人本人或伙同他人所为”,“非合法持卡人通过购入、拾得、骗取、涂改等非法途径取得信用卡后所为”,则不属于恶意透支,而是其他非法使用信用卡的行为。

2、从主观方面上看,持卡人透支银行资金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为己有。

非法占有目的认定可以以行为是否侵害了市场交易中的诚实信用和他人财产法益为基准,即违反信用卡章程规定,超过限期或限额,恶意地透支银行资金。犯罪的主观方面是客观存在并且是要通过客观活动表现出来的。如果行为明知自己信用卡帐户上没有存款可存款余额不足,透支已经或将要超过规定限额或限期,仍继续透支,且无力偿还行为应认定为“非法占有为目的”。此外,从司法实践看,持卡人具有下列透支行为的,可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持卡人巨额透支后携款逃跑的;将透支款用于挥霍、购买奢侈品,大大超过其实际支付能力的;透支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透支款无法返还的;“私相授受”,结伴透支的等等。

3、从客体上看,恶意透支行为一方面是侵犯了银行财产所有权,另一方面是侵犯了社会主义的金融管理秩序,具体地是指银行正常的结算秩序。

恶意透支的对象是合法持卡人持有的信用卡,透支资金来源于银行或金融机构;持卡人恶意透支违反了持卡人与银行之间结算的正常进行,扰乱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

4、从客观方面上看,持卡人是利用信用卡进行违背信用卡章程规定的频繁取现,或将透支款用于挥霍,或与他人勾结恶意套取银行资金等等。

持卡人恶意透支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还要结合刑法规定的客观条件来认定,依《刑法》第196条第2款规定,持卡人的行为构成恶意透支犯罪的应具备两个额外负担观条件:一是超过规定期限或限期透支,二是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超过规定期限透支与超过规定限额透支,是选择要件,只要具有其一且“催收不还”便符合恶意透支犯罪的客观条件。

三、恶意透支犯罪应注意的问题

1.恶意透支的主观要件

恶意透支表现为故意违反信用卡章程和领用信用卡协议中限额限期透支的规定,在明知信用卡帐户中没有存款或存款不足的情况下仍继续透支,并且主观上还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因此,行为人如主观上不是出于故意,而是因过失而造成透支的,就不构成恶意透支;如果虽出于故意,但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例如为了治病、救灾等一时之急需,短期透支借用,事后积极设法归还的,也不构成恶意透支。

在新刑法制定颁布前,有关司法解释将恶意透支的主观要件规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或者明知无力偿还”;而新刑法仅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两者的表述方式虽有不同,但实质内容并无变化。因为“明知无力偿还”而大量透支,正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表现形式之一,为“非法占有为目的”所囊括。故实质要件还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否规定“明知无力偿还”,则并不重要。在司法实践中,如遇有明知无力偿还而大量透支的情形,仍可据此认定其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符合恶意透支的主观要件。2.恶意透支犯罪的额度要求 恶意透支型犯罪必须具有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数额较大,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所谓“超过规定限额”,是指超过信用卡章程和领用信用卡协议明确规定的透支限额,是否超过限额,是以透支后的信用卡帐户余额作比较,而不是指每一次的透支数额,每一次透支数都未达到限额标准,但余额超过限额的,也是超限额透支。每一次消费、购物或取现也有一个限额,叫交易限额,它与透支限额不同,每一次购物、消费或取现时,金额达到了交易限额的,受理单位要向发卡机构索权,发卡机构根据持卡人帐上余额和透支限额授权后,特约商户或储蓄所才能办理该笔业务,否则造成了损失,受理单位要承担责任。所谓“超过规定期限”,是指超过信用卡章程和领取信用卡协议明确规定的允许透支的期限,一般均规定透支期限为一个月,最长不得超过60天,期限是针对限额内的透支而言,在规定限额内的透支,允许有一段透支期限,而超过规定限额的透支,则一天也不允许。透支超过限额,或者虽未超限额但超过透支期限,两者只要具备其一即可。所谓“数额较大”,是指透支数超过规定限额达5000元以上,持卡人在银行交纳保证金的,则是指透支数额超过保证金数额达5000元以上,恶意透支数额是否较大,是划分恶意透支的罪与非罪的一条重要界限。

3.认定恶意透支,必须以“催收不还”为要件

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除具备上述超限额或超期限的要件外,还必须具备“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这一要件。未经发卡银行催收而未归还的,或者经发卡银行催收后归还的,均不构成恶意透支罪。新刑法对于银行催收后的归还期限未作明确规定,但根据新刑法颁布前的有关司法解释,是指持卡人“自收到发卡银行催收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仍不归还”同时,还须注意的是,行为人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案发后至人民检察院起诉前已归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有人认为,规定这一要件,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在实践中,发卡银行是否‘催收’难以认定,持卡人往往以各种理由否认银行曾经催收,使银行处于不利地位。其二,由于人口流动等因素,银行有时在催收中找不到持卡人,催收起来较为困难。其三,‘催收无效’的含义不尽明确,催收后多长时间内归还为‘催收有效’,部分归还是否视为‘催收无效’等没有明确规定。其四,因为持卡人在申办信用卡时就已经了解发卡银行关于透支的规定,对‘明知故犯’的行为不必再附加任何条件就可确定其为违规、违法行为,如再规定附加条件,无疑是对已有规定的否定。其五,规定‘催收无效’这一要件,会给持卡人造成‘规定可不遵守’的印象,这既不利于培养持卡人遵纪守法的观念,也不利于有关法律、规章的贯彻执行。总之,规定‘催收无效’这一条件,不利于发卡银行防范化解由恶意透支造成的金融风险”。

本人认为,刑法上规定“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这一要件,一方面在客观行为上界定了恶意透支的范围,使司法实践有直观的、统一的衡量尺度,便于操作;另一方面也使行为人内在的主观恶意获得可靠的、不容置疑的证明。这一规定,对于防止大多数善意透支者不致受到错误的刑事追究具有积极意义,但不足之处是有些明显的恶意透支诈骗犯罪,则可能钻法律空子而漏网。例如,有的不法分子在银行申办信用卡后,四处流窜作案、突击消费取现、大肆挥霍或卷款潜逃,其透支的数额巨大甚至特别巨大,明显超出其还款能力,非法占有和诈骗钱财的目的、故意十分明显。如果对于这种透支行为,也要求经银行催收不还后,才能作为犯罪处理,显然于打击犯罪、防范金融风险大为不利。因为在银行催收期间,犯罪分子可能早已远走高飞或转移财产。公安司法机关在查处这类案件中,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为此,从立法的角度看,如何更好地健全完善恶意透支方面的规定,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但是,从执法的角度看,既然刑法已作了这样的规定,则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理。确认恶意透支,必须具备“经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这一要件。具体操作可以采取下列办法:

(1)行为人有利用信用卡透支功能进行巨额诈骗的重大嫌疑,不妨先行以诈骗罪立案查处,如行为人有可能逃避、妨碍侦查的,或可能转移、吞没银行资金的,或者在银行催收前或催收时已发觉行为人逃匿的,还可先行以诈骗嫌疑对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以保证日后归案和银行资金安全。(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嫌疑人,经银行催收期满,仍不能归还透支款的,即可认定恶意透支。

(3)如果行为人在银行催收期间,归还了透支款,虽依法不构成恶意透支,但仍可视情追究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例如,根据是主动归还,还是强制搜查、追缴后被迫归还,是本人归还,还是由其家庭、担保人代为归还等事后情节和作案时的情节,分别作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处理。行为人归还透支款,并不能免除诈骗罪的全部责任。在这类案件中,“归还”应视同诈骗罪中的退赃情节。

4.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的,能否构成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罪?

骗领信用卡,是指行为人在办理信用卡申领手续时,采取弄虚作假、私刻印章、伪造证明、证件或盗用、冒用他人的印章、证件等欺诈手法,骗取银行信任,从而领取并持有信用卡。骗领信用卡的持卡人,形式上貌似合法的持卡人,实质上是非法持卡人。他们在骗领信用卡后,即大肆进行透支,大量骗物骗钱,一旦被识破,即逃之夭夭,杳无影踪。当银行凭持卡人办卡时登记的姓名、住址等虚假资料进行催收时,才发觉受骗上当。如广西某案犯就采用这种虚假手法,在广西北海某发卡银行骗领信用卡后,流窜柳州、成都、重庆、上海、武汉等地作案数十起,诈骗金额十余万元。对这种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案件,能否以恶意透支定罪,争论不一。有的认为,骗领信用卡进行大量透支的,也是恶意透支的一种形式。因为采取提供假证明、假身份证的欺骗方法办理信用卡,然后进行大量透支的,其行为本身就足以证明是进行恶意透支。有的则认为,它不属于恶意透支行为,因为主体不符。恶意透支是指合法持卡人的超额消费行为,骗领信用卡,持卡人的身份是非法的。根据刑法规定,对于骗领信用卡并进行巨额透支行为,可认定诈骗罪。

本人认为,骗领信用卡的行为,严格来说,本身就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对信用卡管理秩序和银行资金安全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是信用卡诈骗的前奏。故为了防患于未然,必须严厉禁止骗领信用卡的行为,并应将其上升到犯罪予以刑事处罚。在骗领信用卡过程中,行为人所实施的伪造公文、证件,伪造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印章、伪造居民身份证等一系列弄虚作假的行为,足以构成犯罪,更何况其骗领信用卡意在诈骗巨额钱财,是诈骗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已构成诈骗罪的预备行为,并且在司法实践中,骗领信用卡后又巨额恶意透支的案件频频发生,成为一种信用卡诈骗的常见形式,刑事立法又岂能等闲视之,故很有必要将骗领信用卡规定为一种信用卡诈骗罪,以利司法实践依法打击这类犯罪。

骗领信用卡,是经过银行的申办程序从发卡银行正式领取的信用卡,因而骗领的信用卡,不属于伪造的信用卡,也不属于作废的信用卡,也不是他人申领的真卡。骗领信用卡后使用的,就不能以使用伪卡、使用废卡或冒用他人信用卡论处。在信用卡诈骗罪中,剩下的唯一可以考虑适用的罪名,就只有恶意透支罪了。那么,为什么对骗领信用卡巨额透支以恶意透支论处会产生争议呢?这里不仅仅是主体的问题,而主要是因为“催收不还”的要件很难适用于骗领信用卡的人。对于大多数合法的持卡人而言,刑法上设置经银行“催收不还”这一要件来限制对恶意透支的认定,可避免滥用恶意透支罪。但对于骗领信用卡的持卡人而言,他们主观上的诈骗目的,对于这种诈骗分子就无须再以“催收不还”作为定罪的要件,否则就可能放纵犯罪。

为了严密法网,有利于司法实践依法惩处这类犯罪,建议立法应作出相应的补充规定或法律解释。具体有如下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其一,将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作为一种独立的犯罪形式或独立的罪名加以规定,即在刑法第196条第1款所列举的信用卡诈骗情形中增设一种:“使用骗领的信用卡的”即可。

其二,将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作为一种特殊的恶意透支论处。即在刑法第196条第2款对恶意透支所作的立法解释的基础上,增加一但书规定:“但采用欺骗手法领取信用卡的,不受‘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限制” 目前,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的行为又该如何处理呢?我认为:(1)骗领信用卡尚未使用或透支的,应按其实际已实施的行为性质和情节,分别以伪造公文、证件、印章罪或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以及诈骗罪预备犯论处,情节显著轻微的或证据不足的,则作无罪处理。

(2)骗领信用卡并已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数额较大的,发卡银行因持卡人虚构身份、住址,无法催收的,即可作诈骗罪论处。

(3)骗领信用卡并已超过规定的限额或期限透支,数额较大的,经银行查找发现持卡人后或者因诈骗嫌疑被司法机关拘捕后,又经发卡银行催收仍无法归还或拒不归还的,则应以恶意透支罪论处。因为此时骗领信用卡的持卡人已符合恶意透支“催收不还”的要件,并且恶意透支的法定刑重于一般诈骗罪。

下载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用卡恶意透支及其风险防范

    信用卡恶意透支及其风险防范 【摘要】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令银行业头疼的顽疾,主要存在频繁透支、骗领信用卡透支、相互勾结透支、诈骗型透支等四种形式。导致信用卡透支防不......

    浅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

    浅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卡这样新型的金融支付工具产生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是同时信用卡已成为犯罪分子的重点犯罪目标,信用卡诈骗犯罪便是......

    关于恶意透支信用卡构成何

    恶意透支信用卡构成何罪?案情:被告人余某分别2007年8月和2008年4月,在建行申请办理了一张信用卡汽车卡及一张龙卡双币种贷记卡。由于做生意资金紧张,急需现金,一时又难于周转,余......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浅析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浅析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信用卡的使用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日渐密切,但信用卡的不当使用,不仅使持卡人与银行之间产生民事责任,而且令持卡人触及刑事......

    信用卡恶意透支判断标准

    通俗地讲,涉嫌信用卡诈骗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经过银行两次催收,并且超过三个月拒不还款,二者兼备,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要素之一。 2、信用卡诈骗是公诉案......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刑法分析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刑法分析 刘宪权曹伊丽 【内容摘要】提高“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入罪门槛,既符合立法精神,又适应司法实际的需要。对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

    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分析及防控措施

    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分析及防控措施 摘要:信用卡风险有三大类,第一,信用风险;第二,欺诈风险;第三,操作风险。而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属于欺诈风险范畴。本文介绍了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

    揭秘信用卡恶意透支原因(合集五篇)

    信用卡以其携带方轻便、使用方便为广大市民所青睐。然而,有这么一些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透支期限三个月以上,发卡银行多次催收就是不归还。8月3日,随着石狮市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