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之我见

时间:2019-05-12 14:3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之我见》。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之我见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之我见

宝民小学杨胜南

现代信息技术使社会、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不仅改变着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及态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育也无可避免地面临着三大挑战: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时代的挑战使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增添了新的任务,例如面对海量的信息,要学会搜索、筛选、吸取、传播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语文教育应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培养合作与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推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面对时代所赋予的新任务,我们就必须抢占信息技术这个制高点。这并不是要求我们像战士一样扛着枪去攻占敌人的阵地,而是强调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广泛深入地运用信息技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在语文教学之中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怎样让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呢?

一、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语文教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各种资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和别出心裁的搭配,这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把多媒体手段引入课堂,使抽象的化为形象,静态的变为动态,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尤其是语文课堂,学习内容情景交融,授课老师妙语连珠,加上多种媒体出奇制胜,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高。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学习小村庄消失的原因时,学生交流到下了一场很大的洪水,虽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这是一场大雨,然而朗读是不到位的,于是老师播放录像,直观洪水的凶猛与残酷,又再现了小村庄的凄凉画面,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这是一组有关于夏天的趣事及美好景物的课文,如何能让学生深入感受夏天的美好,去体味夏天的情趣,去感受夏天的欢乐呢?我根据课文不同的内容选择了各自配套的多

媒体素材,在教授古诗《小池》时,我选取了一段泉水叮咚的音乐渲染气

氛,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场景的描绘: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出泉水,池水非常清澈,倒映出浓密的树荫。这时候飞来了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停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配乐描绘,相信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夏荷图。这时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和图像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诗化的教学境界,在这种境界之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会日渐提高。

二、信息技术是服务教学而不是取代。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使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又需要使学生在积累过程之中受到思想、精神、人格、信念、审美等方面的渐染和熏陶。多媒体和网络给学生积累文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要使这些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人文素质,一定要有一个声情并茂的或“无声胜有声”的“悟”的过程,这是现代信息技术永远代替不了的;因为它终究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代替不了人的心灵交流和情感体验。所以看一节语文课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好不好,不是看这节课的课件多么具有动感、具有色彩,多么热闹,而是看它所用的声像等媒体是否恰到好处地展示了文本,是不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丰富的联想、产生强烈的共鸣。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我觉得无论是什么课怎样的形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无法亲临其境的风景,丰富其记忆库中的感性材料。语文的主要凭借是文字,而文字是实际生活的反映,所以注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文字与具体的事物进行转换,更能显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一种秋天的思绪,马致远用“枯藤老树昏鸦”等文字来表达;那么多媒体可用一支乐曲、一幅图画等来表现。但是,如果过多和随便使用多媒体,过分追求形象性,会取代学生的思考和相信。如果不论什么课都用多媒体,呈现设计花哨、与课文无关的大量图像;播放与课文脱节的声音动画,使课堂教学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借助现代化手段,加强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不是让多媒体取代传统阅读的文化功能,遏制学生的想象力,这种滥用多媒体的结果是放弃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这样的课就不是语文课,而可能是影视课或美术欣赏课了。

智能化的信息技术进入语文课堂,是一项推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新举措。信息技术的出现,使课堂教学的交流互动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人——人”互动、“人——机”互动、“人——机——人”互动等多种形式使交流变得更为自由。然而由于一些方面的不足,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的课堂中常常自动放弃了师生的主体地位,教育主体的模糊或错位的结果,必然使学生成为缺乏情感、缺乏意志、缺乏创新能力的人,也使教师成为影视课或美术欣赏课的“放映员”了。

所以说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辅助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地位,绝不能僭越教育主体——人。

三、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适当应用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但是,并不是用了网络和计算机就是整合。

1、借助声音和图像,美化文本诵读。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很有多富有童趣,琅琅上口的文章,也有文质兼美的散文和富有韵味的文言文,对于小学生而言学好语文最简捷的方法无过于进行咀嚼鉴赏,高质量的诵读,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好得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古人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工具、手段与结果之间关系之重要哲理。就是说,人善于“假物”、“利器”。幻灯、录音、影视等多媒体的利用,就是人的手、眼、口、耳等器官的延长。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能改善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过程,使课堂结构灵活自然、新颖诱人。多媒体的运用是为了辅助语文教学,是为了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在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对与课文有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教师必须进行认真的挑选,尽量选取比较忠实于课文文本,而且效果比较好的资料,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相关视频音频要进行适当的剪辑。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只有教师占有资料的统治局面,教师的资料可以凭借多媒体让学生分享;

学生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一些相关的资料,如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情况,等等。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使语文教学改革如虎添翼。“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教学效率。科学地采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走向信息技术的丰富与创新,占领素质教育的制高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所要肩负起的历史重任。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之我见(孙露璐)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之我见

宁陕小学孙露璐

[内容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正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整合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学科整合[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信息时代,我们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摆脱迷信书本、迷信权威的思维定势与禁锢,让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与张扬。”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得力助手。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正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整合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

体,把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如教第八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乡村四月》一诗中,课文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领略乡村四月的美丽景色。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乡村的春耕的场景,以及山野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并辅以配乐解说,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春天是个美好的、播种的季节。

二、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语文教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各种资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和别出心裁的搭配,这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把多媒体手段引入课堂,使抽象的化为形象,静态的变为动态,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尤其是语文课堂,学习内容情景交融,授课老师妙语连珠,加上多种媒体出奇制胜,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高。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学习小村庄消失的原因时,学生交流到是因为下了一场很大的洪水,虽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这是一场大雨,然而朗读是不到位的,于是老师播放录像,直观洪水的凶猛与残酷,又再现了小村庄的凄凉画面,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三、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们都有体会:许多学生不会朗读,没有一点情感。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假如》这篇课文前,我组织学生观看了《神笔马良》这部动画片,提前让学生了解谁是马良,他都做了哪些好事。当马良帮助别人的真挚感人画面扑入学生的眼帘时,当那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心灵时,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沉浸在故事之中,再次朗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自然流露出真挚的感情。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融合,必将对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快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使语文教学改革如虎添翼。“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教学效率。科学地采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走向信息技术的丰富与创新,占领素质教育的制高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所要肩负起的历史重任。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之我见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之我见》

新沟桥初中

李聪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能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课程整和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

随着课程整和的发展方向,与各学科的整合从简单的课件到运用网站进行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整合的内涵也越发深刻了。下面我就根据自身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定位

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相对于过去单一的一部钢琴、一部录音机的音乐课模式,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层次感丰富,立体,清晰。信息技术与音乐整和定位的好,则是一堂以音乐为主,信息技术为辅的整和课,音乐还是本位,定位的不好,一味强调信息技术,课的本身已经没有音乐性,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可以上,无非是用用电脑,滑动鼠标,敲击键盘,何来学科整和。所以在教学中,要始终以体现音乐性为主线,信息技术完全是为音乐学科而服务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融合”,实现教师、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信息技术不是简单的结合课程,而是要有机地与音乐课程结构、内容、资源以及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音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所处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惟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课的效益。作为整合主动因素——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当中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概念,即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上课,教师永远是主导者。教师在设计整和课的环节时,就应这样体现。网络里的内容范围广,容量大,不给学生一个目标他们就会漫无目的的东看看,西瞧瞧,最后你问他掌握了什么,他却什么也说不出,教师煞费苦心搜集的“海量”资料就只是让学生头晕目眩、眼花缭乱的镜花水月、海市蜃楼。教师需要给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给出浏览网站的目标,让学生针对性的去学,起到真正的主导者。

教师还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

三、要注意学生年龄特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同学段的学生,他们在生理、心理的发展上,特别是诸如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以及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因此,从教学对象出发,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所以,我们在探索、促进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时,同样要重视贯彻注意学生年龄特征这一重要原则。

这是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和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整合”的重要依据是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出的明确的描述和规定,该纲要要求小学生“学会使用与年龄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而对初中则要求“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很显然,都是应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小学和初中却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所以,“整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

例:我在教学《青春舞曲》一课时,针对的是农村的七年级学生,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操作水平相对较低,所以我的教学中设计的基本以浏览网页、打字等简单操作为主,但是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所以我又设计了模仿手鼓演奏,试着学跳新疆舞的环节,学生兴趣浓厚,达到了甚至超出了我所预想的效果。下课后,学生意犹未尽,围着我谈论上课的感受和自己的感想。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采取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即通过在音乐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音乐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教会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有力的学习工具并使之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所以,信息技术教育与音乐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必然,也是音乐学科不断发展的需要,是中小学实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实施模式的优化选择。

音乐与信息技术整合,力求在教学中既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大容量,又要能体现音乐的审美性、愉悦性。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使音乐教学的很多教学手段和方式成为了可能;在音乐课上唱歌很平常,但是当学生听到自己的演唱录下来放在网上,体会做歌星的感受那就不平常了,信息技术就可以办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可以为多向交往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但还要牢记在音乐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中介性的联想去唤起过去的经验和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而不过份地依赖信息技术,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它是否有成效,教学效果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要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后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信息手段能否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理解学习重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课堂是否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学生的知识面是否更广,学生学习空间是否更宽,学生能否在信息技术的环境和平台上真正实现其智慧结构个性化地自主、正常、高效的发展,这点是关键,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方式的优势。

就象互联网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一样,有了信息技术这个强有力的助手,我们的音乐课堂活动将会越发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第四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之我见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之我见

张璟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学科。它的一个特点是操作性强,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信息知识和形成一定的技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情感态度情况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和掌握。

我们也在不断进行一些尝试。从大的方面来讲:分为每堂课的评价和学期整体评价。从小的方面来说:分为学生的知识技能评价和情感态度评价。

在每堂课的结束的部分,我们先让学生对自己的整体上课情况作一个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包括了知识技能部分和情感体验部分;如果当堂课中有作品的,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文件档案袋中。其他学生对其可以进行客观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整体评价。

在学期情感态度评价里,我们是通过综合每堂课中学生自己的评价和小组的评价来给出一个分值。

对于学生平时的课前准备,比如鞋套等,我们是让课代表每堂课课前记录,然后根据一学期的统计来给出学生这部分的分值。主要是起到一个提醒和督促的作用。

在学期整体评价中,我们注重的是学生一学期的整体表现,比如平时的评价分、期末的作品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准备等;这些综合来评价一个学生,得出其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得分等级。通过平时公

开的评价方式,学生对此也不会有任何的异议,是一个非常公正的评价方式。

这是我们的一些教学评价尝试,有些还是需要改进的。有待我们今后的不断完善。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之我见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之我见

杜少飞陈仓区李家崖小学0917—6295396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对传统的教学产生冲击,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中适时利用多媒体传递教学信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不够重视的情况。信息技术的普及,对当前教育改革将带来巨大的影响,它不但促进了教育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由于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容量增大了、色彩丰富了、生动性增强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这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什么优势呢?

一、有利于理清教学思路。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思路清晰时,课就上得很顺畅,使整节课显得张弛有度,详略得当;当思路不清晰时,就会觉得重难点把握不了。虽然也认真地备了课,也考虑了学生实际,但仍然可能出现上课时无所适从的情况。有了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运用,我们制作好课件再去上课,就能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因为我们是按照备课教案做好课件,所以就能把无所适从的情况消灭在准备阶段。对于青年教师,1课件则是教学过程的预演,教师根据课件演示,就能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了。

二、有利于创设意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信息技术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荷花》一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荷花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荷花没有有多少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荷花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公园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请大家闭上眼睛。然后,我播放课文配乐朗诵课件,学生听这如诗一般美的语言,想象梦一般的画面,仿佛来到了荷花池边,闻到了荷花的清香,看到了千姿百态,亭亭玉立的荷花,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那准确简练而又美得像诗一般的语言,其后再展示影像让学生听读课文,使优美的画面与精美的语句一起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了,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里运用信息技术,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学习呢?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易体会到事物的本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

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可以说,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在我们原有的教学中,老师的板书、教具的演示和教学挂图的张贴等等,往往占用了一节课中不少的时间。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和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超文本”状态下,只要操作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动静结合,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我们发现通过课件的教学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几何问题,并且教学的时间也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节省了许多,从而使课堂中更多的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有利于发挥教学个性。我们既要讲求创造性地教学活动,就必须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情况,或者教材具有的特殊内容制作出有个性的教学课件。如有的班的学生好动,坐不住,我们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一些特殊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若某一课所涉及的内容趋向专业性,我们就可以调用一批符合教材内容的素材充实进去,使这一课件具有它的独特风格,那么这一节课也肯定是别具一格了。没有个性的课堂教学只是教材的克隆,久而久之,被束缚的就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自己。

五、教学体会和引发的思考

1、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高素质。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性、教法的变革等。还应该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无法想象

一个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过关的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此外,教师在美术、音乐等方面亦应有不俗的修养。

2、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信息的单一化到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所以,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3、信息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技术教育不应停留在单独开设的信息技术教育课上,而应有机地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去。在未来社会中,获取、选择、加工信息也将成为语文的一项基本能力。

4、不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式。

教师应加强学习管理、加强课外辅导,尤其应重视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对高考策略的研究,否则在社会、家长与学生的多重压力之下,网络教学难免“逃生无门”。

5、尚待解决的问题。

整合的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师生之间课堂上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失控;资源的大量、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一些基础知识容易被忽略等。

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一定能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下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之我见(周强)

    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之我见 摘要: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使之与美术教学的整合,能更好地达到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的实践......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探微张荣娟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学区 053100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即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

    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初探(省用)

    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初探邻水县丰禾镇中心小学欧冬梅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走入千家万户,与各个行业完美结合,教育事业也在所难免的于时俱进了。教学实践中我们对信息......

    浅析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

    浅析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杨开菊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正日益显现出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特征:信息化与全球化。信息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全球化......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论早已不是什么新潮的观点,在大学时老师就教导我们要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实践中曾简单的认为将课堂还......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

    学科整合的好处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思考(戴溪小学邵琴摘录)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指的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综合了微电子......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姓名:余振玲单位:唐山市荆各庄小学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而教学内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