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

时间:2019-05-12 14:3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

第一篇: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宗

教工作

顾传勇 周平赵华

2013-1-10 12:42:29来源:《中国宗教》2011年第6期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处理好宗教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服务信教群众贯穿于宗教工作始终,团结带领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复杂和多元的变化趋势。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信仰宗教的人数持续增加,信教群众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影响不断增强。因此,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处理好宗教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服务信教群众贯穿于宗教工作始终,团结带领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客观认识信教群众的基本变化是做好宗教工作的重要基础

以江苏省为例,作为宗教工作重点省份,现有信教群众400多万,教职人员8000多人。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城市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江苏省信教群体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新特点:

一是信教人数持续平稳增长。随着江苏省人口总量增加、经济与社会活动范围扩大、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受宗教文化感染,人们从祈福消灾、积德延寿、求富贵保平安等愿望出发,进入寺观教堂参加活动,进而接受宗教信仰,成为信徒。

二是信教群众公民意识明显增强。一方面,他们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团结稳定,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与社会服务,努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涉及宗教的维权诉求也明显增多,绝大多数能够在法律框架内正常表达。三是信教群体结构有新变化。总体上看,江苏省信教群众以农村、妇女、老人和低学历人口为主体,许多属于弱势群体。但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信教

群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人口、白领、高知、商人、企业家等新阶层和中青年、男性信徒人数逐渐增多。据统计,在基督教信徒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占26%,男信徒占23%,60岁以下的占40%。

四是信教群众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聚集。由于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提高、城镇建设进程加快、交通与信息条件改善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者增加,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使原本在农村的一部分信众也随之转入城市。据调查,苏北农村人口由于外出打工,基督教信徒人数减少20%,而城市信徒明显增多,每到周末礼拜日或重大宗教节日,一处场所要增开三四场活动分流,才能满足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的基本需求。

五是外省区来江苏省的信教群众增多。目前,因经商、务工、求学来江苏省的信教群众超过20万。其中,来自青海、甘肃、新疆、宁夏等西北地区的,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在清真寺做主麻的穆斯林群众60%以上来自上述地区,苏、锡、常、宁四市有时达80%。来自浙江、福建、山东等省的,以信仰基督教为主。在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因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仪规和社会管理等差异,与当地老百姓或信教群众发生矛盾纠纷必须引起重视。

我们应根据信教群体的新变化、新特点,调整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及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更多地关注信教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好地从源头上化解信教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实现宗教领域长久和谐稳定。“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是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12月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处理好宗教关系,实现宗教和谐,核心就是要处理好与信教群众的关系,实现与信教群众的和谐。

二、依靠和服务信教群众是宗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宗教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宗教的利益说到底还是人的利益。在我国,有1亿多群众信仰宗教,作为执政党必须尊重这个群体、关心这个群体,依靠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人民群众。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也是党所依靠的“基本群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同党的关系是“血肉联系”。只有坚持思想上尊重信教群众,感情上贴近信教群众,工作上依靠信教群众,才能团结和调动信教群众的积极性,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上来。对信教群众在认识上有偏差,与信教群众在情感上有疏离,既不利于调动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党群、政群关系。

因此,在宗教工作中要树立相信和依靠信教群众的观点,把信教群众满意与否作为宗教工作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密切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加强与信教群众的联系,倾听他们的愿望与声音,通过走村、进堂、入户,与信教群众面对面地交流,对于认识上的分歧,要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注重摆事实、讲道理,积极引导,求大同,存小异。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真心实意关心信教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的信教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和支持他们积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勤劳致富,使信教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的要求,采取具体措施,切实帮助信教群众解决生活困难,让信教群众真正感到代表他们根本利益、能够带领他们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是党和政府。

要不断加大对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力度。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宣传教育,把宗教工作的理论与政策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的课程,登上主流媒体版面,转变宗教是宣传“禁区”的认识和做法,让广大群众能通过主流媒体知晓宗教文化,了解宗教工作,掌握宗教政策。这既可以促进信教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有利于党员干部和社会对信教群众的尊重。

三、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是解决宗教问题的前提条件

我们党根据宗教的规律性特征和信教群众的切身利益,制定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广大信教群众参与宗教活动、办学培训、研究出版、财产支配和对外交流等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证。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解决宗教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加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宗教活动场所是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教职、满足信教群众信仰需求的基本保障和重要平台,帮助宗教界依法规划建设好宗教活动场所是各级政府贯彻党的宗教

政策的应有之义。要根据各宗教的实际需求,把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在充分利用现有场所的基础上,在信教群众较多、现有场所难以容纳、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合理布局,适当增设新场所,切实解决场所设立、用地与建设问题,以满足信教群众对活动场所的基本需要;对城市和新农村建设中宗教活动场所拆迁问题,坚持依法拆迁、合理补偿、适当照顾、妥善解决;对需要维修的老旧宗教活动场所,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爱国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应当建设成为反映信教群众合理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困难、信教群众支持的爱国爱教的社会组织。要指导团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转变工作作风,密切与信教群众的联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政府要为宗教团体改善办公条件提供支持,解决经费等实际困难,使团体更好地履行职能。

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是保证宗教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当前,要制定和实施好宗教人才培养的中长期规划,加强宗教院校建设与管理,支持教职人员在职学习,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考察,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充分发挥宗教界代表人士在宣传政策、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协助做好信教群众工作。

宗教界的对外友好交往,是我国民间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已在广交朋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有益贡献。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友好交往,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宗教具有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实体属性。2005年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实施,国家宗教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是规范和管理宗教事务的法律依据,也是做好信教群众工作的法律依据。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目的是促进宗教活动规范有序,以利于更好地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要真正树立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管理理念,寓管理于服务

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完善管理。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宗教事务部门要努力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协调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公共关系,在依法管理中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应加强依法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宗教事务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在县级机构改革后的宗教工作部门执法主体建设,重视发挥各级党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坚持按中央要求,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巩固宗教工作“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乡村两级责任制”,研究解决县级政府宗教工作部门执法主体资格缺位和执法队伍薄弱的问题,在乡(镇)、街道配备民族宗教工作助理,在村(居)、社区设立民族宗教工作协管员,确保宗教工作责任落到实处;要发挥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健全宗教事务协作共管机制。

应以维护宗教领域长久稳定和谐为根本落脚点,建立和完善信教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在处理涉及信教群众集体利益的诉求时,要摸清情况,依法行政,多采取劝导、疏导、引导的工作方法,慎用强制措施,防止矛盾激化。把贯彻执行《宗教事务条例》与贯彻执行其他法律、法规相衔接;严格规范对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宗教财产、涉外活动等涉及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应针对部分信教群众对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缺少了解的情况,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释疑解惑,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和履行法律义务的自觉性,让广大信教群众理解支持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并成为依法管理的参与者,让信教群众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

五、发挥宗教界积极作用是社会的广泛期待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有积极和谐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和谐的一面。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宗教中的积极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宗教中的消极不和谐因素,发挥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社会的广泛期待。

应积极推进宗教文化建设。宗教的文化性是其基本属性之一,弃恶扬善、诚实守信、慈悲济世等道德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主流道德价值观有相同相融之意。我们应鼓励挖掘宗教文化中追求真善美的积极因素,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支持佛教开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开展“齐同慈爱、济世利人”、伊斯兰教开展“两世吉庆、团结宽容”、天主教、基督教开展“作光作盐、荣神益人”等宗教文化思想建设,进一步引导宗教界诠释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经典教义,让广大信教群众接受适应时代要求的宗教思想、道德与文化熏陶,热爱生活,融入社会,感恩祖国。

应积极探索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模式。宗教界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是宗教直接回馈社会、服务人群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好包括宗教界在内的社会力量在社会服务中的协同参与作用,鼓励支持宗教界为社会多做善行善举;积极探索宗教界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渠道和方式,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规定,既要提供宗教界开展社会服务的政策空间,又要规范管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允许宗教团体通过成立专事公益慈善的社会团体,经过注册登记,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保护宗教界参与公益慈善的积极性。

注重发挥宗教在社会稳定中的独特作用。借助宗教活动场所平台,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使其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力量;宗教界可以通过为信教群众提供人文关怀、心理服务,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宗教教职人员可以按照本宗教的传统习惯,进行心理疏导、病中探访、终极关怀等活动,以满足信教群众合法、合理、正当的需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12月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宗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

(作者顾传勇、周平、赵华,工作单位为江苏省宗教事务局)

第二篇: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认真践行群众路线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认真践行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践行群众路线的实现形式。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强化为民意识,把体现民意取向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我们要不断强化为民意识,以民之所望作为履职所向,努力使人大工作成为体现民意取向的重要平台。一是问需于民,科学选题。改变过去“关起门”来定议题的方式,在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发出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监督议题的建议,邀请广大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电话、面谈或邮寄的方式积极提出监督议题建议,真正把群众反映突出、意见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吸纳上来。同时,结合党委总体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认真分析定位人大工作与人民群众意愿、经济社会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机结合点,科学合理确定议题,使人大的工作更贴近民情民意,更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二是问计于 1 民,开门议政。进一步拓宽群众直接参与人大工作的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督工作计划,邀请公民旁听人代会、常委会会议,在视察、检查等活动中邀请涉及其切身利益的群众代表参加,为群众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建议提供平台,实现公众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和有效参与。三是强化公开,接受监督。强化人大工作信息公开,不断丰富和完善网站的信息发布范围,尤其是对执法检查报告、政府专项工作报告、作出各项决议决定以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等人大工作开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开,在网站建设互动板块,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二、强化大局意识,把依法履行职责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关键

人大工作的本质,就是替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因此,我们要强化大局意识,依法履职、主动作为,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一是突出“重心”。坚持发展与民生并重,在高度关注事关发展大局的工业园区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工作的同时,密切关注环境治理、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农村公路、农民用水等人民群众密切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使人大工作与发展大局紧紧相扣,与群众呼声息息相应。二是注重“实效”。坚持依法履职与跟踪问效并重,建立督办落实机制和落实效果评估机制,对专项工作报告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实行跟踪检查,采取现场督查督办、听取其 2 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和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等方法,对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难度较大、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工作和问题一抓到底,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实效,得到实惠。三是严守“程序”。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职权,修订完善了询问暂行办法、质询暂行办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专项工作评议办法、约见暂行办法等工作制度,确保人大监督工作在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常规手段的基础上,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有效的方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三、强化主体意识,把发挥代表作用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抓手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们要强化主体意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不断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一是强化组织引导,让代表勤于联系群众。积极探索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不断完善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办法,引导代表通过个别走访、接待来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使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健全完善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办法和问责制度,明确程序要求,落实工作责任,抓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二是强化平台建设,让代表便于联系群众。制定和完善闭会期间代表小组活动的指导性意见,指导代表小组建 3 立活动制度、制定活动计划,引导代表通过小组活动联系群众、发挥作用。深入开展代表“六个一”活动,抓好代表公示、走访接访、年终述职、统一活动日、集中联系选民日等代表工作制度的落实,不断丰富代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把代表小组活动阵地建设作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代表之家”建设,努力构筑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确保“我当代表为人民”有阵地,“群众有事找代表”有去处。三是强化服务保障,让代表善于联系群众。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定期联系、走访代表制度,通过走访座谈、电话联系等方式,主动了解掌握、及时协调解决代表执行职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加强联系中掌握社情民意。同时,将代表培训纳入工作计划,切实强化代表履职培训。及时向代表通报辖区内的重大工作事项,积极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不断提升代表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努力让代表善于联系群众。

第三篇: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的体会

坚持走群众路线,树立“基层第一,官兵至上”的观念是纯洁部队内部关系的成功“法宝”。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也一直遵循着这一原则,并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拜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文后,自己感触颇深,树立群众观点的方式是多样的、方法是灵活的,作为党委机关、领导干部如何在选拔使用干部、选人用人上走群众路线,是关心部属、爱护官兵的又一基本形式,是树立群众观点的充分体现。在选人用人上,“用对一个带动一批,用错一个挫伤一片”的事实证明,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用人政策是衡量党委、领导是否真正关心爱护官兵的晴雨表、试金石。如果任人唯亲,埋头苦干、勤奋工作的人得不到重用,而让那些跑官要官、善于钻营的人钻了空子,“代表官兵的根本利益”就会变成空话,就无法践行“三个代表”的要求。因此,在干部任用上,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的眼光,依靠群众的力量,体现群众的意志,给群众以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从而把那些有能力、政绩突出、德才兼备、军政素质好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一要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基层官兵参与干部选拔使用的积极性。为了使干部的调整、配备符合广大官兵的利益,反映官兵的意愿,党委、领导必须注重教育引导,使基层官兵明确责任,明确权力,真正把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运用好、行使好。一是引导官兵平时注重对身边干部德才表现的积累。每名官兵都应树立为别人划档定格、打分量化的尺度意识,以便在选举、推荐时掌握干部的第一手材料。二是引导官兵正确看待干部的优缺点。任何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干部的成长过程难免有失误,要引导官兵全面、客观、准确地分析每名干部的优缺点,防止推荐中出现偏差。三是引导官兵正确认识推荐选拔的重要性。干部配备使用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如果没有公论,不发扬民主,党委领导主观臆断,推选出的干部就会脱离群众,不被群众拥护,决策也就代表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必须使官兵认识到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才能获得走民主渠道的实效性。二要广开言路,多渠道、全方位地听取基层官兵意见,防止偏信则暗。群众的呼声不是一、二个人的愿望,也不能按选票多少来论断。为此,在广开民主渠道时,要注重把握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听取群众意见的方式不能单打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不能仅凭选一次票、划一次挑就算走群众路线了,而要按照个人述职、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组织谈话等程序让基层群众充分发表意见。二是听取群众意见的渠道不能过于狭窄。一个干部的活动和表现是多方面的,群众对一个干部的观察也只能是一个或几个侧面,要多听取知情群众的反映,把干部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三是听取群众意见不能只注重考核任用前的阶段。为了防止考核前拉选票等不当行为的发生,要注意收集平时群众对干部的意见,要按月或季度定期对每名干部进行考评,防止和克服只搞一次听取群众意见就定乾坤的做法。三要发挥监督作用,使群众公论真正进入党委选人用人的决策之中。一是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防止和克服把走民主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当摆设的倾向。在民主测评上,要把符合条件的干部都“推”到群众之中,防止只对个别“内定”的干部进行民主测评,让群众无可奈何,不得不“评”或只能按领导意见“评”。二是让提拔任用后的干部接受群众监督,检验党委的决策是否正确。民主渠道、群众路线走的如何,关键是干部到任后,所做的工作能否让群众满意,是否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坚持干部任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的有效途径。三是发挥党委的监督作用,让群众的反映公正、可信,防止用人失察。在干部的使用上,既要激发和保护群众参与评议干部的积极性,又要正确对待群众举报、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做到有报必查,件件有着落,又要加强对群众评议的教育和监督工作。我们在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时,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教育、监督群众在去伪存真、准确鉴别是非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对乱写信、乱告状的个别人要加强引导,强化党委、纪委的监督作用,使干部任用真正走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达到让基层群众满意的目的。

第四篇:毛泽东论党的群众工作 关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毛泽东论党的群众工作 关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13年05月30日10:1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二、关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共产党员决不可脱离群众的多数,置多数人的情况于不顾,而率领少数先进队伍单独冒进;必须注意组织先进分子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这就是照顾多数的观点。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5—526页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4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0页

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

毛泽东:《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3月31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9页

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

毛泽东:《切实执行十大政策》(1943年10月14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毛泽东:《组织起来》(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3页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5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月2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我们代表了无产阶级,代表了人民群众,打倒了人民的敌人,人民就拥护我们。

毛泽东:《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1968年),《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81页

第五篇:树立群众观点心得体会

树立群众观点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笔者认为,要树立群众观点,必须做到心里想着群众,感情亲近群众,言行尊重群众。

心里想着群众,就是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记在心头。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在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曾作过一幅画《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中题画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意思是说,躺在县衙里听外面风吹竹子的声音,似乎是老百姓的病饿叫苦的声音。身为知县,从衙斋萧萧的竹声,联想到了百姓困苦疾声,说明他倾听群众呼声是何等的真诚,关心群众疾苦是何等的真情,惦记群众生活是何等的真心!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就应该象他这样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朝暮惦记群众。

感情亲近群众,就是要放下架子把自己作为群众的一员。河南内乡县衙三堂至今保存着一幅对联,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幅对联语言通俗,意义深刻,告诫各级领导干部是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感情上亲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然而,当前还有少数公务人员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对待群众态度生硬,感情冷漠。这样,从表象上与群众划清了界限,从感情上脱离了群众,这与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格格不入的。

言行尊重群众,就是要做到一言一行不伤害群众的感情。还是上面提到的河南内乡县衙的那幅对联,“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可是,我们有少数党员干部,置群众的感情、利益不顾,说话和做事从不考虑群众的感受。前些年流行的“刁民”一词,不知伤害了多少群众的自尊心。近年来少数地方和少数干部的强行征地、粗暴拆迁、粗暴执法,不知损害了多少群众的利益。还有少数干部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的“衙门”作风,不知为难了多少群众。这些都是不尊重群众的表现,虽然发生在少数地方和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影响的是干群关系和党的执政地位。

下载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树立群众观点心得体会

    树立群众观点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笔者认为,要树立群众观点,必......

    牢固树立危机意识

    企业改革转型期继续保持忧患意识“十多年来,我经常在思考关于失败的问题,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只有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任正非 《......

    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浅议

    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浅议 蒋文清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都是一种超前的危机意识。而刘为总:“最大的风险是事在人为”更如同是清醒剂,能让我们在......

    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5篇)

    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蕴涵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凝结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共产党执政的经验......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树立群众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 自觉践行以人为本理念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生......

    如何树立党的群众观点

    如何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发挥党校作用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为适应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好地促进党校......

    牢固树立创业理念

    牢固树立创业理念 在创建院士工作站的实践中加强企业科协建设 辽宁省沈阳市科协 沈阳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工业基础雄厚,企业集群集中,科技与企业结合有深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