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浅议
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浅议
蒋文清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都是一种超前的危机意识。而刘为总:“最大的风险是事在人为”更如同是清醒剂,能让我们在危机来临之前保持清醒。振冲昨天的辉煌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成功,人最好的时候可能是最不好的开始—“危机”往往就是这时悄悄来临的。因此,我们不能陶醉于以往的成功经验,必须永远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不满足现状,持续不断地挑战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竞争激烈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没有危机意识就会面临“杀机”,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就会迎来“生机”。
作为企业来说,树立危机意识,就要不断创新,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甚至具有超前性的经营管理。一些企业往往在强盛时就开始衰落了,这是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忽略了危机的存在,忘记了残酷的竞争需要他们不断自我激励。
反观国内外长期站住脚的企业,则对危机意识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公司蒸蒸日上时,反而提出了“末日管理”的理论,在公司内部造成强烈的危机感,让员工体会到危机真的来临了,以此来激发员工不断向上的斗志,并设定公司的年经济增长率目标。树立危机意识对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思。
我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来说,树立危机意识后,就要加倍珍惜工作,尽最大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不断追求进步。这种危机感体现在对工作的珍惜程度上。危机感强的员工,总会对工作倍加珍惜,他们总是尽职尽责做好工作,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珍惜工作,不时刻保持危机感,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被别人替代,自己不珍惜工作,就如同冷水中的青蛙,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危险。“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就是危机感的最好体现。我们今天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必须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不断的改变自己以前的思维模式和做事态度,来适应公司大发展的需求。在振冲,在我服务的期限内,我必须做到和公司步伐保持一致,完成公司的每项任务,并成为我工作的准则。
当然,员工危机感的树立也需要企业的推动,如果企业管理松散,没有合理的激励、晋升、淘汰机制,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或者有规章制度但不彻底的执行,员工处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会很容易丧失上进心,产生消极情绪,这对企业发展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企业有了合理的激励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员工也就会自觉的树立危机意识,努力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企业的需要,并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社会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发展越快,进步越大,意味着竞争越激烈,企业、个人要想在竞争中不被淘汰,立于不败之地,惟有树立危机意识,不断创新,不断追求进步,始终保持走在时代的前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是永远的生存之道。
总之,有危机并不可怕,没有危机才是可怕的,而没有危机意识更是可怕的。有了危机,辩证的看待、处理危机,才能使企业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危机是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源源不尽的动力。只要我们的每一个员工都牢固树立起危机意识,我们的一切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振冲才能快速发展。
第二篇:牢固树立危机意识
企业改革转型期继续保持忧患意识
“十多年来,我经常在思考关于失败的问题,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只有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任正非
《左传》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一种超前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清醒剂,能让人在危机来临之前保持清醒。昨天的辉煌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成功,人最好的时候可能是最不好的开始――“危机”往往就是这时悄悄来临的。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认为:“生存的第一定律是: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险”。我们不能陶醉于以往的成功经验,“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会让我们不满足现状,持续不断地挑战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着忧患意识,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具有某些历史特征的企业,正在谋求着脱胎换骨投入新天地的企业,显得越发重要。因为它影响着人的求进意识,在思维里影响着我们的改革意识。
作为企业,树立危机意识,就要不断创新,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甚至具有超前性的经营管理。有这样一个数据,在世界500强的企业名录中,每过10年,就会有1/3以上的企业从这个名录中消失,或
苟延残喘、或破产。在总结这些企业衰落的原因时,人们发现,这些企业往往在强盛时就开始衰落了,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忽略了危机的存在,忘记了残酷的竞争需要他们不断自我激励。
反观在500强中长期站住脚的企业,则对危机意识有着深刻的认识。百事可乐公司在公司蒸蒸日上时,提出了“末日管理”的理论,在公司内部造成强烈的危机感,让员工体会到危机真的来临了,以此来激发斗志,并设定公司的年经济增长率目标。百事赶超可口可乐的业绩充分说明了“末日理论”的实用性和必要性。一篇华为的冬天震撼了商业界,其作者是深圳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华为公司保持的利润率远高于比海尔、联想。但就是这样一家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企业,其正处于春天的企业,却在研究冬天的问题人,研究危机,研究失败。用任正非的话说,“十多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感,而是只有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这句话,也真正道出了树立危机意识对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性,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思。
作为员工,树立危机意识,就要加倍珍惜工作,尽最大努力胜任本职工作,不断追求进步。这种危机感体现在对工作的珍惜程度上。危机感强的员工,总会对工作倍加珍惜,他们总是尽职尽责做好工作,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珍惜工作,不时刻保持危机感,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被别人替代,自己不珍惜工作,就如同冷水中的青蛙,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危险。“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就是危机感的最好体现。我们今天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必须拥有强烈的
危机意识!当你在一个企业时,至少在你服务的期限内,你必须坚信它的产品和服务是最优秀的,并成为你工作的准则。
当然,员工危机感的树立也需要企业的推动,如果企业管理松散,没有合理的激励、晋升、淘汰机制,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或者有规章制度但不彻底的执行,员工处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会很容易丧失上进心,产生消极情绪,这对企业发展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企业有了合理的激励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员工也就会自觉的树立危机意识,努力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企业的需要,并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社会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发展越快,进步越大,意味着竞争越激烈,企业、个人要想在竞争中不被淘汰,立于不败之地,惟有树立危机意识,不断创新,不断追求进步,始终保持走在时代的前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是永远的生存之道。
有危机并不可怕,没有危机才是可怕的,而没有危机意识更是可怕。有了危机,辩证地看待、处理危机,才能使企业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危机是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源源不尽的动力。只要我们都牢固树立起危机意识,我们的一切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企业才能快速发展。
第三篇:树立危机意识对企业至关重要
树立危机意识对企业至关重要
对危机意识进行培养是企业抵御危机侵害的有力武器。
1、树立危机意识:要培养企业全体员工的忧患意识,企业领导人首先就要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能把危机管理工作做到危机实际到来之前,并为企业应对危机做好组织、人员、措施、经费上的准备。
2、设立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它可以由以下人员组成: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公关部负责人和公司一些其他主要部门的负责人。这些成员应保证其畅通的联系渠道。当危机发生时,该机构自然转型为危机领导核心。
3、建立危机预警系统:企业公关危机是企业内外环境出现问题造成的,因此,在危机爆发之前,必然要显示出一些信号。当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如下征兆时,就有必要提请决策部门注意并进一步加强监测:对企业或企业领导人形象不利的舆论越来越多;受到政府、新闻界或同行业人士的异乎寻常关注;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不断下降;组织遇到的麻烦越来越多;企业的运转效率不断降低。
4、制定危机管理方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效的公关危机管理可以防止危机的出现或改变危机发生的过程。实施公关危机管理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检查所有可能造成公司与社会发生摩擦的问题和趋势;确定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估计这些问题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的潜在影响;确定公司对各种问题的应付态度;决定对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的行动方针;实施具体的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不断监控行动结果;获取反馈信息,根据需要修正具体方案。
5、企业内部媒体公关培训:在企业发生危机时,企业能否冷静自如、坦诚大度地面对媒体、巧妙地回答媒体的问题,是化解危机公关的—个重要关键。预先对企业领导者以及公关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6、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媒体合作平台:定期与媒体进行沟通,获得媒体的信任与支持。
7、加强企业内部传播流程管理:适当时候进行危机预演,让内部人员熟悉发生危机时必须要做的事情。
第四篇:树立危机意识 强化作风建设
树立危机意识 强化作风建设 查找存在问题 加大整改力度----材料设备专业 关于“我公司针对 “树立危机意识,强化作风建设,查找存在问题,加大整改力度,提升执行力的管理整顿活动”的会议精神,作为2011年加入首建一公司的新成员,虽然现在仍在实习期,但是,一年来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使我对材料设备专业的管理制度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认为在材料管理方面还应该加强管理,奖罚分明,制定更全面的管理制度并且积极努力的以制度为基本准则,提高工作效率,以身作则,坚守好自己的岗位,稳固保持项目部的业绩。
1材料采购管理(自采材):
材料管理:严格按材料计划(由项目部经营部门或工程技术部门提供,并需双方共同确认)组织材料进货(包括自采材、协议供料及甲供材),杜绝超计划领料。要选择质高、价低、运距短的供应单位,对到场的材料、构件、要认真计算、认真验收,如与质量差、量不足的情况,要进行索赔,要减少采购过程中的管理损耗。
材料核算:加强材料核算,实行料具消耗定额。制定发料、领料计划;
2材料采购管理(甲供材):
执行甲方的甲供材管理规定,从材料计划及现场材料盘点两方面控制甲供材领用量。工程余料及时退库。为加强甲供材管理,在继续坚持月结算的基础上,对票据方面加强管理如下:甲方的领料单一式9份,加盖唯一编号。(上报8份,1份留底备查)为了便于掌握票据的返回情况,验收入库与耗用分工负责。甲供材实行现场验收,实时反应到货数量。
3领耗料工作管理。
对于劳务分包项目,核实分包材料需用计划。项目工长要对材料的数量及质量验收、跟踪检查使用情况,对剩余材料及时回收,避免材料的流失及结算扣款时,无法扣回的现象。
4废旧物资管理。
2012年要加强剩余材料及废旧物资管理工作。要结合经营部对项目部下达废旧物资回收指标,根据施工图预算耗量、实际采购量,制订出单位工程废旧余料回收指标。
5大型工具的管理。
大型工具租赁期间,项目部按月对发生的租赁费、修理费、赔损费等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分包单位,所分解的费用根据分包单位与一公司签署的分包协议规定处理。大型工具的进退场应由分包单位材料员与项目部材料员共同经手签认。
6工程项目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整治措施。
我项目部工程都已完工,现正与甲方进行材料结算,现在材料甲供材超预算的问题已经暴露了出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分包方对节约主材没有积极性,过量超领材料。
项目部对材料管理的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管,预算量对计划量的制约作用不明显。实领料数汇总不及时,分包单位是自己领料,实领数不能及时上报汇总,影响材料计划的制定。
措施及建议:
1对超预算的材料计划要单独制订工作流程,在计划后附超领原因分析,原因分析由分包方签字确认,在计划上注明“补充计划”字样,便于与预算内计划区分。
2强化管理:加强对分包队使用材料的过程管理,防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流失,根据工程进度监控材料的使用与库存。(工长必须对进入现场的材料负责,对材料浪费及挪用或盗卖行为要管理,要及时汇报)
3提高分包队超领料的成本:对超领料的运输成本,折旧成本要由分包方承担。主材节约后项目部与分包队共同分享受益,提高分包队伍节约主材的积极性。
迁钢结算组材料员
2012年5月8日
第五篇:牢固树立创业理念
牢固树立创业理念
在创建院士工作站的实践中加强企业科协建设
辽宁省沈阳市科协
沈阳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工业基础雄厚,企业集群集中,科技与企业结合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后,沈阳市科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中国科协、辽宁省科协的有力指导和全市各方面的大力协助下,积极引进高端智力服务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先后创建了32家院士工作站,聘请145位两院院士来沈阳工作。其中,首批创建院士工作站的12户企业,多数是承接国家和省市重大建设项目和自主品牌研发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2003年以来,在40多位院士的直接指导下,有20多项攻关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起国家和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院士工作站的创建,为企业科协建设带来了活力。几年来,我们在创建和发展院士工作站过程中不断加强企业科协建设,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科协的地位作用和能力水平。
一、在建站中建“业”,促进企业科协增强服务自主创新的本领
有作为才能有地位。院士工作站的创建,使企业科协工作有了一个直接为自主创新服务的抓手,科协自身建设也因为有了新的内容而得到加强。一是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企业科协服务全局的能力有了提升。从沈阳的实际看,国有企业经过长期的改革改组和调整,企业科协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多年来,我们通过开展“讲比”活动等有效形式提升企业科协工作,但“边缘化”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院士工作站的创建,拉近了科协工作与中心工作、企业科协与企业领导的距离,为企业科协施展作为搭建了平台。沈重集团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原有的主导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优势衰减,急待开发拳头产品。集团科协以成立院士工作站为契机,邀请钱七虎、孙钧等6位院士专家研发全断面盾构机。企业在对盾构机知之甚微的情况下,依靠院士专家的集体智慧合力攻关,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生产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断面盾构机并迅速投放市场,使我国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产品。去年8月,又成功收购了德国维尔特公司和法国NFM公司,以绝对控股的优势占据了世界盾构机开发的制高点并实现了跨国经营。目前,企业已生产销售全断面盾构机10台,销售收入12亿元人民币;承接国内外订单24台,合同额22亿元人民币。沈重集团科协在引进高层智力、推进自主创新中的作为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是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企业科协对接项目的本领有了增长。没有项目引不来“凤凰”,因此,企业科协必须熟悉项目,否则不仅引不来“凤凰”,还可能损毁“巢穴”。2003年一年中,经过各企业科协与企业技术部门共同整理提报,全市一次收集到30多个项目,经过市科协与院士先期对接,很快得到了院士们的积极回应。当年成立的4家企业院士工作站,使企业科协首次进入重大项目对接,科协的专兼职干部切实感受到了抓项目的压力和收获。院士工作站相继成立后,企业科协扭住项目不放,不断延伸与院士专家合作的领域。沈阳黎明航发集团公司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军工企业,为了开发新型燃气轮机,公司先后聘请9位院士参与项目研发。公司科协不仅积极主动地为院士们提供有效服务,还针对微观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博采院士“绝技”,突破一系列技术障碍。表面技术是黎明集团急待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刘大响院士在该技术领域处于领军地位。公司积极与刘院士就电子束物理气相热障涂层技术进行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为解决大型薄壁件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公司科协请我国铸造技术泰斗柳百成院士出招。柳院士领衔开展熔模铸造计算机模拟仿真研发,并把自己开发的软件无偿提供给黎明公司。艾兴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刀具大师”,而黎明公司恰好需要解决高速切削加工技术难题。经过艾院士“点化”,技术障碍很快找到了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运而生。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和技术对接,企业科协积累了一套抓项目的经验,做工作有了底气。
三是通过创建院士工作站,企业科协普遍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过去每逢企业科协在一起开会,大家常常要向市科协诉诉苦衷,提提困难,集中起来往往是企业领导不够重视科协工作,企业科协活动难搞,工作难做,说来说去都是信心不足。院士工作站成立后,不仅建站的企业科协感到工作有奔头,暂时没有建站的企业科协也通过建站企业的示范作用而增强了信心。沈阳鼓风机集团是我国鼓风机行业的排头兵,科协工作一直很出色。建立院士工作站后,集团董事长亲自担任科协主席,党委书记和多位副总任副主席并在科协工作中有具体分工。科协工作不仅在集团内部一路畅行,而且院士工作站建设和“讲比”活动等主要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以至于科协几名专职干部忙不可支。沈阳协合集团是一家生物技术研发企业。院士工作站成立前,公司董事会先期组建了科协,并责成科协开展合作对接。在董事长的主持下,公司科协与六位院士保持密切联系,还把中科院生态所、同济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的多位专家请进企业与院士合作。目前,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抗癌新药“单链抗体靶向药物”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企业科协也从研发成果中体会到了科协工作的价值。院士工作站给企业科协工作带来的变化,有力地鼓舞着全市专兼职科协干部爱岗敬业。
二、在建站中建“队”,积极培植企业自主创新骨干队伍和拔尖人才
把院士请进企业,等于为企业科技人员请来了导师。市科协和各企业科协抓住机遇开展科技人员培训,为培养造就科技骨干和拔尖人才主动“配方”。
首先,积极组建研发梯队,让企业科技人员面对面地接受院士专家口传心授。沈阳中科靓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北方第一村”—沈阳市于洪区小韩村科技致富以后成立的生物技术开发公司。近年来,公司面向社会招聘了一大批科技骨干充实研发。同时,公司上级单位靓马集团董事长亲自出面赴北京邀请院士,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由村办企业组建的院士工作站。公司和集团都把院士工作站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组织了一支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研发团队与院士及助手合作,又在中科院遗传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东北农业大学等教学科研单位请来多位专家,三支队伍整合攻关,既顺利开发出研究成果,又使本公司科技骨干开阔了眼界,掌握了核心技术。目前,经过三年的刻苦攻关,该公司开发的荧光素酶已进入实验室批量生产,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国内领先的技术手段。同时,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在院士专家指导下,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生物技术研发的骨干力量。沈重集团针对盾构机技术力量短缺的实际,选派多名科技骨干出国深造,不惜花费巨资招收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每年还投入百万资金组织各类人员培训。此外,黎明航发集团、沈鼓集团等企业也注重在建站中建“队”,采取了与靓马生物公司相类似的办法培训企业科技人才,分别取得了成效。
其次,开辟产学研合作基地,借“外脑”出成果、育人才。沈阳鼓风机集团几年前就与西安交大、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共建科研基地,集团定期选派科技骨干赴三所高校开展定向研发。成立院士工作站后,集团又选派科技人员到院士所在的实验室或研究机构接受培训,吸收了院士专家的“真传”。何氏眼科医院是一家由归国博士领衔创办的民营医疗机构,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多家医疗连锁机构、医学院和医药开发中心的大型眼科医疗基地。为壮大科技实力,院方选派医务人员和科技骨干赴谢立信院士所在的山东眼科研究所进修学习,谢院士给予了精心指导。还从所属的“绿谷”药物基地抽调科技人员与姚新生院士合作。姚院士不仅亲自指导研究,还安排这些科技人员在其工作的实验室研修,为科技人员提高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医院正在组织科技人员与院士工作站的多位院士共同开发“人工晶体”,决心在替代进口方面取得突破。
第三,举办企业科技创新讲坛,请名家名师传道授业。最近三年来,市科协与企业科协和有关学会合作,陆续举办企业科技创新讲坛,先后邀请王国栋、孙铁珩、吴澄、潘际銮、陆燕荪等一大批院士级名家到企业讲学,近万名科技工作者听取了学术报告。已经建立院士工作站的企业,还请院士为企业职工上课,企业负责人不仅亲自听课,还发动科技人员提问,请院士解疑。沈重集团为推进盾构机研发,多次请院士作专题报告,孙钧院士还以《盾构机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为题,详细阐述了盾构隧道施工的技术问题及处臵方案,使全体科技人员大开眼界。现在,企业科技创新讲坛已渐成品牌,如果一段时间不来院士讲学,基层单位还会打电话询问。
三、在建站中建“网”,不断完善企业科协的组织体系 创建院士工作站,有效地加强了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并且逐渐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的社会化组织网络。跟以往比,建立院士工作站以后,企业科协建设有了新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地位上升。突出标志是,院士工作站建设变成了“一把手工程”,科协工作备受领导关注。12家建立院士工作站的企业,不论是国企民企,都是一把手出面与院士交流,科协建站服务工作又都是一把手交办,而且经常过问。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几乎每位院士都是企业经营者亲请亲为,科协自然成了老板的助手。这种现象说明,科协有没有地位,不在争取在作为。
第二个变化,各方协力。由于院士工作站的建立直接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科协这方面的工作与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直接相关,因此由科协出面协调一些问题比过去顺畅,与企业内部各方面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为了给院士工作创造方便,一些企业科协经领导授权给相关部门分派任务,各部门也能愉快接受。这种态势也启示我们,在科协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拉动各方支持,形成协作网络,是加强组织建设的有效措施。
第三个变化,开放作业。过去,企业科协往往工作比较封闭,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参加上级会议。建立院士工作站以后,社会活动多了起来,与上级和外部的联系多了起来,围绕院士工作站建设和安排院士活动,市科协与市领导、企业领导和企业科协经常互动。有时候,企业科协还要代表企业领导与中央和地方的相关部门联系工作。活动空间的扩大,使企业科协工作大大增加了开放度,这是院士工作站带来的重大变化。
四、在建站中建“家”,为科技人员提供良好环境 建立院士工作站是一项长期的带有战略性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与和谐的理念,诚心诚意地将院士工作站建成“院士之家”,让院士感到“家”的温暖。在这方面,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一是为院士排忧解难,提供人文关怀。院士过生日,市领导送去生日卡、生日蛋糕,并设宴祝院士健康长寿。当有的院士有病住院,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到医院探望,表示慰问,并指示医护人员治疗护理,早日实现康复。对进站工作的院士,有关科协组织为他们创造出最佳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沈阳黎明航发集团公司由总工程师亲自负责院士工作站工作,并指派两名专职人员为院士工作站提供全程服务,坚持“四必访”,即逢年过节必访、家中遇事必访、立项攻关必访、出台决策必访。真诚的服务使院士很感动,视沈阳为“第二故乡”,决心“与沈阳共命运”。
二是规范院士工作站的管理,保证健康发展。五年来的实践证明,保证院士工作站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和措施保证。市科协把院士工作站工作纳入了党组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院士工作站领导小组,并指定由组宣部牵头抓总,协调有关工作,制定有关院士工作站的管理规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加大对院士工作站的指导力度。机关各部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各基层单位科协对此项工作也给予高度重视,主管科技工作的企业领导分管院士工作站工作,明确科协、技术中心、科技处“三套马车”整合服务,指派专门人员负责院士工作站的工作并与院士进行及时沟通与协调,及时请示汇报,保持与院士的紧密联系。黎明航发集团采用电话、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与院士保持密切联系,要求周周报情况、天天有信息。同时,公司还按照院士的专业和技术专长,与相对应的技术室(所)结成对子,组织专业人员去院士实验室进行学习调研。
三是创造良好的“四尊”环境。建立激励机制,尊重院士的劳动成果,努力营造“四尊”环境,对于院士提出的对策和建议,虚心听取,认真采纳;凡是通过院士牵线搭桥引进的项目、资金、人才,认真对待,抓紧对接。每年都要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对为沈阳发展有特殊贡献的院士、专家进行重奖,并聘为市政府科技顾问。从2003年起,我们从院士抵达沈阳的第一时间开始,就为院士“量身定做”了全套的服务计划,五年间从来没有“缺斤少两”。在机场、车站,我们为院士安排了贵宾通道。院士下榻宾馆,直接取钥匙,无需烦琐的登记。院士的活动和工作日程安排,事前已经做了周密安排并有专人服务。为保证院士在沈期间工作愉快,我们一般都邀请院士夫人或秘书陪同来沈,同时,把院士夫妇在沈阳的留影扩印成册,作为礼品赠送,2007年还为来沈参加“中国百名院士沈阳行”和院士专家企业行的院士们赠送了16寸彩照,百名院士人人喜形于色。在众多院士集中来沈参加活动时,我们还要特地为院士安排研究生、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二对一”或“一对一”全天候引导服务,赢得院士们的好评。这些细致入微的尊重关怀,体现的是这座城市的温馨,在留住院士、发挥院士作用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院士工作站的创建和发展,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科协组织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为院士工作站的强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和企业科协的组织建设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相得益彰。我们将努力通过加强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不断推动企业科协组织建设,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