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海阳农村信用社培训总结
2011年海阳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新员
工培训总结
郭城信用社
孙京锋
2011年8月5日
2011年7月19日至7月29日,海阳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我们新员工开展了为期10天的入职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海阳农信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我将本次培训的所学和所感做一总结:
一、所学,了解一名合格的信用社员工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首先,对十天来所学的知识做一简要回顾:这次培训的核心是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主要涉及新一代银行核心系统、农村信用社会计机构管理、会计人员管理、会计基本规定、存款业务操作、现金业务操作、反假币反洗钱等内容。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作为一名农信员工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业务知识,对以后正式上柜办业务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另外,我们还学习了柜面文明、监察保卫、法律诉讼、信贷、信息科技等相关知识,这些内容对我们全面了解信用社有很大帮助。最后,我们还学习了作为银行员工所应具备的基本业务技能:珠算、点钞、数字键盘、五笔打字,当然这几项技能不可能短期就会有成效,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勤奋练习才能学成,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了。
以上是十天来我学到和了解到的知识,这些对一名新员工来说帮助很大,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当然,掌握这些知识离一名合格的信用社员工还差很多,更多的知识技能还需要我到工作岗位上去亲身体验,业余时间去认真学习,只有树立一种时时学习的观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农信员工。
二、所感,感悟一名信用社员工必备的职场素质。
个人认为,这十天的培训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了多少业务知识,熟 练了多少业务技能,而是感悟了多少信用社的氛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信用社员工,光有熟练的业务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也至关重要:
(一)银行员工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这是每一个新入职的员工首先面对的问题,作为一名信用社员 工,我认为应该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1、要有充分的耐心。农村信用社不同于其他银行机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客户群体绝大部分是农民,尤其是乡镇上的基层网点。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在办业务时有很多地方不明白,这时就需要我们不厌其烦的向顾客解释,不能因为说一两遍顾客还不明白就不耐烦了,我们需要换位思考一下:作为职员我们明白是应该的,客户并不从事这一职业,不会是很正常的,如果我们自己做不熟悉的事情,也会需要他人帮忙的。所以,足够的耐心是做好一名信用社员工首先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3、要有热情的服务态度。我妈是一位农民,每年去银行给我打学费经常遇到不会填单的时候,态度好的会热情的向你解释,不好的就直接训人了。每当遇到态度不好的时候,妈妈心里就很难受,但作为一名朴实的农民她不会去想到维权、投诉,只能忍声承受。所以,刚进信用社,我妈就跟我说:顾客不明白时一定好好跟顾客说,不能发脾气,多说几遍。这是我妈的亲身经历给我上的入职第一课,我觉
得受益匪浅。
3、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每一位来信用社办理业务的客户,我们都应感谢他对我们的信赖。尤其是我们信用社所面对的农民顾客,他们存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血汗钱,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必须时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对文明服务的理解
我认为,首先必须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工作中牢记“客户就是上帝”的信念,并且这种信念不是刻意做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这是文明服务的前提。其次,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没有过硬的业务技能,而妄谈为顾客提供文明服务无异于纸上谈兵,文明的服务,源于你的言,也源于你的行,熟练流畅的业务操作不仅给顾客美的享受,而且为顾客节约了时间,也树立了信用社的文明形象。最后,农村信用社的文明服务要突出特色。由于信用社所面对的顾客大部分是农民,他们不说普通话,他们朴实。所以在语言上我们有时候必须灵活处理,不能一味死板的说:您好、谢谢、再见等。有时候一句“大姨,您来了!”、“大叔,您慢走!”效果要更好。
(三)如何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
我认为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真诚!临毕业时,同学聚在一起经常说要珍惜我们之间的感情,因为工作之后就很少有真的感情,同事之间的关系会很微妙,跟领导相处更要处处小心。我并不否认以上观点,但我想说的是,只要你以一颗真诚之心去对待你的同事、领导,收获的肯定不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肯定不是“尔虞我诈”,我相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虚假的东西不会长久。另外,与同事相处还要注意多沟通,这十天的培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了解新同事的机会,所以晚上学完习后,我都会主动与参与到集体参与的小游戏当中。沟通交流时一定要真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还要善于倾听,要是对方感觉到你是用心在听,而不是在敷衍。最后,就是做事,不背后说人坏话,不做损人之事,帮忙就得帮到底,要不就拒绝。多在背后夸人好,多在背后解人围。
(四)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大部分人都会说: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当自觉服从集体利益等等。的确,以上都是真理,作为银行机构更应该自觉践行以上准则,因为我们为顾客保管的是真金白银,是农民的血汗钱,信用社员工必须时刻牢记只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自觉抵制诱惑。从另一个方面说,个人只有依托集体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是如此,你要想实现个人利益,就要以企业的利益为先。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而是要把公司看成自己开的一样。”只有把信用社当成自己的家,把这个家维护好了,你才能从家里得到更多。以上就是我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理解。
短暂的培训结束了,我们将被分到不同地区的岗位上开始工作,十天虽然短暂,但是这次培训对我们来说是人生重要的转折,它把我们从象牙塔带入了职场,使我们从一个青涩的学生走向一个有责任
心、充满自信的职业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寻路从现在开始„„
第二篇:2016用水总结中海阳
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用水总结
昌平区节水办:
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430065),专注于太阳能发电以及分布式能源的创新综合利用,是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内领先的太阳能全生态智能服务商,位列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公司以能源互联网为战略布局,致力于构建从太阳能发电能源供给端到无线充电能源消费端的完整生态链,核心业务包括太阳能光热发电新技术路线开发及核心装备研发制造、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及电站开发、无线充电技术研发和分布式太阳能无线充电站投资建设运营、太阳能与传统化石能源联合循环等。
作为国内领先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装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中海阳在该领域最早布局、最早研发并实现产品落地,现已建成亚洲唯一一条可生产槽式RP1 至RP4 全系列产品的柔性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生产线,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光热电站,包括中海阳自有的首批光热示范项目。在光伏领域,中海阳实现了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双线布局,荣膺首个光伏领跑者项目,首创长江支流大型水面电站建设先河,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
2016年,我公司严格遵守国家和政府的各项法规、条例,在做好节水用水的工作基础上,我们还严格杜绝浪费、跑、漏、滴现象,将节能、节水列入正常的管理工作范围,提高全员节水意识,常抓不懈。通过宣传学习,员工的节水意识逐渐增强。
加强取用水检查,公司合理制定分解用水指标,对实际用水情况做好下各的用水计划,利用雨水浇灌绿地,公司办公区及生活区全部使用节水器具并能及时缴纳国家征收的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等。
各岗位员工都能从自身做起,做到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使公司上下形成了良好的节水氛围。
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年**月**日
第三篇:大海阳故事
大 海 阳 的 故 事
据说有故事的企业才能走的更远,于是我们正在编写大海阳的故事,以作为她五周年的礼物。
大红头的故事
从前,狮子山有一个看守石山,保护一方水土的石神。在2003年9月18日那天,正在熟睡的他被热闹的欢呼声吵醒,他好奇的下山来看个究竟,山前一群人民在欢呼雀跃,询问一个老农得知原来大海阳石材在办企业,他被热情的大海阳人请上酒桌,在这愉快的气氛下,喝了一杯又一杯,成了个红脸,他爱上了这里,便向山神请愿,在大海阳安家。从此,红头石神在大海阳安了家,大海阳有了守护神,他朝向东南方向,开心地笑迎八方客,守护着大海阳。
俺有大石头的故事
大海阳刚创办企业不久,外商来考察,他们问一个工人:你们这有什么产品?淳朴的大海阳工人自豪的说:俺有大石头!,外商点头称赞。总经理认为这五个字很具深意,“俺”,看起来土,但是我们觉得很洋,不是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吗? “大石头”,这是我们大字文化的精髓。于是便让这个工人写下这五个字,工人不识字,但是还是用满是老茧的手认真地描出了“俺有大石头”五个字,总经理决定用这句话作为我们的企业文化一部分,作为我们的企业口号。很多客户,一看到“大红头”就过目不忘,一听到“俺有大石头”就充耳不忘。
大海阳石材的故事
原来我们企业在海阳市投资,海阳市领导很重视招商引资,想留住我们这个客户,给我们土地等优惠政策,在宴会上,我们提出“请你们给我们起个名字吧!”,领导们说谁敢给你们起名字呀,你是老大学生了!我说“现在是互联网经济,我想宣传你们海阳,但用“海阳”这个地名做企业的字号工商又不允许登记,在前面加个“大”字吧!变成“大海阳石材”!”我默默读了几遍,朗朗上口,这样客户在互联网上搜索“大海阳”也能找到我,搜索“海阳”也能找到我,起了名字以后,正好烟台还有一条贯穿南北的路,叫做“大海阳路”,这样我们就把这条路的冠名权抢到手了,如果参照青岛的“海尔路”、“海信路”,我们也值500万吧!并且大海阳中的“海”和我们英文名字中的“HI”有相同的谐音。婴儿小手的故事
我们的企业标志是一个婴儿的小手,我们的英文名字叫“hi-stone”,她在向人们打招呼“HI”!让对方,让世界感到亲切,来呵护这个企业的同时也把石头人性化了,让冷硬的石头变软、变暖、变活。
石林的故事
大海阳石林,五块石头组成一个雕塑小品。有依有靠,有站有卧,有圆有滑,有棱有角,有意无意间,寓意世界万物互相依赖,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
石书的故事
周围用三角石围成的图案为展翅飞翔的鸽子,左边是头、中间的大石头就是翅膀。这个翅膀,主人又把它做成了一本书——大海阳石书,左面是封面,右面是书的第一页目录:第一章 创业篇,第六页;第二章 客户篇,四十五页;第三章 产品篇 第一百页。这三个数字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六”代表主人他改制后的六年奋斗史。“四十五”是当年主人45岁,100是他想把大海阳石材做成百年老店。这本史书在时时刻刻激励主人和他的职工,奋发图强,奋斗向上。
小亭子的故事 “静心亭”“闻风亭”“欧式亭”,是工人们劳作之余最喜欢的场所,可以休憩,博弈,培养情趣,显示了世间万物共存共融与和谐。
大鱼牌的故事
刻有“大海阳石材”公司名称的大石匾承载着这个企业的文化核心。匾的形状像一条鱼,明亮的眼珠是公司的标志。石匾背面刻着公司铭记:“„为感恩母亲,报效国家,遂择址于此,以求‘百年老店’”,也有两周年记:“生意成长些许,旗下雕塑公司成立,顿悟感动客户为至善理念„„”,后面为十周年、五十周年乃至更长的周年记准备着长长的空间。
下来看看的故事
我们以开放的姿态邀请你“下来看看”,表现北方人热情、质朴,更显示了我们的“让别人看不懂、学不会、追不上”的非凡气度。
大石狮子的故事
烟台市最大的石狮子伫立在大门两侧,雄狮威武强壮,雌狮慈母情深,向来客致意的同时,也宣告着这个企业的文化从这里开始。仙桃石的故事
大门左边有一块形如仙桃的大石头,桃的寓意是硕果累累,上面刻了主人推崇的一句话“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贵坚深而不露”,显示出主人的性格及做人的气质。
大海阳苑的故事
这是温馨而细致的大海阳苑,个展示作品和休闲的地方,木栅栏、绿草坪、海草房、农家井、蒲团石、弯弯的小径,栩栩如生的动物、郁郁的冬青,无不体现了主人的建厂理念:天、地、人高度的有机结合。看到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企业文化的精髓所在,就是在休闲中享受生活,在工作中创造产品。粗犷古朴的“大海阳文化墙”,上面用鹅卵石垒成的一条大船,太阳神和月亮神引导大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仔细看船上,刻有很多图案,有动物,有人物,有战车,记录了世间万物与天地人的高度和谐及相互依存的关系。大船后边是一条帆船,这是一古帆船,上面有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古龙等雕刻,象征着改革开放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石碑的故事
小亭东侧矗立一块石碑,机切后的底线在石面上形成了整齐的行线,仿佛一张凝固了的大信纸。特殊的中英文碑文更是加重了它的份量,共有三个内容:
一、这块石碑的来历:“此块石头为公司试车之第一块石料之底,成品已经出口瑞典,特书公司训于此,以资纪念。”
二、公司训:安全、质量,关系你我生存;诚信、科学,保障企业发展。
三、石料“341”及其性能指标。341是公司的主打产品,主人由此又总结出“企业管理341”,即三抓:抓管理、抓客户、抓队伍建设;四个产品方向:常规产品、普通产品、景观产品、作品;一狠:狠抓产品质量。
本是一块剩余的废料,主人的一番创意,即使它熠熠生辉,既具有纪念意义又具有收藏价值。只有独特的个性品味及与产品质量心心相连的观念,也能产生出如此独到的创意。这些字句,连同公司科学严谨的管理方针,一丝不苟的治厂原则,也深深地铭刻在的员工和客商的心底上。
三个母亲的故事
“人有三个母亲”这句名言。人的一生有三个母亲,一个是生身母亲,她给你生命,你要报答她,否则是不孝.第二个是你的母校,她给你知识,你要报答她,否则是不义。第三是你的祖国,你要报答她,否则是不忠。
美丽的文章
朋友欢迎您来感受大海阳,她是上帝派来的美丽天使,到人间来建一个石文化城,城里要有一群用心劳作的人,许许多多石头产品,有要让石头变成永不朽的城市雕塑,让世界和谐的动物雕塑,让心灵升华的人物雕塑,给人辟邪的大石头,让人扬名的大牌匾。到这您会感受到企业形象,“大红头”的真诚,广告语“俺有大石头”的质朴,企业标志“婴儿小手”的温柔,记住啊,联系她啊。打电话6625208写信 E—mail:hi@hi—stone.cn,上网www.xiexiebang.com都能找到她!
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都无不称赞这是一个有文化的石头城,是一个启迪人们心灵的石头城。
群山万壑的故事
2003年9月,我收到了咱们学校校长和党委书记一封信,信是这么说的:校友们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在什么岗位,回来看看吧,我们学校50岁了。
收到这封信以后,我觉得母校没忘记我们,我们更没有忘记母校,母校永远在我们心中,我们的知识和信念都是母校给的。学校让我们回去看看,我们何尝不想回去看看呢?带什么回去?我思来想去,突然一个想法,因为我是做石材的,我要给学校送一个里程碑式的东西,脑子有了,就送一个大石匾——记录母校50年走过的历程和沧桑。
石匾刻什么?母校五十年的历程,是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的缩影,也是我国繁荣富强的一个真实的见证。如何才能表现出母校的伟大,表现出母校经历的坎坷,表现出母校为祖国的石油工业和祖国建设做出的贡献?经过几个辗转不眠的长夜,我有了主意,我想起了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就是“群山万壑”了!它勾画出气势雄伟的图卷,寓意石油大学是生长英雄、人才辈出的地方。是啊!母校是出英雄的地方,是育英雄的沃土,是造就英雄的摇篮,吴仪副总理、***国务委员就是她造就的一代英杰,还有她培养的千万学子们,在高山、在峻岭、在荒漠、在大海,头顶烈日、脚踏荒原,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
我请到了全国著名的书法家邹德忠先生写下这四个大字,他的墨宝更增加了这块石匾的价值,加之能工巧匠的精湛手艺和精心的施工,这块石匾做得美轮美奂。它是学子给母校唱的生日歌,是对母校的衷心祝愿,祝愿她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英才!
“创造太阳”的故事
就是在我们工厂加工制作的,这个作品:四根油管穿过平台,左面是地层,右面是美丽的少女,少女飘逸的裙子连着地层,地下的石油从管道源源上升,和少女一起托起一轮红日,自然资源和石油大学的教育资源完美结合,共同创造太阳。同学们你们也在创造太阳,只不过这是明天的事情。
石雕“全家福”的故事
一群小鸡紧紧依偎在公鸡、母鸡的身边,表达了中国石油大学烟台学子对母校深深的眷恋和美好的祝愿。
“好大一张报”的故事
05年9月18日,是中国的最早的地方报纸之一——烟台日报成立60周年的纪念日,我采了一块石头把烟台日报创刊号刻在上面,用城市雕塑的形式,想象地记录了它60年的沧桑和60年的壮举,给烟台日报的庆典增添很大的光彩,这个作品成了我们烟台一个著名的雕塑。
据我们了解,到目前还没有人见过如此之大、之阔、之广的大石牌,它张扬,张扬的使人难以想象;它舒展,舒展的让人发狂。它像风帆冲向海洋,它像海鸥冲向太阳,它像凤凰创造了新的涅磐。它扎根于大地,它奔向海洋等待着新的不朽的乐章。公元1945年8月19日的创刊注定了60年后今天新的辉煌!四点八米高、五点八米长,约二十八平方米,好大一块石匾,它将承载历史、承载辉煌。它是大地给予我们的珍宝、是上苍给我们的礼物,它可遇而不可求,可遇而不可多得。它将与日月同辉,将名扬苍穹 这是一张报纸,她好大,大得铺开后占地一亩!她好重,全部重量达20吨!她好老,老得距今有60岁高寿!
这是一张凝固的报纸,这是一张不朽的报纸,这是一张与日月同辉的报纸,这是一张石头报纸!
确切地说,这是一尊大型石雕,《烟台日报》1945年9月18日创刊号的一角,刻在一块面积28㎡,重20吨的片状巨石正面,巨石背面刻有《烟台日报》社的铭记,侧面是一道道竖痕,是一摞层层叠叠的报纸垂直地竖立起来,好大一张报!厚实、凝重、震撼人心。她似利箭,承载着历史,传承着文化,直指苍穹;她像风帆,满载着希望,面向着未来,扬帆远行。
回报社会
不忘回报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入社会慈善活动,救助弱者,尊师助教,参与各项公益事业。总经理在教师节获得芝罘区人民政府的“尊师重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第四篇:海阳中英文感谢
给海阳中英文的感谢信
今天我是作为一名已经毕业的学生家长写给贵校的一封感谢信。
先说我儿子的基本情况:2013年海阳中英文复读15班。班主任,孙志伟。孩子初中四年住校,由于家长的疏忽养成了玩游戏的恶习。初三开始打游戏,到初四逆反非常严重,所以读高中是花钱上的。记得当时中考的第一天考试结束,我问他考的怎样?他说挺好的,当天晚上就在家看电视,中考成绩可想而知!本以为中考考坏了,到高中应该好好学了,可是由于网瘾的习惯,高中三年又是玩完了,我经常深更半夜到网吧去找人。高考前三个月,就是三月八号,他打篮球把脚扭了,不能上学了,他跟我说,想参加个辅导班自己学习,于是就给他报名辅导班,前后花费了一万多。当然效果还是有的,记得当时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380,2012年高考成绩490,差几分到三本线。也就是说在高考前的这三个月时间里,他的成绩提高了100分。由于差几分没到三本线,所以他最后选择了复读,来到了海阳中英文学校。经过一年的学习,2013年高考成绩是548,离当年一本线6分之差,最后录取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后来听说这是一所三本学校,他依然放弃了,重新参加复读。这一年,他没有再选择海阳中英文,而是回到了原来的烟台二中南校。理由是,中英文太苦了,他已经经历过了,不需要再到那里磨练,在烟台二中,有父母陪伴着,一样可以用心学习。2014年高考成绩608,超出一本线36分,被录取在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
之所以要写这封信,是为了给后来想复读的学生们一个参考:复读就选海阳中英文!因为海阳中英文改变了孩子的一生!
以下就是我要说的几点理由:
一是学校管理严格。记得刚去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我和他爸一起送他去的,当时带的行李非常多又重,有吃的,有穿的,有被褥等等日常生活用品,按照常理,我们会到宿舍给孩子把床位铺好,安顿好了家长再离开,可是想不到的是,学校规定,家长只能在学校大门口止步,一切东西由学生自己搬运。当时我说,没事,我一会就帮他弄好了,于是一只脚踏进了学校大门,被保安一把追回来,他说,“大姐,请你原谅,这里有监控,你进去了,我的饭碗也就砸了!”那一刻我对学校的印象就有了改变:管得真严啊!后来听孩子回来讲的,老师说,我们都是社会青年了,不能让父母再操心了!这是观念的改变,让孩子认识到他已经长大成人了,应该承担成人的责任!这期间,学校开除了一名学习很好的学生,原因是晚上逃夜,学校零容忍。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这么好的学生学校竟然舍得开除!
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学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让学生看电影,按说时间这么紧,哪有时间看电影?亲,这是励志电影,孩子回来说,老师可真好,让我们看电影,第一次可把我乐坏了,这里真好啊!后来才知道,原来学校每隔一段时间就放一次电影,就像给我们打鸡血一样,看完电影立马就有动力学习了。当懈怠下来时,再让我们看电影,又有动力了!我听了,只能偷着乐。
三是老师勇于承认错误。入学第一天,学校没有热水,校长给他们做动员讲话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同学们,让你们受苦了,由于我的责任没有让你们喝上热水!孩子说,妈妈,这是第一次听到校长给学生认错,在以前的学校从来没有老师承认自己是错误的,所以孩子对老师和学校有了新认识。
四是教育孩子感恩。以前孩子从来不会帮父母干家务,但是每次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他放假回来,总是会自己洗袜子什么的,还会说一些感谢父母的话,再也不会说发牢骚的话了。原来是老师的教育在起作用,他说,以前不知道父母的辛苦,每月回家一次,很想家。虽然在学校很累,但是回到家里却没有怨言。
五是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自学。中英文的老师,部分是大专毕业,按说他们的知识水平也许还不如在读的学生,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提高学生的成绩,因为老师是引导学生自学,现在的辅导材料很多,只要会自学,学生完全可以自己看懂教材。
六是改变了孩子的一生。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孩子学会了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直至锐变成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好青年!
现在孩子已经上大学了,在大学里面他如鱼得水,比高中还好学!而不是像部分大学生一样,认为进了大学的门就可以放松自己。他参加社团,竞选班委;哪里只要有他的身影,就会有正能量的放射。一个充满阳光的大学生!
我所以要感谢海阳中英文,是因为是她帮助了我的孩子,让孩子得到了重生;我感谢中英文,是因为是她挽救了我们这个家庭;我感谢中英文,是因为是她为社会添加了一名好青年,减少了一名危害社会的青年。
我再次感谢海阳中英文!祝愿海阳中英文越办越好!仅以此文代表我的谢意!
第五篇:海阳抗战英雄事迹
全国民兵英雄:于化虎,抗战中的爆炸英雄
于化虎(1914-2004),原名晋生。民兵英雄。山东海阳人。1941年在家乡参加民兵组织,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海阳县村民兵分队长、队长,海阳县子弟兵团“化虎营”营长兼行村区武装部副部长。
于化虎,1914年出生于山东省海阳县文山后村,1940年参加抗日战争,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家乡带领民兵以自制的踏雷、绊雷、连环雷、夹子雷、钉子雷、梅花雷等20多种地雷为主要武器,有力地打击日寇,威震胶东。
1943年5月,日伪军100多人偷袭文山后村,时任民兵队长的于化虎率领爆破组在村边埋下70多枚石头拉雷和绊雷,炸死炸伤前来袭击的日军17人。几天后,他又带领民兵在村子周围埋下数百颗自制地雷,诱敌进入雷区,炸死炸伤敌人70多名。
为了对付于化虎和民兵的地雷,日军组织探雷队。于化虎将计就计,以真假地雷对付敌人,日军挖出上面的假雷,下面的真雷随即被引爆。后来,日军将雷坑挖得又大又深,剪断真假雷相连的引火弦。于化虎和爆炸队员则试制成功定时雷。一次,日军探雷队把挖出的4颗定时雷带回炮楼,定时雷突然爆炸,7个日军当场毙命。日军绞尽脑汁,只好在疑有地雷的地方画上白圈,在疑有地雷阵的地方作出标记,绕道行军。于化虎带领民兵故布疑阵,在日军画的圈外,另外画圈,并在圈与圈间埋上地雷,把日军炸得血肉横飞,充分发挥了地雷战的威力。
1944年春,驻青岛的日军对盆子山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于化虎带领民兵在村西野虎山下埋设20多颗子母雷,炸死炸伤日伪军40多人。黔驴技穷的日军从青岛调来了工兵和探雷器。于化虎和民兵们针锋相对,制成夹子雷、头发丝雷和梅花雷等防排雷。同年夏,于化虎带着4颗25斤重的大地雷,潜入敌人据点,埋设在日军集合点名的地方。第二天早晨日军出操时踩响地雷,被炸死炸伤30多人。
1945年夏的一天,日伪军集结400多人,对周围村庄进行“扫荡”。于化虎组织民兵,化装混入敌人内部,活捉14名伪军士兵,穿上伪军服装进村布雷。然后撤出村,开枪诱敌上钩。敌人慌乱中互相射击,地雷遍地开花,死伤47人。慑于民兵地雷战的威力,据守海阳县城的日军,被围困在据点里,真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只好在青岛日军接应下从海阳逃走。
于化虎和他的民兵地雷战,在胶东一带威名大振,炸得日伪军闻雷色变。1944年10月,于化虎等5人受胶东军区委派,到烟潍线为1000多民兵骨干传授制雷、布雷技术,开展历时4个多月的地雷战。他在蓬莱附近一次布雷炸死炸伤日伪军28人。到抗战胜利时,他亲手培养起来的爆炸模范20多名,会使用5种以上地雷的爆炸能手多达1400多人。他曾创造一枚自制地雷杀伤7名敌人的纪录。在参加抗战的5年时间里,于化虎用地雷炸死炸伤日伪军171人。他的制雷、布雷技术也传遍胶东。1945年,于化虎被评为“胶东民兵英雄”,胶东军区授予他“爆炸大王”英雄称号。
抗战胜利后,于化虎带领民兵参加了人民解放战争。1946年春,海阳县武装部抽调三个民兵连,组建县子弟兵团一个营,于化虎任营长。他率领部队到即墨、崂山一带配合当地政府开辟新解放区。一次,600多名敌军从崂山出动抢劫,于化虎率民兵营伏击,救出被抓群众100多人,俘敌30多名,缴获一批枪支弹药。
1950年9月,于化虎作为民兵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被评为“全国民兵英雄”。电影《地雷战》的主人公赵虎,主要就是根据于化虎和另一位爆炸大王赵守福的事迹创作的。2004年于化虎去世。
抗战英烈赵守福:巧设地雷“迷魂阵”
赵守福,山东海阳人,1919年出生,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他参战200余次,善于用地雷杀敌,毙伤敌人138名。在他带动下,涌现了万余名爆炸手,82名战斗模范,他所在的村成为“模范爆炸村”。1942年,日寇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拉网扫荡”,可鬼子每次都被炸得损兵折将,只得龟缩在据点里死守。敌人不出来,怎么办?赵守福急得吧嗒吧嗒直抽烟,自言自语说道:“你不出来,我就送‘瓜’上门。”
夏末的一个夜晚,赵守福带领爆破组,背着地雷,拿着木牌子,悄悄地摸到了鬼子据点外。他和一个民兵爬到离东门十几米处,插好牌子,在木牌下面埋设了三角雷,然后把雷弦挂在木牌上。天亮后,敌人见门外竖着几个木牌,上面写着:“小鬼子,不要动。动一动,要你命!”鬼子气得两眼冒火,几个汉奸跑过去对着木牌就踢,顿时被炸个粉身碎骨。
第二天,冲着据点门口,又站着个草人,上面写着:“小鬼子,不要怕。这里面,没有啥。”鬼子一看,又气又怕,套上几十米的绳子,趴在地上把草人拉倒了。等了好一阵子,也没见地雷爆炸。日寇摸不清是怎么回事,趴在地上好半天,才敢爬起来。
过了几天,赵守福他们又扎了十几个草人,趁着天黑,到鬼子据点外栽好,在草人的侧旁埋上连环踏雷。这次,狡猾的鬼子先用绳子拉倒一个草人,见没有地雷爆炸,便把绳子一扔,动手拔起草人来。正拔得起劲的时候,“轰隆隆”的爆炸声连续响起,炸得鬼子横七竖八躺倒一大片。
全国民兵英雄孙玉敏:民兵都是英雄汉
孙玉敏16岁就参加了村里的妇救会,积极拥军支前、埋雷炸鬼子。由于她天生聪慧、胆大心细,很快就成为一名威震敌胆的“女爆炸大王”。1943年夏天,驻扎在行村的鬼子突然包围了小滩村,挨门逐户地搜查登记。这时,村里正住着5位县上的地下党员,情况十分危急,惟一的办法就是穿过重围捎信给附近的八路军来解救他们。然而,村头密布着敌人的岗哨,有谁敢去冒险呢?在这紧要关头,孙玉敏挺身而出。
“你的哪里去”?孙玉敏走到村口时,被恶狠狠的日本兵拦住盘问。“俺家没吃的,上山去挖野菜。”孙玉敏十分镇定地回答。“你的小孩,为什么的不开会?”“皇军不让俺去,嫌俺小……”孙玉敏终于骗过了狡猾的敌人,把信送给了八路军。
最令孙老难以忘怀的是105天的盆子山战地生活。1944年春末夏初,饱尝“地雷战”之苦的鬼子,恼羞成怒地对行村山区进行反复围剿扫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英勇的海阳民兵利用土枪、土雷与强敌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游击战。孙老感慨地说,“那段岁月到处弥漫着火药味。饿了,就从衣袋里摸出几片地瓜干充充饥;渴了,就饮几口山泉水。战斗激烈的时候,三天两日不下火线。三个半月里,我参加了近百次的大小战斗,巧妙埋设的‘铁西瓜’先后5次在敌群中开了花,共报销了17个鬼子。”
聊到电影《地雷战》的时候,孙老说,当年拍摄地点并非在行村、赵疃一带,主拍摄场地是在离赵疃40公里外的山中涧村,因为那里的地形复杂险峻,有山有水,拍出的效果更理想一些。至今,为配合拍电影而刻制的“镇妖石”还挺立在山道旁。
“土制炸药真像电影里演的那么管用吗?”记者好奇地问。孙老笑着连声回答管用。接着,她又给我们讲起地雷战的故事。
那时候,上级配发的大铁雷每个近3公斤重,都是由民兵夜里挑回来的,通常每人一次能挑4颗雷。我们第一次用地雷炸鬼子,是在1942年初春的时候。一天天刚放亮,蹲在村头的儿童团发现鬼子从行村出发了,立即放倒了山头的信号旗。得到信号后,我们村民兵连一边组织群众向山区转移,一边紧急在村南北两个出口各埋设了一颗大铁雷。大约9点来钟,村南口传来一声惊天炸响。鬼子离去后,我们摸回村里,只见村南口炸了一个巨大的土坑,地面上洒落着几大滩乌黑的血迹,后来我们又发现村南头山地里有一个新埋的坟包,我们扒开坟包发现,里面埋的是一匹枣红色的大洋马。大家一想,肯定是刚才“铁西瓜”炸死的。听外村的群众讲,他们还看见鬼子当天从赵疃运走了5具尸体。
后来,我们使用地雷的次数越来越多,地雷就不够用了。没办法,各游击队只好从胶东军区领来硝酸氨和柴油,与木渣一道辗炒,炒出俗称“氨木炸药”的土炸药,制造石雷。但经过多次试验,土炸药的效果不好,我们只好冒着生命危险到敌人封锁圈外运送TNT炸药。这种炸药装进石雷后,不仅杀伤力大,而且使敌人的探雷器派不上用场。于是,石雷很快被胶东军区推广开了。
地雷战给鬼子造成很大的杀伤,鬼子对海阳民兵恨之入骨。1945年5月,日军纠集2000余兵力窜入海阳抗日根据地,企图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在五虎岭一带广泛开展地雷战、麻雀战。敌人刚到村头,“夹子雷”、“连环雷”便一齐开花。看到敌人被炸得四处逃窜,我们便用土枪、土炮对准敌人开火。爆炸组的民兵分头挂好雷弦后,故意暴露目标,引诱敌人来追。结果敌人又陷入了地雷阵中,被炸得死伤一片……
谈及电影中“玉兰姑娘”剪掉心爱的长辫子造头发丝雷的片段时,孙老脸上露出了少女般的羞涩。孙老说:“当年我剪掉心爱的长辫子,可心疼了好一阵子呢!”接着,她告诉记者,为时时提醒自己毋忘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后来她一直留着抗战时期的齐耳短发。
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地雷战》在全国公映后,“玉兰姑娘”迅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1970年,孙玉敏被提拔为海阳县民政局副局长。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孙玉敏更加热心地教育下一代不忘抗战历史。她不仅经常给同事讲过去的战斗故事,还经常走进学校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教育。离休后,孙老协助有关部门整理了《海阳抗日战争歌曲100首》,在海阳大地广为传唱,使广大军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孙老告诉我们,电影《地雷战》的主题歌《民兵都是英雄汉》是她最爱听爱唱的歌曲。她经常对身边的同志讲:“咱海阳民兵过去都是英雄汉,和平时期可不能光忙着赚钱,必须大力弘扬‘地雷战’精神,全面提高现代民兵战斗精神,不辱使命、不负‘雷乡民兵’的光荣称谓。”
采访快要结束时,孙老情不自禁地给记者演示起当年埋雷、研雷的过程,绘声绘色地描述起当年“地雷宴敌”的动人场面。
听着孙老讲述的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记者耳边不由响起当年海阳流传的脍炙人口的抗日歌曲:“铁西瓜,开了花,空中飞起了大洋马,鬼子的脑袋搬了家,受伤的鬼子满地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