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工程系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合作拉开序幕
信息工程系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合作拉开序幕
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信息工程系能更好地发挥,取得更大的收获,更为了让大家对信息工程系有更多的认识,信息工程系决定与信息工程学院更紧密地合作,因此3月19日晚,来自现代科技学院的信息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和来自信息工程学生会的各个执委,相聚于赛博南楼5楼信息工程学院的团总支学生会工作办公室,双方合作的前期工作拉开序幕。
信息文化节是由信息工程学院和信息系联袂打造的一场有关信息文化以及信息潮流的盛宴,将会在5月正式开始。而3月19日晚双方团总支学生会执委相聚赛博南楼,是为了各个部门之间熟悉一下,增加对彼此的了解,避免日后工作中因为生疏而带来的不必要麻烦,使信息文化节不能顺利地开展。会议同时也讨论了一些有关信息文化节开展的细节问题,双方执委各抒己见,力求将最完美的活动展现给大家。活动现场十分活跃,他们都表示要好好地了解对方,也认真地介绍了自己,希望能在日后的工作中能成为很好的伙伴。
此次会议达到了很好的效益,双方执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将各自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使信息文化节顺利进步。
第二篇:信息工程学院范文
信息工程学院介绍
学院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我院成立较早的分院之一,有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系统维护三个专业,2012年将电子商务专业正式划归我分院。分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双师型教师5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师资总数近2/3。
1.专业设置
计算机信息管理
计算机系统维护
电子商务
计算机应用
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区域性市场调研
3.以岗位能力带动课程体系建设
4.理论够用为度、强化实践教学
5.以主题为核心的德育教育
6.充分发挥就业质量的指挥棒作用
7.保证双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2.教学团队建设
专任教师人13,初级1,中级10,高级2
3.教学改革与管理
1.2009年成立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委员会
2.2010年初制定信息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规范
3.2012年中旬制定《双师素质认证标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方案》
自各专业开设以来,我院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先后与HL科技集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4.专业及课程设置
企业岗位为向导
项目教学为重点
顶岗实习为依托
5.实践教学
本专业建立了完善的顶岗实习制度,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对口实习协议,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学生到合作企业参观,进行专业感性化认识。
学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6.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2008年10月将教师顶岗锻炼等内容加入到校企合作范围内
2.2009年对学生实习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实习轮岗制
3.2010年6月份开始,将校内实训场地进行了企业场景模拟布置
4.2010年9月项目实训加入职业素养考核项目
5.2012年底将中国百姓信息网作为分院学生实践教学实体
第三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教研中心
•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
中心由三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田宝玉主要科研方向:通信中的信息处理,信息理论与通信网技术
2、责任教授--林家儒主要科研方向:通信中的信息处理,信息理论与通信网技术
3、责任教授--曾志民主要科研方向: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技术与应用
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ITTC)由周炯槃院士创建,现有工程院院士1名、博导8名、教授9名。中心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移动通信、先进网络技术、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等研究室。
中心在周炯槃院士领导下,形成了先进信息理论、下一代通信网、感知无线电、高速无线传输技术、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模式等多个重点学术研究方向,学科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国内同行业名列前茅。
近几年中心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等发表了高水平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EI检索50余篇;ISTP检索近100篇;有些科研成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国家863项目等,科研力量雄厚。
•无线通信教研中心
中心由两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杨大成主要科研方向:无线理论与技术
2、责任教授--王文博主要科研方向:无线通信信号处理理论
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主要从事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心现有教师27人,其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7人。在科学研究方面,无线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无线通信方面的关键技术与理论,包括3G及其演进系统的相关研究与开发工作,先后承担了包括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许多纵向课题,并与许多国内外著名的无线通信企业有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近年来。中心平均每年发表SCI/EI/ISTP检索论文一百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十数本。在教学方面,主要承担《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十几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
•多媒体技术教研中心
中心由三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蔡安妮主要科研方向:多媒体通信和数字图像处理
2、责任教授--景晓军主要科研方向:军事通信学,图像处理,信息安全,多媒体通信
3、责任教授--李学明主要科研方向:数字内容处理技术,数字媒体创意与制作
中心有教授 8 人、副教授 8 人、讲师 9人。承担了多门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的教学课程,出版了多本教材,曾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和“第三届教育部青年教师奖”等奖项。中心承担着我校军事通信学学科的主要建设任务与信息与通信系统学科的部分建设任务,科研覆盖了多媒体技术、保密通信、数字媒体等相关领域。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曾荣获“国家科委和教委科研先进集体称号”。
•通信网技术教研中心
中心由四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陈建亚主要科研方向:通信网关键理论和技术
2、责任教授--纪越峰主要科研方向:宽带通信系统与网络技术
3、责任教授--温向明主要科研方向:通信网流量分析与控制,自组织通信网理论与技术,定位技术,特宽带(UWB)通信技术, 下一代网络技术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无线多媒体传输技术,IMS技术,视频检索与过滤技术,视频情感内容分析
4、责任教授--纪红主要科研方向:宽带信息网络及无线网络
通信网技术中心主要从事宽带信息网络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心现有全职教师43人,兼职教师6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讲师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5人。近年来中心先后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近百项,承担了“通信网理论基础”,“宽带通信网”,“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等重要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
•泛网无线教研中心
中心由两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张平主要科研方向:无线理论与技术
2、责任教授--周正主要科研方向:短距离无线通信新技术
泛网无线教研中心有张平、周正两位责任教授,拥有教授7人、副教授16人、讲师11人,中心还包括3名博士后、50多名博士、300多名硕士组成的研究团队;承担了大量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迄今为止完成了许多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任务,获得了众多奖项。
张平教授团队主要科研方向:无线通信理论及技术,包括无线传输、泛在网络、业务与终端等。周正教授团队主要科研方向:从事超宽带、蓝牙、WLAN、ZigBee、等频率共享的短距离无线互联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近年来,中心教师出版专业著作几十余册,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四百余项,多次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重大奖项。•网络搜索教研中心
中心由一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郭 军主要科研方向:Web搜索理论与技术
网络搜索教研中心由21名中青年教师构成,是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集体。主要科研方向为基于模式识别方法的网络搜索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模式识别技术、信息检索与过滤技术、演进式跨媒体过滤及搜索技术、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等。近几年来,教研中心师生发表了包括Science,IEEE Trans.PAMI等国际顶级期刊在内的论文200多篇,承担了国家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项目3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2项,企业合作项目多项,科研成果显著。•宽带网络监控教研中心
中心由一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雷振明主要科研方向:互联网信息流监测分析及控制
宽带网络监控教研中心有博导1名,副研究员2名,副教授2名,讲师11名,宽带网络监控教研中心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自主研制的数字交叉连接和ATM交换产品,荣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九五攻关优秀成果奖。
中心目前以网络流量监测、控制与分析为主要研究方向,在网络测量、深度协议解析(DPI)、深度流分析(DFI)、网络性能评价和改善、网络流量模型等方面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并开发了国内第一个的达到10G速率的网络流量监控系统,该设备已经成功部署到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互联出口和国际出口。
•实验中心
实验中心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 拥有各类仪器设备2500余件,设备固定资产达1600余万元。设有电路与电子技术创新实践基地、通信原理实验室、电磁场与微波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通信专业实验室、信息网络工程实验室及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室。担负着全院本科生及部分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创新实践和各类相关竞赛等任务。在实验教学中着重体现“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的教育思想,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电子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和北京市级“计算机与信息网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第四篇:2008信息工程系工作总结
2008信息工程系工作总结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系团总支部在院党委、院团委和系党政的正确领导及热情关怀下;在学生会的大力配合、以及全系同学的积极支持下,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胡锦涛书记的重要讲话,紧紧围绕学院的远近目标和各项中心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我系团总支工作呈现出了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
这次民主生活会是我系分团委、学生干部参加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学习实践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专题民主生活会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在严肃认真、团结和谐的氛围下,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平且这次会议围绕“加强作风建设,勤政廉政为民”的主题,对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等方面内容,班子各成员分别对本人分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批评。高书记重点强调了召开民主生活会要达到如下目的:
1.统一认识; 2.自我完善; 3.推动工作;
他说民主生活会是制度安排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通过民主生活会,坚持民主集中制,解决学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认识问题、化解矛盾,用换位思维,发展眼光、辩证的考虑问题,提出目标,制定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并且与会人员对团委、学生会工作提出了批评,对自身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责任心、行为习惯上开展自我批评,大家畅所欲言,态度诚恳。团委副书记认真记录了大家的发言,对本学期工作简单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作了自我批评,他要求大家要正视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此次民主生活会上,每位团员干部结合自身的工作、学习、思想和作风进行了自我剖析、思想感触深刻,认真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和努力的方向。达到了交流思想、相互共勉、增强团结、明确方向、共同提高的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会后,分团委学生干部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并真正做到边查边改,以切实取得成绩。会议气氛团结友善,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相信,有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有学校班子的团结务实,有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计算机学科一定会实现发展与和谐。
今后,每个团员针对查找出突出问题,认真制定了整改措施。
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团委
2008年11月
第五篇:信息工程系简介
信息时代要做信息人
IT行业是一个永远年轻的行业,信息则是这个行业的重要元素。IT业复苏回暖,人才需求势头难挡,对于计算机项目经理、程序开发人员、系统设计师、系统测试员等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这些人才在发达地区,月薪6000元以上,在一般地区也在3000元左右。
根据社会需求,我系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闯出了专兼结合,校企合作,强化市场,增加就业。除继续升学、深造的外,60%的毕业生主要在太原、广州、北京等从事IT行业,其余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其中,有些在IT行业从业的毕业生表现优异,虽然毕业时间短,但是随着IT行业的迅猛发展,个人事业已经步入正轨,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有的成为公司部门经理,有的已经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为鼓励学生走出山西,开辟更广阔的就业市场,学院对进入联合培训不班的学生,学院第3年按2000/人收取学院方面的学费并免除学院第三年住宿费。
年轻的我们,加入IT业,做信息人,让我们抓住自己生命中的这一次机会,为我们自己奏响生命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