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 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功能 作用 特点[大全]
1.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功能
① 整理功能
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使之由无序变为有序。
② 评价功能
对信息价值进行评定,以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新、权重、评价、荐优之目的。
③ 预测功能
通过对已知信息内容的分析获取未知或未来信息。
④ 反馈功能
根据实际效果对评价和预测结论进行审议、修改和补充。
2.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作用
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基本功能决定了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在科学决策中发挥参谋和智囊的作用;在R&D中担负助手的作用;在市场开拓中起到保障和导向的作用。
3.信息分析与预测的特点
① 研究课题的针对性
研究课题来源和研究本身具有目的性,即研究人员要根据社会需要和特定的委托,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目标;信息产品对用户的适用性,例如,在信息产品的内容、格式和传递渠道上需适合用户的特定需要。
② 研究过程的系统性
信息资源的有序性,信息分析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所涉及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③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信息分析与预测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揭示研究对象的特性和规律性变化。④ 研究工作的近似性
信息分析与预测只是对事件未来状态的预计和推测,或者是对已发生事件的未知状态的估计和推断。
⑤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信息分析与预测人员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往往受其学识、经验、观察分析能力、原始信息的质和量、信息处理方式等的限制,因此,信息分析与预测有时并不够深刻、全面,其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篇:信息分析与预测
第一章
1、信息分析的含义:对已知信息的分析,即观察现象,并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信息分析的目的: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社会团体或个人的科学决策、R&D和市场开拓活动服务。
3、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主要环节:课题选择——信息搜集——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产品制作、评价和利用。
4、信息分析与预测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①信息分析与预测必须建立在用户及其特定的信息需求基础上。
② 信息分析与预测必须以占有大量的已知信息为前提。
③ 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一种信息加工活动,一般性的信息加工不能称作信息分析与预测。④ 广泛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科学的信息分析与预测方法是成功地进行信息分析与预测的重要保证。
⑤ 完整的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一个系列的活动过程,包括前后相随且密切相关的若干个
环节。
5、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功能:整理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反馈功能。
6、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作用:为科学决策服务、为R&D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特点: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7、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生背景: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信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产生于科技信息分析与预测领域,是科技、经济和信息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8、国内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发展概况:
①1956~1966年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
②1966~1976年的停滞时期
③1976~1992年的恢复和重新发展时期
④1992年以后的发展新时期
9、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发展趋势:
①信息分析与预测理论和方法体系日趋完善
②信息分析与预测技术手段日益现代化
③信息分析与预测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④信息分析与预测工作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
10、信息分析的任务就是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
整理与价值评价的基础上,透过各种关系交织自成的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容本质,从而获取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
第二章
11选题是指信息分析与预测课题的选择,即明确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对象,目标,和方向,课题是信息分析与预测工作的起点。
12、课题选择的原则:政策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13、课题的来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课题、信息用户委托的课题、信息分析与预测人员自
己提出的课题
14、课题的程序:课题提出、课题分析与论证、课题选定
15、课题计划的内容:①课题目的、②调查大纲、③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④产品形式及其
提交方式、⑤组织分工、⑥完成时间和实施步骤、⑦其他
16、课题计划的组织实施与检查:①课题计划的组织实施、②课题计划的实施情况的检查和
调整。
第三章
17、信息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两层含义:(1)指信息及其发生源,包括各类信息及其
发生和持有机构(2)指信息及其赖以传播的各种物质载体或传输通道。
18、文献信息源又称记录信息源是信息,特点是内容以某种物质载体记录下来,并借助于对
物质载体的保管,拷贝,传播和开发利用而达到对所荷载的信息内容的保管,拷贝,传播和开发利用的目的。
根据载体的不同文献信息通常分为四种类型: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机读型文献、声像型文献
非文献信息源含义:是信息以非记录形式存在的信息源。类型:口头信息源、实物信息源
19、信息搜集的原则: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新颖性、可靠性、科学性、计划性。
20、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文献调查和社会调查两种途径。
21、社会调查又称实际情况调查,是一切以信息搜集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称。是提高
信息分析与预测活动效果的一项有力措施。
主要途径:现场调查、访问调查、样品调查、问卷调查。
22、文献调查主要用于文献信息的搜集。
23、文献调查主要有系统检索法,追溯检索法,浏览检索法。
第四章
1、信息整理的两个层次及其含义:
形式整理 是凭借某一外在依据,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是一种粗线条的信息初级组织。内容整理 是在形式整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是从内容角度对信息的再处理
2、从形式上看形式整理的方法有:(1)按承载信息的载体分类整理(2)按使用方向分类
整理(3)按内容线索或部分要点分类整理
3、内容整理分三个阶段(1)信息内容的理解(2)信息内容的揭示(3)按信息内容细分
归类
4、信息价值评价的标准
标准:①可靠性 ②先进性 ③适用性
5、可靠性分为四个含义(1)真实性(2)完整性(3)科学性(4)典型性
6、信息价值的评价有:文献信息可靠性评价、实物信息可靠性评价、口头信息可靠性评价
7、先进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与原有的基础相比较而言的,通常可以用时间、空间、内
容三个矢量合成的结果来衡量。
8、实用性指原始信息对于信息接收者可资利用的程度。
9、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含义。
含义: 信息分析与预测环节属于信息的高级组织;该环节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活动,它直接或间接调用人脑的思维功能,并由此达到对研究对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上升到“革命的实践”的飞跃。
内容:即与研究内容有关,又与研究目标、任务相关。
第五章
10、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品类型
类型:①信息类产品②数据类产品③研究报告类产品
11、研究报告类产品的类型(1)综述性研究报告(2)述评性研究报告(3)预测性研究报告(4)评估性研究报告(5)评估性研究报告
12、综述性研究报告是在一定得时空范围内对某一课题的大量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浓缩加工后所形成的一种产品。
13.综述性研究报告的特点:叙述性、综合性、浓缩性、具体性
14、述评性研究报告是在综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对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的某一课题的大量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浓缩加工的基础上,对课题的内容、质量、水平、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有关评论、观点或建议的一种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
15、预测性研究报这里所说的预测是指狭义的预测,即“鉴往知来”。
16、评估性研究报告这是在掌握有关课题的大量已知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评估技术,对课题的水平、方案、能力、效益等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估所形成的一种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
17、评估性研究报告是针对某项具体的专门任务而展开的相关背景信息的分析研究所形成的一种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
18、消息类产品的制作:导语、主体、结尾、背景材料
19、数据类产品制作:年鉴的制作、数据库的制作、20、研究类产品制作:研究报告的体系结构、研究报告的语言要求、研究报告的制作程序
21、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的意义与特点
理论意义:实质上是对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进行衡量和评判的过程 实践意义:运用正确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作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
特点:①客观性②综合性③隐蔽性
22、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指标体系:(1)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2)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的通用指标
23、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24、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的通用指标:针对性、准确性、创造性、新颖性、时间性、加工度、效益性、其他
25、即时评价是指产品交付用户或以某种方式面世后随即或稍后进行的一种评价。(了解)
26、最终评价是对产品消费后产生的最终效果进行的一种长远评价。
27、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的方法:①定性评价方法 ②定量评价方法 ③半定量评价方
法。
28、信息的有效传递是指信息从信源发出,通过适当的媒介和信息传递通道,到达合适的信宿的运动过程。
29、信息的利用为了达到提高科技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而运用信息的导向功
能和催化功能解决科学决策、R&D和市场开拓中的具体问题的过程。
10、信息反馈是间接控制信息传递和利用效果的极其有效地途径,信息分析与预测活动
中的许多修正、调整和改进工作是以用户的反馈信息为依据的。
第六章
30、比较的含义、作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比较就是对照各个事物,以确定其间差异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基本方法。
注意事项:①要注意可比性 ②要确定一个比较的标准 ③要注意比较方式的选择 ④要注意比较内容的深度
作用:揭示事物的水平差距、认识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判定事物优劣、真伪。
11、分析的含义与基本步骤
分析就是把客观事物整体按照研究目的的需要分解为各个要素及其关系,并根据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达到认识事物的一种逻辑方法。
基本步骤:①明确分析的目的②将事物整体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要素③分别观察和研究各个事物以及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的特点;④探明各个事物以及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要
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研究这些关系的性质、表现形式、在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分析的几种类型及各自的含义
① 因果分析:它是客观事物各种现象这间的一种普遍的联系形式。形式有:求同法、求异
法、共变法、剩余法。
② 相关分析:利用事物的这些相关关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预测方法。
③表象和本质分析: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④典型分析:它是对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就其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12、综合的含义与基本步骤及应用
含义: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片面、分散、众多的各个要素联合起来考虑,以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观事物发展的全貌和全过程,获得新的知识、新的结论的一种逻辑方法。
基本步骤:①明确综合的目的;②把握被分析出来的研究对象的各个要素;③确定各个要素的有机联系形式;④从事物整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新知识的结论。应用:它可以将各种来源的分散、片面、内容各异的有关信息按特定的目的汇集、整理、归纳和提炼,从而形成系统、全面、新颖的知识和结论。
综合的方法主要有:简单综合、系统综合和分析综合。(P140页看看)
13、推理的含义及它包括的因素、类型及其应用
含义:它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要素:①前提 ②结论③推理过程
类型:①常规推理 ②归纳推理 ③假言推理
应用:它是一个种重要的逻辑方法,在信息分析与预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通过推理可以把与设想或假说有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证实或证伪设想或假说的目的等。
第七章
14、专家调查法的含义就是根据经过调查得到的情况,评价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直接或经过简单的推算,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寻求其特性和发展规律,并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
14、德尔菲法的含义、用途及特点
含义:德尔菲法是美国兰德公司于1964年发明并首先将其应用于技术预测的。它是一种广为适用的预测方法,除用于技术预测外,它还广泛应用于政策制订、经营管理、方案评估等。用途:①对达到某一目标的条件、途径、手段及它们的相对重要作出估计
②对未来事件实现的时间作出概率估计
③对某一方案在总体方案中所占的最佳比重作出概率估计
④对研究对象的动向和在未来某个时间所能达到的状况、性能等作出估计⑤对方案作出评价,或对若干个备选方案评价出相对名次选出最优者
特点:①匿名性 ②反馈性 ③统计性
15、德尔菲法预测征询的过程
过程:①成立预测领导小组 ②明确预测目标 ③选择参加预测的专家 ④编制调查表 ⑤进行反馈调查和专家意见的汇总整理、统计与预测 ⑥编写和提交预测报告
16、派生的德尔菲法的含义
含义:它是一种广为适用的预测方法。它克服了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调查的许多缺陷,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其本身的缺陷也开始暴露出来。
17、派生的德尔菲法的类型:(1)保持德尔菲法基本特点的派生德尔菲法,(2)部分的改变
德尔菲法基本特点的派生德尔菲法。
17、头脑风暴法的含义、类型及优缺点及头脑风暴会议组织原则
含义:是借助于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索取未知或未来信息的一种直观预测方法。
类型:按智能结构划分为个人头脑风暴法和集团头脑风暴法;按性质划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
优点:①通过信息交流,有利于捕捉瞬间思路,激发创造性思维,产生富有创见性的思想“火花” ②通过头脑风暴会议,获取的信息量大,考虑的因素多,所提供的计划、方案等也较全面和广泛
缺点:①它是专家会议调查的确修路类型,因而具备专家会议调查法的一些缺陷 ②由于是即兴发言,因而普遍存在着逻辑不严密、意见不全面、论证不充分等问题
头脑风暴会议组织原则:①会议的组织领导工作 ②专家的选择 ③会议讨论的时间 ④会议的氛围
18、交叉影响分析法的含义及应用
含义:它是根据若干个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当某一事件发生时,其他事件因受到影响而发生何种形式变化的一种方法。
应用:①对未来事件进行预测 ②对历史事件进行验证 ③方案评价
19、交叉影响分析法解决问题的程序①确定事件之间的影响关系 ②评定影响的程度 ③计算影响值 ④分析并得出预测结果:
第八章
20、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研究对象:①文献及其内容信息 ②与文献相关的指标
研究内容:①基本理论 ②方法 ③应用
21、文献计量学中三大定律的含义,引文分析及应用
布拉德福定律是文献计量学最基本的定律之一,是关于专业文献在登该文献的期刊中数量分布规律的总结。
洛特卡定律是揭示文献著者与数量关系的基本定律,是为了评价科学工作者的贡献,由洛特卡1926年出的。数学表达方式:f(x)=C/x
齐普夫定律是揭示文献的词频分布规律的基本定律,由美国哈佛大学语言教授齐普夫提出。数学表达式:f*r=c22、引文分析:是运用数学、统计学和逻辑学的方法对论文、专著等各种文献的相互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出其数量的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九章
23、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思路及实施步骤
含义: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完美结合的半定量方法。
23递阶层次的结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24、层次分析法德计算:方根法和和积法
第三篇:信息分析与预测论文
2010年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展望
【序言】:近些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这个头衔早已不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虽然政府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但面对以惊人速度增多的大学生,他们终究是力所不能及。零八年的金融危机更是在伤口上狠狠地撒了一把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这些都是近几年报刊电视上的高频词汇。作为大三学生,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更深入的了解,国际贸易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专业,也是我考研时的可选专业之一,现就对该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入深入剖析,希望对大学生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际贸易金融危机人才紧缺复苏
【正文】:
一.国际贸易专业就业方向:
学习国际贸易的学生,如果毕业后想找一个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必须在大学期间认真学习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国际贸易法等),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1)从事专业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工作;
(2)从事各类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的进出口业务工作;
(3)从事各类外资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工作;
(4)从事各类专业的报关、承运货物等国际物流工作;
(5)在各类涉外型的企业、机构从事初级财务工作及业务管理工作;
(6)从事国际市场调研、策划及国际贸易纠纷调解的辅助性工作;
二.近两年国际贸易毕业生就业形势总结:
2008年:风靡全球的金融海啸,在2008年成功地席卷了中国大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利润空间加剧下滑。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成为了企业方最常用、也是最优先考虑的方法。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金融行业,在那里裁员、破产比比皆是。而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形势更是严峻。其中受到最大冲击的是财经类、管理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国际贸易首当其冲。为此福步外贸论坛就国贸专业就业情况做了一次调查,结果与预想不谋而合:
调查岂止时间:2008-10-7到 2008-11-16
调查对象:福步外贸论坛会员
调查结果:
1,就业形势非常好,比2007好11人(2.76%)
2,就业形势好,和2007差不多10人(2.51%)
3,就业形势还行,比大多数行业好30人(7.52%)
4,就业形势一般,在各行业中居中121人(30.33%)
5,就业形势差,在各行业中居下153人(38.35%)
6,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建议改行74人(18.55%)
2009年:2008年我们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国家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009年大学毕业人数又高达610万,金融危机之风似乎也越刮越烈,这让09年的就业形势异常紧张。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指出: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未能就业,2009年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更是困难,许多对外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倒闭了,曾今的热门专业忽然让人无路可走,许多大学生选择了转行或是读研来逃避这残酷的现实。
三.2010年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展望:
国际贸易依旧重要:
大学生就业难是个长久话题,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纵然近两年它对国际贸易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伤痕累累的国际贸易也不会被贬为冷门专业,因为在这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国际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事业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级贸易大国。2005 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到 12000 多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 2002 年的第五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在加入 WTO 后,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更是我国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之一,二十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惊人:2001年全年对外贸易总额为5090.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2007年全年对外贸易总额为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180.2亿美元,进口额为9558.2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长速
度连续六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了4.27倍,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居于第三位。虽然2008、2009年,国际贸易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刷,但依旧不能改变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国际贸易终究不会停滞,几年间必将复苏。
国贸人才依然紧缺:
目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人数不多,二十一世纪信息社会的发展、地球村的出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与国外的贸易往来以惊人速度增大,因此大批量的培养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人才培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据有关专家保守估计,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五年内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是现在外贸企业数量的两倍,仅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十位外贸专才计算就需要180万人,而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五年内也只能培养出65万名该行业人才,尚有一百万人才的大缺口。还有业内人士估计,现在全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定合同的仅有2000人左右。国际贸易的成交金额动辄数百万美元,对企业来说国际贸易人才是外贸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总之,即便在金融危机的冲刷下,国际贸易人才仍然处于紧缺状态。金融危机对国贸毕业生的就业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但也是可以稍稍忽视的,因为不管在2010年或是更遥远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依
赖是不可否定的。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对此类人才的要求自然会不断提高。
建议:
既然国际贸易对中国如此重要,中国又一直紧缺该类人才,那为什么在2008、2009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呢?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
① 金融危机(前文已涉及该内容,在此不再详述)
②应聘者自身不合格
这些年,大学生选专业似乎都是奔着热门专业而去,以为只要选了热门专业,就能适应这个社会,就能找到工资丰厚的工作。于是,学计算机的,学会计的,学国际贸易的比比皆是。但敢问,有多少人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精英”呢?如果你学的只是皮毛,那你注定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这也是热门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近二十年处于飞速发展状态,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水平运行状态,对人才的要求自然有了全面地提升,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还要精通英语和计算机,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物操作经验,当然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就业资格证书是最重要的岗位敲门砖,此外还要了解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操作惯例„„
社会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国际贸易的就业前景是无限的。我们不能去改变这个社会,去推翻就业难这个现实,我们大学生能做的只
是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这样毕业后我们才能及时就业,而不是那句“毕业=失业”。
【参考文献】:
高军《鲁东大学校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网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分析》
第四篇:订货会的作用与功能[推荐]
订货会的作用与功能
1.订货会的作用
(1)会展带动经济发展
从全球范围来看,会展业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成熟行业。但在中国还刚刚起步,正在迅速发展。因为涉及范围却非常广泛,能够带动服务、交通、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使营销手段更有效
会展功能多样,集商品展示、交易、信息咨询、投资融资、商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在经济合作、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等诸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日益显著。
贸易商展又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交换形式。除了具有立体广告作用外,也是低成本接触客户最有效的营销手段。贸易会展优于专业杂志、直接邮寄、销售员直销、电话营销、公关、报纸等手段,位居首位,使用率为9 1%。据研究显示,展会上参展商和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比直接销售节约5 6%的费用。展会加速了整个销售过程,使回访率降低了40%。
2.订货会的功能(1)深度沟通功能
一个知名的订货会实际上就是一次行业年会,是经济界定期集聚,检阅行业发展状况、研究行业发展方向的机会、场所和平台。通过订货会,从行业协会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被聚集在同一个时空,人们通过参加这样的行业订货会,了解行业现实或者潜在的发展趋势,通过商品、信息、资金、技术,供需双方面对面地交流,引的基础性作用。因而,展览业被誉为“行业发展的风向”。对引导行业发展潮流、拓展行业发展空间、提供面向市场机会、促进要素充分流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时代,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在没有信息的情况下作出正确的决策,人们需要了解同行以及竞争对手的行业动态。信息的畅通不但加剧了竞争同时也加剧了分化,因为大家相互了解并不是为了相互模仿,而是希望发掘尚未被别人占据的特定市场,以求开发新的领域。尤其是业内人士,他们更需要一个谈论行业自身问题的去处,可以在那里争论观点、汲取新知、结交伙伴、寻找新的生意机会,满足他们这一需求的正是行业订货会。
(2)政策宣导功能
订货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忽视的战略地位,从它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议、展览就可以窥视一斑。
订货会通过会议本身的形式、规模、主题以及口号、报告、宣言等多种传播形式可以体现会议组织者、参与者的政治取向、价值取向和情感取向,很多教育宣传工作通过会议能直接得以实施,如表彰会、庆祝会、报告会、欢迎会等都具有鼓动、激励、感染等教育宣传作用。
从展览的角度来看,展览馆被公认为“活生生的课堂”、“生活的百科全书”。当代人讲究“百闻不如一见”,因为亲眼所见的事物比耳朵听来的更为可靠、有效,无论是艺术形象还是科技知识都更为可信、更具时效性。
展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归根结底是对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具有多方面的认知作用。从世界范围横向看,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道德和社会习俗等各方面的情况,都会被一定程度地反映在展览作品中。从历史演变纵向看,时代变迁、国家兴亡、科技演进、民族盛衰、人间沧桑、生物演化等历史变化的步伐,通过世代相传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得以生动展现。人们可以通过展览艺术形象拓宽视野,接触到许许多多个人日常生活难以涉及的广阔领域,提高认知能力。展览的再现功能既能教育人们学习知识,又能丰富和发展知识,还能使得知识形态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实践,变潜在的生产力为现实的生产力。
(3)看样订货功能
如今,订货会数目繁多、良莠不齐,专业观众(买家、贸易商)的数量及质量成为评定一个订货会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展览公司营销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作为参展商的供需关系对象,专业观众同样面临着营销推广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专业买家想参加订货会,但对相关信息不了解,而订货会组织者和参展商又在苦苦寻找买家,从而造成了招商和参展的脱节。因此,专业买家也必须通过适当的途径和营销手段,让更多的订货会组织者认知自己,让参展商关心自己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参观目的。
绝大部分订货会都是以企业为参展商,以专业买家为观众。这是一个买卖双方面对面直接沟通的过程,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将某一行业中最重要的生产厂家和购买者集中到一起。这种机会在其他场合是绝难找到的,因此可以说,订货会是一种立体的广告,为展商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产品的机会,使客户充分增进对产品服务的了解。所以,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对交易的需求越旺盛,希望参展与观展的人也会越多,订货会市场也就越发达。
参展商借助于订货会这个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展示、推销自己的产品,巩固老客户,培植新客户,流通环节中的各种复杂的中介过程被一次简单的订货会活动全部或大部分替代,商品的流通过程明显加快。许多工商企业正是借助订货会这条渠道,向国内外客户试销新产品,推出新品牌,同时通过与世界各地买家的接触,了解谁是真正的客户,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最终达到推销产品、占领市场的目的。
美国贸易展览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制造业、通信业和批发业中,2/3以上的企业经常参加各种订货会;金融、旅游、保险等服务性行业虽然只能展示资料和图片,无法展示出有形产品,但依然有1/3以上的公司将参加订货会视为主要的产品推介手段。
参展商是订货会的主角,他们参展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通过订货会这种形式将自己的商品销售出去。为此,他们会尽最大努力宣传自己的商品,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他们会拿出最好的产品与其他厂家一比高低。
在订货会活动中,销售人员比平时有更多的机会面对面地联络老客户,结识新客户,发现潜在客户,这些顾客或者为了购买,或者为了收集足够的信息从而作出购买决策。订货会历具有的这种唯一性、时效性和前瞻性的功能,是订货会作为市场营销工具区别于其他市场营销方式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特征之一。
(4)品牌推介、培训功能
在知识经济时代,注意力日益成为稀缺资源,成为信息化社会的无形资产和市场经济宝贵的资本。企业之间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正在演变为争夺眼球、争夺注意力的竞争。因此,各参展商都十分珍惜参展的机会,为了宣传自己的品牌形象,它们为使订货会上的形象花样翻新绞尽脑汁.力求通过训练有素的展台职员,积极的展前、展中促销以及严谨的展台跟进服务,将自己最鲜亮的一面展现在公众面前。为此,参展厂商不惜标新立异,甚至哗众取宠。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厂商看中了订货会所特有的品牌形象推介功能。
例如,在国内一些著名的订货会上,国外一些大公司会派送带有企业标志的小纪念品,希望通过这些日常用品,扩大本企业的影响,增加潜在的客户。另据业内人士估计,商家从事推销活动的日常支出是参加订货会的8倍,可见参展是一项成本较低的广告宣传活动,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订货培训非常重要,从代理商的第一角度出发,品牌跟它如何挂钩,心态该如何调整,作为终端如何科学的实战,订货怎么样订得更精准,买者是什么样的,单店业绩是如何提升的,这些都是经销商关心的话题,要针对经销商关心的话题进行培训。对讲师的评判有两种分化:一是把培训当点缀,用来忽悠经销商的,做一个请讲师的冠冕表象;还有一种就是将培训的功能无限化,要求老师培训要包罗万象,所有的问题都要解决,但是要在定期的讲课时间内很难面面俱到。
培训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缺什么补什么,主要内容跟订货会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两者都是以缺什么补什么作为主题的。因此,培训主题的确定需要调研,必须知道经销商需要什么,想要听什么,以此调研的结果来确定主题。基本上主题确定围绕订货会的目的、主题、参加订货会人的需求、围绕需求才能去调研。
讲师不能成为企业“帮凶”。有的企业要求讲师煽动经销商尽量多订货,这样做只会造成经销商的反感。培训本身就有利于经销商订货,如果强调订货的痕迹太明显了,则适得其反,遭到经销商的排斥。
讲师首先要熟悉本行业,因为这样的讲师更能够针对行业来阐述问题;课程设计要围绕经销商的需求,培训之前最好跟经销商或者其代表沟通,形成培训大纲,然后跟总部洽谈、确定;对培训要有评价,是否需要强化或者到终端进行巡回演讲,使培训具有延续性。
在订货会培训上,有很多企业热衷请高级管理培训讲师,认为这样培训效果更好。专家认为,请高级管理培训讲师是一种成本浪费的表现。经销商很多是从批发商成长起来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与高级管理讲师的授课内容并不能相配。另外,高级管理培训讲师由于收费高,不大可能有后续跟踪培训,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培训。
另外,订货会讲师的现场掌控能力很重要,最好请语言生动、能吸引听者的眼球的讲师。
5.激励联动功能
订货会期间,举办城市要进行一系列跨时空的宣传、组织工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从而形成了以订货会活动为核心的“同心圆式的经济圈”。也就是说,订货会产业的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产业部门变化,并且这些相关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
国际订货会业是高收入、高盈利的产业,利润率大都在25%以上,而且除了自身的巨大收益外,还有极强的经济联动性。也就是说,它是对相关产业带动能力极强的产业,它的大力发展可以推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国际上对此有1:9的说法,即一次成功的会议或展览所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游等的营业额约为订货会本身收入的9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达到1:10。而且,这种带动作用,还能使产业结构发展沿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的方向演进,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向着更加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方向发展。
可见,订货会除了具有一个类似于旅游“黄金周”的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外,还能够极大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在订货会业十分发达的欧洲城市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订货会是城市的面包。这种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波及效应,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方订货会,八方受益”。
订货会的作用与功能(2)以下具体说明订货会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1)旅游业
订货会业与旅游业都具有“异地消费“这一共同特征,因而“订货会消费链”与“旅游消费链”有相当一部分是交叉的。这种交叉其实意味着只要订货会出现增量,旅游就必然会产生增量。据ICCA(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统计,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国际会议主办国,其航空客运量的22.4%和饭店人住率的33.8%都来自国际会议及奖励旅游。而据北京市旅游局的一项统计,在来京旅游的旅游者中,参加订货会和商务活动的分别占13.6%和26.6%。
另一方面,订货会项目及订货会主办场地可以成为新的旅游景点。这些新景观反过来也会刺激旅游。从经济学角度说,这是供给的增加刺激消费的增长。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已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举目环顾世界名城,无一不在向旅游名城的方向发展,而订货会业能够带动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瑞士山区小镇达沃斯早已被世界经济论坛打造成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地,博鳌小岛也正在成为名扬天下的海滨休闲旅游胜地。有“展览之都”美名的香港,在每年超过1 000万名的游客中,约有30%的人是为参加各项贸易展览或会议而来的。1 997年,西班牙24个城市接待会议约4 000个,与会人数超过10万人次,每个会议平均创汇约35万美元,会议商贸旅游的外汇收人高达44亿美元。另外,1 998年葡萄牙旅游业也因为举办里斯本世界博览会而获得大丰收,接待国际旅游者数量达1 1 80万人次,比1 997年增加1 6.83%。以上数据表明,举办订货会不仅能为主办国带来巨额收入,而且其充足的客源还会拉动本国、本地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与其他游客相比,订货会业带来的游客具有5个特点:客户消费高,停留时间长,团队规模大,赢利性好,行业带动性强。这些特点促使很多城市积极构建以订货会带旅游,以旅游促订货会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订货会经济,不仅会为主办城市的旅游业提供巨大的客源市场,更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服务设施齐全的旅游胜地必定会吸引大量的大型订货会;而大量的大型订货会又必将带来更多的旅游客源。
(2)餐饮、住宿业
订货会业可为举办地的餐饮、住宿业带来巨额的收益。订货会活动期间,大量参展商和参展观众的涌入,对举办城市的餐饮、住宿服务形成巨大的需求,从而为当地这些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德国会议局统计显示,2002年,到该国参加订货会并人住酒店的代表达6 760万人次,占酒店入住总人次的1/3。2003年淄博“陶博会"期间,淄博市宾馆、饭店的客房半均人住率高达90%,比上年同期增长1 9%;星级酒店平均人住率达到94%以上,宾馆、饭店营业收人同比增长31.25%。每年的广交会期间,广州市酒店的人住率都高达90%以上。2000年参加北京国际汽车展的40多万人中,外地和海外参观者约占30%,而这30%的参观者仅在北京餐馆和宾馆的花销就超过了300万美元。
(3)交通、通信业
订货会业对举办地交通、通信业的发展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订货会活动的举办,会将大量的人流、物流汇集到订货会举办城市,增加了对城市交通和通信业的需求,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2003淄博“陶博会”期间,客运量同比增长39.24%,客运收入同比增长37.49%。订货会产品的异地消费,还拉大了人们在地域空间上的距离,提高了人们通信联系的频率,增加了对城市通信服务的需求,从而为城市通信业创造了收入。
(4)零售业
订货会业对零售业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带动作用。订货会活动期间,大量人流的涌人,会增加对生活用品和服务的需求,促进举办地零售业的发展。
比如,一些大型赛事举行间隙或结束后,人们常能看到一些运动员结伴到街上购物的场景,他们除了采购一些自己喜爱的当地物产,还会为家人朋友带回一些纪念品。可见,订货会对于举办地零售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物流业
被称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业在城市订货会经济发展中也大有作为,物流、订货会两大朝阳产业的珠联璧合,使得展览物流成为一块诱人的香味四溢的“奶酪”。订货会活动期间,订货会举办地会汇集大量的商品,因此对物流活动产生了极大的需求:订货会前后参展商品的运输、包装、储存、装卸、搬运,订货会活动期间向参展商和参展观众分发成吨的食品以及其他订货会配套设施,都会增加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一般的货物运输而言,展品对物流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物流活动组织者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6)保险业
订货会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保险业。为了确保订货会活动中参展商和参展观众的人身安全,保护参展企业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证各类展品,特别是珠宝、航空飞机等贵重展品的安全,订货会的举办需要保险业的大力支持,这就促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更提高了人们对于保险业重要性的认识。
(7)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与旅游业一样,同为我国现阶段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与世界交往的密切,随着我国城市设计水准和城市品位的提升,房地产业的竞争将进入全新的品质和品牌竞争阶段。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订货会对房地产也的拉动和提升作用都是巨大的。作者介绍:郭汉尧老师 是实战派营销管理专家、最具价值的经销商培训专家、成长型企业品牌运营管理专家、《销售与市场》杂志社第一营销团专家、《赢家大讲堂》特聘专家、资深订货会培训专家、金牌销售培训师、资深店长培训专家、实操型培训讲师。系多家成长型企业品牌营销顾问,担任品牌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机构,品牌营销策划机构职业经理人十三年,拥有丰富的营销管理实战经验。现任九洲同行品牌营销策划机构领军人物、汉硕国际管理学院MBA特邀教授、上海连硕管理机构高级讲师、深圳聚成华企特约讲师、奇安达品牌营销顾问•终端管理学院院长、贵派企业品牌营销顾问•营销学院院长、厦门博弈管理机构特约专家、南昌一佳名师讲堂特邀核心专家、中国总裁培训网金牌讲师、淘课网签约讲师、联商网签约讲师。
第五篇:社会保障的特点与作用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特点与作用
一、社会保障的目的和意义 1.经济目的
通过社会保障,使社会成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维持生命的安全; 2.政治目的
通过社会保障,保证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和实施,维持社会稳定,巩固现存的社会制度。
3.最终目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二、社会保障的特点
一是社会性
社会保障对象具有社会性,即其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社会保障组织管理机构的社会性;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社会性。社会共同承担制。
二是强制性
各国均用法律的形式将社会保障制度固定下来,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避免了主观随意性。社会保障所规定的某些保障项目,不论个人或雇佣单位愿意与否,都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参加并接受其保障;社会成员个人无权选择所参加的社会保障的项目、待遇,社会保障机构也无权拒绝社会成员享受其权利的要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以立法形式保证实施,符合缴纳条件的个人和团体,都必须按要求缴纳,否则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目前仍有不少企业拒绝参加社会保险,违反了劳动法第七十二条中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是普遍性
保障项目普遍: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险又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多个方面; 保障对象普遍:覆盖至全体社会成员; 四是公平性
符合保障的对象能够均等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和权利; 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和进步。五是互助性
横向互济: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遵循的是一种大数法则,也即是多数成员实现对少数遭遇风险成员的收入补偿;
纵向互济:代际之间的互济。如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部分。六是储蓄性
一部分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是先行扣除、缴纳和储存,然后分配和使用。其实质是“取之于已,用之于已。”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
1.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特点:一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于社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市场机制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盲目性、外部不经济、无法协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有效手段之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由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与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调控体系两部分组成,二者相互作用,进行资源配置。国家运用社会保障干预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共利益。
2.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对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的作用)
社会保障的补偿功能:是对因为市场竞争造成失业、下岗者的一种经济补偿。社会保障的稳定功能:通过保证劳动者乃至国民在特殊情况下的生活问题,从而实现整个社会乃至统治秩序的稳定。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国际劳工组织在总结各国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时指出:“没有社会的安定,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社会保障,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客观地描述了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稳定机制的重要性和功能。
2、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对应于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调节投融资功能:社会保障的资金直接来源于社会保障费、国家资助(财政补贴)以及资金运营收入,经过长期积累,数量巨大,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成为国家调节投资的一大支柱。
平衡需求功能:经济要保持健康的发展,就要保持需求与供给的总体平衡。在经济扩张时期,就业比较容易,失业率低。在经济紧缩期,找工作困难,失业率高,可支配的收入减少,容易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社会保障被称之为调节经济的蓄水池,具有非常有效的平衡需求的作用。
当经济衰退而失业增大时,由于失业给付,抑制了个人收入减少的趋势,给失去职业和生活困难的人们以购买力,从而具有唤起有效需求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复苏。
而当经济高涨失业率下降时,社会保障支出相应缩减,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因此增大,减少了社会需求急剧膨胀,最终又使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通过税收的环节,在一次分配的时候,将高收入者以征税的形式收上来,通过财政手段转移支付,再分配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保护和配置劳动力功能
维持劳动力再生产:通过失业救助,使失业者能够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就业培训,又使得失业者得到了新的技能,重新就业。
促进劳动力有效配置:通过社会保障调控,劳动者无后顾之忧,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要素的有效配置。部分劳动力则通过失业救助,找到了最能发挥其能量的工作,也即实现了有效配置。
本节重点:
1、社会保障的特点
2、社会保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