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关论文
当前我国保税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 我国保税区的产生是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密切关系。保税区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兑现,保税区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对我国的保税区管理进行改革,在全面分析我国保税区现行管理体制的历史成因、管理模式及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保税区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保税区;管理体制;弊端;对策
一、引言
保税区狭义的定义为: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地区;外国商品在海关监管下,可暂时不交纳进口税存入保税区的保税仓库内;如再出口不需交纳出口税,输入国内市场销售,必须交纳进口税。保税区广义的定义是指:有些国家的保税区也有类似自由港、出口加工区的作用。我国为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出口贸易,所设置的保税区类似于后者,即为外商和国内企业商品提供保税仓库分拨和投资加工转口或研究开发方便。
自1990年6月外高桥保税区成立以来,中国陆续在沿海地区建立了15个保税区,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15个保税区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3年2月,《中国保税区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会上的数据显示: 我国保税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截至2002年底,全国15个保税区总面积38.62平方公里,封关运作面积31.96平方公里,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78.36 亿元,同比增长27%;完成工业总产值1003.12亿元,同比增长38.7%),同时,我国的保税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截至2002 年底, 保税区累计批准设立企业32 671 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4784 家,累计投资额348.76亿美元;2002年我国保税区实际利用外资额21.17 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1.6%;我国保税区对外贸易发展势头强劲,2002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04.33亿美元, 其中出口107.06 亿美元,比2001 年增长57.72%, 比全国增长幅度高出36 个百分点, 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9%,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226.3 亿元,比2001年增长50.88%)。
二、我国保税区的作用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保税区的作用分析
保税区经过二十几年年的发展从1990 年以来,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由于保税区展,我国15个保税区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的保税区从 1的体制和机制与其外部不同,加速了进
出口的周转速度,保税区无疑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2.保税区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保税区的体制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方向,通过保税区这个窗口,把国外的类似体制复制过来,让国际上看到中国改革的方向;3.我国的保税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由贸易区或者是出口加工区的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发展一国的转口贸易,而且又能提高保税区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对促进对外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我国保税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 1990 年开始建立,这些保税区建成的初期,就遇到我国政府紧缩银根,使很多问题悬而未决。另外,我国目前仍然缺乏一部完善的法律,对保税区的定性、定位、管理体制、运作模式等无法予以规范,因此,在具体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除此之外,保税区内还有一些地方优惠政策,比如地方税收返还、企业开涉外账户以及保留现汇的周转使用等,对于这些政策中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基原则的,我国政府也会逐步将其取消(在实践中保税区内外的政策落差一直存在逐渐缩小的趋势)。
1.政策落实力度不
一、功能不全
中国政府为刺激保税区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由于不同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对某些政策的理解有差异,使部分政策在实施中不能尽快、充分落实;特别是保税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未实现港区一体化,造成进出口货物通关慢,降低了工作效率。保税区在功能设置上,各区基本一致,都是以出口加工、转口贸易、物流仓储为主,未能针对区域经济特点,突出龙头产业, 形成区域优势。各保税区规划面积较小,但配套要求齐全,导致开发成本较高,给招商引资造成了一定难度。2000年开始,国家陆续设立了15个出口加工区。由于保税区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出口加工,故出口加工区的设立与保税区的主要功能重叠,削弱了保税区的地位。
2.监督管理体制繁琐导致效率低
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最大的差别就是前者是“境内关内”,后者是“境内关外”。一字之别,使保税区在功能定位上与自由贸易区有了很大的不同。从我国保税区的发展历程来看管理体制的滞后是主要的原因。首先是海关的监管,目前保税区的保税—滞后征税的效应有利于贸易企业在此进行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间的流通,因为海关对保税区的监督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与保税区仓库和保税区工厂不分,环节较多,手续不够简化以及手段落后的问题,再加上海关实施卡口与仓库两次监管的办法,使得保税区内货物的移库、使用不方便,极大影响了贸易和物流的通关速度;其次在外汇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区内公司必须在区内指定的银行开立基本帐户等限制,致使保税区企业在进口付汇、出口结汇方面影响了外汇结算的效率,物流资金流不同步;再次,保税区在管理上不能和当地港
口进行有效的协调,实施港区联动也影响了贸易和物流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所以,必须改革当前制约保税区的管理体制,才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保税区发展的新趋势。
3.概念模糊、政策抵触 ,管理被动
从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文件看,显然存在着对保税区的不同理解。例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 1995 ] 92号文第六条规定:“对非保税区运往保税区的货物不予退(免)税”;而外经贸部 [1997]433 号文第二条规定:“保税区内企业均视为外贸业务,只能与国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签定贸易合同”此规定则视保税区企业为国境外企业;海关则把保税区当作放大了的保税区仓库来监管,对保税区卡口与区内仓库同时监管(外高桥投入监管人员多达 180余人);国家经贸部则认为保税区属境内关外,自然就不存在保税区内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审批、出口配额和许可证分配等问题;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又规定,现阶段暂不允许保税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保税区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这一规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政策明显抵触。
4.缺乏统一法律
按照国外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做法,保税区的设立应先立法后设区只有如此,保税区的性质、地位、功能、管理才能得到法律确认;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于保税区进行审批、调控、监管及其机构的设置与职能的行使才能有法可依;保税区本身的条规制订及其运作与管理才能得到的规范和约束。然而,我国保税区的建设,未能做到先立法,后设区。
三、我国保税区改革的对策研究分析
(一)我国保税区发展态势分析
随着贸易自由化,包括我国对外汇管制政策的逐渐放松、减少地区间的差别待遇,并不一定意味保税区就不能再发挥它的作用。但应该看到,我国各个保税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具体特点,由于各个保税区具体情况不同,保税区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逐渐实施而呈现不同的情况。具体而言,我国的保税区可能会逐渐出现三种情况:1.有的保税区可能会消失。在新的形势下,保税区本身将面临着优胜劣汰。有的保税区如果不能调整自身的体制,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就可能失去它存在的价值。有的即便不消失也可能名存实亡,在竞争中败下阵来;2.有的保税区可能会更加完善,使自己的管理体制更符合国际规则,但这些仅限于那些有特殊地域、人的素质和体制条件等基础较好的地区;3.极个别保税区以新的形式存在,可能变成出口加工区或者准自由贸易区。这类情况仅限于极少数有条件的地区,而且还要取决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战略,主要是关税制度、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1加快立法进程, 改善投资环境
中国设立保税区已有十几年,由于保税区的建设未能做到先立法,后实施导致目前保税区的政策和法规仍然不完善、不配套,从具体运作来看不能完全体现货物及资金自由进出这一区域的本质特征。中国保税区应利用加入 WTO的契机,认真研究 WTO的游戏规则。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与法规时既要根据的游戏规则制定出更宽松的吸引外资的政策,让外商有利可图;同时,在权利和义务方面,也应充分利用WTO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充分享受权利,灵活履行义务。只有制定出符合WTO 原则的统一的保税区管理法规和实施细则,才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使保税区在按国际惯例办事的基础上尽快融入国际市场。
2.调整优化保税区功能和产业结构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各个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都在调整适合自身发展的功能和产业结构。中国保税区应进行既符合WTO的原则,又有所创新的产业结构和功能的调整、优化和提升。同时尽快建立适应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要减少政府干预,规范市场管理, 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各地保税区应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条件和特征, 在发展出口加工、保税仓储、转口贸易,现代物流等方面,突出重点、体现个性,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优化高新技术研究、生产、服务等产业链和配套体系,尽快成为区域经济的新的增长中心。
3.尽快实现港区一体化
便利的港口条件是保税区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各保税区暴露出的一个大问题就是通关速度慢、效率低可见,港区合一、港区一体化是保税区发展的较佳模式,也是确保建立方便、快捷、顺畅通关环境的重要因素。目前要加大力度,实事求是地制定针对性措施,完善海关内部管理制度,解决保税区与港口的分离问题。全面简化货物进出区备案的程序和手续,尽快实现保税区与各海港和空港之间货物直提直放的绿色通道。
(三)统筹规划改革步骤
我国保税区的改革可以分三步: 1.现有保税区的调整和改革;2.向自由贸易区的试点;3.推进保税区与港口的一体化问题。但是, 应该看到我国现有的保税区绝不是都可以变成自由贸易区的。所以, 拥有保税区的地方政府在考虑这个问题时,一定不要忽略现实本身状况和未来经济格局的要求, 一厢情愿地想把保税区都变成自由贸易区。要使保税区存在下去或以新的形式存在下去, 关键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检验自己达到的要求, 是否还应
该做更多的努力, 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 从体制的规范性、运作方式的规范性、超前性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来决定自己未来的存在。保税区将来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中。
参考文献:
[1] 王怀岳:《中国保税区 新地位、新功能、新作用》[ J]求是杂志, 2002(10)
[2]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 TNCs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and Development, Geneva).[3] 散襄军:《保税区向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自由贸易区转型探讨》[ J]管理世界, 2005(5)
[4]郭信昌:《关于我国保税区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J ].南开经济 研究, 2000,(1): 7-11.[5] 肖苑生:《对我国人世后保税区发展路向的思考》[ J].广东经济, 2002,(2): 25-26.
第二篇:海关论文(范文模版)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展望
一、中国现阶段外汇管理体制特征
(一)人民币经常项目实现可兑换,资本和金融项目部分实现可兑换。企业可以将经常项下交易所取得的外汇卖给银行,也可以开立外汇账户,自主支配。同时,我国在服务用汇、个人用汇方面的限制也基本放开了。考虑到现阶段的国情和金融安全的需要,目前在资本和金融项下还实行一定的限制,我国对外投资尚处于逐步扩大阶段,特别是金融投资方面,迄今为止的投资规模还是较有限的,这也正是我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冲击较小的原因之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定义划分,资本项下需要管制的项目为40项,分为七大类。截至目前,我国完全实现可兑换的有5个项目,基本可兑换的有8个项目,部分可兑换的有17个项目,不可兑换的有10个项目,即目前已有75%的项目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可兑换,仍不可兑换的项目占25%。
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在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的力度,尤其是证券项目的开放力度较大。过去,我国居民是不可以到境外证券市场进行投资的,境外的资金也不可以在中国证券市场进行投资。2002年以来,随着QDII和QFII制度的实施,为国外证券资本走进来、国内证券资本走出去建立了渠道。同时,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步伐也明显加快,一些国内企业已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最近,中石油、中铝、中国投资公司等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不断扩大。这种局面都与近年来国家逐步放开资本和金融项目外汇管制政策有关。
(二)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国在人民币汇率的安排上,始终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力求保持国家经济、金融的平稳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汇率问题上是非常谨慎和务实的。我国汇率改革的目的是让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基础越来越坚实,逐步提高汇率弹性,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汇率形成,使汇率不断贴近市场合理均衡水平。
(三)实行统一规范的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目前,中国外汇市场的网络交易平台日趋发达,产品工具日益增多,交易机制和交易方式不断创新,市场参与主体大幅度增加并更加多元化。几年前,我们的交易方式只有一种,即竞价交易。从2006年开始,我们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等制度,并逐步增加交易的品种,开展远期、掉期产品的交易,使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增强。与此同时,我们培养、锻炼了一批具备自主定价能力的中资做市商银行以及熟悉国际、国内规则的优秀本外币交易员。
(四)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重视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报表的编制质量和公布频率。我国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报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报表质量不断提高,公布频率加大。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报表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其中国际收支平衡表每半年公布一次,从2006年开始每年公布一次国际投资头寸表,外债数据则是每季度公布一次。
(五)实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对于外汇业务,我国仍然采取市场准入的监管制度。国家外汇管理局与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对所有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实行监管。其中,银监会对其所管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信托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实行本外币统一监管,但证券经营机构和保险经营机构的外汇业务市场准入仍然由外汇局按照人民银行的授权来实施监管。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各种制度和电子技术手段,对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跨境收付行为实行监测。
(六)外汇管理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修订完善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考核办法》等
一系列法律、法规,外汇管理框架和法规进一步健全。
二、中国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方向
总体而言,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是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为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外汇管理体制应进一步主动加强改革,以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危机的反复轮流爆发提醒我们,居安更应思危,需要不断主动地坚持改革,以适应新的挑战。
(一)继续促进对外贸易投资便利化。外需、投资、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外需大幅下挫,从而对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冲击。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按照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工作部署,及时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改进本职工作,推进对外贸易投资便利化,尽可能减少外需下降所带来的影响。经常项下,我们该放开的已经基本放开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进一步简化程序、便利操作的问题。在投资项下,需要研究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提高利用外商的质量,继续运用外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中国的企业、居民到海外投资创造良好环境的问题。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即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现行的外汇政策对这些业务还有一些限制。所以,下一步应根据形势变化,有计划、有步骤地放松限制,为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同时企业和金融机构也要练好内功,适应海外投资经营考验,不但能走出去,还要立得稳。
(二)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早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资本项目可兑换就已经被确立为外汇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但是何时实现这个目标没有时间表。纵观中外历史,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因为宏观经济政策不协调,加上过早开放资本项目,结果马失前蹄,遭受严重打击。而中国却因为当时及时进行宏观调控并实行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外汇管制政策,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因此,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既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当经济环境、监管水平、机构自律能力成熟时,资本项目可兑换才会水到渠成。
(三)要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历次金融危机均表明,资本具有逐利的天性,短期资本更是具有波动性、投机性、脆弱性等特点。鉴于此,必须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做到对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方向心中有底。如果情况不明,就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政策。尤其是在危机时期,如果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不到位,往往容易招致投机和攻击。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是大势所趋,一味严防死守并不是上策,关键还需要依靠科学管理改进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方法和手段,在坚持有效监管的同时不断扩大开放。
(四)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按照中央确定的“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的原则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使汇率更加贴切地反映市场需求,让价格形成更具合理性。目前,我国外汇市场虽然有较大进步,但相对成熟市场,各方面的差距还比较大,需要不懈努力,做到加强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并重,不断扩大交易品种、参与主体,进一步满足企业的各类避险需要。
(五)提高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水平。外汇储备经营应坚持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管理原则,但今后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要比过去更加重视收益性,要通过完善内部管理、改善管理方法等方法提高效率。在管理方式上,我们除了依靠一些专业经营机构以外,还要让外汇储备藏富于民,国家只是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分布和使用应逐步走向多元化。
————07国贸2班钟祖胜10号
第三篇:海关实务论文
试论海关对跨国公司转移价格进行监管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在华跨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国际之间合作的不断深入贸易形式的不断创新跨国公司以转移定价为主的价格策略造成了各国海关税收的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国际之间公平竞争的规则。在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本文将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问题及对海关税收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海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指出现阶段海关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监管的缺失和困难。
【关键词】:跨国公司;转移定价;转移价格;避税;中国海关;监管 【正文】:
前言:早在年代初国税总局首先发现跨国公司通过关联交易时转移定价避税的问题并在深圳、青岛、上海等沿海数十个城市开展了系列调查其中在华跨国公司从未交过所得税的跨国公司有逃、漏税行为亏损外资企业虚亏实盈。年亏损总额达亿元的万家外企中有亏损但其中不少实际处于盈利状态由此跨国公司每年避税给中国造成的损失在亿元以上。跨国公司以转移定价为主的价格策略造成了国家海关税收的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国际公平竞争的规则。在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问题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同趋严重的背景下本文将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问题进行剖析。
转移价格又称转让价格、调拨价格、内部价格是指公司集团体系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不同国家的子公司之间及其有关联的企业之间相互提供商品、劳务服务时涉及其他经营资源内部转移所规定的价格。这种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关系法则的影响而是由跨国公司的少数上层决策者根据公司集团的全球战略目标和谋求最大化限度利润的目标人为制定的它是跨国公司实现其全球战略集中计划控制在多国范围内统一调配使用人、财、物所不可或缺的有利杠杆。
转移定价按照中的定义跨国公司转移定价是指跨国公司中关联企业间转移货物、无形财产或提供服务所使用的价格。政府和跨国公司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有不同的理解。政府主要从转移定价的后果出发认为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为规避所得税缴纳减少依正常定价市场价格征收的进出口关税规避所在国的外汇管理以及财务、货币政策的目标管制而实施的关联企业内部交易价格定价原则而跨国公司并不承认转移利润以求逃避税收是其转移定价的主要目的而是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出发认为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所属成员间转让商品、劳务与无形资产的内部定价机制。但是不管跨国公司是否承认税收是其转移定价的最终目标通过转移定价制定的转移价格的变化必将影响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利润的转移而这也必将在客观上部分逃避了东道国或母国的税收。
由于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谋求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使得跨国公司甘冒东道国或母国反转移定价调查的风险采用转移定价转移利润从而实现公司全球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这就造成了转移定价的滥用。对于转移定价的滥用美国学者利敦做出了如下界定“由于各种原因跨国公司对集团内交易索取的价格可能比公平市场价格较高或者较低通常使用的是多开或者少开发票金额的办法。这种做法被称为‘滥用转移定价’。作为一种贬义词有时简单地称为‘转移定价’。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转移价格是指某公司在与关联企业进行交易时所遵照的价格而转移定价则是制定转移价格时跨国公司所遵循的内部定价机制与原则。从政府的角度看转移定价被跨国公司滥用时会引起本国税收的损失需要对其进行调查和调整。
一、跨国公司的发展现状及海关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跨国公司的发展现状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跨国公司不断地发展壮大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世界贸易组织《2005年全球贸易报告》统计,目前全球跨国公司6.4万家,海外分支机,85万多家,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以上,海外子公司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由年前,30%提高到了45%。另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统计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有近一半由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构成美国跨国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产品转移占了美国进出口总额的1/3以上。
跨国公司主导国际贸易和国际产业转移重组加剧经济安全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跨国公司发展战略出现了六大转变即经营由多元化、规模化向核心竞争力转变技术开发战略由高度重视应用技术开发向不断增强战略技术储备转变投资战略向并购重组为主转变资金管理战略由高度重视成本向高度重视控制资金风险转变竞争战略由个体竞争向战略联盟转变中国市场成为全球跨国公司的战略重心。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跨国公司的战略重心说明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将迎来跨国公司大举扩张的新一轮高潮。据最新经济研究显示未来几年里在华的跨国公司投资重点将呈现以下变化趋势一是地区研发中心成为投资热点二是投资地域由“三个经济三角洲’’的齐头并进向“长三角’’进一步集中三是以增资扩股等方式的独资化进程加快。
2、海关对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1 海关尚没有完善的针对产品在进口环节转移定价的法规
转移定价长期以来一直属于国内税务部门的监管范围,海关在审价办法中没有一整套应对转移定价的法规和管理办法。海关对关联企业转移定价事务的处理经验非常不足,与较为精确和详尽的税务机关转移定价的法规相比较,海关对特殊关系企业估价的法规在表述上还是过于简单化了,还存在很大的修补空间,目前仅有《海关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估价指导意见》供内部参考使用,有必要加以完善,为执法提供充足的依据。如果关联企业使用转移价格经常不会被海关核查并受到惩处,会产生负面的示范效应,海关的工作容易陷入被动,也助长了关联企业转移价格蔓延的势头。
2.2 监管机关之间沟通不够
产品特许权使用费有其自身特点,大多是根据企业产品年净销售总额按照一个约定的比例提取并对外支付的。在货物进口申报时往往无法确定特许权使用费的具体金额,要求企业在进口环节申报是不现实的。目前特许权费是在非贸易项下经外汇管理局和银行而对外支付的,即仅凭企业的技术引进合同和国内税务的纳税凭证就可购汇支付,不需要报关单,就是说在特许权费的对外支付(非贸易项下付汇)问题上海关与外汇管理局之间存在管理脱节,而且双方也没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这就给企业支付特许权使用费提供了可能性。
2.3 海关现有的审核成交价格的手段单一
海关审定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是货物进口的买方向卖方实际支付或应该支付的价款总额,关联企业之间具有特殊关系,关联企业有形贸易货物进口价格实际上是实付或应付的部分价款,是不完全的成交价格,并非基于正常的市场交易价格。面对海关对进口货物价格的质疑,外资企业一般对特殊关系会直认不讳,但海关难以取得证据支持其特殊关系影响了进口货物价格的构成。无形贸易则更为隐蔽,海关稽查部门要经过长时间的数据风险分析,从关联企业进出口往来贸易记录捕捉风险点,锁定风险点进入查证阶段,查证阶段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工作易陷入僵局。另外,海关发现低价风险点后,查核上都存在手段少、方法少、成功案例少的“三少”现状,开展价格核查难,多走“例行”程序结案。
二、跨国公司进行转移定价的原因、方法及海关监管的难度
1、跨国公司进行转移价格的主要原因 1.1 降低跨国公司的税负总额
对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比较关注的是关税税负和企业所得税税负,如何利用转让定价实现纳税最小化是主要原因之一。
1.2 利润的调节
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东道国市场业绩良好,导致在合资公司中投资比例要超出预期并且分红过多时,跨国公司会通过转移价格将子公司的利润水平降低,与此相反,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为求建立良好的形象从而获得银行融资及信用方面的好处,会通过转移价格提高外资公司的利润水平,以求树立优良的财务形象
1.3 降低经营风险
为避免和减少外汇、资金管制风险及投资的政治风险,利用转移定价可以预先转出资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绕过外汇的管制。而且能够及时的将投资和利润变现。
1.4 获得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为了提高海外子公司的竞争能力,在给予子公司原材料、服务、技术转让等方面常常制定极低的转移价格, 使子公司盈利增加,在东道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增强, 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占有率,垄断市场的目的。
2、转移定价的四种方式 2.1 实物交易中的转移定价。实物交易中的转移定价具体包括产品、设备、原材料、零部件购销、投入资产估价等业务中实行的转移定价,这是目前转移定价最重要、也是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方式。其主要手段是采取“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借此转移利润或逃避我国税收。
2.2 货币、证券交易中的转移定价。
主要是指跨国公司关联企业间货币、证券借贷业务中采用的转移定价,通过自行提高或降低利率,在跨国公司内部重新分配利润。例如,某中港合资企业向其香港关联公司举借年利率高达15%的高息贷款,超过同期香港市场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一倍,贷款利息作为费用可免除所得税,纳税时应予以扣除,藉此大量转移利润,还同时享受“开始获利”的税收时间优惠待遇,推迟纳税时间。
2.3 劳务、租赁中的转移定价。
劳务、租赁中的转移定价存在于境内外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和租赁服务中,他们高报或少报、甚至不报服务费用。更有甚者,有的竟将境外企业发生的庞大管理费用摊销到境内公司,以此转移利润,逃避税收。
2.4 无形资产的转移定价。
主要指获得专有技术、注册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过程中的转移定价。跨国公司企业间通过签订许可证合同或技术援助、咨询合同等,以提高约定的支付价格,转移利润。对关联企业间的非专利技术和注册商标使用权的转让,由于其价格的确定存在着极大的困难,我国没有收费的明确规定,而且由于其专有性,无可比市场价格,其价格的确定更是难以掌握。
3、海关监管的难度
3.1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存在着“警犬追猎犬”似的动态竞争
在技术进步和私人激励机制的推动下,被监管者能够吸引更多水平高的专业税收筹划人才,为期制定灵活多变的应对策略,从而超越海关监管和管理框架,削弱对其监控的力度;被监管者从技术进步获取收益的能力,多半也要超过监管者学习这些技术用于聘雇、衡量和管理系统性风险的能力。监管者难以椎管国际化经营金融机构的能力,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能还在拉大。
3.2在是否强化监管规则问题上,任何监管者都处于两难境地
一方面,实施严格的监管可能妨碍经济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倘若不充分实施现行监管规则,跨国公司有可能从事一些通常认为不值得去做的风险活动。放松监管鼓励竞争和收紧监管以保持监管力度成为不可避免的矛盾。
三、对海关监管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建议
1.完善关税法制,建立科学严密的关税征收管理体系
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国情,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规范关税的法律体系,逐步抑制进口货物的不合理避税。加强海关对转移定价限制首先要解决好估价法规问题。海关关注转移定价以调整关税为主,《WTO 估价协定》中具体的法规条文必须通过国内立法才能实施,OECD关于转移定价方法和规则总体与海关估价类似,但海关不能直接引用这些条款在这过程中,建议有关立法部门进一步修订海关法估价章程,在不违反世贸组织《WTO 估价协定》的原则下,加强估价立法,使之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与法律支撑。
2.利用海关补充申报规定,积极实施“预约定价安排”规则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4年9月3日下发了《关于印发<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的通知》,并于2006年10月4日正式实施。该规则允许企业就关联企业间交易所得税和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商谈论证,通过预先界定来解决转移价格在税务处理领域引起的争议。海关同样也面对关联企业通过转移定价避税的难题,海关可借鉴税务部门采取的“预约定价法”的思路,实行“预约估价”,加强海关与关联企业之间的沟通,让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经营手段、定价原则提前在报关前补充申报,予以公开,避免货物进口报关时,海关较长时间的核查给企业生产带来的不便。
预约价格可由关税、稽查部门联合派员认定,经审定认可后的价格作为计征税收的会计核算依据,免除事后的检查和调整。它使海关对关联企业转移定价的事后审核转变为事前审核,对保护纳税人合法经营和海关依法征税都有利。
3.引入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的风险管理机制
海关应根据不同行业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比如对化妆品、服装等行业的跨国公司,应该对其特许权使用费的签订、支付情况加以重点关注。对于长期以来进口商品的价格保持固定,不随市场行情波动的企业也应加以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利用关联交易,通过转移定价降低减少缴纳进口关税的可能。此外,海关应与守法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红名单”,提供更多得便捷通关手段,降低通关成本,引导更多企业守法自律。
4.积极开展多边合作,借助社会力量、网络信息实现综合治理
由于预防避税工作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部门,单靠海关来单独应对转移定价避税工作是不够的。为此,首先要加强与税务、银行、外汇管理局联系,建立预防转移定价避税的统一战线。同时通过网络广泛收集、分析、整理国内外各行业的货物价格、无形资产价格、行业利润率等资料以方便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报价和账目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加强海关应对不合理转移定价的能力。
5.提高违法成本
借鉴发达国家对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违反公允交易的有关规定,制定海关对于不合理转移定价的处罚规则。现在海关对于跨国公司的违规行为,通常补征税款,或者进行罚款,使得企业违法成本较低,也使得企业报有侥幸心理。建议对于违规企业给予更严厉的经济处罚或者将其列入“黑名单”企业进行管理,加大对企业和其进口商品的核查力度,增加其通关的成本,继而提高跨国公司的违法成本。加大跨国公司避税成本
目前我国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管理,主要是要求跨国公司对由于转移定价造成的税收减少进行补偿性调整。这种“只补不罚”的做法,对跨国公司来说,转移定价几乎没有代价。如果转移定价未被税务部门发现,则避税成功;如果转移定价被海关发现,只需补齐税款。“只补不罚”的做法,对预防与惩治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作用并不明显,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都采取“补罚结合”的做法。对于转移定价造成的税收损失,除要求补交税款外,还追加一定罚款,且数额很大,提高了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避税的成本。
结论: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每年从中国转出的利润达到数百亿元,可见转移定价问题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认真研究跨国企业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积极制定应对策略,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经济权益,合理的分配税收利益,建立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的不断深入,跨国资本流动性会越来越强,通过不合理的转移定价进行国际避税会更加隐蔽和频繁。因此,从多角度加强对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卢汉林.国际投融资[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2]徐晶.在华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科技资讯,2007.13 [3]原毅军:《跨国公司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4]王芬.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成因及对策.襄樊学院学报,2006.11 [5]高尔森:《国际经济法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
[6]姚梅镇:《国际经济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78页
[7]万晓兰,汪威毅:《跨国公司新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第四篇:海关业务模拟论文
海关业务模拟论文
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的差异性分析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的差异性分析
【摘要】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和开放口岸的规划审理部门,海关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港口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海关必须在监管理念、监管空间、监管方式、监管手段等方面找准定位,从而推动国际贸易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沿海海关 内陆海关 差异性分析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蓬勃的进出口贸易和新兴的现代物流业,孕育了庞大的报关服务市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与贸易合作也随之越来越紧密。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等的不同,我国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研究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于促进我国海关与进出口业务的发展也是有着重大意义的。通过对我国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的对比思考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二者的主体性差异。从而进一步全方位的发展我国的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真正实现我国的进出口业务和国际贸易与世界的接轨。
一、沿海海关的特点 在我国海岸和陆地边境及边境地区,沿海、沿边而设立的海关,称为沿海海关。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沿海海关,上海海关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门类齐全。海、陆、空、邮运渠道进出境业务俱全,监管的运输工具包括海运船舶、空运航空器、陆运列车、汽车等;监管的贸易方式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20余种。
(二)点多线长。仅海运监管点就有码头41个,泊位101个,浮筒50档,设有业务现场44个。
此外,与内陆海关相比,沿海海关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政策优势。沿海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接触到的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制定进出口货物监管政策属于海关事权,海关相关政策的实施,对港口物流进出的效率和成本具有重大影响。而港口经济必须依托物流才能得以发展,相较于其他部门,沿海海关对促进港口经济发展具有更多的政策优势。
(二)组织优势。我国现代海关起源于沿海城市,港口作为货物进出口活动最为
频繁、对外贸易最为活跃的运输节点,海关业务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为了推动港口经济发展,也为了便利海关监管,海关机构通常集中在沿海城市,按照港口的分布情况进行布局。
二、内陆海关的特点 内陆海关是相对于沿海、沿边的口岸海关而言,在我国的内陆地区设立的海关。内陆海关的设立方便了企业就近报关出口,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费用。同时也为国家和当地增加了税收。
内陆海关属于成立时间不是很长的海关,与沿海、沿边口岸海关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将机构设置与口岸海关来比,内陆海关是小关;将关税绝对额和报关单数与口岸海关相比,内陆海关是小关;将关员人数与口岸海关相比,内陆海关是小关。在这一层面上,结合内陆海关的实际,内陆海关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一)行政机构规模小
从内陆海关的机构来看,其机构小、人员少,业务门类多、业务科室少,客观上导致了一科多门,一人多岗,职权相对集中的现状。(二)队伍结构年轻
从内陆海关的队伍来看,随着海关事业的飞速发展,每年都要从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军队转业干部,以及地方有关部门中,招录一批新生力量充实海关队伍。海关队伍是一支年纪比较轻、学历比较高、入关时间比较短的行政执法队伍,而内陆海关成立的时间更短,这一特点就特别明显。
三、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的差异性协调
(一)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的差异性现状
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的差异性,是当前我国海关客观存在的现实。沿海海关是国家在进出境口岸及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设立的海关,在整个海关监管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中心作用。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开放型经济欠发达等因素的影响,内陆海关大多处于附属海关的地位,其发展也明显落后于沿海海关。但这并不代表内陆海关不重要。内陆海关的设立方便了企业就近报关出口,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费用,同时也为国家和当地增加了税收。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海关的背景下,内陆海关为加快自身建设,缩小与沿海海关的差距,提出了“小关争强”的策略。努力做到就是业务量虽小,但工作质量优,人员少但综合素质、管理水平高,机构规模不大但把关服务能力强。“小关争强”的理念、思路和目标均符合内陆海关的实际,对于缩小两地海关的差异性也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差异性因素分析
造成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差异性存在的外部条件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是指两地海关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沿海海关由于地处进出口贸易的活跃地带,无疑成为进出口报关的集中节点,在整个海关系统中处于重要的中心地位。内陆海关地处内陆省份,既不沿边也不靠海。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远不如沿海海关,造成内陆海海关普遍具有关小、业务量小、人少的特点。较之沿海海关,往往处于较次要的附属地位。社会因素则包含人为因素和政府行为。这里所指的人为因素具有名族性和地方性。政府行为主要包含各项法规和政策措施。
(三)推行“小关争强”策略,缩小两地海关的差异性
由于内陆海关与沿海海关的差异,地位和重要性都不如后者,己经落后于沿海海关,内陆海关如果不树立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争强创优的意识和精神,就会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拉大与沿海海关的差距,影响全国海关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必须改变地处内陆、发展受限的思维定势,在全面履行把关务的实践中,自觉加压提升综合能力,在建设现代化海关的潮流中,主动借势加快自身发展具体策略如下:
1、积极优化转关模式,提高企业通关效率
一是继续加强与沿海海关的联系配合,畅通转关渠道,同时努力扩大区域通关范围,大力推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争取年内新增1-2个区域通关协议海关,力争企业本地报关率在现有基础上出现平稳增长。二是为重点企业量身定制便捷化的通关方案,同时争取口沿海关支持配合,积极探索“点对点”的转关模式,取消关区内转关,在确保严密监管的前提下,努力实现高效运作。争取年内与1-2个海关签署相关协议并投入实际运作。
2、完善职能监督体系,提升监管业务运行质量
一是结合执法评估考核指标以及我关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设置查验、舱单管
理、结关及时性等监管运行指标评估体系,做到既能确保整体监管质量又能客观反映各现场监管实际;二是在完善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进行梳理和职责划分,确定监控途径、时间、人员,实现监控定人、定岗、定时、定责;三是加强对提取数据的分析筛选,提高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尽量减轻现场负担,缓解现场压力;通过上述措施,力争进一步提升沿海海关的业务运行质量。
3、加强教育培训,人才兴关
小关争强要求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才强关”、“素质兴关”和“文化育关”,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才齐备、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我认为使关员成为人才并为小关争强目标发挥最大个人效能的理想途径是:通过关员培训,集体的自我的学习和培训,开发关员潜能,提高关员素质;然后通过岗位交流,通过人员的合理配置,合适的人配置到合适的岗位,激发关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这样才能达到培训的效果,将培训效果发挥到最大程度。
参考文献
[1] 冯德文贾.小宁.论区域经济的多样性和海关执法的统一性[J].海关研究.2006.4:2-
4[2] 任炎平.邓烨.李成昂.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海关职能重构[J].海关研究.2006.2:3-
5[3] 陈正恭.长三角区域海关通关协作的和谐发展之路.海关研究[D] .2006.1:6-8
[4] 周云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海关的影响及对策.海关研究[M],2007,2:11-1
3[5] 刘文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合作水平[EB/OL].中国海关网.2007.7.2:9-12
第五篇:海关与商检论文
我国海关物流监管体系的特点 摘要:海关作为国家出入境监督管理机构是国际物流供应链中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国际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这给中国海关固有的通关监管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海关通关监管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分析现有海关通关监管模式面临现代物流运作和管理技术双重压力和严峻挑战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多年来海关在通关监管模式上改革和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在遵循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前提下,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构建与现代物流管理和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海关现代化通关监管模式的主要思路。关键字:海关;物流监管体系;监管特点;物流
监管特点
一是封闭化,特殊监管区域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隔离设施,应当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围网隔离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实行全域闭路电视监控,实现封闭式区域管理。进出特殊监管区域的车辆、货物须接受海关监管,港外车辆在未获得海关批准的情况下不得驶入区内。
二是信息化,海关实行电子账册监管制度和计算机联网管理制度,建立特殊监管区域卡口联网监控系统以及车辆出入区监控系统。
三是集约化,统一机构即设立特殊监管区域海关统一管理海关事务;统一报关即特殊监管区域海关对海关业务实行一站式服务。统一卡口即在特殊监管区域设立一个主卡口,统一管理。
一.我国海关物流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海关物流监管的立法层次不高
1、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法律地位尚未确立。在法律层次仅有《海关法》第34条规定,这条规定只明确了可以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并未说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性质、地位等关键性问题。各部门在监管区域管理中认识不统一、政策也一致,造成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实际操作不尽一致等实际问题。
2、缺乏统一的特殊监管区域立法。在操作层面依赖于海关总署的规章,这些规章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类别下发,一种类别一个规定,内容雷同,数目众多,一方面不易使相关企业明了这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异同,充分享受政策便利,另一方面不利于政府及海关进行实际运作,增加了保税物流监管的运行成本。
(二)我国海关物流监管场所分布不尽合理
1、设立初衷与实际需求不尽一致。由于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地方政府运作模式的现状,在此过程中,不排除有些地方将申请海关特殊监管场所作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将其视为政绩或者形象工程,不符合地方经济需求的实际,盲目的申请,不计成本地推动建设,这将背离国家设立海关保税物流监管场所的目的和初衷。
2、资源投入与产出可能存在不合理性。一方面,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需要圈地,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围网、隔离设施、视频监控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从建设到日常维护都需要巨大的人、财、物的投入,一旦设立不当发挥不了实际效能,将造成资金、土地、资源的多重浪费。另一方面,按照我国现有物流监管体系,设有越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会有配套的管委会相继成立,甚至形成在同一城市,设立多个特殊监管区域管委会的现象,机构复杂,各自为阵。同时,海关也需设立常驻机构,配备相应的监管资源。从这个角度说,合理的设立监管场所对于节约政府和海关资源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亟待整合1、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形式都较重叠,体系不够清晰、规范。有些政策的制定是基于不同时期制定规则时的不同考虑,缺乏明确的依据和理论差异,造成政策不统一的情况时有发生。
2、部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不全,有待整合升级。
二.现代物流运作和管理技术对海关通关监管模式的挑战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外贸进出口规模日益扩大,服务业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以经济外向化、物流国际化、经营个性化、运作专业化为特征的进出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不仅对海关固有的通关监管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海关通关监管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从表面上看,海关的监管对象是进出口货物,但实质上给海关工作产生巨大影响的却是进出口商品物流管理方式的现代化、专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一)海关面临进出口商品物流总量大幅增长的考验
在快递物流业务方面,当前世界最大的几家物流公司已先后入驻我国,极大地拉动了我国快递业务量的迅猛增长。在航运物流方面,中国通过远洋运输完成的进出口贸易货物的物流总量已经在全球商品贸易物流中占有重要位置,并先行进入了“贸易大国”和“物流大国”的行列。如此大规模的进出口货物总量,势必给海关现有的监管资源配置和监管运作模式提出严峻的考验。
(二)海关原有监管理念与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发生碰撞
在中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向国际社会的入世承诺逐年兑现,各类服务业开始逐步向外商全面开放,尤其是在流通领域和特许经营、交通、仓储等与物流主业和辅业息息相关的物流服务市场逐步对外开放,从而吸引了众多对中国巨大的潜在物流市场觊觎已久的国外物流企业将纷纷以各种方式涌入国内物流市场,带来“全球营销、快速交货、产品个性化、零库存管理”等全新的经营模式和物流管理方式。国际上最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引入,势必与我国原有落后的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发生矛盾和碰撞,并不可避免地会使中国海关现有的货物监管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与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产生激烈的碰撞。
(三)海关原有传统通关监管模式遭遇新监管模式的冲击
海关原有传统通关监管模式遭遇新监管模式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海关监管对象发生的变化。传统的海关监管模式是以进出口货物为主要监管对象的,从物流的概念来讲,传统的海关监管对象定位是进口方或出口方即第一方或第二方物流,而第三方物流则是今后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国际贸易和中国物流的发展将从法律责任、政策执行、业务操作等多方面对海关监管对象的定位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其次是海关监管的内涵和外延的扩大。传统的海关监管模式主要侧重于对监管区域内货物的静态监管,而对监管区域外货物的常态和动态监管力度则相对弱化,一般是通过一些调查、核查、稽查等非常规监管手段进行监管。但是,从第三方物流系统的运作流程来看,物流运作是一个与信息流、资金流相伴相生的动态过程,因此仅仅把握监管现场的局部物流和信息流往往难以得到全面真实的物流动态。在一个物流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目前海关的监管手段能掌握的仅仅是其中一个有限的局部和整个物流链中一个环节,对物流系统运行的整体情况和全局动态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正是由于海关的监管没有介入到整个物流系统的核心环节及相应的核心活动,才造成了海关监管和海关风险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
三.我国海关监管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1、转变观念,准确把握海关角色定位
海关的存在和执法行为代表着国家的意志,是国家主权的象征。维护并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海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是海关工作的本质特征。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进程中,海关作为对进出境
货物进行监督管理的执法部门,保障通关的高效运作,提供良好的便利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对海关的一致要求和判断标准。因此,海关必须从服务行政的理念出发,通过转变监管理念、更新监管技术和改进监管方式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共同营造积极和谐、协调发展的环境,以求实现双赢和多赢的目标
2、创新技术,完善海关监管服务制度
创新技术,完善海关监管服务制度,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借鉴世界海关组织推行的“经认证的经营者”管理思想,整合、统一目前各种企业分类标准和便利措施,提高评审效率,逐步向企业动态管理转变,并通过采取允许税款分期延期支付、缴纳部分滞纳金后先予以清关等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和促进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二是在进出口物流企业及相关单位之间广泛推广使用以EDI、物联网为技术支撑的无纸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实现海关监管基础数据的电子交换和计算机数据管理,对从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流进行全面监控,进而实现对进出口实体商品进行海关实时动态监控。三是打破关区壁垒,按照供应链自身流向实现无障碍监管。在充分考虑各区域的不同发展程度和口岸与内陆海关不同的监管资源状况的前提下,探索以大宗散货装船和仓单等运输数据提前预报为内容的高效规范监管模式。
3、整体优化,服从并服务于贸易便利
贸易便利化是对全球海关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大势所趋。海关执法行为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它应当适应国家利益要求和市场需求而存在,与国家利益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物流监管角度来看,如何改革海关物流监管模式是海关业务管理变革的首要问题。海关应主动出击,通过不断更新海关监管理念、方法和技术,转变物流监管和通关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和物流发展要求。海关必须树立为物流业发展服务的观念,全力支持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扶持国家物流产业发展。
4、海关监管模式没有完全转变。在日常管理上,海关监管没有完全实现由对单单相符的管理办法转变到单货相符的实际监管上来、由对每票货物的监管转变到以企业为单元的监管上来、由海关一家管理转变到相关部门综合管理的模式上来,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监管实现对企业进出口货物的有效监管。